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科学19《登上月球》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9. 登上月球》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9、登上月球》精品教案一、导入新课:让学生猜迷语(月亮)(课件出示:明月)同学们,看到大屏幕上这轮明月,你联想到了什么?预设: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或是月球上有什么之类的问题。
这轮明月总会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探究的欲望,那月球上真的像同学们想象的那样吗?这节课咱们就一起登上月球,去探个究竟?(师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①马上就要登月了,想一想,我们应该带些什么东西呢?生答师板书你们带的东西可真不少!这些东西该不该带呢?这可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在遥远的月球,你所带的物品可是关系到你的生命安全呢!看来,在登月前我们应该先了解月球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顺利的完成我们的月球探险。
2、关于月球,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同学们刚才提出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如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月球的大小、有没有生命等,这些问题,都是月球的概貌。
为了便于同学们了解月球,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月球的资料,请各小组的同学共同交流这些资料,并把你的收获填写到“探月卡”中。
在交流之前,老师给大家提示几点注意事项:(投影交流步骤)学生小组交流资料并合作完成“探月卡”。
学生汇报,师补充。
预设:师:刚才,教师看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一定有很多收获!哪个小组为大家汇报一下!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万千米。
(课件辅助)师:38.4万千米有多远?这么说吧,假如地球与月球之间有一座桥,我们从现在出发,日夜不停的走,大约需要多少年呢?11年!对,11年呀!那到月球时你们就都变成漂亮的姑娘、帅气的小伙了。
如果再接着返回来,一共需要多少年?22年!即便乘坐火车,也需要80天,乘坐最快的飞机,也需要13.5天。
看来38.4万千米确实是个天文数字。
师:大家说,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远不无啊?接着汇报。
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课件辅助)师:假如地球是一张大嘴的话,那么一口可以吞下49个月球。
青岛版科学六上《登上月球》优质课件.

青岛版科学六上《登上月球》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单元,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人类探月历程及我国探月工程;2. 学习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起源、结构、表面特征等;3. 探究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等;4. 分析人类登月的技术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掌握人类探月历程及登月技术原理;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的解释;2. 教学重点:人类探月历程、月球基本知识、登月技术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视频、探月模型等;2. 学具:学习资料、探究活动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探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科学,激发学习兴趣;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3. 探月历程:讲解人类探月历程,展示我国探月工程成果;4. 月球知识:学习月球的起源、结构、表面特征等;5. 潮汐现象:分析月球对地球的影响,解释潮汐现象;6. 登月技术:讲解人类登月的技术原理,如火箭推进、飞船对接等;7. 随堂练习:设计月球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学习效果;9.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六、板书设计1. 人类探月历程;2. 月球基本知识;3.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4. 登月技术原理。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科学的发展,鼓励学生参加科普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的解释;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答案。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潮汐现象的解释1. 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体分布;2. 讲解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3. 分析引力与离心力的相互作用,解释潮汐现象的产生;4. 举例说明潮汐现象对人类生活、海洋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青岛版科学六上《登上月球》课件.

青岛版科学六上《登上月球》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这一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月球的基本认识,月球探测器的原理及工作方式,人类登月历程,以及我国探月工程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理解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2. 掌握月球探测器的原理及工作方式,了解人类登月历程。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航天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球的基本特征,月球探测器的原理及工作方式,人类登月历程。
难点:月球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我国探月工程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月球模型、探测器模型。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月球上有哪些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2. 新课导入:介绍月球的基本认识,包括月球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等。
3.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探测器模型,讲解月球探测器的原理及工作方式。
4. 例题讲解:分析人类登月历程,以阿波罗计划为例,详细介绍登月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探月工程的意义和目标。
六、板书设计1. 月球的基本认识大小、形状、表面特征2. 月球探测器的原理及工作方式声波探测、激光测距、遥感探测3. 人类登月历程阿波罗计划、嫦娥工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月球的基本特征。
(2)分析月球探测器的原理及工作方式。
(3)列举人类登月的三个重要历程,并说明我国探月工程的目标。
2. 答案:(1)月球的基本特征:直径约为3474公里,形状为不规则的椭圆,表面有大量的陨石坑和山脉等。
(2)月球探测器的原理及工作方式:通过声波探测、激光测距、遥感探测等方法,获取月球表面的信息。
(3)人类登月历程:阿波罗计划、苏联的月球计划、我国的嫦娥工程。
我国探月工程的目标是实现对月球的环绕、着陆和返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和探测器原理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分析我国探月工程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山东省郯城县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9课登上月球》课件(共23张PPT)

