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影像大纲讲解
《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夏瑞明,《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5年第三版二、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章总论1.了解:X线的产生,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历史。
2.熟悉: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X线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CT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MRI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3.熟悉: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及综合应用4.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和诊断步骤第二章骨骼及肌肉系统1.熟悉:骨骼及肌肉系统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CT和MRI2.了解:骨关节的正常影像学表现3.熟悉:骨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骨骼基本病变: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死、骨周围软组织病变;关节基本病变: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强直、关节脱位4.掌握:骨骼与软组织创伤(含关节外伤):骨折、椎间盘突出、关节脱位5.掌握:骨与软组织感染: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6.掌握骨关节结核:脊柱结核、关节结核7.掌握:骨肿瘤: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骨肉瘤、骨转移8.熟悉: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第三章呼吸系统1.熟悉:呼吸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CT和MRI2.了解:呼吸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X线、CT和MRI3.熟悉: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阻塞性病变、渗出与实变、增殖、纤维化、钙化、结节与肿块、空洞与空腔、间质性病变、胸腔积液、气胸及液气胸、胸膜肥厚、粘连及钙化4.掌握:肺部病变:支气管扩张症、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原发性支气管肺癌5.了解:纵隔疾病:胸腺瘤、畸胎瘤、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第四章循环系统1.熟悉:循环系统的检查方法:X线、CT、MRI和造影检查2.了解:循环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X线、CT、MRI和造影检查3.熟悉:循环系统基本病变X线表现:各个房室增大时的X线表现;肺循环异常:肺充血、肺淤血、肺血减少、肺间质性肺水肿,肺动脉高压。
临床影像PPT第六章 第二部分 肝胆胰(林) (1)
双管征及软藤状 ◆ 肿瘤侵犯血管; 侵犯周围脏器; 肿瘤转移:
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经门脉到肝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胰体尾癌:动脉期肿瘤密度不均,包绕脾动脉, 肝内多发转移及腹水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小肿瘤易坏死、囊变、出血、钙化。可以富 血供,可以是乏血供,与原发肿瘤一致。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转移癌
◆ CT平扫:多发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 少数也可单发。可发生钙化或出血,可液 化坏死、囊变。
◆对比增强扫描不规则增强,血供丰富与否 与发肿瘤保持高度一致。 “牛眼征”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转移癌
多发转移呈“牛眼征”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囊肿
多发或单发、圆形低密度 灶、边界光整、境界清晰, CT值与水相似,无强化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硬化
◆病因及临床:最常见的是肝炎(亚洲)和酗 酒(欧美)。
◆ 影像表现 1) 早期肝硬化,无特异性表现。 2) 中晚期影像多可明确诊断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胆 道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检查方法
◆ X线:PTC ERCP T管造影 ◆ CT:显示胆管断面。 ◆ MR及MRCP:是目前胆系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
断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 超声是胆囊疾病的首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正常结构
◆ 胆总管(直径4-8 mm,大于10 mm异常)-总肝管- 左右肝管--树支状肝内胆管
高 位 小 肠 梗 阻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温医医学影像学教案总论
温医医学影像学教案总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温医医学影像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为医学院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影像学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医学影像的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影像学是通过一定的物理手段,将内部组织结构、功能状态等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
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摄影、超声、CT、MRI等。
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优缺点。
医学影像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成像,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1. 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肺部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影像学表现种类繁多。
常见的肺部疾病包括肺炎、肺结核和肺癌等。
在X线摄影中,肺部炎症往往表现为渗出性阴影,而肺结核则呈现为局部增厚和空洞。
对于肺癌的诊断,CT和MRI等高级影像技术更为准确。
2. 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影像学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
