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防护知识宣传栏
辐射宣传资料(科普资料)

辐射宣传资料1.什么叫放射源或射线装置?在自然界中, 一些元素的原子能够通过核衰变自发地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的射线(科学上命名为α、β、γ射线等), 这些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和贯穿物体的本领, 进入物体后能够改变物体原子的结构, 引起物体性能的改变, 我们将这些能够自发发射射线的元素叫放射源, 能人为发射射线的装置叫射线装置。
2、放射源和射线装置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目前, 核技术在社会各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主要应用在以下几方面:(1)、农业上应用在育种、防虫方面。
(2)、核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探伤、测厚、称重、料位、仪器仪表等。
(3)、核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最为广泛。
如大家常见的各种CT机、X射线摄片、透视、放射治疗、核医学。
3.放射源或射线装置对人类的危害放射源工作时的剂量非常大, 如没有采取防护措施, 人在辐照室短暂逗留可致人死亡或重伤, 人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后, 可以产生各种对健康有害的生物效应。
(1)、急性放射病是在短时间内大剂量辐射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
如暂时性或永久性不育、白细胞暂时减少、造血障碍、皮肤溃疡、发育停滞等, 急性放射损伤平时非常少见, 只在从事核工业和放射治疗时, 由于偶然事故而发生, 或在核武器袭击下发生。
(2)、慢性放射病是在较长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的辐射而引起的。
如慢性皮肤损伤, 造血障碍、生育力受损、白内障等。
慢性损伤常见于放射工作职业人群, 以神经衰弱综合症为主, 伴有造血系统或脏器功能改变, 常见白细胞减少。
(3)、胚胎和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
在胚胎植入前期受照, 可使出生前死亡率升高;在器官形成期受照, 可使畸形率升高;在胎儿期受照, 小头症、智力迟钝等发育障碍的出现率增高。
因此对育龄妇女和孕妇, 在防护上都有特殊的要求。
(4)、辐射可能致癌和可能造成遗传损伤。
在受到照射的人群中, 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
乳腺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受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
放射科宣传教育

放射影像检查需知1、请受检者使用本人信息进行检查,我们将执行核对制度。
2、X射线对人体具有一定损害,但是医用各种X线检查射线剂量很少,正确应用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工作人员会在检查范围附近的敏感器官进行必要的铅防护。
3、检查前需要去除检查部位体表金属异物,如钥匙、手机、项链、耳环、硬币、挂件等,以免形成伪影,影响照片质量。
4、做胸、腹部脏器检查的患者,检查时需要呼吸配合,请听从医师安排和指导,检查时按照语音提示做好配合,以免影响检查效果。
如您有屏气困难请提前告知我们。
5、做腹部和盆腔CT检查的患者请注意:(1)如您在近期(一周内)做过胃肠钡餐检查、口服含金属或含碘的药物,不能做该部位的CT检查。
(2)扫描前20分钟需要口服1000毫升清水以利于胃肠道充盈,区别周围组织;盆腔检查前需要保留灌肠或憋尿,请听从检查医师指导和安排。
6、孕期尽量不要做放射检查;如必须检查,请临床医师、受检者及陪护人签字确认后再进行检查,检查人员根据情况对腹盆部采取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射线影响。
7、检查室内处于工作状态时,检查室门上的警告指示灯会亮,此时候诊者一律在防护门外等候,不要进入检查室。
受检者检查不需要陪护时,家属不要进入检查室内。
CT增强检查知识问答一、为什么要做增强检查?CT增强检查是一种常用的CT检查方法,在CT扫描的同时注射对比剂,相较于CT平扫,增强扫描能够提高病灶与周围组织及血管的对比,对病变的范围和定性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注射对比剂后会有哪些反应?(一)一般反应:注射对比剂后,病人会感觉全身及局部发热,这是对比剂本身的特性和注射速度造成的,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患者不必担心。
(二)过敏反应:由于对比剂的高渗性、化学特点和电荷等因素以及病人个体差异,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会出现对比剂过敏反应,发生率很低,总体发生率低于1%。
过敏反应的主要表现包括:1、轻者会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心悸、流泪、轻度荨麻疹。
接受放射线检查注意事项公告牌+放射防护用品推荐标准

温馨提示:接受放射线检查
注意事项公告牌
一、医用放射诊疗是一种损伤性诊疗,诊疗过程中产生的X线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不采取防护措施,有可能使身体某些敏感器官受到损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是长远的,射线照得越多,诱发一些疾病的危险性越大。
从预防角度讲,原则上应尽量避免一切可以避免的照射。
二、在医生建议做放射线检查时,可以与医生讨论或咨询检查的必要性和效果,有能替代的最好先做无辐射危害的检查。
三、接受放射线照射前,患者有权向医务人员索要
防护用品,尽可能对邻近照射部位的生殖腺、胸腺、甲状腺、眼睛等射线敏感部位进行屏蔽防护。
四、婴幼儿、少年儿童、育龄妇女、孕妇等是辐射损伤的高危人群,应慎行或尽量避免放射线照射。
