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词豪放与辛词悲壮
比较苏词与辛词异同的作文500字
比较苏词与辛词异同的作文500字《苏词与辛词的异同》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苏轼和辛弃疾写的词有啥不一样,又有啥一样的地方。
苏轼的词呀,就像一阵清风,有时候很欢快,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读起来让人心情好;有时候又有点小忧愁,可还是透着洒脱。
辛弃疾的词呢,就像战场上的鼓声,特别有力量!比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感觉充满了豪情壮志。
他们相同的地方是,词都写得特别好,让人读了能感受到很多不一样的心情。
而且他们都很关心国家,心里装着大事。
小朋友们,你们更喜欢谁的词呀?
《苏词和辛词的比较》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苏轼和辛弃疾吗?他们可都是很厉害的词人哟!
苏轼的词,有的像甜甜的糖果,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人心里暖暖的;有的像美丽的画,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辛弃疾的词呢,就像勇敢的战士在大声呼喊,像“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特别有气势。
他们俩啊,都很有才华,写的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
不过呢,苏轼的词更自在一些,辛弃疾的词更有冲劲。
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呀?。
词豪放性与其个人经历、思想联系论文
词的豪放性与其个人经历、思想的联系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同被称为豪放派词人,笔者以为他们的词风与其经历、思想影响有着一定的联系。
个人经历?:苏辛二人均仕途遭遇极大挫败和坎坷。
在苏轼的一生中,政坛上大起大落,落差令常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题,一生漂泊,暮年投荒,他经受了无数的磨难。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
诗案之前,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
而诗案之后,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
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然而他仍然能够用诙谐的语言总结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足见苏轼胸襟之坦荡。
正是因为这个时期才成全了苏轼,成全了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进退自如,超然人生的文人士大夫的最高精神境界。
辛弃疾他21岁参加抗金义军,审时度势,相机行动,率两千民众高举抗金义旗;以大局为重,团结抗金力量,甘居人下率部归耿京;扶正驱邪,大义凛然,追杀窃印叛逃的义端;深谋远虑,劝耿归宋共图大计;张安国杀耿降金,辛弃疾率五十骑与敌营五万众中生擒叛徒,献俘建康。
这一系列非同寻常的英勇行动,乃是一个22岁青年在不足两年内完成的,是文学史上其他词人难以达到的生命高峰。
这成为他以后四十五年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与创作泉源,也是他词心永驻并与其他词人风格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
然则他一度戎马,终被闲置,江西湖北、辗转“安抚”,以言者弹劾、以台臣弹劾,两度落职,两度复归。
他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恢复祖国的豪情壮志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苏轼、辛弃疾豪放派词风之比较
苏轼、辛弃疾豪放派词风之比较摘要:虽然苏轼和辛弃疾生活的时期不同,但是两人的文采都极高,且词风纵横捭阖,在词坛都得到了很多人们的赞赏。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也是豪放词的创始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词风大气、豪迈、独特、新颖,得到了很多人员的青睐。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其继承了苏轼的词风,所做诗词不仅慷慨悲壮、热情洋溢,而且风格十分雄厚。
不过虽然其双方的词风都以豪迈著称,且中国词坛将两者并称为“苏辛”,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二者的诗词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区别的。
本文就对这些区别进行了分析,从风格选材、立意上进行研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苏轼;辛弃疾;豪放派;词风比较一、绪论(一)研究意义宋朝是词文学发展最鼎盛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词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词人是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词人,虽然社会和生活较为稳定,然而他的仕途却历经坎坷,空有一身才华抱负,却多次被当权者贬官外放,最后被发配到不毛之地-海南地区。
苏轼乐观开朗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被现实所打倒,他创造出的词中我们可以感知到他豪情万丈的气概和乐观阔达的胸襟。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南宋偏居长江以南,一朝经历很多社会动荡,战火纷飞,北方被敌国占据,对故土有强烈的收复意愿,一生追求的是为国尽忠、抗战复国和积极参战,然而南朝朝廷却一味求和,他的满腔热血只能寄托于诗词中,一身抱负终极一生也未能实现。
他们二人的词风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些许差异,特点较为突出,素有东陂词旷达,稼轩词豪放之称,苏轼词作中的“旷达”主要是体现在他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时的态度,同时也有奋发向上的信念;辛弃疾词作中“豪放”之意主要体现在他性格中的豪情万壮却郁郁不得志的情感表达。
笔者在本文中提出的课题研究,对推动我国在宋词理论上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也希望能为喜爱豪放派词作的人们提供更多参考文献和资料。
(二)研究状况笔者收集了许多关于词作的文献资料,发现有许多专家学者研究了此课题,然而国外学者研究的文献却较少。
苏辛词异同论
苏辛词异同论苏轼、辛弃疾是我国宋代两位伟大的词家。
苏轼一改词坛“婉约”风格一统天下的局面,树豪放与旷达两种风格,开创了豪放派。
辛弃疾则把它发展到了极至。
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
二人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上对词都有很多开拓,写出了不同于婉约词的刚健气势和峥嵘气象,具有博大的境界。
但二者在同样注重豪放的同时也有不同。
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陈毅:“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
