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垃圾收集设施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及标准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及标准1.1分类投放容器配置要求及标准1.1.1分类投放容器的设置应与定时定点相对集中收集方式相匹配。
1.1.2分类投放容器的数量、规格、间距应根据垃圾产生量和收运频率确定。
1.1.3分类投放容器应采用阻燃、耐酸碱腐蚀、具有一定韧性、承载力及耐温性的材料制造。
1.1.4分类投放容器应与垃圾分类收运车辆的装载方式相匹配。
1.1.5分类投放容器应及时维护或更新,确保容器外观整洁、标志规范、密闭性好。
1.1.6 本标准实施前配置的分类投放容器,可通过更新标志等措施以符合标准和满足使用需要。
1.2各类场所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及标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具体区分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公共机构办公区、文教区、公共区域、菜市场和农贸市场、居民住宅区、农村等类型。
1.2.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1.2.1.1分类收集站(点)宜单独设置,并与周围建筑物间隔不小于 5m。
200 户以上新建住宅区的分类收集站建筑面积应不小于40 ㎡。
1.2.1.2分类收集站(点)应密闭且设置给排水设施,宜增设除臭装置,满足卫生、消防、运输等要求。
1.2.1.3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存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
1.2.1.4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设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容器的数量以每周清理1次的标准配置。
1.2.1.5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设置可回收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容器的数量一般以每周清理两次的标准配置。
1.2.1.6生活垃圾收集站(点)应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日常监管等工作。
1.2.2公共机构办公区1.2.2.1公共机构办公区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存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
1.2.2.2公共机构办公区应至少设置1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应设置在有人监管的区域。
住宅小区垃圾分类设施管理制度

住宅小区垃圾分类设施管理制度一、垃圾分类标准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垃圾分类的标准和规定,本小区实行以下垃圾分类标准:1.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可回收的物品。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果皮果核、菜叶菜根等食品类废物。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等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垃圾。
4.其他垃圾:不属于可回收、厨余和有害垃圾的垃圾。
二、设施配置1.小区内设置分类垃圾桶,包括可回收垃圾桶、厨余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
2.每个单元楼下设置专门用于投放厨余垃圾的垃圾桶。
3.设置专门用于投放可回收垃圾的固定收集点,并配备相应的收集容器。
4.设置专门用于投放有害垃圾的固定收集点,并配备相应的收集容器。
三、投放规定1.居民应当按照规定的分类标准投放垃圾,不得混投。
2.居民应将厨余垃圾投入专门的厨余垃圾桶中。
3.居民应将可回收垃圾投入指定的可回收垃圾桶中。
4.居民应将有害垃圾投入指定的有害垃圾桶中。
5.其他垃圾应投入指定的其他垃圾桶中。
四、分类收集1.物业公司应安排专人负责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确保不同种类的垃圾得到分类收集。
2.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定期收集,并交由有资质的回收机构处理。
3.对厨余垃圾进行定期收集,并交由有资质的垃圾处理机构处理。
4.对有害垃圾进行定期收集,并交由有资质的有害垃圾处理机构处理。
5.其他垃圾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清洁维护1.物业公司应定期对小区内的垃圾桶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2.定期对小区内的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和清洁,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
3.发现垃圾桶损坏或不符合分类标准的,应及时更换或修正。
4.定期检查小区内的排水系统,确保其畅通无阻。
5.定期检查小区内的公共照明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转。
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案

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案垃圾处理是每个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个综合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案,以实现高效、环保的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一、垃圾分类收集系统为了有效管理和处理垃圾,首先应建立全面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该系统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别。
在城市范围内设置合理的垃圾收集点,并配备专门的回收车辆,定期收集各类垃圾。
二、焚烧/气化厂建设针对无法回收和处理的垃圾,建设焚烧/气化厂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些厂房将采用先进的焚烧和气化技术,将垃圾转化为能源或其他有价值的产品。