有生育计划的育龄妇女,要掌握清楚月经周期,对下腹部的检查应严格限制在月经来潮后的十天内进行;非特殊需要,怀孕8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要做下腹部的放射线检查。
五、在实施放射诊疗时,非受检者不要进入操作现场;确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护时,有权向医务人员索要防护用品,对陪护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当您的健康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拨打卫生监督执法举报投诉电话:xxxxxxx
x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附件2:
放射防护用品推荐标准。
放射科健康宣传及辐射告知

搁射科健壮传播知识之阳早格格创做2017年第一季度分歧辐射剂量对付人体的做用凡是死计中,人们常受到百般辐射,分歧辐射剂量对付人体的做用会分歧.短时间的辐射剂量矮于100毫西弗,对付人体不妨害.下于4000毫西弗时,对付人体是致命的.正在搁射医教战人体辐射防备中,人们用西弗动做国际单位,用去衡量辐射对付死物构制的伤害.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果此人们常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等于1000微西弗.对付于凡是处事中不常交触辐射的人去道,每年仄常的天然辐射(主假如气氛中的氡辐射)为1000微西弗—2000微西弗.咱们坐10小时飞机,相称于交受0.03毫西弗辐射.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去受到的剂量正在0.5~1 毫希弗.确定工做人员的年剂量最下限值为20毫西弗.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大概会致死.当短时辐射物量摄与量矮于100毫西弗时,对付人体不妨害.如果那个数字超出100,便会对付人体制成妨害.100毫西弗—500毫西弗时,不徐病感觉,但是正在血样中黑细胞数正在缩小.1000—2000毫西弗时,辐射会引导沉微的射线徐病,如疲倦、呕吐、食欲减退、姑且性脱收、黑细胞缩小等.2000—4000毫西弗时,人的骨髓战骨稀度受到益伤,黑细胞战黑细胞数量非常缩小,有内出血、呕吐等症状.搁射科健壮传播知识2017年第两季度什么样的人不符合干搁射查看?1、孕妇越收是早孕者;2、婴幼女;3、危重病人,如宽中心、肺功能衰竭、戚克等;4、躁动、分歧做的病人;5、碘剂过敏、多种药物过敏、哮喘史或者肾功能不良者,不宜干CT巩固或者X线碘剂制影查看;6、身体内有金属物如心净起搏器、幽关恐惊症患者,不宜干MRI查看.已加进上述情况者,可接洽搁射科医师.搁射科健壮传播知识2017年第三季度X线小知识:自伦琴于1896年创制X线此后,X线已被广大应用于社会死计各个角降.便医时时常逢到X线查看,如透视、摄片、消化讲制影等等.X线是一种波少很短的电磁波,以光速沿曲线前进,其波少范畴为0.0006~50nm,比可睹光的波少短得多,肉眼瞅不睹.具备以下几圆里的个性.1.很强的脱透性,能脱透百般分歧稀度的物量,并正在脱透历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支.2.荧光效力,X线能激励荧光物量(如硫化锌镉及钨酸钙等),使爆收肉眼可睹的荧光.3.摄影效力,涂有溴化银的胶片经X线映照后不妨感光,爆收潜影,经隐、定影处理,感光的溴化银离子被还本成金属银,并重淀于胶片的胶膜内,爆收乌黑的影像.4.电离效力,X线通过物量被吸支时,使组成物量的分子领会成正背离子.1 v' B$ z4 m1 |; T. i: r. Y, @人体构制可综合分为骨骼、硬构制、脂肪战体内存留的气体.由于那些构制存留天然的稀度不共,爆收X线吸支分歧,残存X线量出现不共,通过透视、或者摄片,产死乌黑对付比的影像,使医死相识患者解剖与死理功能情景及病理变更,即时诊疗、治疗.但是由于X线的电离效力,正在查看时被肌体吸支的X线可使肌体战细胞爆收死理战死物圆里改变,引起益伤.其益伤程度依吸支的X线量的大小而定.微量或者少量X线对付肌体不爆收明隐的做用;超出一定剂量将引起明隐改变,但是不妨回复;洪量或者过量X线则引导宽重的不可回复的益伤.那便央供医死战患者正在X线查看历程中注意防备,预防不需要的益伤.处事人员按惯例支配,尽管使用最小剂量的射线,完毕查看,预防无谓的重复查看.还不妨使用灵验的防备设备,使不该受映照的部位战人员免受映照.由于X线量与距离仄圆成反比,越交近X线爆收器,射线量越大.所以不妨通过近离爆收器,而缩小映照做用.由于影像巩固器的应用,使得查看时所需射线量大大缩小,使X线查看越收仄安灵验.搁射科健壮传播知识2017年第四季度CT小知识所谓CT扫描,是电子估计机轴性断层扫描的英文简称.是70年代英国尾次研制乐成的.它的基根源基本理是利用头颅对付X线的吸支率分歧去成像.头颅中的骨骼、脑构制战脑脊液等构制的稀度不相共,对付X线的吸支便纷歧致.根据那种好别,以X线束从多个目标,沿着头部某一选定断层层里举止映照,测定透过的X线量,数字化后,通过估计得出该层层里构制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支系数,而后重修图像的一种成像技能.CT也称估计机X线体层摄影.它是利用X射线对付人体选定部位的一定薄度的层里举止扫描,由探测器交受该层里X线的衰减值并转移为电流,再经模拟数字变换器转形成所需要的数字,由电子估计机处理排成数字矩阵.而后再经数字/模拟变换,将数字矩阵转形身分歧灰度的像素矩阵隐现于电视屏上,再由照像机摄制成片,那便是惯例的CT仄扫片.片中乌色区表示矮吸支区即矮稀度区,红色区表示下吸支区即下稀度区,测定分歧的稀值即为分歧的CT值. CT巩固扫描是由静脉注进火溶性碘制影剂使病变构制的X 线吸支率减少,它与相近构制间的灰度不共得以删大而普及了仄扫片不克不迭隐现的阳性率.搁射辐射妨害告知制度搁射处事人员应付于受检患者告知一下情况,并正在明隐位子弛揭.1.人体受到搁射结映照后,大概爆收潜正在妨害.2.非特殊需要,受孕8-15周孕妇不得举止下背部搁射影像查看,其余孕期的孕妇、婴幼女、少年女童慎检.3.要权衡利弊,正在不其余更佳的查看要领时,才用搁射线查看.4.查看时,屡屡只容许一人加进机房,并对付相近映照家的敏感器官战构制举止屏蔽防备.果患者病情需要其余人伴检时,应当对付伴检者采与防备步伐.5.不得将X线胸部查看加进对付婴幼女及少年女童查看的惯例查看名目.6.尽管央供医死心胸部X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查看.7.有权中断果资料管制、受检者转诊等本果使受检者交受不需要的重复映照.。
