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题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
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小方法
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小方法
未成年人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情绪和压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的小方法:
1. 倾听和理解,与未成年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非常重要。
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想法,理解他们的困扰和压力,尊重他们的感受。
2. 鼓励表达情感,鼓励未成年人表达他们的情感,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让他们知道情感表达是正常的,可以通过谈话、写日记、绘画等方式来表达。
3. 提供支持和安全感,未成年人需要知道他们可以依靠家人和朋友,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得到支持和安慰。
建立一个安全、温馨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4. 教导情绪管理技巧,教导未成年人如何有效地管理情绪,比如通过深呼吸、放松技巧和积极的应对策略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5.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未成年人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运动、音乐、艺术等,这有助于他们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
6. 提供专业帮助,如果未成年人的情绪问题较为严重,建议寻
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更专业的心理
疏导和治疗。
总的来说,未成年人心理疏导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
家庭教育学的知识,从多个方面对未成年人进行关心、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班主任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们常常会碰到一些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自信心、意志力等方面比较弱的学生,这些学生常被称为问题学生。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视、爱护、研究问题学生,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转化工作。
一、深入了解问题学生教师在了解了问题学生的生理、心理、性格特点及其家庭生活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发展趋向后,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实例:有个学生,他脾气比较暴躁,上课不听讲,还经常扰乱课堂纪律,有时还喜欢跟老师做对。
可有一次,老师发现他在偷偷地流眼泪,这让老师感到很吃惊。
后来从他的家长那里了解到,由于多年来父母工作都很忙,忽略了孩子,使孩子没有安全感,总是担心父母会离开他。
由此,他的内心深处很自卑,觉得自己没有人关心,有时甚至故意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这个老师通过了解他的成长环境,知道了症结所在,于是和他的家长约定无论多忙,家长每天也要给他打一个电话,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而老师每天下午放学时也会和他聊天,让他觉得周围的人也在关心着他。
慢慢地,他笑容多了,也找回自信了,上课能认真听课,并主动回答问题了。
二、尊重问题学生尊重问题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心理发展特点,民主平等地对待和接纳问题学生,倾听问题学生的心声,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关爱他们。
实例:一次期中考试,老师发现一名女生正在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抄袭,我没有声张,而是不动声色地把纸条收了上来。
事后,她请求老师不要让其他同学知道,老师答应了她的要求,只是告诉她一句话“生活的课堂,人格的考场”。
后来她写了一封信,塞在老师的抽屉里,大意是感谢我为她保密,相信并尊重她,并且保证凭实力来证明自己。
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不断地观察她,她不但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而且在各方面都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最后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毕业后这个学生给老师写信,告诉老师她会一生记住那句话,而且也感谢老师的保密和尊重,让她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做一个大写的“人”。
疏导学生心理压力措施
疏导学生心理压力措施
疏导学生心理压力的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让学生有机会与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困惑,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活动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3. 建立支持网络:学校可以建立学生支持网络,让学生之间互相支持和帮助。
可以组织学生社团、俱乐部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
4. 提供减压活动: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减压活动,如运动、音乐、艺术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5. 调整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
6.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校可以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校园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爱。
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总之,疏导学生心理压力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针对心理问题学生心理辅导方案(通用11篇)
针对心理问题学生心理辅导方案针对心理问题学生心理辅导方案(通用11篇)1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2、任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主要内容1、在健康教育课及日常生活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2、从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一、生活规律与心理健康,适应新生活,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二、个性爱好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三、对不良行为的认识与矫正以及自信心的培养;四、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成功的快乐;五、学会人际交往中的健康心态;六、帮助学生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四、途径和方法1、心理辅导课程2、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请班主任老师每个月对学生进行一到两次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也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3、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每学期举办1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计划在高年级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
4、设个别心理辅导继续开通“知心姐姐信箱”、通过“知心心理辅导室”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地沟通,帮助学生排解心中困扰,对有关的心理行为进行诊断、矫治,对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疏导方法3篇
