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豪放词研究性学习
以苏轼《江城子》为例,探究豪放词的特点
不同之处:
意境
情感
壮阔宏大 孤寂凄凉
高亢激昂
凄婉悲怆
风格
豪放奔放 婉约柔美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 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 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 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 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 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 而推向高峰。
比较阅读: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漫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 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 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 月夜,短松冈。
“柳郎中词,只合十八七女郎, 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 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从
我读到一个
的苏轼。
探究1:你觉得作者选择的词语有
何特点吗?
大气
广阔
探究2:你认为作者选择的词语与
意境有关系吗?
意境:壮阔、宏大
探究3:你认为作者的情感有何
特点?
激昂、奔放
意境:壮阔、宏大 豪放词风 情感:高亢、激昂
豪放派:豪放派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 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反映广 阔的社会生活。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 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 雄奇阔大。气魄大而无 拘束。由北宋词人 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 高峰。
以苏轼的《江城子》 为例,探究豪放词的 特点
词的两大流派:
豪放派、婉约派
婉约词:要十七八女郎,执红 牙板,低歌‘杨柳岸,晓风残 月’。 豪放词:须关东大汉,执铜琵 琶、铁绰板,‘高唱大江东 去’。
谈苏轼词的豪放性
谈苏词的豪放性摘要:本文从美学,文学史,性格,仕途与情感,与辛词对比等角度来探讨苏词的豪放性。
前言在词风风格上,苏轼前期的作品笔力纵横,磅礴大气,大有长江决堤之势。
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跟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这类的作品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要成果。
文学史的角度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其“自是一家”的风格;一扫“诗庄词媚”的遗风,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因如此,宋后历代以来,人们论词,必提苏轼 ;若提苏词,亦必提其“豪放”之风。
这几乎是一个规律了。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他的一系列豪放词是北宋豪放词派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刘辰翁就曾说过:“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美学的角度“诗言志,歌咏言”,诗词是作者心灵的自然流露,是作者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它积淀着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思考与评价,自然也体现出作者的美学追求,是作者高尚人格、恢宏气度与复杂个性的艺术再现。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豪放美豪放是指豪迈纵放的艺术风格,这是一种宽阔雄大的诗风,具阳刚之美,注重感情的奔放和想像力的驰骋,重在气魄。
司空图在《诗品》中用“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来形容豪放诗风气魄的宏大、感情的热烈和想象力的丰富。
性格的角度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首倡“童心说”,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好的文学作品首先应有真情实感的流露,清代袁枚也说到,“诗人者不失其稚子之心也”。
可以说,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作家,不管文章写的如何磅礴大气、气象万千,观其细微处、感情落脚点,总有一种真情在流动。
苏轼诗词欣赏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课题:语文苏轼诗词欣赏的研究性学习郑大一附中杨俊利【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词的基本知识2.能力培养目标:掌握诗词欣赏的基本方法【操作程序】一、确定研究课题1.准备①资料的搜集和小组人员的确定②初读课文,感悟作品内涵,设计课题2.论证课题的可行性首先由每组成员推荐一位同学在班上向同学介绍本课题提出的理由、意义以及操作的可行性,然后由同学(也可由其他组的同学提出补充意见)讨论课题实施的具体细则。
①; 词的起源及发展过程②; 浅谈苏轼词风特点——豪放、清新③; 苏轼的旷达人格和词风的豪放④; 比较苏词和辛词的差异性⑤; 苏轼豪放词风形成的原因⑥; 浅论词的欣赏方法⑦; 关于“人生如梦”的思考3.研究方案的制订:资料搜集方式①; 利用手头资料(课本和读本)②; 利用图书室和阅览室③; 利用Intet查找资料方法4.教师指导如何开展个人研究①; 阅读方法:②论文写作格式的指导③参考资料提供(部分)二.课题实施阶段(课内外结合)1.个人研究实施阶段对收集的资料分析,分门别类。
初步拟定课题提纲,形成观点。
2.组内讨论:此阶段主要是交流个人经验,相互补充完善阶段,并拟订发言提纲。
三.研究成果展示阶段1.本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力主在课堂内,时间大约为一节课。
2.方式和要求模仿论文答辩和辩论赛形式①每一小组推荐一人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
②允许质疑,可对别组成员的课题进行质疑。