同时,焚烧/气化厂也必须配备先进的过滤和净化系统,以减少对大气和水源的污染。
三、堆肥处理系统针对厨余垃圾的处理,建设堆肥处理系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通过将厨余垃圾进行分解和转化,可以获取高质量的有机肥料。
这些堆肥处理系统应采用封闭式处理,以控制异味和防止二次污染。
四、垃圾填埋场改造现有的垃圾填埋场需要进行彻底改造,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改造过程中,应采用专业的工程技术,包括渗滤液收集系统、垃圾压实措施和隔离层建设。
此外,填埋场周边应建设固定的排放监测点,以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
五、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建设为了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建设资源回收利用中心是必要的。
这些中心将利用现有技术,对可回收物进行分类、清洗和加工,以生产再生资源。
此外,还可以将有用的废物进行再利用,如利用建筑垃圾进行再生砖块的生产。
资源回收利用中心还可以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加强公众对垃圾分类和环保的认识。
六、环境监测与管理为了确保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
该系统将监测和评估垃圾处理设施的排放情况,并提供相关的监管和处罚措施。
此外,还应加强对垃圾收集及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安全问题的研究,以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健康。
七、公众参与与宣传垃圾处理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固废物收集管理制度

固废物收集管理制度一、收集范围1. 城市固废物收集管理制度的收集范围应包括所有产生在城市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各类固体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废弃物等。
2. 确定各类固废物的收集标准和方法,经过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收集方式1. 建立有效的固废物收集网络,确保固废物的及时清理和处理。
可以采取定时收集、定点收集、定区收集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收集人员和车辆。
2. 鼓励和支持城市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固废物分类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收集设施1. 建立健全的固废物收集设施,包括垃圾箱、分类箱、垃圾桶等,确保固废物的有效存放和收集。
2. 定期检查和维护收集设施,及时更换损坏的设施,保证固废物的正常收集和处理。
四、收集管理1. 设立固废物收集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固废物收集管理制度,监督和指导固废物的收集和处理工作。
2. 加强对固废物收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固废物的安全和合理收集。
五、收集监督1. 加强对固废物收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固废物收集中的问题和隐患,确保城市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2.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对固废物收集工作的监督和参与,形成共同管理固废物的合力。
六、收集奖惩1. 建立奖惩机制,对固废物收集工作中取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对固废物收集工作不力或存在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格的批评和处罚,引以为戒,确保固废物的正常收集和处理。
七、收集宣传1. 加强对固废物收集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固废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促进固废物收集工作的规范和良好发展。
2. 利用各种传媒和宣传手段,加大对固废物分类、回收和处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城市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对固废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固废物收集管理制度对保护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行业标准》[条文说明]CJJ272012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行业标准》[条文说明]CJJ272012](https://img.taocdn.com/s3/m/a0778e23a26925c52dc5bf22.png)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条文说明]总则基本规定环境卫生公共设施.一般规定.废物箱.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工程设施.一般规定.垃圾收集站.垃圾转运站.垃圾、粪便码头.水域保洁及垃圾收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其他垃圾处理设施其他环境卫生设施.基层环境卫生机构.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人作息场所.洒水(冲洗)车供水器总则总则..本条款说明了本标准编制地指导思想,强调了环卫设施地必要性和目地性...为加强农村地区环境卫生管理,将适用范围从城镇扩大至农村地区.本标准中涉及地范围概念有城乡、城市、城镇、镇(乡)、镇(乡)建成区、农村、村庄等.其中城乡包括城市和镇(乡);镇(乡)包括镇(乡)建成区和农村;城镇包括城市和镇(乡)建成区;农村地村民聚集区为村庄...设置环境卫生设施,应执行国家现行地有关标准.b5E2R。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该标准适用于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地设置不仅要与城市、村镇总体规划相协调,尤其是要与城市详细规划以及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以便于落实环境卫生设施用地...