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疏导方法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疏导方法1篇据有关部门研究的“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3.76%的初中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比率还大幅上升。
通过分析,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学习类问题初中生课程增多,学习压力随之加大,不少学生无法适应突然而来的变化,造成学习成绩下降,随之出现萎靡不振、缺乏自信、思维迟缓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这就直接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
二、青春期矛盾情绪青春期的矛盾情绪大概有以下几类。
1.青春期闭锁心理。
闭锁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主要表现是外表的锁闭与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共存且互相冲撞,没有发泄的出口,从而产生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问题。
2.情绪激荡、表露而又内隐。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
具体表现为情绪时而强烈狂暴,时而温和细腻。
3.早恋问题。
初中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
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分,但它引发的心理问题却十分令人关注。
三、人际关系问题1.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方式合理与否,家庭成员的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养成。
2.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在初中时代,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目标,公正的代表。
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和理解,学生往往会病态放大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
3.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中学生除了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
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学生就流露出孤独感。
问题学生心理疏导方案
问题学生心理疏导方案本学期,我任教了学校八年级1802班的历史,班级里有一位叫XXX的同学,不爱学习还经常犯事情,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我打算花点时间对他进行心理疏导。
问题描述:XXX是1802班的一个男学生,今年14岁。
学习成绩偏差,性格孤僻。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庭条件也不好,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
每当老师批评他时,就想和老师对着干,语言偏激,几乎没有朋友。
心理疏导过程:1、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电话联系或者家访,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与家长沟通交流,给与孩子心理上、精神上的关心与支持,不要觉得给他足够的生活费就可以。
多关注孩子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
2、与学生加强沟通,融洽师生关系。
对待这类学生,要注意方法,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
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让他接受你。
李某这种学生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3、在集体活动中安排一定的任务,加深与同学的交流,逐渐的融入到集体当中。
4、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
利用李某自身的优势,树立他在学生中的威信。
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逐步树立起责任心。
学习上的进步更要及时地表扬他,使他有一种成就感的满足,同时也趁势指出他的不足,让他迎头赶上。
小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方案
小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方案面对日益严峻的教育形势和社会环境,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焦虑、孤独、情绪不稳定等。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发现并有效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关于小学生的心理问题1.焦虑:小学生面对学习、考试等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表现为失眠、食欲不振、多梦等。
2.孤独:由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原因,小学生可能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导致性格内向、自闭等。
3.情绪不稳定:小学生的情绪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可能由于小事而激动或者消沉。
二、如何疏导小学生的心理问题1.倾听:家长和老师应该倾听小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烦恼和困惑,给予关心和支持。
2.引导:对于小学生的焦虑、孤独等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适度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处理情绪和问题的方法。
3.陪伴:家长和老师要多陪伴小学生,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爱。
4.鼓励:及时给小学生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感,让他们能够积极应对挑战。
5.专业帮助:如果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家长和老师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三、心理问题疏导的实施方法1.建立信任:首先,家长和老师要与小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让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心声和问题。
2.关注细节:观察小学生的行为举止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疏导措施。
3.开展心理活动: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一些心理活动,如情绪管理训练、压力释放课程等,帮助他们学会处理情绪和情感。
4.亲近自然:让小学生接触大自然,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孤独情绪。
5.注意饮食和睡眠:保证小学生有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是缓解情绪问题的关键。
6.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鼓励小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与同龄人建立友谊,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四、小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的一些案例1.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最近经常感到焦虑和不安,爱哭爱闹,成绩也有所下降。
针对心理问题学生心理辅导方案
针对心理问题学生心理辅导方案心理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学生们面临着诸多的困惑和挑战。