具体差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题材内容。
二人都善于写景、写人,写怀古、隐逸之情,但在处理方法上有所不同,苏词偏向旷达之情,辛词偏向豪放之情。
写人。
苏词写叱咤风云的豪壮之士是少数。
更多的是有疏狂异趣特点的形象,达士、隐士、居士、酒徒、迁客等形象都是作者自己的写照,具有“坡仙风采”。
如《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等词句都明显带有旷达色彩。
辛词也刻画一些达士形象,“醉扶怪石看飞泉”,但这不是代表,那些意气风发、壮怀激烈的壮伟形象,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刘裕,“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还有大禹、刘邦、诸葛亮等,他们身上洋溢着惊天动地的、生龙活虎的非凡、豪壮气概,这些才是作者功业理想的人格化形象。
写景。
苏词写清风流水、疏云淡雨、青山碧水等,清旷、古淡、悠远、静洁雅致,体现了“清空”的境界,其中蕴涵着作者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作者也以此作为表达超脱、旷达之情的载体。
辛词则只在农村词中表达一些清旷、闲适之情,而且不代表辛弃疾的个性特点,那些带有飞动色彩、峥喋气象的景色才是他的主,奔腾飞动的气势表达出了词人豪迈、悲壮的情怀。
怀古。
苏词追怀古人古事,不是引为知己、同调,而是借其境遇表达对人生的看法。
例如,他把周瑜刻画得雄姿英发,但最终“人生如梦”,一切荣辱功过都成为过眼云烟。
作者用超脱的态度对待人和事,用“古今如梦”、“人生如寄”来否定执着于人生的态度,以超脱现实的苦难。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比较
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是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抒发的共同情感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都是才华横溢,并且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苏轼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庭,他的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使苏轼从小就立下了奋厉有当世志的远大抱负。所以他读书很刻苦,也很会读书。1056年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离开四川到京城应考,一举成名。其文章得到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称赞,称赞苏轼是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苏轼自此一举成名,开始了仕途生涯。
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豪放词创作并峙的双峰。他们用大胆的创作思路,将自己的人生豪气注入词中。将豪放词的发展推向了顶峰,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比较他们的豪放词,可以看出一些共同之处,但在豪放风格上又有所区别。现试析如下。
一、辛弃疾的豪放词是对苏轼豪放词的继承和发展
苏轼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是豪放派的基石。他用词来抒发政治报负,塑造英雄人物,描写祖国的万里江山,并以诗入词,打破了缘情与言志的界限,使词发展成为即可言情,又可言志,亦庄亦谐,庄媚兼有的文体,提高了词的品格。苏轼的词诚如李清照在《词论》中所说,具有“句读不葺之诗”的特点,但“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陆游《老学庵笔记》)。这种做法,突破了词律的束缚,使词更具有表现力,更加灵活。辛弃疾在苏轼的基础上,又将豪放词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促成了宋代词坛豪放与婉约两派分流和双峰并峙的局面,且影响深远,直贯元明清。辛词对后世的巨大影响,是与辛弃疾对豪放词的巨大贡献密不可分的。
在词的表现内容上,辛弃疾继承发展了苏词的传统,并超越了苏词。苏词突破了爱情,离别和羁旅的樊笼,以词来书写报国的豪情壮志,农村恬淡的生活和贬居的无限感慨。辛弃疾则更加自觉地开拓创作视野,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特别是集中突出地表现了抗金斗争,并以此作为词的主体。在词中,作者高呼“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高唱“马革裹尸当自誓 ,娥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江水东流”),作者在词中,贯注了对国事的热忱和对抗金的关注。这在词史上,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如果说苏词抒写的爱国情感,只是涓涓细流,那么辛词抒发的爱国热情,则如汪洋大海一般,汹涌澎湃。
论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异同
论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异同一、本文概述苏轼和辛弃疾,这两位宋代词坛的巨匠,各自以其独特的豪放词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们的作品,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宋词的天空。
然而,尽管同属于豪放一派,苏轼和辛弃疾的词风却各具特色,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异同,以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两位伟大词人的创作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我们将概述苏轼和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以揭示他们词风形成的历史和社会环境。
接着,我们将从词的主题、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等方面,分析他们的豪放词风的具体表现。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苏轼和辛弃疾词风的异同,包括他们的词风各自的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以及这些特点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对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还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宋代词坛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词这种文学体裁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和传承。
二、苏轼豪放词风格分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
在词的创作上,苏轼的词风多变,既有婉约之韵,又具豪放之气,特别是他的豪放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豪放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气势磅礴,意境开阔。
