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做人
浅谈如何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做人
浅谈如何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做人浅谈如何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做人[摘要]教育的终极目标归纳为一句话就是: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
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我们有必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要强调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赋予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
因此,学校教育和我们的老师为了孩子的未来,应该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真正放在教育的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就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而言,就要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基础上,从小确定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是要用《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来鞭策和约束自己。
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远大目标,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成为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品德高尚的人。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智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独生子女环境的制约,也有少部分小学生在明德、成才、处事、交往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特别是城市儿童最突出是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格发展(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自己做事有独立性,不依赖他人仅占30%)。
甚至有的学生为能有更多的时间玩耍,可以出钱“雇”同学完成作业,普遍出现了“自私任性、胆小怕事、贪图享受”的不良心理倾向,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究其根源在于学校及家庭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仅着眼于人的认知本性、功利本性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本性、生存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高,我们在教会学生学会求知、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自信、自立、有责任、有爱心的社会人。
浅谈班主任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浅谈班主任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摘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培养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即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本文从责任感教育、明确目标方向、教师人格魅力、关爱问题学生等多个方面对班主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进行了深入探讨,阐述了多种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班主任引导思想品德教育做人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不错,老师应以传授学生知识为己任,但老师教育学生不仅仅是智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灌输,而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教师应该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放在首位。
俗话说:成才先成人。
就是这个道理。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老师应该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去武装学生的头脑,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陶冶学生的情操,把他们的思想铸成一把长剑,在任何腐蚀、诱惑、私欲面前无坚不摧;在任何罪恶残忍面前永固不倒。
那么,班主任老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呢?一、肩负责任,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一个具备责任心的人,必定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准,往往容易成为群体中一种和谐的向上的力量,相反,一个人如果缺乏责任心,则常常成为群体中一种破坏性的危险因素。
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曾有过一段重要论述:“当前,应当把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感作为教师和父母的主要责任。
责任心是做人的基础,要想子女成为好人,就应当教育他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对我们生活的地球负责。
”人自身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社会的贡献,都来自明确的、并且认真履行的责任。
人的道德自律、遵纪守法也靠着责任感。
因此,班主任在管理中,应适当分配一些任务给学生,和学生讲一讲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烦恼,听取学生对班级管理的一些建议,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有一次,班级连续两周未得到卫生流动红旗,班主任刘老师就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劳动积极性,把这一工作做好。
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浅谈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红旗区小店镇初级中学郭培华内容摘要: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且要以“育人”为本。
我们要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为社会办事,教会学生锻炼健体,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做人。
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
关键字:教育学生做人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见有学生课堂上肆无忌惮的辱骂老师,放学路上打骂、威胁同学,有些学生因为父母管教严厉而把父母杀害,有些学生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要跳楼、割脉等等,这一桩桩匪夷所思的事情值得我们深思。
可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重智育,轻德育,重“双基“训练,轻思想教育,这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讲的很精彩,而学生成绩依然很差的原因。