因此,心理辅导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一、心理问题学生的辅导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了解问题的根源和影响;2.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增强抗挫折能力;3. 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4. 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促进建设良好的人际网络;5.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提高学业成绩;6. 解决学生的学习焦虑、人际冲突、情绪失控等心理问题;7.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个体辅导方案1. 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计划,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体辅导方案;2. 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通过倾听、沟通和鼓励,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3. 制定目标,明确学生的辅导目标和计划,指导学生积极应对挑战和困难;4. 提供心理技巧和方法,教导学生有效应对压力、控制情绪、解决问题;5. 建立信任和亲近关系,与学生建立亲近的关系,倾听他们的诉求和需求;6. 注重心理疏导和情感释放,帮助学生释放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7. 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和体验,引导他们积极面对自己的情感和体验;8. 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鼓励学生认可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自信心;9. 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和挑战,激发学生应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10.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心理健康。
三、集体辅导方案1. 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困惑;3.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情绪、解决问题;4. 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5. 制定行为规范和心理约定,引导学生遵循心理健康原则和行为规范;6. 建立互助支持机制,鼓励学生相互支持和鼓励,共同面对困难;7. 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和跟踪;8. 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干预,制定个体化的心理干预计划;9.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和发展历程;10. 强化心理健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问题学生管理方案及措施
心理问题学生管理方案及措施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和谐校园。
现制定我校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的: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渡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1、预防为主;2、及时预警;3、协调有序;4、反馈追踪。
三、干预对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具体包括: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校保安人员等。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辅导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5、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
如何帮助小学生处理情绪低落和焦虑问题
如何帮助小学生处理情绪低落和焦虑问题在帮助小学生处理情绪低落和焦虑问题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和管理情绪。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可供参考。
一、建立良好的情绪表达和倾诉机制让小学生知道他们的情绪是正常的,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提供一个安全、开放的环境,鼓励他们与家长、老师或朋友进行积极的情绪沟通。
通过倾听他们的问题和感受,理解他们的困惑和焦虑,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二、教授情绪管理技巧1. 深呼吸:教导小学生通过慢慢深呼吸来缓解紧张情绪。
告诉他们在感到焦虑或紧张时,可以尝试深呼吸数次来放松身心。
2. 身体活动:促进小学生进行适度的身体运动,如散步、跳舞或参加体育活动。
这可以帮助他们释放紧张情绪,提升心理健康。
3. 情绪记录: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的情绪记录下来,可以通过日记、绘画或创作等形式。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观察、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三、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机制1. 正向思考:教导小学生如何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摆脱消极情绪。
鼓励他们关注自己的成就和优点,培养乐观的心态,并注重自我价值感的提升。
2. 设定目标:帮助小学生制定可实现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这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增强应对情绪低落和焦虑的能力。
3. 社交支持:鼓励小学生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联系,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
付出爱和接受他人的爱,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社交支持网络,减轻情绪困扰。
四、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如果小学生的情绪低落和焦虑问题严重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建议与学校心理辅导师或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并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个体辅导、家庭辅导或团体辅导等形式,针对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建议。
综上所述,帮助小学生处理情绪低落和焦虑问题需要倾听、理解、指导和支持。
建立良好的情绪表达和倾诉机制,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机制,以及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都是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和管理情绪的重要步骤。
心理问题学生辅导总结8篇
心理问题学生辅导总结8篇篇1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问题在学生群体中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本次辅导总结旨在分析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讨有效的辅导策略,并总结辅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
二、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1. 焦虑与压力: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普遍存在焦虑情绪,过度担心成绩、升学等问题。
2. 抑郁情绪:部分学生由于学业、家庭、人际关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出现抑郁情绪,严重者甚至产生厌世念头。
3. 强迫症与恐惧症:部分学生因过度追求完美或对某些事物产生过度恐惧,导致日常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4. 攻击性行为:少数学生因长期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出现攻击性行为,对他人和自身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三、心理辅导策略探讨1. 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采用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辅导效果。
