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举措及启示

合集下载

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

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

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论文报告: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一、引言在全球化的时代下,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国家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说,在欧洲,德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1. 制定中小企业特别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德国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金。

其中,制定中小企业特别政策,是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突出举措。

2006年,德国政府发布了《中小企业政策纲要》,明确了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的政策和措施。

要求政府各部门要建立中小企业管理的横向机制和纵向机制。

2018年,德国政府再次修改了《中小企业政策纲要》,明确了中小企业的战略地位和支持重点。

2.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财政扶持是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德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倾斜于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比如说,对于小额贷款,政府给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

此外,德国政府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税收优惠,例如发布了《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法案》。

3.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支持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下,中小企业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相应的创新能力。

因此,德国政府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

比如说,政府提供了创新基金,用于资助有潜力的创新企业进行创新研究。

此外,德国政府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支持,包括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

4. 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拓展德国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拓展,帮助中小企业将业务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政府通过出台涵盖国际化拓展各方面的政策,提高德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德国政府还积极参与欧盟的中小企业国际化计划,为中小企业争取更多的机会。

德国制造业发展近况、政策举措及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近况、政策举措及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近况、政策举措及启示作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02期关键词:制造业创新工业40数字化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普遍深陷债务泥潭,唯德国经济表现出众,逐渐成为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和重要引擎。

究其原因,除完备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稳定的金融市场外,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德国快速走出危机阴霾的根本所在。

研究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借鉴意义。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德国制造业发展情况,梳理近年来德国鼓励制造业发展政策举措,进而提出推进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近年来德国制造业发展情况(一)整体走势在波动中趋稳金融危机爆发后,德国制造业总体表现良好,虽然2009年制造业增加值大幅回落192%本文数据来源:德国统计局官网及笔者计算(本文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但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及旺盛的国内外需求推动下,2010年强势拉升至184%;2011—2012年受制于欧债危机传导效应,德国制造业再次小幅探底,但很快于2013年反弹,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和增长,至2016年德国制造业增加值637313亿欧元,同比上升164%。

同时,德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走势基本一致,表明工业对经济复苏具有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

在对经济发展贡献方面,自2006年至今,除2009年受欧债危机影响,德国制造业对增加值的贡献曾下降到20%以下,其它年份始终维持在22%—235%之间相对稳定的水平。

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达226%,高于欧盟16%的平均水平,也远高于法国、英国等主要工业国家。

(二)高端制造业占绝对优势德国是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不仅拥有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更是占据了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在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化工制药、电子电气产业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以2016年为例,德国制造业营业总额为16899亿欧元,其中汽车、机械设备制造、化工产品、基本药物产品及试剂等高附加值等高端制造业占绝对优势,营业额分别为4046亿欧元、2285亿欧元、1298亿欧元和474亿欧元,占营业总额的239%、135%、77%和28%。

德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经验及启示

德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经验及启示

BSERVATION 观察科技中国 2021年5月 第5期24德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经验及启示■文/袁立科 孙福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再次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德国根据独特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将内外压力转变为动力,进行教育改革、构建极具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适时发布和实施一系列创新战略和举措,依靠科技实现国家的跨越式发展。

一、德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历史演进(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跻身先进工业国家行列1871年德国统一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受惠于国家统一和教育改革,德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科技和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脱颖而出,李比希、霍夫曼等著名化学家确立了德国化学在世界化学中的领导地位;以高斯、克莱因等为代表的数学家,将哥廷根大学打造为世界数学研究中心;欧姆、亥姆霍兹、伦琴、普朗克、爱因斯坦等开辟了物理学新纪元,引领了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

在工业方面,德国注重科学、技术与生产的有机结合,以及专利立法保护前沿应用技术,使德国实用技术位于世界前列,孕育了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

科技的发展和新兴工业的崛起,使德国迅速成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世界科学中心和工业化强国。

(二)二战后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德国科技恢复发展,在世界科技和经济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二战后,政府加强了对科技的调控作用,重新调整科技主管部门,成立科学、空间等领域研究委员会,以及专司科技政策与规划的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科研体系,在物理、生物技术等主要领域组建大型国立研究中心;大力扶持工业企业创新,建立工业企业自身技术革新和研发机构,鼓励工业企业研究机构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建设科技园区和创新中心,推动德国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

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在生物学、材料科学、重离子研究等科学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化工和医药、航空、汽车和机械制造等工业技术方面更是全球领先。

德国创新产业政策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创新产业政策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引言21世纪伊始,德国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经过全球金融危机,德国在欧洲的发展势如破竹;2013年“工业4.0”发轫,成为全球经济、政治、学术界的谈论焦点。

