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审认定农作物品种
344个江苏省历年审定水稻品种
江苏省历序号品种名称1 168S 亲本本源( "×" 前为母本)培矮 64S×盐稻 4号2 镇稻 17号镇稻 10号×镇稻 11号3 武运粳 29号台0206×武香粳 19号4 镇稻 16号镇稻 88×武粳 15号5 常农粳 7号93-63 ×引 04-26 甬优 16号甬粳 8号 A×甬恢 127 武运粳 27号镇稻 88/武运粳 21号×武运粳 24号8 连粳 10号连粳 321×苏秀 10号镇稻 42×盐引 /运 9707//南京 72036/武9 南粳 49 运粳 8号10 苏粳 9910 盐选 2号×108S/武运粳 8号11 连粳 9号连嘉粳 1号×日本晴 /早丰 9号12 盐稻 11号镇稻 88×盐稻 99-113 连粳 11号中野×HA2014 宁两优 1号168S×R18515 内优 589 内香 2A×R58916 常农粳 6号常粳 06-4 ×武 240117 镇稻 15号镇稻 88×武运粳 7号 /96H06118 通粳 981 通粳 10919 宁 5055 武粳 13号×关东19420 扬育粳 2号盐稻 7号×徐稻 3号21 镇稻 14号镇稻 88×武育粳 3号 /武 99-822 宁粳 5号武香粳 14号×镇稻 88武运粳 8号 /淮稻 6号×镇稻 88/武育粳23 华瑞稻 1号3号24 中莲 1A 粤泰 A×粤泰 B/培矮 64S25 中南 1A ?×协青早 B/H010826 中南优 510 中南 1A×中莲恢 51027 扬籼 1S 广占 63-4S ×扬稻 6号28 扬两优 818 扬籼 1S×R81829 苏两优 124 03S×苏恢 12430 华优 418 华11A×DH41831 602S 广占 63-4S ×R40232 华两优 69 602S×R554933 常 01-11A 武运粳 7号 A×01-1134 常优 5号常01-11A ×CR-20535 苏 77A 武运粳 7号 A×扬粳 705736 苏优 72 苏77A×苏恢 16237 镇稻 13号武运粳8号×镇稻88/镇稻7238 镇稻 11号镇稻 88×武运粳 8号39 武运粳 23号中粳 9016×银玉 703440 常糯 1号太湖糯 /4-8 ×丙 91-1741 徐 68优 201 徐91068A×徐恢20142 甬优 7号甬粳 3号 A×K626243 华粳 7号武育粳 3号×镇稻8844 武运粳 24号农垦 57/桂花黄×9746镇稻 88/中粳 8415×中粳川 -2/武育粳45 连粳 7号3号46 镇籼 1A D62A×镇籼 1B47 镇籼优 184 镇籼 1A×镇恢 08448 扬籼 6A 珍汕 97A×金 23B/K17B49 扬籼优 68 扬籼 6A×R81450 6两优 9368 6311S×936851 天丰优 528 天丰 A×兴恢 528镇稻 88/武育粳 3号 //武育粳 3号 ///武52 武陵粳 1号育粳 3号×武育粳 3号53 95122A泗稻8号A×9512254 95优 16195122A×R16155 南粳 47南京72036×武运粳8号56 镇稻 12号镇香 24/镇稻 511×武运粳 8号57 澄糯 218 苏御糯58 扬粳 4227 扬粳 7057×黄叶 952059 3优 88 津3A×LC50-8860 南粳 45 中粳 315/盐 334-6 ×武运粳 8号61 盐稻 10号盐稻 8933糯×盐稻 910762 盐粳 10号宁2-271/盐粳94173×武运粳8号63 淮稻 13号淮6222武育粳 3号 /68001 ×武育粳 3号 /扬粳64 扬农稻 1号20165 连粳 6号镇稻 88×京4/中粳 10966 盐粳 11号盐粳 93272×镇稻 8867 盐 582S 广占 63S×桂 9968 盐两优 888 盐582S×盐恢 88869 扬两优 412 广占 63S×R13武香粳 14号×C418/269// 辽开 79/中作70 武育粳 20号895871 南粳 46 武香粳 14号×关东 19472 太湖糯 2号农垦 57/L 鉴 9×太湖糯73 常农粳 5号常农粳 3号×99-9674 武运粳 19号运9818×运 512275 扬粳 4038 镇香 24/武运粳 8号×常936376 宁粳 3号宁粳 1号×宁粳 2号77 徐 2优 1号徐20111A×徐恢20178 通糯 3号94J9 ×香血糯 33979 淮糯 12号9516×淮950880 淮稻 11号淮稻9号81 华 11A 协青早 A×协青早 B/JS1182 华优 118 华11A×华恢 11883 丰两优 6号丰39S×丰恢 6号84 天优 1120 天丰 A×盐恢 112085 9703A 寒丰 A×970386 苏粳优 3号9703A×湘晴87 常优 4号武运粳 7号 A×CR-2588 嘉 33 嘉991×单测 5689 镇稻 10号镇稻99×镇稻54090 南粳 44南粳3891 淮稻 10号淮984180×武运粳8号92 盐粳 9号武育粳 3号 /扬粳 319×武育粳 3号93 华粳 6号武育粳 3号×镇稻 8894 武运粳 21号运9707×运 972695 连粳 4号连96-1 ×武育粳 3号96 新两优 6380 03S×D20897 丰优 293 农丰 A×YR29398 扬籼优 26 协青早 A×扬恢 2699 南粳 42910/178//盐粳 3号/盐 807×盐265-7 ## 甬优 8号甬粳3号A×K6876## 8006A## 苏粳优 2号863A×8006 8006A×湘晴##苏粳 8号碧风/L鉴9×常农粳1号##南粳 43中粳315/盐334-6×武运粳8号## 陵风A泗稻8号A×葵风##陵风优 18陵风A×SJR218##扬辐粳 8号扬粳94-18×镇香24## 淮稻 9号淮9712##淮优粳 2号金南风×黄金晴/泗稻10号## 盐糯 12盐糯2512×盐糯93171##天丰优 269天丰A×盐恢269##Ⅱ优 650Ⅱ-32A×盐恢650##新两优 6号新安S×安选6号##协优 728协青早A×苏恢728##苏优 22武运粳7号A×R16189##常优 2号武运粳7号A×C53## 嘉 991 武运粳 7号×嘉 62/水晶 1号武香粳 9号 /秀水 39//中花 8号×秀水##武育粳 18号 42/Z20// 中花 8号泗87-2566/02428// 武运粳 7号×秋香##秋风糯糯## 徐 9320A徐稻2号A×徐9320##徐优 201徐9320A×徐恢201##华粳 4号镇稻88×凤尾6号##盐稻 9号武育粳3号×武运粳8号## 华粳 5号大华香糯##两优 108培矮64S×宁恢108##天丰优 084天丰A×镇恢084##扬籼 2A珍汕97A×扬籼2B##扬籼优 418扬籼2A×扬恢418##武粳 15号早丰9号/春江03粳×武运粳7号##宁粳 1号武运粳8号×W3668##常农粳 4号秀水63×武运粳7号##华粳 3号秀水11×泗稻10号##扬粳糯 1号香糯9121×广陵香糯##扬辐粳 7号扬粳94-18×镇香24##淮稻 7号丙850/广陵香糯×早丰9号## 武育糯 16号642-1-7 ×京 58## 淮稻 8号武育粳3号##华优广抗占华丰A×宁恢广抗占##协优 084协青早A×镇恢084 ## Ⅱ优 205Ⅱ-32A×D205##丰优 084粤丰A×镇恢084##丰优 336粤丰A×扬恢336##天优 218天丰A×华恢218##宜香 2308宜香1A×宜恢2308## 镇恢 084 ## 扬辐籼 6号91-2156扬稻6号×R19## 南粳 41 ## 29A## 29优 559 R405/NJ30152珍汕97A×珍汕29A×盐恢 559×静千子千米97B/威 20B## 武香粳 14号## 武粳 13号## 爱知香A 京58×48-5/254-13// 武香粳791×SR21六千辛 A×爱知香9号##香优 18爱知香A×MR18##盐 93538A泗稻8号A×盐粳93538 ##盐优 2号盐93538A×轮回422## 通育粳 1号通粳 109##华粳 2号武育粳3号/香粳111×92-113##盐稻 8号武育粳3号×H88-39##徐稻 3号镇稻88×台湾稻C##Ⅱ优 118Ⅱ-32A×华恢118##协优 332协青早A×扬恢332## 广占 63-4S广占63S##扬两优 6号广占63-4S×93-11##丰优 559粤丰A×盐恢559## 86优 242863A×R242##武运粳 7号A 矮A×武运粳 7号##常优 1号武运粳7号A×R254##苏香粳 2号88B225×苏香粳 1号##常农粳 3号武运粳7号×常农粳2号##六优 8号六千辛A×HP121-8## 广陵香粳武育粳4号×香粳111## 华粳 1号89-16##南粳 40武育粳3号×77032//77032/南粳33 ##盐稻 6号盐8637×盐粳91334-1##汕优 084珍汕97A×镇恢084##Ⅱ优 559Ⅱ-32A×盐恢559##K优 507K17A×R507## 丰优香占## 盐粳 5号A 粤丰 A×R6547六千辛 A×盐粳 5号##盐优 1号盐粳5号A×盐恢93005##徐 69A徐稻2号A×徐90069## 69优 8号徐69A×R11238##武香糯 8333 秀水 04/8301 ×新丰香糯##镇稻 7号86-37 ×武育粳 2号## 泗优 12泗稻8号A×Z12##南粳 39西光/武粳4号×丙850##镇稻 8号盐粳2号/秀水04×嘉8504/紫金1201 ##武运粳 11号 R917/9325 ×丙 91-17/9325## 大华香糯## 连粳 3号香糯 9121 豫粳 6号##南粳 3845115-2 ×静千子千米##镇稻 99镇稻88×武育粳3号##盐粳 7号秀水122×武育粳4号##K优 818K17A×R818## Ⅱ优 084Ⅱ-32A×镇恢084## 扬稻 8号扬稻6号##镇籼 96四喜粘×镇籼232##武运粳 10号丙91-17/矮秋×秋津 /香糯 9121##常农粳 2号84G091/秀水 04×武育粳 2号## 863A六千辛A×863## 86优 8号863A×宁恢 8号## 徐 8908A徐稻2号A×徐8908## 8优 682徐8908A×R37682## 江洲香糯江洲糯##扬粳 9538武育粳3号×扬粳186泗稻 8号 //// 红旗 16/诺瓦 66//泗## 淮稻 5号83486///38...## 扬粳 687盐粳187×香粳111## 泗稻 11号镇稻 5262## 盐粳 6号盐粳4号×SE7##淮稻 6号武育粳3号×中国91/盐粳2号##武连粳 1号C22-3/测18×丙 627## 协优 136协青早A×T136## 粤优 938粤泰A×R938## 镇籼 241明恢63×特青## 扬稻 7号特三矮×40013##南京 16号Si-Pi681032 UPR103×-80##扬辐籼 5号盐籼3021×扬稻4号秀水 04×秀水 04/香血糯 86-30//新丰## 香血糯 335香糯##镇稻 6号盐粳2号×秀水04##武香粳 9号秀水04/武育粳3号×武香粳1号##泗优 418泗稻8号A×C418##泗优 523泗稻8号A×R523##武运粳 8号香糯9121/嘉48×丙815## 两优培九培矮64S×93-11##Ⅱ优 129Ⅱ-32A×镇恢129##协优 559协青早A×盐恢559## 协优 507协青早A×R507##苏丰粳 1号苏粳2号/南粳33×秀水122/早单八##常农粳 1号武育粳2号×太湖糯##武运粳 7号嘉48/香糯9121×丙815##泗优 88泗稻8号A×恢88##镇香粳 5号武香粳1号/512×86-37武育粳## 香粳 111号3号 /秀水 04×紫金糯/武香粳## 通粳 109苏引粳1号## 江洲糯 2号镇5080## 连丰糯Sep-79## 协优 925协青早A×R925##协优 249协青早A×镇恢249## 汕优 136珍汕97A×T136##汕优 559珍汕97A×盐恢559##镇籼 122明恢63×特青1号##南京 15号特青×南京2157##武粳 6号丙620矮选×K33/复羽1号##太湖粳 6号香粳/秀水04×秀水04紫金糯 /武香粳 1号 //秀水 04×武育粳 3 ## 武运糯 6号号## 武育粳 5号丙627×武育粳3号##泗优 9022泗稻8号A×C9022 ##盐粳 5号盐粳2号×苏协粳## 镇稻 4号## 连粳 2号星光×南粳 11 台湾稻##早丰 9号武复粳/中丹1号×农林205## 镇稻 88 ## 盐稻 5号月之光×2507-4 特青×4011糯##镇籼 272明恢63/特青1号×IR36/江恢916 ##扬稻 6号扬稻4号×盐3021## 徐 9201A ## 9优 138 破晓 A×徐 9201B 徐9201A×N138##六优 3号六千辛A×引恢3号##泗稻 10号苏协粳×盐粳2号##淮稻 3号02428×泗稻 8号## 协优 437协青早A×R437##特优 559龙特甫A×盐恢559##镇籼 232湘早籼3号×IR54##太湖粳 4号农桂早3号/越丰×82鉴5 ##太湖粳 3号早单八×秀水04##镇稻 3号7030/城特 232×秀水 04## 扬辐糯 4号IR1529-68-3-2##盐稻 4号盐3021×扬稻4号##太湖粳 2号太湖糯×秀水04## 广陵香糯象牙2号×中国45 ## 南粳 37 南粳 36## 钟山糯紫金糯## 泗优 9083泗稻8号A×C9083## 南京玉籼Basmati370##龙川籼 1号扬稻1号×南农2159## 扬稻 5号鉴42×荆糯6号##特优 63龙特甫A×明恢63##南农糯 2号IR8/ 农垦 57×南京 11号 /IR29 ## 扬辐籼 3号IR2415-90-4-3##盐稻 3号盐3021×扬稻4号## 泗稻 8号A六千辛A×731##泗优 422泗稻8号A×轮回422## 徐稻 2号A南粳15R-2A×徐稻2号##徐优 3-2徐稻2号A×宁恢3-2## 太湖粳 1号秀水04×早单八## 秀水 122秀水04/秀水27×秀水620## 江洲糯紫金糯## 武育粳 4号复羽1号×8301##盐粳 4号20299×沈农 1071##农林 12大分三井120×宝## 苏引稻 2号?## 镇稻 2号桂花糯##武育粳 3号中丹1号/79-51×中丹1号/扬粳1号##淮稻 2号3017×沈农 1033##泗稻 9号泗稻8号×中丹3号## 扬辐籼 2号1529-68-3-3## 宇叶青宇红3号×若叶## 紫琅糯704## 南农 132 农垦 58## 南粳 36盐粳2号×791743/80047## 扬辐糯 1号IR29##盐稻 2号259×嘉农籼育 13## 扬稻 4号扬稻2号×7101##武育粳 2号中丹1号/79-51×中丹1号/扬粳1号## 太湖糯祥湖24×紫金糯##六优 3-2六千辛A×宁恢3-2## 连粳 1号7266×大东粳##镇稻 1号矮黄种×农林22##扬粳 201南粳11×南粳33## 南京 14号si-pi681032## 南农籼 2号IR24/ 广陆矮 4号×BG90-2## 盐优 57盐粳902A×C57V## 金陵糯4801-4-7-8## 香旗 25香糯117×红旗25## 龙川糯?##扬稻 3号扬稻2号×桂朝2号##武香粳 1号香糯3007×单125## 秀水 04测21×辐农709//辐农709/单209##盐籼 1号小家伙/罗矮3号×IR29## 兴籼 1号古巴稻## 苏协粳中国91##泗稻 8号矮粳22/泗稻5号×城堡1号## 早单八单八##汕优 63珍汕97A×明恢63##南农大 2159 南京 11号×IR29## 金陵 57 BG90-2## 扬稻 2号BG90-2## 广陵早 1号策付 1号 /二九陆 1号×原丰早##丰早 30原丰早×特早51##徐稻 2号南粳32×南粳11## 扬稻 1号BG90-2## 盐粳 2号南粳 11## 紫金糯辛尼斯 /南粳 15×复虹糯 30号## 双城糯桂花黄×祝糯## 东亭 3号短新 3号矮箕白壳糯 /虹糯×农垦 58/黄壳早廿## 复虹糯 6号日农垦 57/桂花黄 //IR26 ×农垦 57/台中## 南粳 35 育39## 泗稻 7号日本晴×千重浪## 邳糯 2号虹糯×桂花黄## 邳粳 5号南粳 15## 淮稻 1号IR8 ×京引 87## 竹系 26竹莲矮## 庆莲 16## 农桂早3-7 共庆 21×竹莲矮农桂早 3号苏省历年判定品种 2012种类籼型不育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原产地 /选育单位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东宁农作物研究所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等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等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粳型杂交稻籼型不育系籼型不育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不育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不育系籼型两系杂交稻粳型不育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不育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淮安市富友种业有限公司江苏中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大华种业公司有限公司江苏省徐州大华种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徐州大华种业有限公司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江苏省大华种业公司有限公司粳型老例稻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籼型不育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不育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兴化市丰源水稻研究所粳型老例稻粳型不育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扬州大学农学院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阴市农业试验站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籼型不育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扬州大学农学院等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不育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粳型不育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三系杂交稻江苏省大华种业公司有限公司江苏省大华种业公司有限公司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大华种业公司有限公司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等安微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等粳型不育系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三系杂交稻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粳型老例稻所粳型不育系扬州大学农学院粳型三系杂交稻扬州大学农学院粳型老例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粳型老例稻所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粳型老例稻所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粳型老例稻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籼型三系杂交稻究所籼型两系杂交稻安微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粳型三系杂交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粳型三系杂交