2. 认知行为疗法与家庭治疗并行: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同时引导家庭成员参与治疗过程,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3. 艺术疗法与运动疗法辅助:运用绘画、音乐等艺术疗法以及运动疗法,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4. 学校与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学校应积极与社会支持网络合作,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和资源支持,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四、辅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1. 尊重与理解:在辅导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意见,理解学生的行为和情绪背后的原因。
2. 耐心与细心:心理辅导需要耐心和细心,要关注学生的细微变化,及时调整辅导策略。
3. 科学性与实用性:心理辅导应遵循科学原理,同时注重实用性,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 家校合作:家校合作在心理辅导中至关重要,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心理问题学生辅导总结,我们认识到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心理问题学生帮扶方案
心理问题学生帮扶方案心理问题学生帮扶方案篇一学生的中学时代,随着个性的形成中有着自己的理想,憧憬美好的未来。
他们对未来幻想,他们积极奋发充满活力。
同时在失败时也会产生徘徊,苦闷与失望。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喜欢怀疑争论。
但有时固执己见,不轻意的变自己的错误观点,在情感日益丰富中成长。
各种情感得到发展,有时会激动或冲动,或高兴、振奋,或消沉、泄气。
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工作者,通过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接纳自己,进面欣赏自己。
并在成长中的障碍,改变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实的过程,维护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针对我校的实际,特制定辅导方案如下:一、辅导形式:(一)书信咨询对于一些对自己的心里障碍有顾虑,比较胆小怯懦的学生,这和咨询交流方式,操作简单,运用方便,中学生情感丰富浪漫,处于探索自我的交友重要时期,书信交流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但由于外界的压力,应给学生保密,消除顾虑,取得学生的信任。
设立专门信箱,信箱名称可称“心灵之约”,对于学生来信及时回复。
(二)电话咨询公布办公室电话或辅导教师的手机号码,通过电话交流,定时给学生帮助。
(三)门诊咨询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室内力求舒适、放松、安静,色调以暖色调为主,光线柔和。
在工作室挂上心理辅导职责,消除学生顾虑,取得领先感,一周集中两天进行,周三、周五,早8:00-11:00,午13:30-16:00,在些时间外,也可接受咨询。
(四)专栏咨询专栏咨询是辅导工作的实际,学校定期广播,一段时间内对学生普遍性的典型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可使大多数学生受到辅导。
(五)开展团体心理讲座针对一段时期内的普遍心理问题,对团体进行指导和咨询,这样能使一些不好意思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在心中同样困惑能得以解决。
同时要教会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善于理解别人,与他人和揩相处,消除精神压力,使其能够自我诊断,自我减压,以表格形式,通过内心独白自我调控。
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首先要弄清什么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也叫后进生,也叫品行障碍少年。
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
问题学生的品行障碍发生的频率高,性质比较严重,矫正和转化的难度较大。
因为这类行为的表现行为比较单一,如能及时有效的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使问题学生向良性轨道转化,则有益于教学管理和学校的稳定。
如何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呢?1、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望闻问切”,望是第一步。
即时常观察学生,观察学生的行为,注意学生情绪动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而今的学生思想敏感、自尊心强。
他们容易过高地要求别人理解、体谅自己,而不懂得如何理解、体谅别人。
这种心态影响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要经常深入学生,随时注意观察,发现学生有状况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
如经常和学生谈心,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谈学习方法,让助人为乐的学生谈心理动机,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谈苦恼。
经过畅谈,互相增进了解和理解,加强了友谊;增进相互了解沟通;2、倾听学生心声。
“望”固然重要,而“闻”是走进学生内心的关键。
这是第二步。
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不能高高在上,要恭身是听,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倾诉。
正所谓“恭身听真言”。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家庭社会环境、学校同学教师、性格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导致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对于这一切,作为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倾听孩子心声,而不能高高在上,要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
学生疏导与心理辅导措施
学生疏导与心理辅导措施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学生的疏导和心理辅导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怎样进行有效的学生疏导和心理辅导,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学生疏导与心理辅导的措施,以期为问题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
一、了解学生需求任何一种疏导和辅导都应该从了解学生需求开始。
教师、学校和社会机构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情绪和困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为接下来的疏导和辅导措施打下基础。
二、建立信任与沟通学生疏导与心理辅导的关键在于建立信任与沟通。
教师和辅导员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到心平气和地聆听学生的心声,敏锐地洞察学生的需求,以便给予合适的帮助和建议。
三、提供专业支持专业心理辅导师在学生疏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配备足够数量的心理辅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倾听和咨询服务。
心理辅导师有能力识别并处理学生的情绪问题,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尽快摆脱困扰。
四、学生角色自主性学生在疏导和辅导过程中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
他们应该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困扰,并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同时,学校可通过组织一些学生自我发现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倡导同理心同理心是实现学生疏导和心理辅导的重要因素。
教师和同学应该培养和展示同理心,主动关心他人,提供支持和理解。
通过倡导同理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为学生的疏导提供积极的帮助。
六、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重要影响。
学校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多样化的学科选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从而达到疏导学生心理的目的。
七、开展心理教育课程心理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特点,掌握一些应对压力和困扰的方法,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三种方法
简言之,心理疏导就是疏通心理淤塞,使心理活动畅通无阻。
心理疏导是医治学生"心良"的良方。