放射科健康宣教小知识

放射科健康宣教小知识放射科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科室,负责使用放射线技术进行影像学诊断,如X线、CT、MRI等。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合理使用放射线技术,以下是一些放射科健康宣教小知识。
一、放射线的危害放射线具有一定的生物效应,长时间或大剂量的暴露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其主要危害有:1.化学伤害:大剂量放射线照射会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DNA、酶等,导致细胞功能紊乱。
2.遗传伤害:放射线能破坏生殖细胞中的DNA,进而引起遗传变异,可能导致后代的遗传疾病。
3.辐射病:高剂量放射线或长时间暴露于放射线环境中,会引起急性放射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脱发等症状。
二、合理避免放射线危害的方法1.尽量减少接触放射线:在没有医学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接触放射线的机会,如不做不必要的X光检查等。
2.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在进行放射治疗或参与放射诊疗工作时,要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铅衣、眼镜等,减少暴露于放射线的机会。
3.注意孕妇和儿童的防护:孕妇和儿童对放射线更为敏感,应尽量避免暴露于放射线环境中,避免儿童做不必要的放射检查。
三、各类放射检查的注意事项1.X线检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根据病情和需要,选择最合适的X线检查方法,避免多次检查造成过度辐射。
-提前告知医生:如果怀孕、存在对放射线过敏的情况,应当事先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
-保护生殖器官:对于进行盆腔或儿童骨龄的X线检查,可以放置合适的遮挡物进行防护,避免对生殖器官的辐射。
2.CT检查:-减少剂量:由于CT检查的剂量较大,尤其是多次CT检查,会增加暴露于放射线的风险,因此要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CT的使用次数。
-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根据病情和需要选择最合适的CT检查方法,避免多次检查造成过度辐射。
-提前告知医生:如果怀孕或存在对放射线过敏的情况,应事先告知医生,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3.MRI检查:-不能携带金属物品:MRI检查时,患者不能携带任何金属物品,因为磁共振磁场会对金属物品造成吸引或破坏,对人体造成伤害。
省人医放射科宣传栏资料

先进的设备
• 科室拥有单螺旋CT及16层螺旋CT机各一台, 除完成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后,还开展了 三维立体重建及血管成像,包括冠脉成像、 头颅及全身CTA血管成像、听小骨三维重 建、结肠充气造影重建,仿真内窥镜及曲 面重建等。
• DSA、CTA 及MRA 已成为目前公认最有价 值检查血管性病变的手段。 CTA 是在静脉 内注射造影剂后进行相应部位的薄层扫描, 将影像资料输入计算机,用特殊的软件包如 容积重建( volume rendering ,VR) 、多平面 重建(multiplanner reconstruction , MPR) 、 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 MIP) 、阴影遮盖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 ,SSD) 和仿真内窥镜技术 virtual endoscopy ,VE) 等进行三维影像重 建, 特异性地显示血管结构。
Min-MIP
如图右侧气管性支气管, Min-MIP及VR图清晰、 直观地显示气道先天变 异及开口情况,同时显 示双肺肺炎
结肠充气造影的开展,可以称为“无痛肠镜”,避免了患者肠镜检查的 痛苦,而又能达到较为准确的诊断目的,可直接观察肿瘤所在结肠的位 置,为临床的术前评估提高了重要的指导价值。
CT仿真内镜
三维CE-MRA血管成像成为评价腹主动脉、下支动脉、门静脉血管形态
和病理的首选检查方法。多数新的扫描仪经一次采集数据就可以获得腹 主动脉三维增强MRA 的冠状位图像, 图像分辨率很高, 采集覆盖范围可 超过50cm。三维CE-MRA的优势一是能够鉴别血栓和慢血流; 二是能够 任意重建更有利于显示动静脉的解剖结构, 尤其是迂曲的分支, 这在常规 MRA 是很困难的; 三是可以准确测量血管的直径及准确分析主动脉的分 支的起源,评估门静脉及下肢血管狭窄状况。这些优势使得用CE- MRA 可准确诊断腹部及下肢血管病变。
放射科健康宣传及辐射告知【范本模板】

放射科健康宣传知识2017年第一季度不同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受到各种辐射,不同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会不同。
短时间的辐射剂量低于100毫西弗,对人体没有危害。
高于4000毫西弗时,对人体是致命的。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人们用西弗作为国际单位,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人们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
1毫西弗等于1000微西弗。
对于日常工作中不常接触辐射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微西弗—2000微西弗.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0。
