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病理性结晶
单钠尿酸盐结晶

单钠尿酸盐结晶是一种尿液结晶,主要发生在尿液中。
尿酸盐结晶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的,常见于高尿酸血症、痛风、急性痛风、慢性间质性肾炎等疾病。
尿酸盐结晶的形成与尿酸代谢异常、尿液酸碱度异常、饮水量不足、温度变化等因素有关。
单钠尿酸盐结晶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 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可以帮助稀释尿液中的结晶物质,降低结晶形成的概率。
每天饮水量应保证在2500 毫升以上,特别是夜间也需要喝水,以避免尿液浓缩。
2. 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高嘌呤食物会导致尿酸生成增多。
因此,患者应减少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火锅、海鲜等。
3. 服用降解尿酸药物:药物如别嘌呤醇和碳酸氢钠可以帮助抑制尿酸盐结晶的形成和溶解已形成的结晶。
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
4. 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保持适量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5. 定期检查:患者应定期进行尿酸、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尿液病理性结晶

为棕黄色、不对称的麦杆束状、球状,但其束偏在一侧,两端不对称,有称,有时呈贝壳状。
如在新鲜尿中,查到大量磺胺结晶,同时与红细胞或管型并存,多表示肾脏已受磺胺药物损害。
磺胺甲基异噁唑
为无色透明、长方形、正方形的六面体结晶,似厚玻块,厚度大,边缘有折光阴影,散在或集束成“+”、“X”形等排列。
酪氨酸结晶
为略显黑色的细针状结晶,常结束成团
胆固醇结晶
出现时常处于尿液表面呈薄片状结晶,呈缺角长方形或方形无色透明
可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或有乳糜尿的患者;偶见于脓尿患者。
含铁血黄素
为黄色小颗粒状,存在于细胞内
当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各组织中均可有含铁血黄素沉积,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性疾病
放射造影剂
束状、球状、多形性
尿液病理性结晶
名称
显微镜观察
临床意义
胆红素结晶
外形为成束的针状或小块状,黄红色
见于各种黄疸患者、肝癌、肝硬化和有机磷中毒等。
胱氨酸结晶
为无色六角形,边缘清晰的板状结晶,常重叠排列,折光性强。
正常尿中少见,大量出现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亮氨酸
为淡黄色小球形,油滴状结晶,折光性强,并有辐射同心纹
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急性重型肝炎,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性肝坏死
尿液分析报告结晶是什么意思

尿液分析报告结晶是什么意思
尿液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检测尿液中的成分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在进行尿液分析时,医生可能会注意到一些结晶的存在。
那么,尿液分析报告中的结晶指的是什么呢?
结晶是什么?
结晶是由尿液中的溶质在适当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固体颗粒。
这些结晶通常是未溶解的物质,可能是盐类、药物残留物、尿液中的代谢产物等。
结晶的形成与尿液的pH值、溶质浓度、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结晶在尿液分析中的意义
在尿液分析报告中发现结晶通常反映了患者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或疾病情况。
不同类型的结晶可能与不同的疾病或生理状态相关联。
•草酸钙结晶:常见于草酸盐代谢异常,可能与肾结石相关。
•尿酸结晶:提示尿酸盐代谢异常,可能与痛风有关。
•磷酸钙结晶:提示可能存在肾结石风险。
•囊糖结晶:可能提示患者患有囊尿病等疾病。
如何解读尿液分析报告中的结晶
尿液分析报告中的结晶种类、数量和形态对于诊断患者疾病和指导治疗非常重要。
医生通常会根据结晶的类型和数量来判断患者可能存在的疾病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如果尿液分析报告中显示存在大量或异常类型的结晶,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结语
尿液分析报告中的结晶是反映患者体内代谢情况和疾病状态的重要指标。
通过及时了解结晶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疾病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因此,对于尿液分析报告中结晶的意义,患者应重视并密切关注,以保障自身健康。
尿结晶参考范围

尿结晶参考范围
尿结晶参考范围是指正常人尿液中应该含有的结晶种类及其数量。
通常,尿中会包含一定量的结晶,但过多或过少都可能表示身体存在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尿结晶及其参考范围:
1. 铁锈色尿石:0-2个/高倍视野。
过多的铁锈色尿石可能表示尿路感染或肾结石。
2. 钙草酸盐结晶:0-2个/高倍视野。
过多的钙草酸盐结晶可能表示肾结石、甲状腺功能亢进、骨质疏松等问题。
3. 尿酸结晶:0-1个/高倍视野。
过多的尿酸结晶可能表示痛风或肾结石。
4. 磷酸钙结晶:0-2个/高倍视野。
过多的磷酸钙结晶可能表示肾结石、高钙血症等问题。
5. 氨磷酸钙结晶:0-2个/高倍视野。
过多的氨磷酸钙结晶可能表示肾结石或尿路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尿液样本的质量会影响尿结晶的检测结果,因此在检测前需要严格按照医生或检验人员的要求采集样本。
如果尿结晶超过参考范围,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 1 -。
尿液为何有红色结晶

