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名词解释汇总

合集下载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1.发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因:是指能够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决定疾病特异性。

3.疾病发生条件:是指本身不能引起疾病,但是可以左右病因对机体的影响,直接作用于机体或者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4.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目前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5.dehydration:脱水,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明显减少的状态。

6.低渗性脱水:是指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丢失。

7.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及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是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并伴有水钠潴留,体液量明显增多。

8.脱水热:指大量脱水时,尤其是小儿,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份减少,是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9.脱水征:是指由于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时病人表现出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婴儿囟门凹陷等明显的脱水外貌。

10.edema: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集聚称为水肿。

11.pitting edema:凹陷性水肿,指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聚集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可能有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

也称为显性水肿(frank edema)12.酸碱平衡紊乱:是指在多因素的作用下,引起酸碱负荷过度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度稳定性的破坏,这种稳定性的破坏称为酸碱平衡紊乱。

13.BB:缓冲碱,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

14.BE:碱剩余base excess,指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若用酸滴定,BE用正值表示,若用碱滴定则用负值表示。

15.AG:阴离子间隙,指血浆中为测定的阴离子与为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微循环中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病人出现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的病理过程。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以意识障碍为主的精神性综合症。

肺性脑病:由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由急性肺损伤引起的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

功能性分流:因肺泡通气量不足,通气与血流比降低而造成的气体交换障碍。

阻塞性通气不足:由气道狭窄或阻塞所致的通气障碍。

端坐呼吸:心力衰竭患者平卧可加重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或半卧体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状态。

死腔样通气:因肺泡通气量不足,而肺毛细血管血液灌流减少或无灌流,可使通气与血流比增大,肺泡通气不足不能被充分利用,称为死腔样通气。

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所引起的右心肥大于衰竭称为肺源性心脏病。

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作用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以组织有效循环血液流量急剧降低为特征,并导致细胞功能、结构损伤和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的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冷休克:又称低动力型休克或低排高阻型休克,临床特点是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低速。

暖休克:又称高动力型休克或高排低阻型休克,临床表现有皮肤潮红,四肢温暖,脉充实有力,血压下降。

休克肺:严重休克病人伴发的急性呼吸衰竭,肺部出现肺水肿、淤血出血、局限性肺不张。

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以及肺泡透明膜形成。

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含氮的代谢终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在体内蓄积,使血浆中非蛋白氮含量增高,称为氮质血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各种原因引起肾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降低,以致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从而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代谢产物蓄积的临床综合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使肾单位发生进行性破坏,残存肾单位不足以充分排出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恒定,造成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肾内分泌功能障碍,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过程。

病生名解

病生名解

名词解释1.健康指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2.Sub—health 亚健康是指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

3.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衰老是机体正常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不可逆过程。

5.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6.条件是指能影响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7.基本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所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变化。

8.脑死亡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9.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

10.高渗性脱水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浓度>150mmol/L及血浆渗透压>310mOsm/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11.等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按正常血浆中的浓度比例丢失水和钠,血清钠浓度仍维持在130~150mmol/L及血浆渗透压仍维持在280~310mmol/L正常水平的病理过程。

12.高血钾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13.酸碱平衡维持pH在恒定范围内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14.酸碱平衡紊乱病理情况下,集体出现酸或碱超量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而导致机体内环境酸碱度稳定性被破坏的过程。

15.AB 实际碳酸氢盐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准,在实际PaCO2、血氧饱和度及体温条件下,所测得的血浆HCO3—含量。

16.AG 阴离子间隙是指血浆中为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

17.代谢性碱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18.缺氧是组织、细胞因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导致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19.血液性缺氧由于Hb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的缺氧。

20.自由基是外层电子轨道上含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也称游离基。

21.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Ca2+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二章1.疾病:对应健康的一种异常生命状态。

2.亚健康: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3.疾病谱:根据特定地区特定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或危害程度对疾病进行排序。

4.病因: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致病因素5.疾病发生的条件: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或社会因素。

6.诱因: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7.危险因素:促进特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8.因果交替: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结果又可作为病因引起新的后果。

