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分类基本知识
岩石的种类与介绍

凝灰岩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也可以作为
制造水泥的原料和提取钾肥的原料。
火山凝灰岩简称。一种压实固结的
火山碎屑岩,在颜色和形态上有点像混
凝土。主要由粒径小于2毫米的晶屑、
岩屑及玻屑组成。碎屑物质小于50%,分
选很差,填隙物是更细的火山微尘。质软
多孔隙。按火山碎屑物的物态可以进一
步细分为:玻屑凝灰岩、晶屑凝灰岩、
1
岩石的种类:
泥岩是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 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 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 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 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 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常见类型有:① 钙质泥岩。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 湖相的沉积岩层。②铁质泥岩。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 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③硅质泥岩。SiO2含 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 质岩、锰质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 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泥岩结构 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 颗粒。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
以南则为石墨片岩云母片岩为多。
5
大理岩
矿物成分: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 经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形成,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含量一般 大于50%,有的可达99%。但是除少数纯大理岩外,在一般大理 岩中往往含有少量的其他变质矿物。由于原来岩石中所含的杂质种 类不同(如硅质、泥质、碳质、铁质、火山碎屑物质等),以及变 质作用的温度、压力和水溶液含量等的差别,大理岩中伴生的矿物 种类也不同。例如,由较纯的碳酸盐岩石形成的大理岩中,方解石 和白云石占90%以上,有时可含有很少的石墨、白云母、磁铁矿、 黄铁矿等,在低温高压条件下方解石可转变成文石;由含硅质的碳 酸盐岩石形成的大理岩中,在中、低温时可含有滑石、透闪石、阳 起石、石英等,在中、高温时可含有透辉石、斜方辉石、镁橄榄石、 硅灰石、方镁石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可出现粒硅钙石、钙镁橄榄 石、镁黄长石等;由含泥质的碳酸盐岩石形成的大理岩中,在中、 低温时可含有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黝帘石、符山石、黑云母、 酸性斜长石、微斜长石等,在中、高温时可含有方柱石、钙铝榴石、 粒硅镁石、金云母、尖晶石、磷灰石、中基性斜长石、正长石等。 结构构造:大理岩一般具有典型的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 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 结构。在某些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中,由于方解石的光轴成 定向排列,使大理岩具有较强的透光性,如有的大理岩可透光2厘 米,个别大理岩的透光性可达3~4厘米,它们是优良的雕刻材料。 大理岩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 条纹、斑块或斑点等构造,它们经加工后便成为具有不同颜色和花
岩石高中地理

岩石高中地理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构成成分之一,岩石的形成和分布是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下面我将结合课程内容,进一步阐述岩石的形成、分类和地理意义。
一、岩石的形成岩石的形成有三种类型: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岩浆或熔岩在地壳或地表冷却结晶而成的岩石。
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是火成岩形成的两种主要方式。
火山喷发会喷出火山岩,而岩浆侵入会形成深成岩。
火成岩的分类有:酸性岩和基性岩。
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在地表沉积、压实、胶结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包括砂岩、泥岩、石灰岩等。
沉积岩的形成与沉积介质和环境有关,可以反映地球历史上的地形、气候、生物等信息。
3. 变质岩: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化学作用等条件下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包括片麻岩、云母片岩、石英岩等。
变质岩的形成与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质作用有关。
二、岩石的分类岩石可以按照形成方式、岩性、颜色、化学成分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1. 按形成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 按岩性分类:可以分为火山岩、侵入岩、碎屑岩、化学沉积岩、生物沉积岩等。
3. 按颜色分类:可以分为黑色、白色、灰色、红色、黄色等。
4. 按化学成分分类:可以分为酸性岩、基性岩、中性岩等。
三、岩石的地理意义岩石是地球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分布和变化对地球的形成、演化和环境变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岩石可以反映地球的历史和演化:通过对岩石的分析,可以了解地球历史上的地形、气候、生物等信息,揭示地球演化的过程。
2. 岩石控制着地貌的形态和分布:不同的岩石对于地表形态和地貌的形成都有不同的影响。
比如,石灰岩容易被水侵蚀,形成溶洞和地下水系。
3. 岩石是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许多矿物都是由特定的岩石形成的,比如铁矿石、铜矿石等。
研究岩石的分布和性质,可以找到矿产资源的富集区域和开采方法。
4. 岩石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岩石对水质、土壤和生态环境等都有不同的影响。
地质中岩石的分类

地质中岩石的分类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演化过程的科学。
岩石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对于地质学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岩石的成因和组成特征,可以将岩石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一、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球上的岩浆在地壳中冷却和凝固形成的。
根据岩浆的成因和凝固过程的不同,火成岩又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大类。
1. 侵入岩侵入岩是指岩浆从地壳深部上升,进入地壳上部岩石体中,在其中冷却和凝固形成的岩石。
侵入岩有较大的岩石体积,比如花岗岩、二长岩等。
花岗岩是由于深部岩浆侵入地壳中,在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一种酸性侵入岩。
二长岩是一种碱性侵入岩,主要由长石和斜长石组成。
2. 喷出岩喷出岩是指岩浆从地壳中喷出并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喷出岩有较小的岩石体积,比如玄武岩、安山岩等。
玄武岩是一种黑色或暗绿色的基性岩石,主要由斜长石、辉石和橄榄石组成。
安山岩是一种灰色或暗绿色的中性岩石,主要由斜长石和辉石组成。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屑、生物遗骸或溶解物质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
根据沉积岩的成因和沉积环境的不同,可以将沉积岩分为碎屑岩、生物岩和化学沉积岩三类。
1. 碎屑岩碎屑岩是由岩屑经过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
岩屑可以是砂粒、泥粒或砾石等。
根据岩屑的粒度不同,碎屑岩可以分为砂岩、泥岩和砾岩等。
砂岩是由砂粒组成的岩石,粒度较粗;泥岩是由泥粒组成的岩石,粒度较细;砾岩是由砾石组成的岩石,砾石的粒径大于2毫米。
2. 生物岩生物岩是由生物遗骸经过堆积和压实作用形成的岩石。
根据生物遗骸的类型和含量不同,生物岩可以分为珊瑚岩、骨灰岩和石灰岩等。
珊瑚岩是由珊瑚、藻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遗骸形成的岩石;骨灰岩是由动物骨骼的遗骸形成的岩石;石灰岩是由石灰质的沉积物形成的岩石。
3. 化学沉积岩化学沉积岩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通过沉积和结晶作用形成的岩石。
根据溶解物质的不同,化学沉积岩可以分为石膏岩、盐岩和磷灰石岩等。
石膏岩是由石膏沉积物形成的岩石;盐岩是由盐类沉积物形成的岩石;磷灰石岩是由磷酸盐沉积物形成的岩石。
岩石类知识点总结归纳