尿液为何有红色结晶
尿液中出现红色结晶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1.尿酸盐结晶
尿酸盐是人体产生的一种代谢废物,在机体内大部分由肾脏排出体外。
如果尿液中尿酸浓度过高或者分泌不畅,就会出现尿酸盐结晶,呈现为红色结晶。
尿酸盐结晶本身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但若长期存在,容易形成尿酸石,严重影响肾脏功能。
2.磷酸钙结晶
磷酸钙结晶是尿液中含量较高的一种盐类晶体,是由于机体排泄过多的钙和磷酸盐而形成的。
此外,磷酸钙结晶还会与其他盐类结晶一同形成尿路结石。
如果尿液中出现磷酸钙结晶,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影响肾脏功能。
3.胆红素结晶
胆红素属于胆色素的降解产物,如出现在尿液中,可能是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发生异常所致。
此时应及时就医,寻找病因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4.氧化铁红色颗粒
有时候尿液中会出现红色颗粒,但经检查后并不是尿酸盐结晶、磷酸钙结晶或胆红素结晶,这时多为铁离子与有机物质的复合物。
总之,发现尿液中出现红色结晶,应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确定病因并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饮水、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也是预防尿路结石的重要措施。
尿液结晶检验及临床意义

尿液结晶检验及临床意义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尿液结晶检验以及临床的意义。
通过对尿液结晶的形成、尿液结晶的主要类型进行分析,来为临床提供可以参考的治疗依据。
但是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也有一些药物可能会在尿液中出现结晶的问题,因此,还要对这些新药进行详细的尿液结晶检验,以便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尿液结晶;检验;意义;尿沉渣目前在尿结晶检验中主要采用的检查方法就是尿沉渣检查。
尿沉渣检查能够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有效的检查,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能够对尿液中的红、白细胞等各种成分进行有效的识别,为诊断泌尿系统疾病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
本文就以尿液中的结晶形成的过程、尿液结晶的形态特征以及临床应用的意义进行了综合的概述。
1、尿液结晶的形成过程在17世纪30年代初期,法国的学者第一次发现了尿液结晶。
一般而言,在尿液中包含了不同的物质,将这些物质进行归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晶体物质,另一种是非晶体物质。
这些物质在饱和状态下,容易受到尿液的酸碱度、外界温度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沉淀的现象,这样就形成了尿液结晶。
按照尿液结晶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归纳,可将尿液中的结晶分为生理性结晶以及病理性结晶两种类型。
其中,生理性结晶是食物和机体盐类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与钙、镁等物质结合,形成各种无机盐和有机盐,这些有机盐和无机盐结晶就是生理性结晶,但是生理性结晶一般在临床中,无任何的应用价值,所以在临床中对其的研究也较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而病理性结晶则是由于尿液中出现各种病例因素而形成的结晶,成为病理性结晶,一般而言,这种病理性结晶也是由于患者服用了某种不易消化的药物,在人体中的无法形成良性的新陈代谢,因而出现结晶的现象,这些病理性结晶在临床中的研究意义要大于生理性结晶,所以针对病理性结晶的研究报道也相对较多。
2、尿液结晶的主要类型2.1尿酸结晶在尿液结晶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晶类型就是尿酸结晶。
尿酸结晶属于生理性结晶的一种,其具有诸多的形态变化,而且种类也比较丰富。
尿液结晶——精选推荐

