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小说阅读之分析概括人物形象ppt课件
链接:《棋王》小说情节简介
• 王一生从小家贫,偶然的机会使他迷上了下象棋,并且 痴迷成性,他母亲深知儿子所好,在临终时留给他一副磨好 的“无字棋”。
• “浩劫”伊始,王一生因“棋呆”一时流言满天飞,批判 他的大字报比比皆是,他却不在意,只知拾纸卖钱解决吃饭 问题。这使他结识了一个拾破烂老头,在老头指点下他的棋 艺有了飞速的进步。
• 不久,王一生在下乡列车上与“我”邂逅,并且在“我” 工作的农场里认识了棋坛世家后人倪斌,两人因下棋情投意 合,成为挚友。
•
倪斌以家传宝物为承诺,为王一生争取了区运动会棋赛的
资格,但王一生拒绝参赛,后来王一生主动找到比赛获胜的几
位高手,提出比试棋艺的要求,一时吸引了众多高手欲欲跃试。
• 最后比赛规则是王一生盲棋以一敌九,赛前他把“无字棋” 交给我保管。
• 2、时间:10分钟。
• 二、学以致用 • 快速阅读P63-64面的小说《棋王》(节选),准备回答
问题。 • 1、问题一: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 王一生。 • 2、问题二:另一个重要人物“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起到叙述王一生故事的作用。 • “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 “我”是作者的代言人,更容易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 用“我”衬托王一生,突出他的性格特点。
• 3、问题三:王一生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他有什么性格 特点?
• 他是一个身材精瘦、痴迷棋艺、不讲究吃的知青形象。 • 重视精神需求,轻视物质享受,信奉道家思想。
• 4、问题四:对这样一个人物,小说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情感态度?
学习目标
• 1、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和途 径。(重点)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鉴赏 PPT课件
新课标 新课标
《锄》 《战争》
新课标
《玻璃》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 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
浙江
《母亲》
人物
用? 答案: 对文本:甩手爷是个游手好闲、以坑蒙拐骗为生的地 痞流氓。 对情节:他先是厚颜无耻地对王老板借机敲诈,在世 事变化后又卑躬屈膝地向王老板求情。(2分) 对人物:在文中这一人物对王老板的形象起到了鲜明 的反衬和烘托作用。(2分)(4分。意思对即可) 对主题:进一步深刻地表现了作为社会中的人,面对 社会纷繁的变迁,要坚守住自己底线,清白做人。
——人物形象鉴赏
学 习 目 标
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方法。 能够准确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下面这些句子是运用什么方法对人物 进行刻画的?
现世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敛声屏气,恭 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 “ 我真傻,真的。” ……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 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 恶辩护吧,他老是称赞过去,称赞那些从没存在 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 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 礼?” …………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过的东西。 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出门上街, 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 只是失神的站着。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 也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 启笑先闻。 大衣。 ……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 瓦连卡的照片,然后躺下,从此再也没有起床。
《锄》 《战争》
新课标
《玻璃》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 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
浙江
《母亲》
人物
用? 答案: 对文本:甩手爷是个游手好闲、以坑蒙拐骗为生的地 痞流氓。 对情节:他先是厚颜无耻地对王老板借机敲诈,在世 事变化后又卑躬屈膝地向王老板求情。(2分) 对人物:在文中这一人物对王老板的形象起到了鲜明 的反衬和烘托作用。(2分)(4分。意思对即可) 对主题:进一步深刻地表现了作为社会中的人,面对 社会纷繁的变迁,要坚守住自己底线,清白做人。
——人物形象鉴赏
学 习 目 标
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方法。 能够准确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下面这些句子是运用什么方法对人物 进行刻画的?
