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肥对水稻的增产及抗瘟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肥对水稻的增产及抗瘟效应

作者:张庆山陈迎义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第11期

硅元素被国际土壤界认为继N、P、K之后第四种植物营养元素。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泰国以及我国台湾等也开始积极推广使用硅肥,台湾2001年推广水稻硅肥1333ha,增产率1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四川省、广西和云南等省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面积使用硅肥,均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一般增产10%以上。而我县与近几年也开始试验示范,认为硅肥对水稻不但有增产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效增强植株的抗倒和抗瘟的效应。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饶河县所处的地理位置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东缘,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北纬

46°30'58″-47°34'24″

,东经113°7'26″-134°20'12″。气候特点属于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境内年平均气温1.6℃,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0.5℃,最低极限温度-33~41℃,2001年1月18日最低极限温度为-38.1℃。全年度≥10℃有效活动积温23~50℃,年均无霜期125天。年平均降水量574mm,年内降水的峰值月在8月份。一般冬季降雪较

多积雪较厚,平均年积雪最大厚度为29cm。

2、土壤状况:

饶河县的土壤主要是草甸白浆土;占耕地面积的94.4%。土壤特点是黑土层较薄,平均在15cm左右,白浆土比较瘠薄,土质粘重通透性差。土壤有机质含量2.76%左右,全氮含量0.25%,全磷含量为0.06%,水解氮含量163.2毫克/100克土,速效磷含量39.95毫克/100克土,速效钾含量为58.9ppm,有效硅含量2230.1mg/100千克土,土壤PH值为5.9。

二、产量及抗瘟示范结果

1.对比试验

我们于2002~2004年进行了生产对比试验,供试品种为空育131。三年来平均亩产

562.04kg,比对照502.3kg,增产59.74kg,增产11.89%。表现为:均较对照实粒数多,千粒重高,根茎节的长宽比小,发病率低,病情指数低。我们亩施用硅肥中有效含量为3.4kg氮、磷、钾总含量为40%,亩施20kg;对照为亩施用的二铵6.5kg+尿素16.5kg+硫酸钾3.25kg。

2002年施用硅肥田亩产602.19kg,比对照518.58kg,增产83.64kg,增产16.12%。硅肥田的实粒数为71粒,秕粒数为5粒千粒重为22g,根茎节的长宽比1∶3,稻瘟病发病率为

27.6%,病情指数为21.5%;分别比对照多8粒,少8粒,多0.5g,根茎节的长宽比1∶1.5,发病率为99.5%,病情指数为68.8%。

2003年施用硅肥田亩产510.32kg,比对照448.08kg,增产62.24kg,增产13.89%。硅肥田的实粒数为52粒,千粒重为25.5g,稻瘟病发病率为22.4%,病情指数为17.6%;分别比对照少2粒,多0.5g,发病率为73.6%,病情指数为38.9%。

2004年施用硅肥田亩产573.6kg,比对照540.25kg,增产33.35kg,增产6.17%。硅肥田的实粒数为78粒,批粒数为3粒千粒重为25.7g,稻瘟病发病率为25.3%,病情指数为10.3%;分别比对照多14粒,少1粒,多1.9g,发病率为97.6%,病情指数为59.8%。

2.梯度试验

2005年,我们在以往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硅肥梯度试验,试验品种为空育131,试验结果如下表:

三、增产、抗瘟机理

硅在水稻体内含量为5~20%,土壤中硅的含量虽然很高,但溶解度很低。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是离子态或分子态的硅酸,硅在水稻体内的长距离运输,仅限于在木质部的导管内进行,当水分蒸发后硅酸沉积于蒸腾流的末端,即叶片上、下表皮细胞的外壁及茎秆外壁等。

其增产和抗瘟机理为:1、参与细胞壁的组成,硅与水稻体内的果胶酸、多糖醛酸等高亲和力形成稳定的、溶解度低的硅酸复合物,沉积在木质化细胞壁上,与木质素一同增强组织的机械强度和稳固性,加强水稻抵御病虫入侵的能力。2、影响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水稻叶片的硅化细胞较绿色细胞更易让散射光透过,能增加阳光的吸收,水稻叶片直立,受光姿态好。硅化物沉积在叶片的细胞壁上,与角质层一道,能减弱蒸腾作用,使水稻能更好的利用水分。3、硅与其他养分相互作用,施用硅肥可以调节水稻对氮、磷的过量吸收,提高水稻的耐高氮能力,减轻由于偏施氮肥而引起的贪青晚熟和倒伏。在淹水条件下施用,还能促进根系的氧化能力,抑制铁、锰的过量吸收,减轻铁、锰毒害。据农民反应,水稻施用硅肥后茎杆粗壮,清秀挺拔,病虫害轻,谷黄粒饱,出米率高。

四、硅肥的加工技术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硅肥,多是热电厂的粉煤灰或硅酸钠及硅钙镁肥等。它们在土壤及水中溶解度低,一般在1.7%左右。水稻可利用率低。新的加工技术是用硝基黄腐酸鳌合硅酸钙,产生鳌合的硝基黄腐酸鳌合硅酸钙。该产品可溶于水,而且不流失。在土壤中释放出溶于水的离子态或分子态的硅酸,供水稻吸收。大大的提高了硅肥的利用率。

五、土壤中有效硅的测定和施硅建议

1、土壤中有效硅的测定

土壤有效硅的测定,通常用1mol/L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提取,加显色剂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其临界值一般认为是100mg/kg左右的二氧化硅。一般认为在土壤中有效硅小于11%,增施肥均为有效。

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肥所研究结果,认为有效硅一般低于80mg/kg,属于供硅低的土壤;有效硅一般在120mg/kg,为供硅能力中等土壤;有效硅在200mg/kg以上为供硅能力高土壤。一般我们以水很成熟期茎叶中含硅量低于10%的有效硅作为水稻缺硅的植株诊断指标。

2、施硅建议

由于硅的生产规格不一,用量也不相同,一般有效硅含量在50~60%的硅酸钠亩用量为6~10kg,硝基黄腐酸鳌合硅酸钙亩用量为4kg,而热电厂的粉煤灰亩可用100~150kg。

施用时期以水稻生长前期施用效果较好,一般作追肥,在分萦期至拔节期前施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