尿液结晶草酸钙结晶:草酸钙溶解度低,易在中性或酸性尿液(pH:4~9)中析出,⾁眼观浊度增加,镜下观为⽆⾊⽅形折光性强的发光⼋⾯体,或信封状,有两条对⾓线互相交叉,有时呈菱形、椭圆形、哑铃形('8'字形)或饼状、⼩圆形,偶见⿇花形、稻草捆形、两边平⾏的椭圆形或边缘厚实凸起⽽中⼼凹陷的双菱形。
椭圆形或⼩圆形常与红细胞、淀粉颗粒类似,应注意区分。
也可分为⼀⽔草酸钙结晶(椭圆形或⼩圆形,周边凸起,中央凹陷)和⼆⽔草酸钙结晶(折光性强的⼋⾯体或菱形)红细胞为双凹圆盘状,⼤⼩较⼀致,折光性弱,可被蒸馏⽔破坏或溶于⼄酸;淀粉颗粒为⽆⾊圆形、椭圆形或棱⾓状颗粒,具有同⼼性放射纹,⼤⼩不⼀,滴加碘液后呈⿊蓝⾊,部分⽔解则呈棕红⾊;草酸钙折光性强,加热60℃不溶解,也不溶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酸、醋酸、氯仿,但溶于盐酸。
临床意义:⼀般出现在尿液中⽆意义,若数量增多伴尿路刺激症及红细胞增多,则提⽰肾脏或膀胱受刺激,常见于肾脏损伤或膀胱结⽯。
尿路结⽯90%为草酸钙结晶,有些是草酸钙与磷酸钙形成的混合结晶,主要与碱性尿液中易析出磷酸盐及尿中黏蛋⽩变化等因素有关。
尿酸结晶:尿酸结晶常被尿液颜⾊染成(淡)黄⾊或深黄⾊,故镜下多为淡黄⾊~黄褐⾊或暗红棕⾊,也可见⽆⾊。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易出现在酸性尿液(pH<7)中,当其含量及盐类结晶增多时,尿液则呈红褐⾊沉淀,尿酸结晶形态多样,常见有菱形、三菱形、长⽅形、斜⽅形、六边形、哑铃形、蔷薇花瓣形、腰⿎形、X形、柠檬形及不规则形等多种形态,且⼤⼩不等,常成堆存在。
六边形的尿酸结晶与胱氨酸结晶形态相似,应注意鉴别。
(1)胱氨酸结晶:为⽆⾊六边形不对称薄⽚状结晶,边缘清晰或不整,折光性强,可单独出现,也可上下重叠排列;胱氨酸结晶不溶解于⼄酸⽽溶解于盐酸;可快速溶解于氨⽔中,再加⼄酸后结晶可重新出现。
胱氨酸实验:取尿沉渣少许,置于载玻⽚上,加稀硫酸及卢⼽碘液各⼀滴,出现蓝⾊或绿⾊反应可确认。
尿液病理性结晶

名 称
显微镜观察
临床意义
胆红素结晶
外形为成束的针状或小块状,黄红色
见于各种黄疸患者、肝癌、肝硬化和有机磷中毒等。
胱氨酸结晶
为无色六角形,边缘清晰的板状结晶,常重叠排列,折光性强。
正常尿中少见,大量出现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亮氨酸
为淡黄色小球形,油滴状结晶,折光性强,并有辐射同心纹
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急性重型肝炎,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性肝坏死
磺胺嘧啶
为棕黄色、不对称的麦杆束状、球状,但其束偏在一侧,两端不对称,有称,有时呈贝壳状。
如在新鲜尿中,查到大量磺胺结晶,同时与红细胞或管型并存,多表示肾脏已受磺胺药物损害。
磺胺甲基异恶唑
为无色透明、长方形、正方形的六面体结晶,似厚玻块,厚度大,边缘有折光阴影,散在或集束成“+”、“X”形等排列。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酪氨酸结晶
为略显黑色的细针状结晶,常结束成团
胆固醇结晶
出现时常处于尿液表面呈薄片状结晶,呈缺角长方形或方形无色透明
可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或有乳糜尿的患者;偶见于脓尿患者。
含铁血黄素
为黄色小颗粒状,存在于细胞内
当体内性血管内溶血性疾病
放射造影剂
束状、球状、多形性
尿结晶检查案例分析及诊断价值

尿结晶检查案例分析及诊断价值张时民1,孔 虹2,贾 茹3(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73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检验科,辽宁沈阳 110004;3.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吉林通化 135099)关键词:草酸钙结晶;尿酸氨镁结晶;磷酸钙结晶;胱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药物结晶;食源性草酸盐肾病文章编号:1673-8640(2020)11-1108-04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640.2020.11.006人体中许多代谢物和水分通过尿液排出,有形成分和溶质均可作为废物从尿液排出体外,有时这些物质会凝结,形成某种特定结构晶体,称为尿结晶。
形成结晶的因素很多,例如当溶质浓度增加或尿pH值增加时,可形成晶体。
尿液中出现结晶有时是生理性的,但有时也能反映机体出现的问题,例如严重腹痛、发烧、脱水、黄疸、尿中带血、疲劳等。
当出现尿结晶时可通过饮食、饮水、改变生活方式等来进行调节,如果比较严重可进行医疗干预。
尿液有形成分检验包括尿结晶种类及形态检验,常分为生理性结晶、病理性结晶以及药物结晶,这些结晶的出现与尿pH值有关[1],其常见成分及划分见表1。
临床上对尿生理性结晶可能会不关注、不报告,实际上生理性结晶有时也有诊断价值。
除常见结晶外,还有一些少见但并不罕见的药物结晶,或许因认识不足导致漏检,需引起注意。
本研究列举了相关案例,希望能为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1 病历资料1.1 病例1患者,女,2岁,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腹痛伴恶心,进食后呕吐10余次,呕吐后腹痛缓解;伴发热,大便4 d未排。
于当地医院就诊,彩色B超提示腹腔淋巴结肿大,考虑胃肠炎,予以头孢类抗菌药物静滴,腹痛未见缓解,为进一步诊治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医。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4.93×109/L,C反应蛋白11.00 mg/L,总胆红素28.2 μmol/L,结合胆红素16.2 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2.0 μmol/L,血淀粉酶192 U/L,脂肪酶267.9 U/L。
尿里结晶知多少