③受质疑的小组必需对所提问题进行解答。
四.教师小结(一)方案一:作品欣赏方法1.知人论世法:结合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如此才能理解作品。
2.由表及里法:从诗词外在形式的文辞,来探知诗人的实在意图,使认识逐步深化。
3.思索涵泳法:对于诗词,要尝味、寻味、玩味、赏味,即品诗。
4.择善而取法:诗词评说很多,我们要从以下几点择善而取:合理性、艺术性、深刻性。
5.朗诵吟咏法:觅取诗趣、悟出情理、获取艺术享受。
苏轼诗词的豪放
苏轼诗词作品较多,易见
苏轼故居在四川资料易收集 苏轼在词坛地位较高对其熟知程度较高
对其生平了解度高
研究预期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苏轼旷达词风的形成与发展了解我国
词学的发展。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历程将 为后人提供借鉴。
活动步骤
收集苏轼生平事迹加以分析
阅读苏轼诗词 请教老师
二、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主要问题
介绍苏轼旷达词风形成的影响因素性情、儒 道释思想和作者的思维模式。苏轼的词风就源于 他旷达的情怀和乐观性格。本文研究的另一部分内 容是过详细分析旷达词风的具体表现及其与辛弃 疾豪放词风的比较来研究其旷达词风的发展。 结合 具体的词作来详细分析旷达词风具体表现的三个方 面淡化自我物我合一充实自我抵抗外界 一切侵扰、淡泊明志、求得超脱,然后系统地论 述了苏轼的旷达词风与辛弃疾的豪放词风之间的比 较。“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总结
预期目标
了解苏轼在词坛的地位
对其豪迈风格有一定了解
三、研究方案
文学史探究、词作细读、归纳分析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阅读法认真阅读中国古代文 学史相关内容研读苏轼的传记和词作通过对其词 作地细读了解苏轼本人性格率真、胸襟旷达而 其词作则是通体透着一种清远旷达之气。然后结合 前人在此方面的相关研究理论对苏轼词作的旷达 之气进行分析
豪放词研究个人小结
个人小结
我们是河北省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学生,在新课程研究课题中,我对苏轼非常感兴趣,于是和几位兴趣相投的同学组成课题小组,对豪放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亲密合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我们有的人负责搜集材料,有的人负责材料的整理,最后我们一起研讨,互相补充,完成了《北宋豪放词》的课题研究。
通过研究,我增强了合作意识,体会到了互助与合作的乐趣,取得了和大收获。
并且,通过研究北宋豪放词,我更详细的了解了豪放词,了解了豪放词的由来、发展阶段、以及特点。
使我接受了更深的文学熏陶,更喜欢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更为祖国曾经的灿烂辉煌的文化而自豪。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宋朝豪放派词风研究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宋朝豪放派词风研究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宋词两大流派之一。
因其词作的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多不相同,故被视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家称为“异军”、“别宗”、“别派”。
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欧阳修等。
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约分为四个阶段:预备阶段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
奠基阶段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
当时学苏词的人只有十之一二,学曹柳者有十之七八,但豪放词派毕竟肇始于此。
南宋词论家王灼说苏轼作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张炎《词源》将“豪放词”与“雅词”对举。
沈义父《乐府指迷》说:“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
”上述诸条都可印证此说。
顶峰阶段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
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
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
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
延续阶段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古、刘辰翁等。
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及豪放词人偏擅粗直词风等原因,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豪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研究性学习报告苏轼
研究性学习报告苏轼篇一:从苏轼治学看“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推行之中,研究性学习备受关注。
研究性学习是个新概念,好些人对它还不是很了解,甚至还有一点神秘感。
其实,研究性学习并不神秘。
此前,人类社会虽无研究性学习之名,但研究性学习之实却是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存在着。
苏轼的实践探索的思想和方法,对我们当今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仍有借鉴和启发。
苏轼曾在给其侄婿王庠的一封信中介绍过他的“一意求之”读书法,这种读书法就有很浓厚的研究性学习色彩。
苏轼的原话如下:“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次作一意求之。
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
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
他皆仿此。
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大意是要青年人每读一书都反复多读几遍,每一遍探究一个具体的课题,而且是只探究这一课题而不及其余,把这个课题攻克了,下一遍再探究另一个课题,而且同样是执一不二,其余也照此办理。
