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解析
【高考写作】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提示及参考标题
语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提示及参考标题01.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0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0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2024届高三作文备考之多则类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一、何为多材料作文多则材料作文就是由两则或者两则以上的单则材料所构成的一组材料的作文形式。
多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同时又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绝大多数同学不知道如何全面归纳,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立意。
因此,多则材料作文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要想准确立意,首先必须找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它们的聚焦点,然后将其导入我们熟悉的视野。
即运用已掌握的单则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逐则分析提炼,再进行比对分析找到聚焦点,最后综合判断和归纳。
二、多则材料审题立意的步骤1、弄清每则材料的内涵。
命题者往往提供2~3则材料,如果是事件或现象类材料,首先要弄清其主旨或意图;如果是论断或名言类材料,则要提炼出思想观点。
2、辨析材料间关系。
命题者提供的这些材料往往不是同一层面的,材料内涵丰富。
辨析材料间的关系是审题立意的关键,只有关系清楚了,审题立意的方法才能确定下来。
3、确定立意。
性质相同的材料容易找到共同点;性质相对的材料容易从互补叠加角度立意;性质相异的既可以从共同点角度立意,也可以从相异点角度多向立意。
总结起来就是要根据材料本身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立意。
探究案多则材料组合在一起,它们之间自然会有着比较明显的相同点、不同点或者关联点,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就是立意的关键所在。
主要是(1)、同中求异,(2)、异中求同、互补法。
(一)异中求同异中求同,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
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相同性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用求同法,找出共同点,它即是中心观点,即异中求同。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
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求同法”要求“异中求同”,形式是:①多则材料。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作文专题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
信只有三个字——“爸:钱。
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
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
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
1 / 3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
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
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3:【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材料作文审题和立意(2018.10.)
例3:看下面两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审题分析:这两则材料的观点是对立的。材料A 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品质,强调客观环境对人 的巨大影响,材料B说明人即使处在污浊的环境中, 也能不受污染,形成并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强调的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找它们的关联时两方面都要注 意到。如果仔细分析,就会看出,这两则材料虽然是 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即都是说人或事物与环境的 关系。据此可拟题为:出身并不决定人生;命运之舵 自己掌控。
2、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 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 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 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明白要走成 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始终 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
审题 立意 拟题
阅读分析材料: 先圈定话题(写作范围), 再审定立意(观点主张), 然后根据立意拟两个标题(简练醒目), 最后根据某一个标题,找一个论据,写成 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 每题共20分, 话题2分,立意2分,两个标 题各3分,论据语段10分。
1、茉莉、白兰、米兰等花香气袭人,但不艳丽;牡丹、君子兰、 郁金香等花虽不很香,但显得华贵奇异;玫瑰花色彩缤纷,美艳动 人,而且不失清香,但它浑身是刺。有人说,香花不美,美花不香, 色香兼有则带刺。
比如“百折不挠方为英雄本色”、
“坚忍不拔才能走向成功”、
“人生就是要向自我挑战”、 “ 挑战人生的极限”、
“人生的目标永远在巅峰”等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精选课件
10
麻雀讥笑燕子怕冷,燕子就笑黄鹂虚有其表;
百灵歌声悦耳动听,却被黄鹂说成动机不纯,鹦鹉 会学人说话,却被百灵嘲笑为无原则的家伙……寓 言诗《鸟的评说》,引起我们的深思:嫉妒,而不 正视别人的优点, 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大敌,要取得 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圣贤,也有他不足
的地方。孔子年七十方“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每个普
通人当然更有其不足之处,怎么能够光看到别人的缺点,却
把自己的缺点抛之脑后呢?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缺点,把自
己背后的那个口袋挂到胸前来,自己先看个一清二楚,方有
弥补不足的机会,才是最好的方法。既看到优点,也看到缺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根据《鸟的评
说》,自选角度,自 拟题目,联系生活实 际,展开议论,写一 篇不少于600字的议 论文。
精选课件
7
材料字面上的含义是:大家都揭别人 的短处。———七种鸟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 优点。对别人的优点,不是采取充分肯定、 虚心学习的态度,而是采取污蔑攻击的态 度。这种态度,于己于国都是有害的。
因此从材料中可提炼的观点、角度不 外乎“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以一眚 掩大德”、“嫉妒心”等有限的几个方面, 出此之外就属跑题。
精选课件
8
要扣材料来展开论述
1.通篇不引材料。有的考生,整篇文章,没 有一处是扣材料的,这怎么能算是材料作文 呢?这样写,即使 是立论正确的文章,也 会判为不及格,立论错误的,就更不用说了。 2.开头转抄材料全文或局部,然后,就一直 没有再扣材料来写。 3.写到文章的最后,才点一下材料,开头和 中心部分,完全没有点材料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一、文题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