规定了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时应考虑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地系统性,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地重要保证.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生活废物指人类在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地废物,而生活垃圾是指人类在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地垃圾,是生活废物地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各种环境卫生设施应统一进行规划和设置,并要因地制宜...在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过程中,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必须与主体工程进度保持一致...规定了区域性规划和垃圾处理设施资源共享地重要性...规定垃圾处理设施设置中必须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能力...为确保项目实施,环境卫生设施地建设应列入城乡建设计划...本条是为了限制旧城改造中,被改建、拆除地环境卫生设施还建不到位地现象,明确了在替代环境卫生设施未交付前不得停止使用或拆除原有地环境卫生设施.p1Ean。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4环境卫生收集设施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4环境卫生收集设施4环境卫生收集设施4.1一般规定4.1.1环境卫生收集设施一般包括生活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收集站、废物箱、水域保洁及垃圾收集设施。
4.1.2环境卫生收集设施应满足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要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应与分类处理方式相适应。
4.1.3环境卫生收集设施位置宜相对固定,且不影响城市卫生和景观环境。
4.2生活垃圾收集点4.2.1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m,宜满足居民投放生活垃圾不穿越城市道路的要求;市场、交通客运枢纽及其他生活垃圾产量较大的场所附近应单独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
4.2.2生活垃圾收集点宜采用密闭方式。
生活垃圾收集点可采用放置垃圾容器或建造垃圾容器间的方式,采用垃圾容器间时,建筑面积不宜小于10m2。
4.3生活垃圾收集站4.3.1收集站的服务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人力收集,服务半径宜为0.4km,最大不宜超过1km;2采用小型机动车收集,服务半径不宜超过2km。
4.3.2大于5000人的居住小区(或组团)及规模较大的商业综合体可单独设置收集站。
4.3.3收集站的用地指标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4.4废物箱4.4.1道路两侧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交站点、公园、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公厕等人流密集场所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废物箱,宜采用分类收集的方式。
4.4.2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废物箱,其间距宜按道路功能划分:1在人流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大型公共设施周边、主要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区、市民活动聚集区等地区的主干路,人流量较大的次干路,人流活动密集的支路,以及沿线土地使用强度较高的快速路辅路设置间距为30m~100m;2在人流较为密集的中等规模公共设施周边、城市一般功能区等地区的次干路和支路设置间距为100m~200m;3在以交通性为主、沿线土地使用强度较低的快速路辅路、主干路,以及城市外围地区、工业区等人流活动较少的各类道路设置间距为200m~400m。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及标准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及标准1.1分类投放容器配置要求及标准1.1.1分类投放容器的设置应与定时定点相对集中收集方式相匹配。
1.1.2分类投放容器的数量、规格、间距应根据垃圾产生量和收运频率确定。
1.1.3分类投放容器应采用阻燃、耐酸碱腐蚀、具有一定韧性、承载力及耐温性的材料制造。
1.1.4分类投放容器应与垃圾分类收运车辆的装载方式相匹配。
1.1.5分类投放容器应及时维护或更新,确保容器外观整洁、标志规范、密闭性好。
1.1.6本标准实施前配置的分类投放容器,可通过更新标志等措施以符合标准和满足使用需要。
1.2各类场所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及标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具体区分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公共机构办公区、文教区、公共区域、菜市场和农贸市场、居民住宅区、农村等类型。
1.2.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1.2.1.1分类收集站(点)宜单独设置,并与周围建筑物间隔不小于5m。
200 户以上新建住宅区的分类收集站建筑面积应不小于40 ㎡。
1.2.1.2分类收集站(点)应密闭且设置给排水设施,宜增设除臭装置,满足卫生、消防、运输等要求。
1.2.1.3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存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
1.2.1.4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设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容器的数量以每周清理1 次的标准配置。
1.2.1.5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应设置可回收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容器的数量一般以每周清理两次的标准配置。