德国“渐进性”的创新政策体系成为其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的强大支撑。

其具体创新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产业集聚政策、“官产学研”结合政策,以及保障上述产业政策顺利实施的保障性政策,如创新区域平衡政策、人才引进培养政策、金融政策等。

德国的创新政策体系有两大突出的特点,其一,建立并服务于强大的实体经济。

自《德国高科技战略》(2006-2009)到《国家高科技战略2020》再到“工业4.0”计划,创新政策的聚焦领域逐渐缩小,但却始终围绕德国发展的“硬实力”——制造业,对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也占政府总研发投入的绝大部分;其二,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逐步成为德国短期及中长期计划的核心成分。

中小企业作为创新市场的前沿,是德国创新竞争力形成的主导力量。

这两大特征使德国成为在传统工业基础上成功实现创新转型的典型国家。

现阶段,中国的创新转型也基于一定的工业基础,而且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更偏重于“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所以德国的产业创新政策系统的形成值得中国参考借鉴。

虽两国的创新发展基础和模式有所相似,但德国的创新产业政策本身有一定的【摘 要】【关键词】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Industry Policy in Germany and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德国创新产业政策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 底 晶本文对德国创新产业政策体系的演化路径及其政策着力点演进进行研究,认为其诸多创新产业政策,虽同属一个创新政策体系中,但其作用并非处于同等水平,存在着以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产业集聚政策及“官产学研”结合政策为核心,以创新区域平衡政策、人才及金融政策为保障的政策实施层次,并对德国各项产业创新政策的实施绩效及不足进行了逐项评价,并针对以上的绩效和不足,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政策集群、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战略地位、促进区域平衡等创新政策建议。

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举措及启示

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举措及启示

垄断局面。

垄断者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等手段,获得额外利润。

如电力部门,石油部门,电信部门的垄断等都是显著的表现,垄断使消费者失去了平等竞争的地位。

4对策及建议4.1进一步完善公共产品定价的法制化制定规范公共产品定价的专门化法律条款,明确定价的范围、目标,定价方法、程序以及定价监督和法律责任等问题,重构规制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权利责任,为实现依法定价,有效协调和保护各种公共利益提供法律依据。

同时,完善成本约束机制、价格诚信机制,约束不合理定价行为,抑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切实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4.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加速政企分离为了有效地消除政府与公用事业企业在定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政府定价更好地反映成本,要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如:要求各个企业定期公布经营状况,及时把握企业的经营及投资状况;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委托专业、独立的会计公司进行严格的核算;政府定价部门和监管部门对企业财务数据以及中介机构的核算进行严格审计;政府在定价过程中比照相似企业,特别是同区域同行业企业的成本与价格,通过绩效评价,确定该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般收费标准。

另外,要加速政企分离,有利于更好地对其进行监管,提高企业效率、竞争压力,降低成本,强化服务意识等。

4.3打破单一的成本定价模式,强化市场竞争机制由公共产品定价原则可知,根据不同的公共产品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形成不同的差价、比价,可以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实行不同的定价策略,灵活的产品价格,来提高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

同时加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维持市场竞争压力,让市场机制在公共产品价格形成过程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5结语公共产品的定价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着诸多因素,其定价机制的选择与公共产品的供需,公共企业的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息息相关。

只有充分考虑当下社会经济各方面形势,具体分析公共产品定价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制订出真正适应公共产品的定价体制机制。

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_1

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_1

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摘要:德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立法、政策优惠、融资支持以及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努力,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扶持政策等促进措施,使本国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制定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政策,对进一步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一、引言德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立法、政策优惠、融资支持以及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努力,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扶持政策和促进措施,使本国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这与我国政府强调重视对外资企业的优惠而忽略对本国中小企业发展进行扶持的做法是迥然不同的。

本文通过对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成功经验的分析,以求对我国政府制定和完善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德国中小企业的经济概念是凡雇用职工不到500人,年营业额在1亿马克(相当于人民币亿元)以下的工业、商业、手工业、服务性行业中的企业以及自由职业者,均属此类。

德国现有中小企业约370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5%,提供了70%的就业机会,全国中小企业雇员2000万,占就业总人数的78%;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46%;所创造的价值占全国国内总产值的75%,所交纳的税额占全国税额的70%;同时,还承担了全国职业培训任务的80%。

中小企业在保持德国经济稳定、持久、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德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具体采取了如下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制定政策法规和成立管理机构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立法支持侧重于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帮助中小企业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德国实行反限制竞争的经济政策,并于1974年对“反限制竞争法”再次进行修订,旨在禁止在大企业之间签订生产领域的卡特尔协议,而支持中小企业间签订卡特尔合同,增强了中小企业抗衡大企业的能力。

外国企业扶持政策举措及其启发

外国企业扶持政策举措及其启发

外国企业扶持政策举措及其启发一、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举措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成分,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问题都极为重视,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共同政策取向,许多发达国家通过完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多渠道融资等一系列手段,来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观他国经验,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