9.身心疾病:各种社会、心理因素通过目前尚不明确的机制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躯体疾病。

10.内分泌:体内一些特殊的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化学介质。

11.旁分泌:某些分泌的信息分子只对临近的靶细胞起作用。

12.自分泌:细胞对自身分泌的信息分子起反应。

13.神经分泌:脊椎动物的下丘脑-脑垂体或尾部神经细胞可通过神经血管单元、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等部位分泌神经激素,并通过脑脊液和/或血液循环至全身发挥作用。

14.内在分泌:相关分子在细胞内产生后,无需向细胞外分泌而直接在细胞内起作用。

15.完全康复:致病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完成恢复正常。

16.不完全康复:疾病所致的损伤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第三章1.脱水:人体由于饮水不足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不能及时补充,导致细胞外液减少而引起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严重时会造成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需要依靠补充体液及相关电解质来纠正和治疗。

2.低渗性脱水: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5mmol/l,血浆渗透压<29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3.肾小管酸中毒:一种以肾小管排酸障碍为主的疾病。

4.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Na,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63. 缺陷病毒:带有不完整基因组的病毒体,称为缺陷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即为缺陷病毒,本身不能复制,必须在HBV或其它嗜肝DNA病毒辅助下才能复制。
64.虫媒病毒:是指一大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在人、家畜及野生动物间传播疾病的病毒。
65.日本乙型脑炎:即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性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50.缺陷病毒:可以表现为包膜表面缺损、衣壳缺损、病毒酶的缺损以及病毒复制周期不完整等,但其根本原因是病毒基因组有缺损。这种病毒不能单独复制与合成完整的子代病毒,但若与完整的感染性病毒颗粒同时感染细胞时,则这些缺陷病毒可以复制。
51.顿挫感染:是指有些宿主细胞不能全部提供病毒复制所需的必要因子,致使所复制的病毒为不完整的、无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或亚颗粒。这种感染过程称顿挫感染,又称流产性感染。
1. 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芽胞的方法。
2.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
3.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体的操作方法。
4. 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5. 无菌: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的状态。
6. 生长因子:某些其生长过程中需要的一些自身不能合成的有机物质,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10.细菌:是—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它们形体微小,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
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除核蛋白外无其他细胞器。
11.L型细菌:细菌细胞肽聚糖受到破坏或肽聚糖的合成被抑制后,在高渗条件下,有部分细菌仍能存活而变成细胞壁缺陷细菌,称为L型细菌。
12.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的环状双股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病生名词解释总结

病生名词解释总结

病生名词解释总结病生1.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通过位于胞膜或胞内的受体,接受细胞外信号,通过细胞内复杂的级联信号转导,进而调节胞内蛋白质的活性或基因表达,使细胞发生相应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2.细胞受体是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一种分子,可以识别并特异地与配体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该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3.膜受体一般为跨膜糖蛋白,具有膜外区、跨膜区和细胞内区。

4.核受体本质上为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调节因子,其配体为脂溶性分子。

5.细胞信号转导过程是将细胞信号通过受体或类似物质将信号导入细胞内并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蛋白的构象、活性或功能变化,从而实现调控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6.受体下调当体内配体持续升高时,配体-受体复合物可被细胞内化,内化后配体及部分受体被降解,部分受体返回胞膜重新利用,可致自身受体数量减少,称为受体下调。

7.受体上调持续高浓度的配体与受体结合,除可引起自身受体下调外,还可引起其他受体明显增多,称为受体上调。

8.受体增敏受体对配体刺激的反应增强称为受体增敏。

9.受体减敏受体对配体刺激的反应衰退称为受体减敏。

10.老化机体在增龄过程中由于形态改变、功能减退、代谢失调而导致机体对外部环境适应力下降的综合状态,倾向于描述生理性增龄过程。

11.衰老机体在增龄过程中由于形态改变、功能减退、代谢失调而导致机体对外部环境适应力下降的综合状态,伴有严重退行性变的、快速的病理性老化。

12.完全康复疾病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完全恢复正常。

13.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所致的损伤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14.脑死亡人类个体死亡的判断标准。