例如,在冠脉心脏病的诊断中,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直接显示动脉狭窄或阻塞的程度。
此外,MRI在脑卒中的诊断和监测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3. 骨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表现骨关节疾病包括骨折、骨质疏松和关节炎等。
在X线摄影中,骨折通常表现为骨折线或骨折间隙,骨质疏松则呈现为骨密度减低。
对于病理性骨折和关节炎,MRI的应用能够更直观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三、医学影像的未来发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影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
未来的医学影像将更加精准、便捷和个性化。
一方面,新型的成像技术和设备的引入将提高影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增强医学影像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此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有望在医学影像中发生作用。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医生可以进行立体化的图像操作和手术模拟,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而增强现实技术则可以将医学影像与实际患者的结合,实现更精准的引导手术。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Ⅰ前言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影像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亲自阅片,得到比较全面的了解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树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该大纲根据教材、讲议、理论教学大纲及教学片进行编写,每次实验课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结合临床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实验教学学时为116学时,分58次。
四使用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白人驹,2版,2006年;《医学影像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吴恩惠,5版,2003年。
Ⅱ正文实验一传统X线成像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X线的图像特点,如何观察X线片,不同灰阶所表示的意义。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看片方法。
(二)掌握病变的分析要点。
(三)熟悉X线特性、天然对比、人工对比(四)了解传统X线片与数字X线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一)看片方法:注意检查时间、摄影体位和部位、摄影质量、看片顺序。
(二)X线特性:思考人体结构为什么能成像。
(三)天然对比:(胸部正位片、腹部平片、胫腓骨正侧位、膝关节等)观察人体组织密度差异。
比较骨骼、软组织、脂肪和气体密度。
(四)人工对比:了解各种造影检查方法及目的。
(五)病变的分析要点:思考从哪些方面描述病变。
(六)传统X线片的显影、定影的原理。
实验二数字X线成像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字X线成像的优点,PACS的临床应用。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数字X线成像与传统X线成像的区别。
(二)熟悉数字X线成像包括的内容。
(三)了解CR、DR、DF及DSA图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使用不同的影像技术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影像的选择和使用非常关键,它们必须准确、清晰地展示疾病的特征,以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影像识读能力。
因此,本大纲将介绍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一、实验教学目标和要求1. 培养学生的影像识读能力:学生应通过实验教学,掌握正常解剖结构和异常病变在不同影像技术中的显示特征,并能准确地解读和描述影像中的异常改变。
2. 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利用影像信息的能力:学生应能够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和判断影像所显示的异常改变的病因和病理过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生应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合作,分享和交流影像学观察、分析和判断的结果,并能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二、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1. 影像技术介绍:学生将学习和了解常见的影像技术,包括X线、CT、MRI、超声和核医学等。
他们应了解每种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症、优缺点和临床应用。
2. 常见疾病影像学特征:学生将学习和掌握常见疾病在不同影像技术中的显示特征,包括正常解剖结构、异常改变的形态和分布规律。
他们将通过分析和比较正常和异常影像,提高影像识读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3. 影像与临床关联:学生将学习如何将影像所显示的异常改变与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关联,并综合分析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过程。
他们将通过案例讨论和小组讨论来加深对影像与临床关联的理解。
4. 影像质量控制和安全: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和提高影像的质量,包括选择合适的设备参数、病人准备和协作等。
他们还将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放射安全和放射防护规范。
5. 报告撰写和沟通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准确、清晰的影像学报告,并提高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他们将通过模拟病例报告和角色扮演来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I前言《医学影像诊断学》,包括传统X线、数字化X线成像(DR)、计算机体层摄影(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成像等,介入放射学和超声诊断为独立教学课程。
本课程就是利用上述各种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一门临床学科。
传统的X线诊断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也是本学科讲授的重要内容,CT诊断在国内已经较为普及,且诊断价值较大,因此扩大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
