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近代化的探索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总结课)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授课过程:导课: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
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六专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梳理:教师出示幻灯片“复习目标”,学生朗读目标。
屏幕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复习内容,即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一、洋务运动教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洋务运动”,完成学案上关于洋务运动的知识梳理表格。
做完之后,教师出示课件洋务运动的表格,学生同为之间交换学案,相互检查有无错误。
初中历史近代化的探索重点知识点
初中历史近代化的探索重点知识点如果没有科学的复习方法, 单靠机械的记忆想把历史这门功课学好, 简直是望洋兴叹。
小偏整理了初中历史近代化的探索重点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中历史近代化的探索重点知识点第6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曾成立竟是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养育运动评价:1.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7课戊戌变法1895 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光绪帝公车上书失败后,他们创办了《万国公报》,又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后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1898.6~9百日维新光绪帝按照维新派意图,颁布以下便法令: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戏仿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4.训练新式军队等此次变法被成为“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第8课辛亥革命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后有建立统一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成立在日本中国同盟会又成立机关刊物《民报》以三民主义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10.10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胜利后,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9课新文化运动1915年起,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建立《新青年》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性质:1.新文化运动是我过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但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初中历史的六大学习方法其一,"连缀成篇"法。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近代化的探索(2)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近代化的探索(2)
第八课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推举为总理.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又称辛亥革命.
3、1911年12月,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就职;但后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
4、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第九课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活动的兴起:背景--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
标志: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创办《新青年》杂志.两大旗帜--民主与科学.
2、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影响: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过,新文化运动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4、李大钊在十月革命后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赞扬十月革命,还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考历史专题梳理4中国近代化的探索(pdf)
专题4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导图❆专题梳理1.阶段特征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在经济上学习西方的技术,如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侧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阶段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如新文化运动。
从整体上看,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趁热打铁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公车上书记》书影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材料四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问题一:请分别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
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共同影响: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问题二:上述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的什么特点?答:曲折、艰难;都向西方学习;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等(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三:请你全面的评价第三个历史事件。
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问题四:请你根据上面提供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
答: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的起步、探索救国之路等。
近代化的探索单元知识复习要点
8.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9.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北洋军队全军覆没,随之破产。 10.运动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1. 评价: 历史背景: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 史阶段中; 运动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 资本主义。 结果:失败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 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客观作用: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 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 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 戊戌变法 1.运动时间: 1895-1898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领导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 4.政治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 义。 5.早期活动 ⑴拉开序幕:1895年公车上书。 ⑵创办刊物:《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 ⑶政治团体:强学会。 形成标志:把《万国公报》改为《中外纪闻》, 作为强学会机关报发行。 6. 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变法高潮
10.意义: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 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戊戌 变法在社会上起了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传 播奠定了基础。
11.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
第八课 辛亥革命
1.爆发时间:1911 2.领导人物:孙中山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4.革命目的:反帝反封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5.早期运动: ⑴成立兴中会 1894 孙中山 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⑵建立中国同盟会 1905 孙中山 日本东京 ①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②作用: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归纳总结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归纳总结一、促进近代化的因素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的科技、思想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开始影响中国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3、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运动的推动与促进 二、近代化事件的共同影响1、推动近代化2、促进思想解放3、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4、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等5、推动社会进步 三、阻碍近代化(没有实现近代化,没使中国富强)的因素1、西方列强的侵略;2、封建制度腐朽落后;3、战争不断,政局动荡,缺少稳定发展的环境;4、生产力落后,科技水平低;教育落后,缺乏现代知识,缺乏人才;5、传统思想的束缚;6、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四、近代化探索的感悟1、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2、中国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具有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这段探索的结果是失败,说明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五、六、2、请完成下表:西方国家的近代化历程思想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政治制度确立经济启蒙思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美国独立战争工业革命1、请完成下表: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思想政治经济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洋务运动七、知识概括⑴、近代化探索的几次运动: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下,中国追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政治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是它只是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只是经济领域的变革;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把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由经济领域的变革发展到政治领域的变革,开始追求西方的民主制度;新文化运动又把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由政治领域的层面推广到思想领域,出现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知识概括⑵、经济近代化:近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迈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
近代化探索知识点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层层推进,急速深入、艰难曲折发展或经历了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
第六课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3、主张(口号):师夷长技4、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5、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6、过程:(一)前期创办军用工业(1)口号:自强(2)成果:①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仿制西式船炮的开始)②1865年,李鸿章和曾国藩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军事工业)③左宗棠负责创办的福州船政局(远东第一大船厂)(二)后期创办民用工业 (1)口号:求富(2)成果:①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最大民用工业)②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三)创建海军: 从70年代到80年代,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水师(四)发展教育: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宗旨是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7、洋务运动的性质: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8、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9、失败根源(根本原因):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