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一定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效果,因为学习结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生的勤奋,再好的方法,你不花费时间,等于没学。
所以,育人就成为学生学好知识关键的一步。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把“教人做人”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以塑造真人为培养目标。
我们要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为社会办事,教会学生锻炼健体,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做人。
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
那么如何教育学生做人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
一、教会学生百“德孝”为先现在由于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好,而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不良风气。
“体谅父母”、“孝顺父母”等传统的美德却在人们的心目中逐渐淡化。
这些不良风气,正在毒害着学生的灵魂,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努力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怎样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做人
怎样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做人
1.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需要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善良友善,不欺负他人或者以小欺大,不随意损害他人的权益等。
2. 让孩子学会自理。
从小让孩子尽可能地自理,如穿衣、洗脸、刷牙等,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3. 给孩子提供机会参与公益活动。
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义工服务等,让孩子了解社会、接触不同的人群,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鼓励孩子和同龄人交往,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让孩子学会合作、分享、沟通等技能。
5. 多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教导孩子学会做人
如何教导孩子学会做人如何教导孩子学会做人孩子将来长大后是否事业有成,婚姻是否幸福,良好的品德起着关键的作用。
下面是教孩子学会做人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父母培养孩子五个良好的做人习惯1.应培养孩子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做人的核心是要有爱心,而“百善孝为先”,“立爱自亲始”,就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是占第一位的,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孝敬长辈开始,一个不知道孝敬父母的人,就很难想象他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联系到现代的家庭教育,在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下,在推向极端的应试教育竞争机制的导向下,许多家庭教育陷入了重物质满足和技能培养,轻人文关怀和思想教育,爱而不严,溺爱娇惯的误区,以致我们很多孩子缺乏对他人的尊敬之心、关爱之心和感恩之心,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不讲长幼,不懂礼貌,任性妄为。
这种习惯的养成,会使孩子背上“坏习惯”这笔终生无法清偿的债务,并使其终生受到折磨。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教育孩子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养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的做人习惯。
2.应培养孩子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和帮助他人,社会才能更和谐,生活才能更美好。
任何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而且也一定得到过许许多多人的帮助和关心,正是大家的互相帮助和关爱才缔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和美好的生活。
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因为只有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才会回报你。
可见,帮助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帮助的前提。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告诉孩子,帮助别人不只是单方面的付出,因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宽容和帮助,帮助别人就是帮自己;父母应当身体力行,做出榜样,教育、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用心、主动地去关心和帮助他人,让孩子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3.应培养孩子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少年儿童做人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少年儿童做人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少年儿童做人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都会被不同的经验塑造成独特的人格。
教育者们在少年儿童的年龄段,将面临如何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的问题。
做人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品格、思想和观念的塑造。
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少年儿童做人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人格、思想和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在学习活动中如何培养少年儿童做人。
一、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情感、价值观、社交动机等形成的全部结构。
少年儿童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
我们需要注重他们人格的培养,让他们树立良好的人格观念。
这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越准确,对自己的评估就越客观。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如自我反思和互动交流。
2. 学会适应和自我表达人际关系的成功和自我实现的效果需要建立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良好互动基础之上。
因此,教育者在学习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少年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3. 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如乐观、自信、勇敢和坚定,是一些重要的成功因素。
在学习活动中,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勇气,从而建立积极的人格影响。
二、培养少年儿童的正确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是人类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我们需要教育少年儿童正确的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思考方式。