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根据以上材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1、这堆树根,在木匠眼里,不是材;而在根雕艺术家眼里,却是材。
是“材”还是“非材”,是由于木匠和根雕艺术家选材的标准不同,选材的角度不同。
由此可见,标准和角度决定了判断的对象是材还是非材。
这就可以引发我们联想到现实社会,各行各业对所需之“材”有不同的标准。
对人亦如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标准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大自然不仅需要高山,也需要大川;不仅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小草。
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也需要工人、农民、教师、医生。
教育也不能仅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多一条标准就多出一个人才。
2、可以再深入探究:同样的树根,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眼里,得出“材”与“非材”截然相反的看法呢?又是因其不同的用途决定的。
可见,有用与无用又是判断材与非材的条件。
在你眼里有用就是材,在我眼里无用就是非材。
3、“材”与“非材”并且绝对的,二者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转化。
关键在于如何开发、挖掘“非材”的潜能,变“非材”为“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
4、看似无用的“非材“,经过“雕琢”,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材”。
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等等.总之,这个话题,虽然以树根为例,但明显具有比喻的含义,可以由“物”及“人”,由物之“材”而谈及“人才”。
5、也可从材料中提炼出: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光;学会审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等。
三、本次习作问题分析本则材料的重点是关于“材”与“非材”的问题。
但不少同学并没有抓住这一点立意,而是打了擦边球,有的甚至偏离题意。
例如:1、学会调整自己、变通自己;放飞自我,实现价值。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单个词语型其标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
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脸”本义“人的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
形容词与动词标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如“安”“肩膀”“愿景”“杂”“忙”“问”等。
这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
审题时,要理解这个词语或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和外延,切入题意的深层。
如《肩膀》,这道题既可实写,又可虚写(比如“肩膀”有个虚指义为“依靠”,也可以是“责任”,还可联想到肩膀相靠是“团结协作”的象征;联想到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肩膀”,喻指“基础”。
)2、偏正短语型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
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3、动宾短语型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
如《战胜诱惑》,“战胜”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4、主谓短语型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
如《今年花胜去年红》,“胜”“红”是写作的重点,“花”则可以是实物,也可以取其比喻义。
5、并列短语型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
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如《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6、完整句子型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作文审题立意6个方法解析
作文审题立意6个方法解析一、由物及人法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
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二、明确褒贬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一】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
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
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
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
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
”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
高中语文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素材(教师版)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一、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二、怎么样审题?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
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三、材料分析审题步骤:1、整体阅读,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概括主要事件的意义、道理、寓意,提取角度。
2、分层次〔分面画〕阅读,搜索可提取的角度;3、总结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提取角度。
4、分组分类进行对比、类比,提取角度。
5、转化、解密,化含蓄为具体,提取角度;6、寻因求果关系,追根溯源,提取角度。
四、材料作文提取角度的原那么:1、材料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我们写作划定X围,话题作文必须要从材料中提取,我们一定先用以上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多角度提取话题,避免盲目抓住一个角度就作文。
2、选择几个角度后进行比较,选定一个最正确角度〔材料作文提取的是最正确中心〕为话题进行写作;3、选择的角度切入点要小、新颖,但要考虑所写作文的立意要深刻、要有普遍意义;4、话题的材料是为作文提取角度服务的,除议论文外,材料只是引子,提取角度后可不必再用,切忌就事论事,更不能变成对原材料的改写、扩写、补写;5、选好角度后,要结合自己实际,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小小说,想象作文等〕,确立中心,再进行写作。
五、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1、抓对象。
弄清对象的数量、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抓真相。
材料以“面〞为内容,分析材料要看“面〞,但又不能仅仅只看“面〞。
从理性追问层面而言,“面〞也是一种符号,一种触发思考的符号。
3、抓倾向。
所给材料并非纯客观的,藏于文字之中的情感倾向是可以体察到的。
4、抓关键词法。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比喻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用