03毫西弗辐射。
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的剂量在0.5~1毫希弗.规定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20毫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可能会致死.当短时辐射物质摄取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对人体没有危害。
如果这个数字超过100,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100毫西弗—500毫西弗时,没有疾病感觉,但在血样中白细胞数在减少。
1000—2000毫西弗时,辐射会导致轻微的射线疾病,如疲劳、呕吐、食欲减退、暂时性脱发、红细胞减少等.2000—4000毫西弗时,人的骨髓和骨密度遭到破坏,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极度减少,有内出血、呕吐等症状。
放射科健康宣传知识2017年第二季度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做放射检查?1、孕妇尤其是早孕者;2、婴幼儿;3、危重病人,如严重心、肺功能衰竭、休克等;4、躁动、不合作的病人;5、碘剂过敏、多种药物过敏、哮喘史或肾功能不良者,不宜做CT增强或X线碘剂造影检查;6、身体内有金属物如心脏起搏器、幽闭恐惧症患者,不宜做MRI检查.未列入上述情况者,可咨询放射科医师。
放射科健康宣传知识2017年第三季度X线小知识:自伦琴于1896年发现X线以来,X线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角落。
就医时经常遇到X线检查,如透视、摄片、消化道造影等等。
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以光速沿直线前进,其波长范围为0.0006~50nm,比可见光的波长短得多,肉眼看不见。
磁共振科室安全宣传页

磁共振科室安全宣传页
欢迎来到磁共振科室安全宣传页!在这里,我们将向大家分享有关磁共振(MRI)安全的重要知识和注意事项。
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磁场和无害的无
线电波来创建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但是,由于磁共振采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磁共振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
1. 安全检查:在进入磁共振室之前,您将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包括问询关于身体内是否有金属物质,如植入物、心脏起搏器、听力助听器等等。
这些物质可能会受到磁场的影响,对您的安全构成风险。
2. 金属物体:进入磁共振室时,请确保您身上没有任何金属物体,包括首饰、带有金属部件的衣物和配饰等。
磁共振室中的磁场非常强大,可能会对这些金属物体造成危险。
3. 动态磁场:磁共振室中的磁场是动态的,这意味着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会不断变化。
因此,在磁共振过程中,请保持身体的静止,以免受到磁场的干扰。
4. 安全员指导:磁共振室内有专门的安全员,他们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协助,确保您的安全。
请始终听从他们的指示,并配合他们的工作。
5. 对特定人群的注意:孕妇、心脏病患者和其他特定的人群可能对磁共振有特殊的安全要求。
如果您属于这些人群,请提前告知医生和技术人员,以便他们提供相关的建议和保护措施。
请记住,磁共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医学检查方法,但遵循安全规范非常重要。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安全宣传页,让大家更了解磁共振的安全知识,并确保您在接受检查时能够保持安全和舒适。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咨询医生或技术人员。
感谢您的关注!。
放射检查防护宣教及防护保护病员隐私保护检查前告知制度

放射检查防护宣教及防护保护病员隐私保护检查前告知制度
1、检查室有明确的防护标志,检查前要告知X线检查有一定
的放射辐射,并告知病员放射防护常识。
2、对身体敏感重点部位【胎儿、性腺、甲状腺、眼等】給予
铅衣防护。
3、检查室原则上一室一人一员,其他人避开射线。
危重病员
需陪护时,应尽量避开辐射中心,必要时給予铅衣。
4、曝光时要关闭铅门。
5、要尊重保护病员的隐私权,检查时需要暴露人体部位时,
事前告知并征得同意,被检查部位不应该有其他影响物存在,必要时医用床单遮蔽。
6、女病员检查应让其在室内屏障内准备,必要时让家属或女
医生【两名工作人员】在场。
7、对病员的其他隐私保护要求应当尊重并在诊治范围内給予
支持。
125I粒子放射防护安全

125I粒子防护宣传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医学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上,如放射性131I治疗、全身骨显像、SPET-C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放射性125I粒子及心导管介入等,但是随着核技术的广泛开展,辐射安全问题引起医护人员及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射线照射的安全性需要正确评估。
放射性125I粒子是一种低能量放射性核素,半衰期为59.6天,主要释放的平均光子能量为27-35 keV的γ射线,组织穿透距离为17 mm,对于铅的半价层厚度为0.025 mm。
125I粒子植入人体后持续释放射线,约5个半衰期(即10个月)后射线能量基本消失,不再具有放射性。
因此对于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自植入后10个月内需进行放射防护,10月后不需任何防护。
