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共24页文档
第一单元 第五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24页PPT
![第一单元 第五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24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f60f7af12d2af90242e678.png)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 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 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 响曲。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 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 神经错落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 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 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 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 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 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
请思考:以上反映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
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第五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一、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
1、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况:
①时间与地区:明朝中期江南地区(苏杭、松江) ②部门:丝织业、棉纺织业。 ③原因:◆基础:农业、手工业发达;
◆根本:社会生产力提高和商品经济繁荣。
倭寇的侵 扰
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 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 成功等抗清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 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 尽给告发之人。
——《清世祖实录》卷102
对付东南沿海 的抗清斗争
养蚕图
施复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 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 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 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 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共24页PPT
![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共24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4aebdd580216fc710afdb6.png)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
![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49954c484254b35eefd34a9.png)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 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 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国家财政收 入也从商业税收中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但统治者 认为商品交换不能够创造新的财富,对商业发展 并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 行盘剥,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至于影响 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2014·福建卷] 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 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 运以为常”。 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D [解析] 本题以乾隆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切入 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 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关东”应该指的是现在的 辽东一带。从材料描述的现象判断,A项正确;从 辽东到上海,路途遥远,B项正确;原先辽东的经 济相对落后,到乾隆时期,大量农产品南运,表 明这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 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政策,从未改变过,
二、“海禁”及“闭关政策”
1、明代的“海禁”
⑴原因:由于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 危及明朝统治,明朝实行海禁;根本原因是自然 经济占统治地位。
⑵内容:明代的海禁,只禁止中国民间私人出海 贸易,不禁止官方朝贡贸易,不过这种海外贸易 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如郑和下西洋。明代 的海禁从明初延续到嘉靖年间,倭患肃清以后, 就重新开放海禁,准许民间与各国进行贸易。
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是中国历史上主张 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即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 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从商鞅变法 时首次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此后 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执行这项政策。
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四)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四)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https://img.taocdn.com/s3/m/6d7da7d6240c844769eaee1b.png)
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主要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小商品经济(也叫一般的商品经济),它既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又与自然经济在本质上相互对立。
在自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限制,另一方面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地瓦解自然经济,促使封建制度逐渐解体。
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生产关系。
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的形成。
从宏观上来看,本专题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即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从微观上来看,商业发展、城市发展、货币演变和资本主义萌芽是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历史时期发展概况商朝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所以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商朝都城已经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的土特产品相互交流。
在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
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魏晋南北朝由于社会战乱,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与之相比,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隋唐商业繁荣。
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
市中有邸店和柜坊。
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那时的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
市的买卖时间也有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
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
在广大的农村,包括偏远的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内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由于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还有不少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资本主义缓慢发展
![资本主义缓慢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20d0d0af78a6529647d53f2.png)
2、归纳明清两代“重农抑商”的具体表现 归纳明清两代“重农抑商” 明清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 ① 明清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 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独占专利, ② 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独占专利,限制 了民营商业范围。 了民营商业范围。 ③ 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④ 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⑤ 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二、“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
