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要点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 复习要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  复习要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复习要点《野望》一、作者简介: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

选自《王绩诗注》二、体裁:五言律诗(五律)三、字音字形:东皋薄暮徙倚落晖驱犊采薇四、字义:1.薄暮:傍晚。

薄,接近。

2.徙倚:徘徊。

3.落晖:落日的余光。

4 采薇:采食野菜。

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五、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孤寂、惆怅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六、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答:“望”字既写出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2.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答:两联运用动静结合、对偶,由远及近描绘了一幅萧瑟恬静的山林秋景图,表达了作者的忧郁和苦闷。

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晖。

4.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收获的猎物回家的安逸、闲适的画面。

5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也没有真正的知己。

《黄鹤楼》知识梳理2一.作者简介:作者崔颢,唐代诗人。

选自《全唐诗》(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二.体裁:七言律诗(七律)三.字音字形:崔颢千载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四.字义:1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2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3晴川:晴日里的原野。

川,平川,原野。

4历历:分明的样子。

5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6.乡关:故乡。

五、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和思乡之情。

六、1.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答:第一个“空”是“只,只有”的意思,表明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了一种世事苍茫之感以及漂泊异乡的惆怅之情。

初中重点诗歌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山居秋暝(附答案和内容中心要点梳理)

初中重点诗歌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山居秋暝(附答案和内容中心要点梳理)

初中重点诗歌考前实战强化训练题:山居秋暝(附答案和内容中心要点梳理)山居秋暝唐代诗人XXX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反思。

《山居秋暝》就是他创作的代表之一。

本诗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开篇,描绘出一个清新、宁静、淡远的山间月夜景象。

XXX用“空”字渲染出空旷之美,强调了孤独、清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描写明月、松林、清泉,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明快舒朗的山间图景。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是诗中的一句重点。

竹林里传来了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洗罢衣服的姑娘们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诗人采用了“声衬静”的写法,以欢声笑语衬托出夜晚的宁静。

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向往自然、向往田园的理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诗句。

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吧,这里秋景迷人,我愿留居山中。

这一方面表露了诗人向往自然、田园的情怀,一方面也表达了追求自由、摆脱尘世的意愿。

全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明快舒朗的山间图景,表现了诗人向往自然、田园的理想和追求自由、摆脱尘世的情感。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XXX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XXX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XXX。

6.《山居秋暝》的作者是常建。

从诗歌形式上分,上面两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言绝句。

(2分)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两首诗作为山水田园诗,都描写了清新、宁静的优美图景。

B。

两首诗都反映诗人寄情山水、追求清静隐逸生活的思想。

C。

两首诗中的“空”字都隐隐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D。

情感表达上,甲诗在尾联直抒胸臆,乙诗则显得更为含蓄。

6.“XXX”意为春天的花香消失。

2024高考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

2024高考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的珍贵遗产,包括唐诗宋词等诸多经典作品。

在2024年的高考中,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将成为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

本文将以古代诗歌为主题,对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提高语文水平。

一、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古代诗歌具有丰富的形式美和意象美,其基本特点包括:1.韵律优美:古代诗歌注重韵律和音乐美,因此在表达方式上更为优美动听。

2.意境深远:古代诗歌常常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具有深邃的意境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手法。

3、情感真挚:古代诗歌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动人,能引起读者共鸣。

二、唐诗与宋词的比较鉴赏唐诗和宋词都是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1. 唐诗的比较鉴赏唐代诗歌以五言、七言诗为主,其代表作品有《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其特点包括:(1)丰富的意象:唐诗常常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如在《春晓》中用“满城尽带黄金甲”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2)平易近人:唐诗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表达直接,能够深入人心。

(3)抒情性强:唐诗常常表达诗人的内心真情实感,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2. 宋词的比较鉴赏宋词以婉约、婉约、婉约著称,其代表作品有《声声慢》《水调歌头》等。

其特点包括:(1)婉约多情:宋词以婉约、婉约、婉约见称,借助婉约的语言表达深情的内心世界。

(2)蕴含哲理:宋词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境。

(3)音乐美:宋词强调音乐美,常常配以美妙的乐曲,更具有动人的韵味。

三、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在高考中的意义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2. 培养文学素养: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的瑰宝,通过比较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其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增强综合能力: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不仅要求学生对诗歌的语言、意境等进行准确理解,还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提高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夜雨寄北李商隐