对目前应用日趋广泛的MRI也将部分章节介绍。
总论部分重点讲授各种成像技术的原理、图象特点、检查技术、分析与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与限度。
各论部分授课顺序均按照统一的方式进行,即各个系统的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基本病变、疾病诊断。
重点讲授正常、基本病变及疾病诊断。
各系统讲授重点根据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有所不同,如呼吸系统以X线及CT为主,骨关节系统以普通X线为主,中枢神经系统以CT、MRI为主。
通过教学内容的实施,使学生能初步独立分析主要影像学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及腹部能初步独立分析CT及MRI征象。
教学方法上,常规使用多媒体教学,配讲议。
要重点突出的课堂讲解。
除此,每次理论课后都有相应学时的实验课直观教学,充分利用视、听教材如X线片、CT片、MRI片、录象、标本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数为240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为1:1,即理论授课116学时,实验116学时,分两个学期授课。
医学影像学超声总论2
超声检查优缺点:
1.优点:无创伤,无痛苦,无电离辐射
(相对廉价)
成像清晰,实时动态
从诊断走向治疗(介入超声)
无孔不入 2.缺点:有天敌(气体,骨骼) 图像有规律但缺乏特异性(保留意见) 整体性差
二尖瓣口脉冲多普勒频谱
超声图像特点
B型超声: 解剖学为基础 组织声阻抗差异→灰度不同→成像 CDFI: 血流的方向,速度,血流性质 频谱多普勒: 血流动力学参数(Vd、Vs、RI、PI)
肝囊肿
影响因素:
气体是天敌,容易产生干扰
整体关系不如其它影像学方法
超声检查技术
一、普通超声检查
1.二维超声:Βιβλιοθήκη 时,直观,清晰显像方式A型(Amplitude mode) 振幅调制型 B型(Brightness mode) 辉度调制型
M型(Motion time mode) 运动时间调制型 D型(Doppler mode) 多普勒频移诊断法
B型(Brightness Mode),即辉度调制型 在显示器上以辉度不同的明暗光点反映回 声的强弱;由点、线描出脏器的解剖断面, 即二维图像 又称灰阶超声 俗称B超
二 、超声检查新技术
1.组织多普勒成像
2.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3.腔内超声检查
4.声学造影检查 5.三维成像
1.组织多普勒成像 红细胞运动:速度快,频率高,振幅低 心壁、瓣膜和大血管壁运动:速度慢,频率低,振幅高 定量观察和分析心肌局部运动,电生理,前景好
2彩色多普勒能量 图 CDE(Color Doppler Energy Imaging)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用自相关技术处理多普勒频移信号,彩色编 码红、蓝、绿显示频移信号,血流信号叠加 在二维解剖结构图上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5-消化系统2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食道癌X线表现
增生型---充盈缺损为主 浸润型---环形狭窄 溃疡型---不规则龛影 混合型---具以上两种特征
食道癌(增生型)
• 可见充盈缺损,边 缘锐利,有小溃疡 形成为其特征,与 正常食管分界清楚, 近端食管轻度或中 度扩张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CT 食道静脉曲张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下食管扩约肌失去正常的弛缓功能 X线表现 平片:增宽的纵隔内发现有液平 钡餐:光滑整齐的圆锥状或漏斗状
对称性狭窄,上方扩张,形 似大萝卜。吸亚硝酸异戊酯 后扩张(与贲门癌鉴别)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好发部位:直肠、乙状结肠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胃肠息肉:戒圈征、充缺征
CT 结肠息肉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间接征象(indirect sign)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功能性改变
痉挛 幽门痉挛、大弯侧切迹、球部激惹
张力和蠕动 早期增高;幽门梗阻,减低
分泌功能改变 胃分泌增加,胃潴留液增多
动力改变 排空快 ;幽门梗阻,排空减慢
压痛 龛影部位局限性压痛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项圈征”
胃溃疡龛影及痉挛切迹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溃疡型
癌肿盘状隆起,中央不规则溃疡, 周围因癌结节增生形成“环堤” 半月征
龛影位于腔内 边缘有一圈环状透亮带(环堤) 龛影大而浅,常呈半月状 指压迹征,裂隙征 粘膜中断,粘膜纠集不能抵达口部
温州医学院影像大纲综述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第六版主编:吴恩惠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医学影像学》包括了X线、CT、MRI、介入放射学和超声等,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
本教材主要用于培养通科医生,遵循教材“三基”、“五性”和“三特定”的编写原则要求。
《医学影像学》第6版是在第5版基础上修订,对眶架进行了调整,第6版分为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两篇,以表示二者的差别和提高对介入放射学特点及临床重要地位的认识。
在影像诊断学一篇中对成像技术与临床、循环系统、乳腺章节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
在每一章器官疾病诊断之后增写了各种影像检查的比较与优选,以便对诊断器官的疾病能选择最是适宜的检查方法。
此外还增编了小儿影像诊断学。
一、教学要求:(一)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常见病的基本病变影像学变化。
(二)了解影像学诊断的成像原理,诊断价值及其限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发展概况。
(三)了解影像学中各种检查方法,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及应用范围,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四)学会观察、分析各种影像的表现、方法和诊断原则。
二、教学内容: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按“少而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内容包括了影像学诊断的应用原理、检查方法、观察与分析方法以及诊断原则、影像诊断的价值与限度及各系统正常与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三、教学方法:教学中要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与诊断水平。
影像诊断学是通过图像来反映解剖、生理,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并以影像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因此要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利用视听教具,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充分应用X线片、幻灯及与之相应的解剖和病理标本、挂图、实物、模型、录像和电影等手段。