现世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敛声屏气,恭 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 “ 我真傻,真的。” ……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 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 恶辩护吧,他老是称赞过去,称赞那些从没存在 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 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 礼?” …………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过的东西。 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出门上街, 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 只是失神的站着。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 也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 启笑先闻。 大衣。 ……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 瓦连卡的照片,然后躺下,从此再也没有起床。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概括复习PPT课件
登时就没了气。
——节选自《儒林外史》
20
10、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 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 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
洗;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小二黑结婚》
21
1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 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噎!好了!我中 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 ,又拍着手大笑道:“喧!好!我中了!”笑着,不 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 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 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 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 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众邻 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 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 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能烘托气氛 2、表现人物的心情 3、表现人物的品质 4、突出人物身份地位 5、推动情节的发展起 衬 托中心意思的作用。
9
细节描写,也是刻 画人物的一种重要 方法,它是对于肖 像、语言、动作、 心理、环境和场面 的细微末节所作的 描写。
10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 (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 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 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节选自《天使》
19
小说阅读之形象分析与鉴赏 PPT课件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卖笑人”并不想卖笑,可又必须“卖笑”。
内心的真实感情
反映的社会 外表的“笑”同
现实或现象 “笑”被
相脱离,
商品化、职业化
;人物逆来顺受、
隐忍苟活,精神世界充满忧伤、苦闷和绝望。 寄托的作者 作者有意以“我”来平静地叙述,在平静的背 情感或愿望 后是辛酸和痛苦,寄予了作者深切的 形象的社会 意义或影响 情况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被“
物象的作用
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 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些方 面对主要人物做了映衬,如从心理、行为、语言方面等。 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 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具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3.从环境方面思考 一是指它对时代特色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二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 境的刻画作用。 4.从主题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我”见证了王有福的胆小怕事,见证了他的谦 侧面烘托, 衬托 了他的善良,所以 卑,“我”好心的提议, 个性鲜明 “我”的存在使主人公性格更加 鲜明 。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我”看待玻璃墙伤人事件,其实背后交织着伦
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 揭示主题, 困惑与冲突,所以文章通过“我”,便于揭示主 增添魅力 旨。(此点非本题要求的“主要作用”,可不 答。) 渲染气氛多为群体人物,文中没有体现;不过,
小说阅读之形象分析 与鉴赏
小说人物形象
• 鉴赏塑造形象的手法; • 概括形象特点;
• 分析形象作用。
一 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 常用手法为人物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初中就已 经学习,这里重点讲解人物描写手法: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作用阐释 交代人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 物 , 突 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出特点, (1)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 展 现 人 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 物 性 格 发展 品质 (2)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 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说阅读之鉴赏人物形象ppt课件
蹊”那句古话,就二话不说拿了一把铁锹开始铲雪,从大楼的台阶一
路铲下去,全身心投入,越干越欢,渐渐他的身后便铲出一条道来。
连老天也仿佛被他的冲天干劲吓着了,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停
了。...... 人命关天呀!夏冰心里一惊,忙问,师傅伤着没有?
......夏冰说,当然,改正了就好,你不是也赶来了?
心理、动作、语言——2019年泸州市语文中考卷
分析人物需牢记:
1.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去理解。 2.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分析。 3.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
二、例文分析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 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
【第一步】抓住描写
小说阅读之
学习小说人物形 象的分析方法
提高小说阅读能 力及应考能力
一、温故知新
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从 而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3.人物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心理描写等。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 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范进中举》
市井小民
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 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 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 片茫茫的水。
——《孤独之旅》
迷茫与无奈的失学少年
“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 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外貌描写
【第二步】寻找“特 点”(关键词句)
高考语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及概括 课件(29张PPT)
A.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题, 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 等惯常用法,称谓的陌生化既 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 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
18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 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 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 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 我说,对,赵一曼。
C.“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 我说,对,赵一曼。”两个陌 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讪, 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 说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 忆里。
。
5.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 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解题关键】从原文“言”“行”中筛选、且分门别 类地加以概括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 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 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 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 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 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 法 3.鉴赏评价 D ⑴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 鉴赏作品 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F 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 探讨作者 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⑶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