夜雨寄北李商隐

夜雨寄北李商隐范文一:夜雨寄北李商隐是一首李商隐的诗,描绘了作者在夜雨中寄思北辰,表达了思念之情。

这首诗被视为唐代五绝中的经典之作,引领着那个时代的文化浪潮。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这首诗的一些要点。

首先,我们先来谈一下写作重点。

夜雨寄北李商隐这首诗有着非常清晰明了的写作重点就是“思念之情”。

诗中作者用雨水比喻思念的情绪,将情感细腻地表达出来。

读者在读这首诗时,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作者的思念之情,从而进一步理解李商隐的诗歌表达手法。

其次,我们再来谈一下用词分析。

夜雨寄北李商隐这首诗中,作者的用词非常精妙。

例如:“砧杵声中空案,江南江北几人。

”几个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思念之情,而且还将人物和环境进行了巧妙的融合。

此外,诗中的“臂膊”“沾衣”等词语也表现了作者对思念之情的真实感受。

这些用词让读者感受到情感的真实性,展现了李商隐独具匠心的文学艺术。

综上所述,夜雨寄北李商隐这首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学艺术。

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诗歌的意象和作者的感受,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其深刻内涵。

范文二:夜雨寄北,一首流传千古的唐诗,直至今日依然深深地牵动着人们的心。

李商隐以雨水为媒介,表达对久别的朋友、亲人、乡土的思念之情。

下面我将从写作重点和用词分析两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来谈谈写作重点。

夜雨寄北李商隐这首诗,作者以“思念”为中心,通过叙述自己立于江边听着雨声填写激动人心的思绪,大力表达爱和离别对他灵魂的深深影响。

诗歌的主题是思念,作者借用天气现象——雨——抒发了这种情感。

李商隐通过自己的斟酌和感受,将思念之情浓缩成了对着遥远北方寄望的一篇诗文。

这种思念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价值。

其次来分析一下用词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心灵深处的感情,李商隐的用词自然而又有力。

从“砧杵声中空案”、“断续更深时”这样的词发现,诗人对夜雨天气的描写非常贴切,而每个词语都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对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表达。

茅屋为雨水所破歌知识点《卖炭翁》知识点

茅屋为雨水所破歌知识点《卖炭翁》知识点

茅屋为雨水所破歌知识点《卖炭翁》知识

本文讨论了《卖炭翁》这首诗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1. 诗歌概述:《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描绘了一个卖炭人在茅屋中度过寒冷的冬天,他的房子被雨水所破,他无法避雨,只能通过歌唱来表达他的苦难和忧虑。

2. 格律与韵律:这首诗是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

它的韵律是仄平平仄仄。

白居易使用简洁而平易近人的语言,使诗歌更具触动人心的力量。

3. 主题与意象:诗歌描绘了一个贫穷的炭商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

茅屋和被雨水破坏的情景象征着炭商生活的艰辛和困顿。

他的歌声象征着他对生活困境的宣泄和呼唤。

4. 情感表达:诗歌中透露出卖炭翁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无助感。

他的生活被恶劣的环境所困扰,而他唯一的发泄方式是通过歌声诉说他的痛苦和不幸。

5. 艺术手法:白居易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借景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他用"闭门扫天雪"来形容茅屋被雪覆盖,"将炭归汉宫"则表达了卖炭翁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6. 文化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贫困和无奈。

在唐代,炭商是一个辛苦而贫穷的职业,他们常常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这些是《卖炭翁》这首诗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七年级江南逢李龟年知识点

七年级江南逢李龟年知识点

七年级江南逢李龟年知识点《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选入七年级语文教材。

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诗歌艺术魅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知识点讲解。

一、诗歌背景李龟年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他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深受唐玄宗的赏识。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杜甫也漂泊西南。

在潭州(今湖南长沙),诗人杜甫与李龟年偶然重逢,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江南逢李龟年》。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昔日的繁华不再,诗人和李龟年都经历了人生的巨大变故,这种重逢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二、诗歌原文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三、诗句赏析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这两句诗追忆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

诗人提到在岐王的宅邸里常常能见到李龟年的演出,在崔九的堂前也多次听过他的歌声。

“寻常见”和“几度闻”表现了当时李龟年出入豪门,备受推崇,也暗示了开元盛世的繁华景象。

同时,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与下文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两句描绘了当下重逢的场景。

江南的风景依然美好,但此时已是暮春落花时节。

“好风景”与“落花时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以乐景衬哀情,更增添了重逢的悲哀。

“又逢君”三个字,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无尽的感慨。

既有对故人重逢的喜悦,又有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叹息。

四、诗歌主题这首诗通过诗人与李龟年的重逢,抚今追昔,抒发了对开元盛世的怀念,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沧桑巨变的深沉悲哀。