这样读书虽然笨一点慢一点,但逐步推进,逐步积学,就能形成广博渊深的学识修养,就能“八面受敌”,从容应对任何问题。
而这就不是那些泛泛读书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了。
苏轼所言,正是他自己的写照。
比如他读《汉书》,就是分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货财等若干课题,逐一完成探究而后已。
苏轼的探究思想不止表现在读《汉书》这件事上。
他兴趣极广,一生好学不倦,举凡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乃至医药、酿造、烹饪等许多领域,他都孜孜以求,并写下了不少反映这种研究、探索性活动及其具体成果的生动文字。
《石钟山记》就是这样一篇很有价值的文字。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县鄱阳湖边,有上钟山下钟山两座。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路过这里,做了一番研究之后,写下《石钟山记》一文,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及其具体收获。
因此,这篇《石钟山记》就不同于一般的游记,它实际是一次研究性活动的生动记录。
[!--empirenews.page--]这次研究性活动的课题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豪迈洒脱苏轼诗歌研究
豪迈洒脱苏轼诗歌研究豪迈洒脱苏轼诗歌研究一、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在今四川省)人,博通经史,才华横溢,仕途坎坷,几经曲折,起落不定。
诗词、文均称大家:诗歌卷舒自如,清健雄奇,与黄庭坚幷称[苏黄";词开豪放之风,[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与*弃疾幷称[苏*";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幷称[欧苏"。
苏轼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座巍巍山峰,其高胜天,对後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有、传世。
他是宋代豪放派代表词人。
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为主,想象丰富,气势雄浑,新隽美情致盎然。
突破了以前离愁别绪、男女恋情的老套,将悼古、怀旧、记游、说理等诗材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
二、苏轼豪放诗词研究大多豪放词风创制的,是苏轼随后的知密州时期。
其原因有三:首先是经过杭州时期词的创作,为其成熟的艺术作了准备;其次,是地理环境的改变,由小山小水、柔情妩媚的*南秀山丽水一变而为北方胶东那广袤的平野,从而提供了词人那[野*"骏马奔驰的空间;第三点,便是苏轼的*格、人格、文格使他必然地摆脱传统的羁绊,把他笔下的词作塑造成自我形象的写照,而不甘心于混同于他人。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豪放词的出现。
这一转变,似乎是当词人在赴密的路上就得以实现的。
试看其: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溥溥。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元遗山对此织很不以为然,认为[此篇极害义理,不知谁所作,世人误为东坡",并指摘[当时共客"以下,[其鄙俚浅近,叫呼眩鬻,殆市驵之雄,醉饱而后发之,虽鲁直家婢仆且羞道!而谓东坡作者,误矣"。
古代诗词探究苏轼的豪放诗歌
古代诗词探究苏轼的豪放诗歌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的诗歌作品被誉为豪放派的代表,散发出浓烈的个性与独立精神。
本文将探究苏轼的豪放诗歌特点,以弘扬他的文学价值与魅力。
一、艺术追求与生命态度苏轼的豪放诗歌表现出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他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通过丰富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美、人生哲理和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例如《赤壁赋》中写到:“放浪形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段文字展现了苏轼游历江南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二、对时代追求自由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晚期,时代氛围压抑,社会规范严格。
然而,他以顽强的个性和独立的思考追求自由,诞生了一大批经典豪放诗作。
他以诗歌表达对时代束缚的厌倦,寄托自己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
如《念奴娇·闲情》中写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首诗反映了苏轼处境的无奈,表达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三、形式与技巧的变革苏轼在豪放诗歌的创作过程中也有所探索,并不拘泥于古典的格律和体制。
他善于借鉴韵律、意象和形象描写等手法,打破刻板的诗歌形式,赋予作品更多的个性化特点和表达手法。
例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以“中国古代按阶梯笛子吹奏为秋调”为创作背景,选取独特的韵律和韵脚,拓宽了古典诗歌的表现形式。
四、内涵的丰富与多样苏轼豪放诗歌的内涵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与吐槽。
他以独特的语言表达出生活中的苦乐与感悟,使作品拥有了近乎现实的吸引力。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塞鸿飞射一声长,忽报人间曾伏虎。
龙虎风云会有时,交错鸷鸟与鳞鳞”将壮丽的景象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
五、影响力与传承苏轼豪放诗歌风格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与传承,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豪放派诗词研究
****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对豪放派发展及诗词风格的研究组长:***组员:***班级:***指导老师:***一.研究课题及简介课题名称:对豪放派发展历程及诗词风格的研究简介:豪放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且豪放派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派。
它的词中多表达词人的雄心伟志、胸怀国家的气魄、以及壮志豪情。