岩石类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岩石的分类地球上的岩石可以大致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它们各自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下熔岩在地表或地下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
根据岩浆凝固的地点、速度和环境不同,可以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两类。
(1)深成岩:深成岩是在地壳深部形成的岩石,其凝固速度较慢,结晶度高,晶粒明显,例如花岗岩、辉石岩等。
(2)浅成岩:浅成岩是在地表或浅部形成的岩石,凝固速度较快,结晶度低,晶粒细小,例如玄武岩、安山岩等。
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物等在沉积作用下,经过压实、胶结而形成的岩石。
它是地球表面最为广泛的岩石类型,包括砂岩、页岩、煤等。
3. 变质岩变质岩是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经历了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作用通常发生在岩石的深部,包括片岩、云母片麻岩、大理岩等。
二、岩石的成因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各自独特的形成过程和成因。
1. 火成岩的成因火成岩是从地球内部升华或熔化的物质凝固而成。
其成因主要包括玄武质岩熔融、沉积岩熔融、地壳物质的再结晶等。
2. 沉积岩的成因沉积岩是由岩屑、生物残骸等在沉积过程中经受水、风、冰等力量的作用而形成的。
其成因主要包括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有机沉积等。
3. 变质岩的成因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原有岩石发生了结晶、融化等变质作用而形成的。
其成因主要包括热液变质、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等。
三、岩石的特征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各自的特征,这些特征是我们进行岩石鉴定和研究的重要依据。
1. 火成岩的特征火成岩的特征包括晶粒结构、矿物成分和斑晶等。
晶粒结构主要有玻璃质、细粒、晶粒状等形态,矿物成分主要包括石英、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等。
2. 沉积岩的特征沉积岩的特征包括层理、颗粒度和化石等。
层理主要反映了沉积过程中的沉积结构和沉积环境,颗粒度反映了岩石的颗粒大小和分布,化石则反映了沉积岩的年代和古生态环境。
3. 变质岩的特征变质岩的特征包括岩石的结构、矿物组成和构造特征。
岩石类型的识别

岩石类型的识别岩石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固体材料,广泛存在于地壳的各个角落。
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组成成分不尽相同,因此具有各种不同的特征和性质。
对于地质学家、岩石学家和矿物学家来说,准确识别岩石类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岩石类型的识别方法,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并准确判断不同类型的岩石。
一、岩石基本分类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可以将岩石基本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冷却凝固形成的,如花岗岩和玄武岩;沉积岩是由颗粒或溶解沉积作用形成的,如砂岩和石灰岩;变质岩是在地壳深处由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如页岩和片麻岩。
二、岩石识别方法1. 外观特征观察岩石的外观特征是最直观的识别方法之一。
首先需要观察岩石的颜色、质地和结构。
比如火成岩常常具有均匀的颜色和密度,沉积岩可能呈现层状结构,而变质岩可能具有糖蜜状的纹理。
2. 矿物成分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对于识别岩石类型至关重要。
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岩石中所含的矿物种类和含量。
例如,石英是火成岩中常见的矿物,长石在变质岩中比较常见。
3. 结构特征岩石的结构也是识别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火成岩通常具有均一的结晶结构,而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和沉积结构,变质岩则可能呈现出片层状结构。
4. 保存环境不同类型的岩石形成于不同的地质环境,因此观察岩石的保存环境也有助于其识别。
例如,沉积岩常常保存在沉积盆地和海洋中,火成岩则可能形成于火山活动的地区。
5. 特殊性质测试一些特殊性质测试也可以帮助进一步确认岩石类型。
例如,酸性测试可以帮助识别出石灰岩,磁性测试可以区分含有磁性矿物的岩石。
三、实例分析以花岗岩为例,介绍具体的岩石识别方法。
花岗岩是一种典型的火成岩,常见于地壳深处的岩浆喷发地区。
通过观察花岗岩的颜色和结构,可以发现其呈现出均匀的颗粒结构和醒目的晶粒。
使用显微镜观察,可以进一步确定花岗岩中所含的矿物种类,比如长石和石英。
此外,花岗岩通常与变质岩接触,也可以通过观察岩石保存环境来判断。
岩石土壤知识点归纳总结

岩石土壤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岩石的基本知识点总结1. 定义:岩石是由一个或多个矿物组成的固体矿物结合体,是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2. 分类:岩石主要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火成岩是由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凝固而形成的;沉积岩是由岩石碎屑、有机物等通过风化、运移、沉积过程形成的;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由已有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
3. 特性:岩石具有硬度大、结构密实、化学成分复杂等特点,不同类别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性。
4. 地质意义:岩石记录着地球历史的变迁和演化,通过对岩石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5.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岩石是建筑材料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此外,一些珍贵的矿产资源也是由特定类型的岩石形成的。
二、土壤的基本知识点总结1. 定义:土壤是由岩石通过风化、物理、化学作用以及有机物质的加入形成的一层薄而松散的表层,是生物生长和生存的重要基础。
2. 分类:土壤可以分为沙土、壤土、粘土三类。
沙土颗粒粗大,透气性好;壤土颗粒适中,适合作为耕地;粘土颗粒细小,透水性差。
3. 特性:土壤具有吸附、保肥、调节水分和气候等特性,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和水份。
4. 地质意义:土壤是岩石风化形成的产物,通过对土壤的研究也可以了解岩石的风化和变质过程。
5.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土壤是农业的基础,也是建筑、园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资源。
土壤的健康状况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岩石与土壤之间的关系1. 岩石是土壤的物质来源,土壤是岩石风化形成的产物。
2. 土壤中含有硅、铁、铝等元素是由岩石风化而来的。
3. 土壤的类型和特性受到岩石的影响,不同的岩石类型风化形成的土壤也不同。
4. 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对岩石的风化起着重要作用。
四、岩石与土壤的保护和利用1. 岩石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环境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科学矿产勘查、合理矿产开发等手段,保护和利用岩石资源。
2.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农业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地理岩石知识点