要把诸影像表现同解剖学及病理学结合起来,以加深学生对多种影像的成像解剖基础与病理基础的理解。
四、本课程教学时数的分配:按目前卫生部医学专业教学规划规定,影像诊断学授课时数总学时68,其中理论课为32,实验课为36。
医学影像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学影像学授课专业: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48(理论课36学时,见习课12学时)一、课程性质和目的《医学影像学》是在放射诊断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传统X线检查外,还包括后来发展的B超、CT、ECT、DSA、MRI、热像图及PET等成像技术。
这些成像技术的应用原理和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以影像诊断疾病是共同的,且都是以相同的解剖和病理变化作为解释影像的基础。
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将临床治疗引入影像诊断中,即形成了介入放射学,更拓宽了医学影像学的应用范围,并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支柱。
本课程重点介绍各个系统的X线、CT诊断,以及MRI、介入放射学的应用。
学习医学影像学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些成像技术的基本成像原理、方法和图像的特点,掌握图像的观察、分析与诊断方法和不同成像技术在疾病中的价值与限度,以便能正确选用。
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术及应用指征,以利于合理应用。
熟悉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以利于理解医学影像学的检查结果。
本课程特点,总论部分详细介绍了各种检查方法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大课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用大量的设备图、影像图及模拟图形象而直观的显示各种影像检查的原理、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范围。
各论部分以各系统为基础,分别介绍组织、器官的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各种疾病的影像表现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采用多媒体大课讲授形式,图文并茂,充分表现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影像表现,达到通俗易懂、显而易见的效果。
同时以相同的时间进行大量的影像病例的实习,进一步加深对影像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通过授课见习及实习,使学生掌握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各种常见病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了解常见病的CT及MRI的表现。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理论授课内容理论学时第一章总论 2第二章骨与关节检查方法、正常与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3第三章骨与关节疾病影像诊断 3第四章胸部检查方法及比较、正常与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3第五章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及结核影像诊断 3第六章肺肿瘤、纵隔肿瘤影像诊断 3第七章心脏及大血管影像学 33第八章胃肠道检查方法及比较、急腹症、溃疡病、胃肠道肿瘤第九章肝胆胰脾检查方法及比较、肝胆疾病影像诊断 3第十章胰腺、泌尿生殖系统影像学 3第十一章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3第十二章头颈部影像学 3合计35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一、掌握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X线特性、X线分析与诊断。
《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大纲 - 最新修改(2021年)~~土豆爱打印~~018
《医学影像学》第一篇影像诊断学第一章影像诊断学总论[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节 X线成像(一)掌握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X线设备与X线成像性能。
(二)熟悉X线检查方法。
(三)了解X线检查的安全性。
(四)掌握X线图像特点。
第二节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一)了解CT成像基本原理、CT设备与CT成像性能。
(二)熟悉CT检查方法。
(三)了解CT检查的安全性。
(四)熟悉CT图像的特点。
第三节超声成像第四节磁共振成像(一)了解MRI成像基本原理、MRI设备与MRI成像性能。
(二)了解MRI检查方法。
(三)了解MRI检查的安全性。
(四)熟悉MRI图像特点。
第五节分子影像学与核医学第六节对比剂(一)了解对比剂成像基本原理。
(二)了解常用对比剂种类与性能。
(三)了解对比剂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第七节不同成像技术的比较与临床应用(一)熟悉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比较。
(二)熟悉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
第八节图像的观察和分析与影像诊断原则(一)熟悉图像的观察和分析。
(二)了解影像诊断原则。
第九节影像检查的申请和影像诊断报告的应用(一)了解影像检查的申请。
(二)了解影像诊断报告的应用。
第十节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与信息放射学(一)了解图像存档和转输系统。
(二)了解信息放射学。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节检查技术(一)了解X线检查技术。
(二)了解CT检查技术。
(三)了解MRI检查技术。
第二节正常影像表现一、颅脑正常表现(一)了解颅脑正常X线表现。
(二)熟悉颅脑正常CT、MRI表现。
二、脊髓正常表现(一)了解脊髓正常X线、CT表现。
(二)熟悉脊髓正常MRI表现。
第三节基本病变表现一、颅脑基本病变(一)了解颅脑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二)熟悉颅脑基本病变的CT、MRI表现。
二、脊髓基本病变(一)了解脊髓基本病变的X线、CT表现。
(二)熟悉脊髓基本病变的MRI表现。
第四节疾病诊断一、颅脑疾病(一)脑肿瘤1.熟悉星形细胞肿瘤及脑膜瘤的CT 、MRI表现。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一、实验教学目的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它通过使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来诊断和评估疾病。
实验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特定的实验教学方案和模拟案例,提供给学生们实践与应用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机会,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1. 入门实验:医学影像设备与操作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原理以及操作要点。