五、诗歌艺术特色1、今昔对比诗的前两句回忆过去,后两句写当下重逢,通过今昔的鲜明对比,表现出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2、以景衬情江南的美好风景与落花时节相互映衬,以乐景写哀情,使悲哀之情更加深沉。

3、含蓄深沉整首诗没有直接抒发悲哀之情,而是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情感,含蓄而富有韵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 古代诗歌四首 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 古代诗歌四首 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诗歌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②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叙事诗、写景诗、友情送别诗、爱国怀乡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

一、《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

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必须掌握的内容: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

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

李白的思想要点总结

李白的思想要点总结

李白的思想要点总结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开阔奔放、意境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李白的思想思想内容丰富、多样化,涵盖了诗歌创作、人生哲理、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对李白思想的一些要点总结:一、诗歌创作:1. 尚歌颂放:李白注重以歌颂人生、表达自由、豪放的精神为创作主旨。

他的作品以抒发个体感情和审美情趣为主,提倡奔放豪迈、不拘一格的表达方式。

2. 自然与抒情并重:李白的诗作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景色,他热爱大自然,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抒情方式。

3. 明快豪放的语言风格:李白语言流畅自然,用词生动形象,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豪放洒脱的气质。

二、人生哲理:1. 人生短暂:李白强调人生短暂,常常表达“人生如梦” “世事洞明皆学问”等观点,倡导珍惜时光、积极向上。

2. 爱酒爱乐:李白主张饮酒作乐,将酒、诗、歌、礼乐等统一起来,将酒看作生活的仪式和欢乐的来源,提倡纵情欢乐。

3. 追求个性自由:李白崇尚自由奔放的个性,提倡独立思考、勇于追求个人价值。

三、政治观点:1. 反对专制主义:李白生活在唐代初盛中衰的时期,对于集权专制、不顾民生的统治者持有批判态度。

他的一些诗作批评了玄宗朝的腐败政权。

2. 同情百姓疾苦:李白的一些作品中揭示了百姓的贫困和疾苦,对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持有同情态度。

3. 弘扬个人主义:李白崇尚个人独立、自担风云的精神,反对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四、社会观点:1. 才子佳人情结:李白的作品中经常描写才子佳人之间的爱情和浪漫的人生态度,强调纯真、忠诚和美好的爱情。

2. 对历史人物的赞美:李白的诗作中也记录了一些历史人物的事迹,他通过歌颂这些人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爱国情怀:李白深爱他的祖国,他的一些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国家荣誉和国家统一的期望。

总结:李白的思想观点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人生哲理、政治观点和社会观点等方面。

《唐诗基础知识》课件

《唐诗基础知识》课件

李白及其作品
总结词
豪放不羁、浪漫主义
详细述
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 诗歌风格独特,语言豪放,意境深远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其代表作有《 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杜甫及其作品
总结词
沉郁顿挫、现实主义
详细描述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沉 郁顿挫的风格表现了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其代表 作有《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意境的创造
总结词
意境是唐诗中重要的美学特征,通过意境的 创造,诗人能够将读者引入一个特定的艺术 境界,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详细描述
唐诗中的意境往往是含蓄、深远、富有哲理 的,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物象、人物等 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和情感基调。 例如,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以“空山新雨 后,天气晚来秋”的诗句创造出一种清新、 静谧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和生命 之意。
白居易及其作品
总结词
通俗易懂、讽喻批判
详细描述
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讽喻批判而著名,他的作 品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呼吁改革。其代 表作有《卖炭翁》、《琵琶行》等。
王维及其作品
总结词
山水田园、意境深远
详细描述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其代表作有 《山居秋暝》、《鹿柴》等。
在当今社会,唐诗的现代价值与意义更加凸显,通过学习唐诗,人们可以更好地了 解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THANKS
感谢观看
唐诗在欧洲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通过各种译本和学术研究, 唐诗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 认识和欣赏。
唐诗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唐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社会的重要资料。

诗歌鉴赏与分析

诗歌鉴赏与分析

诗歌鉴赏与分析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韵律与意象的妙用,传递出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诗歌鉴赏与分析是一项研究诗歌创作与艺术特点的重要学科,通过深入解读诗歌的结构、风格和意义,使人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的内涵。