( 一) 制定法律法规法律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出台了相应法律,中小企业的法规体系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法规或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

1. 美国的单行立法模式。

早在 1953 年,美国就制定了《中小企业法》,该法案明确了中小企业的权益,是专门保护中小企业的基本法。

在此基础上,美国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在市场经营、融资和竞争方面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如《谢尔曼法》、《克莱顿法》等,旨在反托拉斯,保障公平竞争; 《中小企业投资法》、《中小企业经济政策法》、《中小企业技术革新促进法》等,旨在更主动的保护、扶持中小企业,鼓励其创新,促进其发展。

此外,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规定,以支持中小企业加入政府采购市场,如《联邦政府采购法》规定: 10 万美元以下的政府采购项目,优先向小企业采购,并给予价格优惠; 联邦政府采购合同的 23% ( 按金额比例) 必须给予小企业。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美国主要采取制定专门单行法律的办法,颁布了一系列专门的中小企业单项性法律,其规定虽涉及小企业经济行为的方方面面,但还没有自成体系,只是众多单行法规的集合。

2. 日本的系统立法模式。

日本规范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立法先行。

1963 年日本政府为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颁布了《中小企业基本法》,明确了中小企业的内涵、市场地位和业务经营等内容,有力推动了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

德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做法与启示

德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做法与启示

德国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做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德国的传统石化能源是比较缺乏的,这迫使德国政府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能源政策,其政策目标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替代能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为了达到国家能源目标,德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德国长期的能源目标是:到2050年一次能源的总消费量中可再生能源至少要占50%。

德国政府推出了多项能源科学发展战略和规划,具体的措施包括:2”新计划。

该计划确定的资助重点有:对能源的有效生产、转化、储存、利用和输送的研究;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地下储存的研究。

2008年6月,德国政府通过第二份保护气候方案,目标是到2020年之前减排二氧化碳40%。

德国还提出要限制重型运载车辆排放,对超标者要执行严格的罚款和准入制度。

+2008年3月,德国联邦教研部推出了“能源基础研究20202008年德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取得了理想进展,根据联邦环保局的数据,对全球气候产生不利影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了22.4%,超过了《京都议定书》21%的要求,这和德国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是分不开的。

德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研究领域包括:研究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温室气体存储技术,生物多样性研究,在海洋、极地研究和地球科学等学科开展整体地球的自然平衡过程和相互作用以及对气候周期影响的研究。

为了达到气候保护目标,加强气候保护方面的基础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德国联邦教研部建立了持续资助能源研究的机制,教研部在2008年对于这个研究领域的项目资助金额和2007年相比增加了1倍。

联邦教研部2008年拨出3.25亿欧元用于能源研究,其中至少1.25亿欧元用于资助项目,大约2亿欧元用于资助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的科研机构。

到2010年项目资助的金额还将进一步显著增加。

在2007年的基础上,教研部在“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下出台了资助计划“气候保护”——气候保护研究和气候变化影响”。

该计划的资助重点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德国政府引导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举措及其借鉴意义

德国政府引导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举措及其借鉴意义
战略指 导包 括 : 1 2 1 ( ) 0 1年 联 邦 内 阁 通 过 “ 六 第 期 能 源 研 究 计 划 ”, 定 2 1 预 0 1~2 1 0 4年 , 府 共 政 拨款 3 亿 欧 元 用 于 支 持 能 源 领 域 研 究 。 4
全 、 物 学 、 源 、 境 、 息 和 电信 、 车 和 交 植 能 环 信 汽
1 7个 技 术 领 域 , 每 一 领 域 , 国 都 要 整 合 科 在 德
技、 业、 育 界力量 , 成具体 “ 新 战略” 产 教 形 创 和 “ 动规 划 ” 这 1 行 。 7个 领 域 包 括 : 生 医 疗 、 卫 安
术 领 域 , 联 邦 政 府 特 别 制 定 相 对 详 细 的科 研 规 德 划或指 导 。近年 较 重 要 的联邦 科 研 行 动 计 划 或
米 、 电子 、 米 电子 、 学 、 系统 、 料 、 备 、 微 纳 光 微 材 装
好 环 境方 面 , 政 府 相 关 做 法 不 乏 启 示 和 借 鉴 德
之处 。