1、“重农抑商”政策及目的 、 重农抑商” (1)含义: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 )含义: 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它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 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法,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2)目的: )目的: 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是巩固封建统治,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 必然产物 。 (3)评价: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起到巩固封建制度的 )评价: 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 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不仅 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 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 解。
2、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发展 、 (1)表现: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表现: 分工更细 雇工数量更多 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阅读 历史纵横讨论) (2)原因:(阅读 )原因:(阅读P23历史纵横讨论) 历史纵横讨论 A、清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继续发展,为资 清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继续发展, 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提供了基础,特别是手工业 分工更细,促进了区域分工和专业城镇的发展。 分工更细,促进了区域分工和专业城镇的发展。 清初统治者放宽了对手工业的限制。 B、清初统治者放宽了对手工业的限制。 3、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评价 P23 、
【高中历史】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看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ppt
![【高中历史】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看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081f45af1ffc4ffe47ac5b.png)
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命贾人(商人)不得 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 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歧视商人,并以重税压制
材料二:据统计,明前期官营手工业占用的工匠达到30万 人,加上为官营手工业服务的民夫共约180万人。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 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从
看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 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 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 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 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过:“导致中国 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的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 取得的成就本身。”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根本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 (土地资源)也,贵其志(思想修养)也。民农则朴,朴则 易用(驱使),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行为稳 定),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精力)专一。 ——《吕氏春秋》
影响
积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 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控制农民,保障国家安全, 进而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一个伟大的民族并不会因为数千 年光辉历史的重负就变得苍老!只要 他有能力有勇气保持对自己的信心, 保持自己历来具有的伟大本能,这个 民族就能永远年轻! ——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人教课标版 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看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优秀ppt课件 (1)
![人教课标版 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看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优秀ppt课件 (1)](https://img.taocdn.com/s3/m/4542822655270722192ef77c.png)
1793年,英国人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帝要他行双膝下 跪之礼。马嘎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提出了条件:将来中 国派使者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 中国派人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 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 后,就要他离京回国,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张乃和《16世纪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特征的历 史考察》
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命贾人(商人)不得 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 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歧视商人,并以重税压制
材料二:据统计,明前期官营手工业占用的工匠达到30万 人,加上为官营手工业服务的民夫共约180万人。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 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一个伟大的民族并不会因为数千 年光辉历史的重负就变得苍老!只要 他有能力有勇气保持对自己的信心, 保持自己历来具有的伟大本能,这个 民族就能永远年轻! ——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缓慢发展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缓慢发展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b24bf7ba69dc5022aaea00be.png)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缓慢发展的原因1.从经济层面看,缺资金(资金流向土地)、缺政策(国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缺市场(国内自然经济、农民贫困、市场狭小、国际市场封闭);2.从政治层面看,封建专制政府对工商业的诸多限制和征收重税,如关卡林立等。
3.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传统儒家思想重义轻利,读书做官考科举方是正业,受工商业是末业的守旧观念的制约等;4.从科技层面看,传统科技趋于停滞,缺乏科技创新动力;5.从对外政策看,主要是闭关政策错失了和西方交流的机遇,加剧了自身的衰退。
对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土地政策的认识1.建国前:历次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从根本上看,都是为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服务的。
实践证明,民主革命时期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2.建国后:历次调整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
有成功,也遇到过挫折。
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1.转移的过程:(1)从春秋战国到两汉,经济重心在北方,其中关中地区一度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2)从魏晋时期开始,江南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3)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4)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经济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南方;(5)明清时期,江淅一带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
2.转移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则相对安定;(2)北方农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3)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4)都城南迁,政治中心南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5)南方自然环境优越,海上交通便利。
、三次工业革命及其以世界经济近代化的推动作用1.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18世纪末扩展到欧美各国,19世纪70年代完成。
生产技术的革新,大机器的蒸汽机的使用,工作制度的推行,空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
浅谈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浅谈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43e185f7aa00b52acfc7ca5b.png)
浅谈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明中期以后,在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但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