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判断标准为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深度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15.植物状态/植物人大脑皮层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主观意识丧失,但患者仍保留皮层下中枢功能的一种状态,仍保持自主呼吸功能。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亚健康: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

脑死亡:全脑功能(大脑、间脑、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高渗性脱水: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低渗性脱水: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

失水少于失钠,血清钠<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水中毒:当给处在ADH分泌过多或肾排水功能低下的患者输入过多的水分时,引起水在体内潴留,并伴有包括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

脱水热:脱水时,皮肤蒸发水分减少引起的机体散热受阻。

高钾血症:低钾血症:脑水肿: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脑容积增大。

阴离子间隙(AG):血清中未测定的阴离子量减去未测定的阳离子量的差值。

即AG=UA-UC,正常范围为12±2mmol/L,反映了血浆中固定酸根的含量。

代谢性酸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

代谢性碱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高。

呼吸性酸中毒:因通气障碍引起的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CO2潴留)。

呼吸性碱中毒:因通气过度引起的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

乏氧性缺氧:由于外呼吸(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所致的缺氧,属于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由于Hb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低或Hb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大多血氧含量减少,而血氧分压正常。

循环性缺氧:由于单位时间流经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引起的缺氧。

组织性缺氧: 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氧中毒:由于长时间吸入氧分压过高的气体,而引起的细胞损害、器官功能障碍。

发热℃。

过热: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功能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体温升高。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1、疾病:指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的作用下,超过自身调节的限度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生命活动,包括生理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

2、不完全康复:又称不完全痊愈。

是指病因及其引起的损害得到控制,主要症状已经消失但仍留下了某种不可恢复的病变和后遗症。

3、brain death:即脑死亡。

是指全脑(大脑半球、间脑、脑干各部)的功能发生了不可逆性的停止。

判断标准:瞳孔散大或固定;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脑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停止。

4、诱因: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5、病因:即疾病发生的原因。

特指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或根本原因。

6、stress:即应激。

是指机体在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7、stressor:即应激原。

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8、stress disease::由应激引起,并且应激性损害作为疾病的主要表现的疾病,称为应激性疾病,如应激性溃疡。

9、热休克蛋白(HSP):是指在热应激或其他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10、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如果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则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的紊乱和疾病。

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3期。

11、急性期反应蛋白(AP):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使血浆中某些蛋白浓度迅速发生变化,而这些蛋白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

12、脱水:指人体由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及时补充,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症状,包括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

13、高渗性脱水: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主要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14、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

15、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16、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时,为了纠正低K.细胞内外H+ - K+交换,导致细胞外液存在代谢性碱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排钾减少,泌H+增加,尿液却呈酸性,则称为反常性酸性尿。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1.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的变化。

2.疾病(disease)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3.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包括大脑和脑干的全脑死亡,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这是判断脑死亡的标志。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均减少。

6.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7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 ARI)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发生变性、坏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病理过程。

表现为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综合征。

8急性肾前性肾衰竭(acute prerenal failure)是指由肾灌流量急剧降低所致的急性肾衰,肾脏无器质性病变,一旦肾灌流量恢复,肾功能也可恢复。

9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RI)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行地破坏肾单位,以致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不能充分排出代谢产物和维持内环境的恒定,因而体内逐渐出现代谢废物的潴留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称之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10.尿毒症(uremia)是急性和慢性肾衰竭发展到最严重阶段,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毒物的大量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失调,从而引起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

12.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肝性脑病是继发于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和严重慢性实质性肝病的一种神经精神综合征,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最终出现肝性昏迷。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1、水中毒:就是指睡得摄入太多,超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与肾脏得排水能力,导致大量水分潴留,细胞内外液容量扩大,并出现包括稀释性低钠血症在内得一系列病理改变。

2、低渗性脱水: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主要特征就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小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mol/L,基本变化为细胞外液明显减少与渗透压降低。

3、高渗性脱水: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主要特征就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大于150mmol/L,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mol/L,基本变化为细胞内外液均减少。

4、等渗性脱水:主要特征就是睡与钠以等渗比例丢失,或失液后经机体调节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