高考地理岩石知识点地理学科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地理的岩石知识点是考生们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以综合的方式介绍高考地理岩石知识点,帮助考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一、岩石分类岩石是地壳中的主要构成物质,根据其形成过程和组成成分的不同,可以将岩石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和凝固形成的岩石,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两种。
深成岩包括花岗岩、玄武岩等,而浅成岩则包括安山岩、流纹岩等。
2. 沉积岩沉积岩是指由岩石碎屑、有机物质等在沉积过程中经过压实和胶结形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3. 变质岩变质岩是指由岩石在高温、高压等地质条件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片麻岩、云母片岩等。
二、岩石的成因和特点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和特点,考生们需了解各种岩石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特点。
1. 火成岩的成因和特点火成岩是地球内部岩浆冷却凝固所形成,具有晶粒状结构、硬度大、密度大以及较好的机械强度等特点。
2. 沉积岩的成因和特点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物质等在沉积过程中形成,具有层理明显、孔隙度大以及受力能力弱等特点。
3. 变质岩的成因和特点变质岩是由岩石在高温、高压等地质条件下发生变质而形成,具有晶粒重新排列、物理性能改变以及旧岩石的痕迹消失等特点。
三、岩石的应用价值岩石不仅是地壳构造的产物,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考生们需要了解不同岩石的应用领域。
1. 火成岩的应用价值火成岩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道路材料以及工艺品等领域,如花岗岩可用于建筑装饰,玄武岩可用于道路铺设。
2. 沉积岩的应用价值沉积岩主要应用于建筑材料、水泥制造以及化肥生产等方面,如石灰岩可用于制造水泥,石膏可用于化肥生产。
3. 变质岩的应用价值变质岩由于其高硬度和较好的机械强度,主要应用于建筑材料和雕刻工艺等领域,如云母片岩可用于屋顶瓦片制作。
四、地质灾害与岩石地质灾害与岩石密切相关,掌握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岩石的关系,对理解和应对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科学岩石分类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岩石分类知识点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构成物质之一。
它们可以分为三类: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岩石分类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下文将详细介绍七年级科学岩石分类的知识点。
1.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水或风将小岩石或碎屑堆积在一起形成的。
这些岩石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碎屑岩,化学沉淀岩和生物岩。
1.1 碎屑岩碎屑岩是由其他岩石断裂和风化形成的。
这些岩石可以看到单独的碎片和孔隙。
最常见的碎屑岩是砂岩、泥岩和砾岩。
1.2 化学沉淀岩化学沉淀岩是由水中溶解的无机物质沉淀而形成。
这种岩石的共同点是它们通常非常脆弱且易于侵蚀。
最常见的化学沉淀岩是石灰石和盐岩。
1.3 生物岩生物岩是由死亡的有机物质形成的。
这些岩石通常含有化石,因为它们是从旧的生物质中形成的。
最常见的生物岩是石灰岩、煤炭和石油。
2. 火山岩火山岩是在火山爆发时形成的。
这些岩石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火山喷发岩和玄武岩。
2.1 火山喷发岩火山喷发岩又称火山碎屑岩,是在火山爆发时形成的碎屑。
这些岩石通常是灰色或棕色,因为它们是由碎片和小颗粒形成的。
最常见的火山喷发岩是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
2.2 玄武岩玄武岩是在深海喷发口形成的,和火山喷发岩的形成过程不同。
这些岩石颜色通常是深色、斑纹或黑色。
最常见的玄武岩是玄武岩和玄武岩玻璃。
3. 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原始岩石在地壳变形和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这些岩石通常是坚硬和密实的,因为它们经过了极高的温度和压力。
变质岩可以分为片岩、麻岩和云母岩。
3.1 片岩片岩是由泥岩、砂岩或石灰岩在地壳变形时形成的。
片岩通常是带有层状结构和细粒状的纹理。
3.2 麻岩麻岩是由岩浆在地壳变形时形成的。
麻岩的颜色通常是黑色和灰色,它们通常是坚硬和紧密结合的。
3.3 云母岩云母岩是由粘土和蒙脱石变质而形成的。
它们颜色通常是灰色和绿色,它们通常是脆弱的且容易分层。
以上是七年级科学岩石分类的知识点。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基本知识点是理解更高级的地质学知识的基础。
岩石类知识点总结大全

岩石类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岩石的基本分类1. 岩石的定义岩石是由矿物质、玻璃或有机物质等在地质作用下固结而成的坚硬的块状或片状的地壳构造体,是地球的主要构成要素。
岩石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矿物质组成的固体结构。
2. 常见的岩石分类岩石可以根据其成因、特征和成分等不同来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1) 按成因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2) 按特征分类:板岩、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3) 按成分分类:酸性岩石、中性岩石、碱性岩石3. 岩石的特点不同种类的岩石有不同的特点,例如:颗粒大小、质地、颜色、密度等方面的特征。
这些特点常常反映了岩石的形成条件和历史。
二、常见岩石的特点、成分及用途1. 火成岩火成岩是在地球表面以上或以下由岩浆凝固形成的岩石。
它包括玄武岩、花岗岩、安山岩等。
火成岩中主要包含石英、长石等矿物。
火成岩可以用于建筑、雕刻、装饰等方面。
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物或化学沉淀物在地表被堆积、压实后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沉积岩多用于建筑、路面、雕塑等领域。
3. 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由火成岩、沉积岩等岩石改造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包括片岩、页岩、大理岩等。
变质岩的特点是由于高温高压的作用,岩石中的矿物质晶粒比较细致紧密,岩石结构比较坚硬,因此广泛应用于石材、建筑装饰等领域。
三、岩石的形成1. 火成岩的形成火成岩是由岩浆在地下或地表冷却凝结形成的,主要有玄武岩、安山岩、花岗岩等。
火成岩的形成需要高温和高压等条件。
2. 沉积岩的形成沉积岩是从陆地或海洋中由碎屑经过堆积和压实形成的,主要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沉积岩常常是在地壳运动或其他作用下,经历了长时间的沉积和压实形成的。
3. 变质岩的形成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由其他类型的岩石改造而成的,主要有片岩、大理岩、云母片岩等。
变质岩的形成需要在深部地壳里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岩石的晶粒会被重新排列并形成新的矿物晶体。
地理基础知识——岩石的分类

