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课后知识点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原文】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

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六年级下语文第一课《北京的春节》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下语文第一课《北京的春节》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下语文第一课《北京的春节》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1966年),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二、多音字铺pù(店铺)pū(铺开)三、重点词语初旬熬粥蒜瓣高醋饺子翡翠杂拌榛子栗子风筝鞭炮寺院麦芽糖逛庙会万不得已截然不同悬灯结彩四、词语解释(1)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截然不同)(2)一切事物或者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万象更新)(3)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万不得已)(4)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悬灯结彩)五、教材解读:1.默读课文,说说北京的春节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热闹、喜庆、祥和、团圆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请你理一理文章的层次和脉络。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详写时间顺序3.“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作者引用俗语有什么好处?说明老北京的春节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天气的“冷”与年味的“热”形成了对比,写出了春节在北京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4.吃饺子就腊八蒜会是怎样的情景?你能发挥想象写一写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孩子们忍不住伸手用筷子夹。

左手捏着翡翠的腊八蒜,右手夹着皮薄肉多的饺子,吃的不亦乐乎。

大人们看见了,忍不住笑了。

5.春节到来之前,作者详写了哪几天?为什么要重点描写这几天?详细写了腊八和腊月二十三。

这是春节前的重要节日,反映了老北京人迎接春节的热闹气氛和特有习俗。

6.为了说明除夕热闹,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述的?感官:“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灯火通宵、鞭炮声日也不绝;作者从嗅觉、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答案

1、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额,哪几天写的略写,在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1)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

(2)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略写的是: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
这样写的好处: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二、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答:我每年除夕都和爸爸、妈妈贴对联,贴窗花,晚上放鞭炮,看春节联欢会,守岁。

正月初一早上要吃饺子,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

三、读下面的句子,注意画线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1)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2)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答: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采用北京话口语,调动了艺术表现力。

四、读课后“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

和课文比较一下说说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答:不同点:
老舍:语言通俗易懂,写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除夕这一天热闹
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

舒乙:详细地介绍了祭灶的风俗和春节的食物,把春节的风俗写得十分有情趣。

斯妤:重点描述一家人在这一天的忙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有《老舍全集》行世。

二、我会写醋:陈醋米醋醋酸醋罐子饺:水饺饺子蒸饺煎饺拌:搅拌拌和凉拌拌嘴杂拌儿擦:摩擦擦眼擦洗擦黑擦肩而过眨:眨眼眨巴宵:元宵通宵宵禁春宵通宵达旦旦:元旦旦暮旦夕枕戈待旦燃:燃烧燃料自燃燃灯燃放戚:亲戚戚谊戚友哀戚休戚相关贩:贩卖小贩摊贩商贩贩夫摊:摆摊摊主摊子摊牌摊放摊点轿:轿子花轿抬轿轿车轿夫骆:骆驼驼:骆驼驼背驼绒驼峰浒:水浒《水浒传》三、形近字醋(陈醋)酸(酸味)饺(饺子)校(学校)拌(搅拌)伴(陪伴)眨(眨眼)泛(泛舟)宵(元宵)霄(云霄)贩(贩卖)贬(贬低)摊(摆摊)滩(沙滩)轿(轿车)桥(大桥)驼(骆驼)鸵(鸵鸟)四、多音字铺:pù店铺pū铺张看:kàn看见kān看守五、近义词规矩——规则预备——准备充足——充裕热闹——喧闹娴熟——熟练各形各色——各式各样照常——照旧截然不同——迥然不同六、反义词充足——短缺热闹——冷清间断——连续娴熟——生疏高潮——低谷淘气——乖巧七、理解词语【杂拌儿】掺杂在一起的各种干果、果脯等【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

【间断】(连续的事情)中间隔断,不连接。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元旦】本文中的“元旦”指农历正月初一。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答案

《北京的春节》教材课后练习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大家找〕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课文在处理详略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

