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小说阅读之分析概括人物形象ppt课件

小说阅读之分析概括人物形象ppt课件

链接:《棋王》小说情节简介
• 王一生从小家贫,偶然的机会使他迷上了下象棋,并且 痴迷成性,他母亲深知儿子所好,在临终时留给他一副磨好 的“无字棋”。
• “浩劫”伊始,王一生因“棋呆”一时流言满天飞,批判 他的大字报比比皆是,他却不在意,只知拾纸卖钱解决吃饭 问题。这使他结识了一个拾破烂老头,在老头指点下他的棋 艺有了飞速的进步。
• 不久,王一生在下乡列车上与“我”邂逅,并且在“我” 工作的农场里认识了棋坛世家后人倪斌,两人因下棋情投意 合,成为挚友。

倪斌以家传宝物为承诺,为王一生争取了区运动会棋赛的
资格,但王一生拒绝参赛,后来王一生主动找到比赛获胜的几
位高手,提出比试棋艺的要求,一时吸引了众多高手欲欲跃试。
• 最后比赛规则是王一生盲棋以一敌九,赛前他把“无字棋” 交给我保管。
• 2、时间:10分钟。
• 二、学以致用 • 快速阅读P63-64面的小说《棋王》(节选),准备回答
问题。 • 1、问题一: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 王一生。 • 2、问题二:另一个重要人物“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起到叙述王一生故事的作用。 • “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 “我”是作者的代言人,更容易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 用“我”衬托王一生,突出他的性格特点。
• 3、问题三:王一生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他有什么性格 特点?
• 他是一个身材精瘦、痴迷棋艺、不讲究吃的知青形象。 • 重视精神需求,轻视物质享受,信奉道家思想。
• 4、问题四:对这样一个人物,小说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情感态度?
学习目标
• 1、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和途 径。(重点)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鉴赏 PPT课件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鉴赏 PPT课件
新课标 新课标
《锄》 《战争》
新课标
《玻璃》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 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
浙江
《母亲》
人物
用? 答案: 对文本:甩手爷是个游手好闲、以坑蒙拐骗为生的地 痞流氓。 对情节:他先是厚颜无耻地对王老板借机敲诈,在世 事变化后又卑躬屈膝地向王老板求情。(2分) 对人物:在文中这一人物对王老板的形象起到了鲜明 的反衬和烘托作用。(2分)(4分。意思对即可) 对主题:进一步深刻地表现了作为社会中的人,面对 社会纷繁的变迁,要坚守住自己底线,清白做人。
——人物形象鉴赏
学 习 目 标
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方法。 能够准确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下面这些句子是运用什么方法对人物 进行刻画的?
现世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敛声屏气,恭 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 “ 我真傻,真的。” ……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 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 恶辩护吧,他老是称赞过去,称赞那些从没存在 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 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 礼?” …………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过的东西。 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出门上街, 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 只是失神的站着。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 也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 启笑先闻。 大衣。 ……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 瓦连卡的照片,然后躺下,从此再也没有起床。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概括复习PPT课件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概括复习PPT课件

登时就没了气。
——节选自《儒林外史》
20
10、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 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 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
洗;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小二黑结婚》
21
1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 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噎!好了!我中 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 ,又拍着手大笑道:“喧!好!我中了!”笑着,不 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 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 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 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 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众邻 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 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 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能烘托气氛 2、表现人物的心情 3、表现人物的品质 4、突出人物身份地位 5、推动情节的发展起 衬 托中心意思的作用。
9
细节描写,也是刻 画人物的一种重要 方法,它是对于肖 像、语言、动作、 心理、环境和场面 的细微末节所作的 描写。
10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 (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 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 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节选自《天使》
19

小说阅读之形象分析与鉴赏 PPT课件

小说阅读之形象分析与鉴赏 PPT课件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卖笑人”并不想卖笑,可又必须“卖笑”。
内心的真实感情
反映的社会 外表的“笑”同
现实或现象 “笑”被
相脱离,
商品化、职业化
;人物逆来顺受、
隐忍苟活,精神世界充满忧伤、苦闷和绝望。 寄托的作者 作者有意以“我”来平静地叙述,在平静的背 情感或愿望 后是辛酸和痛苦,寄予了作者深切的 形象的社会 意义或影响 情况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被“
物象的作用
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 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些方 面对主要人物做了映衬,如从心理、行为、语言方面等。 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 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具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3.从环境方面思考 一是指它对时代特色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二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 境的刻画作用。 4.从主题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我”见证了王有福的胆小怕事,见证了他的谦 侧面烘托, 衬托 了他的善良,所以 卑,“我”好心的提议, 个性鲜明 “我”的存在使主人公性格更加 鲜明 。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我”看待玻璃墙伤人事件,其实背后交织着伦
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 揭示主题, 困惑与冲突,所以文章通过“我”,便于揭示主 增添魅力 旨。(此点非本题要求的“主要作用”,可不 答。) 渲染气氛多为群体人物,文中没有体现;不过,
小说阅读之形象分析 与鉴赏
小说人物形象
• 鉴赏塑造形象的手法; • 概括形象特点;
• 分析形象作用。
一 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 常用手法为人物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初中就已 经学习,这里重点讲解人物描写手法: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作用阐释 交代人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 物 , 突 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出特点, (1)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 展 现 人 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 物 性 格 发展 品质 (2)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 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说阅读之鉴赏人物形象ppt课件