他善于以豪放之笔,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词作既有宏大的气势,又不失细腻的情感。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他以大江东去的壮丽景象开篇,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豪放而又深沉的艺术境界。
苏轼的豪放词还体现在他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他不受传统词学观念的束缚,敢于在词中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如《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中,“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轼、辛弃疾词的异同浅析
苏轼、辛弃疾词的异同浅析仝辉(中文071 学号070711127)在词的发展史上,由于苏轼、辛弃疾打破了晚唐五代和宋初文人惯用的用词佑觞,遣兴,娱宾,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拓宽了词的艺术领域,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辛弃疾的词都以“豪放”为特征,人们谈诗论词,总喜欢将二人以“苏辛”并称。
纵观苏、辛二人的词风,作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苏轼奠定了基础,随后辛弃疾把豪放派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可同为豪放派却又不尽相同,就是说,苏辛在词的创作上都朝着同一方向发展,有共同性和连续性。
但是由于作家所处的时代,个性和艺术修养等各不相同,因而艺术风格貌似而神异。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苏轼、辛弃疾的词作一略比。
一众所周知,苏轼生活在北宋末期,当时,新旧党争激烈,阶级斗争尖锐。
民族矛盾方面,北宋西北边境虽然也有强敌压境,但尚未造成对宋王朝致命的威胁。
这种时代的特点,就表现为他以道事君,遭仕途坎坷之后,依然直道而行,保持士气文心,一生善处忧患,表现为他始终关心国家政事,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莫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之中,他一怀正气,傲对群小:“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伦)面对人生的苦难,他处之坦然,忧乐不存于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定风波》)由于边患的存在,他抒发自己的壮志雄心。
在咏物词方面,开始把咏物和人事结合起来,借咏物抒发自己兀傲独立的个性,写出自己卓然不群,不随人俯仰,不随波逐流的人格。
因此,人们说,读东坡词,要从“尚余孤瘦雪(梅)霜(菊)枝”(《定风波咏红梅》)“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处领略其词妙处。
(《荷花媚荷花》)到了辛弃疾所生活的南宋,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主要的社会矛盾。
和战之争代替了新旧党争。
论苏轼与辛弃疾词风的异同
论苏轼与辛弃疾词风的异同
李颖聪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词派的重要代表人 物,他们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然而,二人 的豪放词派风格又有显著差别。苏词追求现实中的光 明,无论眼前多么黑暗,都在试图发掘其中美好的事 物,给人以鼓励,超越现实去寻求理想。辛词则更注 重表达作者内心的苦闷不堪与愤懑不平,通过描绘现 实中国家分崩离析,人民四处逃亡,亲人流离失散, 表现自己怀抱一颗爱国之心却又感到报国无门,壮志 难酬的悲愤之情难以消磨。苏词和辛词虽同属于豪放 苏词是现实中寻求光明,追求理想,给人以希望;而 一、豁达开朗与抑郁悲愤 苏轼出生于书香门第,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 弟苏辙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足见这个家族的文 化底蕴之深厚。苏轼从小读书刻苦,然而,这位有深 厚文化底蕴的才子,在仕途上却并非一帆风顺,甚至 可以说是波折不断。由于被动卷入朝廷的党派纷争, 苏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排挤与责难,但他并不为此感 到苦闷,即便落入狱中,他也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和对光明的探寻。被贬黄州时,他带领家人到城东开 辟了一片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 便是他在这时起的。被贬颍州时,他又疏浚了颍州西 湖,并且筑堤。此举改善了西湖的生态环境,对人民 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减少了旱涝灾害的频率, 一劳永逸。绍圣四年(1097 年),苏轼被贬谪至徼 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苏轼在这里 兴办学校,教人读书,使儋州地区成为海南岛的一大 文教重镇,人民安居乐业,以读书为乐,以教育为先, 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儋州有很多地方取名为 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等,凡是地名均会带上“东 坡”二字,甚至连语言都有“东坡话”,足见当地的 人民群众对苏轼的敬重和缅怀。可以说,无论苏轼流
落到何处, 他总能找到一种方式让自己过得更加舒适, 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性格豁达,这也直接影响了他 的词风。 辛弃疾的情况则与苏轼完全不同。南宋的政治 背景相对于北宋更加复杂混乱。在辛弃疾出生时,北 方早已落入金人手中已逾多年。辛弃疾的祖父虽在金 国任职,但他并不愿为金国卖命;相反,他极度仇视 金国金人,把推翻金人王朝作为自己的使命。在辛弃 疾幼年时期,他的祖父也时常带领辛弃疾登高望远, 时期的志向,当他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的统治下过着 了自己的肩上。他要实现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远大 理想,这使他带有一种江湖人士的侠义之气。辛弃疾 来到南方,但他对南宋朝廷的懦弱和胆怯并不知情, 他写下很多抗金北伐的提议,如《美芹十论》等,这 些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获得一致称赞,但南宋的统 治者对战争的态度是冷淡的,他们不想再打仗。尽管 表面上南宋的统治者表现出想要跟辛弃疾一同作战的 态度,但他们更看重的是辛弃疾在谏言中所表现出来 的才干, 于是朝廷将他派到了南方的内陆省担任官职, 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显然,这与辛弃疾的志向大 相径庭,现实的残酷和理想的远大形成了鲜明对比, 辛弃疾无法接受这样的落差,这使得他变得越来越郁 郁寡欢,他深感岁月流逝,人生苦短,而自己却报国 无门,壮志难酬,因此愈发意志消沉,哀伤落寞,内 心极为压抑愤懑,痛苦不堪。 二、一介书生与刀客游侠 苏轼对战争是陌生的,他只能通过想象去描绘。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想象出“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的场景。词中展现出一个“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的青年周瑜形象,并用“小乔出嫁了”来反衬 出周瑜的英姿飒爽,意气风发。作者借对周郎在赤壁