• 从人生处境上看:有人身处顺境,青云平步;有人 经受人生的严冬,却越挫越勇。这就需要我们有坚 韧之志、耐得寂寞之定力,也需要我们有变通之智、 化苦水为美酒之诗意情怀。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 懦弱者选择的是痛苦、绝望、逃避;而坚强者则能 在生命的盐碱地里开出美丽的花。 几米的《希望井》 中有这样一段话:‚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 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 的星光。我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环境本身不是问题,如 何对待它才是最大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含 蓄的话题又可以转化为‚环境与成材‛。
是积极还是消极,是主动还是被动,是 顺应还是阻碍,是肯定还是怀疑……这便是 话题所隐含的指向性,它规定着我们思维走 向。
立意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善待另类‛‚坦然地接受新事物‛‚一切 都有可能‛之类。
开头部分材料到观点要有过渡句
• 材料+过渡词句(插入语)+观点
插入语常用的词句: 由此可见、 可以说、 这形象地告诉我们、 所以------
雨燕: 象征勇于搏击风雨、接受考验、 超越自我的人。 安乐窝: 比喻安逸的活环境。 离巢:比喻走出安逸的生活环境接受考验。 减肥: 它的比喻义是多元的①去掉自己 的种种不足,包括不良习惯、脆 弱、懒惰的性格;②大胆地减掉 思想包袱,减轻心理负担;③磨 练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我、 强化能力。
切合、符合题意的角度如下: 1、太多的弱点、陋习会让人无所作为,只有去 掉弱点、陋习,才能有所作为。 2、人只有经历苦难的洗礼,在实践中磨练自己, 才能干出一番不凡的事业。 3、要大胆减掉思想包袱,减轻思想负担,才能 轻装上阵,才能有所作为。 4、青少年要勇于挑战自我,不做“温室里的花 朵”。 5、作为师长,一味溺爱不足取,应支持青少年 磨砺人生。 ‚雨燕减肥‛说白了就是‚磨砺人生,不做 温室中的花朵‛‚挑战自我,‘飞’向社 会‛‚一味溺爱不足取‛等。
作文 专题二 作文 一、中考作文写作技法讲与练 第一讲 审题立意 第五节 材料作文的审题、拟题
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之际,邓小平没有固守旧的经济体制,而是依 据中国实情,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引领中国经济走向繁 荣。 无论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年代,都需要一切从实际出 发;大到民族复兴,小到个人发展,都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拟题指导一:提核心词,直接拟题,如“ 珍惜当下 ”。
拟题指导二:运用修辞,如“ 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
“ 我与未来对话 ”;引用名言,如“ 劝君惜取少年时 ”。
拟题指导三:引用化用,如“ 校园写真 ”“ 青春留影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甲、乙两人相约上山采石,不一会儿甲就背了满满一筐石头,乙
3.运用修辞法。 在拟题时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让文题更出彩。如写老师的作文, 可以拟题为“讲台就是阵地”。把“讲台”比作战斗的“阵地”,形象 地表达了“讲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突出老师师德高尚,教书育人认 真负责,以表达对老师本人及这个职业的崇敬。这类标题的好处就是形 象生动,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含义。
若一切尘埃未定,我便做一匹黑马,四蹄飞奔;若花开未至,云 烟缥缈,我便相约一场不一样的春天,守候云卷云舒,来日方长。
【名师点评】作者命题为《不一样的春天》,关键在于“不一 样”,这个“春天”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作者紧扣当时的社会现状,一 语双关,赋予“春天”不同的内涵,既写了因疫情到来,这个春天与往 常不一样,又写了身为考生的“我”迎来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春 天”。通过母亲牵着“我”的手外出散步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我” 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重振了学习的信心。将社会现实与梦想,个 人与国家联系起来。主题鲜明,富有激励性,给人以精神上的启迪。
高中材料作文审题和立意
高考题目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2006全国卷)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 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 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 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 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 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分析:
材料内容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立足材料所 述事物的"果"去追溯事物的"因",然后就其"因" 立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消 灭了狼,鹿无忧无虑,饱食终日,数量大增。人 们似乎达到了保护鹿的目的,但鹿没有了天敌, 也就消除了生存的压力,于是导致体质衰弱而大 批死亡。 联系实际,我们不难想到人类的生活。如果 像材料中的鹿群那样,没有生存的压力,人的意 志就会消沉,精神就会空虚。可见,竞争是促进 发展的重要条件。正如古人所说,"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
紧接着是提取论点。
歌德成功的秘诀实际上印证了一个普遍 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想成就一番大事 业,没有上山推石头的那股韧劲和毅力,都 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样推理,论点就可以提 炼出来了。比如“百折不挠方为英雄本色”、 “坚忍不拔才能走向成功”、“人生就是要 向自我挑战”、“挑战人生的极限”、“人 生的目标永远在巅峰”等都可以作为论点。
最新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与例文
最新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例文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
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
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
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⑤审要求。
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
”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与写作指导
例2:①李时珍经过27年的调查研究,写成《本草 纲目》;②埃文利希发明了六零六药物,失败了605 次;③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30年,才写出了《大脑 两半球机能讲义》;④马克思用14年时间才写成《资 本论》;⑤爱迪生发明电灯也经历了数百次失败。
审题分析:材料分别列举了五件事,但相互间都 存在着共性——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是 因为他们都能认准目标后就坚持不懈,长期奋斗,不 怕失败。这个共性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也就是我们 要归纳的中心论点。
找关键词句: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 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 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 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 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3、从辨明关系入手。