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浙江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老例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粳型老例稻江苏省张家港市农业试验站粳型不育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不育系籼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大华种业公司有限公司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大华种业公司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大华种业公司有限公司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老例稻籼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籼型不育系籼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不育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不育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大华种业公司有限公司等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等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等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江苏省宿迁市丰禾水稻研究所江苏省宿迁市丰禾水稻研究所江苏省盐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盐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不育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不育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公司有限公司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大华种业公司有限公司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等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宿迁市丰禾水稻研究所等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公司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粳型不育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不育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三系杂交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粳型老例稻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江苏省盐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盐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武进市稻麦育种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种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武进市农业科研究所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公司有限公司江苏省连云港市农技实行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老例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老例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武进市农科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不育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粳型三系杂交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粳型不育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三系杂交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扬中市种子公司等粳型老例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粳型老例稻江苏省盐都县农科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淮阴地区农科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武进市稻麦育种场等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等籼型老例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老例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老例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籼型老例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武进市鬲湖良种繁育场等粳型老例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武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三系杂交稻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粳型三系杂交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武进市农科所籼型两系杂交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等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武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三系杂交稻扬州大学粳型老例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南通市种子公司粳型老例稻江苏省扬中市种子公司粳型老例稻江苏连云港市农技实行中心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老例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老例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武进市稻麦原种场粳型老例稻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武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老例稻江苏省武进市稻麦育种场。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品种审定的术语与概念、内容与依据、审定指标和评判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品种审定。
2 术语与概念下列术语与概念适用于本标准。
2.1 品种variety品种是指通过人工选育或发现并通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2.2 对照品种control variety对照品种是同一生态类型区同期生产上推行应用的已审定品种,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2.3 特征特性character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包括大体特征特性、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等。
2.4 丰收性yield ability品种的产量表现,以品种在实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的百分率及差别显著性表示。
当区域实验对照品种产量低于所有品种产量平均值时,应逐点采用相应点的参试品种(含对照)平均值进行产量比较。
2.5 稳产性yield stability品种产量的稳定性,即品种在地址间和年际间实验中相对于对照品种产量的转变程度。
以品种在实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点次占汇总实验点总数的比例进行评价。
2.6 适应性adaptability品种对环境的综适合应能力,以品种在实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实验点的比例进行评价。
2.7 抗逆性stress resistance品种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抵御或忍耐能力,包括抗病性、抗虫性、抗旱性、抗寒性、抗倒性等。
2.8 品质quality品种的营养品质、商品品质和与加工品质有关的性状。
2.9 生育期maturity品种从出苗到成熟的时间。
2.10 特异性distinctness申请审定品种应当明显区别于已受理或审定通过的品种。
2.11 一致性uniformity申请审定品种通过繁衍,除可以预见的变异外,其相关的特征或特性一致。
2.12 稳定性stability申请审定品种通过反复繁衍后或在特定繁衍周期结束时,其相关的特征或特性维持不变。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2013)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12.27•【文号】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施行日期】2014.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其他正文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业经2013年12月18日农业部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农业部2001年2月26日发布、2007年11月8日修订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同时废止。
部长:韩长赋2013年12月27日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公正、及时地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以及各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1至2种农作物。
第二章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条农业部设立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第五条品种审定委员会由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管理、使用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
委员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
每届任期5年。
品种审定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5名。
第六条品种审定委员会设立办公室,负责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
第七条品种审定委员会按作物种类设立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由11-23人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
第八条品种审定委员会设立主任委员会,由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办公室主任组成。
第三章申请和受理第九条申请品种审定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者),可以直接向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新审认定的大豆品种简介
新审!认"定的大豆品种简介罗赓彤#$刘胜利#$孔新#$战勇#$佘青%$陈清一%$刘玉富&$吕晓刚&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新疆石河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伊犁州种子管理站"+新大豆+号+’+品种来源#,,%年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从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引入$为公交(&%(-,.公交/&&0的杂交后代$采用系谱选择选育$#,,,年#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评审委员会定名为新大豆#号1+’2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03()45$分枝少$茎秆粗壮$主茎#6’%节$株形收敛1叶披针形$深绿色$白花$灰毛1三7四粒荚多达/)8$平均每荚%’90粒$荚熟色暗褐色$底荚高%)45左右$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微光$脐黄色$百粒重%%3%&:1北方春大豆$中熟品种$生育日数#%(天$需;#)<活动积温&)6#’(<1该品种开花早$花期长$喜肥水$秆强$抗病毒病1籽粒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6#’)#8$脂肪含量%#’&81+’=产量表现#,,03#,,9年区域试验$平均99/5%!旧制#亩$下同"产%9(’/>:$比黑农&&!?@"增产/’(,8*#,,/3#,,(年生产试验$平均99/5%产%/0’&>:$比黑农&&增产%&’(8$最高99/5%产&,/>:1+’A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新疆灌区种植$从开花至成熟需灌6次水$喜肥水$无碱害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宽窄行平均行距6045$99/5%保苗%’)万3%’%万株1播种期以6月中旬至下旬为宜1及早防治红蜘蛛$禁种油葵茬口$以防菌核病危害1+’B适宜区域北疆乌伊公路沿线的昌吉7呼图壁7石河子7乌苏7伊宁7巩留7霍城及焉耆盆地7拜城盆地及相应的生态区种植12新大豆2号2’+品种来源#,,#年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研究室从吉林农科院大豆所引入((/6组合!海交(6)&-/6.吉林%/"的E#代$#,,%年种植E%代$根据新疆当地的生态条件$以高产7优质7抗病为育种目标$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1分别于#,,,年&月7%)))年##月和%))#年##月参加石河子7昌吉7伊犁三地州审!认"定$%))#年#%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新大豆%号12’2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3()45$分枝少$茎粗)’9/45$底荚高#/45左右$主茎节数#6节以上$圆叶$白花$&36粒荚多$平均每荚%’0粒$荚熟色褐色$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色黄$百粒重%63%9:1北方春大豆$中晚熟品种$生育日数#%03 #&0天$需;#)<的活动积温&#&/<$该品种开花量大$花期长$秆强$抗灰斑病$籽粒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68$脂肪含量%&’9812’=产量表现在石河子#,,93#,,/年区试平均99/5%产%(#’0>:$比黑农&&!?@"增产#/’98*#,,/3#,,(年生产试验$平均99/5%产&%%’#%>:$比黑农&&增产#6’981在昌吉区试平均&)0’6,>:$比黑农&&增产%(’6,81#,,,年最高99/5%产&9)’0>:$创全国春大豆单产最高纪录12’A栽培技术要点北疆石河子地区6月#0日左右播种$99/5%播量是93/>:$9月#0日左右开花$盛花期晚浇第一水$以利蹲苗$开花至成熟需灌630次水1中等及中上肥力条件下种植$采用0)45行距$#)45株距$ 99/5%保苗#’0万3#’(万株为宜1瘠薄地适当密植$中等以下肥力地$99/5%适施尿素#0>:7磷酸二铵#0>:1基础肥力高$旺长地块可在第一7二水前喷施#08的多效唑6):F99/5%或矮壮素防倒伏$及早防治红蜘蛛$禁种油葵茬口$以防菌核病危害12’B适应范围GH22新品种介绍!新大豆!号!"#品种来源$%%&年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室’从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育种一室引进(哈)%*$+,+-绥)$*.&./辽豆0号1’在我院通过观察对比试验筛选’边提交区试’边提纯生产原种’边多点进行生产试种’分别于.++$年.月和$$月通过石河子及伊犁州两地-市1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年$.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新大豆0号2!"3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0"&45’分枝+"6个’茎粗+"645’主茎$7节2叶披针形8深绿色’紫花’灰毛2二三粒荚多’荚灰褐色’底荚高$6")452籽粒椭圆’种皮黄色’脐黄色’有微光’百粒重$%92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品种’生育日数$.+天左右2在石河子及伊犁盆地多点区试&月..日播种’,月.日出苗’6月6日开花’)月0+日成熟’生育日数$.+天’需:$+;活动积温.7%$"0;2中抗花叶病’其它病害亦较轻2植株繁茂’耐瘠’抗旱性较强2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2!"