在多首豪放派词中,为代表作的要属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豪放派诗词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
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二.核心词豪放感情影响三.研究目的背景及意义我们想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达到以下目标:了解豪放派的发展历程,增长课外知识;品读赏析豪放派代表诗词,了解背景并分析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了解豪放派的风格,包括词人的感情、思想,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及鉴赏诗词能力;了解代表词人的生平经历,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此次的研究课题更主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借此来了解宋朝的社会风气、军队情况、社稷建设。
也可以联系宋朝之后的派别,从而评价出豪放派在文史界的地位。
我们是在一个类别相对比较凌乱的氛围中来做这次的研究,在当今社会中,各式各样的词风的出现,使中国文坛出现了较之于“百家争鸣”的情况,但是,这也并不是好的情形,各式各样的词风扰乱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渐渐失去了何为中国词的意识,各种淫乱的词更是会使青少年接触到不良信息。
在这个大的环境下,我想我们身为21世纪的新一代国家主人有必要来做这样的研究,来警示当代的青少年们,何为中国词,从而能吸收到中国词带来的营养。
在此基础上,还是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创新。
四.研究过程与成果(一)回顾研究计划第一阶段:撰写开题报告及研究方案;第二阶段:小组各成员搜集资料并进行整理;第三阶段:对二十五首豪放派诗词的鉴赏;第四阶段:将研究的诗词整理成册,制作“豪放派诗词集”;第五阶段:撰写结题报告;第六阶段:小组成员互评,各成员写出此次研究性学习所感。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苏轼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苏轼篇一:王亚琼开题报告(二稿)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论晏几道与苏轼的“梦”词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中文教育)班级:103班姓名:王亚琼指导教师:侴佳琪申报日期:2013年11月30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篇二:宋代豪放派与婉约派词风探究开题报告宋代豪放派与婉约派词风探究——开题报告课题提出的背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主要学习宋词,选取了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
共八篇宋词佳作,包括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的词作。
我们都知道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几位大家的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
虽然在之前对宋词已有接触学习,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而宋词学习是高中诗歌教学的重要时段,学生对宋词的了解也应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其次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为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帮助学生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保护和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和安排了这次“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风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为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之目的,帮助学生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保护和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构建“自主——合作——研究”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和安排了这次“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风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词意蕴的伟大,体会其声律之美,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也使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和可能,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所发展。
三.、课题的实践意义词盛于宋,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
对这两大流派的评价问题,不仅是一个如何正确地评价古代作家作品的问题,而且也有关词的发展的艺术规律性问题。
中国宋词流派,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
老夫聊发少年狂,不信春光比酒醇——苏子豪放词各研究方面总结