人类对月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嫦娥奔月。
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借助仪器对月球进 行科学探索的先河 。
人类登上了月球。
人造卫星拍摄的月球。
嫦娥奔月虽然只是美丽的神话 传说,但这正是在当时科学技术不 发达的情况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对月球的探索欲望,是人类美好理 想的体现。
1610年,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 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 不平的。在这以后,天文学家不断 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但 只是停留在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 面,并没有看到月球的整体面貌。登上月球太 Nhomakorabea、地球和月亮
导入新课
你们最想了解哪 些有关月球的知 识呢?
(1)月球离地球有多远? (2)月球有多大?
这是大家刚才的 主要想法!
(3)月球上是什么样的? (4)月球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是多少?
(5)月球上有生命吗?
(6)月球上有引力吗?
交流我们对月球的认识
你们对于月球你有哪些 了解呢?请同学们在小 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 料然后回答我们想了解 的有关月球知识。
板书设计: 月球概貌 探月历程
登上月球
温度:﹣180℃——120℃ 环形山 月海 陨石坑
嫦娥奔月 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科学探索的先河
人造卫星拍摄的月球 人类登上月球
每小时5千米 38.4万千米
每小时200千米 80天 16天
每小时1000千米
月球上的温差很大,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20℃以 上,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80℃以下。
与地球上温度相比,大家会有什么感觉?
假如刚才这一跳是在月球上,想象一下,会是一种什 么样的情景呢?
我们到月球上应 作哪些准备呢?
(4)月球上没有 空气 ,没有液态水,没有 生物 。 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 1/6 。 (5)“嫦娥二号”于 2010年10月1日 在西昌卫星发 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6)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 在西昌卫星 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青岛小学科学六上《19登上月球》word教案(2)

《登上月球》教学设计青岛人民路第一小学孟庆艳【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中的最后一课,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依托,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能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书中内容展现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保持了学生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月球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知道了月相的成因,通过认识地球、太阳等天体,对于认识月球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方法迁移和能力储备。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观察、讨论等认识月球,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不断探索及对月球的认识。
2、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及空间想象能力。
3、在搜集资料中合作,在交流资料中互动,在研究资料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乐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探究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月球探秘网页、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资料记录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一、投石激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一轮明月,总会引起无穷遐思,幻想有朝一日能飞上月宫,如今幻想已变为现实,今天就请你做一名月球探险家,登上月球,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好吗?(板书课题)二、抛砖引玉,提出开放的研究问题1.马上要登月了(屏幕)你准备带什么去月球呢?(贴:衣服……)这些东西该不该带呢?这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关系你的生命呢!让我们用科学知识来解答心中的疑惑吧!关于月球,你想知道什么?2.月球蕴藏着无限的奥秘,但一节课时间有限,为了便于同学们了解月球知识,这节课我们主要从月球概貌、探月历程两方面研究(屏幕)请各小组讨论一下你对哪方面最感兴趣,准备用什么方法研究。
三、因地制宜,提供开放的探究资料1、瞧!这是什么?我们了解地球时,地球仪帮助了我们,今天我们探秘月球,为了便于同学们观察,老是呀给每组准备了“月球模型”和月球仪,此外还有一些资料方便同学们查阅。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制六年级上册19.《登上月球》教学设计

《登上月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登上月球》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六课时。
月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已经研究过月相的成因,对月球已经有了初步了解。
本课以认识月球的概况为依托,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生成信息的能力。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特点和探月历程。
通过搜集关于月球的资料准备石块、玻璃弹珠、细沙等材料来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认识,为课上交流探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通过交流整理课前搜集的信息形成统一认识,并且认识到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了解月球的相关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再通过交流、讨论、模拟“环形山”形成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月球环形山的成因之一,并能用实验的方法来论证科学猜想。
再通过对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效的梳理,对航空航天发展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以及科技进步给登月带来的变化;在经历模拟实验和讨论活动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以活动主题,启发学生根据教科书中展示的和自己搜集的有关月球概貌的相关知识,研究去月球旅行应该做哪些准备,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月球旅行计划,引导学生充分设想困难,着力解决困难,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对“搜集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有关资料”“论证人类在月球居住的可行性”两个问题的研究,将探究活动延伸的到课下,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月球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不断启发,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一-技术一社会”三者关系的认识。
青岛小学科学六上《19、登上月球》PPT课件 (5)