而且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在面对全体学生加强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尤其要重视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如果不能及时加以疏导,"问题学生"就会演变为基础教育的 "次品"。
"问题学生"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或学门心理状态差,有的是自制心理状态差和欲求心理状态差,还有的是受到其他人的误解或未得到老师的关心与肯定而引发出"问题",等等。
因此,对 "问题学生"的心理障碍疏导应当根据不同对象来潮不同的疏导方法,要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在方法上不能企求简单化、千篇一律;在时间上,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否则就不能达到疏其心、导其行的目的。
只有充分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区别对象、区别情况,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法,强化思想教育,才能使其排除心理障碍,发生转化,才能使每一颗心灵都发光,让每一朵稚嫩的小花都散发芳香,让全体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进而提高素质教育的整体功能。
赢得群星璀灿、春色满园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实际,我们常用以下三种心理疏导方法来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使他们实现转化。
一、坚持激励性原则,用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力量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其学习动力教育方针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要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育测量学表明:任何一个受教育者的群体中,都有好、中、差三种类型。
要使这三种对象在受教育过程中均获得成功,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对 "问题学生"的分析、引导,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遇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怎么办
遇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怎么办?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学校的主体,由于受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受挫能力和心理素质普遍不高,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且这种比例还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遇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处理,以免导致严重的后果。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一般步骤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先还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如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等活动)做好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宣传,让同学们认识到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及时疏导的重要性,端正态度,敢于主动地说出自己的问题,及时寻求帮助。
(二)辅导员要有自己的“情报员”,建立和完善由班主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宿舍长组成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畅通,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三)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帮助,要及时开展深入细致的交流,用诚心、耐心和爱心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赢得学生的信任,让问题学生认识到老师和同学们都愿意帮助他,鼓励他主动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从学生本身了解到出现问题原因,为下面的工作打好基础。
(四)通过室友、班干部、家长从侧面了解学生平时的表现,有助于更为详细地了解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涉及到学生的隐私时注意工作方法,不要给问题学生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
(五)通过前期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包括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辅导员谈心和鼓励、同学们的帮助、家长的关心鼓励等,形成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解决心理问题的合力。
对于心理问题特别严重的同学,及时通知家长,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发生自杀行为。
(六)作为学生最为信任的知心朋友,辅导员要积极协调、监督解决方案的顺利开展,特别是要耐心地多跟学生交流,多鼓励、多提供帮助,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不如正常学习和生活的轨道。
(七)事后,辅导员要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心理困难学生的疏导措施
心理困难学生的疏导措施
心理困难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上的困扰,如情绪波动、焦虑、抑郁、失眠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以下是一些疏导措施,可帮助心理困难学生:
1. 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担忧,了解他们的情况和感受。
2. 给学生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4. 帮助学生学会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
5. 引导学生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帮助,如心理咨询、治疗等。
6. 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心理困难。
7. 帮助学生制定目标和计划,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8. 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以上措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难,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 1 -。
浅谈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干预的有效策略
浅谈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干预的有效策略引言当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国家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
教育部先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内容。
2019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要求学校和医疗机构向儿童、青少年、家长及教师等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加大心理健康宣传的力度,特别指出要强化家校协同,帮助家长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疏导孩子不良情绪,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有效干预。
班主任与小学生相处时间比较长,是疏导和改善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负责人之一,应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采取正确疏导心理问题的策略,给予学生针对性强的心理疏导。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的来说是由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内部因素包括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性格特点等。