世的精 神和社 会历 史责任 感 。到了后 期, 己渗 入 了大量 的 佛 、道 思想 ,外儒 内佛 ,以求 身处逆 境时 的精 神解 脱 ,显 著特 点是 “ 杂”。 “ 他 以佛老庄 禅超物 我齐生 死 的空无 思 想化解 人生忧 患 的同时 ,亦含有 一种儒 家士 大夫在 恶劣 的 社会政 治环境 中追求道 德人 格挺立 的意味 。 他 援佛 道入儒 , 又始终 保持做 人 的气 节 ,佛老 的静达 旷放用儒 家道 德人格 从前代 词人词风探究成 因 在 以往 的研 究 中,评论家 多把 苏轼开 创豪放 词风 的成 的浩然 正气来 支撑 ,成就 虚静 高洁 的心灵和 淡泊超 逸 的人 因 归结为 其诗词 中 “ 豪迈洒脱 之气 ” 的篇 数较 多 ,但 是忽 格 。 ”t 4 ] 词 人本身 的豁达 性格渲 染 了其 词风 。 略 了对 其 前人词 风 的研 究 ,以下就 从北宋 以前 的词人 词风 三 、从 艺术手法探究苏 子豪放词的特征 探 究为何 苏轼被称 为豪放 词 的开 山鼻祖 。 其 一 、词 中所 用意 向和描绘 的场 面雄浑壮 阔 ,抒发 的 其一 :先 于苏轼 的词人 词风 多号称是 婉约派 ,这 其 中 感 情豪 迈豁达 。苏轼 豪放 词形成 阔 、大、豪 、苍郁 、辽旷 有 自我定 义 ,也有后 来文人研 究加 以冠名 的 。北宋前 期有 等开拓 的词境 。他有 “ 休将 白发 唱黄鸡 ”般 的执着 与进取 柳永 、范仲 淹 、晏殊 、欧 阳修 、宋 祁、张 先等 。柳永 之词 精 神 、 “ 也无 风雨 也无晴 ”般 的 自信 与豪迈胸 襟 、 “ 天涯 亦俗 亦雅 ,李清 照称其 “ 露花 倒影柳 三变 ”,由于厌倦 官 踏 尽红 尘 ,无 波真 古井 ”的豁达 与洒脱 情趣 、 “ 拣 尽寒枝 场 ,沉 溺 于旖旎 繁华 的都市生 活 ,在 “ 倚 红偎 翠 ”中寻找 不肯栖 ”般 的清寂 与飘逸 情境 。大量描 写抱 负与理 想 的词 寄托 ,词风 不免 沾染 了胭脂气 ;范仲 淹文 章古朴 ,诗 风旷 作 ,抒 豪情 ,言壮 志。既 使是现 实生 活,个人 悲愁 ,也 能 达 ,在 诗文 的造 诣方面 更高 ,词仅有 《 渔 家傲 》等寥寥 几 从 个人 的情感 上升到理 性 的旷达 ,而 非花 间婉约 的缠绵 。 首意境 高远 豪壮 ;晏殊 颇受南 宋冯延 巳影 响 ,官位高 ,因 其 二、 “ 以诗为 词 ”,对词 内容题 材 的扩 大 。词之有 而 多是诗 酒生活和 休 闲情致 ,是 《 花 间词 》 的儿 女情 长 ; 苏轼 ,犹 诗之 有李 白,苏 子运用 天才 的创造力 ,采集 新 的 欧 阳修 “ 法 严词 约 ”,在文 章方面严 谨朴 实 ,词 作多 是游 题 材 ,开辟新 的词境 。 “ 苏轼 以前 ,词 的范 围很小 ,受格 戏小 词 ;张先 ,世 称 “ 张三影 ”,从 此别 名便可 看 出其 婉 律 的约束 严重 , 倚声 填词 ,以歌 妓 口吻 作词 以便女声 演唱 , 约词风 ,清 末词 学理论 家陈廷 焯评 张子野 词云 “ 才不 大而 多数是作 为歌 儿舞 女伴唱 之用 ,成 为音 乐 的附属 品,为 的 情有余 ”。总结 前期词 人诗歌 的题材 ,多 是小器 物、 并没 是 娱 宾遣 兴。口 苏 轼词 内容 题材 五彩 缤纷 ,有 作者 个人 有真 正将 词的风格 发扬 光大 。小情 、小思 、小景 致、 小器 的情趣 生活 :与友人 共饮 、与家人 同乐,游览 风景 、唱和 物 、小场面 、小 女子 。如有 四、五首 豪放 词风 的词 ,也只 诗 歌 。有 作者 的正论 发表和 评点社 会 ,有 描述 社会残 酷现 是昙花 一现 ,并未 成大流 。 实 ,有重现 普通 百姓和 宋朝 市井生活 。 二 、美学角度探 究主客观成 因 其 三、词 的作用 和 目的的拓展 在 苏轼 之前 ,词作 没有 从词 的诞生 , 由唐 至宋 的两 百多年 ,悠悠 岁月 ,历 历 明显 的 目的 ,多是娱 乐 。而 在苏轼 ,词可 以咏 史 ,可 以吊 文人 , 苏子 词 中的豪放 之气大概 近乎 可 以成 为 “ 前无 古人 ” 古 ,可 以说理 ,可 以谈 禅 ,可 以用 象征 寄托幽妙 之 思,可 了 ,东坡 能冲 破 旧的音律束 缚 , 别 树一帜 ,唱 出雄放之 歌 , 以借音节 述悲壮 或怨抑 之怀 ,诸如 人生 的感慨 ,仕途 的升 从马克 思主义 美学 的角度 探究其 主客观 因素有三 。 沉 ,亲友 的聚散 , 自然 景物 的欣 赏等 ,壮 志 的扬 发和 对 自 首 先 是客观方 面 的原 因,文学本 身的 发展规 律和 时代 我 的鼓励都 可入 词 ,这 是词 的一大解 放 。 社 会 的要求促 使苏轼 去创 作实践 。 “ 文律运 周 ,日新其业 。 综上 ,苏轼 的豪放 词风 研究无 疑是 “ 大江 东去 ”水滔 变 则可 久 ,通 则不 乏 ”。词本 身具有 长短句 的形 式 ,比较 滔 ,冲刷得 北宋 词坛星 光熠 熠 ;无 疑是文 化革命 的东风 , 活泼 自由,突破 了五 言、七言 诗 的束 缚 ,有 利于 表现和 反 吹 得词 “ 夜放花 千树 ” 。他 身具浪 漫主义 的骑 士精神 ,飘 映北宋 当时 日趋复 杂化 了的社会 生活 。因此 ,苏轼 “ 如诗、 逸 而 勇猛 ! 如文 、如天地 奇观 ”的豪放词 也就顺 应而 生 了。苏轼像 先 前诗人 一样 以广 阔的社会 生活 画面作 为题材 ,自由抒发 自 注释 : 己 的襟 怀 ,做 到 了 “ 天意 不可入 ,无事 不可 言”口 ] 。 【 1 】 选自《 古代 文 学史 ( 二)》 其次是 “ 涓涓 细流 汇成 大江 东去 , , I ,套 用一 句革 命 【 2 ] 《 艺概》 刘熙 载 的红色 话语 “ 星星之 火可 以燎原 ”,苏轼 能够开 一代词风 , 【 3 ] 题 目选 自 《 苏轼 豪放词 风溯源 》吴 邦江 前代和 同时代 作家 格力 刚健之 作 的影 响也 是不容 忽视 的 。 【 4 ] 选自《 中国古代 文学 史》 中唐 ,李 白、杜 甫大量诗 作 中广 阔的题材 、壮 阔的境 界 , 【 5 ] 选自《 试论 苏轼 的豪放词 风》 肖晓安 被苏轼 带进 了他 的词作 当 中。再有北 宋一 些著名 文人掀 起 参考文献 : 了文学 革新运 动 ,余波所及 ,在 词坛上 也起 了影 响 。 【 1 】 《 梦溪笔谈 ・ 卷5 》 沈括 主 体 因素 。苏子 的文学天 赋 ,豪 放词 风的开 启和发 展 [ 2 】 《 全 宋词》 离 不 了苏公超 然物 外 的性情 ,既一一 儒释道 、乐观 。苏 轼 [ 3 ] 《 苏东坡传》林语堂 学 养甚 深 ,可一生 屡遭谗 害 。以贬谪 黄州 为界 ,将 他一 生 [ 4 ] 《 东坡乐府 笺》龙 榆 生 分 为前 后两个 时期 ,前 期 以儒 家思想 为主 ,充满 了积极 入 【 5 ] 《 古代文 学史》
研究性学习苏轼生平事迹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研究性学习个人小结高二一班张廉东在课本中,苏轼的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并且苏轼获得千古以来无数文人志士的好评.其文才同样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想深入了解苏轼,并探究出苏轼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 一. 课题研究目的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关于对苏轼的更深一层的了解。
苏轼大家都知道,是北宋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的词人代表,也许,这些是大家所共同知道的常识,不过,对于苏轼这位伟大的词人来说,我想,这点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苏轼的书法,绘画等,也相当有名,但是大多数人对这方面的了解少之又少,只知道苏轼的书法,绘画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真正看到的东西却模模糊糊,对于苏轼的绘画或者说书法的特点更是不通了。