国开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试比较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差异
国开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试比较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差异摘要:苏轼与辛弃疾: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
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
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
苏轼的豪放是很洒脱的,是个性使然。
因为苏轼是一个很达观的文人。
虽然他的政治生涯一直很不顺达,但是他的学问他的个性,使他始终能够很洒脱很轻松的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和不满意,所以苏轼的豪放是从心里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给人的感觉是飘逸和洒脱,如行云流水。
辛弃疾的豪放给人的是壮烈是沉郁,因为辛弃疾本身就是一个很传奇的词人,他最大的愿望是收复北方失地。
但是南宋是一个懦弱的王朝,大部分当权者是主张苟且偷安的主和派,毫无疑问,辛弃疾的主战肯定会得罪当权者。
他英雄一样直爽的性格,使他的愿望一直不能够实现,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就自然充满了一种冲天的豪放感觉,弥漫着一个爱国战士的悲壮和激情。
可是他的不受重用又导致他的失意,这就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杜甫似的沉郁。
总起来看,苏轼的豪放是达观者的风采,轻松而迷人;辛弃疾的豪放是壮志难酬的悲壮之音,沉郁而震撼人心。
关键词:苏轼辛弃疾词风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
“词体开拓次境,提高了词的品格,使词摆脱了附庸的地位而蔚为大国,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词体,开创了宋词的新纪元”。
苏词可分为三类:(1)抒情词。
苏轼的抒情词具有严肃博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等。
(2)咏物词。
苏轼词中约有30首咏物词,他的咏物词形神兼备,富有寄托,代表作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等。
(3)农村词。
苏轼的农村词约有10多首,代表作为《浣溪沙》。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济南人,早年受祖父辛赞影响,培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1:爱国词,主要追忆当年的抗金生活,抒发自己的报国壮志,表达对于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投降派的愤懑之情。
代表作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
浅析苏轼词与辛弃疾词之不同
浅析苏轼词与辛弃疾词之不同本文分析阐述了苏轼和辛弃疾词作之不同:第一,苏东坡从容豁达,表现在词作中,就必然是一种旷达,辛弃疾郁积着杀敌报国与壮志难酬的苦闷,在他的词中表现的是豪放;第二,轼词的诗化倾向,从而使词取得了坚强的生命力,辛弃疾使词不仅可以抒情言志,还可以同诗文一样议论说理;第三,苏轼写词很随意,他能举重若轻,自然吐露;辛弃疾写词则绝不会随意挥洒,而是相当谨慎的斟酌、提炼;第四,苏轼的词,表现了诗化的生活,辛弃疾之词洋溢着英雄之气,同时也渗透着慷慨的悲凉之感。
标签:苏轼词;辛弃疾词;不同自公元11世纪以来,词坛上大家辈出,名作纷呈,而由苏轼和辛弃疾开创的“豪放词”将词体的表现功能发挥到了最大限度。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词派最具代表性的词人,但他们个性的比较却着实让人难以把握,在此,结合他们二者似同非同的创作风格,浅略的加以阐释。
一、旷达与豪放苏轼和辛弃疾的词总体上写的旷达豪放,洒脱干脆,但是如果仔细品察,则各有其侧重;苏词之旷达与辛词之豪放,也各有其主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苏、辛词的风格时就有“东坡之词旷,稼軒之词豪”这样的论断,他直接以“旷”和“豪”两个字来概括他们二人的不同特色。
又如谭献所言:“东坡是衣冠伟人稼轩则是弓刀游侠”,换而言之就是说东坡是一位极富才气的文人,而辛弃疾则是一位爱国主义英雄。
从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来看,苏轼生活于表面平和却内藏危机的北宋时代,他有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并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却不幸卷入了当时颇为激烈的政治斗争的漩涡。
一生多次受到排斥和打击甚至贬谪的他并不怨天尤人,以极其豁达的态度应对一切暴风雨,表现出了旷达的胸怀,比如他在被贬黄州时写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词的序言中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
苏词和辛词在内容和词风上的异同
苏词和辛词在内容和词风上的异同?苏辛词在内容和词风上的相似之处(一)苏辛都开拓了词的内容。
晚唐五代词风婉约柔媚,词多写男女之间的离合悲欢。
而自苏轼开始,豪放的感情,豁达的胸怀,广阔的社会生活,都在词中有所呈现,写报国、写仕途、写悼亡、伤春等,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得以开阔,开创了豪放的词风。
辛弃疾不但扩充了词的内容,还将词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大量吸收各种表现手法,无论是散文,骈文,还是民间口语,他都信手拈来,表达了他的各种情感体验。
(二)苏、辛词中都有着豪迈的风格。
苏辛词中都流露出积极的人生态度,透露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例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表达了一种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是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抒发的共同情感。
苏轼在仕途上并不如意,由于卷入党派纷争,受到排挤,他一生当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被贬和流放当中度过的.辛弃疾率军南归后虽天生英才却无处可用,或赋闲散居,或沦为下僚,一腔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只能寄托于诗词中。
苏辛词在内容和词风上的不同之处(一)二人对词境的开拓程度不同.苏轼“以诗为词”,使词诗化,怀古、咏史、说理、谈传,甚至还可以抒发思乡爱国之情,扩大了词的意境.而辛弃疾“以文为词”,他在继承苏轼豪放词风的同时,使词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他的词把豪放与多种多样的内容、丰富深沉的感情相结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经传等各种文体的表现手法,使词在苏轼之后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二)作词观不同.苏轼“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苏轼作词,散文,诗歌,每种文体都有可称道之处,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而辛弃疾不同,他全力作词,一生作词六百余首,是唐宋词人中词作数量最多的一个,词作基本包括了他一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他个人情怀的同时,又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三)豪放风格的表现不同。