服 务业 、 天 、 息 和通信 等方 面 。在 每一 领 域 , 航 信
“ 科 技 战 略 ” 定 一 些 “ 瞻 性 项 目”, 批 推 高 确 前 首
与创 新 协 会 , 协 会 为 创 新 成 果 拥 有 者 的 专 利 申 该
请 和 技 术 成 果 市 场 化 提 供 关 联 支 持 。 ( 德 国 5)
工 商 总 会 。该 会 在 全 国拥 有 8 1个 工 商 分 会 。 ( AD 协 会 , 协 会 能 为 技 术 转 让 、 业 创 建 6) T 该 企 提 供 相 关 支 持 。 ( 欧 洲 专 利 局 。( 其 他 , 括 7) 8) 包 德 国各 州 政 府 经 济 部 门 , 国 联 邦 经 济 部 、 研 德 教 部 附 设 的信 息 咨 询 机 构 等 。

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举措及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举措及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举措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陈强霍丹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0期陈强霍丹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已经被各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到战略高度。

德国历史上就是一个非常注重科技创新的国家,在20世纪初就已经走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列。

作为二战的发起者和战败国,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同时流失了大量优秀的科技人员,科技发展整体水平一度落后。

二战后,德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复苏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并辅以政策举措的配合,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和研发体系,德国重新回到了科技大国和创新强国的行列。

根据欧洲创新记分牌(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board,EIS)2013年对欧盟28个成员国创新绩效的测评结果,德国创新整体绩效位于瑞士之后列第2位,属于创新领导国家。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前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报告显示,2013年德国创新指数全球排名第15位,居于世界前列。

欧盟于2013年初发布2012/2013年度“创新经济体”排名,其中仅次于瑞典位列第2位的德国,在知识资产(专利申请、应对社会挑战类专利申请)、创新者(与创新生产、营销相关的中小企业数)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历经战前兴盛阶段、战后恢复阶段、科技振兴阶段及平稳发展阶段,1990年德国步入统一发展阶段,其创新驱动发展也进入新时期。

在世界经济继续下行、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的背景下,德国经济却能一枝独秀,这与其实行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为促进德国的创新活动,联邦政府致力于通过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

这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借鉴价值的启示。

一、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特征德国很早就注重创新能力的建设,以政府为主导推行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并辅以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成为世界上创新领先国家之一。

德国的优势产业和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国际研发合作的措施

德国的优势产业和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国际研发合作的措施

一、德国优势产业基本情况、特点及龙头企业情况德国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三经济强国,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汽车及其配套工业、机械设备制造工业、电子电气工业及化工业是德四大支柱产业, 也是德国出口的优势所在。

总体来看,德国工业的突出特点在于技术水平高,广泛应用新科技,注重创新和研发投入。

据德国柏林经济学院长期研究世界市场领先企业的伯恩特·维诺尔(Bernd Venohr)教授的一份研究报告,年销售额5000万欧元以上、在世界市场上居领先地位的德国企业共有1300家,另有1000多家德国“微型”企业的产品居世界市场领先地位,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隧道掘进机制造商海瑞克股份公司(Herrenknecht AG);全球大型玻璃展柜的主要生产商汉恩展柜公司(Glasbau Hahn);拥有100多年历史、书芯压脊机出口率达90%的柯尔布斯(Kolbus)家族企业;高架输电线路、地下电缆系统及电气化铁路输电线等特殊输电线路建设的机械生产商蔡克有限公司(Zeck GmbH);全球高档乐器品牌之一Schiedmayer公司;以其钢化玻璃自动门和玻璃系统技术领先世界的多玛公司(Dorma);畅销全球的内窥镜生产商Aesculap公司;世界连接件和装配领域最大的跨国集团伍尔特集团(Wuerth);在工业阀门领域居世界领先的Ziehl-Abegg公司;清洁器械生产商Kaercher公司,其产品出口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未来高技术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领先国际市场的德国企业,如斯图加特的Nascatec公司的微系统与纳米技术产品,慕尼黑的Tinox公司的太阳能设备镀膜技术,不来梅的Mevis Diagnostics公司的图像诊断设备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瓦克化学品有限公司(Wacker-Chemie)的单晶硅和多晶硅及Alfing Kessler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柴油机曲轴也供不应求。