本课题研究可以提高同学们人文素养、语文素质、个性成长;本课题研究可以提高我们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培养;本课题研究可以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名人、了解自身,有利于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因此,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苏轼,大家要掌握对这位“东坡居士”的了解,对日后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同样能提高同学们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工明确,大家工作的非常积极,能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方法1、质疑:要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会进步。
2、收集:要积极收集有关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等等。
3、分析:通过对苏轼及作品的学习,要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甚至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4、讨论:可以分为大组讨论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也可以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
5、考察;为了能够便于研究课题,我们将到一些和苏轼有关的景点进行考察。
例如东坡公园、藤花院等地方。
在考察期间,可以适当截取一些对研究课题有帮助的资料。
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精选6篇)
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精选6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篇1宋代的诗词,明确是分为两个派别,即婉约与豪放。
婉约,内容不外乎是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而豪放派便恰恰与其相反,内容比较宽阔浩荡,气势恢宏,让人读后有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苏轼正是豪放派诗词的最有代表性人物。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浅谈苏轼诗词的豪放派风格,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苏轼受良好的家庭文学氛围所熏陶,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其学识渊博,思维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
他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查,而其诗词在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豪放便是其诗词的主要风格。
苏轼还对诗词进行改革,扩大了诗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诗词境,是苏轼改革诗词体的主要方式。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事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诗词,将传纺之只表现爱情之诗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诗词,使诗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从而形成了苏轼的豪放派诗词风。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比较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欢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诗词,语诗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律。
苏轼是第一个用“豪放”作诗词的,并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诗词风的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其豪放诗词风的代表作。
下面,我结合具体的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来浅谈苏轼诗词的豪放派风格。
一,其风格的诗词中形象一般而言,诗词的形象有三种: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自我形象。
人物形象是指除诗人自己以外的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景物形象是指自然界的客观形象,例如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自我形象是指抒情主人公自己。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元丰五年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的。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题报告3 艰难坎坷旷达洒脱的苏东坡
(2)会与别人交往、交流
优
5
成果展示
成果有新意
良
6
个性化发展
我觉得我还有些地方得到了提高
优
7
综合评价
优
**中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艰难坎坷旷达洒脱的苏东坡
组长:
课题成员:
指导教师:
正文
课题:_艰难坎坷旷达洒脱的苏东坡__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由于苏轼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时时闪现着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脱俗的旷代才华,千年以来,他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性,他常常成为人们谈话的话题及内容。自然而然,学生们在作文时,也往往喜欢用东坡事迹作话题或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有作文处尽可以有东坡。这正是因为,苏轼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称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宋代诗人苏轼的豪放派诗歌研究