血钠浓度正常,细胞外液容量减少。

5、实际碳酸氢盐(AB):就是指血标本在取得至测定NaHCO3浓度时,始终处于隔绝空气得条件下,即就是在被检者实际得PaCO2与血红蛋白饱与度调价下,测得得血浆NaHCO3得浓度。

6、标准碳酸氢盐(SB):就是指全血标本在38°C、血红蛋白饱与度100%、PaCO2为5、32Pa得气体平衡条件,测得得血浆HCO3-浓度。

正常范围:22—27mmol/LAB>SB,表明有CO2潴留。

AB〈SB,表明被检者有过度通气。

AB=SB,表明被检者肺通气无异常。

7、缓冲碱:就是指血浆中具有缓冲作用得负离子得总与、就是反映代谢性因素得指标,与PaCO2变化无关、8、碱剩余(BE):就是指全血标本在38°C、血红蛋浓度校正喂150g/L、且氧饱与度为100%得调价下,吧1L全血或血浆用酸或碱滴定至PH为7、4时,所用酸或碱得量。

>3mmol/L代谢性碱中毒,<3mmol/L 代谢性酸中毒9、阴离子间隙(AG):就是指血浆中为测定得阴离子(UA)与为测定得阳离子(UC)得浓度差、它得测定对区分不同类型代谢性酸中毒与分析某些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有重要意义。

病生名词解释总结

病生名词解释总结

病生1.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通过位于胞膜或胞内的受体,接受细胞外信号,通过细胞内复杂的级联信号转导,进而调节胞内蛋白质的活性或基因表达,使细胞发生相应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2.细胞受体是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一种分子,可以识别并特异地与配体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该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3.膜受体一般为跨膜糖蛋白,具有膜外区、跨膜区和细胞内区。

4.核受体本质上为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调节因子,其配体为脂溶性分子。

5.细胞信号转导过程是将细胞信号通过受体或类似物质将信号导入细胞内并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蛋白的构象、活性或功能变化,从而实现调控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6.受体下调当体内配体持续升高时,配体-受体复合物可被细胞内化,内化后配体及部分受体被降解,部分受体返回胞膜重新利用,可致自身受体数量减少,称为受体下调。

7.受体上调持续高浓度的配体与受体结合,除可引起自身受体下调外,还可引起其他受体明显增多,称为受体上调。

8.受体增敏受体对配体刺激的反应增强称为受体增敏。

9.受体减敏受体对配体刺激的反应衰退称为受体减敏。

10.老化机体在增龄过程中由于形态改变、功能减退、代谢失调而导致机体对外部环境适应力下降的综合状态,倾向于描述生理性增龄过程。

11.衰老机体在增龄过程中由于形态改变、功能减退、代谢失调而导致机体对外部环境适应力下降的综合状态,伴有严重退行性变的、快速的病理性老化。

12.完全康复疾病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完全恢复正常。

13.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所致的损伤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14.脑死亡人类个体死亡的判断标准。

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判断标准为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深度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15.植物状态/植物人大脑皮层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主观意识丧失,但患者仍保留皮层下中枢功能的一种状态,仍保持自主呼吸功能。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1、疾病:指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我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水肿:是指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一种常见的病理过程。

3、低渗性脱水:因失钠大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4、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出来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动脉血氧含量大多降低而氧分压正常,故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5、循环性缺氧: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低动力性缺氧6、发热: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或伴有全身炎症反应,是指在内外致炎因素(发热激活物)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摄氏度的病理过程7、过热:是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功能受损或调节障碍,致使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正常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体温升高8、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舒缩或泵功能障碍,以致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的减少,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一种病理过程9、心脏前负荷:又称容量负荷,是指心脏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相当于心腔舒张末期容量10、氨中毒:此学说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生是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尿素合成发生障碍而导致血氨水平升高,增高的血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起脑功能障碍11、假性神经递质:指肝性脑病患者脑内产生的生物胺,例如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它们的化学结构与正常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相似,但生理效应远较正常递质为弱,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12、低钾血症:血清钾离子浓度<3.5mmol/L的状态13、高钾血症:指血清钾浓度>5.5mmol/L的状态14、呼吸性碱中毒:因肺通气过度引起的以血浆H2CO3原发性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称为呼吸性碱中毒15、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细胞外液氢离子增加或碳酸氢根离子丢失而引起的血浆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原发性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16、休克肺:休克时,肺血液灌流降低而且持续,引起肺淤血、水肿、出血、局限性肺不张、微血栓栓塞和肺泡内透明膜形成的病理改变,称为肺休克。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1脑死亡:全脑(大脑半球、间脑、脑干各部)的功能发生了不可逆性的停止。