!产量表现$%%6=$%%7年,点%次区域试验’平均6675.产.6)"%>9’比对照黑农00增产$&"$<2.+++年在石河子一四二团瘠薄地种植000"05.’平均6675.产.&+>9’比对照黑农00增产$)".<2!"@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中等肥力条件下种植26675.保苗."0万=."6万株’行距0+=,+45’&月中下旬,45地温稳定在);足墒播种为宜’播深&=,45’6675.播量6>92苗期中耕0次’深度$)=.&45’中耕第一次后’人工间定苗’开花期灌第一次水前6675.追尿素$,>98磷酸二铵$+>92从开花成熟保持田间湿润’一般灌水&=,次’及早防治红蜘蛛’禁种油葵茬’以防菌核病危害2!"A适应范围本品种适应于北疆沿天山一带的奇台8昌吉8石河子8乌苏8伊犁及焉耆盆地8拜城盆地等活动积温0+++;的冷凉地区种植’也适宜南疆三地州’中熟小麦收后具有:$+;活动积温.0++;地区复种2 @黑农!B-原名垦C C D D E@1@"#品种来源品种对比试验筛选’提纯复壮扩大繁殖’北疆多点示范推广’在伊犁盆地8塔城盆地和石河子南山8沙湾8农六师奇台农场等地种植’表现抗病’增产明显’效益显著2$%%&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黑农0%’.++$年$.月通过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3特征特性小圆叶’白花’无限结荚习性’株高%+45左右’少分枝’秆细’韧性强’主茎$7节左右’株型收敛2底荚高$645’单株结荚0,个’平均每荚."&粒2粒圆’黄色’脐黄色’百粒重$%=.+92@"!产量表现在石河子垦区历年来6675.产在.7+>9左右’较对照黑农00增产$$")<’最高6675.达0++>9以上2伊犁农四师七十一团.年累计种植+"&0万5.’平均6675.产.&+>9G.++$年塔城农九师一六三团瘠薄地上&++5.’平均6675.产$&0>9’最高产达.,&>9H6675.G喀什8和田地区麦后复种6675.产$)+>92@"@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上等肥力无碱害地块种植2当,45地温稳定在);以上时播种’播种时墒度要足’6675.播量一般在7>9左右26675.保苗一般在.".万=."6万株2从现行后开始’生育期中耕0次2一般施肥量为尿素$,>9H6675.’酸磷二铵$,>9H6675.’结荚鼓粒期适当叶面喷施多元微肥2现花开始灌水’满足头水’以后每隔$+=$,天灌一水’保持田间湿润2禁种油葵8油菜8马铃薯茬’以防菌核病危害2生育期要做好红蜘蛛的防治2@"A适应区域该品种适宜北疆近山区’高海拔冷凉地区的伊犁8塔城8博乐8奇台8吉木萨尔’一季春播’也适宜南疆的塔里木盆地’小麦收后具有:$+;活动积温..++;地区复种2A伊大豆#号-垦C D*I D1A"#品种来源(垦)7*67F-黑辐)7*671系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所采用快中子辐射黑交)+*.+J.杂交种子选育而成2$%%$年引入新疆农垦科学院2经我院筛选扩繁’自$%%$年多点试种8示范’在北疆可复播区’早熟小麦及油菜收后种植’表现早熟8高产8抗病2 .++$年$$月通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品种审定委员KL新品种介绍33!!!!!!!!!!!!!!!!!!!!!!!!!!!!!!!!!!!!!!!!!!!!!!!!!!!!!!!!!""""高产稳产多抗小麦##吐春$号柴雪琴%&黄玉贞’&包志江()%*新疆农科院奇台试验场&新疆奇台+(%+,,-’*库车县农技推广站-(*奇台县农技推广站.吐春/号)品系代号+012,.是新疆农科院奇台试验场%/+0年采用+,34(5,’%’4为母本&66167+(2)冬春麦兼用类型.&杂交后经南北交替选育而成&%//+年4月+日由吐鲁番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89主要特征特性吐春/号为春性&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厚&株高/,:;左右8茎秆粗壮<长芒<白壳<白粒&穗纺锤型&穗大粒多&平均穗粒数2+粒&生育期/,天左右&籽粒卵圆形&半角质&容重6/(=5>&千粒重22?0,=&籽粒蛋白质含量%2*4278该品种属于中熟类型&耐肥抗倒&高抗条锈<秆锈<白粉病<免疫散<腥黑穗&抗穗发芽&无黑胚&生育中后期在连天低温高湿条件下&只极轻度感染叶锈病8@产量情况%/+/年参加昌吉州春小麦区域试验&在’年(县4个试点平均446;’)旧制%亩&下同.产(6/*+0A =&比对照品种B C %)新春’号.增产2*++7&比B C ’新春’号增产%+*((7&产量汇总第一&%//’年参加鄯善县的品种比较试验&446;’产量为(6+*2A =&比B C %)昌春(号.增产(+*(7&比B C ’新春4号)新疆唯一的超高产品种.增产’%*27&%//2年参加吐鲁番地区春小麦区域试验8在鄯善县的%//(?%//0年的品种比较和生产示范中&比对照品种)昌春(号.446;’增产0/*0A =&增产率为’,*%07&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8%//2年在鄯善县)七克台镇<吐亚克乡<辟展乡.的生产示范中表现比对照品种)昌春(号.446;’平均增产4/*%%A =&增产率为’0*,/78%//4年在鄯善县的%%个乡镇&进行生产示范&播种面积/4,*((D ;’)最大面积246D ;’&最小面积’,D ;’.&比对照品种昌春(号在/4,*((D ;’面积上446;’增产4+*/A =&增产率为%’*67&达吐鲁番地区先进水平&仅%//4年一年就新增产值%6+*40万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吐鲁番地区及相似生态区解决高产而需秸秆来发展畜牧业的问题8吐春/号目前在全疆播种面积约(*6万D ;’&在新疆春麦区<冬春麦兼种区均可种植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8该品种属亚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繁茂&复播株高0,:;左右&主茎+*6节&单株结荚%’*0个&’/*0粒&(粒荚多8紫花&圆叶&棕毛-籽粒椭圆形&皮黄&有光泽&脐褐色&百粒重%+克左右8北方春大豆超早熟品种&在冷凉区春播生育期/0天&麦后复种生育期+0?+6天&需F %,G 活动积温%/,,?’%,,G8籽粒蛋白质含量(,*0078脂肪含量%/*4(78H *I 产量表现历年来北疆沿天山一带广大农区复种&446;’产在/(?%0,A =&较已审定的东农(4增产%07?’,78该品种植株繁茂&籽粒大&丰产性好&熟期早&抗性好&在新疆近%,年来&已被北疆麦后复种&公认的稳产<高产复播好品种8H *J 栽培技术要点熟小麦以及冬油菜茬&中上等肥力&灌水有保证的田块&作为复播大豆田8争取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南疆在6月%0?’,日播种也可正常成熟8446;’播量+?%,A =)看籽粒大小.&畦播&行距%’?%0:;&播深(:;&播后连灌’水&争取早出苗&446;’保苗2*,万?2*0万株8灌第二水或第三水前446;’撒施尿素0?+A =&促苗生长8灌二水前进行化除)针对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或在灌三水前人工拔草8复播荚全干&方可收割脱粒&随即入仓8H *H 适宜区域该品种适宜北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呼图壁<玛纳斯<石河子<沙湾<乌苏<精河以及伊犁的霍城<伊犁县<巩留县<察布查尔县等地的早熟小麦收后种植&也适宜焉耆盆地早熟小麦收后复种8KL 新品种介绍。
品种审定与定名
品种审定与定名
一、填空 1.国家级审定标准 省级审定标准 2.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简称 +作物种类简称 +年号+审定序号(二位数) 3.“ 国审”+作物种类简称+年号 +审定序号(三位数) 二、简答 答:先由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对申报的材料进行审核、整理后,并提交各专 业委员会初审。专业委员会在2个月内完成初审工作。各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 会议.到会委员达到该专业委员会委员总数的2/3以上的,会议有效。对报审 的品种进行认真讨论,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凡赞成票数超过法定委员 总数半数以上的品种通过初审。 初审实行回避制度。 初审通过的品种,由专业委员会在1个月内将初审意 见和推荐种植区域意见提交主任委员会审核,审核同意的,通过审定。主任委 员会应当在1个月内完成审定工作。 审定通过的品种,由品种审定委员会编号、命名、登记、颁发审定合格证 书,农业部签发公告。
品种审定与定名
品种审定与定名
1.了解品种审定程序
2.掌握品种的命名方法
品种审定与定名
品种审定和定名必须按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其中品种审定标准分国家 级审定标准和省级审定标准。
品种审定标准
国家级审定标准 水稻、小麦、玉米、棉花、 大豆及农业部确定的主要 农作物的品种审定标准, 由农业部制定。
省级审定标准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确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审定 标准,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 部门制定,报农业部备案。
品种审定与定名
(2)品种名称
例如:丰田6号
皖麦46
品种审定与定名 二、国家级品种审定与命名
1.国家级品种审定程序 申报人 报审 品审办 审核整理 材料
提交 到会委员达到总 数的2/3以上的, 会议有效, 2个 月内完成
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性状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1):40-45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h l j n y k x .h a a s e p.c n D O I :10.11942/j.i s s n 1002-2767.2023.11.0040刘文林,唐婧泉,张宏纪,等.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性状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1):40-45,46.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性状分析刘文林1,唐婧泉1,张宏纪1,孙 岩1,杨淑萍1,李禹尧2,王翔宇1,孙 丹1(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摘要:为指导黑龙江省春小麦育种方向,对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的109个小麦品种的育种特点㊁演变情况㊁产量性状㊁品质性状和抗病性进行了分析㊂结果表明,品种审定数量逐年上升,科研育种机构已成为小麦育种的主导力量㊂品种选育仍以杂交为主,从产量性状来看,产量和千粒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产量幅度变化较大,千粒重幅度变化较小㊂产量与生育期㊁株高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㊂从品质指标看,稳定时间与蛋白质含量㊁湿面筋含量和容重均呈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达到极显著关系㊂国审小麦品种兼顾产量㊁品质和病害的综合性状,而省审小麦对抗病性要求较严格,赤霉病和根腐病需达到中感以上水平㊂现有黑龙江省审小麦品种抗病性表现较差,今后应加强对小麦赤霉病和根腐病等综合抗性品种的选育㊂关键词:黑龙江省;小麦品种;育种特点;性状分析收稿日期:2023-09-18基金项目: 十四五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 F D 1200700);核能开发科研项目;黑龙江省外向型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黑龙江省院创新工程(C X 23G G 0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21Y Y Y F 003)㊂第一作者:刘文林(1976-),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小麦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研究㊂E -m a i l :2533383054@q q .c o m ㊂通信作者:张宏纪(1969-),男,博士,研究员,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㊂E -m a i l :f u m a i @163.c o m㊂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为全球人口提供近20%的总热量输入[1]㊂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春小麦主产区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有利于强筋小麦生产,被农业部区划为 大兴安岭沿麓强筋小麦产业带 [2]㊂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保障该区适度的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㊂研究小麦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特别是推广品种的演变规律,对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3-6]㊂宋健民等[7]研究1999-2010年山东省审定小麦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的演变规律,发现山东省近年来育成小麦品种产量水平稳步提高,提高小麦的成穗率㊁扩大单位面积穗数可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建议山东省小麦品种选育以多穗为宜㊂张俊灵等[8]分析1986-2015年间北部冬麦区旱地小麦品种的变化规律,得出旱地小麦品种选育应在保障抗旱节水性选择的基础上,通过适当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性,进一步增加穗数,培育结实性好㊁穗子较大及小穗数适中的品种来提高穗粒数,选择灌浆期长且灌浆速率高的小麦品种来提高品种的千粒重等结论㊂目前,有关黑龙江省审定小麦的育种特点及性状演变研究相对较少㊂为此,本研究对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小麦品种审定公告数据进行分析,初步得出15年来黑龙江审定小麦品种的育种特点㊁农艺㊁产量及品质性状演变规律,以期为今后黑龙江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㊂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验材料为2008-2022年黑龙江省的审定推广小麦品种109个㊂产量㊁品质性状和抗性水平数据来源于当年的审定公告㊂根据历年来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公告和黑龙江省小麦审定公告,2008-2022年共审定小麦品种110个,其中国家春小麦晚熟组41个,黑龙江省小麦中熟组34个,黑龙江省小麦晚熟组34个,以及冬小麦品种1个㊂由于审定形式不同,且年度间测定指标不统一,本研究按照国家东北春麦区晚熟组国审品种,黑龙江省小麦中熟组和晚熟组省审品种3种类型进行分析㊂由于国审小麦和省审小麦测定的性状不同,本研究仅对生育期㊁株高㊁千粒重和产量,以及容重㊁蛋白质含量㊁湿面筋含量㊁稳定时间等主要性状进行分析㊂由于黑龙江省省审冬小麦仅为1个,本研究中暂不对其进行性状分析㊂1.2 方法数据采用W P S7.5和S P S S20.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㊂411期 刘文林等: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性状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近年来黑龙江省审定小麦品种概况及育种特点2.1.1 品种概况 根据历年来的国家和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公告,2018-2022年黑龙江省共审定小麦品种110个,春性小麦109个,冬性小麦只有1个㊂其中,国审品种41个,省审小麦品种69个(双审品种占7个),年均审定7.3个(表1)㊂2008-2012年审定品种25个,年均审定5.0个;2013-2017年审定品种24个,年均审定4.8个;2018-2022年审定品种61个,年均审定12.2个,分别为2008-2012年㊁2013-2017年的2.44倍和2.54倍㊂表1 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小麦品种概况年份国审省审合计2008-20121213252013-2017816242018-2022214061总计41691102.1.2 育种方法 由表2可知,近年来运用的育种方法与技术主要有6种㊂110个小麦品种主要采用单交(65个,占59.09%)㊁复交(25个,占22.73%)㊁诱变(12个,占10.91%)㊁远源杂交(3个,占2.73%)㊁矮败群体轮回选择(3个,占2.73%)和单倍体育种(2个,占1.81%)㊂品种间杂交依然是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利用该方法育成了90个小麦品种,其中包括88个春性小麦,1个冬性品种及1个黑麦特用小麦品种㊂利用辐射和航天诱变技术育成了龙辐麦18㊁龙辐麦19㊁龙辐麦20等12个小麦新品种;利用单倍体技术育成了龙麦37和龙麦63,利用远源杂交技术育成了龙春3号㊁龙春4号和龙春164;利用矮败群体轮回育成了克春151185㊁克春151350和龙麦91㊂从而验证了辐射诱变育种㊁单倍体育种㊁远源杂交和矮败群体轮回选择在小麦育种中的可行性㊂2.1.3 育种机构 从育种单位的类型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原作物育种研究所)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㊁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㊁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是审定的主导力量,共选育了97个小麦新品种,占总审定品种数量的88.18%;种子企业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哈尔滨东北丰种子有限公司共选育了4个小麦新品种,占总审定品种数量的3.64%;科研高校中的东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共选育了3个小麦新品种,占审定品种数量的2.73%;科研机构与种子企业联合中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审定5个小麦新品种,占审定品种数量的4.54%;科研机构与大学联合中哈尔滨师范大学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共审定1个小麦新品种,占审定品种数量的0.91%㊂表2 2008-2020年黑龙江省审定小麦品种的育种方法及育种单位特点品种类型审定类型育种方法育种机构单交复交矮败诱变远源单倍体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科研机构/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冬性品种国审00000000000省审1000001000春性品种国审2980400331430省审35163832641020特用品种国审00000000000省审10000000001合计6525312329734512.2 黑龙江省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2.2.