尿里结晶知多少【概述】尿结晶是尿液中常见的有形成分,属颗粒范畴,是尿沉渣检验的内容之一,在显微镜下观察形态种类复杂多样[1],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识别,并引起重视。
【形成机制】正常尿液中含有许多晶体物质和非晶体物质,在饱和状态下,这些物质可因尿液的酸碱度、温度、代谢紊乱或缺乏抑制晶体沉淀的物质而发生沉淀形成尿结晶。
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1)尿液中溶质的浓度。
(2)溶质的饱和度及尿液pH、温度及胶体浓度[2]。
(3)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向肾小管流动的滤过液发生变化。
【分类】尿液中的结晶包括生理性结晶和病理性结晶两种,生理性结晶多来源食物及机体盐类的正常代谢所产生的各种酸性产物,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生成各种无机盐和有机盐,又称代谢性盐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如尿酸结晶和无定形尿酸盐结晶(尿pH<7.0);草酸钙、磷酸盐、磷酸铵镁、磷酸钙、马尿酸结晶(尿pH4~9);碳酸钙、尿酸铵结晶(尿pH≥7.0) 等。
病理性晶是由各种病理因素在尿液中出现或是由于某种药物在体内代谢异常而出现的结晶如胆红素、胱氨酸、亮氨酸、络氨酸、含铁血黄素结晶(尿pH<7.0)及胆固醇结晶(尿pH4~9)[3]。
【部分尿结晶图谱】【临床意义】1、酸性尿液中的结晶、盐类①尿酸结晶:在新鲜尿液中大量出现且伴有红细胞时,又有肾或膀胱刺激症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②尿酸盐:常见于痛风;③草酸钙结晶:在新鲜尿液中大量出现且伴有红细胞时,又有肾或膀胱刺激症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④亮氨酸和酪氨酸:多见于急性肝萎缩、急性磷中毒、白血病等;⑤胱氨酸:某些遗传性病、Fanconi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可伴有胱氨酸结石,大量出现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之征,⑥胆固醇结晶:见于膀胱炎、前列腺肥大、肾盂肾炎或乳糜尿等尿液中。
2、碱性尿液中的结晶、盐类①磷酸盐:常见于碱性的感染尿液中;②尿酸铵结晶:如在新鲜尿液中出现时,则表示膀胱已受细菌感染。
3、其他结晶①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肝癌、肝硬化以及磷中毒等;②磺胺类药物结晶:服用磺胺药物的患者,如尿中大量出现表示输尿管、肾盂等处有形成沉淀阻塞尿路的危险,可形成无尿或伴有血尿。
尿液中结晶的类型[讲解]
![尿液中结晶的类型[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d27ec33caaedd3383c4d3f6.png)
尿液中结晶的类型[讲解]尿液结晶(crystal)是机体在进食各种食物后及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酸性产物,如硫酸、磷酸、碳酸、尿酸及氨基酸等,这些物质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生成各种无机盐及有机盐,再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及分泌,进人尿中可形成结晶。
其形成与尿液的pH、温度、形成该结晶的物质及其胶体物质的浓度和溶解度均有关。
以往常将结晶分为酸性尿结晶和碱性尿结晶,但为了便于临床应用,现常将尿液结晶分为生理性结晶和病理性结晶。
1. 常见生理性结晶生理性结晶为食物及机体盐类正常代谢产生的各种酸性产物,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后生成的各种无机盐及有机盐,又称代谢性盐类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1.1(草酸钙结晶为无色方形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或信封样,有2条对角线互相交叉,有时呈菱形,偶见哑铃形或饼状,与红细胞相似,但加乙酸后红细胞溶解,结晶溶于盐酸但不溶于乙酸和氢氧化钠。
新鲜尿液中出现大量草酸钙结晶伴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刺激症状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1.2(尿酸结晶呈黄色、暗棕色,其形状为三棱形、哑铃形、蝴蝶形或不规则形。
尿酸结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乙酸或盐酸,加氨水溶解后又形成尿酸铵结晶。
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使大量尿酸沉淀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及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障碍时也可见到高尿酸盐尿,可引起肾衰竭。
高尿酸亦可见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1.3(非结晶性尿酸盐主要是尿酸钠、尿酸钾、尿酸钙等的混合物,外观呈黄色非晶形颗粒状沉淀物。
在淡色尿中无色,在低温、浓缩或酸性较强的尿中容易析出沉淀。
1.4(马尿酸结晶常呈有色泽的针状、板状、斜方柱状或三棱状。
此结晶是人类与草食动物尿正常成分,而草食动物尿中含量较多,是由苯甲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
1.5(磷酸盐类结晶包括非晶型磷酸盐、磷酸铵镁、磷酸钙等(常见于碱性或近中性尿液。
非晶型磷酸盐为白色颗粒状,属正常代谢产物,无临床意义。
尿液浑浊有白色沉淀物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尿液浑浊有白色沉淀物怎么回事?
导语: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要是上火了那么尿液就是黄色的,这个时候记得多喝一点水,就能慢慢调节回来了,但是有些人就会发现自己的尿液浑浊有白色
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要是上火了那么尿液就是黄色的,这个时候记得多喝一点水,就能慢慢调节回来了,但是有些人就会发现自己的尿液浑浊有白色沉淀物,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就请权威专家为大家讲解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吧。
正常人尿液中也可能有沉淀物,是由盐类结晶所致。
因为尿液中含有尿酸盐、草酸盐等,它们在尿液较少时浓度较高,就会析出结晶,放置后就会在底部有沉淀物;盐类结晶在气温较低时其溶解度降低,亦会析出结晶,所以冷天尿就特别容易有沉淀物
出现乳白色尿液通常可以考虑三种情况,脓尿,乳糜尿和盐结晶尿.通常前两种都属于病理性的,而后者一般是生理性的.
大多数的乳白色尿都属于结晶盐尿,尤其孩子在进食菠菜,苋菜等绿叶蔬菜或香蕉,桔子和柿子等水果时,这些食物中含草酸盐和碳酸盐较多,尿中的盐类就增多,当这些物质随小便排出体外,遇冷就会有碳酸盐或磷酸盐等盐类结晶排出而使尿液变混浊.所以冬季天冷的时候比较常见,通常这种情况只要平时注意多喝开水或服一些维生素C,几天后,乳白色的尿液就会消失了.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尿液浑浊有白色沉淀物的相关文章了,希望大家再看了以上文章之后都能知道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了,平常的时候也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哦。
尿液的有形成分