2健康:不仅是没有病痛,还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康宁的完美状态。

3适应:组织和细胞在内、外环境中,在各种有害因子的持续作用下,通过调整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得以存活的过程。

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

4化生: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子的作用而转化成另一种相似性质的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5变性:是指细胞或组织因受损伤后而发生代谢障碍所致,细胞或细胞间质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6肉芽组织:是由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

7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

8再生:机体的细胞和组织丧失后,由缺损邻近的同种细胞增生填补的过程。

9修复:是指机体的细胞和组织受到损伤所造成的缺损后,由周围同种细胞的再生或纤维性修复的过程。

10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所发生的医学观防御为中心的防御性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与损伤和修复过程密切相关。

11炎症介质:介导炎症反应的内源性化学介质。

17脓肿:局限性化脓性炎。

18蜂窝织炎:弥漫性化脓性炎。

19肿瘤: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的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在局部形成肿块。

20异型性:是肿瘤组织在细胞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21转移:是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和体腔到达到他处并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性质相同的新肿瘤的过程。

22癌前病变: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经久不愈,有可能转变成癌。

23原位癌:指癌细胞仅局限于上皮全层,尚未突破基底膜的癌。

24低钠血症:是指血清Na+浓度<130mmol/L的一种水、钠代谢紊乱。

25高钠血症:是指血清Na+浓度>150mmol/L的一种水、钠代谢紊乱。

病生名词解释完整版

病生名词解释完整版

反常性碱性尿酸中毒时尿液一般呈酸性,但在高血钾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亦见于肾小管性酸中毒)时,远曲小管上皮Na+-K+交换增强,导致肾泌H+减少,尿液呈碱性,故称之为反常性碱性尿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当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后者被吸收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因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称之为肠源性紫绀。

发热激活物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

热限:发热(非过热)时,体温升高很少超过41℃,通常达不到42℃,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热限。

内生致热原: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发热时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小儿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为热惊厥。

致热原(pyrogen)是指具有致热性或含致热成分,并能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人体和动物发热的物质。

应激(stress: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适应反应。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在热应激原或其他应激时细胞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或应激蛋白。

劣性应激(distress)是指由于应激原的作用过于强烈,引起病理变化,称之为劣性应激。

急性期蛋白:急性期反应时,血浆中浓度迅速升高的蛋白质称为急性期蛋白。

热休克蛋白:在热应激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多的一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

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P)指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相关疾病是指如果应激作为重要条件或诱因在某疾病发生、发展中起作用,通常称之为应激相关疾病。

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general Shwartzman reaction,GSR)给动物静脉内注射小剂量内毒素,间隔24小时给同一动物静脉内再次注射内毒素时,由于该动物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已处于封闭状态,致使该系统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能力降低,并无法使微内毒素灭活而引起DIC。

病生名解

病生名解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任务是阐明疾病的本质)病理过程:是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循证医学: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疼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午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

病因:指做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的因素。

诱因: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康复:分为完全康复(痊愈)和不完全(好转)。

完全康复: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不完全康复: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但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

脑死亡: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标准。

低钠血症:指血清钠浓度低于130,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容量的改变。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1.失钠多于失水,2.血清钠浓度小于130,3.血浆渗透压小于280,4.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1.失水多于失钠,2.血清钠浓度大于150,3.血浆渗透压大于310,4.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脱水热: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

酸碱平衡:机体处理酸碱物质的含量和能力,以维持ph值在恒定范围内的过程。

缺氧: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血氧分压: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产生的张力。