另据哈佛商学院一份研究报告,从1997年至2005年,面对新兴经济体日益增强的严峻挑战,德国企业的世界市场份额不跌反升。

德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 参加 国内外各 种博览 会 和交 易会 , 负 责制 订各项
的产 品 占德 国市场 份额 的 7 0 %~ 9 0 %,近 8 O %的就 业
岗位 由 中 小 企 业 提 供 .缴 纳 的 税 额 占全 国税 额 的
贷 款计 划 , 为 国 际技 术转 让 提供 低 息 贷款 等 ; 又 有 非
量达 3 8 0万 家 , 占德 国企 业 总数 的 9 8 %以上 . 其 生 产
为 骨架 , 各 类商 会 协 会 为桥 梁 , 社会 服 务 中 介为 依托 的中小 企业社 会化 服务体 系 。 可 以说 在德 国既有 政府
性 质的 中小企业 促进 部 , 如从联 邦政 府到各 州政 府都 下设 专 门负责 中小 企业 的机构 , 其 主要任务 是 为 中小 企业 提供 国内外 市场 信息 和政治 动态 信息 , 组 织 中小
( 二) 德 国促 进 中 小企 业 发展 的 举措
与就 业 的发动 机 , 使 中小企 业在 促进 德 国经济 发展 中
发挥 了重 要作 用 , 其做 法 值得我 国政 府借 鉴 。
1 . 以政 府 为龙 头 的社 会化服 务体 系为 中小 企业 的
发展 提供 了良好 的外 部环境 。经 过几 十年 的努 力 , 德
他 山 之 石
2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德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 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天 津市 工商局 滨海 新 区分 局 刘 淑菊
德 国政 府非 常重 视对 中小企 业 的保 护和支 持 . 将
中小 企 业视 为社 会市 场 经 济 的心 脏 和促 进 经济 增 长
年 营业 额 在 1 0 0万欧元 以下 的被称 为小 型企业

德国中小企业成功经验的启示

德国中小企业成功经验的启示

德国中小企业成功经验的启示作者:郭际来源:《老区建设》2013年第18期[提要]在全球年度出口之冠的主要力量之列,德国中小企业经营的范围覆盖全世界,销售额市场占有率高达70%~90%。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中小企业为何具有如此强的国际竞争力,为何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霸主地位。

拟从德国中小企业框架基础上,从经营专业化与地域多元化入手,以及德国政府大力扶持等方面剖析其成功经验。

对促进中国中小型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德国中小企业;成功经验;政府扶持;启示从德国经济核心的发展来看,所依托的都是出自于中小企业,其领域遍及手工业、制造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各个领域的个体经营者以及自由职业者。

目前,中小企业数量占到德国企业总数的99.7%,从业人员总数达2320万人,提供了70.2%的就业和81.9%的培训机会,他们创造了57%的国民生产总值和44%的财税收入。

中小企业的投资占到德国总投资的46%,出口占到德国全部出口的40%,专利技术中67%是由中小企业申请的。

一、德国中小企业的概念、特点及做法中小企业(Mittelstand)这一概念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雇员及营业额等规模较小的企业;二是指那些非资本市场取向的企业,或者说是所有人个人对企业经营负全部责任的企业。

从规模角度讲,中小企业年营业额在5000万欧元及雇员总数在500人以下的企业为中型企业,年营业额在100万欧元及雇员总数在9人以下的企业为小型企业。

中小企业的特点是尚处于向较大规模方向发展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其经济发展的规律不以地区和发展阶段来制约,而是以市场需求走专业化生产,在销售方面采取地域多元化,从高度集中于某一特定的产品领域进行研发,到横向的产品销售的多元化相结合,做到把市场与技术融合起来。

据统计,德国中小企业90%以上在世界各地有自己的分支机构或销售服务网点,以制造业为例就有1200至1500家中小企业落户我国,如曲靖、红塔、大理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卷烟厂都用其设备,又如专营汽车天窗的伟巴斯特公司(Webasto AG),其产品占世界市场65%的份额,在中国市场就高达80%的份额。

论文:德国鲁尔工业区工业经验及启示

论文:德国鲁尔工业区工业经验及启示

浅谈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经验及启示摘要: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与政府的治理是密切相关的。

在德国鲁尔区治理发展的过程中,德国各级政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模式和路径。

为了改变鲁尔区高耗能的老路,德国政府明确政策导向、设立专业机构、重视科技的成果转化、建设基础设施、加大了环保力度。

而且通过培植新兴产业,拉动结构转型,解决了由大规模工业衰退带来的环境恶化等问题。

鲁尔区整治的政府治理路径对我国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方法借鉴。

关键词:德国鲁尔区;资源型区域经济;政府治理;新兴替代产业;借鉴一、鲁尔工业区整治的政府治理路径(一)政府治理的行为方式1、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建立多种相关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政府已经意识到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压力。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短缺等问题,德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德国政府设立了“新企业投资项目”,“欧洲复兴计划”等项目,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不断扩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助,帮助中小企业引进先进的设备,增强中小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由于政府的扶持和保护,鲁尔区的中小企业实力增强,数量也明显增多。

2、政府财政补贴。

德邦州政府为了缩小各地区的差异,促进地区的平衡发展,加强了对老工业地区的改造。

在整治初期,联邦政府通过对煤炭、造船、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辅助想重新焕发传统工业的竞争力,但投入高的结果却是鲁尔区仍在不断的衰弱。

于是,政府又进一步的调整对传统工业的资助方法,减少了对煤炭、造船、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资助,将资助对象转向环保、废弃场等项目,把废物重新回收再利用,将节约下来的资金扶持新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服务业的发展,以便创造新的岗位,让更多德国人民有工作。