19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 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 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 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 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 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 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 的风度。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PPT精品课件
(2017·江苏)《一个圣诞节的回忆》15. 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 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1)奎尼一路小跑在童车旁,又说它躲过了很多灾难。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我的朋 友”的命运多舛; (2)“我的朋友”给他核桃肉吃,表现了她的善良与对奎尼的关爱; (3)奎尼在地上打滚,显现了“我的朋友”的高兴,突出了她的心情;后文的该睡 了但它还不走,也显示了“我”和朋友的内心的兴奋; (4)最后叙述只有奎尼与“我的朋友”作伴,表现了她的孤独,也表了我的愧疚。
(2018·全国Ⅰ)《赵一曼女士》5.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 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 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剂拷打而不屈服, 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2016·全国Ⅰ)《锄》“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 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六安爷层面(4分): 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 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 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4分):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 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 叹惋又发人深思。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任务活动二 理解形象必备知识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2018·全国Ⅰ)《赵一曼女士》5.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 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 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剂拷打而不屈服, 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2016·全国Ⅰ)《锄》“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 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六安爷层面(4分): 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 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 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4分):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 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 叹惋又发人深思。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任务活动二 理解形象必备知识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示范课件【 精品课 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虚构故事走向生活世界》
形象是小说的核心要素,“鉴赏作品的形象”,是指 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或意义作用)进行概括 与分析,有时也考查小说中的物象。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中要求: ①准确、全面地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与作用; ②准确、全面地分析概括物象的意蕴与作用; ③掌握人物形象题和物象题的审答规范。
舞》)
内在特征
性格(教养) (2019·浙江)小说中的“ 我”:乖巧、调皮、友善、 有点矜持。(《呼兰河传》
)
气质 (2018·全国Ⅰ)赵一曼身 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
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赵一曼女士》)
心理 (2018·全国Ⅱ)二姐等市 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 态:傲慢无知、故步自封、 焦虑不安。(《有声电影》
小说鉴赏 之
形象概括分析
王安忆说:小说是写人的文学,小说要反映社会生活,要表现生活世 界,必须写人,写人的心灵,写人的本性,写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性 格、人的命运、人性的弱点、人性的美丽,无疑都是小说要表现的内 容。就这个意义来讲,阅读小说就是读人,读人则主要是读人的内心 世界。性格特点往往只是内心世界的一种表征,没有内心体验的小说 阅读,没有走进小说人物内心世界的小说阅读,只能是隔空互望,所 谓性格特点的概括也只能是贴个标签而已。
点题作用
物象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典例:(2019·全国Ⅱ)《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 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13·全国Ⅱ)《峡谷》: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任务活动三 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人物肖像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2018·全国Ⅰ)《赵一曼女士》5.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 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 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剂拷打而不屈服, 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用。 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
小说的目的就是通过
中的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
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 主要人物形象)来表现
主题,这是作者塑造
主题作用
社会作用
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 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 来的某种启示,这是作品的
人物的最根本用意。
真正写作意图。
典例:(2015·浙江)《捡烂纸的老头》:你认为作者刻画“捡 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任务活动一 真题再现
(2019·江苏)《表妹》13. 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 从所拿工资等,看出她是捧着铁饭碗的城市劳动者;从背着手、做派头等, 看出她有优越感和虚荣心;从扑过去抢着洗衣服等,看出她渴望通过劳动 改变生活。
(2019·浙江)《呼兰河传》11.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 ①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 ②“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调皮可爱的一面。 ③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 ④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2、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途径
方法
作用
语言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从
而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典例
(2016·全国Ⅰ)《锄》六安爷:我不是锄地,我是 过瘾。
肖像
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它 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 托作用。从人物肖像描写切入分析,可以迅速掌握人 物的外在特点、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等。
任务活动二 理解形象必备知识
1.人物形象特征构成
外在特征
身份 (2019·江苏)小说中的 “表姐”是一个捧着金饭 碗的城市劳动者。(《表
妹》)
地位(家庭环境) (2015·浙江)捡烂纸的老
头,社会最底层人。( 《捡烂纸的老头》)
经历 (2019·全国Ⅱ)老 舞蹈师夫妇:经历 过法国路易十五时 代的辉煌。(《小步
自身作用
物象作为小说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 美价值,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物 象
情节作用 环境作用 人物作用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 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物象衬托了环境,要看其对时代特点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看 其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 对主要人物的映衬,如梅、玉、竹等。