同时,还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不同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熟悉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环境。
2. 影像解剖学实验在影像解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解析影像学图像,识别和标记人体解剖结构,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正常位置、形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疾病诊断提供基础。
3. 影像学技术实验这一部分的实验重点是培养学生使用不同影像学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学生将通过实验的方式,学习和掌握常见的影像学技术,如:X线、CT、MRI、超声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对比剂的应用和不同影像学技术的优缺点。
4. 影像诊断实验影像诊断实验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核心实验教学内容。
学生将通过分析和比对病例影像,识别不同疾病的影像特征,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以及鉴别诊断技巧,提高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5. 实践与研究实验本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医学影像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
学生将通过与临床医师合作,参与实际病例的影像检查与分析,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疾病诊断水平。
三、实验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和示范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室示范,将相关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
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影像学图像,同时向学生讲解解剖结构、影像表现、疾病诊断准则等。
2. 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索和实践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装置和模拟案例进行操作与分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医学影像学(影像技术与设备工程)专业实习大纲
第一部分医学影像学(影像技术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具有高素质、强能力和娴熟英语水平,并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和深厚的医学影像设备学与工学交叉的复合知识结构的医学影像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后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影像设备机构与公司从事医学影像技术操作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基本要求是:1.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培养基本技能;2.具有扎实的医学影像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应用及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3.掌握现代医学影像学设备、成像原理及检查技术等有关知识和基本技能;4.具备一定的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维修、保养能力与经验;5.熟练运用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能力。
毕业实习目的熟悉本专业工作性质,端正专业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谦虚、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从医学生向医务工作者过渡奠定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掌握本专业基本工作内容、方法和专业技能,通过实践不断增强自学与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实习要求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和教学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所在实习单位的政治和学术活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习学生要有强烈的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欲望,要有主动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实习学生必须尊重指导教师、虚心学习,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勤备刻苦的优良学风;指导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切实做好实习学生的思想和业务指导,从严要求,保证实习质量;各教学基地和科室要把实习工作列入本单位或本科室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和安排好实习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管理,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
消化系统的影像诊断(全套)-温医《医学影像学》完整(1)ppt课件
17
肠套叠(杯口征)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精选编辑ppt
18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精选编辑ppt
19
回结肠套叠:弹簧征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精选编辑ppt
20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肠套叠横切面、纵切面CT 图像+显示原发病变
精选编辑ppt
21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乙状结肠扭转(鸟嘴征、假肿瘤征)
精选编辑ppt
异物)
精选编辑ppt
5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腹部基本病变—腹内高密度影(肾脏输尿管结石)
精选编辑ppt
6
膈下游离气体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精选编辑ppt
7
膈 下 游 离 气 体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精选编辑ppt
8
CT膈下积气积液及腹膜炎腹水征象《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精选编辑ppt
9