2、小圆上皮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和低层移行上皮细胞统称为小圆上 皮细胞。正常尿液中较少见到,若数量增多,提示
可能有炎症。
鳞状上皮细胞
A鳞状上皮细胞 B草酸钙结晶
鳞状上皮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
小圆上皮细胞
A小圆上皮细胞 B鳞状上皮细胞 C白细胞 D管型
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主要来源于中性粒细胞或组织细胞,体积 大小差异较大,约为白细胞的2~3倍以上,核呈类 圆形、肾形或椭圆形,较小,偏位或居中,胞浆丰 富。浆中有大量的吞噬物,如红细胞、白细胞碎片、 脂肪滴、细菌、颗粒状物等。可见于泌尿系急性炎
尿中红细胞及类似有形成分的鉴别
名称
形态
折光性 加蒸馏水 化学试验
红细胞 淡黄色双凹圆盘状 弱
破坏 潜血+
酵母菌 无色椭圆形
强 不破坏 潜血-
脂肪球 无色正圆形
强 不破坏 潜血-
草酸钙结晶 无色椭圆形 强 不破坏 10%Hcl可溶解
尿酸盐结晶 无色或淡 较弱 不破坏 加温60℃可溶解 红色小球状
新鲜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对鉴别“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 性”血尿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3、混合型 为上述两种血尿的混合,依据其中哪一种红细胞 超过50%又分为以变形红细胞为主和以均一红细胞为主两 种。非肾小球性血尿多为均一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多为 变形性血尿或以其为主的混合性血尿。
血尿是红细胞混入尿液中形成的,除月经污染的标本 外,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含有超过正常范围的红细胞 数量均属病理现象。正常人特别是青少年,在剧烈运 动、冷水浴、久站、重体力劳动或精神过度紧张的情 况下,尿液中可出现暂时性少量红细胞,这种一过性 血尿属于正常生理性变化。病理性血尿可来自泌尿系 统本身的病变,也可来自邻近器官的病灶。
小便有结晶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小便有结晶的原因
导语:小便中有结晶有很多原因,常见的原因是饮食过少、出汗较大导致的机体失去过多引起的结晶尿,其二是气候因素,尿酸盐因为气候寒冷的原因而析
小便中有结晶有很多原因,常见的原因是饮食过少、出汗较大导致的机体失去过多引起的结晶尿,其二是气候因素,尿酸盐因为气候寒冷的原因而析出的,其三是偏酸或偏碱也容易使结晶体析出。
病理性因素多与疾病有关,如泌尿系感染,尿液检查中可发现,尿路结石、糖尿病、肝脏疾病都可出现小便结晶,建议到医院下尿液、肾脏等全身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切勿有病乱投医。
为什么有的人有的时候会出现结晶尿呢?究其原因,常见的有:
①各种原因引起了机体失水,包括饮水量过少,可以使尿液浓缩而产生结晶尿;
②外周环境温度低下时,如冬季容易形成结晶尿,这是因为当温度下降时,这些盐类结晶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随之下降而导致结晶体析出;
③尿液酸碱度改变,偏酸或偏碱也容易使结晶体析出。
酸性尿使,尿酸易形成结晶;碱性尿时,磷酸镁胺易形成结晶。
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小便有结晶,建议平时提高水分的摄取量,水能稀释尿液,防止结晶,同时还要注意活动,多到户外走走看看,不要坐着不动,清淡饮食,不要吃一些含草酸钙的食物,比如香菜、菠菜、豆类等,勤排尿,要注意保持尿道的通畅。
发现有问题,及时到院检查。
尿液结晶