作者这样写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答案大家找〕春节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小年到来的时候,我总要缠着爸爸到街上买爆竹,这天傍晚就可以燃放一部分烟花爆竹了,可以说我们孩子的春节从这天就开始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可以到街上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除夕之夜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年夜饭前,我们把鞭炮拿出一大部分,尽情地燃放,放完鞭炮之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谈笑风生,气氛特别融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答案大家找〕老舍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称为“零七八碎儿”;称风筝、空竹、口琴为“玩意儿”;“闲在”指的是闲暇的时间,通俗幽默、明白如话,充满北京的地域特色,读起来犹如一位长者话家常、讲故事一般亲切有味。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答案大家找〕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

语言通俗直白,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如一位长者侃侃而谈,清浅俗白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知识点.doc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知识点.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六年级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知识点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满族,生于北京。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二、我会写组词蒜:suàn(大蒜、蒜泥、鸡毛蒜皮)醋:cù(米醋、吃醋、添油加醋)饺:jiǎo(饺子、水饺、蒸饺)摊:tān(摊位、地摊、烂摊子)拌:bàn(凉拌、搅拌、拌嘴)擦:cā(擦洗、擦脸、摩拳擦掌)眨:zhǎ(眨巴、眨动、一眨眼)宵:xiāo(元宵、通宵、通宵达旦)燃:rán(燃烧、点燃、燃眉之急)贩:fàn(贩卖、商贩、二道贩子)彼:bǐ(彼此、彼岸、顾此失彼)贺:hè(祝贺、贺岁、贺喜)骆:luò(骆驼、骆驿不绝)驼:tuó(驼铃、、驼背、驼绒驼峰)恰:qià(恰好、恰巧、恰到好处)三、多音字铺:pū (铺路)pù (店铺)分:fèn(分外)fēn)(分开)间:jiān(中间)jiàn(间隔)更:gēng(三更半夜)gèng(更加)四、理解词语腊月:农历十二月。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

小年:节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熟练。

零七八碎:零散没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

本文中指杂拌儿之类的零食。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本文中指实在没有办法赶回来过年。

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

截然,界限分明地。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更,改变,改换。

悬灯结彩:悬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 知识点详解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 知识点详解 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知识点详解1、北京的春节一、基础知识1、词语默写1规矩2腊月3初旬4展览5蒜瓣6醋7翡翠8辣味9饺子10杂拌儿11蜜饯12掺和13 风筝14空竹15口琴16万象更新17擦黑18鞭炮19眨眼20扫除21年糕22春联23充足24店铺25正月26开张27 除夕28对联29年画30通宵31间断32除非33万不得已34必定35守岁36元旦37 光景38截然不同39 燃放40亲戚41 拜年42 寺院43小贩44摆摊45逛庙会46轿车47骆驼48娴熟49彼此50贺年51逛天桥52元宵53高潮54张灯结彩55一律56清一色57彩绘58水浒传59广告60恰好61玩耍62残灯末庙63闲在64分外1、扩词:醋:陈醋米醋醋酸宵:通宵宵禁通宵达旦戚:亲戚哀戚休戚相关贩:贩卖小贩摊贩摊:摆摊摊主摊牌2、形近字:醋(陈醋)酸(酸味)宵(元宵)霄(云霄)贩(贩卖)贬(贬低)3、多音字:铺:pù店铺pū铺张看:kàn看见kān看守分fēn 分开 f èn分外正zhēng正月zhèng正反间jiān中间jiàn间断4、近义词:规矩——规则预备——准备娴熟——熟练充足——充裕热闹——喧闹照常——照旧各形各色——各式各样截然不同——迥然不同5、反义词:充足——短缺热闹——冷清间断——连续娴熟——生疏高潮——低谷淘气——乖巧6、理解词语:(背诵★)【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更,变更。