201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低能γ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放射防护要求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该规范中对粒子植入患者防护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住院病人1、植入粒子源术后的患者,在植入部位应穿戴0.25mm铅当量的铅背心、围脖或腹带。
2、植入粒子源的患者床边1.5m处或单人病房应划为临时控制区。
控制区入口处应有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除医护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3、植入粒子源的患者应使用专用便器或设有专用浴室和厕所。
4、治疗期间不清扫房间,除食物盘外,房内任何物品不得带出房间。
5、前列腺植入粒子源的患者应戴避孕套,以保证放射性粒子源植入体内后不丢失到周围环境,为防止随尿液排出,在植入后两周内,宜对尿液用4x4cm见方的纱布过滤。
如果发现植入的粒子源流失到患者的膀胱或尿道,应用膀胱内镜收回粒子源并放入铅罐中保存。
6、病人在植入粒子后的前4个月,尤其是前2周内,应用配偶保持一定的距离。
7、当患者或家庭人员发现患者体外有粒子源时,不应用手拿,应当用勺子或镊子夹取粒子源,放在预先准备好的铅容器内(放射治疗医师事先给予指导),该容器返还给责任治疗医师。
放射科简介宣传栏

放射科简介宣传栏可以这样写:
标题:放射科—探索身体内部的奥秘
1. 放射科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利用放射性物质和设备来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2. 作为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技术,放射科通过放射线、超声波、磁共振等方法,深入观察和分析人体内部结构,并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3. 放射科在多个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肿瘤学、心血管病学、神经科学等。
它为其他科室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辅助诊断手段。
4. 我们的放射科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数字X光机、CT 扫描仪、核磁共振仪等,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断服务。
5. 我们的专业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和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致力于为每位患者提供安全和有效的诊疗服务。
6. 放射科的诊断技术包括X光摄影、CT扫描、磁共振成像、超声波等,能够提供清晰的图像和数据,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7. 我们的放射科致力于保护患者的安全和隐私,严格遵守辐射防护标准和隐私政策,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体验。
8. 我们不仅提供常规的放射科检查,还为特殊需求的患者提供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高级诊疗服务,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医疗需求。
9. 放射科与其他科室紧密合作,通过及时的影像学报告和沟通,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治方案,并实现更好的疾病管理和康复效果。
10. 您可以在我们的放射科获得高质量的诊断服务,并与我们专业团队合作,共同探索身体内部的奥秘,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结尾语:欢迎您来到我们的放射科,让我们一起为您的健康和幸福努力!。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宣传手册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宣传手册一、辐射的定义与分类辐射是指能量以波或粒子形式传播的过程。
辐射可以分为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两大类。
电磁辐射包括了光线、微波、射线等,而离子辐射则包括了α、β、γ射线等。
二、辐射的危害辐射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长期暴露于辐射源周围容易导致癌症、遗传变异等疾病。
因此,加强对辐射的防护十分必要。
三、辐射防护措施1. 距离是最好的防护。
尽量远离辐射源,减少暴露时间。
2. 增加屏蔽。
采用适当的防护装置,如铅板、铅玻璃等,来屏蔽辐射。
3. 佩戴防护用品。
对于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服、眼镜、口罩等。
4. 定期进行辐射监测。
对于可能存在辐射的工作环境需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四、常见辐射源常见的辐射源包括医疗设备、核能设施、射线仪器等。
在接触这些设备时,务必加强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五、辐射应急处理在发生辐射事故或意外时,应立即远离辐射源,通知相关人员做好疏散和紧急处理工作,等待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了解辐射的基本知识、加强防护意识、妥善处理辐射事故是保障个人与公共安全的重要举措。