地理基础知识——岩石的分类地球是一颗岩态行星,四大圈层其中的岩石圈包括上地幔和整个地壳,也就是软流层以上的岩石圈层,厚度在60~120千米左右。
地球上坚硬的岩石主要就存在于这里在,同时在这里运作与转化。
岩石按照成因和特征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一、岩浆岩这类岩石是由岩浆凝固冷却形成的。
岩浆喷涌出地面而凝固冷却形成的岩石是喷出岩;有时岩浆不喷涌出地表凝固,而是侵入地壳或还没有喷涌出地面就已经凝固,以此形成的岩石是侵入岩。
玄武岩喷出岩类型中最常见的就是玄武岩了,玄武岩比较稀松、多孔。
岩浆从地下喷涌出地表后,由于受到压力相比起地下已经大大减少,岩浆中的气体成分扩散逃逸,所以冷却形成的岩石有一般有小气孔,密度也较小。
流纹岩、安山岩等都属于喷出岩类型。
花岗岩花岗岩是最常见的侵入岩类型,它的特征和喷出岩相比,可就不一样了。
地下的压力大,岩浆被紧紧挤压着的状态下,冷却凝固的时间往往比地面上的岩浆凝固冷却时间要长。
所以,它更有足够充分的时间使矿物结晶,同时密度也更大。
我们看到的侵入岩类型,它们有晶体晶粒的状态与结构,而且岩石质地是比较坚硬的。
二、沉积岩在整个地表,沉积岩占了70%左右,是地表分布最多的一大类岩石。
但是在整个岩石圈,沉积岩只占了5%的份额。
露出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碎屑物质;再被大气、水流移动到其他地方沉积下来,然后就会固结成岩。
沉积岩样貌沉积岩类型岩石有砾岩、砂岩、泥质岩等,其中硕岩的碎屑粒径最大,泥质岩碎屑粒径最小。
页岩、石灰岩等也属于沉积岩。
硕岩石灰岩在地表被长期侵蚀后,会形成这样的一种岩石叫太湖石,根本上讲它还是沉积岩类型中的石灰岩。
三、变质岩原本的岩石,如岩浆岩、沉积岩等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的作用下,在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岩石的结构、形态,甚至矿物成分发生了变化,由此形成的岩石是变质岩。
根据不同的成因,可以分为动力变质岩(比如糜棱岩)、区域变质岩(大理岩)、接触变质岩(矽卡岩)、气液变质岩(蛇纹岩)等等。
岩石类知识点总结

岩石类知识点总结火成岩是岩浆在地壳表面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火成岩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发岩两种类型。
侵入岩是在地下凝固的岩浆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辉绿岩等;而喷发岩是在地表凝固的岩浆形成的岩石,如玄武岩、安山岩等。
火成岩的结晶程度和颗粒大小取决于岩浆的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快,结晶程度越低,颗粒越细。
沉积岩是由岩石颗粒在水或风力的作用下沉积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可以分为碎屑岩、化学沉积岩和有机沉积岩三种类型。
碎屑岩是由碎屑颗粒在水或风力作用下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砂岩、泥岩等;化学沉积岩是由溶解物质在水中析出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盐岩等;有机沉积岩是由有机物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煤岩、石油岩等。
沉积岩保存了很多古生物和地质信息,对研究地球历史和古生物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变质岩是在高温和高压下由火成岩、沉积岩或变质岩本身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可以分为片岩、云母片岩、角闪片岩、纹理岩、大理岩等多种类型。
变质岩的形成与构造变形和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对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质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岩石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
岩石可以用于建筑材料、工业原料、工艺品制作等多个方面。
火成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等常用于建筑材料和雕刻艺术;沉积岩如石灰岩、石膏等常用于水泥和建筑材料的生产;变质岩如大理岩、云母片岩等常用于室内装饰材料和雕刻艺术。
岩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地质学研究中,岩石是重要的地质记录载体,它记载了地球的演化历史,包含了大量的地质信息。
通过对岩石的研究,可以探寻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历史,研究地壳和地球内部的构造、组成和变化。
岩石研究对地质学和资源勘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岩石是地壳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地球演化的重要记录载体,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岩石资源,是当前和未来面临的重要问题。
同时,加强岩石研究和开发利用,可以为地质学和资源勘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岩石分类岩石分类有什么