以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为人物性格的形成 提供依据。 典例:(2014·重庆)《东坛井的陈皮匠》:文 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 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
环境
通过形象衬托或对比,突出人物 特征。 典例:(2017·江苏)《一个圣诞 节的回忆》:小狗奎尼在小说中 多次出现,简析其对刻画人物的 映衬作用。
揭示主题
侧面衬托
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 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 突现主要人物的品质,表达 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形象 更加鲜明清晰。
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 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 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 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要
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渲染气氛 奠定基调
典例:(2016·全国Ⅲ)《玻 璃》:“我”在小说中的主 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016·全国Ⅲ)《玻璃》 (1)“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 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 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2)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 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 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心理
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很多,既可以直接描写,也 可以间接暗示。它往往和外貌、语言、动作交织在一 起,有时候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同时也 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014·江苏)《安娜之死》:安娜投到铁轨上的心 理——恐惧、迷惑、悔恨。
细节 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心态或精神风貌。
(2019·全国Ⅲ)《到梨花屯去》:这以后不论是老 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
(1)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 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 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答案:美丽,体弱,忧愁,聪颖。
(2)《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主人公别里科夫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千 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一口头禅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特 别是对具有代表性,有一定 身份、地位的次要人物的刻 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 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 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 的艺术感染力。
推动情节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 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他们往往担当特定的角色,有一定的叙 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作用。
答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 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壽”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 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 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 《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节选自《祝福》)
建正统思想的叛逆。
(4)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 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 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 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2019·全国Ⅱ)《小步舞》: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 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 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他长得很瘦, 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带微笑。
动作
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的动作,势必会显示出这一 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2019·浙江)《呼兰河传》:我就摘了黄瓜,从窗 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 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 来把黄瓜拿进去。
答案:鲁四老爷名义上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实际上并无真才实学,透着 几分虚伪,几分附庸风雅。
任务活动四 方法总结
1、宏观三维度:审德(审视其道德品质),审美(审视其审美态
度),审智(审视其人生智慧、能力才干)
(2013·全国Ⅱ)《峡谷》(2)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 简要分析。 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 特的背景;②“那鹰忽的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③“那鹰有出现了”, 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互相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 (3)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①外形:相貌不凡身体强壮,肌肉结实,有着质朴自然的力与美;②举止:一 人一骑,独行于峡谷中,虽山路崎岖,因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③性情:大口 吃肉,大碗喝酒,不拘生活小节,粗犷而又野性。
(2017·江苏)《一个圣诞节的回忆》15. 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 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1)奎尼一路小跑在童车旁,又说它躲过了很多灾难。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我的朋 友”的命运多舛; (2)“我的朋友”给他核桃肉吃,表现了她的善良与对奎尼的关爱; (3)奎尼在地上打滚,显现了“我的朋友”的高兴,突出了她的心情;后文的该睡 了但它还不走,也显示了“我”和朋友的内心的兴奋; (4)最后叙述只有奎尼与“我的朋友”作伴,表现了她的孤独,也表了我的愧疚。
形象是小说的核心要素,“鉴赏作品的形象”,是指 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或意义作用)进行概括 与分析,有时也考查小说中的物象。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中要求: ①准确、全面地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与作用; ②准确、全面地分析概括物象的意蕴与作用; ③掌握人物形象题和物象题的审答规范。
舞》)
内在特征
性格(教养) (2019·浙江)小说中的“ 我”:乖巧、调皮、友善、 有点矜持。(《呼兰河传》
)
气质 (2018·全国Ⅰ)赵一曼身 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
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赵一曼女士》)
心理 (2018·全国Ⅱ)二姐等市 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 态:傲慢无知、故步自封、 焦虑不安。(《有声电影》
小说鉴赏 之
形象概括分析
王安忆说:小说是写人的文学,小说要反映社会生活,要表现生活世 界,必须写人,写人的心灵,写人的本性,写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性 格、人的命运、人性的弱点、人性的美丽,无疑都是小说要表现的内 容。就这个意义来讲,阅读小说就是读人,读人则主要是读人的内心 世界。性格特点往往只是内心世界的一种表征,没有内心体验的小说 阅读,没有走进小说人物内心世界的小说阅读,只能是隔空互望,所 谓性格特点的概括也只能是贴个标签而已。
点题作用
物象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典例:(2019·全国Ⅱ)《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 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13·全国Ⅱ)《峡谷》: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任务活动三 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人物肖像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2018·全国Ⅰ)《赵一曼女士》5.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 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 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剂拷打而不屈服, 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用。 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
小说的目的就是通过
中的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
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 主要人物形象)来表现
主题,这是作者塑造
主题作用
社会作用