10、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1、评价;(1)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12、洋务运动给我们的启示:仅仅依靠引进外国先进生产技术不能使国家富强。
第七课戊戌变法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一些仁人志士认为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代表人物:(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3、主张(目的):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总结
1. 近代四次探索
名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
3.提倡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代表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地主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民主派
激进学者
相关刊物
《时务报》
《国闻报》
《民报》
《新青年》
性质
失败的自救运动
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抵制了资本入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建立新式海陆军,北洋舰队。
4.创办新式学堂。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运动,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作用。
2.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第八专题:中国近代化探索
一.中国近代化探索
1.中国近代化探索:(学习西方三步走)
①学习西方技术:封建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中央:奕 ;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自救运动,维护清朝统治。
②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戊戌变法(开启中国政治近代化);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维护清朝统治。
资产阶级革命派(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孙中山;主张: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三民主义)
③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南陈北李);民主和科学。
2.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
由学习西方科技到效仿政治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
近代化的探索—2017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单元综述: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特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经历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第7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考试范围:列举洋务运动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背景:国际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完成;国内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5、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6、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区别: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洋务物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7、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又提出“求富”口号。
开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留学生。
8、结果: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9、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10、地位: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1、评价(意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12、失败原因:只学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13、启示: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第8课、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考试范围: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背景:国际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国内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近代化的探索(1)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近代化的探索(1)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六课洋务运动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这些人称为”洋务派”。
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2、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主张”师夷长技”。
初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后期以”求富”的口号,创为民用工业.洋务派运动产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第一所新式学堂。
3、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1、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等1300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要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维新变法从此拉开了序幕.2、康有为、梁启超在公车上书失败后在北京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创办机关报《中外纪闻》。
3、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诏书,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4、内容: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育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训练新式军队;戊戍变法失败原因:1.维新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大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切身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力量过于强大,2.采取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17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一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
建立资 产阶级 的民主 共和国
结果:被袁 世凯窃取了 胜利的果实。 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的现状,没 有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任务。 是中国历史 上一次空前 的思想大解 放运动,启 发人们追求 民主和科学, 探索救国救 民的真理。 末页
袁世 凯准 备复 辟
1915 年
①口号:民主、科学; ②主阵地:陈独秀创办的《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 ③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 (思想近代 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化)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首页 末页
材料五:“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 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 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 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首页
首页
末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林文忠公始译洋报”,《海国图志》出 版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①背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在世界 上逐渐落伍了;英国的武装挑衅及鸦片战争中 国战败。②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首页
末页
(2)材料二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 ?清政府为寻求“御侮自强”之术而在教育上 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①洋务运动。②开办京师同文馆。
解放 思想
首页
专题启示
1. 2. 3. 4.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首页
末页
一、(2016•广西南宁)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东方逐 渐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阅读下列材料并 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 为绝对的。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务 ……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 处死官吏与百姓……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 书人只能读“四书”……因此,这个政权可说是中国 历史上前所未见的专横暴力。
2017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近代化的探索
29.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 月革命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 .胡适 30.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群运动 D.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31.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B.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近代化的概念:
所谓近代化是指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向 近代的工业文明转变,它包括经济上的工 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上 的科学化、社会层面的城市化等。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向西方 学习的过程,学习西方分三步走:
第一步:学习西方技术
洋务运动
第二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三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7.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C)
第二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1898年)、辛亥革命(1911年)
1、戊戌变法(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或改良派 领导人: 康有为、梁启超 目的: 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 作用: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最大作用)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1.辛亥革命最早爆发于:( A) A.武昌 B.汉阳 C.汉口 D.南京 2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是在( B ) A.武昌 B.南京 C.广州 D.北京 23.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A ) A.孙中山 B.黎元洪 C.袁世凯 D.黄兴 24.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D)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中考历史热点:近代化的探索
中考历史热点:近代化的探索一.洋务运动: 19 世纪60 ― 90 年代 "师夷长技以制夷"1 .内容:( 1 ) 60 年代:"自强" 军事工业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