希望大家都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重视辐射安全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宣传手册六、辐射安全知识普及1. 预防辐射的常识。
了解如何避免暴露在不必要的辐射源附近,包括远离射线或其他辐射设备、减少使用便携式无线设备等。
2. 辐射的症状。
掌握辐射暴露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皮肤灼烧、疲劳、恶心、呕吐等。
3. 辐射的治疗方法。
在暴露于辐射之后,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医生会根据暴露的程度和具体的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4. 日常生活中的辐射源。
家庭中的微波炉、移动电话、电视、计算机等也会产生电磁辐射,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
5. 辐射的法律法规。
应了解相关的辐射安全法规,以便在必要时进行维权或要求雇主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七、特殊人群的辐射防护1. 怀孕妇女。
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高剂量的辐射,因为宝宝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辐射更为敏感。
放射科宣传栏

放射科宣传栏欢迎来到放射科宣传栏!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放射科的重要性、应用领域以及与大家的健康相关的知识。
希望通过这次宣传活动,让大家对放射科有更深入的了解。
放射科是医学影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负责使用放射线技术来进行各种医学检查和治疗。
放射线技术的应用在医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诊断疾病和治疗病症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在放射科的应用领域中,最为常见的是X线检查。
X线检查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结构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和评估众多疾病,如骨折、肺炎、肿瘤等。
这种检查方法简单、快速、无创,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了X线检查,放射科还可以进行CT(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CT扫描是一种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生成横断面图像的方法。
它可以在诊断过程中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
同时,CT扫描还可以用于引导手术和介入治疗,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放射科还有其他一些检查方法,例如MRI(核磁共振成像)、超声医学、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
它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应用,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虽然放射影像技术在医学上有着重要作用,但过度或不当的使用也会对身体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我们必须始终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选择和使用放射影像检查。
在放射科宣传中,我想重点强调放射科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
首先,平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受过多的放射线照射,如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和过多的X射线检查等。
其次,在进行放射影像检查时,我们应该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个人信息,如年龄、孕妇状况等,以便医生能更好地评估风险并选择最适合的检查方法。
最后,对于特殊人群,例如儿童和孕妇,应特别注意放射照射对其身体的潜在影响。
综上所述,放射科在医学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对于保护我们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需要正确使用放射影像技术,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放射防护措施

放射防护措施一、放射防护标识(一)依据标识性质,可划分四种类型:1、禁止标识:《禁止入内》2、警告标识:《射线探伤,谨防电离辐射》3、命令标识:《禁止操作》4、提示标识:《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二)标识的使用管理:——无损检测作业区域采用红白相间的标识带《禁止入内》、警示牌《射线探伤,谨防电离辐射》、警示红灯,作为警戒;——γ射线探伤机库房,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库房,危险品库房,谨防电离辐射”标识牌;——放射防护标识不得擅自拆动或损坏,若发现缺损,应按要求及时更换,故意损坏者应予以处罚。
(三)放射防护标识方法1、放射防护标识牌和标识带应设在醒目且与放射相关的位置。
2、标识带应设置在射线探伤作业区安全距离的边缘并形成封闭状态,其高度为1.2米,射线探伤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收回和保存。
3、长期性放射防护标识牌应采用正规的标识牌进行标识。