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 由表3可知,15年间黑龙江省国家春小麦晚熟组国审的春小麦品种产量增幅的变异系数达34.5%,其他性状变异系数在3.3%~9.0%之间,产量平均达到4418.7k g㊃h m -2,其变异系数为9.0%㊂15年间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中熟组审定品种产量增幅的变异系数达24.2%,其他性状变异系数在2.5%~13.4%之间,产量平均达到3867.4k g㊃h m -2,其变异系数为13.4%㊂15年间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晚熟组审定品种产量增幅的变异系数达37.2%,其他性状变异系数在3.8%~9.6%,产量平均达4136.7k g㊃h m -2,其变异系数为9.6%㊂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中熟组审定品种千粒重>国家春小麦晚熟组国审品种千粒重>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晚熟组审定品种千粒重㊂而国家春小麦晚熟组国审品种平均产量>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晚熟组审定品种平均产量>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中熟组审定品种平均产量㊂14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11期表3 2008-2022年黑龙江省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变化趋势类别描术统计生育期/d 株高/c m 千粒重/g 产量/(k g ㊃h m -2)比对照增产/%国家春小麦晚熟组国审平均值91.093.335.94418.76.8品种标准差3.05.81.6397.42.4最大值96.8104.038.15163.812.4最小值86.385.332.73340.53.7变异系数/%3.36.24.69.034.5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平均值85.992.236.63867.48.7中熟组审定品种标准差2.23.21.4517.12.1最大值89.098.038.34390.012.2最小值82.087.334.12814.96.2变异系数/%2.53.53.913.424.2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平均值89.694.535.64136.77.0晚熟组审定品种标准差3.44.81.8397.32.6最大值95.0100.739.84721.711.4最小值83.085.032.43323.42.2变异系数/%3.85.15.29.637.22.2.2 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及相关性状历年间变化趋势 2008 2022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中熟和晚熟品种小麦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趋势不大,并且年度间有较小的波动,其中在中熟品种中产量年均增量为-15.8179k g ㊃h m -2,在晚熟品种中平均年增量为-14.5786k g㊃h m -2㊂黑龙江省国审春小麦晚熟品种中小麦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产增量为28.1357k g㊃h m -2㊂黑龙江省小麦品种千粒重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年均下降的幅度不大,变化范围在-0.2393~-0.0286g 之间(表4)㊂表4 2008-2022年黑龙江省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年增量变化年份国家春小麦晚熟组国审品种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中熟组审定品种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晚熟组审定品种生育期/d株高/c m千粒重/g产量/(k g ㊃h m -2)生育期/d株高/c m千粒重/g产量/(k g ㊃h m -2)生育期/d株高/c m千粒重/g产量/(k g ㊃h m -2)200893.789.735.94451.585.090.038.34112.783.085.036.04244.1200995.08836.94278.085.090.036.03568.995.097.536.53908.1201096.8101.036.54363.1----92.0100.035.04165.8201186.385.335.34388.085.087.538.02868.390.089.532.43591.5201287.092.037.34248.085.095.038.03907.592.594.335.74298.8201388.592.537.14240.5----89.090.036.54721.7201490.0100.033.53340.582.087.337.03704.583.094.033.43323.42015----84.794.034.44390.087.093.737.14094.3201690.097.332.74570.583.794.237.44343.290.0100.037.04629.0201792.5104.034.55163.889.098.037.22814.9----201889.393.337.04434.485.093.038.04267.989.395.334.64620.2201990.894.837.54413.987.388.836.23959.390.788.439.84022.8202090.787.034.14522.588.794.334.14260.990.597.534.23844.6202189.486.638.14601.189.092.835.74187.092.9100.734.24409.6202293.595.335.54845.487.693.734.93891.290.297.635.64040.0变化量-0.25.6-0.4393.92.63.7-3.35-221.457.212.6-0.4-204.1年均增量-0.01430.4000-0.028628.13570.18570.2643-0.2393-15.81790.51430.9000-0.0286-14.57862.2.3 产量与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5可知,产量与生育期㊁株高呈正相关;生育期与株高呈正相关,且在国家春小麦晚熟组国审品种和省区域试验中熟组品种中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产量与千粒重在国家春小麦晚熟组国审品种和省区域试验中熟组品种中呈负相关㊂说明在小麦育种时,需要同时兼顾生育期㊁株高㊁千粒重和穗粒数使产量协调发展㊂2411期刘文林等: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性状分析表52008-2022年黑龙江省小麦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项目生育期株高千粒重产量增产比国家春小麦晚熟组国审品种生育期1株高0.432**1千粒重0.062-0.1591产量0.1700.105-0.0451增产比0.323*0.144-0.1750.1261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生育期1中熟组审定品种株高0.393*1千粒重-0.385*-0.2051产量0.0740.081-0.0971增产比0.0790.104-0.015-0.0281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生育期1晚熟组审定品种株高0.2451千粒重-0.061-0.2541产量0.0610.2470.1431增产比-0.308-0.1110.098-0.1731注:*和**分别表示在0.05和0.01水平显著相关㊂下同㊂2.3黑龙江省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及相关性分析2.3.1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由表6可知,无论是国家春小麦晚熟组国审品种,还是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审定的中熟和晚熟品种,其稳定时间的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均在38%以上,说明这个性状的品种间差异较大,有较大的改良潜力;而蛋白质含量㊁湿面筋含量㊁容重等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小,说明这些性状的品种间的差异较小,进一步改良空间较小㊂同时黑龙江省审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㊁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要高于国家春小麦晚熟组国审品种㊂表62008-2022年黑龙江省小麦的品质性状变化趋势类别描术统计平均容重/(g㊃L-1)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m i n 国家春小麦晚熟组国审品种平均值816.2914.6631.374.49标准差11.890.471.261.72最大值831.0015.2033.509.00最小值789.3013.9029.002.40变异系数/%1.463.204.0238.34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中熟平均值811.1215.5332.9210.00组审定品种标准差9.150.702.316.80最大值826.9016.7037.6526.70最小值793.0014.4028.502.80变异系数/%1.134.517.0267.97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晚熟平均值806.6915.9034.309.53组审定品种标准差22.101.102.226.17最大值834.5018.1238.2025.95最小值749.5813.3030.153.10变异系数/%2.746.926.4764.722.3.2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由表7可知,从品质指标看,稳定时间与蛋白质含量㊁湿面筋含量和容重整体上呈正相关,且国家春小麦晚熟组区域试验中稳定时间与蛋白质含量达显著水平;在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中熟品种中稳定时间与容重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㊂因此可以把提高湿面筋含量作为提高小麦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㊂34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11期表7 2008-2022年黑龙江省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类别描述统计容重/(g㊃L -1)蛋白含量/%湿面筋/%稳定时间/m i n国家春小麦晚熟组国审品种容重1蛋白含量0.1251湿面筋0.1840.793**1稳定时间0.2170.332*0.1811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中熟容重1组审定品种蛋白质含量-0.161湿面筋-0.0910.769**1稳定时间0.348*0.1440.0861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晚熟容重1组审定品种蛋白质含量-0.2621湿面筋-0.415*0.886**1稳定时间0.189-0.066-0.19512.4 黑龙江省小麦品种抗病性2.4.1 国审小麦品种抗病性分析 由表8可知,在黑龙江省国审小麦中,在赤霉病抗性上没有中抗㊁高抗和免疫的品种㊂其中有10个品种达到中感,占所有审定品种的24.4%;有31个品种达到高感,占比为75.6%㊂根腐病抗性中不存在免疫和高抗品种;有1个品种达到中抗水平,占所有审定品种2.4%;28个品种达到中感,占比为68.3%;12个品种达到高感,占比为29.3%㊂秆锈病抗性中有19个品种达到免疫,占所有审定品种46.3%;有14个品种达到高抗,占所有审定品种的34.1%;有8个品种达到中抗,占所有审定品种的19.5%;不存在中感和高感秆锈病品种㊂表8 2008-2022年黑龙江省国审小麦品种的抗病性病害项目免疫高抗中抗中感高感赤霉病品种数量0001031分布频率/%00024.475.6根腐病品种数量0012812分布频率/%02.468.329.3秆锈病品种数量1914800分布频率/%46.434.119.5002.4.2 省审小麦品种抗病性分析 由表9可知,在黑龙江省省审小麦中,赤霉病抗性存在3种类型,其中2个品种达到中抗水平,占审定品种的2.9%,65个品种为中感,占审定品种的95.6%,1个品种达到中感-中抗水平,占审定品种的1.5%,不存在高感的品种㊂根腐病抗性存在3种类型,3个品种达到中抗水平,占审定品种的4.4%,64个品种达到中感水平,占审定品种的94.1%,1个品种达到中抗-中感水平,占审定品种的1.5%㊂秆锈病抗性存在7种类型,其中免疫㊁高抗和高抗-免疫水平较多,分别为36个㊁15个和12个,占审定品种的52.9%㊁22.1%和17.6%;高抗-免疫水平有2个,占比为2.9%;抗病-免疫㊁中抗-免疫㊁中抗各有1个,占比均为1.5%㊂表9 2008-2022年黑龙江省省审小麦品种的抗病性病害项目免疫高抗高抗-免疫高抗-免疫抗病-免疫中抗-免疫中抗中感中抗-中感中感-中抗赤霉病品种数量00000026501分布频率/%0000002.995.601.5根腐病品种数量00000036410分布频率/%00004.494.11.50秆锈病品种数量3615122111000分布频率/%52.922.117.62.91.51.51.50003 讨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㊁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各类科研机构15年间共审定小麦品种97个,占审定品种的88.2%㊂而种子企业㊁企业与农业大学㊁农业大学之间和科研机构与农业大学合作育种已成为辅助力量,占审定品种的11.8%㊂从研究结果来看,2008-2022年,各类科研机构共选育小麦新品种数量是同期其他育种企业和农业大学等审定品种数量(13个)的7.5倍,已显然成为育种的主导力量[9-10]㊂本研究对近15年黑龙江省审定的109个小麦品种产量进行分析发现,育成品种生育期逐年增加,特别是在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中熟和晚熟组品种中,生育期年增量分别为0.1857和0.5143d;株4411期 刘文林等: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性状分析高随着年份推移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升高0.2643~0.9000c m ;千粒重随年份推移呈缓慢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0286~0.2393g;而产量在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中熟和晚熟组品种中呈下降趋势,年均减少14.5786~15.8179k g㊃h m -2,而黑龙江省的国审小麦品种中产量年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加为28.1357k g㊃h m -2㊂这可能是生育期和株高与公顷产量呈正相关有关,也可能与春小麦的生长生态条件变化有关[11-12]㊂在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的109个小麦品种中,强筋小麦品种29个,中强筋小麦品种8个,中筋小麦品种72个,分别占比为26.6%㊁7.3%和66.1%㊂在品质指标当中,籽粒容重都是大于740.00g ㊃L -1,粗蛋白含量(干基)都是大于13.00%,湿面筋含量都是大于28.50%,这些指标达到中强筋品种指标㊂但是稳定时间小于7.00m i n 的品种所占比重较大[13],面团稳定时间是制约小麦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把面团稳定时间作为品质改良的主攻方向[14-15]㊂相关分析表明,稳定时间与其他品质性状基本呈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㊂因此应该把提高湿面筋含量作为提高小麦品质的主要方向[16]㊂小麦赤霉病㊁根腐病和秆锈病是影响黑龙江省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17-20]㊂本研究结果也发现,近15年审定小麦中缺少高抗赤霉病和根腐病品种,只有在省审晚熟组小麦品种中有2个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表现为中抗,3个小麦品种对根腐病表现为中抗,大部分品种都是中感品种,缺乏高抗和免疫类型的小麦品种㊂因此黑龙江省审定的小麦品种整体抗病性表现较差,今后应加快引入新的抗源材料,挖掘新的抗病基因,可以利用分子聚合育种等手段逐步提高品种抗病性,特别是加强小麦赤霉病和根腐病等综合抗性品种选育㊂4 结论本研究对近15年黑龙江省审定的109个小麦品种进行分析发现,品种审定数量逐年上升,科研育种机构已成为小麦育种的主导力量㊂品种选育仍以杂交为主㊂从产量性状来看,产量和千粒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产量幅度变化较大,千粒重幅度变化较小㊂产量与生育期㊁株高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㊂从品质指标看,稳定时间与蛋白质含量㊁湿面筋含量和容重均呈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㊂国审小麦和省审小麦对抗病性的标准不同,国审小麦品种兼顾产量㊁品质和病害的综合性状,而黑龙江省省审小麦对抗病性要求较严格,抗赤霉病和根腐病需达到中感以上水平㊂现有黑龙江省省审小麦品种抗病性表现较差,今后要加强小麦赤霉病和根腐病等综合抗性品种的选育㊂参考文献:[1] L I U WL ,L IYY ,S U NY ,e t a l .G e n e t i c a n a l y s i s o fm o r p h o l o gi c a l t r a i t s i ns p r i n g w h e a tf r o m t h e N o r t h e a s to fC h i n ab y ag e n o m e -w i d ea s s o c i a t i o ns t u d y [J ].F r o n t i e r si n G e n e t i c s ,2022,13:934757.