1.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思想方面的关键。
我们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有自我思考、自我表达和自我判断的能力。
这样,他们就能在特定情境下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决策。
2. 培养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支撑其行为和选择的基础。
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方向,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情感、有责任感的人。
3. 培养创新精神和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工作态度。
家长怎样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家长怎样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一、为什么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培养孩子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
人字两撇,站立起来,靠的是人格、品德。
丢失了人格,缺了德行,本事愈大,做的坏事便愈多。
所以斯霞说,德育不合格,出的是危险品,智育不合格出的是次品,体育不合格出的是废品。
现在,家长们比任何时候都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升学,但比任何时候都忽视孩子的品德,忽视做人的教育。
原因是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家长急功近利,把孩子前途单单寄托在孩子成绩上,误认为成绩好,考上好大学,便一切都有保障了。
另外,现在独生子女多,在家里溺爱、包办,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做人的教育遇到了难题,孩子任性、懒惰、娇惯、心中不知有他人、不孝敬关爱父母的为数不少,加上学校应试教育的体制,弱化了学生品德的培养。
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据统计,全国家长百分之八九十都要求孩子能考上大学,争取有个好的工作前途,但百分之三十四的家长都存在溺爱、重智轻德的误区,现在全国的中小学生,在心理上有不健康表现的已超过22%,对父母很满意的只占12%,超过70%的中小学生对父母的教育表示不满意,或不够满意。
这自然有父母自身的许多问题,但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亲情淡薄,不能善解人意,少有感恩之心,厌烦父母管教,文明礼貌差,善良互助精神不足,责任心、诚实、朴素、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已是十分明显的了。
这都为我们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敲响了警钟。
每一个家长,养育一个孩子,都很不容易,妈妈十月怀胎,父亲操心盼望,谋生奋斗,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创造的这个新的生命上,孩子就是父母的希望,生命的承传。
都想孩子健康成长、成才、幸福、快乐,都希望孩子在社会上能受人欢迎、尊敬,获得承认和爱。
但是为什么现在家长在孩子身上付出了很多,却有不少孩子不领父母之情,到了五六岁就逆反,到十二三岁就开始冷漠父母、厌烦家长,厌学、逃学,成为问题生,有的学习成绩虽然过得去,甚至成绩还不错,却习惯不良,行为不端,性格怪异,不思恩情,自私偏激??有位伟大的哲学家叫罗素,他说:“幸福的人生是由爱唤醒,由科学知识导引的。
如何教会学生做人
只有爱才能教育好孩子。
爱岗位、爱学生,才是教师应该努力培养的基本道德品质。
如何教会学生做人由数学网收集整理,欢迎阅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家陶行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
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
那么如何教育学生做人呢?一、充分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经常、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是班主任有的放矢教育学生的基础。
魏书生曾说过: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
我们现在的班级人数多,他们有不同的天赋、情感、个性、兴趣、爱好,有特定的品质,班主任必须充分了解他们,深刻地研究各种类型,各种特点的学生,并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帮助教育他们做人,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教育效果。
1、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从整体上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应包括:学生家长职业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结构、一般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学生等,了解家庭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家庭住址、家长联系电话等。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解。
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对自己学习意义的认识,对课堂纪律的遵守,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特长等。
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分析学生各科学习成绩,可以发现每个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会同科任教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特别是心理健康不可忽视,有些学生可能存在着紧张、烦躁、忧郁、恐慌、消沉等心理障碍;对社会、学校、班级、老师存在逆反心理。
教孩子做人的五大原则
教孩子做人的五大原则
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而教育孩子做人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做人的道理是千千万万,但是有五大原则是必不可少的,这五大原则是: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勤奋努力、感恩知足、宽容包容。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孩子应该学会说真话,不撒谎,不欺骗他人。
同时,孩子也应该学会守信,不轻易许下承诺,但是一旦许下承诺,就要尽力去实现。
尊重他人是做人的重要品质。
孩子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不随意侵犯他人的自由和尊严。
同时,孩子也应该学会礼貌待人,不说脏话,不恶意攻击他人。
第三,勤奋努力是做人的必备素质。
孩子应该学会努力学习,不怕困难,不怕失败。
同时,孩子也应该学会勤俭节约,不浪费时间和资源。
第四,感恩知足是做人的重要态度。
孩子应该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和他人的帮助,不忘记回报社会。
同时,孩子也应该学会知足常乐,不贪心不妄想,珍惜眼前的幸福。
宽容包容是做人的高尚品质。
孩子应该学会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不轻易批评和指责他人。
同时,孩子也应该学会包容他人的不同,不歧视和排斥他人。
教育孩子做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我们遵循以上五大原则,就能够培养出健康、积极、阳光的孩子,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教育子女“学会做人”
教育子女“学会做人”一、教育子女“学会做人”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务,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
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
作为家长不能重智育轻德育。