3、重视教育、技术培训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国鲁尔区在复兴的过程中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传统教育方法,创新新兴学科,加强对建设地区的创新和研究,建立了一个贯穿全区的“技术之路”,把区域内的经济和研究两个中心联系起来,不断加快研究创新的脚步,将当地高等院校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非常重视教育、技术和科技成果之间的转化。

对在华德国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对在华德国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对在华德国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启示随着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改变以及中国政府鼓励外商投资的战略政策,德国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无论是企业家、投资者还是政府官员都在大力推动中德经济合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本文将对德国企业在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启示。

一、德国企业在华发展现状1、德国企业占有大量市场份额随着德国企业把更多的资源投向中国,其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

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综合份额。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近几年有明显增长,尤其是在服务业,德国企业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

2、德国企业在华中大型投资项目德国企业已在中国大陆投资了许多大型项目,并取得了长期的投资收益。

德国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重点项目包括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家电制造业,而且最近也在进军医疗、农业和科技领域。

3、德国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德国企业在华的品牌影响力很强,由于德国企业追求“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理念,因此几乎可以在所有行业找到德国企业的品牌,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

德国企业在华的品牌影响力大大超过其他投资国家,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德国的产品,从而使德国企业受益良多。

二、德国企业在华发展的启示1、德国企业应提升技术水平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国消费者的技术需求也越来越高,德国企业应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

此外,德国企业还应加强与中国企业的技术交流,在中国市场推出具有更高技术水平的产品,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2、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与中国企业间的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德国企业在华的市场份额,同时也能够节省很多投入成本,并获得更好的市场效果。

如果德国企业想要在中国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与中国企业建立连接,成为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新的产品,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3、加强品牌影响力要想在中国市场获得长期的发展,德国企业应该加强对消费者的营销投入,并加强品牌影响力。

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

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

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范本一:官方报告风格】一:引言本章节将介绍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二:德国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举措2.1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概述2.2 财政支持措施2.2.1 财政纾困政策2.2.2 贷款机制改革2.2.3 税收优惠政策2.3 培训与教育支持措施2.3.1 培训与指导服务2.3.2 职业教育改革2.4 创新与科技支持措施2.4.1 创新基金和创业投资2.4.2 技术转移和研发合作三: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启示3.1 有效的政策扶持3.1.1 综合性政策框架3.1.2 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3.2 注重培训与教育3.2.1 高质量的职业培训3.2.2 创新的教育体系3.3 鼓励创新与科技发展3.3.1 投入创新基金3.3.2 推动技术转移四:结论本文总结了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对于其他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附件】1、德国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相关文件2、政策实施细则3、中小企业培训与教育支持措施相关材料4、创新与科技支持措施相关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小企业:根据德国法律,中小企业是以雇佣人数和销售额为基础进行分类的企业。

2、财政纾困政策:指通过财政手段,向贫困地区和企业提供救助和支持。

3、创新基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门基金。

【范本二:学术论文风格】一:引言本章节将介绍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2.1 研究方法2.1.1 文献综述2.1.2 案例分析2.2 数据来源2.2.1 统计数据2.2.2 文件和公报三:德国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举措 3.1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概述 3.2 财政支持措施3.2.1 财政纾困政策3.2.2 贷款机制改革3.2.3 税收优惠政策3.3 培训与教育支持措施3.3.1 培训与指导服务3.3.2 职业教育改革3.4 创新与科技支持措施3.4.1 创新基金和创业投资 3.4.2 技术转移和研发合作四: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启示4.1 有效的政策扶持4.1.1 综合性政策框架4.1.2 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4.2 注重培训与教育4.2.1 高质量的职业培训4.2.2 创新的教育体系4.3 鼓励创新与科技发展4.3.1 投入创新基金4.3.2 推动技术转移五:结论本文总结了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2011年12月13日[摘要]德国很早就注重创新政策体系建设,是世界典型的创新型国家。

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大幅度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推行国家高技术发展战略;铸造产、学、研一体化链条,加速创新知识的产品转化;高度重视企业创新活动,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形成推动创新的收入分配政策,激发人们创新的勇气与潜能;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培训,为创新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关键词]德国;创新政策;创新活动;创新主体[中图分类号]F151.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8)02-0103-02德国很早就致力于运用政策和法规构筑创新体系,促进创新活动,已建成典型的创新型国家。

目前,德国教育普及率高,高等教育发达,知识传播系统完善,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高,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崇尚科学的传统。

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科技研究和开发,对创新和研发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资助渠道宽广,来源多样化,除了公共财政和企业的资助外,还有私人机构及国外的投资。