胆红素结晶简单鉴别方法:可溶于碱性液、丙酮、 氯仿和酸中,不溶于酒精和乙醚。加硝酸后氧化 成胆绿素呈绿色,可溶于氢氧化钾或氯仿中。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7、胱氨酸结晶:呈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光性强 的薄片状晶体,由蛋白质分解而来,尿沉淀物中少见。不 溶于乙酸而溶于盐酸,能迅速溶解于氨水中,而加乙酸可 重新出现。胱氨酸实验(加稀硫酸及卢戈氏碘液各一滴) 可见蓝色或绿色反应。
胱氨酸结晶极少见于正常人,多见于胱氨酸尿。
精品课件
8、亮氨酸结晶尿亮氨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见于组织 大量坏死的疾病。亮氨酸结晶呈淡黄色或褐色小球 形,并有密集辐射状条纹,折光性强,不溶于盐酸 而溶于乙酸,亮氨酸实验呈蓝色反应,加热也不还 原。
精品课件
9、酪氨酸结晶尿中出现酪氨酸结晶为蛋白质分解产物, 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酪氨酸结晶为略带黑色的针 形,呈束状或羽毛状,可溶于氢氧化铵而不溶于乙酸, 酪氨酸试验呈绿色的阳性反应。
感染引起结石时,尿液中常出现磷酸铵镁结晶。
磷酸钙有晶型、粒状形、三菱形,排列成星状或 束状。如果长期在尿液中见到大量磷酸钙结晶, 则应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性中毒 或因长期卧床引起的骨质脱钙。
精品课件
磷酸铵镁结晶:典型形态为屋顶形和凌柱形呈”棺盖“样; 为复盐,较常见的为三联磷酸盐结晶或鸟粪石结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正常情况下,如多食含高嘌呤的动物内脏可使尿中尿酸增 高,一般无临床意义。
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可引起尿酸结晶增多(高尿酸结晶)。 大量尿酸沉淀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 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及肾小管间质病变。
尿液为何有红色结晶

尿液为何有红色结晶尿液中出现红色结晶是一种异常情况,这通常表示尿液中存在某种物质,例如药物、血液或其他代谢产物。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造成尿液中红色结晶的可能原因。
红色尿液是最常见的尿液异常之一,它通常是由尿中存在血液而引起的。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感染、结石、肾脏疾病、创伤或其他病因引起。
但是,如果尿中并不明显存在血液,而看起来像红色结晶,就需要进一步了解了。
可能的原因1.药物有些药物会导致尿液中出现红色结晶,例如磺胺类药物和甲基红。
如果您正在服用这些药物,则应注意观察尿液的变化。
如果您发现尿液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2.代谢产物尿液中出现红色结晶还可能是由代谢产物引起的。
例如,尿酸结晶是由于体内尿酸含量过高引起的。
这种情况通常与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有关。
3.结石泌尿系统的结石也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红色结晶。
结石通常是由于尿液中某些成分的过度沉积所致。
这种情况可能会伴随着一系列症状,例如尿频、尿急、腰痛等。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泌尿系结石,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4.蛋白质尿液中出现红色结晶还可能与尿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有关。
这种情况通常与肾脏疾病有关,例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如果您正在出现类似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5.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尿液中出现红色结晶还可能与其他原因有关,例如饮食、失水或者其他身体异常等。
如果您发现尿液出现了异常症状,建议咨询医生以寻求帮助。
总结尿液中出现红色结晶是一种异常情况,可能是由药物、代谢产物、结石、蛋白质含量变化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如果您发现尿液出现异常症状,应该及时咨询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并获得合适的治疗。
此外,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也可以帮助预防和改善尿液的异常情况。
尿检结晶高的原因是什么