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 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 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 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审题方法一:找关键词句
抓关键词、句入手。有的材料为 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 词、句(开头、结尾、对话),抓住 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 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鞋匠的好奇
审
题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
方 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
法 一 : 找 关 键 词
审
三性四清
题
的
原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
则 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
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
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 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 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 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篇一【说明】本文系本人于20xx年XX月11日晚在“生成语文研究中心专题讲座”上的讲座稿之浓缩版。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趋向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体验与思考”,对相关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
面对这些时事类材料作文,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指导呢以下我将结合自身在日常作文教学中的体会与做法——姑且大言不惭地说成是“现身说法”吧——以20xx年以来受《文道》杂志(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广东《少男少女》杂志社编辑出版)“时新素材·热点追踪”栏目和《作文合唱团·鲜素材》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直播新素材·时事聚焦”栏目之约所写的时事评论类文章(截取片段),略谈拙见。
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应该肯定、值得褒扬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或者同一件事情,既有值得褒扬之处,又有应当贬抑之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见解。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要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当然,在考场上为了提升作文分数,应尽量选取最佳的角度来立意;应避免模棱两可的“擦边球”式立意。
或者,也可以从二至三个方面来立意,但一定要注意行文时呈现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不可前后自相矛盾。
其实,时评类文章的审题立意和观点陈述最能体现高考考纲在写作“发展等级”中“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有启发作用”的能力要求。
教师可以围绕这些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对时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
以下从四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很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考作⽂如何审题⽴意⾼考作⽂如何审题⽴意 相信⼤多数⼈都写过离题作⽂,那么如何审对题意是写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对⾼考来说,题意错了⼀切免谈。
下⾯⼩编给⼤家介绍⼀下⾼考作⽂如何审题⽴意。
⾼考作⽂如何审题⽴意 ⼀、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最为常⽤且最为稳妥的审题⽴意⽅法。
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并以之为⽂章的主旨,那么,所写⽂章定能既切题⼜有深度。
⽰例 《华尔街⽇报》报道:海湾战争前⼣,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兵法》。
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兵法》,是⽤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之⽯可以攻⽟”之类的观点。
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化遗产的传承”,⽽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意⾓度的突破⼝。
在材料作⽂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物的评议性语句。
⽰例 巴西⾜球名将贝利在⾜坛上初露锋芒时,⼀个记者问他:“你哪⼀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个!”⽽当他在⾜坛崭露头⾓,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千多个球后,记者⼜问道:“你哪⼀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个!” 这“下⼀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的进取精神,⼜蕴含着艺⽆⽌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格、智慧、精神的光芒。
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意。
⽰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万能胶⽔,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裁地将⼀枚价值可观的⼤⾦币,⽤该胶⽔粘在该公司的⼤理⽯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不损坏门柱,⾦币归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学要讲究艺术
★
抓现象 弃本质
2、学无止境
★★★★
2、从分析原因入手。
例如: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 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 仅仅捞到了几只虾米;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 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结果:
两条大鲤鱼 三条鲫鱼 几只虾米 空白
例如: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 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 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 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 住。
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 间,也是依存关系。