随着年龄增长、身心发育、知识面变宽、社会交往增多,小学生面临的困难、压力和挫折都逐步增多。
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这些问题让他们难以招架。
再加上小学生个体思维的片面性、主观性,感情上的冲动性等,长此以往,如果没有有效途径宣泄疏导,小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对学生本人、对班级及家庭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外部因素包括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学业等的压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生存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
据调查,有近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且呈现出向低年龄、低年级发展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干预迫在眉睫。
二、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干预的有效策略班主任是小学生心目当中最有威信的人,班主任的行为方式会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是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的第一人选。
而从职责的角度来看,对小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干预,是班主任的本职工作之一。
那么,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干预呢?我认为,班主任要学会识别心理问题,及时启动心理预警,利用点面结合、家校合力、朋辈配合的心理疏导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
心理问题学生辅导总结6篇
心理问题学生辅导总结6篇篇1一、引言在当前教育领域,心理问题学生的辅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学生可能面临各种心理困境,如焦虑、抑郁、自卑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还可能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本篇总结将对我校心理问题学生辅导工作进行全面梳理,以期为未来的辅导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辅导理念与原则在心理问题学生的辅导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理念与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和需求;以平等、包容、支持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自尊、自爱。
同时,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辅导。
三、辅导措施与方法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方法。
首先,我们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每位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跟踪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其次,我们开展了心理辅导课程和讲座,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
此外,我们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在具体方法上,我们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家庭治疗等多种心理学方法。
这些方法旨在帮助学生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改善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家庭关系。
同时,我们还积极与家长、老师等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辅导效果与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实践,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开朗、积极向上,学习生活也变得更加顺利。
同时,我们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辅导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学生对我们的辅导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们的辅导工作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五、总结与反思回顾过去的心理问题学生辅导工作,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问题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简言之,心理疏导就是疏通心理淤塞,使心理活动畅通无阻。
心理疏导是医治学生"心灵"的良方,确保校园安全的保障。
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在面对全体学生加强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尤其要重视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如果不能及时加以疏导,"问题学生"就会演变为基础教育的"次品"。
"问题学生"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或学习心理状态差,有的是自制心理状态差,还有的是受到其他人的误解或未得到老师的关心与肯定而引发出"问题",等等。
因此,对"问题学生"的心理障碍疏导应当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疏导方法,要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在方法上不能企求简单化、千篇一律;在时间上,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否则就不能达到疏其心、导其行的目的。
只有充分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区别对象、区别情况,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法,强化思想教育,才能使其排除心理障碍,发生转化,确保校园氛围的安全和谐。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实际,我们常用以下三种心理疏导方法来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使他们实现转化。
一、坚持激励性原则,用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力量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其学习动力教育方针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要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育测量学表明:任何一个受教育者的群体中,都有好、中、差三种类型。
要使这三种对象在受教育过程中均获得成功,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对"问题学生"的分析、引导,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众多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问题学生"容易出"问题",表现在行为上,易惹是生非;表现在学同上,学习效率低、学可成绩差。
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也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主要是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
这些学生往往学习心理状态差,学习环境不好,或学习方法不科学。
久而久之,他们在学习上缺乏争取成功的自信心,在思想深处背上了包袱,存在沉重的自卑感。
对这些人的教育决不能采取简单的批评与训斥,而要采取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法,去进行教育疏导。
首先,教师在思想上对他们要寄予较高的期望,相信他们也是"明天的太阳",相信他们经过努力会有较大发展,乃至成为优秀学生。