论苏轼与辛弃疾的不同词风
论苏轼与辛弃疾的不同词风摘要:说道豪放词我们不得不提到苏轼与辛弃疾,二人同为宋词豪放派的重要人物但是由于两人时代背景、人生经历、人生观的不同,必然会造成他们不同的精神气质、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
苏轼开拓了豪放词风,辛弃疾独创"稼轩体";苏轼以诗为词,在词中表现出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以及追求失败之后的洒脱旷达;辛弃疾以文为词,在词中表现出了因无法实现自身报国之志而郁积于心的忧思悲壮、沉郁苍凉之情。
关键词:苏轼、辛弃疾、豪迈、词风苏轼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其父苏洵在文学上颇有成就。
苏轼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发愤苦读加之其天资聪颖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苏轼通过科举而走上仕途,而他的仕途并没有一帆风顺。
由于与当朝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他被迫离京,流放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之后又遭遇“乌台诗案”,整体来说苏轼这位才子一生坎坷,但是他一直都抱着乐观积极的处世态度,虽是被流放但他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他的渊博的学问和他的气质内涵让他能随遇而安,作品中也流露出有着深沉底蕴的旷达豪放。
辛弃疾的人生轨迹和苏轼则完全不同,他所处的年代是国运衰微的南宋朝。
辛弃疾自小就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辛弃疾二十三岁就组织义军抗金,以其勇敢果断名重一时,开始了仕途生涯。
但南宋皇帝“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不思进取让辛弃疾感到异常无奈。
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他逐年显露出的刚直性格也是他越难在朝中立足。
在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使他难以忍受。
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归隐山田后欣赏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又一面心灵深处不停地涌起波澜,辛弃疾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最终成了他只有在梦境中才能满足的心愿。
苏轼开创了一代豪放词风,而辛弃疾是两宋豪放词的集大成者,。
论苏词与辛词的不同
论苏词与辛词的不同及其原因宋词,是中国文化一大特色,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
然而,细细品味,这同属豪放派的苏辛二人的词却有很大的不同。
王国维曾评价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两人虽同是豪放,但是豪得不尽相同。
苏轼表现出来的是豁达、洒脱,积极向上的;而辛弃疾则是有着旷世的悲情,好像滔滔江水也不够承载他满腔的悲愤!首先,有必要先比较一下苏辛二人人生际遇的。
两人一生都仕途不顺,怀才不遇,都是至情至性之人。
然而,苏轼生于北宋,他的思想兼有佛道儒三种成分,因而它能将仕途与人生分开,从而以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
而辛弃疾生于南宋,南宋被金侵略,辛弃疾立志杀敌报国却不得重用,这种为国家安危着想的精神使他无法像苏轼那样豁达,而是一种悲旷的意味。
仔细赏析两人的写人,状景,怀古,归隐方面的词句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差异所在。
一、写人苏词中的人物不乏柔情的女子和洒脱的隐士,这反映他开朗,凡事淡然处之的态度。
如:“坐中安得弄琴牙。
写取馀声归向、水仙夸。
”(《南歌子》)“梦中了了梦中醒,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江城子梦中了了梦中醒》)而辛词中的人物多为建功立业的将军帝王人物,这反映他一心牵挂国家安危渴望光复河山建立工业的情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年健者也曾闲?”(《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二、状景苏词中的景色不乏超然脱俗的山河美景,也有曲径通幽的清新雅致之景。
既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的豪放之景,又有“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的超尘脱俗。
辛词所写之景则大多为征战沙场的豪迈景象,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又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三、怀古几乎所有的文人笔下的诗词都少不了怀古类的。
怀古往往是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状的思考。
古文论文《苏轼和辛弃疾词风的异同》
苏轼和辛弃疾词风的异同苏轼和辛弃疾,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苏轼宏阔的词境,源于高神运思,自具风流标格,稼轩雄健的词笔,则饱蘸壮志豪情,满蕴英雄本色。
他们的词风,既有同,又存异,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突破了“艳科”藩篱,于婉约之外别立豪放一宗,辛弃疾继承并发扬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笔酣墨饱,气势飞舞。
苏辛词的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有其相同点: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豁达乐观的态度。
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苏辛词的独特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
由于苏辛词所反映的生活题材的扩展,词的意境的提高和加深,因而词人的生活和思想在词里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能更鲜明地呈现。
对人生、对功业执着的追求,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是其相同点。
因此,两位词人才既具有豪放的个性,又共领豪放风骚。
如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豪迈激越的艺术风格,与苏词“大江东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的豪放风格,在东坡词和稼轩词中,又有其不同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道:“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东坡虽开创过豪放风格,但其主体基调仍为“旷达清空”。