血氧容量: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充分饱和时最大携氧量。

血氧含量:100ml血液的实际携氧量,包括溶解于血浆中的氧量和结合于Hb中的氧。

病生-名词解释大全

病生-名词解释大全

病生名词解释大全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

3.药物靶标(drug target)是指任何药物进入人体后都是通过作用于特定组织细胞内的特定分子而生效的。

这种药物作用的特定分子称为药物靶标。

4.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5.病因(etiology agents)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6.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并不是指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是指那些对发育中的胚胎可能引起损害的因素。

其结果是致使胎儿出生时就已患病。

该类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

7.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8.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9.危险因素(dangerous factor)指某些可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但尚未阐明是否是该疾病的原因还是条件。

10.发病学(pathogenesis)主要研究病因如何作用于机体并导致疾病。

具体地,它主要涉及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普遍规律。

11.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是指病因去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完全消失、形态结构损伤完全修复、机体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退。

12.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是指原始病因消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性变化得以控制,但机体内仍存在病理变化,只是机体通过代偿反应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健康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
象。

2.疾病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脱水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在临床上称为脱水。

4.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
压<28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5.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
透压>310mOsm/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6.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7.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8.代谢性酸中毒是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碱中毒是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9.乏氧性缺氧是由于动脉血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

血液型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的缺氧。

循环型缺氧是指因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

组织性缺氧是指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

10.发热发热是指在发热激活物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
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C时,称为发热。

11.过热是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功能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
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

12.内生致热源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
质,称为内生致热源。

13.热限发热时,体温升高很少超过41。

C,通常达不到42。

C,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
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热限。

14.APP 感染、烧伤、创伤、大手术等应急原诱发的血浆中浓度迅速升高的蛋白质称为急性
期蛋白(APP)。

15.HSP 在热应激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多的一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

16.应激性溃疡是指在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休克、败血症、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下
所出现的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损伤。

17.心身疾病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或诱因的一类躯体疾病称为心身疾病。

18.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
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19.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组织、器官在恢复血流灌注后反而加重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结
构损伤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20.自由基指外层轨道上含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各种原子、原子团或分子。

21.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
现象称为钙超载。

22.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
序死亡。

23.凋亡蛋白酶是一组活性中心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24.休克休克是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
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严重不足,以致机体细胞和各重要生命器官发生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病理过程。

25.SIR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指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难以控制的
全身性瀑布式炎症反应综合征。

26.MODS 在严重创伤、烧伤、感染、休克等急性危重病时或在其复苏后,同时或相继出
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的功能障碍的损害,称为MODS。

27.心力衰竭在机体有足够循环血量的情况下,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到已不能满足日常代谢
的需要,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或(和)体循环静脉淤血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即为心力衰竭。

28.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肌舒缩功能降低或心室充盈受限所致的心脏泵血功能降低。

29.呼吸功能不全当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机体在静息状态吸入空气时,PaO2低于
60mmHg,或伴有PaCO2高于50mmHg,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呼吸衰竭。

30.限制性通气不足限制性通气不足指的是因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而引起的肺泡通气不
足。

31.阻塞性通气不足由于呼吸道狭窄或阻塞,使气道阻力增加引起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
性通气不足。

32.功能性分流部分肺泡因严重通气不足,但血流量未相应减少,Va/Q比值下降,造成流
经该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便掺入动脉血中,称为功能性分流。

33.死腔样通气指的是有通气的肺泡血流相对的减少,以至于这些肺泡内的气体,得不到
充分的利用。

34.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在多种原发病过程中,因急性肺损伤引起的急性呼吸衰
竭,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

简答题
1.休克发生的早中两个时期的特点、机制、表现、代偿(失代偿)意义及防治原则。

2.SIRS的发病机制
3.肺心病的发病机制
4.急性肾衰竭的原因分类及防治原则
5.DIC的三个时期和临床表现
(另,各位同学应该根据自己感觉再看另外至少5道简答题。


由杨玉、陈国良“一帮一”互助小组整理,仅供参考。

愿大家平心静气复习,从容淡定应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