德国通过建立宽松和完善的法律环境,形成良好的科研运行机制:学术自由,机构自治,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

德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究实力雄厚,设置合理,协作程度和资源利用率高,成果显著。

德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创新产品商业化程度、科技型创新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产品比重等都很高。

德国的创新政策体系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大幅度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推行国家高技术发展战略在2006年德国联邦政府预算中,联邦教研部获得80.26亿欧元,比上年增长4.3亿欧元,增长率为5.6%。

其中,仅项目资助就达到23.3亿欧元,占预算总额的14%,比上年有了显著提高。

预算中还有一栏1亿欧元的“精英大学”专项基金,用来资助慕尼黑大学、慕尼黑技术大学和卡尔斯鲁厄技术大学等首批选出的“精英大学”建设。

德国政府还宣布,未来4年,将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60亿欧元的研究经费,其中40亿欧元归教研部支配,主要用于“精英大学”竞争计划、三大高校外研究机构的科技创新、德意志研究会的项目新增费用、生命科学、安全技术和纳米技术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国外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举措及启示

国外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举措及启示

括金融 支援 、 制 支 援 、 税 创业 及 风 险 企 业 和组 合 支 援 等 1 5
个 大 的 政 策 , 体 达 1 0多 个 政 策 性 项 目 。 具 0 日本 的 中 小 企 业 立 法 在 世 界 各 国 中 是 最 为 完 备 的 , 有 关 中小 企 业 的 立 法 既 有 基 本 法 , 有 单 行 法 规 相 配 套 ; 包 又 既
N O 9, 011 .1 2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 a eId s y dr ui s Trd n ut ns r
21 0 1年第 1 期 9
国外发 展中小企业 的政策举措及 启示
耿 军 华
( 南 经 贸职 业 学 院 , 南 郑 州 4 0 5 ) 河 河 5 0 3
护 中 小 企 业 的 基 本 法 。 在 此 基 础 上 , 国 又 相 继 出 台 了 一 美
但在 立法上 , 国主要采 取 制定专 门单行 法律 的办法 , 美
之一是 帮助 中小 企业 解 决 资 金 困难 、 查 和指 导 企业 经 营 调
颁 布 了 一 系 列 专 门 的 中 小 企 业 单 项 性 法 律 , 规 定 虽 涉 及 管 理 。 其 ( ) 国 的 中小 企 业 局 。德 国 专 门 负 责 中 小 企 业 管 理 3德 小 企 业 经 济 行 为 的 方 方 面 面 , 还 没 有 自成 体 系 , 是 众 多 但 只
中 图分 类 号 :2 F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1 1 —1 30 1 7 -1 8 2 1 )90 0 —2
中小企业 是 国民经 济 中 最 活跃 的成 分 , 国政 府 对 中 《 产 法 》 《 同 法 》 《 保 法 》 《 对 限 制 竞 争 法 》 《 动 各 破 、合 、担 、反 、劳 、社 等 不 小 企 业 的 健 康 发 展 问 题 都 极 为 重 视 , 护 和 扶 持 中 小 企 业 法 》《 会 保 险 法 》 法 律 中 有 关 中 小 企 业 的 规 定 较 多 , 保 发 展 成 为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的 共 同 政 策 取 向 , 多 国 家 通 过 完 仅 为 中小 企 业 的 行 为 提 供 了 基 本 规 范 , 且 在 创 立 公 平 竞 许 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举措及启示
摘要:了解和学习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和做法,对推进我省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可以从切实提高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科技研发项目、贯彻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创新的集群式发展等方面不断推动我省中小企业的创新步伐。

关键词:德国中小企业创新启示
在绝大多数公司追求大型企业集团的商业模式的同时,德国人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

“限大促小”的思路看似反常,却打造出了非同一般的竞争力。

如果查看最近几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我们会看到,在全球500强中,德国企业的入围数量一直排在美国、日本甚至法国、英国之后,这似乎与它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的地位不太相称。

可以说,德国大企业在全球并不占太大优势。

然而,这却并不妨碍德国经济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事实上,德国经济真正的支柱在于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

有一组数据为人所熟知:中小企业占到了德国企业总数的99.7%,就业人数占到全国总数的70%,公司净产值占到全国总量的近一半。

了解和学习德国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和做法,对推进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德国政府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措施
德国中小企业是指员工人数在1至500人之间的企业,中小企业
数量占德国全部企业总数的99.7%,创造了德国70%的营业收入,是德国经济的主要支柱。

鉴于中小企业在德国经济发展及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德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视中小企业为创新的发动机。

为解决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弱、难以承担高额研发成本的问题,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
1.1 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总体科技发展计划中,将中小企业创新放在突出位置。