本文将探讨诗歌鉴赏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要点,以及对经典诗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一、诗歌鉴赏的方法诗歌鉴赏是对诗歌作品进行审美评价与理解的过程,需要结合诗歌的词句、意象、韵律、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诗歌鉴赏的常用方法:1. 朗读与感悟:诗歌是要被朗读的,通过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音韵和情感表达。

同时在朗读的过程中,要结合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方式,产生共鸣与感悟。

2. 解读诗歌结构:分析诗歌的格律、韵律、节奏等方面,揣摩诗歌的结构和整体呈现形式。

其中包括诗歌的押韵方式、行与节的分布,以及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等。

3. 分析诗歌意象: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注意捕捉诗歌中的隐喻、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并探讨其与整体主题的关系。

4. 考察诗歌背景: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背景知识的了解可以为我们揭示诗人创作的目的、表达的意义以及与时代的关联性。

二、诗歌分析的要点诗歌分析是对诗歌文本进行深入研究与解读的过程,具体要点如下:1. 诗歌的主题:理解诗歌的基本主题和核心思想,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思考或者观点。

2. 诗歌形式与结构:分析诗歌的形式特点,包括押韵方式、行与节的组织形式等。

同时,探究诗歌的结构特点,如对称结构、反复运用的元素等。

3. 词句与意象分析:关注诗歌中的具体词句使用和意象的营造。

词句的选择往往能准确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图,而意象则是诗歌中栩栩如生的形象,通过对其解读可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4. 修辞手法分析:寻找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拟人等。

这些手法的使用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经典诗歌分析在诗歌鉴赏与分析过程中,经典诗歌常常被作为研究对象。

唐代咏史诗的时代特点

唐代咏史诗的时代特点

唐代咏史诗的时代特点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发展高峰,也是一个咏史诗的时代。

唐代的咏史诗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藏,而且也反映了唐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特点。

本文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唐代咏史诗的各项时代特点。

首先,唐代咏史诗代表了当时兴起的官僚文化,包括官僚形式的政治体制、官僚文化以及官僚精神。

唐代咏史诗洋溢着官僚色彩,在其中体现出多种官僚文化和精神,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尊崇政府官吏和追求权力的思想。

在这类诗歌中,官吏们被描写为英雄手段的要点,被推崇为“神授权力”的模范。

此外,也有一些咏史诗赞美官吏的优秀政绩,讴歌官吏的智慧和勤奋等。

其次,唐代咏史诗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特点。

从咏史诗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职业等级分明,庶民受官僚主义的压迫,特别是对富人的歧视。

唐代诗歌中有许多对地主及其经济地位有高度评价的描写,表明了当时富贵与贫困之间的巨大差距。

此外,唐代咏史诗也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控制财富的思想,统治者处处敦促百姓勤俭节约,维护国家的财富。

第三,唐代咏史诗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瓜葛。

在唐代咏史诗中,不仅写到朝廷官吏的权力意欲,还有一些关于大臣、士人、宦官之间争斗和权力斗争的内容。

此外,还涉及到宗教社会群体,以及关系复杂的官宦关系等各个领域,表达了当时社会面貌的复杂性。

最后,唐代咏史诗批判了当时政府的腐败和偏袒。

唐代诗人们不仅描绘出当时政府腐败的根源,也反映出官吏和民间的矛盾,如反腐、反偏袒的主题歌曲。

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咏史诗在抨击社会腐败的同时,也唤起人们不断思考如何控制社会腐败的思潮。

从上述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唐代咏史诗的特点和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反映了唐代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特点,也让唐代这一时期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学宝藏。

同时,唐代咏史诗还以不同形式唤起了人们反对腐败和偏袒的思想,为改善唐代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闻道龙标过五溪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赏析摘要:一、介绍《闻道龙标过五溪》背景及作者二、分析诗歌主题及意境三、解读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四、评价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五、总结诗歌鉴赏要点正文:【闻道龙标过五溪】赏析一、介绍《闻道龙标过五溪》背景及作者《闻道龙标过五溪》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绝。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人称“诗圣”。

《闻道龙标过五溪》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听闻好友李白被贬为龙标县令,途径五溪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忧虑与关切。

二、分析诗歌主题及意境这首诗的主题是友谊与离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白被贬的忧虑和对友人离去的惋惜。

诗歌意境高远,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解读诗歌中的关键词句1.“闻道龙标过五溪”:得知李白被贬为龙标县令,途径五溪的情景。