岩石分类岩石分类有什么
岩石是由矿物所构成的,是矿物的天然集合体,矿物不同,所构成的岩石也不同,那么,大家知道岩石分类有哪些吗?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岩石分类吧。
地壳中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包括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砾岩、砂岩、页岩;变质岩包括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1、岩浆岩的成因:地幔中呈流动状态的炽热岩浆向地表上升冷凝结晶形成岩浆岩,其中花岗岩类的岩石是由于岩浆侵入地壳,在地壳中慢慢冷却,有足够的时间在冷却之前形成晶体,称为侵入岩,如花岗岩。
还有一类情况是岩浆快速上升,直到喷出地表,接触到大气或海水时冷却形成岩石,称为喷出岩,如玄武岩、黑曜岩。
2、沉积岩的成因: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 5%,沉积岩主要包括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3、变质岩的成因: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能使所有岩石变成变质岩,当岩石变成变质岩后,它的外形、构造、晶粒结构以及矿物组成都会发生变化,岩浆岩、沉积岩都可以变成变质岩,一种变质岩也可以变成另一种变质岩,变质岩比如大理岩、板岩等。
三大类岩石是可以通过各种成岩作用相互转化的,这也就形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
地理岩石有关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岩石有关的知识点总结一、岩石的分类地质学家通常将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这三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各不相同。
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熔岩冷却凝固而成的一种岩石。
熔岩是地球内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岩石熔融形成的熔融物质,从火山口喷发出来后,在地表凝固形成火成岩。
常见的火成岩有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等。
这类岩石通常具有质地坚硬、结晶度高的特点。
2. 沉积岩沉积岩是通过岩屑、生物骨骼、化学沉淀等物质在水、风、冰等自然力的作用下,沉积在地表,经过堆积压实形成的一种岩石。
沉积岩通常呈层状分布,表面上常能看到沉积结构。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粘土岩、石灰岩等。
3. 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岩石经过高温、高压、化学活动等地质作用而发生组织结构、矿物成分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变质岩具有韧性、坚硬、晶粒状等特点。
常见的变质岩有片麻岩、云母片岩、石英岩等。
二、岩石的形成岩石是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地质作用的产物,形成过程受地质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种因素影响。
1. 火成岩的形成火成岩是由地壳深部的熔岩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
火成岩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岩浆的熔融、喷发和冷却凝固等阶段。
岩浆是地球深部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熔融物质,当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火成岩。
火成岩的形成过程通常伴随着火山的喷发和岩浆的冷却过程。
2. 沉积岩的形成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是通过物质在水、风、冰等自然力的作用下,颗粒在地表沉积积累而形成的。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包括物质的输送、沉积和压实结晶等过程。
当物质在地表沉积堆积到一定厚度后,经过压实形成成石,最终形成沉积岩。
3. 变质岩的形成变质岩的形成是在高温、高压、化学活动等地质作用下,岩石发生组织结构、矿物成分的改变而形成的。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包括岩石的变质作用、矿物成分的改变和结构的重组等过程。
当岩石在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后,原有的岩石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
三、岩石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根据岩石的成分、结构、形态等方面而确定的。
岩石基本知识

岩石基本知识
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材料之一,由不同的矿物质组成,是地球地壳和地幔的主要组成部分。
岩石可以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却结晶而成的,常见的火成岩有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等。
火成岩具有结晶颗粒明显、质地坚硬、不易风化的特点。
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火成岩,它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用于建筑、雕刻和装饰等。
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在地表或水中逐层堆积而成的,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泥岩、页岩等。
沉积岩通常由石英、长石、云母、黑云母、角闪石、石灰石等矿物质组成,是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主要产地。
变质岩是由原有的岩石在高温和高压的环境下发生化学、物理变化而形成的,常见的变质岩有片岩、云母片岩、石英岩等。
变质岩具有斑状、层状的结构,质地坚硬、致密、富有纹理和光泽。
岩石的成因和性质直接影响着它们的用途和价值。
例如,花岗岩具有高硬度、不易磨损的特点,常用于建筑、雕刻和装饰等;石灰石可以用于制作水泥、陶瓷和化肥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
除了岩石的成因和性质外,还有一些与岩石相关的重要概念。
例如,岩石的强度、脆性、热膨胀系数等是评估其物理性质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岩石的断口、颜色、形状等特征,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判断岩石的成因和历史。
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材料之一,具有丰富的种类和用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岩石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地球资源,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岩石知识点总结

初中岩石知识点总结一、岩石的类型1. 岩石的分类岩石主要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这三大类。
其中火成岩是由地壳深部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例如花岗岩和玄武岩;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体或化学沉淀物堆积形成的岩石,例如砂岩和页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火成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例如片岩和大理岩。
2. 岩石的性质不同类型的岩石有着不同的性质,火成岩的结晶颗粒大,硬度高,抗风化能力强;沉积岩的颗粒细腻,有层状结构,容易分层剥离;变质岩的结晶颗粒较小而有序,硬度高,抗风化能力也强。
二、岩石的形成1. 火成岩的形成火成岩是由地壳深部的高温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岩浆可以分为玄武岩、花岗岩等,根据其形成条件和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2. 沉积岩的形成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体或化学沉积物经过风化、磨蚀、沉积、压实等过程形成的。
其形成有着特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湖泊、海洋、河流等。
3. 变质岩的形成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的岩石(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在不融化的情况下发生了结晶、形状、次生矿物或原有矿物的排列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形成了变质岩。
三、岩石的用途岩石在生活中有着多种用途。
火成岩可以用来建筑、雕刻和装饰等;沉积岩可以制作砖头、石灰等;变质岩可以作为地质材料和装饰材料等。
四、国内外的岩石地质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种类繁多。
主要分布在东北的火成岩、华北的变质岩、长江中下游的火成岩和沉积岩、西南的岩石构造多样。
五、岩石的保护与治理由于自然条件剥蚀、水文作用、地质活动等,岩石往往受到自然侵蚀的影响。
对于岩石的保护与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总结:岩石作为地球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学们应该通过学习岩石的相关知识,了解岩石的形成、类型和用途,进而增强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岩石的保护与治理,促进岩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岩石分类基本知识

第三章岩石特征在岩石圈中岩石种类繁多,按照成因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这三大类岩石在本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在野外识别和描述这三大类岩石是地质认识实习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认识各种地质现象的基础。
第一节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水、大气、生物、生物化学以及重力等的作用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同时也有火山喷发物质、生物以及宇宙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的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本区沉积岩主要有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两大类和火山碎屑岩。
一、陆源碎屑岩陆源碎屑岩是指陆源碎屑颗粒经过机械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根据碎屑颗粒的粒度大小又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四类。
1.砾岩本区砾岩按所在层位分为底砾岩和层间砾岩两种类型;根据砾石成分,把砾岩分为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两类。
底砾岩是在大旋回底部,即在假整合或角度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如长龙山组底部硅质砾底砾岩、府君山组底部泥灰质砾底砾岩、馒头组底部泥灰质砾底砾岩、本溪组底部白云质灰岩砾底砾岩以及北票组底部各种砂质砾底砾岩。
层间砾岩整合地夹于其它岩层间,与下伏地层连续沉积。
如石千蜂组中的层间砾岩(砂页岩沉积韵律的底部、但砾石成分为砂质、泥质及燧石等)和北票组中的层间砾岩〔砾石成分为各种砂岩及燧石〕。
单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单一,同种成分的砾石占75%以上。
这种单一成分可以是稳定性较高的岩屑或矿屑,也可以是风化稳定性较低的岩屑。
前者主要是石英岩质砾岩,它是长期改造的产物,多见于滨岸沉积。
后者常见为石灰岩质角砾岩,它是岩石破碎后就近快速堆积并被埋藏的产物。
复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复杂,砾岩中含有多种成分的砾石,任何一种成分的砾石都不超过50%,砾岩的成分直接与母岩区有关。
这种砾岩在河流沉积及山前堆积物中常见。
2.砂岩按粒度可分为粗砂岩(颗粒粒径为2~0.5mm)、中砂岩(颗粒粒径为0.5~0.25mm)和细砂岩(颗粒粒径为0.25~0.1mm)。
岩石分类与特征