[2] H EZH ,L I NZ J ,WA N GLJ ,e t a l .C l a s i f i c a t i o no n c h i n e s ew h e a t r e g i o n s b a s e do n q u a l i t y [J ].S c i e n t i aA g r i c u l t u r aS i n i c a ,2002,35(4):359-364.[3] 杜晓宇,李楠楠,邹少奎,等.黄淮南片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性状的综合性分析[J ].作物杂志,2021(4):38-45.[4] 刘海浪,金彦刚,杨永乐,等.2005-2019年江苏省冬小麦品种的性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3):7-12.[5] 李爱国,宋晓霞,张文斐,等.2001-2020年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表型性状演变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21,41(8):947-959.[6] 陈贵菊,闫璐,王福玉,等.近10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区试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21,53(5):142-148.[7] 宋健民,戴双,李豪圣.山东省近年来审定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6):1114-1126.[8] 张俊灵,闫金龙,张东旭.北部冬麦区旱地小麦品种的演变规律[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8):1017-1024.[9] 赵立娟,宋为富,车京玉,等.2008-2018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与育种概况[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5):146-451.[10] 宋维富,杨雪峰,赵丽娟,等.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进展及产业发展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22,42(5):171-177.[11] 王雨燕,朱红彩,黄金华,等.2013-2018年河南省审定的半冬性小麦品种产量结构特点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3):21.[12] 朱保磊,谢科军,薛辉,等.河南省小麦品种(系))的品质状况及演变规律[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5):623-631.[13] 李宛,李辉,戴长军,等.2006-2008年黑龙江省小麦审定品种品质状况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5):112-113.[14] 权威,马锦绣,华正蓉,等.我国部分审定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及基因型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3,24(3)701-718.[15] 胡学旭,周桂英,卢伟,等.中国主产区小麦在品质区域间的差异[J ].作物学报,2009,35(6):1167-1172.[16] 张华崇,赵树琪,闫振华,等.湖北省近20年审定小麦品种的产量㊁品质性状及抗病性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21,41(11):1356-1367.[17] 车京玉,邵立刚,李长辉,等.分子育种在抗赤霉病种质创新中的应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2):17-23.[18] 刘文林,张宏纪,孙岩,等.建国以来黑龙江省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检测与组成分析[J ].核农学报,2019,33(1):39-47.[19] 刘东军,宋为富,杨雪峰,等.小麦F h b 1基因定位㊁克隆及其在赤霉病育种中利用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2020(4):16-20.[20] 李易初,孟庆林,石凤梅,等.2013年黑龙江省小麦白粉菌毒力结构分析[J ].作物杂志,2015(4):20-22.54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1):46-51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h t t p://h l j n y k x.h a a s e p.c n D O I:10.11942/j.i s s n1002-2767.2023.11.0046张悦忠,孙继颖,田磊,等.大兴安岭南麓带状复合种植带型对大豆玉米生长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1):46-51.大兴安岭南麓带状复合种植带型对大豆玉米生长的影响张悦忠1,孙继颖2,田磊1,刘玉龙1,于长生1,董津蒙1,艾俊国1,史生云1 (1.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兴安盟137600;2.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摘要:为探究不同带状种植模式下大豆玉米生长㊁产量特性及经济效益,通过设置4种带型S2M2㊁S4M4㊁S4M2㊁S6M4及单种玉米(M)㊁大豆(S)6个处理对不同种植带型的大豆玉米生育进程㊁农艺性状㊁产量㊁土地当量比(L E R)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㊂结果表明,带状种植条件下的大豆生育期有延迟现象,与单种大豆相比生育期延迟2~3d;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玉米边际效应优势最大的S2M2带型,玉米穗部性状因子得分最高,为1.22,单种玉米因子得分最低,仅为-2.27;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大豆的百粒重在20.17~22.87g之间,而单种大豆百粒重仅为19.94g;4种带型设置的L E R均大于1,其中S4M2带型的L E R最大,为1.38;与单种玉米相比,S4M4带型纯收益最高,增收246.95元㊃h m-2,增收率为1.60%,与单种大豆相比增收11822.07元㊃h m-2,增收率为101.90%㊂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的整体经济效益大于单种,通过土地当量比㊁经济效益及下一年轮作等整体分析,S4M4带型适用于种植面积大㊁机械化程度高的大兴安岭南麓地区㊂关键词:大豆;玉米;带型;生长发育;经济效益我国大豆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一,国内的生产量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1-2]㊂基于此背景下,2022年收稿日期:2023-02-27基金项目:扎赉特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金㊂第一作者:张悦忠(1972-),男,学士,推广研究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㊂E-m a i l:188********@163.c o m㊂通信作者:孙继颖(1972-),女,博士,教授,从事玉米种质资源及玉米栽培生理研究㊂E-m a i l:n m s u n j i y i n g@163.c o m㊂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黄淮海㊁西北㊁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3]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团队在对传统玉米-大豆间套种植基础上通过选配良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等传承与创新的一套种植技术[4-5]㊂在西南地区,玉米与大豆套作种植已得到了大面积推广[6-7]㊂B r e e d i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T r a i t s o fW h e a tV a r i e t i e sA p p r o v e di n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f r o m2008t o2022L I U W e n l i n1,T A N G J i n g q u a n1,Z H A N G H o n g j i1,S U N Y a n1,Y A N G S h u p i n g1,L I Y u y a o2, W A N GX i a n g y u1,S U ND a n1(1.I n s t i t u t e o f C r o p R e s o u r c e s,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c a d e m y o fA g r i c u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H a r b i n150086C h i n a;2.H e i-l o n g j i a n g A c a d e m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H a r b i n150086,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o r d e rt o g u i d et h ed i r e c t i o no fs p r i n g w h e a tb r e e d i n g i n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t h eb r e e d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e v o l u t i o n,y i e l dt r a i t s,q u a l i t y t r a i t s,a n dd i s e a s er e s i s t a n c eo f109a p p r o v e dv a r i e t i e sf r o m 2008t o2022i n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w e r ea n a l y z e d.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t h en u m b e r o f a p p r o v e dv a r i e t i e s h a d i n c r e a s e da n n u a l l y,a n d r e s e a r c ha n db r e e d i n g i n s t i t u t i o n sh a db e c o m e t h e d o m i n a n t f o r c e i nw h e a t b r e e d i n g.H y b r i db r e e d i n g s t i l l a c c o u n t s f o r t h em a j o r i t y.I n t e r m s o f y i e l d t r a i t s,y i e l d a n d t h o u s a n d-g r a i nw e i g h t s h o w ad e c l i n i n g t r e n d y e a r b yy e a r,w i t h y i e l d s h o w i n g a l a r g e r r a n g e o f c h a n g e s a n d t h o u s a n d-g r a i nw e i g h t s h o w i n g a s m a l l e r r a n g e o f c h a n g e s.Y i e l dw e r e 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w i t h g r o w t h p e r i o d a n d p l a n t h e i g h t,a n dn e g a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w i t h t h o u s a n d-g r a i nw e i g h t.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q u a l i t y i n d i c a t o r s,s t a b i l i t y t i m e i s 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w i t h p r o t e i n c o n t e n t,w e t g l u t e n c o n t e n t,a n db u l kd e n s i t y,a n d p r o t e i n c o n t e n t h a d ah i g h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w e t g l u t e nc o n t e n t.N a t i o n a l-a p p r o v e dw h e a tv a r i e t i e s t o o k i n t oa c c o u n t 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t r a i t so f y i e l d,q u a l i t y,a n dd i s e a s e r e s i s t a n c e,w h i l e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a p p r o v e dw h e a t v a r i e t i e sh a ds t r i c t e r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d i s e a s e r e s i s t a n c e,a n dr e s i s t a n c e t o f u s a r i u mh e a db l i g h t a n dr o o t r o tm u s t r e a c ham o d e r a t e l y s u s c e p t i b l e l e v e l o r h i g h e r.T h e c u r r e n t l y a p p r o v e dw h e a t v a r i e t i e s i n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d e m o n s t r a t e p o o r r e s i s t a n c e t od i s e a s e s.T h e r e f o r e,i t i se s s e n t i a l t o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b r e e d i n g o fw h e a t v a r i e t i e sw i t h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e s i s t a n c e a g a i n s t d i s e a s e s s u c ha s f u s a r i u mh e a db l i g h t a n d r o o t r o t.K e y w o r d s: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w h e a t v a r i e t i e s;b r e e d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t r a i t a n a l y s i s64。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
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是由相关农业部门或机构颁发的,用于确认某一农作物品种的品种特征、适应性、产量等方面的认定。
该证书通常包含有关品种名称、适应地区、生长周期、产量、抗性特点等信息。
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的颁发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实地试验、数据分析和专家评审,确保该品种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获得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的品种通常被认定为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可以在特定的种植区域内推广种植,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大豆品种及高产栽培