本文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其究其缓慢发展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所带来的影响;沉重的封建剥削使自然经济的生产状况长期不能改变;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对民间工商业发展的束缚。
在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
如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他们拥有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
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这说明,明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的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但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从明中后期出现,到鸦片战争前夕,虽有壮大,却无突破,始终在萌芽状态徘徊,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所带来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比之西欧有其不同的特点。
在西欧封建社会,土地属于王有。
国王把土地逐级分封下去,受封人对土地只有占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使用,不能私有,土地不能买卖或转让。
在中国封建社会,土地为皇帝、贵族、官僚、一般中小地主和自耕农所私有,土地可以任意转让或出卖。
土地买卖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即已产生,自此以后一直是封建社会下常见的经济现象。
既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那么不但贵族、官僚可以大量占田,同时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也可以把他们获得的利润、利息用来购买土地。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面这些人只要有可能,总是很热衷于购买土地进行地租剥削的。
论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
![论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8cfa3e7172ded630b1cb611.png)
论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在17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欧洲国家兴起了一股资本主义潮流,引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从而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但是,正处于明末清初的中国封建社会,虽然也局部、零星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却不能够像西欧国家健康地发展,而是出现缓慢发展的局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诚然,抑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论文就其中一个方面向读者论述,即中国封建社会稳定的经济结构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关键词:明末清初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原因17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欧洲国家兴起了一股资本主义潮流,引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从而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但是,正处于明末清初的中国封建社会,虽然也局部、零星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却不能够像西欧国家健康地发展,而是出现缓慢发展的局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诚然,抑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国封建社会稳定的经济结构、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强控制和郡县城市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等等。
在此,本论文只就一个方面来探究,即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
一中国封建经济形态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领主制经济阶段,约从西周至春秋末期;第二个阶段是地主制经济阶段,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在中国的封建经济形态下,农业是社会主要生产部门,这种土地制度当然就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要素。
中国封建社会第二个阶段的土地制度是比较复杂的,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国有制并存。
土地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小块土地所有制并存,地主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
在第二阶段前期,贵族地主所有制、庶族地主所有制等占有相对优势并具有一定规模;后期地主所有制、国家所有制、自耕农所有制虽仍然并立,但国有土地相对减少,自耕农大批转化为佃农,地主所有制占有绝对优势。
(二)由于土地制度的多样性,地权的分散和流动具备了条件,在相当范围内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另一方面,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严格的等级结构,以土地作为社会财富和阶级身份的依据。
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b08716a1eb91a37f1115c55.png)
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姓名:彭敏学号:1008403004内容提要:17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欧洲国家兴起了一股资本主义潮流,引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由此不仅对西欧各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全人类的一个全新的进程。
然而,正处于明末清初的中国封建社会,确然也局部地、零星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却不能够像西欧国家那样较为顺利的发展,而是出现缓慢发展的局面,甚至受到严重制约。
而事实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并不比欧洲晚,但始终未能发展到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原因在于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经济结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及“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所形成的制约因素,再加上偶然的政治因素,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就难以突破萌芽状态。
就让我们从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来阐释中国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从经济层面来看,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封建经济由地主制经济统领,它影响着整个封建社会,解放战争时期到建国初期经过一系列土地改革,这才彻底废除统治我们千年的封建土地制。
地主制是维系封建社会的重要经济制度,它对封建制度的巩固主要体现在:(一)特殊的经济关系。
在地主制经济时期,原来的领主制经济中的权贵阶级越来越受到国家政策的压制,逐渐退出生产领域的舞台,由庶民地主阶层取而代之,在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是最为基础的,所以农民的社会地位上升,农业生产的经济因素加强。
另外,庶民地主阶层其实具有束缚农业人口的作用,他们是封建制度经济链的重要组成者,是通过对土地的所有权而在封建经济领域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他们没有政治权力,而另一方面,权贵阶层却失去了经济领域的主导价值。
有经济权力的没有政治权力,而有政治权力的经济权利受到制约,于是中央集权加强。
这就是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得以确立,并最终形成以皇权专制为核心的延续几千年的唯一政治体制的主要原因。
(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工商业难以发展。
国家和地主基本不会直接经营农业,而是将土地租给小佃农分散经营,这就加强了地主剥削的残酷性。
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萌芽](https://img.taocdn.com/s3/m/aea7e647312b3169a451a48f.png)
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由于学者们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及其存在的条件有不同的理解,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也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它出现于北宋,也有人上溯至唐,以至更早。
多数学者是把它作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过程,或其起点,认为它产生于明中叶,到清中叶有了发展。
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和条件1.生产力:明中后期,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繁荣.2.劳动力:人身依附的松弛,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明朝中后期放松了对农民和匠户的人身控制)3.市场:国内:城市的发展;国外:1567年“隆庆开海”,对外贸易的恢复与发展。
二、资本主义萌芽曲折缓慢的发展1.历程:(1)产生:明朝中后期,首先在江南地区个别手工业部门出现,没有深入到农村;(2)挫折:明末清初,遭受打击。
明后期政治腐败,政府横征暴敛;明末清初,战乱不已。
(3)发展:清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表现是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说: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满族汉化,商品经济的繁荣。
(4)停滞:到鸦片战争前夕,发展十分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5)转型:1860、70年代,大部分手工工场最终破产,小部分转化为近代民族工业。
2.原因:(1)政治:中国中央君主集权制根深蒂固,专制统治腐朽,政府横征暴敛。
解说:“中国自古是单一制封建君主集权国家,庞大的帝国组织靠直接向全国小农阶层抽税来维持。
在那个时代尚无现代经济理论,国家计税毫无科学依据,只能简单向全国平均摊派,不具备宏观调控功能,对社会经济并无积极作用。