肠梗阻分类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精选编辑ppt
66
食道癌:溃疡型
《医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像学》教学片
精选编辑ppt
67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精选编辑ppt
68
CT:食道癌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精选编辑ppt
69
《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ulcer)
慢性病,反复性、周期性和规律性 的上腹部痛
X线能明确溃疡部位、数目、大小 并发症及发展情况
22
腹部基本病变—左上腹块影致左肾向《医学内影像下学》教学片 移位
精选编辑ppt
23
腹部基本病变—腹块,CT优《医学影像学》教学片 点
医学影像学影像诊断学大纲内容完全版资料
第一章医学影像学绪论X线特性。
X线成像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
X线成像基本原理。
X线成像基于两方面的相互作用:1.X线的基本性质(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2.人体各部的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密度和厚度差异X线影像基本条件:1.穿透性穿透人体组织2.人体组织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吸收量不同,穿透身体的X线量有差别3.有差别的剩余X线经过显像,在荧屏或胶片上形成了具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
自然对比:基于人体组织结构固有的密度和厚度差异说形成的灰度对比。
人工对比:认为引入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组织或器官的物质,使之产生灰度对比。
引入的物质称对比剂。
1.医学影像学的历史、现状、发展和内容。
2.X线图像特点、X线检查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X线图像特点:1.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是灰阶图像2.图像的白影、黑影与人体组织的厚度及组织结构密度的高低有关3.是穿透不同组织结构相互叠加的影像。
X线疾病诊断的基本原理:组织结构发生病变时,固有的密度和厚度也随之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使X线图像上的正常黑白灰度对比发生变化。
3.CT、MRI成像原理。
CT成像原理:1.获取扫面层面的数字化信息2.获取扫面层面各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3.获取CT灰阶图像。
MRI成像原理:1.人体在强外磁场内产生纵向磁矢量和1H进动2.发射特定的RF(射频)脉冲引起磁共振现象3.停止RF脉冲后1H恢复至原有状态并产生MR信号4.采集、处理MR信号并重建为MRI图像第二章骨骼与肌肉系统1.骨骼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⑴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两者比例仍正常。
影像表现:X线骨密度减低,长骨见骨小梁变细、减少,但边缘清晰,小梁间隙增宽,骨皮质分层和变薄;脊椎椎体内结构呈纵行条纹,周围骨皮质变薄,严重时椎体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上下缘内凹,椎间隙增宽,呈鱼脊椎状;疏松谷歌易骨折,椎体可压缩呈楔形。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各种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非侵入性的检查和诊断。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使得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病变的位置、形态和性质,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为了更好地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医学影像学概述医学影像学概述部分应包括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学生应了解各种影像学技术的优缺点,如X线摄影、CT扫描、MRI、超声检查等。
二、放射解剖学放射解剖学是医学影像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在各种影像学检查中的形态学特征。
学生需要学习各个部位的正常解剖结构,并能够在影像上准确识别和定位各个解剖结构。
三、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这一部分应包括各个器官和系统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识别和评估各种病变,如肿瘤、炎症、损伤等。
此外,还应重点讲解一些重要的疾病,如肺癌、脑卒中、骨折等,并介绍不同影像学技术在这些疾病中的应用。
四、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应用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随访。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临床问题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能够解读和报告影像学检查结果。
此外,还应介绍一些特殊的影像学技术和介入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五、医学伦理和法律医学影像学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和安全,因此学生需要了解医学伦理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他们应该明白医学影像学的职业道德要求,如保护患者隐私、正确使用影像学技术等。
此外,还应介绍一些与医学影像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鉴定、医疗纠纷处理等。
六、医学影像学的研究方法医学影像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等。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医学影像学的研究,并能够正确解读研究结果。
七、医学影像学的未来发展医学影像学作为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医本医学影像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用)第一篇总论目的要求一、掌握医学影像学的概念;二、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史;三、了解X线、CT、MRI、DSA成像的基本原理四、了解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图像的特点五、掌握X线、CT、MRI的临床应用教学内容一、医学影像学的概念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程三、X线成像1、X线的产生、特性2、X线成像原理、检查方法3、图像的特点、临床应用四、CT成像1、成像原理、检查方法2、图像的特点、临床应用五、MRI1、成像原理、检查方法2、图像的特点、临床应用六、DSA基本原理、临床应用七、影像观察、分析教学时数3学时第二篇骨骼与肌肉系统目的要求:了解骨肌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掌握骨肌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掌握骨、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掌握骨折影像学表现,了解肌腱、韧带、半月板损伤的检查方法。