2.“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了春天将尽的景象,杨花落尽,子规鸟啼鸣。

子规鸟的啼声在诗歌中具有象征离别之意。

3.“五溪”:指湖南、贵州交界处的五条溪流,地势险峻,环境恶劣。

4.“龙标”:今湖南芷江,当时为一个偏僻的山区县。

四、评价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闻道龙标过五溪》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杜甫的作品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高远的意境、精湛的技艺,展现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风格。

同时,它也是杜甫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生动体现。

五、总结诗歌鉴赏要点1.关注诗歌背景,了解作者及创作动机。

2.分析诗歌主题,把握诗人情感。

3.鉴赏诗歌意境,领略山水画卷之美。

4.深入解读关键词句,理解诗句内涵。

5.评价诗歌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感受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魅力。

咏风虞世南

咏风虞世南

咏风虞世南文章一:咏风虞世南大家好,今天我要介绍一位唐代著名的诗人——虞世南。

虞世南在唐代被称为“长安十二华夏”,可见他的诗词之高妙脱俗。

其中,“咏风”是他最著名的一篇诗,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

首先,我要说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和写作意图。

咏风,即咏古风,其实是一种诗歌题材。

虞世南这首咏风的基调是悲凉的,描写的是黄河流域的古代风光和百姓的困苦生活。

而他写这首诗的初衷,正是要唤起人们对曾经的繁华美好的追忆和反思。

接着,我要说一下这首诗的重点和亮点。

首先是其意境的含蓄深刻。

虞世南用细致入微的笔触,写出了古代黄河流域富饶美丽的风光。

其次是其诗歌形式的奇妙。

虞世南在这首诗中的句法变化十分灵活,一部分是有押韵的,一部分是没有押韵的。

这种变化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更加流畅优美。

最后,我要说一下这首诗中的亮点。

虞世南在这首诗中大量使用了隐喻。

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就是指古人认为风雷可以生物,这是一种神话。

还有“滴翠连空树”,就是指山区常见的雨后植物的景象。

综上所述,虞世南的咏风一诗,不仅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更是一副抒发怀古情怀和让人思考人生的名画。

要点分析:重点:背景和写作意图、意境含蓄深刻、诗歌形式奇妙亮点:隐喻使用用词分析:含蓄、优美、神话、雨后植物文章二:虞世南与咏风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和他的一首名作——《咏风》。

虞世南是唐朝的重要文化名人之一,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诗人,而且还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

在他的治下,他们的领域内发展迅速,民风亦格外开放。

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就是虞世南的代表作——《咏风》。

这首诗凝聚了虞世南的才华与思考。

虞世南用诗歌把现实和历史拉到一起,借风的韵律描绘了古代的河道、景色以及那个时代的风向和生活。

所以整个诗歌蕴含了大量的隐喻和象征。

这首诗不仅是一种将那个时代的体验带到现实的方式,而且也是一种倾诉自己感受的方式。

虽然我们今天无法真正体验到那个时代,但这首诗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W诗歌 唐朝 白居易:卖炭翁

W诗歌 唐朝 白居易:卖炭翁

卖炭翁唐白居易一、文体常识1、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背景白居易在《新乐府》中每首诗的题目下面都有一个序,说明这首诗的主题。

《卖炭翁》的序是“苦宫市也”,就是要反映宫市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派人去市场上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这首诗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宫市的揭露。

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

读着这首诗,读者所看到的决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还能看到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渔的、织布的人出现在眼前。

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

《卖炭翁》这首诗不但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即使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在专制社会,封建帝王有许多剥夺百姓钱物的手段,唐中期的“宫市”就是其中之一。

人民有苦说不出,白居易则敢于“代匹夫匹妇语”,为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一呼!作者通过一老翁在寒冬腊月早起卖炭却被宫使将炭掠走的叙述,控诉了宫市的罪恶。

全诗无一处提及宫市。

但宫市之危害,却随处可见。

这就是作者在写作上的妙处。

3、题解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暗示别人要点脸的诗句

暗示别人要点脸的诗句

暗示别人要点脸的诗句
(实用版)
目录
1.暗示别人要点脸的诗句的意义
2.中国古代诗歌中暗示别人要点脸的诗句
3.现代社会中暗示别人要点脸的诗句
4.如何运用暗示别人要点脸的诗句
正文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不仅能够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还能够用于社交场合,传递隐晦的信号。

其中,暗示别人要点脸的诗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表达方式。

所谓暗示别人要点脸的诗句,就是通过诗歌的形式,隐含地向别人传达“要点脸”的意思。

这种诗句通常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含义深刻,需要读者深入理解才能领会其中含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著名的暗示别人要点脸的诗句。