因为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
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其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增强其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育子女“学会求知”学会求知的方法途径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强迫子女“死记硬背”知识,而是重在理解,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三、教育子女“学会劳动”应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
子女从小学会劳动,将终生受益。
勤劳是所有良好品德的基础,懒惰是万恶之源。
因此,安排子女从小参加劳动,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
四、教育子女“学会自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坎坷会很多,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会磨练自己的翅膀,展翅飞翔五、教育子女“全面发展”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处在这个激烈竞争时代的人,若没有知识和专门的技能及各种能力,就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家长应教育子女不仅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还应积极参加其它各项活动,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应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我们家长一定会努力配合学校的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父母仅告诉孩子上学很重要是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说明学习并不因长级或是得一文凭而终止。
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你不必花许多钱去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而要让孩子们看到你在读书。
你可以带他们去博物馆或展览会,这些丰富的课外活动会让孩子们对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索愿望。
说到做到曾获得过美国教育部颁发的“爱因斯坦式青年”称号的梅布得老师极力主张父母必须参与孩子学校组织的活动。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21世纪是一个经济和技术激烈竞争的世纪,这种竞争显然是一种国际性的竞争,而经济和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竞争的实质又是人才素质的竞争。
在人才素质的竞争过程中,我认为作为学校最根本的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我非常赞成这样的观点:“先做人,后成才”。
即做事之前先做人,试想连人都做不好,还能做好事吗?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产品”——毕业生最大的希望和要求,是做人的道理和责任心的培养。
他们认为,经验、知识、能力,可以在岗位上、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培养。
但为人、工作责任心这些基本的素质必须从小抓起,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旦进入社会再进行这类教育,就已经迟了。
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呢?一、学校要着力增强公民意识的教育学会做人“首先就必须做一个好公民”。
公民意识除了公民要树立履行法律义务的观念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一种道德责任感。
意识到应对国家负什么责任,对家庭、对他人负什么责任,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
如何才能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呼唤公民意识的核心就是呼唤公民的一种内心自觉,这种内心的普遍自觉最终可以达到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
增强公民意识,就必须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心。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个人只有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他的人格才是健全的、高尚的。
如果说西方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话,那么东方文化的核心则是集体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一定要教育青年学生从小就养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的思想感情。
并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从小培养他们对他人、对父母、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用自己的双肩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用坚定的思想信念撑起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脊梁。
增强公民意识,就必须引导学生要从自身做起。
现在不少人一方面感叹社会风气不好,另一方面又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
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做事
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计,教育的成败是看孩子一生的成就,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学会做人做事。
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着想,德行的根基得要早早扎下去才行。
一、教孩子学会爱、学会做人。
对于家庭教育而言,父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自尊自爱的品质是基本的责任。
父母要给孩子做榜样,做人要大气,不要太计较利益,对人要有爱心,善于宽待别人,做个情商高的人;取得成绩不要骄傲,碰到困难不要气馁,形成与人为善,以诚取胜,乐观向上的品格。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何愁不优秀?二、教孩子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轻松对待学业;良好的生活习惯则会让自己更有教养,做事更有效率。
所以爸妈应当注意培养孩子待人接物、讲究卫生、学业不拖拉的好习惯,当你看到孩子有坏习惯时,不妨切身体会孩子的立场,表示相信孩子能改变,并鼓励孩子的进步,孩子会更加有信心。
三、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不要总以为孩子小,太多事情做不好,或不放心他做。
当遇到困难时,可以提示孩子动动脑筋,也可以鼓励他实践,通过锻炼使孩子获得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力。
有时候要设置一些小小障碍,放手让孩子去解决,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有很大的帮助。
四、言传身教,把握时机。
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很多的言行是仿效父母的,因此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要经常给予孩子鼓励和帮助,有进步应肯定,遇到挫折要疏导,帮他分析道理,找出问题所在,以锻炼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
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看时间和场合,把握好时机,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五、放飞心情,留点玩的空间。