1.2.1.6生活垃圾收集站(点)应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日常监管等工作。
1.2.2公共机构办公区1.2.2.1公共机构办公区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存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
1.2.2.2公共机构办公区应至少设置1 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应设置在有人监管的区域。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置标准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置标准
基本规定:
收集点位置应相对固定,便于运输,并满足安全投放要求。
固定式收集点建筑面积通常不少于10平方米,地面需采用防渗混凝土浇筑,防渗标号大于P6(S6),厚度不小于15毫米。
收集点周边地面应硬化处理,前侧与道路取齐,左右两侧硬化面积不少于1.2米。
固定式收集点门通常设置在侧面或正面,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等耐腐蚀材质。
固定式收集点背面应设置百叶窗通风口,屋顶宜具备采光功能。
固定式收集点可采用脚踏、手推或智能投递口,投递口边沿应使用不锈钢包边。
收集点内应根据本区域垃圾产生量和垃圾类别合理配置垃圾桶,并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类型指标:
Ⅰ、Ⅱ类收集点占地面积包含清运车辆回车场地面积和二次分拣场地面积。
与地面相邻建筑间隔自收集容器外壁起计算。
本表各类型含下限,不含上限。
设置规定:
固定式收集点门通常设置在侧面或正面,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等耐腐蚀材质。
固定式收集点背面应设置百叶窗通风口,屋顶宜具备采光功能。
固定式收集点可采用脚踏、手推或智能投递口,投递口边沿应使用不锈钢包边。
收集点内应根据本区域垃圾产生量和垃圾类别合理配置垃圾桶,并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标准

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标准1.1 垃圾收集设施Ⅰ废物箱1.1.1 废物箱的设置应满足行人投放生活垃圾的需要。
【条文说明】:废物箱主要用于收集行人的生活垃圾,故其设置应满足行人投放生活垃圾的需要。
1.1.2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地区应按分类方式设置相应的分类收集废物箱,分类废物箱应有明显标识。
【条文说明】:公共场所的废物箱,由于其接纳的垃圾成分不同于居民生活垃圾,因而分类方式不同于居住区的分类方式,应根据所在场所的流动人员的活动特征,有针对性地设置分类收集废物箱,并有明显易懂的标志。
1.1.3 道路两侧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废物箱。
【条文说明】:除行人必经的道路外,在交通客运枢纽、公共建筑、广场、社会停车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出入口处,对废物箱的需求程度也较高。
1.1.4 废物箱外观应美观、卫生,并应能防雨、防腐、耐用、阻燃、抗老化。
【条文说明】:废物箱由于设在路旁等公共场所,其造型应美观、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本条提出了废物箱的基本要求。
1.1.5 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废物箱,其间距按道路功能划分:1 商业、金融业街道、支路50~100m;2 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100~200m;3 有人行道的快速路200~400m。
【条文说明】:废物箱的设置间距考虑主要出于方便行人随时丢弃垃圾,间距较小,影响景观,随着市民行为规范的提高,除旅游景点、步行街、交通站、体育场馆等人流集散场所的废物箱设置间距可较小外,其余道路应放宽间距。
1.1.6 镇(乡)建成区道路两侧设置废物箱间隔宜符合本章第5.1.4条的规定,并应乘以1.2~1.5的调整系数。
【条文说明】:由于镇(乡)建成区相比城市人流量少,同样功能的道路两侧废物箱设置密度应较城市低,因此本条规定参照城市道路两侧废物箱的设置间隔,乘以1.2~1.5的调整系数。
1.1.7 广场废物箱应按每300m2~1000m2设置一处。
除害处理设施情况及相关材料

除害处理设施情况及相关材料一、设施概况。
除害处理设施是指用于处理各类有害废物的设备或场所,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等。
这些设施在现代城市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有害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是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设施,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去除,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已建成了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大大改善了城市水环境质量。
三、垃圾焚烧厂。
垃圾焚烧厂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设施,通过高温焚烧,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和可燃物质完全燃烧,减少垃圾的体积和重量,同时发电或产热,实现资源化利用。
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和运行,有效减少了城市垃圾填埋的数量,降低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环境污染。
四、危险废物处理中心。
危险废物处理中心是专门处理危险废物的设施,对废弃化学品、废旧电子产品、废旧医疗器械等进行分类、包装、运输和最终处理。
这些设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有效防止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
五、相关材料。
1. 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报告,包括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参数、运行数据、排放标准等;2. 垃圾焚烧厂废气排放监测报告,记录垃圾焚烧厂废气排放的各项指标,确保符合国家排放标准;3. 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危废处理台账,详细记录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处理方式等信息,做到废物清晰可追溯。