比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生命。

又如宋代诗人苏轼的《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通过历史人物的回顾,暗示人们要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诗歌已经不再是主要的文学形式,但是暗示别人要点脸的诗句仍然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比如在一些社交场合,人们可能会用“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这样的诗句,来暗示对方要珍惜友谊,不要做出伤害感情的事情。

总的来说,暗示别人要点脸的诗句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表达方式,它能够让人们在优雅的氛围中,接受到有益的启示。

古诗观沧海

古诗观沧海

古诗观沧海范文1:观沧海是一首古体诗,它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岑参。

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壮阔和它的漂浮不定的状态。

它的语言激昂,充满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寓意深长的象征。

我非常喜欢这首诗,因为它让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茫然无边。

在这首诗中,诗人经历了一段思想变革的过程,从最开始的紧张和忧虑,到最后的豁然开朗和释然。

他说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说明他虽然身处天涯海角,但是他有自己的朋友和知己,他并不孤单无援。

在观沧海的过程中,他体悟到了人类的诗意与自然的神秘相通,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悠远与永恒。

而海水的浩渺和奔腾,则是更加激发了他的壮志豪情和向往自由的情感。

对我来说,观沧海是一种心灵的升华,是一种道德的熔炼。

只有在这种情境下,我的心才能跟随自己的愿望而自由飞翔,远离繁琐和纷扰,安放在那广阔而浩瀚的天地之间。

正是因为这首诗,我从中汲取了力量,摆脱了平淡乏味的生活,重新看到了阳光和生命的美好。

要点分析:- 写作重点:描写大海的壮阔和它的漂浮不定的状态;表达人们的壮志豪情和向往自由的情感;思想变革的过程。

- 用词分析:诗歌的语言激昂,充满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寓意深长的象征;使用了一系列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诗意化、凝练、简洁的表现手法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力量,传递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学意义。

范文2:岑参的《观沧海》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它以极其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大海的壮阔与辉煌。

诗人以一种超凡脱俗的视角升华出了人类的情感和抱负,表达了一种对大自然的致敬和颂扬。

通过这首诗的感悟,我得以培养出了一种感性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诗人在观沧海的经历中,感悟到了人与自然的相容性并予以升华,表达了对壮丽大气的自然景观的垂涎乡愁与豁然开朗之情。

在他的“心有所感”的状态下,身处于大海的广阔无垠之中,诗人领悟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令人感动之处就在于此!观沧海这首诗,诗歌意境肃杀,寓意深邃。

它富有哲学性、想象性和艺术性等大量文学性特质。

唐代五言绝句

唐代五言绝句

唐代五言绝句一、唐代五言绝句的概述唐代五言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形式之一,也是唐代最重要的一种诗体。

五言绝句的特点是每首诗由四行组成,每行五个字,共二十字。

唐代以其丰富的内容、精湛的艺术表现和广泛的影响力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唐代五言绝句的起源、发展、代表诗人以及艺术特点进行探讨。

二、唐代五言绝句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唐代五言绝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吟诗。

当时,诗人们常常为了适应音乐的节奏而用五言句进行创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创作方式逐渐在文学上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

唐代五言绝句的雏形由此形成。

2. 发展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五言绝句最繁荣的时期。

唐初的诗歌以乐府体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五言绝句逐渐取代了乐府诗成为主流。

唐代的许多伟大诗人,如王之涣、王维、杜甫、李白等,都广泛运用了五言绝句这一诗体。

五言绝句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三、唐代五言绝句的代表诗人与作品1. 王之涣王之涣是唐代五言绝句的开创者之一。

他的作品《登鹳雀楼》被誉为国内外瑰宝。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长城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2. 王维王维是唐代最重要的五言绝句诗人之一。

他的作品以山水田园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情和生活的宁静。

《登飞来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登山的过程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感。

3. 杜甫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五言绝句的大师级诗人。

他的作品以社会抒情为主,关注民生百态,抨击时弊。

《月夜忆舍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4. 李白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形式多样,其中五言绝句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作品灵感广泛,内容丰富多样。

《将进酒》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热爱。

四、唐代五言绝句的艺术特点1. 精炼凝练五言绝句的字数和句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迫使诗人在有限的表达空间内进行思考和组织。

因此,五言绝句的诗句往往精炼凝练,文字简练,表达要点鲜明。

受降城外月如霜

受降城外月如霜

受降城外月如霜范文一:受降城外月如霜《受降城外月如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闻名于世的诗歌。