(2 ) 70 年代:"求富" 民用工业有李鸿章创办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2 .评价: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 、公车上书: 1895 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标志维新变法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2 、百日维新: 1898 年 6 月 11 日 -9 月 21 日(1 )内容: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2 )影响: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三.辛亥革命1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1894 年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905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2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3 、武昌起义: 1911 年 10 月 10 日爆发;后全国有 14 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史称辛亥革命4 .历史意义(1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 )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 )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权利,思想上获得大解放,促使人们继续探索救国救道路四.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口号是民主、科学1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
201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化进程探索
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探索【知识梳理】一、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中国近代化限于“器物”层面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核心内容是经济领域的近代化。
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同时又促进了文化和军事领域近代化的起步。
在它的诱导下,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洋务运动——近代化的开端(1)时间:开始:19世纪年代,结束: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2)口号:前期——“”;后期——“求富”(3)内容:①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军事工业:(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等。
②创办近代海军:筹建了、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③创办新式学堂如及许多军事学堂。
培养了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4)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5)目的(即失败的原因):维护,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6)作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7)地位: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由“器物”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再上升到“思想观念”层面。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使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
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的发展,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进行了新文化运动,把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1.戊戌变法——近代政治民主化的第一次探索(1)背景: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考历史复习要点:近代化探索
中考历史复习要点:近代化探索一、近代化含义所谓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它包括经济、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其中,它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同时还包括思想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等。
本专题主要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二、知识提纲三、主干知识梳理(一)近代化的起步(开始)-----洋务运动【《中国历史第三册》51~53页】1.洋务运动背景、目的、发动者、代表人物、时间、口号、任务、内容、性质、评价(1)背景: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②清朝内外交困(内指太平天国运动,外指列强侵略)。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镇压人民,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发动者: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4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5)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结束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6)口号(思想主张)和任务:前期:“自强”主要任务是发展军事工业;后期:“求富”主要任务是发展民用工业。
(7)内容:①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创办)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创办)设备最齐全的一个船舶制造厂②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创办)③筹建海军:19世纪70~80年代中期,筹建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水师;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
④兴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原因: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1861年总理衙门建立)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作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1862年洋务派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如留学回国的严复、詹天佑等,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代化的探索
3、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原因)是:外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因是太平天国运动。
针对西方列强武器先进,洋务运动前期提出“自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性质的企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
后期以“求富”为目标创办了一批民用性质企业。
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等)。
洋务运动失败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4、评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历史地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5、揭开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意义)的事件是“公车上书”。
历史背景是《马关条约》签订,领导人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主要内容是拒和,迁都,变法。
6、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失败原因: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
主要客观原因是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戊戌变法的最大历史功绩是思想启蒙(即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它由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
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中华民国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即三权分立原则)。
说辛亥革命成功的理由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说辛亥革命失败的理由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8、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
2017年中考历史知识考点:近代化发展的进程
[键入文字]2017 年中考历史知识考点:近代化发展的进程为了帮助大家提高历史的学习能力,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历史辅导资料,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前来我站学习。
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进程及阶段特征1.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 年)(1)起步阶段(1840——189 年):1 世纪40 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近代企业在中国被迫开放的港口城市出现,这些企业使用机器生产,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1 世纪60 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领导的,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军工企业,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到了中国;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的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 年):是最重要的阶段。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①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重大突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2 年中共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向西方学习,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考历史近代化的探索知识点总结近代化的探索
一、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①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②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③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④主张(口号):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⑤洋务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⑥破产: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⑦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⑧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①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③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
④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⑤失败原因: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⑥意义与启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②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③主张: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⑤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败因:主观是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客观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⑥意义启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新文化运动(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①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军阀混战)、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尖锐冲突)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③主张:提出了
“民主”和“科学”的口号④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⑤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⑥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
1、地主阶级
(1)新思潮的萌发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着《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张謇提出“实业救国”。
(2)地主阶级洋务派
以奕欣、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自强”“求富”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客观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专制(维护清王朝)、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资产阶级激进派
提倡民主和科学,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3、农民阶级
(1)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2)义和团运动,抗击外国侵略势力(八国联军)
三、归结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