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
==西方管理心理学家把20实际初以来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以霍桑试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以权变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管理心理与行为的现阶段(1965-现在)。
==霍桑试验的主持者是(梅奥)
==霍桑试验中的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是为了研究(非正式群体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概念的学者是(莱维特)
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是最早采用科学方法研究工人工作效率问题。
2.雨果·芒斯特伯格被人们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和工业效率》莉莲·吉尔布里斯创新思想补充。
3.沃尔特·斯科特把心理学概念应用于广告和市场销售。
4.霍桑实验结论:
(1)企业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2)个体不仅受经济奖励的激励,而且受到不同的社会和心理影响。(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4)强调“民主”而不是“独裁”的领导模式。
(5)强调参与管理,重视在组织等级中各层次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6)管理者不仅需要有效的技术才能,而且需要有效的社会才能。
(7)组织成员都可以通过满足某种社会—心理需要来调动工作积极性。
5.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有效性。
6.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核心问题
(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早期的管理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与工作、职业的匹配,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已从过去的人如何适应机器向机器怎样适合于人转变。近年来管理心理学家开始注意研究人与组织、环境的匹配问题。其研究结论为人力资源的招聘和选拔、绩效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2)激励问题一直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过去曾产生了内容学派、过程学派和强化学派等有关吉利的理论。此外,与激励问题密切相关的研究是有关工作承诺的研究,主要从工作价值观、职业发展、工作责任心、组织认同和对社会的态度进行研究。
7.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实验法,这是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造一定条件的环境中,诱发被试者产生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规律的一种方法;②经验总结法,这是研究者根据实际工作者的经验,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研究方法;③现场研究法,现场研究是在现有组织的环境范围之内进行的研究,通常与实际工作者合作共同完成;④案例比较法,案例研究是对一个组织进行的详尽分析;⑤测验法,上述各种方法都有可能要结合使用测验法,即采用标准化的心理
量表或精密的测量器测量被试者有关心理品质的一种方法。
8.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9.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①相对性,知觉的相对性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反映;②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其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③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意义;④恒常性,只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仍保持不变,包括对知觉对象的亮度、形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恒常性。
==影响只觉得因素:知觉者、知觉对象、情景因素。
10.错觉是指一种不正确,被歪曲了的知觉。
11.人际知觉又称社会知觉,即认为对人、对群体的知觉不仅取决于被感知的人、群体本身,也取决于感知者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和过去的经验。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和团体特征的知觉。
12.社会知觉中存在各种偏见,主要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投射等五种。
==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或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某种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一俊遮
百丑”。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定性效应,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又称刻板印象。
==投射,是指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性,因而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
13.归因,就是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的过程。
14.凯莉发展海德的理论,归因的类别分为三种:
(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2)归因于行为者的对手(3)归因于行为产生的情境。
15.归因的参照点:一致性;一贯性;特殊性。
16.维纳将成败归因于三个维度: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
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17.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18.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P33
19.麦尔斯—吉尔斯类型指标测验,MBTI量表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普遍的个性评价工具。
20.“大五”个性因素模型,由突普斯和克里斯特提出,五个因素包括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相容协同、责任意识和文化修养。
21.价值观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综合态度,能够直接影响个体对事物
的看法和行为。
22.态度是指主体对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
23.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
2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5.麦克利兰高级需要理论分为权力需要,归属需要,成就需要。P88
26.强化理论主要是利用正性或负性的强化来激励员工或创造激励环境。(强化必须及时)
27.群体是指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方式相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28.群众行为分为:从众行为;顺从行为;暗示模仿和感染。
29.群体动力的主要内容为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士气等。
30.群体规范: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和标准。
群体压力:是通过多数人的意见,形成压力去影响个人行为。31.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方法:(1)群体规模(7人);(2)群体内部的一致性;(3)外部压力(4)群体的领导方式(5)群体内部奖励。32.群体士气:表示群体的工作精神或服务精神。
33.影响士气的因素:(1)对群体目标的赞同(2)合理的经济报酬(3)对工作的满足感(4)群体成员之间的和谐(5)优秀的管理者(6)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7)良好的身心工作环境。34.一个团队是一个小数目的人群,他们具有互利性的技能,承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