尿检结晶高的原因是什么
当我们检查出尿液中结晶的含量比较高,我们应该要检查一下自己近来的饮食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们食用的食物太咸了,导致尿液中含有比较多的钠元素。
对于尿检结晶高这种情况,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喝水,并且尽量吃清淡的食物就可以避免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流了解一下尿检结晶高的发病原因吧。
尿液中是否析出结晶,取决于这些物质在尿液中的溶解度,PH,温度及胶体状况等因素,当种种促进与抑制结晶析出的因子和使尿液过饮和状态维持稳定动态平衡的因素失衡时,则可见结晶析出,尿液中的结晶可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尿液中的结晶可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的又称代谢性盐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我分析,你这个是生理性的,生理性的又称代谢性盐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我分析,你这个是生理性的,无大碍,不然医生会让你进一步做尿沉渣实验的。
尿结晶检查主要是判断泌尿系统是否有结石以及血液的电
解质是否平衡。
结晶检查主要是用于原发病的一个筛查,不同的疾病,所引起的代谢是不同的,肾脏的排泄产物也不同,所形成
的结晶种类也不同。
故结晶检查是为原发疾病提示诊断依据的。
对于文章介绍的尿检结晶高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可以及时的进行调理,这样才不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对于尿检结晶高还有可能是因为你们平时饮水量太低造成的,希望你们可以多喝水,特别是在天气热的季节。
尿液结晶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尿液结晶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一)酸性尿液中的结晶酸性尿液内的结晶包括草酸钙结晶、尿酸结晶、非晶形尿酸盐、硫酸钙结晶及马尿酸结晶等。
1.草酸钙结晶:无色方形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或信封样,有两条对角线相互交叉,有时呈菱形,偶见哑铃型或饼形,与红细胞相似,结晶溶于盐酸但不溶于乙酸与氢氧化钠。
新鲜尿液有大量的草酸钙结晶,并伴有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刺激症状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草酸钙结晶有两种类型: 双水草酸钙和单水草酸钙,他们通常同时存在于同一标本。
前者常呈典型的菱形,后者常呈亚铃形或卵圆形。
草酸钙结晶只有在体积较大或者聚集成簇时有较强的折光性,但即使这样其折射强度也不大。
单水草酸钙折光性强度较双水草酸钙大。
在摄入巧克力、甜菜根、花生、大黄、菠菜后,在正常人尿液中也可以出现草酸钙结晶。
结石症患者、高草酸尿患者和乙二醇中毒患者尿液中都可发现草酸钙结晶。
如草酸盐排出增多,患者临床表现出尿路刺激症状( 尿痛、尿频、尿急) 或有肾绞痛。
2.尿酸结晶: 呈黄色、暗棕色,其形状为三菱形、哑铃型、蝶形或不规则形。
尿酸结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乙酸或盐酸,加氨水溶解又形成尿酸铵结晶。
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使大量尿酸沉淀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以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以及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也可看见高尿酸盐尿,可引起肾衰竭。
高尿酸亦可见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正常情况下如多食含高嘌呤的动物内脏可使尿中尿酸增加,但在急性痛风症、小儿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白血病时,因细胞核大量分解,也可排出大量尿酸盐。
在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发生障碍时也可见到高尿酸盐尿。
3.非结晶性尿酸盐:主要是尿酸钠、尿酸钾尿酸钙的混合物,外观呈黄色非结晶形状颗粒沉淀物,在淡色尿中无色,在低温、浓尿或酸性较强的尿液中容易析出沉淀。
(二)碱性尿液中的结晶碱性尿液内的结晶,一般是磷酸盐类结晶,包括非晶形磷酸盐、磷酸铵镁、磷酸钙、碳酸钙、尿酸铵及尿酸钙等。
【尿液】几种少见类型的草酸钙结晶!

【尿液】⼏种少见类型的草酸钙结晶!前⼏次在公众号⾥给⼤家介绍过很多种尿液草酸钙结晶,该类结晶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体结构、椭圆形、圆形和哑铃形,今天给⼤家介绍⼏种少见形态的草酸钙结晶!案例(⼀)标本类型:尿液镜检⽅法:湿⽚直接镜检尿液,未染⾊,400倍镜检结果:镜下可见⼤量“跑道样”薄⽚状结晶体,体积较⼤,形态规则,折光性较强,。
结晶的鉴别尿液结晶种类多种多样,形态变化万千,有些形态⽐较典型,容易鉴别;但很多时候,某种结晶可能形态少见或第⼀次见到,那么如何鉴别这些结晶呢?⾸先,从形态上⼤致区分,如上图所⽰,图⽚有两种结晶形态,⼀种为典型的⼋⾯体结构的草酸钙结晶,体积较⼩;另⼀种结晶体积相对较⼤,为两边平⾏的“跑道样”结晶,仅从形态上考虑可能为单⽔草酸钙结晶。
其次,查看尿液PH值,尿液结晶根据尿液酸碱度不同,可以分为酸性尿结晶和碱性尿液结晶,所以查阅尿液PH值,也可⼤致区分结晶种类。
此外,可以通过加热或溶解实验进⾏鉴别,常⽤的鉴别试剂有⼄酸、盐酸、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氯仿、⼄醇等,对于⼀些病理性结晶还可以通过特殊实验进⾏鉴别。
对于此病例中出现的结晶,ph值为6.5,加⼊⼄酸、氢氧化钾溶液后结晶不溶解,加⼊稀盐酸结晶溶解,加热不溶解,所以考虑为草酸钙结晶。
草酸钙结晶左图:草酸钙结晶放⼤1000倍;右图:成堆的草酸钙结晶堆叠在⼀起。
草酸钙结晶左图:草酸钙结晶放⼤1000倍,背景可见体积较⼩的⼋⾯体结构的草酸钙结晶;右图:草酸钙结晶放⼤1000倍。
案例(⼆)标本类型:尿液镜检⽅法:湿⽚直接镜检法尿液,400倍,未染⾊图⽚中的结晶与《案例⼀》中的草酸钙结晶形态相同,只是体积相对⼩了许多,结晶⽆⾊透明,呈“跑道样”薄⽚状,背景还可见⼤量椭圆形草酸钙结晶,尿液PH值6.0,加⼊稀盐酸结晶全部溶解,加⼊⼄酸、氢氧化钾不溶解,加热不溶解,考虑为草酸钙结晶。
如图所⽰,图⽚中有典型的椭圆形草酸钙结晶和“跑道样”草酸钙结晶,此外,在镜下观察,有些体积⼩的结晶和马尿酸结晶形态相似,⾼倍镜下观察,该类结晶两端为半圆形,溶解于稀盐酸,还是符合草酸钙结晶。
尿结晶