本文指元宵节大街上的喜庆气氛。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

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

文中是说元旦与除夕的光景不一样。

【娴熟】熟练。

【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

【残灯末庙】指春节快要结束了。

残灯,快要熄灭的灯。

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

二、作者介绍(背诵★)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2020年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解答和考点知识复习

2020年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解答和考点知识复习

2020年北京的春节第一单元课文主题“民风民俗”1北京的春节1、作者:老舍,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1950年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2、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3、考点词语: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除夕春联扫除年糕充足店铺开张对联年画通宵间断除非必定光景燃放亲戚拜年寺院轿车骆驼元宵一律彩绘广告分外万不得已截然不同张灯结彩4、词语解释:零七八碎:零碎、不成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零碎而杂乱。

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更,变更。

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5、北京人过春节给我们的印象最深的是: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6、作者是以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正月十九。

7、风俗习惯或人们的活动:熬腊八粥、买杂拌儿、节前忙碌、放鞭炮、吃糖、除夕守岁、拜年、逛庙会等。

第一题: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1)按时间顺序写的。

(2)“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写得详细;“腊月二十三(小年)、正月初六和正月十九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突出了老北京的年味儿很浓。

)第二题,找出课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答:(1)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小孩子过春节要做得几件事。

(2)每逢春节,早上贴对联,中午吃团圆饭,晚上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爷爷家吃年夜饭。

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听动听的旋律,看搞笑的小品,见证奇迹的时刻,是我是喜欢的事。

正月初一,我早早穿上了新衣、新裤、新鞋子,去给长辈拜年,还会收到许多压岁钱,这一天,是我最快乐的!第三题,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到第10课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到第10课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到第10课还在找答案?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到第10课,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北京的春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课文在处理详略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

作者这样写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答:春节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小年到来的时候,我总要缠着爸爸到街上买爆竹,这天傍晚就可以燃放一部分烟花爆竹了,可以说我们孩子的春节从这天就开始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可以到街上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除夕之夜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年夜饭前,我们把鞭炮拿出一大部分,尽情地燃放,放完鞭炮之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谈笑风生,气氛特别融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答:老舍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称为“零七八碎儿”;称风筝、空竹、口琴为“玩意儿”;“闲在”指的是闲暇的时间, 通俗幽默、明白如话,充满北京的地域特色,读起来犹如一位长者话家常、讲故事一般亲切有味。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答: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

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知识点及课后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知识点及课后答案
(3)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答: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知识点及课后答案
知识点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老舍的语言风格: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1.本课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2.文章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2)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庙会。(3)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2)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答: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4)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答:"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更多六年级学习资料:
(2)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其他略写。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北京的春节一、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描述老北京人过春节的。

详细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几天,而正月初六和正月十九这些日子写得简略。

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更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俗。

二、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答:例如课文第然段,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由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和蜜饯混合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的东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尤其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如风筝、空竹、口琴等。

还有第九自然段,小孩子们特别喜欢逛庙会,因为可以到城外看野景,骑毛驴,还能买到新年特有的玩具。

还有第十二自然段,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淘气,在家中也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我过春节的方式是:快到年底时,父母会带我们去商场买年货,包括新衣服、春联、福字和各种食品。

由于环保倡导,我们现在很少买鞭炮了。

除夕中午吃饺子后,我和父亲会开始贴春联和福字,母亲会准备年夜饭。

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是鱼和年糕,象征着年年有余和步步高升。

初一早晨,我们会和父母一起拜年,口中说着“恭喜发财”,长辈们会给每个孩子发糖果和红包。

拜晚年,中午是家庭聚会。

从初二到初六,我会跟随父母走亲戚,给亲戚们拜年。

还有,春节前几天,我会找机会和父亲一起去买我喜欢的烟花,这标志着我的春节正式开始。

除夕那天,我会和左邻右舍的小伙伴约好,比较谁的烟花品种多,看谁的燃放本领大。

通常,等小伙伴们燃放差不多了,我才会拿出压箱底的烟花,在夜空中“炫”上几回。

玩到深夜,小伙伴们都累了,各回各家,去厨房找点好吃的,再喝点自己喜欢的饮料,有的会倒在床上不知不觉睡着,有的还会守在电视机前等待零点的钟声……三、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XXX“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课后题参考答案《北京的春节》一简介《北京的春节》选自《老舍全集》,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