本文从选材内容、表现手法和对后世影响三个视角来分析其不同点。
一、从选材内容来看(一)写人。
苏辛的词作中都有大量描写人物的作品。
苏轼平生倾慕屈原、张良、贾谊等人,又酷爱陶潜,追求老庄的隐逸,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疏狂异趣的游仙、隐者、洒脱之士,这些在他的词中得到充分地展现,辛词主要是写沙场点兵的将帅,执戈横塑的英雄,展现他们的坚贞性格和气吞如虎的豪迈。
(二)写景。
苏词中虽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放色彩,但更多的是“门外月公款如水,彩舟横”等幽远、深邃、雅洁的景色,这些景色多披一层薄风细雨、明月夕阳、青山碧水,从而增加了澄澈、雅艳、旷逸之感。
浅议苏轼与辛弃疾古诗异同
浅议苏轼、辛弃疾怀古诗的异同摘要:在宋词的发展史上,苏轼与辛弃疾同属豪放派,但又具有不同风格。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它们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篇。
本文以此来比较二人的异同。
关键词:苏轼,辛弃疾,怀古,豪放派,异同一.同属豪放派怀古诗但有异同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同被称为豪放派词人,他们的词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苏轼为豪放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辛弃疾把豪放词推向高峰。
丰富了宋词的语言和表现力;他们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博大的胸襟、奔放的情感、真挚的情怀,开创了豪放一派,奠定了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但细细品来,二人的豪放还是存在差异的。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上片即景写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起三句写出了声势浩大的长江,大浪滚滚,向东流去,卷起了多少英雄豪杰人物,他们象滚滚东流大浪,一去不复返了。
作品开头,便把大江和古代英雄合写,把沉郁的心情与豪迈的气概融为一体,使全词笼罩了一层豪迈激荡之气,沉郁愤懑之情。
江山人物合叙,更显风格雄浑、苍凉。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两句承上启下,呼应开端,又勾起下片。
上片重写江山;下片则紧承“豪杰”二字重写人物。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这句是用以突出周瑜少年英俊,使这个英气勃勃的青年将领形象跃然纸上,表现出周瑜的英雄气概。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最后一句词人于天地之中顿生达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洒脱情怀,复归于沉静,旷远;表现出一种旷达的气度。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的上片写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
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
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
而后“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
苏辛区别谈
苏辛区别谈在宋词的艺术长河中,苏轼和辛弃疾在豪放词方面可以算是两座高峰。
苏辛二人在对宋词意境的开拓上都作出了贡献,都突破了晚唐以来抒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传统,丰富了词的语言和表现力。
在苏辛二人的词中,都彰显出博大的胸襟、奔放的情感、豪放的气魄。
然而,苏辛词在细细的品味过程中,又会发现许多不同之处。
苏词豪放里体现着高旷清雄、浪漫洒脱的风格,辛词豪放里体现着豪壮苍凉、雄奇沉郁的特征。
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从题材上来看,苏轼的词主要抒发文人的情怀,辛弃疾的词主要抒发的是武将征战沙场复国的愿望。
苏轼生于书香世家,思想通达,儒释道三教融通。
苏轼平声受到过两次较大的政治迫害,使得苏轼能够去从容的思考社会和人生。
苏轼生性豁达,无论是被贬黄州还是在杭州,都喜欢与朋友文士相聚,清风明月,把酒言欢。
苏轼的词多表现的是几起几落的封建文人,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内心世界受到压抑后而感叹或者是抱怨世事之苦闷。
例如苏轼的《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都表现了希望积极进取而又受到压抑之后转为苦闷,又力求超脱的心路历程。
展现出了诗人疏狂浪漫而又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
苏词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向内心世界去开拓。
例如苏轼会去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念奴娇•赤壁怀古》)、“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
辛弃疾平生以英雄自诩,渴望成就英雄伟业,有浓厚的英雄气。
所以说辛词书写出了英雄的精神个性,表现出保家卫国的强烈的使命感。
故国江山,英雄伟业,征战沙场,气势豪迈的气质,便是我们从辛弃疾的词中领略到的。
例如苏轼和辛弃疾都同时写过凭吊赤壁的词,面对三国时期的英雄,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虽然苏轼也敬仰周瑜的英雄才气,但最后还是发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叹,这是文人常有的伤感情怀。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得比较提到中国文学史豪放派得代表,我们都会想到这样两个人:苏轼与辛弃疾。
她们得词都有着豪迈慷慨得意境,都对宋词得发展起到了关键得作用,被后人并称为“苏辛”。
但由于两位词人得时代与社会地位不同,个人生活?历不同,而且由于艺术追求得差别,两人表现出得豪放之气也就风格迥异。
一、苏辛豪放词风得相似之处(一)苏辛都开拓了词得内容。
晚唐五代词风婉约柔媚,词多写男女之间得离合悲欢。
而自苏轼开始,豪放得感情,豁达得胸怀,广阔得社会生活,都在词中有所呈现,写报国、写仕途、写悼亡、伤春等,词得内容与表现手法得以开阔,开创了豪放得词风。
使传统意义上得恋情之词柔情之词扩展为豪情之词,成为可以表现丰富得社会生活得文学样式。
而辛弃疾也突破了传统词调,继承了苏轼得豪放词风。
辛弃疾不但扩充了词得内容,还将词得形式与内容进行有机得结合,大量吸收各种表现手法,无论就是散文,骈文,还就是民间口语,她都信手拈来,表达了她得各种情感体验.(二)苏、辛词中都有着豪迈得风格。
苏辛词中都流露出积极得人生态度,透露着浓烈奔放得豪情,表达了对生活得热爱。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接下去得四句写出猎得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得气概: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副出猎得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就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得出猎场面!作者以孙权自比,更就是显出东坡“狂”劲与豪兴来.“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读来自有一种豪迈之感.作者在这里塑造得就是一个充满斗志得形象。