——德国高技术发展战略。

2006年,德国制定了统一的《国家高技术发展战略》,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德国科研水平和经济竞争力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保证其在能源、环保、交通、安全、医药、生命、航天等领域处于世界尖端水平,能够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60亿欧元科研发展计划”。

2006年,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了该计划,即五年时间内,总共追加60亿欧元用于经济领域的研发活动。

计划的重点是加强对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航天技术、健康科学等尖端科技和跨学科技术的资助;同时,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促进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

1.2 在国家层面制定了一系列中小企业科研专项扶持计划,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改善企业科研项目融资条件,鼓励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引导企业接受专业创新咨询服务。

——“zim计划”,即中小企业创新核心项目计划。

该计划于2008年启动,资金总规模逐年递增,到2010年已经达到22亿欧元。

该计划是德国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最主要的措施,覆盖范围最广,为中小企业间和企业与科研机构间合作开展科研创新项目提供资助,科研内容不受技术领域限制。

——“研究奖金计划”。

该奖金是一项面向经济发展需要开展研究的专项奖金,于2007年正式运营,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动员高等院校和其他研究机构共同推动德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以便把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市场产品。

——“inno-watt项目”。

该专项是德国政府专门为促进新联邦州中小企业创新而制定的优惠政策,主要内容是为新联邦州工商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科研补贴。

——“erp项目”。

为减轻中小企业在进行创新融资时的抵押担保负担,同时也减少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德国政府委托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为企业的创新计划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去创新计划”。

该计划于2010年启动,只面向中小企业,资金总规模9000万欧元,主要支持企业的创新咨询(即企业仅有创新的初步设想或简单图纸,需要就可行性与市场前景向专业机构进行咨询),每个项目补助1万欧元。

1.3 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给予大力支持。

以巴伐利亚州政府为例,该州除帮助中小企业争取国家资助外,还设立了两大地方性创新推进计划,主要包括:
——“fit计划”。

该计划的资助对象主要包括新材料、航空航天、机械、有机和微电子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资金规模达到10亿欧元,资助内容包括科研开发、技术转让、集群建设等。

——“巴州突破计划”。

该计划资金规模达到10亿欧元,主要支持创新与教育,在创新领域的资助对象主要指能源、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

2 德国科技园区和创业中心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德国于1988年成立“联邦高科技和创业园区协会(adt)”,专门负责推进园区建设工作,包括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该协会独立于政府,目前共有176个成员,占德国高科技和创业园区总数的一半。

协会主要工作包括:以孵化高科技中小企业为核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加强与产业部门协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探索先进的企业孵化模式,注重专业性和科学性,提高孵化成功率;通过质量检测体系跟踪、检验各高科技园区的效率、成果及对新情况的适应性;与各地经济部门、协会交换信息和建议,共同完善科技孵化工作。

德国科技园区和创业中心的管理机构均为企业化运营的管理公司,为中小企业入驻提供了非常完善的服务,包括:提供技术、管理、创业等方面的咨询;提供企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培训;提供细致周到的日常服务;向入园企业提供标准化的厂房、办公室、实验室、会议室。

3 德国产学研合作的两种主要形式
一种形式是企业主导型,即企业出资委托研究所或大学针对某一
专项课题进行研究,这些课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资助企业的项目,因为政府在立项时,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

另一种形式是政府主导型,即在政府指导下,相关企业(主要指中小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筹建技术创新集群,在集群建设计划经政府批准后,将获得专项研发资金支持。

这种集群类似于我国的产学研创新联盟,但集群是公司形式,有管理机构和场地,相关产学研三方需要集中到一个园区内进行研发。

4 对我省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启示
与德国相比,我省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同样十分突出,但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急需进一步加强创新资金支持、创新政策落实和创新环境培育。

4.1 切实提高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虽然我省中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活力明显增强,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档次相对较低,技术创新需求不旺盛,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后劲。

加快中小企业创新步伐,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是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推动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4.2 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科技研发项目。

在争取国家和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研发的直接支持:一是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单个项目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产学研结合项目;二是在我省各类科研计划中,对中小企业创新项目给予倾斜,尤其是产学研结合
项目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在孵企业科研项目。

4.3 贯彻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的各项政策。

一是认真执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二是加强科技金融工作,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创业风险投资,推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扶持,建立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深化科技保险工作,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支持科技租赁公司发展。

4.4 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创新的集群式发展。

一是加强创新集群或创新联盟建设。

重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导相关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组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集群或创新联盟;二是推进园区建设。

加大对开发区、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中小企业创新载体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集聚发展、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加快科技中介机构建设,重点支持一批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培训、咨询等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俊,吴进.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2012(18).
[2]傅鸫.企业创新与模仿的博弈分析[j].价值工程,2012(06).
[3]马小勇,杜萍.发展风险投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j].价
值工程,201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