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二难点1.北京的春节为什么第一自然段末尾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农业产品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这里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2.第八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除夕真热闹”的?(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写。

“家家赶做年菜”“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必定”,体会到人们非常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的亲情(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写。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从香味到色彩再到声音,作者描写的细腻。

(3)除夕夜的“守岁”,体现厂人们对时光的珍惜和对长翠安康,长寿的企盼,浸润着传统美德。

这是点睛之笔,让春节的热闹有了丰富的内涵,3.第十一自然段中“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如果把这句话中的“逛”改为“赶”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因为“逛”字体现了老北京人的悠闲、轻松的生活状态,而“赶”给人一种吋间紧迫的感觉,用在这里效果不好。

三课后练习题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课文在处理详略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

好处是作者这样写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2020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知识点、课后练习题、同步练习题

2020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知识点、课后练习题、同步练习题

1、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

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北京的春节》⼀⽂运⽤朴实⽆华⽽⼜充满京味⼉的语⾔,以时间为经线,以⼈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体现了中国节⽇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化的化的认同和喜爱。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第⼀课《北京的春节》课⽂原⽂ 照北京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冻死寒鸦”,这是⼀年⾥最冷的时候。

在腊⼋这天,家家都熬腊⼋粥。

粥是⽤各种⽶,各种⾖,与各种⼲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是⼩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天还要泡腊⼋蒜。

把蒜瓣放进醋⾥,封起来,为过年吃饺⼦⽤。

到年底,蒜泡得⾊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味双美,使⼈忍不住要多吃⼏个饺⼦。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

孩⼦们准备过年,第⼀件⼤事就是买杂拌⼉。

这是⽤花⽣、胶枣、榛⼦、栗⼦等⼲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们喜欢吃这些零七⼋碎⼉。

第⼆件⼤事是买爆⽵,特别是男孩⼦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风筝、空⽵、⼝琴等。

孩⼦们忙乱,⼤⼈们也紧张。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象。

腊⽉⼆⼗三过⼩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擦⿊,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糖的,糖形或为长⽅块或为⽠形,⼜甜⼜黏,⼩孩⼦们最喜欢。

过了⼆⼗三,⼤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除⼣前必须⼤扫除⼀次,名⽈扫房。

还要把⾁、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少⾜够吃⽤⼀个星期的——按⽼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初六才开张。

除⼣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的⾹味。

男⼥⽼少都穿起新⾐,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贴好了各⾊的年画。

除⼣夜家家灯⽕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除⾮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夜,除了很⼩的孩⼦,没有什么⼈睡觉,都要守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知识点梳理一、多音字:铺:pù(店铺) pū(铺张)看:kàn(看见) kān(看守)二、易读错的字初旬(xún)、腊八蒜(suàn)、翡(fěi)翠、杂拌(bàn)儿、榛(zhēn)子、蜜饯(jiàn)、掺和(chān huo)、正(zhēng)月、间(jiàn)断、亲戚(qīn qī)、骡马(luómǎ)、娴(xián)熟、水浒(hǔ)传、栗子(lìzi)、风筝(fēng zhēng)、骆驼(luòtuo)、截(jié)然不同、燃(rán)放、元宵(xiāo)、商贩(fàn)、一擦(cā)黑儿、轿车(jiào)、张灯结(iié)彩、残灯末庙(miào)、恰好(qiàhǎo)这些词语要掌握他们的读音即可,能认识词语,能注音即可。