小说阅读之鉴赏人物形象ppt课件

蹊”那句古话,就二话不说拿了一把铁锹开始铲雪,从大楼的台阶一
路铲下去,全身心投入,越干越欢,渐渐他的身后便铲出一条道来。
连老天也仿佛被他的冲天干劲吓着了,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停
了。...... 人命关天呀!夏冰心里一惊,忙问,师傅伤着没有?
......夏冰说,当然,改正了就好,你不是也赶来了?
心理、动作、语言——2019年泸州市语文中考卷
分析人物需牢记:
1.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去理解。 2.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分析。 3.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
二、例文分析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 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
【第一步】抓住描写
小说阅读之
学习小说人物形 象的分析方法
提高小说阅读能 力及应考能力
一、温故知新
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从 而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3.人物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心理描写等。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 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范进中举》
市井小民
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 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 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 片茫茫的水。
——《孤独之旅》
迷茫与无奈的失学少年
“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 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外貌描写
【第二步】寻找“特 点”(关键词句)

高考语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及概括 课件(29张PPT)

高考语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及概括 课件(29张PPT)

A.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题, 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 等惯常用法,称谓的陌生化既 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 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18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 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 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 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 我说,对,赵一曼。
C.“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 我说,对,赵一曼。”两个陌 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讪, 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 说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 忆里。