大豆品种及高产栽培为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农技推广工作,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农民科学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我部组织遴选了2010年15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80项主推技术,现予推介发布。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2010年黄淮海主导品种皖豆28、中黄13、菏豆13、郑92116、冀豆17、晋遗30,皖豆28 审定情况:2008年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8004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3-106天。
株高80厘米,主茎17节。
卵圆叶,灰毛、紫花。
有限结荚习性,抗倒伏,适合机械收获。
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无光泽,脐褐色,百粒重22.11克。
品质:蛋白质45.83%,脂肪19.94%皖豆28历年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皖豆28在黄淮海联合鉴定中安徽8个试点汇总结果皖豆28在潘村湖农场示范现场中黄13品种来源:豫豆8号×中作90052-76。
审定情况:分别通过安徽、天津、陕西省、北京市、辽宁、四川、山西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30~135天,夏播生育期100~105天。
半矮秆,有效分枝3~5个,椭圆形叶,灰毛,紫花。
有限结荚习性。
椭圆粒,黄种皮,褐脐,百粒重23克。
粗蛋白含量43%、粗脂肪含量19%左右。
中黄13产量表现:1998~2000年参加天津市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科丰6号增产12.13%,1999~2000年安徽省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16.0%;1999~2000年参加陕西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增产27.05%;2000~2001年参加北京市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增产20.1%。
适宜区域:适宜在华北北部、山西中部、辽宁南部、四川等地春播,淮河流域及淮北地区、天津市及陕西省南部等地区夏播种植。
菏豆13品种来源:菏95-1×豫豆8号审定情况:2005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审定。
江西省历年审定水稻品种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两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不育系 籼型不育系 籼型不育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两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两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两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两系杂交稻 籼型两系杂交稻 籼型不育系 籼型不育系 籼型不育系 籼型不育系
91 赣6优88 92 紫两优5218 93 94 95 96 97 天丰优紫红 陵两优611 中2优280 中组7号 中早35
赣6A× 测8-8 紫广8S× R5218 天丰A× 紫红 湘陵628S× 华恢611 中2A× 中恢280 中选78× 嘉育253 中早22× 嘉育253 五丰A× R623 金23A× R313 威20A× 洲恢418 欣荣A× R2045 瑞115A×金谷6号 优ⅠA× 94B 金23A× 赣香B 泸香618A×泸恢8258 春江16A× CH59 安湘S× TR01 新香A× R318 天丰A× R6418 中9A× 先恢173 协青早A× R916 五丰A× 淦恢3号 荣丰A× R7 1161S× R608 天丰A× R281 T98A× R832 新丰A× R644 荣丰A× R225 珍汕97A× R736 佳A× R1251 广占63-4S× R126 香H2A× R158 K17eA× 金谷恢25号 益丰A× 昌恢121 丰源A× 航98 赣晚籼30号× 中鉴98-19 GD-6S× L17 宜香1A× R2103 玉香A× R1716 培矮64S× R1993 培矮64S× 福丰恢1号 Y58S× R916 Ⅱ-32A×淦恢1号
审定通过品种名录.doc附件【整理版】
附件审定通过品种目录- 2 -- 3 -- 4 -1、品种审定编号:蒙审玉2017001号品种名称:瑞丰88申请者:内蒙古中农种子科技有限公司育种者:内蒙古中农种子科技有限公司品种来源:以H452为母本、昌7-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母本H452是以先锋杂交种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连续自交8代选育而成;父本昌7-2为外引系。
特征特性:出苗至成熟128天,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
幼苗叶鞘深紫色,叶片绿色,颖壳深绿色,雄穗一级分枝9-12个,花药深紫色,花丝紫色,茎紫色。
株型紧凑型,株高288厘米,穗位高114厘米,成株叶片数21。
果穗短筒型,穗长16.7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0.5厘米,穗行数16-18,行粒数38,单穗粒重186克,出籽率85.6%,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百粒重31克。
接种鉴定,抗弯孢叶斑病(3R),抗茎腐病(6.2%R),中抗大斑病(5MR),感丝黑穗病(18.9%S),感玉米螟(7.0S)。
籽粒容重745克/升,粗蛋白8.13%,粗脂肪3.45%,粗淀粉75.64%,赖氨酸0.25%。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944.0千克,比对照增产12.42%;2015年参加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71.1千克,比对照增产11.1%;2016年参加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99.0千克,比对照增产4.18%。
栽培技术要点:4月末至5月初播种,亩播种量2.0千克左右,种子包衣处理;亩留苗4500株;施足底肥,亩施- 5 -磷酸二铵种肥20千克或复合肥30千克以上,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千克以上,此期防玉米螟一次;浇足底墒水,大喇叭口期结合施肥浇水一次,灌浆期灌水次数可根据降水量而定,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保全苗,苗期蹲苗,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是增产的关键因素。
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玉米螟和丝黑穗病。
适宜种植区域: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850℃以上地区种植。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非主要(zhǔyào)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zǒngzé)第一条为科学、公正、及时地登记(dēngjì)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规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guǎnl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消费安全和用种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制定(zhìdìng)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五种主要农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作物。
第三条国家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
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登记,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农业部制定和调整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发布列入登记目录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表,建立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品种登记平台)。
第五条农业部负责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具体工作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承担。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品种登记受理、申请文件审查,具体工作由省级种子管理机构承担。
第二章申请、受理(shòulǐ)与审查第六条品种登记申请实行属地管理,单位在注册地、个人在户口(hùkǒu)所在地,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
申请品种登记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者),应当在品种登记平台上实名注册。
一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pǐnzhǒng)只能在一地申请登记。
第七条一个品种由两个(liǎnɡ ɡè)以上申请者分别提出(tí chū)品种登记申请的,最先申请的为申请者;同时申请的,最先完成该品种育种的人为申请者;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还应当经过品种权人的同意。
第八条在中国境内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场所的境外机构、个人在境内申请品种登记的,应当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境内种子企业代理。
第九条申请登记的品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二)具备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三)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品种名称。
冬小麦新品种轮选987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程
冬小麦新品种轮选987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程轮选987是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秉华研究员等以我国特有的矮败小麦为育种工具,通过轮回选择技术培育的超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
1轮选987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轮选987在国家北部冬麦区区试中连续两年列各参试品种第一位,平均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增产14.8%。
在历年生产试验和国家小麦新品种展示(北京点)中亩产也排名第一位,比对照品种增产极显著。
在黄淮南片区试中,最高亩产达715kg(淮海农场农科所区试点)。
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2适应性强轮选987适宜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中南部、山东及河南北部、甘肃东南及新疆南部种植。
近几年的生产示范推广中表现出巨大的增产潜力,先后出现十几块亩产超600kg的超高产田,同时在中下等地力或偏沙土地上种植,增产幅度也很大,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适应性和稳产性。
1.3特征特性轮选987为冬性,抗寒性好,株高75~80cm。
抗倒伏能力强,株型结构合理,叶片较小且挺直,叶色深绿。
植株拔节以前生长较缓慢,拔节后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
分蘖力强,成穗率高,高产田亩穗数在50~60万之间。
麦穗相对较大,千粒重45g左右。
成穗落黄好,抗干热风能力强,成熟期偏晚。
籽粒品质较好,籽粒蛋白质含量14.2%,湿面筋32.6%。
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硬质。
抗白粉病和条锈病,较抗叶枯病。
高抗穗发芽。
2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程2.1播前准备2.1.1蓄足底墒:播种前土壤墒情不好的麦田应浇好底墒水。
2.1.2配方施足底肥①能够深耕深施肥的中上等地力麦田,每亩施化肥,折合纯氮12~13kg(约占全生育施氮总量的60%~70%),五氧化二磷11~13kg,氧化钾5.0~7.5kg,约折合磷酸二铵23~27kg,尿素15~20kg,氯化钾10~15kg。
提倡多施有机肥,在有机肥较多时底化肥的数量可酌情减少。
如土壤中缺少小麦生长需要的其它元素肥料,可适当补施。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程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及有关配套法规的规定,为了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加速新品种推广、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指的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水稻、大豆、油菜、花生、西瓜、马铃薯等九种作物。
第二章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条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品审会)是在省农业厅领导下,负责全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工作的机构。
第四条省品审会由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委员一般应该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
品审会设立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委员若干名,每届任期五年。
委员因工作原因,参加会议确有困难的,可以提出申请辞职。
若连续两次无故不到会者,视为自动放弃委员职务。
委员会可根据需要聘请有关专家为顾问。
第五条省品审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品审办),负责品审会日常事务并协调各专业组及试验主持单位的工作。
办公地点设在省种子管理站,办公室主任由本会委员兼任,根据需要配备专兼职干部若干名。
大会闭会期间由主任委员会议行使职权,如遇重要事项,可由省品审办报请主任委员召集主任委员会议研究确定。
第六条省品审会设麦油(小麦、油菜)、玉米、秋粮(水稻、大豆)、经作(棉花、花生)、瓜菜(西瓜、马铃薯)五个专业组,各专业组成员一般为9-15名,设组长1名、副组长1-2名。
第七条省品审会主要任务是审议制订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规章制度,制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办法,组织全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品质检测、抗性鉴定和品种考察等工作,审定各专业组初审推荐的报审品种和确定其他重要事项。
第八条省品种试验和审定经费列入省财政专项经费。
第三章品种试验第九条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是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农艺性状进行鉴定;生产试验是在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进一步验证,同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蜀乡优668高产制种技术
通信作者:宋德明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蜀乡优668高产制种技术赵兴龙 林 强 王 莎 李仕川 郭 昌 张 培 宋德明(成都天健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230)摘要:蜀乡优668是由成都天健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选保持系崇恢468和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蜀乡286A 于2016年组配成的中籼中熟杂交水稻新品种,属中大穗型组合,广适高产、抗病、出米率高,熟期合适。
2022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稻20222071。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蜀乡优668;高产制种技术;抗病;优质High-Yiel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a New Three-LineIndica Hybrid Rice Variety Shuxiangyou 668ZHAO Xinglong ,LIN Qiang ,WANG Sha ,LI Shichuan ,GUO Chang ,ZHANG Pei ,SONG Deming(Chengdu Tianjianju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Chengdu 611230)西南地区三系杂交水稻育种在抗性、品质、产量方面存在矛盾,高产品种抗性差,优质组合产量低、抗性不足,适种区域有限。
特别是水稻种植大省四川,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种植习惯,历年来春季较干旱,夏季普遍闷热多雨但在入伏后又易出现高温旱情,秋季常阴雨连绵,导致大部分稻区频发稻瘟病而影响种植。