孩子是童真的,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锻炼,玩也能玩出智慧。
玩耍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素质,家长要留给孩子一定的玩的时间。
节假日带孩子到郊外旅游,或远途,或爬山,或做运动,让他放飞心情,增加知识面,减轻压力,创新思维。
如何教孩子学会做人
如何教孩子学会做人如何教孩子学会做人如何教孩子学会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提到做人,很多人会想到思想品德教育,认为学做人就是让孩子像雷锋那样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这种认识太狭隘,我们所说的做人,首先是让他们做一个正常的自然人,其次是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让他们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健康的人格;既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具体讲做到以下四个方面很重要。
一、让孩子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健康的身体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是快乐的本源。
(举例)那么对于家长,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呢?第一、培养孩子珍爱生命的意识让孩子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绝不能在不经意间糊里糊涂地丢掉自己的生命。
强化安全意识并教给孩子自护与自救的本领。
(举例——防火防电、冷静处理意外伤害)另外为孩子买一份保险是明智的做法。
第二、注意科学的饮食与保健多看点关于饮食与保健的书,让孩子吃出健康来,不是越胖越好。
第三、努力营造一个愉快的生活空间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与活动的时间,还给孩子玩的权利和自由,不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
(举例——考试必须第一,单亲家庭的畸形教育)让他们身心愉悦地成长。
二、让孩子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诚实善良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交友之道,商贸之魂。
这种品质需要从小培养,那么家长应该做的是:1、告诉孩子诚实和善良的好处和不诚实的害处其实,很多孩子撒谎是无意的行为。
家长要注意从小处着眼,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举例——“狼来了”)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庆幸的是放羊的孩子虽然失去了几只羊但改掉了说谎的毛病;悲哀的是,令他改掉毛病的是狼而不是人。
那些村民完全有机会引导教育他,使他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2、让孩子学会去关心别人送人玫瑰之手,虽久犹有余香。
人与人相处离不开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关心是爱的前提,如果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毫不关心,他就不会去爱什么,对别人的爱也会毫无知觉。
这样的孩子将来必定孤独痛苦,感受不到人间真情,生活没有色彩。
浅谈怎样培养孩子学会做人概要
浅谈怎样培养孩子学会做人慈利县零阳镇城北中学杜名洪上级领导、各位家长:大家上午好!每一位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望,那就是望子成才,孩子怎样才能成才呢?个人认为最根本的决窍就是培养孩子怎样学会做人。
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浅谈怎样培养孩子学会做人。
下面具体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不当之处,请批评指导。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学会做人?1、学会做人是孩子成才的根本。
这个根本是什么呢?是人格品德,是道德修养。
它就是学会做人的根本,为什么呢?第一,因为人格品德对人的发展比智慧能力更为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林尔曼连续几十年跟踪调查了1528名被试者,对800名男性被试者中20%成就最大的与20%成就最小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两组人智力方面没有明显区别,而明显的差异是人格品德方面。
高成就组的人格特征是进取、自信、坚持。
因而揭示了人格品德对人的发展比智慧能力更为重要的规律。
同时我们纵观古今中外一些历史名人、伟人的成长吏,也同样证明了这一规律,著名的科学家无论是外国的诺贝尔、爱因斯坦,还是我国的华罗庚、钱学森,著名的政治家,无论是外国的华盛顿、邱吉尔,还是我国的毛泽东、周恩来以及我们生活中为社会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和卓越能力外,更重要的并且起决定作用的是他们的理想,意志、情绪、个性所构成的健全人格和品德。
第二,因为道德修养是立业之本,要立业必须先立德。
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更为重视道德修养。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讲的“修身乃立业之本,立业必须立德”。
孔子说:“我欲仁,斯人至矣”,提倡“修己”、“克己”。
曾子说“吾目三省吾身",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强调“养性”、“修身”和“良知”、“良能”,直到宋明儒家注重心性之学和理欲之辨,郑板桥在他的家书中说,“读书中举进士作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极力倡导教书育人,要学生“砥励德行”、“奋斗向上”,均贯穿这样一个思路,即勉励广大学子通过自我修养,以适应和改造社会,成为时代的强者。
小学生该怎样学会做人
小学生该怎样学会做人小学生该如何学会做人1、第一要尊敬师长,关爱他人。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异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团结互助。
作为儿女,要理解父亲母亲供养自己念书的艰辛,应理解父亲母亲将所有的心血和希望倾注在我们身上,懂得喜爱父亲母亲,尊敬父亲母亲,珍惜父亲母亲的血汗钱;更要尊敬老师的劳动,仔细听讲,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父亲母亲、师长和社会。
可是我们少量同学却在校不思进步,挥霍浪费,抚躬自问,难道无愧作为同学,要学会与人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要学会关怀他人,主动帮助他人,要擅长和他人沟通。
与人交往要礼貌、诚信,特别要学会尊敬他人。
同学之间存在分歧、矛盾时要用理智的方式去化解,而不该使用野蛮、粗暴方式去解决,学会去关怀他人,帮助他人,专心相处,这是化解矛盾、办理好人际关系的最正确方式。
2、其次要学会做人。
要努力去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不停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做一个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可是我们少量同学兴趣至上,吃不得苦,缺少毅力战胜自己的弊端,甚到是只求讨取,不做贡献;只图自己安适享受,不论父亲母亲辛勤死活;这样做人人买卖义安在我们应学会关注社会、关爱人民,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聪慧才华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做一个有利于会的人。
3、再次,学会做人,应恪守国家的法律,恪守学校的纪律,恪守社会公德。
常言道,不依规矩,难成方圆。
我们生活在大社会中,只有依据社会的规则才能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转,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其行为不单要吻合中学生 ** 常行为规范,恪守社会公德,更要恪守国家的法律,言行举止吻合规范,文明礼貌,这是文明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4、最后,学会做人,要懂得如何热爱生命、关注安全,拥有健康,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