六、结语。
除害处理设施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建设和运行对于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这些设施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安全、高效地运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生活垃圾收集站建设标准

生活垃圾收集站建设标准生活垃圾收集站是城市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卫生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效果。
为了规范生活垃圾收集站的建设,提高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制定了以下建设标准:一、选址合理。
生活垃圾收集站的选址应符合以下要求,首先,要与周边居民区距离适中,方便居民投放生活垃圾;其次,要远离食品加工、医疗机构等易产生有害垃圾的区域,避免交叉污染;最后,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和环境卫生,选择平整、通风良好的地段。
二、场地规划。
生活垃圾收集站的场地规划应包括投放区、分类区、暂存区和管理区。
投放区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方便居民投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分类区应设立不同的垃圾桶或容器,便于居民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暂存区应设置密闭、防臭、易清洁的垃圾箱或垃圾袋存放区;管理区应设立管理人员办公室和设施维护用房。
三、设施配备。
生活垃圾收集站应配备相应的设施,包括垃圾箱或垃圾袋、分类标识牌、清洁工具、垃圾压缩机等。
垃圾箱或垃圾袋要具有防水、防臭、防腐蚀的性能,便于垃圾存放和清理;分类标识牌要清晰明了,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清洁工具要齐全,保障垃圾站的清洁卫生;垃圾压缩机可对可回收物进行压缩处理,减少占地面积。
四、环境保护。
生活垃圾收集站的建设应符合环保要求,包括设置垃圾收集站周边的绿化带、防尘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
绿化带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防尘设施可以减少垃圾站周边的扬尘污染;污水处理设施可以对垃圾站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五、安全管理。
生活垃圾收集站的建设应注重安全管理,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监控设备、安全通道等。
安全警示标识要明显,提示居民注意安全;监控设备可以监测垃圾站的实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安全通道要畅通无阻,保障人员疏散和紧急救援。
总之,生活垃圾收集站的建设标准涉及到选址、场地规划、设施配备、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建设,才能提高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效果,改善城市环境卫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分类目录、收运质量简易标准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要求一、食堂机关单位应在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如食堂等设置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不提供餐饮服务的单位应在休息间、茶水间等设置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收集容器容积可根据服务区域大小及人流量多少选择相应的规格。
二、办公区域在每个办公室内均应设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在出入通道、电梯出入口、楼层廊道等办公场所的公共区域,宜在方便且不影响内部协调性的点位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在单位出入通道或当单位人员数量较多、楼层办公人员较多时宜按层在楼层出入口适宜位置设置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三、公共场所区域在户外、大楼外部通道以及办公大厅等公共场所区域,应成组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四、垃圾临时存放区域机关单位在装修、绿化修剪期间,应指定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临时堆放场所,并将收集的建筑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纳入专项分流体系。
附件 2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目录序号类别实物列举1.废纸:报纸、书刊杂志、复印纸等纸张,纸板纸箱,饮料及牛奶等纸包装(利乐包盒);2.废塑料:塑料袋、塑料瓶罐盒、塑料盆桶、泡沫塑料、塑料玩具及用品、橡胶及其制品;3.废玻璃:玻璃瓶、玻璃杯、玻璃桌面、窗玻璃等;4.废金属:易拉罐、罐头盒、奶粉桶、玩具、餐具炊具、剪刀、铁钉、衣架、金属办公用品等;一可回收物5.废织物:衣物、床单、棉被、鞋、窗帘、毛绒玩具等;6.废电器电子产品:电冰箱、空调、吸油烟机、洗衣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视机、监视器、微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移动通信手持机、电话单机等;7.废大件可回收物:床及床垫、沙发、橱柜、桌椅、门窗等。
1.蔬菜瓜果:蔬菜、瓜果及其果肉、果皮、果壳等;2.米面肉蛋类:米饭、面条、豆制品、鸡鸭鱼肉、动物内厨余垃圾二脏、水产及其加工品、肉蛋及其加工品等;(餐厨垃圾)3.食品调料:各类饼干、糖果、巧克力、罐头等食品,糖、味精等调料;4.茶叶盆载:茶叶、中药、咖啡渣,盆载植物残枝落叶,宠物饲料等。