据此,我们可立意为:小小的过错或 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 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 之堤,溃于蚁穴。就此立意即可。
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
材料作文的特点
1、提供材料,但不给话题; 2、材料多种多样,蕴涵深广,大都具有现实意义; 3、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4、高度的开放性,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5、严格的限制性,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 构思作文”。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 从而引导考生把审题的注意力从关注话题本 身,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材料既是 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 极范围。”因此,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新 材料作文的关键一步。
________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学生说:“很多事看起来达到极限,实际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沙,有些石块肯定放不进去了”
一学生说:“对。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请就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作,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结果:赝品 老先生没有失落 笑了
原因:老先生对待事物的心态与许多人都不一样,他能用平常 心对待自己的得失
练习:以“由果溯因法”写出材料立意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 “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 “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 “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 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 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 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 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原因:
空间不宽 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 井里捞
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我们能很快明白材 料的主旨:
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作文题
有位70岁的老先生,携一幅祖传名画参加电视台组织 的鉴宝活动。他告诉主持人,父亲曾对他说,这幅画可能价 值数百万,所以他总是战战兢兢地收藏着,不敢轻易示人。
专家的鉴定结果很快出来了,这是赝品。 主持人问老先生:“这个结果,一定让您很失落吧?” 老先生憨厚地笑了,说:“这样很好啊,至少以后不用再担 心有人来偷这幅画了,可以放心地挂在客厅里了。”
审题立意之方法 1.抓材料中的关键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 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 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进后,却只见 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 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 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 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 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 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与体会。
4、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
物时,明显地流露出情感倾向,此时,可 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例1: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 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 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 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 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内容:
事实(现实)材料 新闻事实,社会现象类 比喻(哲理)材料 带有象征意义的哲理故事类 寓意材料 童话、寓言、神话、传说类 观点材料 名人言论,格言警句,精短诗歌类
材料类型:
形式上:文字材料 图画材料 数量上:单则材料 多则材料
审读材料常见病症
1. 脱离材料 随意而为 2. 朦胧感知 似是而非 3. 抓一鳞而弃全鱼 4. 抓现象而弃本质
要写出你文章的题目。
猫头鹰搬到东边,东边村里人为什 么照样讨厌?
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立意:
①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 ②治标不如治本; 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 的恰当的方法; ④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3、从辨明关系入手。 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
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 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 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构思作文。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 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 对想接上断臂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 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 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 就明显偏离题意。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 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审题立意之方法
1.抓材料中的关键句
例1 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
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 个。”
立意示范:永不满足 再接再厉
追求是无止境的
北京卷作文题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拿了 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大家:“瓶子满了
吗?审”题所有立学意生回方答:法“之满了一。:”“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 一若小有全桶所面沙思子。把,老慢师握慢又材倒拿进过料去一,,壶填水重满倒石了点块进突的去间,破隙直关, 到水“键面满与了句瓶吗口?齐”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