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得哀伤.可见此时得苏轼满腔就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得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得不公正遭遇去丝毫不在意,即便就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略论苏轼、辛弃疾词作风格的差异性
略论苏轼、辛弃疾词作风格的差异性作者:张坤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20期摘要: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重要代表,他们的创作确定了词在文坛的主体地位,词不再是"余力而作"的小众,而是直抒胸臆的大作。
虽然苏辛对后世豪放词有着深远影响,但二人在词风上却呈现出不同特点:苏词具有超然旷达的豪放,充分显示出其坦诚旷达的胸怀;而辛词情感雄浑壮阔,沉郁悲壮,在豪放中更多凸现出悲壮的意味。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旷"与"壮",本文将从词的题材和意境两方面分析、探究二者各自不同的差异性。
关键词:苏轼辛弃疾豪放词差异性苏轼和辛弃疾称得上是豪放词的大家,世人习惯将苏辛并称,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人词风毫无差别。
时代、环境、个性诸因素影响下的苏辛词风,同中见异,各具神采。
苏轼生活在北宋相对太平的时代,他学际天人的知识修养使他成为一个超然旷达、理想型的诗人,在人生艰难的历程中,他既能坚持操守,又能随遇而安,面对险风恶浪,始终处之泰然,这是其词轻易不言痛的主要原因。
而辛弃疾生活在动荡的南宋年代,国势衰危,饱受异族侵略,他积极主张抗金复土,战功卓著,但却屡遭投降派嫉恨,雄才大略无法施展,因此抒写抗金复国的抱负、倾诉壮志难酬的愤慨便成了其词的主旋律。
[1]下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其中的差异性。
一、从题材内容看1.写人苏辛作品有大量写人之作,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周瑜既是他倾慕的对象,又是其自我的化身。
他写这首词时已届不惑之年,面对三十岁已建功立业的周瑜,联想到自己空有抱负却一事无成,年华老去又被贬黄州,不禁感慨万千:“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虽有些许伤感,但仍表现出其一贯的豁达、乐观的天性。
末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虽带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但又有超脱对待人生与自然的态度和对美好理想的积极追求。
[2]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他一生抱定抗金复国的宏伟志向,但由于投降派当政,他的豪情与壮志受到极大阻遏,他不被理解,他的雄伟抱负也难以施展,于是,他的愤懑与不平,就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词的豪放与辛词的悲壮摘要:苏轼、辛弃疾都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豪放派词人。
苏轼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
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格。
但由于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文学修养不同,使辛弃疾的词在豪放中又显得有点悲壮。
关键词:苏轼辛弃疾豪放悲壮我国宋代的苏东坡和辛弃疾,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的风格既有同,又存异,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
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更是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
一、苏轼和辛弃疾二人词风的差异苏辛的豪放词风都饱含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正是他们的这种豪情壮志,决定的苏辛词豪放的独特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
但同样的豪放风格,在东坡词和稼轩词中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
苏词的豪放风格,跳荡流溢着自由奔放,乐观开朗。
他的那种自由挥洒的写作态度和变化莫测的篇章结构紧紧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苏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特征。
辛词的豪放风格常常饱含辛词所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个性,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豪放中的悲壮。
(一)苏轼词风的豪放特点我们先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的题目为《赤壁怀古》,赤壁是地点,是空间。
怀古是历史,是时间,前者写江山风物,后者写人物豪杰。
在词的上阕,词人紧紧围绕着这两点来写。
起句凭空发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水向东流去,本来是很平常,很自然的事。
但作者在“江”前加了一个“大”字,“东”后又缀了一个“去”字,江水的浩荡之势马上就显露出来了。
这三句里江水和人物合写,用空间推出了时间,就使英雄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
而“,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故垒西边”就将几千公里的大江定格在一个点上——赤壁。
一个“故”字,又引出了题目中的“怀古”。
但苏轼元丰五年所在的黄州赤壁,到底是不是历史之真赤壁已经不重要了,甚至连他自己也未必相信。
因此,才有了下文的“人道是”。
三国句承“千古风流人物”而来,将题目“赤壁怀古”点足。
下句则和“大江东去”的境界一脉相承,回过头去描绘江山的壮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先将读者的视野引入高空,极力写江边乱石的高耸、突兀!再引领你去领会那震耳欲聋的拍岸巨响,更让你炫目于脚下卷起的千万堆浪雪,这雄奇的比喻,也唯有象苏轼这样的大家才能一挥而就!而结句以“一时多少豪杰”结束了上阕,同时也开了下阕“怀古”的具体内容,是上阕的结束正好又是下阕的开端。
下阕可分两段。
从“遥想”到“灰飞烟灭”,刻画周瑜少年英俊,从容对敌的雄姿,抒写作者赞佩与向往之情。
从“故国神游”到结尾是又一层。
这五句既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神游”,又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所持的虚无态度。
就全篇而言,贯穿始终的并不是“人间如梦”,而是对“风流人物”的赞美,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以及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牢骚和愤慨。
瑰丽雄奇的自然风光,雄姿英发的英雄①人物,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三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这首词高旷豪迈的风格。