掌握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和骨关节结核影像学表现。
掌握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掌握骨巨细胞瘤和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教学内容:检查方法简介骨、关节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骨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一)、骨的基本病变1、骨质疏松2、骨质软化3、骨质增生4、骨质破坏5、骨质坏死6、骨膜增生7、骨与软骨内钙化8、骨内矿物质沉积9、骨骼变形10、骨周围软组织改变(二)、关节的基本病变1、关节肿胀2、关节破坏3、关节强直4、关节脱位关节退行性变(三)、软组织改变骨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骨、关节与软组织创伤:骨折,肌腱、韧带、半月板损伤。
(二)、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三)、骨与关节结核(四)、骨肿瘤1、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2、良性骨肿瘤:骨巨细胞瘤3、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肉瘤4、转移性骨肿瘤教学时数:9学时教学方法:理论课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系统、幻灯、示教片、插图、挂图、绘线条图及模型等作重点讲授。
二、实习课应充分利用教学片、录像资料、多媒体系统等将实际影像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第六版主编:吴恩惠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医学影像学》包括了X线、CT、MRI、介入放射学和超声等,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
本教材主要用于培养通科医生,遵循教材“三基”、“五性”和“三特定”的编写原则要求。
《医学影像学》第6版是在第5版基础上修订,对眶架进行了调整,第6版分为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两篇,以表示二者的差别和提高对介入放射学特点及临床重要地位的认识。
在影像诊断学一篇中对成像技术与临床、循环系统、乳腺章节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
在每一章器官疾病诊断之后增写了各种影像检查的比较与优选,以便对诊断器官的疾病能选择最是适宜的检查方法。
此外还增编了小儿影像诊断学。
一、教学要求:(一)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常见病的基本病变影像学变化。
(二)了解影像学诊断的成像原理,诊断价值及其限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发展概况。
(三)了解影像学中各种检查方法,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及应用范围,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四)学会观察、分析各种影像的表现、方法和诊断原则。
二、教学内容: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按“少而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内容包括了影像学诊断的应用原理、检查方法、观察与分析方法以及诊断原则、影像诊断的价值与限度及各系统正常与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三、教学方法:教学中要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与诊断水平。
影像诊断学是通过图像来反映解剖、生理,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并以影像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因此要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利用视听教具,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充分应用X线片、幻灯及与之相应的解剖和病理标本、挂图、实物、模型、录像和电影等手段。
要把诸影像表现同解剖学及病理学结合起来,以加深学生对多种影像的成像解剖基础与病理基础的理解。
四、本课程教学时数的分配:按目前卫生部医学专业教学规划规定,影像诊断学授课时数总学时68,其中理论课为32,实验课为36。
2009年5月修订目录第一章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 (6)X线、CT、MR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 (6)一、目的与要求: (6)二、教学内容: (6)三、专业词汇 (9)超声成像技术与应用 (10)一、超声检查技术 (10)二、心脏超声 (10)三、肝脏 (11)四、胆道 (11)第二章骨骼和肌肉系统 (12)一、目的与要求 (12)二、教学内容 (13)三、专业词汇 (14)第三章呼吸系统 (15)一、目的与要求 (15)二、教学内容 (15)三、专业词汇 (17)第四章心脏及大血管 (18)一、目的与要求 (18)二、教学内容 (18)三、专业词汇 (19)第五篇消化系统 (20)一、目的与要求 (20)二、教学内容 (20)三、专业词汇 (22)第六章泌尿与生殖系统 (23)一、目的与要求 (23)二、教学内容 (24)三、专业词汇 (25)第七章乳腺(自学) (26)一、目的与要求 (26)二、教学内容 (26)三、专业词汇 (27)第八章中枢神经系 (27)一、目的与要求 (27)二、教学内容 (28)三、专业词汇 (29)第九章头颈部 (30)第一节眼部 (30)一、目的与要求 (30)二、教学内容 (30)第二节耳部 (31)一、目的与要求 (31)二、教学内容 (31)第三节鼻与鼻窦 (32)一、目的与要求 (32)二、教学内容 (32)第四节咽部 (33)一、目的与要求: (33)二、教学内容 (33)第五节喉部 (34)一、目的与要求 (34)二、教学内容 (34)第六节口腔颌面部(略) (35)第七节颈部 (35)一、目的与要求 (35)二、教学内容 (35)第十章儿科放射学(自学) (36)第十一章血管及非血管介入技术 (36)一、目的要求 (36)二、教学内容 (37)三、专业词汇 (37)第一章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X线、CT、MR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X、CT、MR图像的特点;2、观察异常X、CT、MR表现的要点及其诊断方法和原则。
(二)、熟悉:1、X、CT、MR影像学多种成像技术;2、各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适用范围(三)、了解:1.影像信息的存储和管理2.X线检查中的防护。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X线成像(一)详细讲解内容:1、X线图象特点:2、X线图像解读原则与方法(二)重点讲解内容:1、X线穿透性及其衰减效应的特性及与此相关的X线成像原理2、人体X线密度的概念:自然对比、人工对比3、X线检查方法:透视、摄片普通检查优缺点;软线摄影的特殊检查优点与应用;造影检查及其方法与适用部位。