安所有是幸福的保证,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作为中学生要学会安全用电,行走安全,掌握防火、防煤气中毒等知识和技术。
注意饮食安全,不吃不卫生食品,吃饭自备碗筷。
怎么引导孩子要学会做人
怎么引导孩子要学会做人学会处事是人生的必修课,会处事的人八面玲珑,路路畅通,不会处事的人四处碰壁,郁郁不得志。
学会为人处事也是要从孩子抓起,从小学会为人处事,长大才不会吃亏。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怎么引导孩子要学会做人的相关内容。
怎么引导孩子要学会做人达观生活,知足常乐。
糊涂的人生观就在于要达观生活,知足常乐,他能看开一切,所以宠辱不惊、从容快乐。
想要达观,就要怀一颗平常心,凡事顺其自然,不去计较是是非非,笑看庭前花开花落。
人生不满百,何必怀千岁忧呢?人生不愉快的事,能忘就忘,不去强求什么,不也很潇洒吗?精于"糊涂',广结人缘。
交际场合,真真假假,虚实莫辩。
别人的话,有些可以当真,有些则不然。
精于糊涂之道的人,跟任何人都可以是朋友,甚至别人的冒犯,他都可以微笑面对。
凡事不去较真,也就避免了冲突,可以左右逢缘。
表面愚拙,内心精明。
人至察则无徒,所以人不能太精明、太计较,平常糊涂一点,给人留有余地,方是共赢之路。
当然,表面上可以糊涂,心里却要打个小算盘,时时的调整自己。
放眼远望,别死盯别人的缺点,要懂得吃小亏才干赚大利着急道。
有意示弱,假装糊涂。
青岛学大教育专家怎么样理解呢?马有失蹄,人有失足,为人处事,能不当心点吗?小摔小疼,大摔就不仅仅是疼了。
要明白的是:在一开始就有意示弱,假装糊涂,不是可以避免站得高,摔的疼吗?怎样引导孩子要学会做人父母要正确的对孩子进行施教,有不少的父母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总是用可怜的一两个办法,不是打就是骂,直接导至孩子不敢说真话,不敢诚实,因为诚实就是挨批挨打和挨骂。
所以父母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要少发脾气,多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孩子明白利弊真假,只有这样,才干培养出诚实守信,爱憎分明,从小就能明辨是非的孩子。
现身说法也是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好方法,首先当父母有约定或要办某个事件时,切记诚实守信。
在孩子的事上,也要注意了解孩子是不是守信,诚实。
父母也可以在家庭有约或走亲会友的时候让孩子多做做主张,看孩子的规划是不是按照诚实守信的标准去做的,假设有偏离准则的,及时提醒孩子。
让儿童在学习中学会做人(5篇模版)
让儿童在学习中学会做人(5篇模版)第一篇:让儿童在学习中学会做人[推荐]让儿童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素质的形成,特别是做人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将德育放在优先地位,学生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学得的知识才能发挥正当的作用。
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则必须将各种表面化的东西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
目前,小学在籍学生中的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个极大的群体,由于祖辈和父辈的溺爱,加上社会、家庭及学校教育方法的滞后等因素,造成他们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依赖性强,不做力所能及的事;没有合作精神,不顾他人,只顾自己;自控能力差,想怎样就怎样,不听统一指挥等。
这种不良行为,如不及时用有效的方法加以矫正,任其发展下去,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育是极为不利的。
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我们要培育“四有”新人,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首先必培养他们的独立个性和优良的行为品质,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理论,让学生从多视角、多途径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并通过多种现代媒体模拟现实、再现情景、创设环境等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体验、观察和思考,锤炼他们的意志,克服他们的依赖思想,增强他们自控能力和独立个性,使其行为品质满足社会、学校、家庭等不同要求。
一、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优秀作品虚拟现实,烘托主题,使学生在道德认知上无意识地潜移默化。
有教育学家说:“充分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最后达到理智和情感的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的统一。
”这对儿童在道德认知上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调动和发掘儿童大脑中无意识的潜能,要根据学习对象的学习内容及目标,心理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课堂的学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体验到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
学校如何教育学生做人
学校如何教育学生做人有位校长曾说到:“如果说,明天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什么,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
要引导学生先学会做人,后学会做学问,学会做文明人,学会做中国人,学会做现代人,学会做社会主义的人。
”一、教育学生学会做一个关心他人的人关心是人类社会能够和谐美好的关键所在,你我都在关心中孕育成长,你我都在关心中温馨幸福。
关心给我们带来春风般的温暖,也会带给他人快乐与健康。
育人者必先律己,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品行去影响学生,从而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如有一位同学由于母亲出走失去母爱,父亲又长期在外打工,因此,在校时会拿别人的饭吃,我就耐心细致的做他的思想工作,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平时给他一些米、菜和零用钱),让他感受到学校老师同家里亲人一样关心他、呵护他,推己及人,使他学会做一个关心他人的人。
二、教育学生学会做一个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人苏轼曰:“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指出,中学生要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青春发育期,显示着人体自然的青春美。
因此,中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在穿戴、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力求体现当代中学生那种奋发向上,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精神风貌。
如初三一同学,因父母离异,寄读在大伯家,时间一长,朱某觉得自己很孤独,节假日经常去网吧、溜冰场等娱乐场所,喜欢与男同学交往,并在穿戴、发型、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标新立异,以期引起男孩子的注意。
我就与她谈心,跟她讲述有关道理,如“男女同学交往既要真诚又要不过分”,“一失足成千古恨”,“名誉是人生中无暇的珍珠”等,要求她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处处爱惜自己的名誉。
使之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并经常与其家长联系,督促家长多关心子女,使她学会做一个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人。
三、教育学生学会做一个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勇于进取的人人的发展是以必要的心理发展为前提的。
教孩子从小学会做人
教孩子从小学会做人家长同志们:你们好!今天咱们在这里一块研究怎样培养孩子学会做人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主要讲两方面的问题,一、为什么要从小教孩子做人,二、怎么样从小教孩子做人。