三、易写错的字词腊月万象更新鞭炮热情自傲饺子眨眼通宵间断燃放小贩摆摊儿彼此贺年轿车骆驼一律彩绘分外万不得已截然不同这些词语是必须会写。

四、会写的字蒜:suàn(大蒜、蒜泥、鸡毛蒜皮)醋:cù(米醋、吃醋、添油加醋)饺:jiǎo(饺子、水饺、蒸饺)摊:tān(摊位、地摊、烂摊子)拌:bàn(凉拌、搅拌、拌嘴)擦:cā(擦洗、擦脸、摩拳擦掌)眨:zhǎ(眨巴、眨动、一眨眼)宵:xiāo(元宵、通宵、通宵达旦)燃:rán(燃烧、点燃、燃眉之急)贩:fàn(贩卖、商贩、二道贩子)彼:bǐ(彼此、彼岸、顾此失彼)贺:hè(祝贺、贺岁、贺喜)骆:luò(骆驼、骆驿不绝)驼:tuó(驼铃、、驼背、驼绒驼峰)恰:qià(恰好、恰巧、恰到好处)五、词语解释:【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课后题参考答案1.北京的春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课文在处理详略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和“元宵”这五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二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

作者这样写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春节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小年到来的时候,我总要缠着爸爸到街上买爆竹,这天傍晚就可以燃放一部分烟花爆竹了,可以说我们孩子的春节从这天就开始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可以到街上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除夕之夜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年夜饭前,我们把鞭炮拿出一大部分,尽情地燃放,放完鞭炮之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谈笑风生,气氛特别融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老舍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称为“零七八碎儿”;称风筝、空竹、口琴为“玩意儿”;“闲在”指的是闲暇的时间, 通俗幽默、明白如话,充满北京的地域特色,读起来犹如一位长者话家常、讲故事一般亲切有味。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

语言通俗直白,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如一位长者侃侃而谈,清浅俗白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斯妤的《除夕》重点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这一天的忙碌,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忙碌中透出温馨与喜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六年级下语《北京的春节》教材+教案+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

六年级下语《北京的春节》教材+教案+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

六年级下语《北京的春节》教材+教案+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同步教案《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1.“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

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岁尾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

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

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

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有《老舍全集》行世。

我会写:醋:陈醋米醋醋酸醋罐子饺:水饺饺子蒸饺煎饺拌:搅拌拌和凉拌拌嘴杂拌儿擦:摩擦擦眼擦洗擦黑擦肩而过眨:眨眼眨巴宵:元宵通宵宵禁春宵通宵达旦旦:元旦旦暮旦夕枕戈待旦燃:燃烧燃料自燃燃灯燃放戚:亲戚戚谊戚友哀戚休戚相关贩:贩卖小贩摊贩商贩贩夫摊:摆摊摊主摊子摊牌摊放摊点轿:轿子花轿抬轿轿车轿夫骆:骆驼驼:骆驼驼背驼绒驼峰浒:水浒《水浒传》形近字:醋(陈醋)酸(酸味)饺(饺子)校(学校)拌(搅拌)伴(陪伴)眨(眨眼)泛(泛舟)宵(元宵)霄(云霄)贩(贩卖)贬(贬低)摊(摆摊)滩(沙滩)轿(轿车)桥(大桥)驼(骆驼)鸵(鸵鸟)多音字:铺:pù店铺pū铺张看:kàn看见kān看守近义词:规矩——规则预备——准备充足——充裕热闹——喧闹娴熟——熟练各形各色——各式各样照常——照旧截然不同——迥然不同反义词:充足——短缺热闹——冷清间断——连续娴熟——生疏高潮——低谷淘气——乖巧理解词语:【杂拌儿】掺杂在一起的各种干果、果脯等【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课后知识点及答案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知识点及课后答案
知识点
作者:老舍。

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

老舍的语言风格: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1.本课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2.文章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

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庙会。

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3.课文按时间顺序,对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三部分写得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本课突出的表达方法是以时间为顺序,有详有略。

课后答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其他略写。

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2.重点句理解。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答: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

”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

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答: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

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答:”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