诗中描述了当时在受降城外的军士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狼狈和凄凉。

在这首诗中,除了富有感情的诗句之外,还有许多令人深思的意义。

首先,这首诗告诉我们人类共通的一种心境——孤独与无望。

军士们被困在城外,整日等待着最终的失败。

他们身处在一个战争的泥潭中,被遗忘在人生的边缘,没有温暖的家,没有坚实的友谊,只有冰寒的山川和暗淡的月色。

这样的境况,足以让人感受到那种孤独和无望。

其次,在这首诗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使人真正领悟到了诗人创作的美。

白居易通过对受降城外军人的真实描写和自己的感悟,让诗歌充满了生命力和强烈的情感。

诗中的形象也清晰自然,可媲美绘画。

「霜」这样的冷色调与文学手法,为读者形象地展现了军士冷酷而绝望的表情。

这些诗歌的语言和表现手法,使人对生命的存在和价值,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这首诗也告诉我们,在黑暗的世界中,他依然相信正义的力量。

当看到城外敌国士兵时,他依然不禁赞叹他们般勇猛和不屈的精神。

在白居易笔下,正义得以得到歌颂和传达,让人们对真正的英雄和正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描绘了一个凄凉而美丽的画面,他表达了对人性的本质和人性的真正境遇的理解。

同时,他也开拓了唐诗的表现手法和内容范围,影响深远,至今为人所铭刻。

要点分析:本文针对唐代诗歌《受降城外月如霜》的题材和表现手法进行讨论,从诗歌情感传达、写作美学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本文的表达清晰、结构合理,用词精准,表达了对受降城外月如霜作品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范文二:《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文学魅力《受降城外月如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经典作品之一,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所抒发出的真实情感以及出色的文学表达方式,成为了古代诗歌创作的经典之作。

首先,诗中所表现出的绝望和无奈,是一个叛军士兵在受降城外的场景中描述的。

由于毫无胜利的希望,士兵们处境危险,而最终选择放弃,向朝廷投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第一,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意境创造。

⏹第二,绘画技法的运用与诗歌的画意。

⏹第三,注重音响处理,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第四,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还富于禅意与禅趣。

王维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王维诗歌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思想洒脱,情趣横溢,兼具阳刚美和阴柔美。

他是
盛唐边塞诗的先驱,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他把诗的写景与抒情、自然
和工丽完美地统一起来,标志着自然美的艺术表现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中国山水
诗的艺术达到了高峰。

高适诗歌特点
⏹一、他的诗是真情流露,意胜于辞,不以词采取胜,而以充实的内容、饱满的感情
吸引人;
⏹二、诗人披露胸襟,抒写怀抱,皆率直无隐,不假雕饰,往往采用写实手法,不
多作夸张、想象;
⏹三、不常用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而多以饱含感情的语言,夹叙夹议;四、虽直
抒胸臆,但经过精心提炼和加工,有很强的感染力
岑参诗歌特点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高、岑比较
⏹共同点:1、皆以边塞诗着称;2、二人风格皆豪迈雄壮;3、擅长七言歌行。

⏹不同点:1、高诗悲壮,岑诗雄奇壮丽
⏹2、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工于描写,多寓情于景;
⏹3、高诗浑朴质实,多采用写实手法,岑诗瑰奇峭拔,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4、高直追汉魏,岑融合六朝。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
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
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

⏹李白诗歌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一个想象与
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
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

⏹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
意象。

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

李白的影响
⏹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

⏹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杜诗的叙事技巧
⏹杜诗叙事,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

这些细部描写,或人或物或心情,
精心刻画,从细微处见出真实,展开画面,把人引入某种氛围、某种境界。

⏹杜诗叙事,融入强烈的抒情。

多数的叙事诗,他其实是作为抒情来写的。

杜诗的艺术成就
⏹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意象:“意匠惨淡经营中”
⏹结构:“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诗律:“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
⏹境界:“凌云健笔意纵横”
⏹风格:“沉郁顿挫”
杜诗的语言:口语俗字炼句
杜诗意象: 情景交融,氤氲一气细节性意象表现巨大深沉的的意蕴
杜诗格律双声叠韵对仗律诗:
⏹诗歌的表层:举凡语言之凝炼、意象之精警、结构之波澜起伏、声调之抑扬顿挫,
都给人以凝重、深沉、千锤百炼、千回百折之感,这在总体上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貌。