比《念奴娇》写得略早一些的《水调歌头》①,是中秋之夜咏月兼怀念弟弟子由之作,同样被人们认为是苏轼词中的杰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这一时期,苏轼由于与当权的王安石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作官。
这一年的中秋,作者对月独斟,不知不觉之间喝得大醉,很自然一种思乡的情绪涌上心头,再加上自己已经七年没有和弟弟苏辙团聚了,因此甚是想念。
在这首词的小序里已有所交代。
综观整首词,在上阕作者似一个没有着落的莽汉,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了奇特的想法。
当然,这也是作者内心苦闷、矛盾的一种体现。
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
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念奴娇》与《水调歌头》内容和题材虽有所不同,但意境却同样神奇壮美,风格也同样豪迈奔放。
(二)辛弃疾词风的悲壮特点再看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此词第一句只有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
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能作出应有的回答,那就是国难当头,心里始终不忘杀敌报国。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
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
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
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
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
“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现实与梦境里,一刻拳拳的爱国心在永远闪耀着光芒!接着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
这号角声,是多么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啊!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
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三、四两句用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
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
这个“秋”字点明了季节,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让人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
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
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这也是词人心愿的流露,如果全部如前面所写,这里的将军将是多么威武潇洒呀!但遗憾的是将军生不逢时,他空有一身文韬武略而无法施展。
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并且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
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无门,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
……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
然而又有谁“可怜”他呢?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①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第17页②白本松、华锋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下册,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65页全词从意义上看,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
而这种远大的抱负最后以沉痛的慨叹结局,出现了现实是一种‘凄美“,是令人悲愤的。
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
再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极目远眺,我们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
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收回遥望的视线,看这北固楼近处的风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想当年,这里金戈铁马,曾演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历史戏剧啊!北固楼的“满眼风光”,那壮丽的自然山水里似乎隐隐弥漫着历史的烟云,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
因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世人们可知道,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看着眼前滚滚东去的长江水,词人思绪万千,很自然的想到了当年的孙权“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他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而如今,南宋呢?软弱投降,误国害民,词人正是通过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来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懦怯苟安。
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
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请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
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
我们知道,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比曹、刘强。
在这首词里,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末句借《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的典故,说明把大好江山拱手奉献敌人,还要为敌人耻笑辱骂,这不就是历史上所有屈膝乞和、靦颜事仇的缺乏骨气的人的共同的可悲命运吗!在典故中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不也有着主战与主和两种人吗?这当然不便明言,只好由读者自己去联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