介绍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1037年-1101年)被广泛认为是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
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书法家、政治家和愤世嫉俗者。
苏轼以其豪放派诗歌而闻名于世,这种独特的诗歌风格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探讨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并分析其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定义豪放派诗歌是一种以个人情感表达和自由创作为基础的诗歌风格。
这种诗歌风格强调情感的直接表达和个人独特性。
豪放派诗歌通常更加直接、坦率,以此展现诗人的真实个性和情感体验。
苏轼的豪放派诗歌特点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具有许多独特特点,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特点的详细分析:1. 自由奔放的表达方式苏轼的豪放派诗歌以其直接、坦率的表达方式而闻名。
他不拘束于传统诗歌形式,使用自由的笔调和语言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想。
苏轼的诗歌常常充满情感和个人的喜怒哀乐,展现出他丰富多样的内心世界。
2. 独立的个人风格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在诗歌中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思考方式和对世界的独到见解。
苏轼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和微妙之处,并将其融入他的诗歌中。
3. 畅达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他善于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来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
苏轼的诗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4. 探索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苏轼的豪放派诗歌不仅是对自身情感的表达,也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他对人性、政治和哲学等重要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苏轼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并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苏轼的豪放派诗歌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他的诗歌对中国文学的主要贡献:1. 开创了豪放派诗歌的先河苏轼被认为是豪放派诗歌的奠基人之一。
他以其豪放、激昂的诗歌风格开拓了中国文学的新境界。
苏轼的诗歌为后来的文学家提供了一个模板,鼓励他们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 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索损柔肠,困 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 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 点是离人泪。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走近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 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 世称“三苏”。后以“谤讪朝廷”贬黄 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 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 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 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 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 名作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 歌头》、《水龙吟》等,开豪放词派的 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在由少年般的 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 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 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 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谓夜已深。 幽人:幽居之人。此是形容孤雁。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省:了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 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 寄余生。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黄州贬谪时期的苏轼(1079——1084)
苏轼来到黄州,黄州的残酷现实,使他陷入了精神上空前的 孤独无告。他自省,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渐渐回归于清 纯和空灵。
研究感悟