5.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 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解题关键】从原文“言”“行”中筛选、且分门别 类地加以概括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 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 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 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 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 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 法 3.鉴赏评价 D ⑴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 鉴赏作品 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F 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 探讨作者 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⑶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9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 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 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 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 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 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 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 的风度。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PPT精品课件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PPT精品课件
(2017·江苏)《一个圣诞节的回忆》15. 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 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1)奎尼一路小跑在童车旁,又说它躲过了很多灾难。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我的朋 友”的命运多舛; (2)“我的朋友”给他核桃肉吃,表现了她的善良与对奎尼的关爱; (3)奎尼在地上打滚,显现了“我的朋友”的高兴,突出了她的心情;后文的该睡 了但它还不走,也显示了“我”和朋友的内心的兴奋; (4)最后叙述只有奎尼与“我的朋友”作伴,表现了她的孤独,也表了我的愧疚。
(2018·全国Ⅰ)《赵一曼女士》5.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 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 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剂拷打而不屈服, 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2016·全国Ⅰ)《锄》“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 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六安爷层面(4分): 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 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 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4分):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 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 叹惋又发人深思。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任务活动二 理解形象必备知识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虚构故事走向生活世界》
形象是小说的核心要素,“鉴赏作品的形象”,是指 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或意义作用)进行概括 与分析,有时也考查小说中的物象。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中要求: ①准确、全面地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与作用; ②准确、全面地分析概括物象的意蕴与作用; ③掌握人物形象题和物象题的审答规范。
舞》)
内在特征
性格(教养) (2019·浙江)小说中的“ 我”:乖巧、调皮、友善、 有点矜持。(《呼兰河传》
)
气质 (2018·全国Ⅰ)赵一曼身 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
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赵一曼女士》)
心理 (2018·全国Ⅱ)二姐等市 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 态:傲慢无知、故步自封、 焦虑不安。(《有声电影》
小说鉴赏 之
形象概括分析
王安忆说:小说是写人的文学,小说要反映社会生活,要表现生活世 界,必须写人,写人的心灵,写人的本性,写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性 格、人的命运、人性的弱点、人性的美丽,无疑都是小说要表现的内 容。就这个意义来讲,阅读小说就是读人,读人则主要是读人的内心 世界。性格特点往往只是内心世界的一种表征,没有内心体验的小说 阅读,没有走进小说人物内心世界的小说阅读,只能是隔空互望,所 谓性格特点的概括也只能是贴个标签而已。
点题作用
物象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典例:(2019·全国Ⅱ)《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 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13·全国Ⅱ)《峡谷》: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任务活动三 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人物肖像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2018·全国Ⅰ)《赵一曼女士》5.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 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 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剂拷打而不屈服, 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用。 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
小说的目的就是通过
中的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
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 主要人物形象)来表现
主题,这是作者塑造
主题作用
社会作用
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 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 来的某种启示,这是作品的
人物的最根本用意。
真正写作意图。
典例:(2015·浙江)《捡烂纸的老头》:你认为作者刻画“捡 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任务活动一 真题再现
(2019·江苏)《表妹》13. 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 从所拿工资等,看出她是捧着铁饭碗的城市劳动者;从背着手、做派头等, 看出她有优越感和虚荣心;从扑过去抢着洗衣服等,看出她渴望通过劳动 改变生活。
(2019·浙江)《呼兰河传》11.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 ①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 ②“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调皮可爱的一面。 ③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 ④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2、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途径
方法
作用
语言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从
而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典例
(2016·全国Ⅰ)《锄》六安爷:我不是锄地,我是 过瘾。
肖像
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它 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 托作用。从人物肖像描写切入分析,可以迅速掌握人 物的外在特点、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等。
任务活动二 理解形象必备知识
1.人物形象特征构成
外在特征
身份 (2019·江苏)小说中的 “表姐”是一个捧着金饭 碗的城市劳动者。(《表
妹》)
地位(家庭环境) (2015·浙江)捡烂纸的老
头,社会最底层人。( 《捡烂纸的老头》)
经历 (2019·全国Ⅱ)老 舞蹈师夫妇:经历 过法国路易十五时 代的辉煌。(《小步
自身作用
物象作为小说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 美价值,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物 象
情节作用 环境作用 人物作用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 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物象衬托了环境,要看其对时代特点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看 其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 对主要人物的映衬,如梅、玉、竹等。
以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为人物性格的形成 提供依据。 典例:(2014·重庆)《东坛井的陈皮匠》:文 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 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
环境
通过形象衬托或对比,突出人物 特征。 典例:(2017·江苏)《一个圣诞 节的回忆》:小狗奎尼在小说中 多次出现,简析其对刻画人物的 映衬作用。
揭示主题
侧面衬托
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 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 突现主要人物的品质,表达 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形象 更加鲜明清晰。
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 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 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 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要
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渲染气氛 奠定基调
典例:(2016·全国Ⅲ)《玻 璃》:“我”在小说中的主 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016·全国Ⅲ)《玻璃》 (1)“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 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 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2)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 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 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心理
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很多,既可以直接描写,也 可以间接暗示。它往往和外貌、语言、动作交织在一 起,有时候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同时也 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014·江苏)《安娜之死》:安娜投到铁轨上的心 理——恐惧、迷惑、悔恨。
细节 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心态或精神风貌。
(2019·全国Ⅲ)《到梨花屯去》:这以后不论是老 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
(1)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 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 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答案:美丽,体弱,忧愁,聪颖。
(2)《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主人公别里科夫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千 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一口头禅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特 别是对具有代表性,有一定 身份、地位的次要人物的刻 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 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 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 的艺术感染力。
推动情节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 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他们往往担当特定的角色,有一定的叙 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作用。
答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 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壽”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 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 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 《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节选自《祝福》)
建正统思想的叛逆。
(4)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 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 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 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2019·全国Ⅱ)《小步舞》: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 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 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他长得很瘦, 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带微笑。
动作
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的动作,势必会显示出这一 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2019·浙江)《呼兰河传》:我就摘了黄瓜,从窗 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 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 来把黄瓜拿进去。
答案:鲁四老爷名义上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实际上并无真才实学,透着 几分虚伪,几分附庸风雅。
任务活动四 方法总结
1、宏观三维度:审德(审视其道德品质),审美(审视其审美态
度),审智(审视其人生智慧、能力才干)
(2013·全国Ⅱ)《峡谷》(2)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 简要分析。 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 特的背景;②“那鹰忽的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③“那鹰有出现了”, 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互相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 (3)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①外形:相貌不凡身体强壮,肌肉结实,有着质朴自然的力与美;②举止:一 人一骑,独行于峡谷中,虽山路崎岖,因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③性情:大口 吃肉,大碗喝酒,不拘生活小节,粗犷而又野性。
(2017·江苏)《一个圣诞节的回忆》15. 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 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1)奎尼一路小跑在童车旁,又说它躲过了很多灾难。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我的朋 友”的命运多舛; (2)“我的朋友”给他核桃肉吃,表现了她的善良与对奎尼的关爱; (3)奎尼在地上打滚,显现了“我的朋友”的高兴,突出了她的心情;后文的该睡 了但它还不走,也显示了“我”和朋友的内心的兴奋; (4)最后叙述只有奎尼与“我的朋友”作伴,表现了她的孤独,也表了我的愧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