⏹艺术构思:构思深刻是杜诗沉郁顿挫艺术风格的深沉内涵。

主要体现在:含蓄、曲
折。

⏹诗歌的感情和思想。

杜甫的影响
⏹从唐诗的发展看,杜甫是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

中唐以后,白居易、元稹继承了杜
甫缘事而发、写生民疾苦的一面,且受到杜甫五言排律夹叙夹议的影响;韩愈、孟郊、李贺则受到杜甫的奇崛、散文化和炼字的影响;炼字在晚唐更发展成苦吟一派;
李商隐的七律得力于杜甫七律的组织严密而跳跃性极大的技法。

韩愈的诗歌
⏹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平实顺畅的诗作。

⏹清新、富于神韵、近似盛唐人的诗作
⏹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著称的诗作
⏹韩愈诗歌的特点
⏹酣畅淋漓,气象阔大,狠重粗豪。

“豪侠之气未除,真率之相不掩,欲正仍奇,求
厉自温”
⏹以世俗、丑陋之事之景入诗,以俗为美、以丑为美。

⏹在诗歌表现手法上,韩愈也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
浓彩涂抹,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

韩愈的地位与影响
韩愈以宏大的胆气驾驭诗篇,赋以诗歌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超现实色彩;他雕镂词句,尚险求奇,营造出大量他所独有的险怪意象;他以文为入诗、以议论入诗,开一代诗风。

刘禹锡、柳宗元诗比较
⏹与刘禹锡诗相比,柳宗元诗又别具风貌。

简言之,刘诗昂扬,柳诗沉重;刘诗外扩,
柳诗内敛;刘诗气雄,柳诗骨峭;刘诗风情朗丽,柳诗淡泊简古。

李贺诗歌的思想内容
⏹揭露时弊
⏹感愤不遇咏仙讽鬼抒写艳情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点
奇特的造语、怪异的想象和幽奇冷艳的诗境
⏹对冷艳凄迷的意象有着特殊的偏爱,并大量使用“泣”、“啼”等字词使其感情化,由
此构成极具悲感色彩的意象群,对于物象的色彩和情态,李贺也极尽描绘渲染之能
事,写红,有“冷红”、“老红”、“愁红”、“笑红”;写绿,有“凝绿”、“寒绿”、“颓绿”、“静绿”;
⏹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选的动词、形容词,来创造视觉、听觉与味觉互通的艺术效

⏹迥异于常人的想象乃至幻想,而这想象、幻想又总是和夸张相并行。

杜牧的文学思想
⏹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后兵。

诗歌题材关心世事,忧国忧民
杜牧诗歌特色
⏹大体上,杜牧的政治抱负和开阔的心胸影响于其诗歌创作的是豪迈、爽快、明朗、
劲健的风格,出身教养影响于其诗的是风流潇洒的神态,晚唐世风和文风影响于其诗的是重视立意的同时仍注意对文采和情意的追求。

豪迈不羁和情思缠绵相结合、清丽俊爽而又绰约含蓄是其诗歌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杜牧既善用比兴手法,状物抒情,又善用白描手法,直叙见闻;既长于舒徐宛转的
描述人物故事,更长于敏捷真切地捕捉景物的动态变化、自己的瞬间感受;既注意叙议结合,又注意情景交融;既常用对照手法,又巧以数字入诗。

杜牧诗歌的语言风格既绚丽多彩,又清新自然;既明丽爽俊,又含蓄委婉;既风流华美,又神韵疏朗。

李商隐诗歌艺术特点
⏹李商隐的抒情诗,情调幽美。

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以状其情
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

表达上又采取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

⏹为了表现复杂矛盾甚至怅惘莫名的情绪,李商隐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象,化为恍
惚迷离的诗的意象。

⏹李商隐诗的朦胧,与亲切可感的情思意象常常统一在一起。

⏹李商隐无题一类诗歌,境界和情思的朦胧,在内涵上也就往往具有多义性。

唐代文学的繁荣(原因
⏹外在环境: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包,文化上的中外融合。

⏹内在精神: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宏气度。

⏹丰富多彩的生活。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的自觉、声律、技巧、体裁。

韩愈论说文的特点
⏹有为而发,不平则鸣,本无意于塑造形象,而其自我形象在波涛翻卷的情感激流和
气势夺人的滔滔雄辩中得以自然展现,这是韩愈论说文的一大特点,
⏹议论文字往往惊世骇俗,极具震慑人的气势。

柳宗元的杂文
柳宗元的杂文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正话反说,借问答体抒发自己被贬被弃的一怀幽愤,
另一个特征是巧借形似之物,抨击政敌和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