二、安全防护及剂量监测1、射线操作人员在现场检测时应佩带个人射线剂量仪、放射性报警仪、射线剂量监测仪、事故应急处理的专用防护服及专用维修工具及γ射线曝光计算尺;2、现场射线检测时,应使用红白相间的警戒带、辐射专用警戒旗及标志牌构成禁区。
标志牌应注明“放射有害、危险”和放射性国际符号,同时要求有红色闪光信号灯,必要时应派人守卫在监督区外围,防止其他人员误入辐射区;3、每次新γ源到货时应测试装源容器外的漏射线剂量率并作记录以确定是否可用。
射线作业人员搬抬γ射线连续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超过时间应有人替换;三、放射事故管理措施1、γ射线机突发事故处理预案(另行文件)。
2、γ射线机事故隐患检查a 现场检测负责人与射线作业人员应经常检查γ射线机源顶鞭阳接头与源鞭阴接头相扣连接的情况,严防γ源体脱落事故发生;b 严格执行γ射线机出入库并填写领用及返回手续管理规定;c 存放γ射线机的库房应安全可靠,严防被盗。
门诊一楼放射科健康宣床栏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一、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5.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7.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140 mmHg,舒张压≥60mmHg且<90 mmHg;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心率60~100次/分。
8.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出生后应当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9.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
10.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1.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当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2.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的产生。
13.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当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当及时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14.家养犬、猫应当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当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15.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6.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食用野生动物。
17.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
18.关注血糖变化,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当加强自我健康管理。
19.积极参加癌症筛查,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
20.每个人都可能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正确认识抑郁症和焦虑症。
21.关爱老年人,预防老年人跌倒,识别老年期痴呆。
22.选择安全、高效的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关爱妇女生殖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防护知识宣传栏
1895年伦琴(Roentgen)发现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Becqnerel)发现放射性物质铀,开启了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大门。
半个多世纪以来,以X射线影像诊断为代表的各项放射诊疗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人类防病治病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近十年以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放射诊疗的应用范围和技术手段也在迅猛发展。
同时,放射防护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我院开展的放射诊疗技术包括X射线影像诊断(普放和CT)、介入放射学。
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生物体造成伤害。
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
辐射的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在相同的照射条件下,机体不同,对辐射的反应也不同,即敏感性不同。
1.种系,不同种系的生物对辐射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总的趋势是种
系演化愈高,组织结构愈复杂,辐射敏感性愈高。
2.个体及个体发育过程,即使是同一种系,由于个体的原因,辐射
敏感性也不相同。
而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辐射敏感性也不相同。
总的趋势是随着个体的发育过程,辐射敏感性降低,但老年的机体又比成年敏感。
3.不同组织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的辐