一、为什么要从小教孩子做人呢?首先讲这样一件事。
有个人给著名作家巴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人把你教育成现在这个样子?" 巴金这样回答:"这些人不是教我在私塾里识字的教书先生,不是学校传授我知识的教员,因为这些人对我没有什么影响,我很快就把他们忘记了,而是另外一些人,他们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人我现在不会上这个样子,我的第一个先生是我的母亲,使我认识爱字的是她,在我的幼小心理,她是我世界的中心,她教我懂得了爱,她教我认识了爱,她教我同情,去帮助在痛苦中需要扶持的人,她让我同情在逆境中需要同情的人,我的母亲也身处过一些逆境,但是她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流过眼泪,也没说过一些非常悲伤的话,她留给我们的是微笑的面孔。
她常常用很温和的口气给我们讲很多事情,她教我知道了爱,教我懂得了爱和被爱的性质。
正是因为我认识了爱、知道了爱,才想到把爱分给别人,才想到替别人做点事情。
把我和社会联系起来正视这个爱字。
她是我性格的根底。
"也有这样的一个母亲讲了这样一件事,她非常忧郁的说:"我的孩子都12岁了,全家非常疼爱孩子,把他示为掌上明珠,可是仔细想起来,这个孩子除了学习还不错以外,其他方面再也找不出闪光点,孩子自私、缺乏群体意识,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从来也不考虑别人,他缺乏对别人的爱,对父母只知道索取,他觉得理所当然的得到父母给他的一切的爱,没有任何的感激之情,孩子挑吃挑穿,胡乱花钱,能做的家务事都不做,看不起劳动人民,连劳动课都不愿意上,他说:"我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及差,患得患失非常严重每当考试的时候战战兢兢,考完了,如果考好了就目空一切,如果考杂了,就垂头丧气。
"这个母亲非常难过的说是溺爱毁了这个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做人[摘要]教育的终极目标归纳为一句话就是: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
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我们有必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要强调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赋予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
因此,学校教育和我们的老师为了孩子的未来,应该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真正放在教育的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就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而言,就要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基础上,从小确定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是要用《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来鞭策和约束自己。
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远大目标,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成为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品德高尚的人。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智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独生子女环境的制约,也有少部分小学生在明德、成才、处事、交往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特别是城市儿童最突出是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格发展(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自己做事有独立性,不依赖他人仅占30%)。
甚至有的学生为能有更多的时间玩耍,可以出钱“雇”同学完成作业,普遍出现了“自私任性、胆小怕事、贪图享受”的不良心理倾向,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究其根源在于学校及家庭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仅着眼于人的认知本性、功利本性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本性、生存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高,我们在教会学生学会求知、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自信、自立、有责任、有爱心的社会人。
一、赞赏学生——培养学生学会自信学会自信包括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待人正直诚恳、做事果断机敏等。
在长期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和教师眼里只有“分数”,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便是优等生,而多数成绩一般或差的学生便是所谓的“差”生。
在长期的分数排队中,很多孩子的自信被排没了,看不到自己的任何优点,养成自卑、自暴、自弃的性格,严重影响孩子身心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将以往只注重分数,忽略孩子其他闪光点的教育方式,转变为多赞赏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生活的快乐、自信,获得全面发展。
1、多作肯定性的评价小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
如果你平时总夸他聪明,能干,听课认真,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说他不认真、不用心,成绩不理想,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
因此,在平时要多给学生一些肯定性的、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找回自信心。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教育效应的实验:他在一所小学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
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
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
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罗森塔尔效应”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它说明了,用对待聪明学生的方法进行训练将使你的学生变得更聪明。
如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写上“你进步了!”“做得太好了!”“你的想法很特别了!”“你的作业书写很漂亮!”等激励性的评语,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一直受到老师的关注,甚至从同老师都对他作出了肯定性的评价后努力做得更好。
特别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作业批改中,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在作业及课堂上给予大力表扬,让他们体验到被别人肯定的快乐。
2、珍视学生的成功正如魏书生所说:“培养学生自信心要从扬长开始”。
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我也行”、“我能行”。
作为教师,要珍惜学生的微小成功与进步,善于运用“表扬”这一武器,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心,尽力去挖掘他们身上的“微量元素”,让他们体验进步的快乐,哪怕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应及时发现,肯定并赞赏,以促进他们不断改正缺点,积极向上,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一个成功者,为品尝成功而奋斗。