岩石分类与特征岩石是地壳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产物。
岩石的形成、组成以及物理特征各异,这使得它们可以通过分类系统进行划分。
本文将介绍岩石的分类以及各类岩石的特征。
一、岩石的分类方式岩石可以按照其形成方式和组成进行分类。
根据形成方式,岩石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根据组成,岩石可以分为石英岩、石灰岩、花岗岩、片麻岩、大理岩等多种类型。
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熔融状态下的岩浆在地壳深部冷却凝固形成的。
根据岩浆的成分和结晶方式,火成岩又可分为酸性火成岩、中性火成岩和基性火成岩三类。
- 酸性火成岩:主要由含有高硅酸盐成分的岩浆形成,例如花岗岩、流纹岩等。
这类岩石晶粒较大,牢固坚硬,常用作建筑和雕刻材料。
- 中性火成岩:含有中等硅酸盐成分的岩浆形成,例如安山岩、闪长岩等。
这类岩石晶粒较细,强度适中,广泛应用于建筑和路基工程。
- 基性火成岩:含有较低硅酸盐成分的岩浆形成,例如玄武岩、辉绿岩等。
这类岩石具有致密结构,韧性好,常用于路基工程。
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颗粒物质在水体或风力作用下沉积、堆积、压实形成的。
根据沉积岩的成因和物质组成,可以将其分为碎屑岩、生物碳酸盐岩和化学沉积岩三类。
- 碎屑岩:由岩屑颗粒经过搬运、沉积、压实形成的,例如砂岩、泥岩等。
这类岩石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易雕刻性,常用于建筑和路基工程。
- 生物碳酸盐岩:由生物骨骼和贝壳等有机物质沉积形成的,例如石灰岩、珊瑚岩等。
这类岩石质地轻盈,可雕刻成各种艺术品。
- 化学沉积岩:通过水溶液中的物质沉积形成的,例如盐岩、硫酸盐岩等。
这类岩石容易溶解,形成特有的地貌景观。
3. 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
根据岩石的成分和结构特点,变质岩可分为片麻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等。
- 片麻岩:主要由片麻石和其他矿物质组成,具有典型的片状结构,例如云母片岩、石英片岩等。
这类岩石可切割成薄板,用于建筑和装饰材料。
岩石知识点总结