交流观察月亮 变化情况
白天与黑夜
弯弯的月亮
昼夜与生物
日食和月食
四季更替
太
阳
地
球
产生的原因
和
月
亮
登上月球
制作月相卡片
交流日食月 食的认识
推测月食的成 因
交流对月球的 认识
林老师编辑整理
3
3、本课教学目标:
•
1.充分利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资料的查找和
归纳,能抓住关键信息,会提炼有用信息,能创生新的信
• 美国的“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尼尔·阿姆
斯特朗是踏足月球的第一人 。
• 中国制定了“嫦娥”系列登月计划。先后
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
林老师编辑整理
14
4、学生合作学习
(1)、关于月球,你还知道哪些呢?让学生以“月 球”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然后小组一起收集有 关月球炼、总结。(以下是归纳的一些 知识点)
1、提问:同学们,你们想到月球上 去玩吗?
学生自由回答。
2、如果让你到月球去旅行,你该做 哪些准备呢?
学生自由回答。
林老师编辑整理
18
(三)、教师总结:
月球还有许多的奥秘还没有被我们发现。现在,人类 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月球上 旅游、到月球上去生活一定会成为现实。我们要努力学习, 热爱科学,努力去探索大自然奥秘、探索宇宙的奥秘,让 这一天早日到来。
林老师编辑整理
6
人类登上月球
林老师编辑整理
人 类 太 空 第 一 人
7
林老师编辑整理
8
林老师编辑整理
9
嫦娥一号
嫦娥二号
林老师编辑整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第四单元《19. 登上月球》 青岛版

《登上月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中的最后一课,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依托,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能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书中内容展现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保持了学生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观察、讨论等认识月球,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不断探索及对月球的认识。
2、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及空间想象能力。
3、在搜集资料中合作,在交流资料中互动,在研究资料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乐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探究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月球,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不断探索及对月球的认识。
难点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月球探秘网页、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资料记录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探究师:同学们,在静谧的夜晚,抬头仰望天空,你能看到什么?(一闪一闪的星星,美丽的月亮)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月色吧!师:月亮这么美,你对它了解多少呢?学生交流师:看来月球不愧是地球的邻居,我们对它已经不那么陌生了。
你还对它的哪些问题感兴趣呢?(边说边板书:月球)(1)月球是什么形状?(2)月球离地球有多远?(距离)(3)月球上的温度是多少?(4)月球上有生命吗?(5)月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6)月球上有引力吗? ......【二】整理信息,自主探究(一)月球的基本情况师:下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生:查资料、请教别人。
师:查资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不仅要会查资料,还要会分析、整理资料,可以在资料上圈一圈、划一划,同时还可以把你的一些新发现记下来。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登上月球教案