如让一年级的学生出黑板报:当学生第一次尝试时,不管学生做得怎样先肯定他们的成果,“你们做得太棒了,老师很喜欢!”再提出建议。
那么第二、三次学生就能独立地完成任务,而且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比我们教师出的黑板报更富有童趣。
因此,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每位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都有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尤其要多给那些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创造机会,更要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多为学生创设显示才能的机会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教师应多创设显示学生才能的机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
如举行绘画比赛,孩子就可以在比赛中一展风采,获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自立。
举行“写字比赛”“体育比赛”“歌唱比赛”“朗诵比赛”等等,让每位孩子都有机会施展才能,体验成功,提升自信,并形成良好的激励循环,使学生在其他方面也增强了自信。
每次竞赛,当孩子们取得成功时,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千万别小看表扬的作用,他能鼓励孩子更有信心,鞭策孩子向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
二、自己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一次覆盖全球许多国家关于“你最希望造就下一代什么样的品质”的调查中,素以尊师重教而闻名世界的德国人,把“注重学识”这一点排在最后。
他们认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外在的知识量不断猛增,知识是传授不完的,最应该注重的是唤醒孩子自身的主体性,培养他们自主独立的优秀品质。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孩子气的独立意识非常差。
在学校里,一些孩子的独立思想又常常被教师给剥夺,教师授课时往往唯“师”独尊,不给学生质疑独立思考的机会,渐渐地孩子变成一个不懂思考,不会创造的读书“机器”。
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家长和教师应把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权力还给学生。
1、把独立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在遇到事情时,应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并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处事能力和独立能力。
早在1927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就已经指出:凡儿童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
因此,在孩子教育中,鼓励孩子自己决定是相当重要的。
如在一次数学课上,数图形应“从左数”老师犯了“从右边往左数”的错误,而全班的学生竟然都没指出。
类似的事情在其他课堂也屡见不鲜,可见以往的教育教学中,老师的思想代替了学生,使学生丧失判断能力。
我们在课堂应引导孩子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学习上遇到难题,先不忙帮学生解答,应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解决问题。
在平时生活中树立独立意识,学会自主决策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做出决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家长和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
2、把独立做事的权利还给学生孩子除了会思考还应会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光想不做或光做不想的孩子都成不了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一要鼓励孩子试着做想做的事情。
孩子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的中心会逐渐从父母转向外界事物,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独立意识大大增强。
特别是入学以后,孩子在正确组织起来的学校集体条件下,独立意识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
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许多事情不再依赖父母,到了高年级甚至希望摆脱父母、老师过多的关照或干涉。
比如,在一年级时,有的孩子要擦玻璃、洗碗、叠被子等,这时,作为老师、家长,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理解、宽容孩子的“错误”,支持孩子自己动手。
只要孩子想做、愿意做,就要大胆放手,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没关系。
因为正是在这些自由自在的反复劳动过程中,孩子不断地克服认识上、动作上、能力上的不适应、不协调,不断地提高独立性。
二要要求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从自我服务做起,穿衣叠被,系鞋带,在学校做值日生;到了中年级洗小衣服、洗碗、拖地、帮妈妈买小商品、招待客人,在学校布置教室、美化校园等;高年级学生可以做简单的饭菜,用电器,修理桌椅,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等。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内容。
笔者曾执教过的一年级孩子,由于孩子独立性比较弱,很多事情都是由家长代替完成。
甚至连平时的作业都由家长抄,有的孩子不让家长抄还受到家长的批评:“妈妈抄的比你快。
”因此在刚执教该班级,就对家长强调:只有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宁可自己辛苦一些,教孩子本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并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尽早学会自我服务。
如果从小不作要求,孩子就会逐渐形成依赖性,从而缺乏独立能力。
三要引导孩子学着做不会的事情。
对孩子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的。
孩子第一次系红领巾,第一次烧饭,第一次洗鞋子,这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对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孩子走向独立的信心和进程。
老师、家长一定要以积极的语言和行为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要经常对孩子说“自己试一试”“我相信你能做好”。
同时还要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掌握一些必需的技能。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更要注意鼓励、支持和引导孩子,而不能急功近利,打击孩子的独立愿望,或者包办代替,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
让孩子尝试自己的“第一次”,从而体验到其中的成功和快乐转化为内在的信心和动力,促使他们进一步作出努力,进而增强独立意识,提高独立能力。
三、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社会经济发展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当今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
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越来越引起现代教育改革的关注,学校教育具有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任务,应首先培养学生对社会与家庭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