尿结晶尿结晶 (1)尿结晶是怎么回事 (2)尿结晶常见诱因 (3)尿结晶的临床意义是 (4)什么时候会出现尿结晶 (5)出现结晶尿应该怎么办呢? (5)尿结晶正常尿液中含有许多晶体物质和非晶体物质,在饱和状态下,这些物质可因尿液酸碱度、温度改变,代谢紊乱或缺乏抑制晶体沉淀的物质而发生沉淀,形成尿结晶。
青岛静康中医肾病医院医生介绍,尿结晶有时外观混浊,常促使病人就医。
1.常见疾病(1)酸性尿中的结晶:多见于尿石症、急性磷、氯仿或四氯化碳中毒、肤氨酸病、急性肝坏死、阻塞性黄疽、肝硬化、肝癌,肾淀粉样变、肾盂炎、膀肤炎等。
(2)碱性尿中的结晶见于尿石症、尿a留、下肢麻痹、慢性膀胧炎、前列腺增生症、慢性肾盂肾炎、服用磺胺类药物等。
2.诊断尿液镜检有大量盐类结晶析出。
常见的结晶体有尿酸、草酸钙、磷酸盐类,一般无临床意义,若经常出现于新鲜尿中并有较多红细胞,则应考虑有结石的可能。
酸性尿的尿酸结晶可与尿石症或机体尿酸代谢障碍有关;亮氨酸结晶和酪氨酸结晶见于急性磷、氯仿或四氯化碳中毒、急性肝坏死、肝硬化等;肤氨酸结晶在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如肤氨酸病时可大量出现,有形成结石的可能;出现胆固醇结晶,多为肾淀粉样变、’肾盂炎、膀肤炎和乳糜尿等。
碱性尿中出现大量磷酸盐结晶,多见于下肢麻木、慢性膀肤炎、前列腺增生、慢性肾孟肾炎等;三价磷酸盐结晶,有形成结石的可能。
尿酸胺结晶常见于腐败分解的尿中,无临床意义。
磷酸盐结晶易在碱性尿或含有分解尿素细菌的感染中沉淀,加酸后溶解。
新鲜尿内出现大量磺胺药物结晶且伴红细胞时,有发生泌尿系结石或导致尿闭的可能。
多为用药过量或摄水太少、尿液pH值偏低有关。
尿结晶易与乳糜尿、脓尿相混淆,必须加以鉴别。
尿结晶是怎么回事尿液经过离心厚,沉淀物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晶体状的物质,有散状的,也有聚集在一起的,有这种晶体的尿称为尿结晶。
尿中有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盐、碳酸盐结晶,至需多喝水。
青岛静康中医肾病医院医生介绍,把尿液稀释,就能将这些晶体排除体外,一般无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棕黄色、不对称的麦杆束状、球状,但其束偏在一侧,两端不对称,有称,有时呈贝壳状。
如在新鲜尿中,查到大量磺胺结晶,同时与红细胞或管型并存,多表示肾脏已受磺胺药物损害。
磺胺甲基异噁唑
为无色透明、长方形、正方形的六面体结晶,似厚玻块,厚度大,边缘有折光阴影,散在或集束成“+”、“X”形等排列。
尿液病理性结晶
名 称
显微镜观察
临床意义
胆肝癌、肝硬化和有机磷中毒等。
胱氨酸结晶
为无色六角形,边缘清晰的板状结晶,常重叠排列,折光性强。
正常尿中少见,大量出现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亮氨酸
为淡黄色小球形,油滴状结晶,折光性强,并有辐射同心纹
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急性重型肝炎,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性肝坏死
酪氨酸结晶
为略显黑色的细针状结晶,常结束成团
胆固醇结晶
出现时常处于尿液表面呈薄片状结晶,呈缺角长方形或方形无色透明
可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或有乳糜尿的患者;偶见于脓尿患者。
含铁血黄素
为黄色小颗粒状,存在于细胞内
当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时,各组织中均可有含铁血黄素沉积,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性疾病
放射造影剂
束状、球状、多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