19.登上月球【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中的最后一课,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依托,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能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书中内容展现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保持了学生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观察、讨论等认识月球,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不断探索及对月球的认识。
2、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及空间想象能力。
3、在搜集资料中合作,在交流资料中互动,在研究资料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乐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探究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月球探秘网页、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资料记录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一、投石激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一轮明月,总会引起无穷遐思,幻想有朝一日能飞上月宫,如今幻想已变为现实,今天就请你做一名月球探险家,登上月球,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好吗?(板书课题)二、抛砖引玉,提出开放的研究问题1.马上要登月了(屏幕)你准备带什么去月球呢?(贴:衣服……)这些东西该不该带呢?这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关系你的生命呢!让我们用科学知识来解答心中的疑惑吧!关于月球,你想知道什么?2.月球蕴藏着无限的奥秘,但一节课时间有限,为了便于同学们了解月球知识,这节课我们主要从月球概貌、探月历程两方面研究(屏幕)请各小组讨论一下你对哪方面最感兴趣,准备用什么方法研究。
三、因地制宜,提供开放的探究资料1、瞧!这是什么?我们了解地球时,地球仪帮助了我们,今天我们探秘月球,为了便于同学们观察,老是呀给每组准备了“月球模型”和月球仪,此外还有一些资料方便同学们查阅。
下面请组长来领取相关资料,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对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并把收获填写到“探月卡”中,时间允许也可以涉及月球其他方面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米。
2)月球的引力是地球(1/6 )。
2、判断:
1)月球比地球小得多。(
)
2)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
)
3)月球上没有阴天。(
)
3、根据月球的表面 情况,请你设想:人 类可以使用这些信息开 发利用月球做什么事情?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 程
•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 工程是向月球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第二 期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第三期发 射机器人登上月球。整个计划约耗时二 十年。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 在月球上迈出第一步 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 11”号于1969年7月21日登上月球,首次实现了人 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在人造地球卫星和 载人太空技术方面一直落在苏联后面,因而美国 制订了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加紧了从事 人类登月方面的研究与实验。为了阿波罗计划的 早日实现,美国方面动员了四十多万人、约2万 家公司和研究机构、一百二十多所大学参加。整 个计划用电子计算机辅助管理,成为美国继研制 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之后又一个高度综合性的大 工程计划。在1961—1969年的8年当中,美国先 后发射了“徘徊者”系列探测器9个、“勘测者” 系列探测器7个,还发射了5个月球轨道环行器。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5、月球表面的其 它情况?
月球表面
钙
铁 硅
设想:2020年的某一天, 你是中国号飞船的指挥 者,将要开始登月航行, 出发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将你的设计方案讲一讲!
练习题:
1、填空: 1)月球距离地球约(38.4万 )
5、1958年,前苏 联发射的“月球3号” 探测器绕过月球, 第一次拍摄到月背 照片。
6、1969年, 美国的 阿姆斯特朗等乘“阿 波罗11号”宇宙飞船 于7月21日成功登上 月球表面。
(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000千米。
(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 光。 (4)月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粉末。 (5)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 黑暗的世界。 (6)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到零下180℃ 以下。 (7)月球引力小,只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轻 飘飘的。 (8)没有植物、动物,没有生命。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 ——”嫦娥工程”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分三期: 1、向月球发射月球探测卫星。 2、将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 3、将发射机器人登上月球。
整个计划约耗时20年。
思考题:
1、月球的体积与地球相比有多大? 2、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有多远,说明了什么?
3、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有什么特点?
4、月球上有空气、水、动物和植物吗? 5、月球表面的其它情况?
中国探月计划
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 “回”3个阶段。
第一步为“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 探测卫星 。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于
2007年10月24日发射。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 功撞击月球。
第二步为“落”,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0 年。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
1、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 一颗卫星。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 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 千米)。 2、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3、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 质量约7350亿亿吨。 4、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 球重力的1/6。
人类对月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4、月球上有空气、 水、动物和植物吗?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83º C
冰
127º C 冰
1、月球的体积与地 球相比有多大?
1/49
2、地球到月球的 距离有多远,说明 了什么?
38.4万千米
13.5天
80天
11年
1.3秒
3、月球表面的环 形山有什么特点?
•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丹同奥尔德林 和柯林斯(由他担任指令长)乘“阿波罗-11” 号宇宙飞船,飞向月球。7月20日,由阿姆斯 特朗操纵“飞鹰”号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当 天下午10时他和奥尔德林跨出登月舱,踏上月 面。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 地,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 当时他说出了此后在无数场合常被引用的名言: “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 大步。”他们在月球上度过21个小时,21日 从月球起飞,24日返回地球。同年获总统颁发 的自由勋章。
第三步为“回”,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
第人 一类 人太 空
人类 登上 月球
嫦娥一号
嫦娥二
费俊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聂海胜
杨利伟
•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为 “两弹一星的元勋”,久被科学界尊称 为“中国导弹之父”。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完成执行神七载人 航天飞行任务 聂海胜、费俊龙 完成执行神六载人航天 飞行任务 航天英雄杨利伟
• 中国制定了“嫦娥”系列登 月计划。先后成功发射了嫦 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
嫦娥奔月
人类的探月历程
• 第一件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 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它于1959年9 月14日撞向月面。 “月球10号”于1966 年3月31日成功入轨,成为月球第一颗人 造卫星。 • 美国的“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尼 尔·阿姆斯特朗是踏足月球的第一人 。 • 中国制定了“嫦娥”系列登月计划。先 后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
登上月球
六年级科学上册
人类探索月球
的历程
1、公元前1400年, 中国出现过日食、 月食的记载。
2、1609年,意大利 的伽利略用望远镜观 测月球,并绘制第一 幅月面图。
3、1883年,俄国 齐奥尔科夫斯基提 出使用火箭发射宇 宙飞船的设想。
4、1919年,美国 戈达德预言火箭能 克服地球引力到达 月球,开创了航天 飞行的时代。
人类探月历程
(1)
人 类 对 月 球 的 认 识
(2)
• 第一件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 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 它于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 “月球10号”于1966年3月31日 成功入轨,成为月球第一颗人造 卫星。 • 美国的“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 尼尔· 阿姆斯特朗是踏足月球的 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