4、数字X线成像优点5、X线诊断临床适用范围(三)一般介绍讲解内容:1、X线设备2、数字X线成像技术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4、X检查中的防护原则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一)详细讲解内容:1、CT图象特点:(二)重点讲解内容:1、CT图像解读原则与方法。
2、CT成像原理2、CT设备有关螺旋CT概念3、CT检查技术有关普通CT检查之平扫与增强扫描内容4、CT诊断临床适用范围(三)一般介绍讲解内容:1、CT设备除螺旋CT以外的内容2、CT检查技术中图像后处理与灌注成像内容第三节、超声影像参阅超声章节内容第四节磁共振成像(一)重点讲解内容:1、MRI成像原理。
2、MRI图象特点。
(二)详细讲解内容:1、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和质子加权成像(PDWI)。
2、流空效应、MRA、 MRCP。
3、MRI对比增强效应及伪彩色功能成像。
(三)一般介绍讲解内容:1、磁共振设备。
2、MRI检查技术及有关常见检查序列。
3、MRI图象的解读。
4、MRI诊断临床应用。
第五节图像解读与影像诊断思维(一)重点讲解内容:1、影像图像解读的内容与基本方法:即以解剖、病理生理为基础,根据影像所见分析病变的部位、分布、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数目、邻近器官和组织改变,器官功能改变等,并动态观察、全面分析。
2、影像诊断思维,重点讲解影像结合临床资料的诊断原则(二)详细讲解内容:影像诊断包括明确诊断、排除性诊断与可能性诊断三种诊断结果及其临床价值评价,明确影像学诊断是以影像表现特点为主要诊断依据,必须紧密结合临床有关资料及其它检查结果全面综合分析,作出较正确的影像诊断;同时影像诊断是临床诊断手段中重要部分,但有局限性。
第六节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与信息放射学(一)重点讲解内容:1、图象存储与传输系统即PACS系统的概念2、信息放射学的概念与内涵(二)一般介绍讲解内容:1、PACS系统的原理与结构2、PACS系统的临床应用三、专业词汇1、DR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自然对比与平片4、螺旋CT5、CT图像6、CT值7、CT增强扫描8、磁共振成像(MRI)9、T1加权成像(T1WI)、T1加权成像(T2WI)10、流空效应11、PACS12、信息放射学超声成像技术与应用一、超声检查技术本部分教学时数为1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超声的概念、超声波的物理性质及超声图象特点。
㈡熟悉: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图像分析的主要内容。
㈢了解:常见超声检查技术。
二、教学内容㈠详细讲解:超声波的定义,超声波的物理性质,超声图象特点要求学生掌握。
㈡重点讲解:1.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2.超声图像分析的主要内容。
㈢一般介绍:常见超声检查技术。
二、心脏超声本部分教学时数为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正常心脏及二尖瓣病变的超声表现。
㈡熟悉:房间隔缺损以及法四的超声诊断。
㈢了解:主动脉瓣病变和冠心病的超声表现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内容:正常心脏的超声表现(二维的重要切面),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要求学生掌握。
(二)重点讲解内容: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和法四的超声诊断。
(三)一般介绍内容:主动脉瓣病变和冠心病的超声表现。
三、肝脏本部分教学时数为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肝脏正常声像图与肝癌的超声诊断。
(二)熟悉:肝脏超声解剖及肝转移性肿瘤、肝血管瘤、肝脓肿、肝囊肿、肝硬变的声像图表现。
(三)了解:门脉高压、脂肪肝、淤血肝的声像图表现。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正常肝脏声像图。
2.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表现及与其他肝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二)重点讲解:肝脏的超声解剖、肝脏转移性肿瘤、肝血管瘤、肝脓肿、肝囊肿及肝硬化的声像图表现。
(三)一般介绍:本章中各节的病理及临床表现;门脉高压、脂肪肝、淤血肝的声像图表现。
四、胆道本部分教学时数为1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胆道的正常声像图、胆囊结石及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
(二)熟悉:1.急性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癌声像图表现;2.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胆囊良性腺瘤、胆囊增生性疾病、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肝外胆管癌、胆道蛔虫症。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胆囊及肝内外胆管的正常声像图;2.典型胆囊结石的三大主要征象及声像图分型。
3.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
(二)重点讲解:急性及慢性胆囊炎、胆囊癌的声像图表现;阻塞性黄疸的超声鉴别诊断。
(三)一般介绍:本章中各节的病理及临床表现;胆囊良性腺瘤、胆囊增生性疾病、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肝外胆管癌、胆道蛔虫症的超声表现。
第二章骨骼和肌肉系统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骨肌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为主。
2、常见部位骨骼骨折的X线、CT表现,椎间盘病变的CT、 MRI表现。
3、骨、关节化脓性和结核性感染的X线表现。
4、最常见骨肿瘤影像学表现,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鉴别。
5、佝偻病的X线表现。
(二)熟悉:1、骨骼及关节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2、骨骼与软组织创伤的影像学表现。
3、常见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
4、退行性骨关节病X线表现。
5、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比较和正确应用。
(三)了解:1、骨骼和关节CT、MR检查技术。
2、其他全身疾病的骨骼改变。
3、骨肌系统影像学诊断的进展。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内容:1、骨骼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2、骨骼与软组织创伤(含关节外伤)(1)骨折:1)长骨骨折X线平片、CT。
2)脊椎骨折X线平片、CT、MRI。
(2)椎间盘突出:CT、MRI。
(3)肌腱与韧带损伤:CT、MRI。
(4)关节脱位:1)、X线平片2)、CT、MRI。
(5)关节软骨损伤MRI。
3、骨与软组织感染(1)化脓性骨髓炎:1)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平片、CT、MRI (2)软组织感染:CT、MRI4、骨骼与关节常见病:(1)脊椎结核:1)X线平片2)CT、MRI(2)关节结核:1)X线平片、分型和表现2)CT、MRI5、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及良恶鉴别。
(1)良性骨肿瘤:骨巨细胞瘤、骨囊肿X线平片、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