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水浒传》中李逵形象的多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水浒传》中李逵形象的多面性
作者:曹琳婉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5期
摘要:李逵是《水浒传》中有着重要意义的一个人物形象,历经发展,性格特点更加多面。本文主要从创作者的角度和结构性看作者对其性格最原始的描写,从接受者和形象的社会意义等几方面尽量还原一个文本当中真实全面的李逵形象。
关键词:李逵;结构性;性格
作者简介:曹琳婉(1992.3-),女,硕士学位,辽宁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元明清戏曲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1
1.1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李逵形象
在百回本《水浒传》中李逵是在第38回中出现的,一出场,作者借宋江的眼光描述李逵為“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李逵真勇悍,人号铁牛儿。”这一段对李逵外貌的直接描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黑狠狠的粗人印象。然而李逵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哥哥,这个黑汉子是谁?”一句话便可见,作者想要塑造的是一个直爽,粗鲁,不拘小节,有话直说的汉子形象。从第38回出场一直到结束,李逵所说基本都是带有粗俗,鄙陋的乡间话语,甚至是脏话。但是作者将李逵的性格扩大到极致,使其成为一百单八将中重要的一员,誉为“天杀星”。从字面我们便可以知道,李逵以杀为主,凶残,血腥,嗜杀狂魔成为了李逵的另一面。作者借罗道人之口点出了李逵的嗜杀本性,尽管现在看来此话迷信,但是在文本之中便能说得通李逵对于杀人的热爱和残忍。文本中多次讲到李逵的杀人行为,每有大型活动,李逵总是冲锋陷阵,跑在第一位。并且每一次都会捎带手的杀害无辜围观群众,丝毫没有节制,没有底线,只要挡了他的路,入了他的眼,那此人必死。在活捉黄文炳一回中,一群人在活吃人肉,让人无法直视。而李逵正是首先提议之人,足可见他的冷漠,残酷,血腥的魔人性格。创作者把李逵性格中的凶残,残暴,杀人狂魔的一面展露无疑,放大到极限。
2.1李逵的喜剧性结构意义
李逵是整部小说当中喜剧部分的主演,承担了大量用滑稽的语言与动作娱乐大众的工作。作者主要是想借着李逵粗鲁,莽撞的性格,说出一些其他人都不敢说出的话,让李逵这个傻大
黑粗天不怕,地不怕的大汉直白的倒出大家的心声,而且李逵这一特性被创作者反复大量的使用达到剧情的发展,包括吴用等人利用李逵搅乱第一次的招安。
在第38回,李逵就是一个不会怜香惜玉的黑汉子形象。惹了祸由宋江花银子为之摆平的,刚刚见面就如此大方的帮助李逵,敢于花钱的“及时雨”征服这个黑汉子,使其成为了自己身边一个忠实卫士。接下来,宋江李逵这一对互补的人物关系开始大量的出现。
2.2李逵的对比性结构意义
李逵的作用是要与宋江形成对比,强烈的反差。用李逵的纯真直率对比宋江的虚伪,宋江也利用李逵说出了许多自己不方便说的话语。李逵也是宋江的杀人工具,宋江需要用一些极端的手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残暴”的这一部分就由李逵来完成了,在第51回宋江为了赚取朱仝上山入伙,指使李逵残忍劈死小衙内。
譬如第75回招安一节中,李逵便是被利用搅乱招安一事道说大家的心声,无边的疯话。一切事情在李逵的眼里都如同玩笑,如此简单粗暴。但这不正是宋江想要的嘛,只不过他不方便说,不能说,而李逵正好点出他的心意。
3.1接受者眼中的李逵形象
《水浒传》在流传过程中,水浒故事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平民百姓的关注,也吸引了文人墨客的关注,无论是封建文人,如:李贽(容与堂),李卓吾,金圣叹等人,还是现代名人如:胡适.鲁迅先生和毛泽东同志等人。深受各个阶层的喜爱,《水浒传》中的人物也得到了各位独具特色的评价。李逵就是其中争议较大,善恶评判分明的一人。
百回本《水浒传》主要流传的李逵故事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淡化了李逵凶悍残忍一面,主要侧重表现李逵这个人物的喜剧性,塑造了一个大胆孝顺忠义的呆萌硬汉形象。比如在第73回“李逵负荆”中李逵误认为宋江强抢民女,便一怒之下跑回梁山,砍到“替天行道”的大旗,大骂宋江。这里的李逵已经被视为人间正义的化身。比如第42回中,李逵知道宋江和公孙胜都要归家探望家人,接家人上山团聚,李逵便表现出放声大哭,急躁的想要回家取母便表现出了李逵的确有孝的一面,而且作者通过他取母的路程串起了好几个小故事来着重表现出了李逵性格的勇猛,憨厚,爽直和凶残。接受者之所以愿意传播李逵,主要是因为李逵的性格透露出真和趣。无论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知,态度,都会很直接,丝毫不加掩饰,所以才会深受接受者的欢迎。这也体现和符合我国人民传统的美学理念和伦理观念:喜欢真,反对假,讨厌那些虚伪奸诈,繁文缛节的虚伪作风。而李逵所表现出来的真,正是符合大众的审美,也符合封建时代进步的文人思想,他们就是用李逵的真,来反对道学的假,李贽也将其视为保有童心的人物。然而李逵也并非是傻子,偶尔聪明一下,展现一点自己的调皮之处,却更令人觉得真实、可笑。譬如在第五十四回,宋江派李逵下井取柴进之时,李逵笑道“我下去不怕,你们
莫要割断了绳索。吴学究道:“你却也忒奸猾。”最后李逵到得上面,发作道:“你们也不是好人!便不把箩放下去救我。”处处表现出李逵的真,趣。这也让人忽略了他的凶残本质。
4.小结
总体来看,李逵形象之所以流传甚广,源于他的真,蛮,趣;而他的凶猛残暴也是有创作者为了作品冲突效果的夸大成分,使得与宋江等人物形象形成互补,组成固定的人物创作模式,也使得故事充满喜剧色彩。
参考文献:
[1]陈洪.孙勇进. 漫说水浒[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
[2]金圣叹.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M]. 岳麓书社. 2006年.
[3]齐裕焜. 正确科学地评价李逵[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余嘉锡. 《宋江三十六人考》收《余嘉锡文史论集》岳麓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