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 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 来的某种启示,这是作品的
人物的最根本用意。
真正写作意图。
典例:(2015·浙江)《捡烂纸的老头》:你认为作者刻画“捡 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任务活动一 真题再现
(2019·江苏)《表妹》13. 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 从所拿工资等,看出她是捧着铁饭碗的城市劳动者;从背着手、做派头等, 看出她有优越感和虚荣心;从扑过去抢着洗衣服等,看出她渴望通过劳动 改变生活。
(2019·浙江)《呼兰河传》11.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 ①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 ②“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调皮可爱的一面。 ③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 ④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2、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途径
方法
作用
语言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从
而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典例
(2016·全国Ⅰ)《锄》六安爷:我不是锄地,我是 过瘾。
肖像
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它 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 托作用。从人物肖像描写切入分析,可以迅速掌握人 物的外在特点、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等。
任务活动二 理解形象必备知识
1.人物形象特征构成
外在特征
身份 (2019·江苏)小说中的 “表姐”是一个捧着金饭 碗的城市劳动者。(《表
妹》)
地位(家庭环境) (2015·浙江)捡烂纸的老
头,社会最底层人。( 《捡烂纸的老头》)
经历 (2019·全国Ⅱ)老 舞蹈师夫妇:经历 过法国路易十五时 代的辉煌。(《小步
自身作用
物象作为小说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 美价值,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物 象
情节作用 环境作用 人物作用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 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物象衬托了环境,要看其对时代特点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看 其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 对主要人物的映衬,如梅、玉、竹等。
以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为人物性格的形成 提供依据。 典例:(2014·重庆)《东坛井的陈皮匠》:文 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 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
环境
通过形象衬托或对比,突出人物 特征。 典例:(2017·江苏)《一个圣诞 节的回忆》:小狗奎尼在小说中 多次出现,简析其对刻画人物的 映衬作用。
揭示主题
侧面衬托
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 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 突现主要人物的品质,表达 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形象 更加鲜明清晰。
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 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 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 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要
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渲染气氛 奠定基调
典例:(2016·全国Ⅲ)《玻 璃》:“我”在小说中的主 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016·全国Ⅲ)《玻璃》 (1)“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 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 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2)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 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 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心理
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很多,既可以直接描写,也 可以间接暗示。它往往和外貌、语言、动作交织在一 起,有时候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同时也 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014·江苏)《安娜之死》:安娜投到铁轨上的心 理——恐惧、迷惑、悔恨。
细节 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心态或精神风貌。
(2019·全国Ⅲ)《到梨花屯去》:这以后不论是老 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
(1)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 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 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答案:美丽,体弱,忧愁,聪颖。
(2)《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主人公别里科夫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千 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一口头禅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特 别是对具有代表性,有一定 身份、地位的次要人物的刻 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 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 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 的艺术感染力。
推动情节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 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他们往往担当特定的角色,有一定的叙 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作用。
答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 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壽”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 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 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 《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节选自《祝福》)
建正统思想的叛逆。
(4)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 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 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 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2019·全国Ⅱ)《小步舞》: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 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 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他长得很瘦, 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带微笑。
动作
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的动作,势必会显示出这一 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2019·浙江)《呼兰河传》:我就摘了黄瓜,从窗 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 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 来把黄瓜拿进去。
答案:鲁四老爷名义上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实际上并无真才实学,透着 几分虚伪,几分附庸风雅。
任务活动四 方法总结
1、宏观三维度:审德(审视其道德品质),审美(审视其审美态
度),审智(审视其人生智慧、能力才干)
(2013·全国Ⅱ)《峡谷》(2)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 简要分析。 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 特的背景;②“那鹰忽的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③“那鹰有出现了”, 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互相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 (3)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①外形:相貌不凡身体强壮,肌肉结实,有着质朴自然的力与美;②举止:一 人一骑,独行于峡谷中,虽山路崎岖,因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③性情:大口 吃肉,大碗喝酒,不拘生活小节,粗犷而又野性。
(2017·江苏)《一个圣诞节的回忆》15. 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 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1)奎尼一路小跑在童车旁,又说它躲过了很多灾难。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我的朋 友”的命运多舛; (2)“我的朋友”给他核桃肉吃,表现了她的善良与对奎尼的关爱; (3)奎尼在地上打滚,显现了“我的朋友”的高兴,突出了她的心情;后文的该睡 了但它还不走,也显示了“我”和朋友的内心的兴奋; (4)最后叙述只有奎尼与“我的朋友”作伴,表现了她的孤独,也表了我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