财政税收又多被用于奢侈挥霍或豢养军队,巨额财富无法回到正常的经济流通领域,民间经济即不能从中获利,私人财富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资本自然无从积累。
这便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在古代中国的萌芽与发展
![资本主义在古代中国的萌芽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01a5d3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9.png)
资本主义在古代中国的萌芽与发展在古代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过程是相对缓慢和复杂的。
经济体制比较封闭,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也影响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古代中国的经济活动和市场交易已经存在着轮回供需和竞争利益的因素,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得以孕育和发展。
一、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的原始经济,以农耕为主体,衍生出了一些非农业的职业,其中以商贾最为突出。
商人采取买进卖出的方式,将各地生产的商品运到需要的地方销售,从而满足了各地的需求。
这种商品交换的方式为市场经济的基础。
商家在购买商品时,会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商品的质量、附加值等进行定价。
商品的市场价格取决于市场需求和供应量的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供应商可以把价格掌控在自己手中,通过影响市场价格来获得收益。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特色。
二、农民与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
在古代,土地分配是由官厅或部族集体统一管理的,个人并没有明确的产权所有权。
但是,在社会的升级过程中,人们渐渐懂得了把土地收归自己的时间价值,带来了土地私有制的萌芽。
随着土地经营的深入,农民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逐渐意识到需要掌握更多土地才能获得更多收益。
于是,农村中的土地逐渐出现了私有制。
农民之间以土地为单位进行社会大规模的竞争关系,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在农业领域中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与金融制度的完善商业银行的产生,为资本主义的商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泛、更深度的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的出现,首先来自存取款业务的诉求,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商业往来和借贷方面发挥自己的效用,并从中获得收益。
与此同时,金融制度的完善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古代中国的时期,政府设立了货币兑换的中央银行,对货币的流通和兑换进行统一管理。
虽然这种管理形式更多是为了维护政府的稳定,但也为现代金融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商品制造楼的建立在商业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之后,由于产业竞争的增加,商品的差异化和质量上乘成为各家企业的核心资源。
4、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eb536067375a417866f8faa.png)
知识梳理 重农抑商政策
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强化了自然经济
明中后期资 本主义萌芽 的产生
清朝 闭关 政策
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
明初 海禁 政策
抑制资本原始积累 妨碍海外市场开拓
出钱 充足资金的作 坊主、商人 经营 利润
雇佣 劳动 工资
手工工场
破产的农民
被雇佣
出力
1、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C、手工业作坊增多
反映出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时间 部门:
明朝中后期
地区:
江南地区
丝织业、棉纺织业、铁器制造业 手工工场出现,雇佣关系出现
标志:
条件:
市场、自由劳动力、资金
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
2、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表现) 规模大 分工细 雇工多 部门多 地区多
劳动力
国家 政策
农民极端贫困,无 力购买商品,缺乏 国内市场。
国家重农抑商政策, 农民被局限在土地 上
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 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 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课堂练习 D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C
2、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D、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文档
![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598694bddccda38376bafe3.png)
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农业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决定性生产部门,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到了明朝中后期,在棉纺织业部门,一些手里有资金的商人开始建设场房、雇用一些人为之生产,资本主义萌芽应运而生。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却被各种因素牵累、束缚着。
本文就其阻碍因素简要分析:一、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商鞅变法时提出重农抑商政策,自此以后历代政府都大力沿用。
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两代统治者继续沿袭重农抑商的治国理财思想,也就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000多年前,人们就知道,“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
但是清代学者陶煦也曾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则莫不志在良田。
”可见,古人们虽然知道发展商业会使人们发财致富,但是传统观念认为,田地是最可靠的产业,都广置田地,开办当铺,建筑豪宅等,通过放高利贷的方式坐享其成。
这样一方面,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造成资本主义萌芽所必需的自由劳动力的减少,另一方面,富商把钱投资在土地房产上,导致了工商业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还表现在传统的专卖制度上,如盐、铁、酒的专卖,官营贩运,政府独占专利,限制了民营商业的范围,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明清时期,征税不仅税率高,而且关卡林立、名目繁多,这样也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有材料记载:中国古代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
这也反映出官营专卖政策在资金方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政府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必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概述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caf7d4ae518964bcf847c51.png)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闭关政策;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资本主义萌芽。
其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是本专题的重点.1.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1)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收税。
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标志着井田制的开始瓦解。
2006年起全国取消农业税,在我国存在了2600年的农业税彻底终结。
(2)编户制度:西汉时期,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
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的负担有四项;田租、算赋和口赋、徭役、兵役。
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3)租调制:北魏孝文帝时开始实行,受田农民纳租、调,服徭役、兵役。
(4)租庸调制:隋、唐初实行。
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纳绢(布)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5)两税法:唐朝于780年开始实行,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主要是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
开始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6)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神宗于1069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有“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实质上是纳钱代役和按亩纳税。
(7)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开始实行,把田税、丁税、杂税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
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8)地丁银:清初雍正帝时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地丁银。
地丁银的实行,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一方面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另一方面,税收由征收实物到征收银两,反映出我国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
2.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1)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奉行重农政策,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方向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