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一、总则1、为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处置效率,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规范本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依据《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08)、《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标准》(CJ/T3033-201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 一200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以及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应于本市居住小区(住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以及各类公共场月〒。
3、本标准管理的垃圾是指居住小区(住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或各类公共场所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
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垃圾,医院产生的医疗垃圾,学校或有实验室的单位产生的有危险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的规定单独设置收集容器,并单独收集处置。
4、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应与区域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系统相适应,与生活垃圾产生量、收运频率要求相适应。
二、分类标准1、以日常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集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为主要内容,开展生活垃圾大分流;其中居民小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公共场所的垃圾实行细分类。
2、专项分流对非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及集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实行分项处理,在产生源头经分类收集,避免进入日常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2.1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包括餐厨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
餐厨垃圾:除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果皮外,在其他部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等垃圾。
废弃食用油脂: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各类油水混合物等废弃食用油脂。
2.2建筑垃圾本标准中的建筑垃圾主要指居民及企事业单位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2.3大件垃圾大件垃圾主要指居民及企事业单位丢弃的床垫、沙发、床、餐桌椅、橱等大件家居、办公用品。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

DBXXX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 XXX/T XXXXX—XXXX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3)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总则 (6)5 分类 (6)6 分类收集设施配置 (7)7 垃圾运输 (9)8 垃圾处置 (11)附录A(规范性附录)分类标志 (12)附录B(资料性附录)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应用示例 (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XXX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XX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分类、分类收集设施设置、分类运输设施设置、分类处理设施设置。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的收集、运输、处置阶段的设施设备标识及设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 19095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CJJ 27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47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 65 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 10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 205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技术规程DB51/T 1553-2017 四川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管理规范DBJ51/T 071-2017 四川省城镇生活垃圾收集点设置标准3 术语和定义DBJ51/T 071-2017中界定的部分术语和定义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DBJ51/T 071-2017中的部分术语和定义。
3.1生活垃圾在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作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
垃圾处理设施管理规定

垃圾处理设施管理规定1. 引言本规定旨在规范垃圾处理设施的管理,确保合理、高效地处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
2. 定义- 垃圾处理设施:指用于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和处置的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处理厂等。
- 垃圾:指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