其次,在行动上,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选用一些曾一度受挫而处于后进地位、后经奋发努力而成才的名人,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本校的由后进变先进的典型的人和事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用知识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兴盛、对社会的进步和自身修养的作用去激励他们,帮助这些"问题学生"确立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即学习的动机、信心、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意志力,促使他们一步步进取;同时给他们创造"显山露水"的机会,让他们自我表现,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的"成功"意思,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如能长期维持,就会形成良好的性格,构成稳定的个性心理特点,学习效率就会不断提高,就会像爱因斯坦说过的那样:"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从而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
在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转化"学生"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笛卡儿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众所周知,"问题学生"中的许多人入往往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科学,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否则即使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苦干加巧干并且注重科学性,才能取得超乎常规的发展。
所以,学习效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方法是否正确、科学。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对教材专利法的研究比较重视、比较深刻,而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这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
二、坚持主体性原则,强化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做学习与生活的强者现代教育的内涵向人们昭示:在信息社会中,教育向已不是成年人对未年人所独享的一种权力,而应是师生间一种相互影响的。
教学相长"的模式。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要从学生所处的主体地位出发,通过启发、引导,强化学生自治自律自理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据不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自制力、耐挫力、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促使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还要通过各种活动和特定的环境,来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适应调节能力。
这样学生才能遇事不慌,随机应变,处之泰然。
从命多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不仅取决十他的职业训练的程度,同时还取块于他在一定的场合下的心理状态。
自治自理能力就是"在一定场合的心理状态"的一种表现。
注重对学生自冶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般情况下,就全体学生而言,"问题学生"自治自律自理能力普遍比较差,有时焦虑、冲动、暴躁;有时情绪低落;有时感情脆弱,不能明辨是非。
根据这些,一方面,教师要用充满热爱、信任与期望的艺术语言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引导他们明辨是非、美丑,自我矫治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控制"问题"的发生,实现代化;另一方面,可以创设一些特定的环境,把他们放在"一定场合下"去锻炼,去培养各种适应能力,促使他们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五彩续纷的世界中,把压力化作动力,让他们在老师、同学信任的目光、微笑和掌声中感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乐趣,体验人生价值,把自己培养成学习和生活中的强者,以备将来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
三、注重情商因素开发,用"师爱"去修补学生欲求失衡的心理创伤在学生群体中,"问题学生"在学校中受批评多,在家庭中受责骂多,在亲友中受歧视多,失去了学校、家庭的温暖,失去了同学、亲友的信任:心灵受到了创伤,情感上得不到满足,内心非常苦闷,易产生逆反心理、疑惧心理。
他们常常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不能自拔。
心理学家勒温关于行为的研究表明: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
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中,教师的态度往往是促使他们发生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为这时他们第一需要的是得到理解与宽容,是受到关心、爱护、信任和尊重。
因此,首先要进行情商因素开发,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感情投资",架设师生间友谊的桥梁,及时将"师爱"洒向他们,修补他们欲求失衡的心理创伤,让师生之间在思维与心理上产生和谐共振,形成一种"共生效应",进而因势利导,实现转化。
其次,在施教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教学观,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有差别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问题学生"往往思维比较活跃,因此,要用其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自身的创造精神,促使他们得到更好的转化与发展。
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的同时,要言传身教,注意"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注重用真理的力量、智慧的力量、人格的力最去感染他们、引导他们、教育他们。
徐特王先生曾经说过:"师生的稍互关系,百先要谈教师的人格问题,因为教师是领导者,所以不能不谈教师的人格。
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
人师就是教育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
经师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他都管。
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
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就是要以人带人,以德带德,育中立德,授业解惑。
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和人格力量来教育、影响、感染学生,这就是常说的师德的示范性、教育性、感召性。
师德是我们全体教师跨越学科的公共课程。
良好的师德,不仅给予学生现身说教的直观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道德修养,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潜在因素。
教师一旦在学生中树立了威信,就会对学生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学生就会由衷地敬佩你、爱戴你;此时,教师的感召力就大了,就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行动的效能。
在这种氛围中,无论采取思想教育方法,还是心理疏导方法,都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所以,教师的感情投资、教师的人格力量在。
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为了彻底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氛围,将“甘河初中无差生”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一定要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讲究教育艺术,注重心理疏导,矫治学生的心理误区,坚持虚功实做,使他们学会记忆、学会思维、学会办事、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完美的人性。
我们坚信:经过老师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出现"皮格马利翁效应";众多的"问题学生"会在老师们热情期待的目光中,在赤诚挚爱的引导中,在辛勤耐心的辅导下转化为优生,成为"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