岩石知识点总结一、火成岩火成岩是地壳中岩浆凝固形成的岩石,包括火山岩和深成岩两大类。
(一)火山岩火山岩是玄武岩、安山岩、石英闪长岩、橄榄岩等的总称。
火山岩是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在地表冷却后形成的。
火山岩的颜色多样,可以是黑色、灰色、绿色等。
火山岩具有多孔、轻质的特点,因此适合作为建筑和雕刻材料。
在火山区域火山岩也可以用来制造火山石等装饰品,对于地方特色的开发有很大的作用。
(二)深成岩深成岩主要是花岗岩和辉石岩。
深成岩是地壳深部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和风化剥蚀,才被暴露在地表上。
深成岩的颗粒粗大、结构致密,耐磨性强,一般用于建筑材料,例如桥梁、广场的修建等。
在中国,深成岩也是一类重要的建筑材料,如古时的豆腐石、皇家陵墓的建筑用石等。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地表或水下沉积物经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有石灰岩、砂岩、页岩、泥岩等。
(一)石灰岩石灰岩是含有石灰质的岩石,主要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
石灰岩可以分为地震石灰岩、化学石灰岩和有机石灰岩三种类型。
石灰岩可以用于建筑和雕刻,也可以用于制造石灰。
地震石灰岩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历史上很多古建筑都是用地震石灰岩建造的。
(二)砂岩砂岩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等矿物组成,颗粒较大,质地较硬。
砂岩常用于建筑、道路和桥梁的建设,也可以作为研磨材料和玻璃原料。
(三)页岩页岩是颗粒较细的沉积岩,主要成分是粘土矿物和石英。
页岩的质地坚硬、致密,耐磨性强,因此常用于建筑和道路的铺面材料。
(四)泥岩泥岩是以泥粒为主要成分的岩石,主要成分是黏土矿物和石英。
泥岩常用于瓦、瓷的制造和建筑材料的生产。
三、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由火成岩、沉积岩和古老变质岩改变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可以分为麻粒岩、片麻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和大理岩等。
变质岩一般具有颗粒细致、结构紧密、硬度大、耐磨性强的特点,因此常用作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如路面用大理岩,墙面用云母片岩等。
四、岩石的利用岩石是地球具有重要的资源,可以被广泛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岩石特征在岩石圈中岩石种类繁多,按照成因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这三大类岩石在本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在野外识别和描述这三大类岩石是地质认识实习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认识各种地质现象的基础。
第一节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水、大气、生物、生物化学以及重力等的作用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同时也有火山喷发物质、生物以及宇宙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的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本区沉积岩主要有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两大类和火山碎屑岩。
一、陆源碎屑岩陆源碎屑岩是指陆源碎屑颗粒经过机械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根据碎屑颗粒的粒度大小又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四类。
1.砾岩本区砾岩按所在层位分为底砾岩和层间砾岩两种类型;根据砾石成分,把砾岩分为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两类。
底砾岩是在大旋回底部,即在假整合或角度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如长龙山组底部硅质砾底砾岩、府君山组底部泥灰质砾底砾岩、馒头组底部泥灰质砾底砾岩、本溪组底部白云质灰岩砾底砾岩以及北票组底部各种砂质砾底砾岩。
层间砾岩整合地夹于其它岩层间,与下伏地层连续沉积。
如石千蜂组中的层间砾岩(砂页岩沉积韵律的底部、但砾石成分为砂质、泥质及燧石等)和北票组中的层间砾岩〔砾石成分为各种砂岩及燧石〕。
单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单一,同种成分的砾石占75%以上。
这种单一成分可以是稳定性较高的岩屑或矿屑,也可以是风化稳定性较低的岩屑。
前者主要是石英岩质砾岩,它是长期改造的产物,多见于滨岸沉积。
后者常见为石灰岩质角砾岩,它是岩石破碎后就近快速堆积并被埋藏的产物。
复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复杂,砾岩中含有多种成分的砾石,任何一种成分的砾石都不超过50%,砾岩的成分直接与母岩区有关。
这种砾岩在河流沉积及山前堆积物中常见。
2.砂岩按粒度可分为粗砂岩(颗粒粒径为2~0.5mm)、中砂岩(颗粒粒径为0.5~0.25mm)和细砂岩(颗粒粒径为0.25~0.1mm)。
按碎屑成分可划分为三个岩类八种岩石(表3-1):说明:当基质含量>15%时,岩石名称相应改称石英杂砂岩、长石杂砂岩和岩屑杂砂岩。
石英砂岩石英含量>90%,以硅质胶结为主,有少量铁质胶结,泥质杂基极少。
石英砂岩在不同层位上颜色不同、沉积环境不同、颗粒成熟度不同。
岩石颜色与胶结物和杂质颜色有关,如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为白色,含海绿石带浅绿色;石炭系的石英砂岩为深灰色至白色;侏罗系北票组的石英砂岩为深灰色。
其中常发育有平行层理,大型板状、楔状和槽状交错层理。
长石质石英砂岩含长石在5—25%之间、石英在75—90%之间,也可以根据基质成分分为长石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杂砂岩。
长石石英砂岩在不同层位上颜色也不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长石石英砂岩为灰白色,风化后为黄白色(颗粒成熟度低);北票组长石石英砂岩为灰色,风化后为灰黑带褐色的色调;在剖面上长石石英砂岩往往位于石英砂岩之上。
长石石英杂砂岩仅分布在北票组地层内,风化后为暗褐色、新鲜面为灰黑色,属大陆湖泊相沉积,水动力簸选作用弱,磨圆度差。
长石砂岩石英含量<75%、长石>25%。
风化作用不彻底、成熟度低。
按其基质也可以分为长石砂岩和长石杂砂岩。
两者在颜色上、碎屑含量上、磨圆度及分选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只是支撑类型不同。
长石杂砂岩基质含量>15%,明显呈基质支撑。