3. 管理责任垃圾处理设施管理责任由以下各方共同承担:1.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垃圾处理设施管理政策和标准,并监督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
2. 运营管理单位:负责垃圾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包括垃圾收集、清理和保养工作。
3. 居民和企业:负责正确分类、垃圾投放和遵守垃圾处理设施的使用规则。
4. 设施设置垃圾处理设施的设置应考虑以下因素:- 人口密度:根据当地人口密度确定垃圾处理设施的数量和分布。
- 环境影响:避免垃圾处理设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 便利性:垃圾处理设施应方便居民和企业使用,减少垃圾长距离运输的成本和时间。
5. 垃圾分类和投放要求居民和企业应按照规定的垃圾分类标准进行垃圾投放,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垃圾分类和投放要求应在垃圾处理设施附近明确标示,以引导正确的垃圾分类行为。
6. 运营与维护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和维护应遵循以下原则:- 定期清理和保养垃圾处理设施,确保设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损坏。
-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运营管理单位的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
7. 处理与处置垃圾处理设施应采用环保、高效的处理技术,确保垃圾得到妥善处理和处置。
同时,要注意避免对周围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负面影响。
8. 监督与检查政府部门应定期进行垃圾处理设施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垃圾处理设施按照规定进行运营和管理。
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理,应依法进行处罚,并公示处理结果。
9. 法律责任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经济处罚等。
10. 附则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作为垃圾处理设施管理的依据。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及收集设施设置要求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及收集设施设置要
求
学校要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子产品、废玻璃、废铝塑复合包装物等,建议使用蓝色收集。
有害垃圾包括荧光灯管、废油漆桶、废弃药品、废弃化妆品、废弃电池、废弃水银温度计等,建议使用红色收集。
厨余垃圾包括果皮果核、茶叶残渣、菜叶菜根、残枝落叶、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等,建议使用绿色收集。
其他垃圾包括一次性餐盒、烟头、废弃卫生纸、尘土、尿不湿、陶瓷等,建议使用黑色收集。
为了方便垃圾分类,学校设置了不同的收集设施。
办公室和室内公共区域(走廊、大厅)一般都会配备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参考配置规格为20L-40L(办公室)和35L-45L
(室内公共区域),根据垃圾产生量进行配置。
会议室和洗手间一般只需要配置其他垃圾收集,也可增配厨余垃圾收集,参考配置规格为20L-40L。
食堂或就餐区一般需要配置厨余垃圾
和其他垃圾收集,也可增配可回收物垃圾收集,参考配置规格
为120L-240L。
楼层收集点一般配备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参考配置规格为60L-240L。
运动场收集点需要配备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收集,参考配置规格为120L-240L。
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垃圾分类,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垃圾收集点布置标准

垃圾收集点布置标准
垃圾收集点是城市垃圾收集的重要设施,其布置的标准也是城市垃圾收集的重要依据。
首先,垃圾收集点的位置应考虑到方便社会各类人群使用。
一般可以设置在社区内、公园内、楼宇内等,这样方便居民和游客把垃圾投放到垃圾收集点,也能让垃圾收集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收集。
其次,垃圾收集点的布置应考虑到垃圾的分类投放。
通常垃圾收集点应设置有易损、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不同的垃圾投放箱,并配备相应的标识牌。
这样,可以让使用者清楚的知道各种垃圾的投放位置,也能有效帮助垃圾收集工作人员进行分类收集。
此外,垃圾收集点还应考虑到安全、卫生等因素。
垃圾收集点应做到无垃圾渗漏、无污染气体排放、无污染水源等,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垃圾收集点布置应考虑到位置、分类投放、安全、卫生等因素,确保垃圾收集能够顺利进行。
有害垃圾分类投入设施设备

有害垃圾分类投入设施设备概述有害垃圾分类投入设施设备是为了有效处理和管理有害垃圾而建立的设施和设备。
这些设施和设备旨在确保有害垃圾得到适当的分类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有害垃圾的定义有害垃圾是指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垃圾,不当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常见的有害垃圾包括电池、废灯管、废荧光灯、废油漆、废药品等。
有害垃圾分类投入设施设备的重要性有害垃圾分类投入设施设备的建设和使用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1. 环境保护:有害垃圾如果不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分类,可能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对土壤、水源和大气造成污染。
通过建立有害垃圾分类投入设施设备,可以有效地收集、分类和处理有害垃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人类健康:有害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有潜在的危害,比如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中毒等。