为此,育种家们纷纷提出在品质、抗性、产量上找突破点。
在这种背景下,选育高产、中熟、抗稻瘟病品种,为粮食安全提供品种支撑,成为了蜀乡优668的选育目标。
2017-2021年在成都崇州,绵阳江油、三台、游仙、梓潼水稻制种区域对蜀乡优668进行各10hm 2以上面积制种技术探索。
夏季制种,抗病抗倒,异交结实率高,发芽率高,产量高,制种产量3.5~ 4.0t/hm 2。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
附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稻1 基本条件1.1抗性(病、虫、冷、热)每年南方稻区(不含武陵山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年度≤6.5,同时,长江上游稻区品种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每年武陵山稻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每年北方稻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
且稻瘟病抗性(稻瘟损失率最高级)不低于对照。
南方稻区的单季晚粳品种、北方稻区的黄淮海粳稻、京津唐粳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最高级≤5级。
除达到上述要求外,不同稻区还应对以下抗逆性状进行鉴定。
南方华南稻区:白叶枯病、白背飞虱(早籼)、褐飞虱(晚籼)。
南方长江上游稻区:褐飞虱、耐冷性、耐热性。
南方长江中下游稻区: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晚粳)、白背飞虱(早籼)、褐飞虱(不含早籼)、耐冷性(晚籼)、耐热性(中籼)。
南方武陵山区:耐冷性。
北方早粳区:耐冷性。
北方华北中粳区:条纹叶枯病。
1.2生育期不超过安全生产和耕作制度允许范围。
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和晚籼早熟品种全生育期不长于对照品种,其他类型早籼和晚籼品种全生育期不长于对照品种3.0天;长江上游中籼、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华南晚籼和黄淮海中熟中粳、东北中熟早粳品种全生育期不长于对照品种5.0天;其他类型品种全生育期不长于对照品种7.0天。
当国家区试对照品种进行更换时,由稻专业委员会对相应生育期指标作出调整。
1.3结实率中稻品种年度结实率<70%的区域试验点≤3个,晚稻品种年度结实率<65%的区域试验点≤3个。
1.4旱稻品种抗旱性抗旱级别≤5级。
2 分类品种条件2.1高产稳产品种审定品种与对照同为常规稻或杂交稻,与对照同等级品质,每年区域试验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3.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每年区域试验增产、生产试验≥0.0%试验点比例均≥65%。
或比对照品质差的品种,每年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2.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点比例≥75%。
农业部冠名超级稻的水稻品种(2018)
截至2018年,经农业部确认,可冠名超级稻的水稻品种共131个(单击标题行可以对该列排序)类型品种名称第一选育单位籼粳交甬优1540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籼型三系五优1179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籼型三系吉优615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泸优727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籼型三系蜀优217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内香6优9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籼型三系五优369湖南泰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籼型两系晶两优华占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籼型两系深两优136湖南大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籼型两系隆两优1988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籼型三系宜香4245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常规粳稻南粳021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常规粳稻楚粳37号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籼型两系Y两优1173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籼型两系深两优8386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籼型两系隆两优华占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籼型两系Y两优900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籼粳交甬优2640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籼型三系五优116广东省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籼型三系吉丰优100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五优航1573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籼型三系五丰优286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籼型三系吉优225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五优662江西惠农种业有限公司籼型三系丰田优553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德优4727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籼型两系徽两优996合肥科源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两系深两优870广东兆华种业有限公司常规粳稻南粳52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规粳稻吉粳51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常规粳稻南粳9108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籼粳交浙优18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常规籼稻华航31号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籼型两系H两优991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籼型两系N两优2号长沙年丰种业有限公司常规粳稻镇稻18号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籼粳交春优84中国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宜香优2115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籼型三系深优1029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籼粳交甬优538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常规粳稻扬育粳2号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常规粳稻龙粳39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籼型两系Y两优2号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籼型两系Y两优5867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籼型两系两优038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籼型三系五丰优615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盛泰优722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籼型三系内5优8015中国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荣优225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F优498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籼型两系C两优华占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籼型两系两优616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籼型两系广两优27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籼型两系两优6号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常规粳稻武运粳27号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常规粳稻南粳5055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常规粳稻莲稻1号佳木斯市莲粳种业有限公司常规粳稻长白25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常规粳稻宁粳4号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籼型两系Y两优087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常规粳稻松粳15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常规粳稻镇稻1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常规粳稻扬粳4227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常规粳稻龙粳3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中9优8012中国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H优518湖南农业大学常规籼稻中早39中国水稻研究所籼粳交甬优15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籼型三系天优3618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常规粳稻楚粳28号云南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常规籼稻中早35中国水稻研究所常规籼稻金农丝苗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宜优673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籼型三系德香410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籼型三系金优785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深优9516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籼型两系准两优608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籼型两系深两优5814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籼型两系广两优香66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籼型三系天优华占中国水稻研究所常规粳稻连粳7号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籼型两系徽两优6号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两系陵两优268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常规粳稻沈农9816沈阳农业大学常规粳稻武运粳24号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特优582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粳交甬优12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常规籼稻中嘉早17中国水稻研究所常规粳稻扬粳4038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天优330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籼型两系丰两优香1号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籼型三系五丰优T025江西农业大学籼型三系五优308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常规籼稻合美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两系桂两优2号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宁分中心籼型三系荣优3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常规粳稻龙粳2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两系扬两优6号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两系陆两优819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籼型三系珞优8号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籼型两系新两优6380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常规籼稻玉香油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国稻6号中国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赣鑫688江西农业大学籼型三系Ⅱ优航2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常规粳稻楚粳27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常规粳稻辽星1号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籼型两系丰两优4号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籼型两系新两优6号安微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常规籼稻桂农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天优12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金优527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D优202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Q优6号重庆市种子公司籼粳交甬优6号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籼型两系株两优819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籼型两系两优287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籼型两系Y优1号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籼型三系金优299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籼型三系Ⅱ优6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籼型三系天优998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Ⅱ优084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Ⅱ优7954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籼型三系丰优299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籼型三系Ⅱ优明86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国稻1号中国水稻研究所籼型两系准两优527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籼型两系两优培九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粳型三系辽优105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常规粳稻吉粳88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中浙优1号中国水稻研究所备注:面积是指历年(截至2015年)推广面积之和。
国审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濉科998