通过此次研究,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改 变呢? 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 对待人生要有旷大的襟怀,即使面对再大的困 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要沮丧沉沦。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 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 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 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 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聆听苏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 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 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 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我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诗词前后期发生变化的 原因
• 首先,生活环境的改变是苏轼作品发生变 化的客观原因 。乌台诗案之后,苏东坡 谪居黄州,远离官场。他在起居生活上已 渐趋佛道。 • 其次,崇尚佛老思想。乌台诗案使苏轼对 儒家的仕宦思想产生深深的怀疑,在仕途 失意之时,自然倾向于佛家和道家的思想。 • 第三,儒道佛三教合一。苏轼将佛道的出 世与儒家传统思想中的“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和于宋代“修己治人”统 一起来,故其作品谈禅说理、怀古感今, 无所不包。
语文研究性学习之:
苏轼豪放词
研究背景
• 苏轼,一个堪称中国 • 那么,苏轼这种豪放 文学史上的全才,一 词风具体是如何形成 生经历坎坷,却在文 的呢?这些都深深地 学领域特别是词作方 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面展现了非凡的才华。 因此,我们开展了一 苏轼由子瞻到东坡, 次研究性学习,对这 最终创立了开阔雄浑、 个课题进行了探索。 奔放驰骋的豪放词风, 流传后世。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 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 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 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 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 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 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 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 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 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 湖,结果—— •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 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 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 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 要产生。 •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乌台诗案前后苏轼诗词风格的变化
诗案之前,自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 徐州、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在整体风格上是 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 治豪情。 而诗案之后,作品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 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 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 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
画龙点睛。情中景,景中情,总 收上文,深化主旨,既干净利落,又 余味无穷。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
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 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离人的泪 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离人的泪?虚 中有实,实中见虚,总在虚实之间,
似与不似之间,盖“不离不即也”。
评点精粹 咏杨花,全篇皆从一“惜”字生发情 感: 写杨花之态,惜其飘落无归也。 写杨花之神,惜其忽飞忽坠也。
奇妙的想像兼以极度的夸张
宋初叶清臣《贺圣朝》:“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 分风雨。”二分尘土,与上片的“抛家傍路”相呼应; 一分流水,与上文的“一池萍碎”相应。 总之,花尽难觅,春归无迹。至此,杨花的最终归 宿与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 推向顶峰。
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 元丰八年,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哲宗 祖母)临朝,司马光等旧党执政,彻底废除新法。 • 元祐元年(1085),被召还朝,授以翰林学士、 知制诰的重任。但因反对尽废新发,遭到新旧两 党的夹攻。 • 元祐四年起,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先后出知杭 州、颍州、扬州、定州。 • 元祐八年,59岁,哲宗亲政,启用新党。第二年 起恢复新法。苏轼以“讽刺先朝”的罪名,先后 被贬惠州、儋州,在贬所六年。 • 元符三年(1100),徽宗继位,神宗皇后向太后 听政,苏轼遇赦北还。第二年卒于常州,66岁。
苏轼——文学思想
• “明道”、 “致用” • “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答乔舍人启》) • 才气流贯,多姿多彩,自由挥洒,变化无 端
苏轼对词的贡献
一、题材的扩大。 (摆脱了“词为艳科”的狭隘范围,扩 大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吊 古伤今、述电咏怀、感叹时政,描绘 山川景色、农村风光,以至谈论哲理 等题材都进入了词) 二、开创了豪放词派。 三、以诗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