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
人体对辐射的高度敏感组织有:淋巴组织、胸腺、骨髓、胃肠上皮、性腺和胚胎组织等;中度敏感组织有:感觉器官、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唾液腺和肾、肝、肺的上皮细胞等;轻度敏感组织有: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等;不敏感组织有:肌肉组织、软骨、骨组织和结缔组织等。
1、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
种叫“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
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
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2、生活中处处都有放射性
尽管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
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3、什么是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锝-99m等。
4、放射源的分类
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1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2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人死亡。
3类放射源属中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上述三类放射源为危险放射源。
4类放射源属低危险源。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5类放射源属极低危险源。
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在我国被盗或失控的放射源多数属于4类放射源或5类放射源。
5、放射源的防护
放射源发射的射线有:阿尔法射线(α射线)、贝塔射线(β射线)、伽玛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n射线)、X射线,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
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
一张厚纸可挡住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材料可
有效阻挡贝塔射线;伽玛射线穿透能力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
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体是基本没有危害的。
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以下三种防护手段: (一)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接触的射线就越少,受到的伤害也越小。
(二)屏蔽防护:选取适当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等)做成屏蔽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
(三)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上述三种防护手段组合应用。
6、放射源警示标志
国家标准规定,所有放射性工作场所及放射源的包装容器上都必须有警示标志。
7、放射源的应用
放射源品种很多,应用广泛,不仅在核设施,而且在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地质和煤田勘探与开采、石油开采与炼油、公路与桥梁建设、机械制造与安装、建材(尤其是水泥厂)、纺织、卷烟、造船、电力、制药、育种、造纸、冶金、仪表和钟表制造、电影制片、木材、塑料、面粉、饲料加工、电缆、荧光灯生产等各行各业都得到应用。
几十年来,放射源的应用为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医学方面放射源广泛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消毒灭菌。
在农业方面用于辐照育种,可以改良品质,增加产量,还可用于灭菌保鲜等。
在工业方面可用于石油、煤炭等资源勘探,矿石成份分析,工业
探伤、无损检测、材料改性和料位、密度、厚度测量等。
放射源还可用于人造卫星供电,火灾烟雾报警,污水治理等。
患者放射防护须知
一、放射诊疗是人类现代医学战胜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必要的、合理的放射诊疗利大于弊。
二、当您进行透视、拍片、CT、造影和介入诊疗时,医务人员会合理运用、优化选择各种放射诊疗技术,在达到诊疗目的的同时,尽量减少照射剂量。
三、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接受放射诊疗时,请务必遵从以下要求,以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最大限度地避免辐射损伤:
1、患者和陪检人员应自觉服从医务人员的安排,主动配合,使诊疗活动
2、患者和陪检人员应在规定区域候诊,远离贴有黄色辐射标识的区域。
3、未经工作人员允许,严禁随意开启射线防护铅门。
4、铅门上方的红色辐射指示灯闪亮时,严禁进出机房。
5、尽量减少陪检人员,处于孕期的家属、携带婴幼儿的家属禁止陪同检查。
6、患者及其陪检者进入各类射线机房时,可主动要求工作人员提供防护用具,或执行工作人员安排的防护措施。
7、放射诊疗完毕,请尽快离开机房,以减少散射线危害。
8、患方应遵从执业医师制定的放射诊疗方案,切勿盲目要求不必要的射线检查项目,避免无效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