国审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濉科998谢辉;王玉梅【摘要】濉科99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X豫豆21高代材料为母本,FK9507-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
2008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11年通过国审,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期刊名称】《大豆科技》【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5页(P61-64,68)【关键词】濉科998;品种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作者】谢辉;王玉梅【作者单位】安徽省濉溪县南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濉溪235126;安徽省濉溪县南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濉溪2351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1濉科99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杂交选育出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
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豆2008002;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11010。
1 选育经过1.1 育种目标选育熟期适中、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栽培条件的新品种[1]。
1.2 亲本来源母本:巨丰×豫豆21高代(F6)材料,具有高产、高蛋白、籽粒小、抗花叶病毒病等特点。
2007年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通过省审的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濉科928即来源于这个材料。
巨丰大豆茎秆粗壮,耐肥抗倒,迟熟,分枝能力强;豫豆21高产、高蛋白、籽粒小、抗花叶病毒病[2]。
父本:FK 9507-1系开封市农科所从美青眉黄同位素辐射后代系统选育的高产、高油、广适、高抗大豆新品种[3],后被命名为开豆4号。
1.3 选育方法选择遗传背景丰富、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材料配制杂交组合,把生育期适中和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多作为选择目标[4],早代注重选择优势单株,高代注重田间总评选择优良株系、品系。
历年国审(认)定小麦品种(1984年-2007年)至2007年共审
已停止推广
已停止推广
已停止推广 已停止推广 已停止推广 已停止推广
已停止推广 已停止推广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第二届 全国农 作物品 种审定 第二届 全国农 作物品 第二届 全国农 作物品 种审定 委员会 第六次 会议审 第二届 全国农 作物品 种审定 委员会 第七次 会议审 (认) 定通过 第三届 全国农 作物品
已停止推广 已停止推广 已停止推广 已停止推广
已停止推广
已停止推广 已停止推广
1998年
第三届 全国农 作物品 种审定 委员会 第二次 会议审 定通过
历年国审(认)定小麦品种(1984年-2007年):至2007年共审认定通过小麦品种 272个。 公告时间
审定编号 GS02001-1984 GS02002-1984 GS02003-1984 GS02004-1984 GS02005-1984 GS02006-1984 GS02007-1984 GS02008-1984 GS02009-1984 GS02010-1984 GS02011-1984 GS02012-1984 GS02013-1984 GS02014-1984 GS02015-1984 GS02016-1984 GS02017-1984 GS02018-1984 GS02019-1984 GS02020-1984 GS02021-1984 GS02022-1989 GS02023-1989 GS02024-1989
陕西省粮食作物研究所 陕西省旱地作物所、渭南地区农科所 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 南开大学生物系 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农科所 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农科所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 西安市农科所 河北省农科院粮油所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 山西省农科院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河北省农科院粮油所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新疆农科院原子能所 河南省豫西农业专科学校 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西北植物研究所 山东农业大学 湖北省鄂西自治州红庙农科所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山东省烟台市农科所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农作物品种鉴定
农作物品种鉴定农作物品种鉴定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农民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地区种植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农作物品种鉴定的相关知识。
一、农作物品种鉴定的意义不同的农作物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通过农作物品种鉴定,可以确定适合种植的品种,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农作物品种鉴定还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合自己地区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1. 外部形态特征鉴定:通过观察作物的株型、叶型、花型、果实形态等特征,进行品种鉴定。
不同品种的作物在外部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异,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就可以确定作物的品种。
2. 内部生理特征鉴定:通过测量和比较作物的生理特征,如生长速度、叶绿素含量、生理生化指标等,进行品种鉴定。
不同品种的作物在生理特征上也有差异,通过科学的测量和分析,可以确定作物的品种。
3. 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NA条形码等,对作物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确定作物的品种。
分子生物学鉴定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可以精确地确定作物的品种。
三、农作物品种鉴定的应用农作物品种鉴定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农作物品种鉴定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合自己地区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其次,农作物品种鉴定可以帮助农民识别和防治病虫害,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作物品种。
最后,农作物品种鉴定还可以为农业科研提供参考和依据,推动作物品种改良和优化。
四、农作物品种鉴定的挑战与前景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作物品种鉴定的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然而,农作物品种鉴定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作物品种之间的差异较小,鉴定难度较大。
其次,传统的鉴定方法耗时费力,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未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农作物品种鉴定将更加快捷和准确,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农作物品种鉴定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农科院历年审(认)定品种 福建省农科院历年审(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2003 2003 2003 2003 2003 2003 2003 2002 2002 2002 2002 2002 2001 2001 2000 2000 闽审薯2003002 闽审豆2003001 闽审豆2003002 闽审茶2003001 闽审茶2003002 闽审茶2003004 256(国审) 国审茶2002016 国审茶2002015 国审茶2002018 国审茶2002017 闽审玉2002001 224(国审) 闽审麻2001001 闽审稻2000004 闽审稻2000006 福薯7-6 毛豆75 毛豆2808 早春毫 金牡丹 瑞香 阿玛瑞罗平托花生 悦茗香 黄观音 黄奇 茗科1号 闽玉糯1号 闽引羽叶决明 闽红31 福优晚三 两优2163 甘薯 豆类 豆类 茶叶 茶叶 茶叶 牧草 茶叶 茶叶 茶叶 茶叶 玉米 牧草 麻类 水稻 水稻 耕作所 耕作所 耕作所 茶叶所 茶叶所 茶叶所 红萍中心 茶叶所 茶叶所 茶叶所 茶叶所 耕作所 红萍中心 甘蔗所 稻麦所 稻麦所 白胜为母本计划集团杂交选育 台湾引进 台湾引进 迎春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 铁观音╳黄旦 黄旦品种自然杂交选育而成 澳大利亚引进 赤叶观音群体种中单株选育 铁观音╳黄金桂 黄金桂╳白奇兰(自然杂交) 铁观音╳黄金桂 闽系9374╳闽9592 澳大利亚引进 青皮3号╳红麻722 福伊A与恢复系晚三 SE21╳明恢63 农业厅工业原 料站 武平县种子公 司 种子总站 闽审茶 1994003 闽审茶 1998002 闽审茶 1994001 闽审茶 2000001 种子总站 种子总站 国鉴甘薯 2005002
福建省农科院历年审(认)定品种 福建省农科院历年审(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2004 2004 2004 2004 2004 2004 2004 2004 2004 2004 2004 2004 2003 2003 2003 2003 闽审稻2004009 闽审稻2004011 闽审稻2004013 浙审稻2004015 湘审稻2004019 闽审玉2004001 闽认麦2004001 闽认果2004005 闽认糖2004002 闽认糖2004001 闽认果2004006 闽认肥2004001 闽认菜2003002 闽认油2003002 闽认果2003003 闽审稻2003002 东南201 特优923 谷优527 特优航1号 福优527 闽紫糯1号 闽麦02 香钟11号 闽糖92-649 闽糖86-2121 “台农甜蜜”桃 福引圆叶决明1号 早生615 抗黄1号 黑琥珀李 特优航1号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玉米 麦类 果树 甘蔗 甘蔗 果树 肥料 豆类 油料 果树 水稻 稻麦所 稻麦所 稻麦所 稻麦所 稻麦所 耕作所 稻麦所 果树所 甘蔗所 甘蔗所 地热所 红萍中心 耕作所 耕作所 果树所 稻麦所 IR36╳洲8203 龙特甫╳福恢923 谷丰A╳蜀恢527 龙特圃A╳航1号 福伊A╳蜀恢527 闽糯系9413╳晋糯系9415 浙皮1号╳S096 香甜╳解放钟 新台糖1号╳闽选703 Q61╳CP49-50 台湾引进 澳大利亚引进 从日本引进 粤油169╳ICGV94449A 从法国蒙托帮州高级农业专科 学校引进 龙特甫A╳航1号 国审稻 2005001 种子总站 农业厅土肥站 蚕豆 花生 国鉴蔗 2005014 国鉴蔗 2005013 种子总站 黪审稻 2006007
丽格兰特×瑞光2号 10B96×9208A 马D×南屿10A 油佻 苦瓜 苦瓜
福建省农科院历年审(认)定品种 福建省农科院历年审(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007 2007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闽认菜2007005 闽认菜2007010 国审稻2006041 国审稻2006002 闽审稻2006006 闽审稻2006009 闽审稻2006014 闽审稻2006017 闽审稻2006019 闽审稻2006021 闽审稻2006022 闽审稻2006026 闽审稻2006029 闽审稻2006G01(三 明) 闽审稻2006G03(三 明) 闽审稻2006G04(三 明) 丰砧 兴福1号 Ⅱ优3229 京福1优527 京福1优150 II优3229 II优3169 II优航2号 京福1优943 宜香优673 京福1优527 II优3139 冈优139 II优633 谷优964 京福1优673 蔬菜 蔬菜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良种研究中心 良种研究中心 生物所 水稻所 水稻所 生物所 生物所 水稻所 水稻所 水稻所 水稻所 生物所 水稻所 水稻所 水稻所 水稻所 T022(T2-12-3-2-5)×Z063(Z6-3-2) 圣尼斯(韩国)引进 Ⅱ-32A×闽恢3229 京福1A×蜀恢527 京福1A×闽早恢150 II-32A×闽恢3229 II-32A×闽恢3169 II-32A×航2号 京福1A×福恢943 宜香1A×福恢673 京福1A×蜀恢527 II-32A×闽恢3139 冈46A×福恢139 Ⅱ-32A×福恢633 谷丰A×福恢964 京福1A×福恢673 国审稻 2006002 皖品审 06010497 国审稻 2006041 瓠瓜 甘蓝 闽审稻 2006009 闽审稻 2006022
福建省农科院历年审(认)定品种 福建省农科院历年审(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审(认) 定年度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品种编号 国审豆2007024 国审稻2007019 国审稻2007020 国审稻2007024 闽审豆2007001 闽审玉2007002 闽审玉2007004 闽审稻2007009 闽审稻2007015 闽审稻2007017 闽审稻2007019 闽审稻2007026 闽认果2007001 闽认菜2007003 闽认菜2007004 品 种 名 称 福豆234 Ⅱ优623 Ⅱ优航2号 全优527 闽豆1号 闽甜208 渝青青贮1号(原名:渝 3137) 两优3773 两优816 乐优94 全优94 特优航2号 曙光 翠玉 如玉5号 分类 豆类 水稻 水稻 水稻 大豆 玉米 玉米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果树 蔬菜 蔬菜 选 育 单 位 作物所 水稻所 水稻所 水稻所 作物所 作物所 作物所 水稻所 水稻所 水稻所 水稻所 水稻所 果树所 良种研究中心 良种研究中心 品 种 来 源 合作单位 备注 闽审豆 2005002
福建省农科院历年审(认)定品种 福建省农科院历年审(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5 2005 2005 2005 湘审稻2006043 皖品审06010497 闽认果2006002 闽认果2006005 闽认果2006006 闽认菜2006001 赣审稻2006023 桂审稻2006020 黪审稻2006007 桂审稻2006008 桂审稻2006024 鄂审稻2006018 闽审稻2005004 闽审稻2005005 闽审稻2005013 闽审稻2005014 两优航2号 II优航2号 卡拉卡拉红肉脐橙 (Cara Cara 冬宝9号 红肉蜜柚 闽研1号 谷优3139 谷优3119 谷优527 全优1号 特优航3号 全优77 水稻 水稻 果树 果树 果树 蔬菜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所 水稻所 果树所 果树所 果树所 作物所 生物所 生物所 水稻所 水稻所 水稻所 水稻所 稻麦所 稻麦所 稻麦所 稻麦所 II-32A×航2号 原产于委内瑞拉,从华中农业 三明市果树技 大学引进 术推广站 以立冬本为母本青壳宝圆为父 本杂交育成 从琯溪蜜柚的变异株系选育而 成 K-20×K-1 谷丰A×闽恢3139 谷丰A×闽恢3139(多系一号* 明恢86 谷丰A╳蜀恢527 全丰A×R402 龙特甫×航3号 全丰A×明恢77 Ⅱ-32A ╳ 福恢148 Ⅱ-32A╳福恢936 昌丰A╳福恢964 Ⅱ-32A╳福恢139 闽审稻 2004013 闽审稻 2006017 柑桔 龙眼 柑桔 苦瓜
福建省农科院历年审(认)定品种 福建省农科院历年审(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999 1999 1998 闽审稻2000007 闽审稻2000008 闽审稻2000009 闽审稻2000012 品种登记号204 国审糖990005 闽审薯2000002 闽审茶2000001 闽审茶2000002 闽审茶2000003 闽审果2000002 闽审菜2000001 闽审菜2000002 闽审稻1999005 闽审麻1999001 闽审薯1998001 两优2186 福两优63 特优175 福优964 闽牧42饲用杂交甘蔗 闽糖88-103 福薯2号 茗科1号 九龙袍 春兰 立冬本 黄蜜 环新一号 世纪137 闽红298 福薯3282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甘蔗 甘蔗 甘薯 茶叶 茶叶 茶叶 果树 蔬菜 蔬菜 水稻 麻类 甘薯 稻麦所 稻麦所 稻麦所 稻麦所 甘蔗所 甘蔗所 耕作所 茶叶所 茶叶所 茶叶所 果树所 环农公司 环农公司 稻麦所 甘蔗所 耕作所 SE21╳明恢86 FJS-1╳明恢63 龙特甫A╳N175 福伊A╳福恢964 育成品种 C01001╳崖城82-96 广薯62为母本,集团杂交育成 铁观音与黄旦人工杂交F1单株 大红袍自然杂交F1代中选育 铁观音自然杂交F1代中选育 莆田华亭后枫村农家一高接树 四倍体自交系B-4╳二倍体自 交系H-2 四倍体自交系环-4╳二倍体自 交系C-5 矮窄/姬糯//C98/玉米稻 ///434大穗/FR1037 红麻722与青皮3号杂交 C180、湘薯75-55等20个品种 农业厅经作站 龙眼 国审茶 2002017 南平市农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