长石砂岩主要分布在长龙山组、二叠系、北票组地层中。
长石杂砂岩主要分布在北票组和上石盒子组地层中。
岩屑质长石砂岩石英含量<65%、岩屑含量25%~75%、长石含量10%~50%,且岩屑含量少于长石含量。
按其基质也可分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杂砂岩两种。
岩屑质长石砂岩呈土黄色、黄褐色、新鲜面呈黄白色、灰白色带黄色色调,磨圆度差、分选也差、肉眼可见岩屑。
岩屑质长石杂砂岩色深,为发绿的灰黑色。
岩屑质长石砂岩主要分布在石千峰组地层中,分选性差、磨圆度差。
岩屑质长石砂岩还分布在太原组、石千峰组、黑山窑组及北票组地层中。
长石质岩屑砂岩石英含量<65%、岩屑含量25%~75%、长石含量>10%~50%,且岩屑含量大于长石含量。
按其基质也可以分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杂砂岩两种。
颜色因岩屑含量增加而普遍较深,呈灰绿色,风化后带铁锈色。
长石质岩屑净砂岩主要分布在本溪组地层中,长石质岩屑杂砂岩主要分布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底层中,少量分布在北票组上部。
3.粉砂岩因形成环境不同,成分和颜色也不同。
如浅海相粉砂岩成分以石英、海绿石和白云母为主,颜色浅;大陆湖泊相含有机质,虽然颗粒成分也以石英为主,但颜色较深,为深灰、黑灰等色,而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陆相沉积的粉砂岩因含有Fe3+而呈现紫红色。
粉砂岩在各时代地层中均有分布,且比较发育,如本溪组的灰色钙质粉砂岩、黑色粉砂岩,太原组的深灰色粉砂岩,下石盒子组的灰色粉砂岩,石千峰组的紫红色粉砂岩,徐庄组的黄绿色粉砂岩,北票组的深灰色粉砂岩,长龙山组的浅绿色粉砂岩等。
4.粘土岩本区粘土岩岩石类型多,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粘土岩,在成分上、颜色上也不同。
根据页理的有无,可分为泥岩和页岩两大类。
寒武系和青白口系主要是紫色、红色、黄绿色的泥岩和页岩;石炭系和二叠系主要是黑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的泥岩、页岩及铝土质岩;长龙山组、景儿峪组页岩呈暗紫色、紫色,此种粘土岩属潮上带沉积产物;徐庄组、张夏组页岩呈黄绿色、灰色,属潮下带或潮间带产物。
二、碳酸盐岩碳酸盐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两种碳酸盐矿物组成。
以方解石为主的为石灰岩,以白云石为主的为白云岩,这是碳酸盐岩的两种最基本的岩石类型。
根据结构组分特征可将石灰岩划分为颗粒—灰泥石灰岩、晶粒石灰岩和生物格架—礁石灰岩三大类。
在颗粒—灰泥石灰岩中,根据颗粒的含量,进一步划分为颗粒石灰岩、含灰泥颗粒石灰岩、灰泥质颗粒石灰岩、颗粒质灰泥石灰岩、含颗粒灰泥石灰岩和灰泥石灰岩。
根据颗粒的类型还可进一步划分。
在实习区常见的碳酸盐岩类型有:1.砾屑灰岩砾屑含量>50%,平面上砾屑呈薄饼状,剖面上呈狭长状,形似竹叶,故又称为竹叶状灰岩。
砾屑主要是在沉积盆地中沉积不久的、半固结或固结的各种碳酸盐沉积物,受波浪、潮汐水流、风暴流、重力流等的作用,破碎、搬运、磨蚀、再沉积而成的。
本区见有灰色砾屑灰岩和紫色具氧化圈砾屑灰岩两种。
(1)灰色砾屑灰岩砾屑为盆地内生成的隐晶灰岩或微晶泥灰岩碎屑经破碎而成的,长轴长几cm至十几cm,短轴长1—2cm,砾石扁平面与岩层层面基本一致。
砾屑可分出异地及原地两种。
异地砾屑灰岩中的砾屑常经过一段距离搬运,砾屑有一定程度的磨圆,大小较为混杂,分选性较差,说明是搬运距离不远快速堆积的产物。
原地砾屑灰岩中的砾屑仍保留有碎屑棱角,基本未受到磨蚀,分选性差,说明砾屑基本没被搬运,是原地破碎、就地堆积的结果。
灰色异地砾屑灰岩广泛地分布于凤山组地层内;而灰色原地砾屑灰岩主要分布在张夏组和冶里组地层中。
(2)紫色具氧化圈砾屑灰岩砾屑表面具紫红色氧化圈。
砾屑在岩层内成放射状、菊花状,以及不规则状的杂乱排列。
砾径在几cm至十几cm,分选性差,砾屑具次棱角状、棱角状。
砾屑成分为泥晶灰岩、生物泥晶灰岩、泥质灰岩等。
填隙物是泥晶、粉屑和砂屑。
偶见鲕粒和生物碎片。
胶结类型既有基质支撑、也有颗粒支撑。
胶结物中含有自生海绿石矿物,表明该砾屑灰岩形成于浅海动荡的环境中。
砾屑排列无序,其形成环境与风暴潮汐有关,能量巨大的风暴浪冲刷海底沉积物,也席卷着未固结或弱固结的潮上带沉积物,沉积物破碎后形成砾屑,在风暴过后被带到浅海堆积起来,形成粒序层。
沉积后又经受过露出水面暴露氧化和接受天水及地下水等淡水影响的过程。
常见于上寒武统崮山组地层内。
2.生物碎屑灰岩含生物遗体碎屑量>50%,是由生物遗体硬体部分被冲刷“解体”或破碎再堆积形成的,胶结物往往为亮晶方解石,有时含有海绿石自生矿物,代表水动力强度较大的环境,属浅海强冲刷带的沉积。
生物碎屑灰岩数量不多,但张夏组、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地层中均存在。
3.鲕状灰岩及含砾屑鲕状灰岩鲕粒含量>50%。
鲕粒为钙质、呈同心圆状,分鲕核与同心层两部分,鲕核常以微晶灰岩粉屑为主,个别为生物粉屑。
鲕粒大小不均,大者1.5mm左右,小者0.5mm左右,常构成粒度韵律薄层。
在搅动海水中形成隐晶质同心层,鲕粒呈接触式—孔隙式胶结,胶结物为亮晶方解石。
鲕状灰岩主要分布在中、上寒武统的徐庄组、张夏组及崮山组中,以张夏组最为典型,分布也最为稳定。
如徐庄组顶部的暗紫色页岩中夹有鲕状灰岩透镜体(鲕状灰岩普遍硅化)。
张夏组中部、底部为含砾屑鲕状灰岩,底部以含生物砾屑的鲕状灰岩为主,中部多为含鲕状灰岩砾屑及生物砾屑的鲕状灰岩。
共生的三叶虫化石在不同层位上种属也不同,生物发育的程度也略有不同。
鲕状灰岩形成于温暖的浅海搅动带,死亡后的三叶虫被破碎与鲕粒一起沉积;沉积后的含鲕粒的沉积物(未固结或弱固结),也可以再次破碎成砾屑与正常沉积的鲕粒一起沉积。
从纯鲕状灰岩,到含生物砾屑鲕状灰岩再到含鲕状灰岩砾屑的鲕状灰岩形成的水动力条件是由搅动环境、强搅动环境再到冲刷搅动环境。
4.泥屑、砂屑、砾屑白云质灰岩风化面皆为土黄色,新鲜面为浅黄色。
这些内碎屑具有碎屑沉积的特点,如斜层理、水平层理等。
与化学沉积岩不同,风化表面上有粒度感。
5.微晶灰岩新鲜面青灰色、风化后浅灰色,结晶颗粒肉眼难以分辨。
显微镜下呈不规则他形镶嵌结构,岩石内部构造均匀,常呈薄层、中层或厚层块状构造,是浅海相较深水环境下沉积的岩石。
此种岩石常见燧石结核或条带。
在寒武系和奥陶系均有分布。
6.泥灰岩泥晶结构,泥质含量在25—50%之间,风化后有泥状物出现、呈土黄色,新鲜面为浅灰色,滴稀冷盐酸(5%)激烈起泡及泥状物浮起。
本区泥灰岩呈薄层状或条带状产出,位于海侵层位的上部。
是浅海相较深水环境下沉积的岩石。
常见于寒武系及奥陶系下部。
7.微晶白云质灰岩白云石含量为25—50%,分布不均匀,白云石富集处为肉红色,在镜下有交代方解石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马家沟组上部,是浅海相较深水环境下沉积的岩石。
风化面为土黄色,新鲜面为黄灰色。
往往出现在海退层序的上部层位,其下是泥灰岩或微晶灰岩,其上多是细晶白云岩。
8.细晶白云岩风化面和新鲜面都为肉黄色,中晶、细晶结构,是白云石交代镁方解石后形成的岩石,常与白云质灰岩共生。
并含燧石结核或条带,这些黑色的或灰黑色的硅质结核或条带在白云岩层内分布,而且不切割上、下层面,也不切割层理构造,其上下层理略有弯曲,表明硅质为原生沉积者,系同生阶段富集成结核或条带的。
分布在马家沟组上部。
是浅海较深水环境下的沉积。
9.虫孔状灰岩及豹皮状灰岩在灰泥沉积物中由于底栖生物钻孔,孔道穿过了细层并在成岩后得以保存,形成虫孔状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