适当的有害垃圾分类投入设施设备可以避免人们直接接触有害垃圾,减少健康风险。
有害垃圾分类投入设施设备的设计要求建立有效的有害垃圾分类投入设施设备应考虑以下设计要求:1. 易于分类:设施设备应提供明确的分类标识和指导,便于人们正确地将有害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分类中。
2. 安全性:设施设备应具备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有害物质泄露或污染。
投入设施设备的垃圾应能够被安全密封,防止有毒物质外泄。
3. 容量和布局:设施设备的容量应根据区域的有害垃圾产量进行合理规划,以保证设施不过度堆积和垃圾倾倒。
设施设备的布局应合理,便于人们投放垃圾并进行分类。
4. 方便的维护和管理:设施设备应易于清理、维护和管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持久使用。
有害垃圾分类投入设施设备案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害垃圾分类投入设施设备案例:1. 分类投放箱:包括用于收集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的箱子,箱子上标有相应的分类标识,人们可以方便地将有害垃圾投放其中。
2. 专用投放站:一些城市设置了专门的有害垃圾投放站,提供各种分类和设备,以便人们正确分类和处理有害垃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垃圾池
建筑:单层平屋顶、方形池体,构筑物
尺寸:2×3×2m、地平尺寸:6×5m;
垃圾池两侧留有1.5m的三轮车道,垃
圾池后端留有2.5m宽的装卸工作面。
投放口距道路0.5m。
材质:砖混砌筑、文化石贴面、硬化地
平;
特色:外观清馨、简约,屋顶可种植观
赏性植物;
功能:服务人口约200人,垃圾池设置
三个垃圾投放口(可回收、可堆肥、其
他垃圾),以三轮车作为配套收运工具;
垃圾池内用挡墙分成三格并在垃圾池后
墙设置三个出入口,对应三个投放口。
造价:1.5万元。
建筑:单层平屋顶、方形池体,构筑物尺寸:2×3×2m、地平尺寸:6×5m;垃圾池两侧留有1.5m的三轮车道,垃圾池后端留有2.5m宽的装卸工作面。
投放口距道路0.5m。
材质:砖混砌筑、文化石贴面、硬化地平;
特色:外观清馨、简约;
功能:服务人口约200人,垃圾池设置三个垃圾投放口(可回收、可堆肥、其他垃圾),以三轮车作为配套收运工具;垃圾池内用挡墙分成三格并在垃圾池后墙设置三个出入口,对应三个投放口。
造价:1.5万元。
建筑:单层坡屋顶、方形池体,构筑物尺寸:2×3×2m、地平尺寸:6×5m;垃圾池两侧留有1.5m的三轮车道,垃圾池后端留有2.5m宽的装卸工作面。
投放口距道路0.5m。
材质:砖混砌筑、文化石贴面、硬化地平;
特色:外观清馨、简约,川西民居风格;
功能:服务人口约200人,垃圾池设置三个垃圾投放口(可回收、可堆肥、其他垃圾),以三轮车作为配套收运工具;垃圾池内用挡墙分成三格并在垃圾池后墙设置三个出入口,对应三个投放口。
造价:1.8万元。
建筑:现代抽象造型护墙,墙内尺寸:2×3×2m、地平尺寸:6×5m;垃圾池两侧留有1.5m的三轮车道,垃圾池后端留有2.5m宽的装卸工作面。
材质:砖混主体、硬化地平;
特色:外观现代、简约、艺术感染力强;
功能:服务人口约200人,挡墙式建筑,内设置三个垃圾桶(可回收、可堆肥、其他垃圾),以实现垃圾分类功能,以三轮车作为配套收运工具;
造价:1.4万元。
建筑:川西民居艺术护墙,墙内尺寸:2×3×2m、地平尺寸:6×5m;垃圾池两侧留有1.5m的三轮车道,垃圾池后端留有2.5m宽的装卸工作面。
材质:砖混主体、硬化地平;
特色:川西民居风格、简约、环境融入强;
功能:服务人口约200人,挡墙式建筑,内设置三个垃圾桶(可回收、可堆肥、其他垃圾),以实现垃圾分类功能,以三轮车作为配套收运工具;
造价:1.5万元。
二、垃圾房建筑:单层坡屋顶、方形主体,构筑物
尺寸:4×2.5×2.3m、地平尺寸:7×
9m;垃圾房两侧留有1.5m的三轮车道,
垃圾池后端留有 2.5m宽的装卸工作
面。
投放口距道路0.5m。
材质:砖混砌筑、仿木装饰、青瓦屋顶、
硬化地平;
特色:外观清馨、简约,川西民居风格;
功能:服务人口约1000人,按可回收、
可堆肥、其他垃圾分类,垃圾房设置四
个垃圾投放口(可堆肥垃圾设置两个投
放口),以三轮车作为配套收运工具;
垃圾池内用挡墙分成三格并在垃圾池
后墙设置三个出入口,对应三种分类。
造价:2.0万元。
建筑:单层坡屋顶、方形主体,构筑物尺寸:4×2.5×2.3m、地平尺寸:7×9m;垃圾房两侧留有1.5m的三轮车道,垃圾池后端留有2.5m宽的装卸工作面。
投放口距道路0.5m。
材质:砖混砌筑、仿木装饰、青瓦屋顶、硬化地平;
特色:外观清馨、简约,川西民居风格;
功能:服务人口约1000人,按可回收、可堆肥、其他垃圾分类,垃圾房设置四个垃圾投放口(可堆肥垃圾设置两个投放口),以三轮车作为配套收运工具;垃圾池内用挡墙分成三格并在垃圾池后墙设置三个出入口,对应三种分类。
造价:2.0万元。
建筑:单层坡屋顶、方形主体,构筑物尺寸:4×2.5×2.3m、地平尺寸:7×9m;垃圾房两侧留有1.5m的三轮车道,垃圾池后端留有 2.5m宽的装卸工作面。
投放口距道路0.5m。
材质:砖混砌筑、仿木装饰、青瓦屋顶、硬化地平;
特色:外观清馨、简约,川西民居风格;
功能:服务人口约1000人,按可回收、可堆肥、其他垃圾分类,垃圾房设置四个垃圾投放口(可堆肥垃圾设置两个投放口),以三轮车作为配套收运工具;垃圾池内用挡墙分成三格并在垃圾池后墙设置三个出入口,对应三种分类。
造价:2.0万元。
三、中转房建筑:双层(地上、地下各一层,地上部
分高1.8m、地下部分高3m)、开放式主
体,构筑物尺寸:10×5×4.8m、投放口
之间间距2.5m,下层12×15m,其中车
辆工作平台12×10m。
材质:石砌护栏、仿木装饰屋顶、砖混主
体、硬化地平;
特色:外观清爽、简约;
功能:服务人口约5000人,根据地势设
置上下两层,中转房地面设置三个垃圾投
放口(可回收、可堆肥、其他垃圾),可
供附近住户和三轮车倾倒投放,投放口略
高于地面,避免雨水进入;投放口下接垃
圾箱体,箱体装满后由拉臂式汽车拉走;
中转房下层由坡道与现状道路连接。
造价:3万元。
建筑:双层(地上、地下各一层,地上部分高1.8m、地下部分高3m)、开放式主体,构筑物尺寸:10×5×4.8m、投放口之间间距2.5m,下层12×15m,其中车辆工作平台12×10m。
材质:青瓦屋顶、砖混主体、硬化地平;
特色:外观朴素、简约,川西民居风格;
功能:服务人口约5000人,根据地势设置上下两层,中转房地面设置三个垃圾投放口(可回收、可堆肥、其他垃圾),可供附近住户和三轮车倾倒投放,投放口略高于地面,避免雨水进入;投放口下接垃圾箱体,箱体装满后由拉臂式汽车拉走;中转房下层由坡道与现状道路连接。
造价:2.5万元。
建筑:双层(地上、地下各一层,地上部分高1.8m、地下部分高3m)、开放式主体,构筑物尺寸:10×5×4.8m、投放口之间间距2.5m,下层12×15m,其中车辆工作平台12×10m。
材质:青瓦屋顶、砖混主体、硬化地平;
特色:外观朴素、简约,川西民居风格;
功能:服务人口约5000人,根据地势设置上下两层,中转房地面设置三个垃圾投放口(可回收、可堆肥、其他垃圾),可供附近住户和三轮车倾倒投放,投放口略高于地面,避免雨水进入;投放口下接垃圾箱体,箱体装满后由拉臂式汽车拉走;中转房下层由坡道与现状道路连接。
造价: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