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13046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2.png)
商道即人道《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新安商训斯商,不以见利为利,以诚为利;斯业,不以富贵为贵,以和为贵;斯买,不以压价为价,以衡为价;斯卖,不以赚赢为赢,以信为赢;斯货,不以奇货为货,以需为货;斯财,不以敛财为财,以均为财;斯诺,不以应答为答,以真为答;斯贷,不以牟取为贷,以义为贷;斯典,不以情念为典,以正为典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fe4e8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2.png)
《陶朱公经商⼗⼋法》《陶朱公经商⼗⼋法》⽣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意,⼤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
⽤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要识⼈,切勿滥出,滥出则⾎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
⽤⼈要⽅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验,切勿滥⼊,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
主⼼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作要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
知⼈善恶,账⽬不负。
能接纳。
礼⽂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多。
能⽤⼈。
因才四⽤,任事有赖。
能辩论。
⽣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必律,亲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
陶朱致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神,⿁。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为⼼机,⼿法活络,能“翻⼿为云,覆⼿为⾬”。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三谋》:《⼈谋》⽤⼈要正,忠奸定兴废。
⼤事要慎,妄托受⼤害。
待⼈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宜和,和⽓能⽣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
陶朱商经(转载)
![陶朱商经(转载)](https://img.taocdn.com/s3/m/e4d5380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7a.png)
陶朱商经(转载)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人。
他是中国古代商人的圣祖,人称陶朱公。
范蠡看到越王勾践运用计然的理论治理国家,使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十分感慨地说:“计然的策略有七种,越国只动用了其中的五条就取得了如此满意的效果,我打算也用这些策略来发家致富。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范蠡改换姓名,到了齐国就化名为鸱夷子皮,到定陶又化名为朱公,乘坐扁舟往来于江湖之中,从事商业经营活动。
范蠡认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商品有各样的用途,发生战争需要军备,日常生活需要各种货物。
透彻了解这些情况,才能掌握商品流通的规律。
作为生意人,要懂得储备各种货物——干旱时期要生产舟船,洪水时期要备好车骑。
农业生产变化无常,丰收时要多留储备粮,以备灾荒时用。
粮食价格要保持合理标准。
粮价低,农民受害,失去种田积极性,田园荒芜,杂草丛生;粮价高,商人没有收购能力,粮食卖不出去。
只有让农民和商人都得利,粮食交易市场才能兴旺。
这既是商经,也是治好国家的重要道理。
商品的质量要完善无疵,手中的资金要不停地周转。
买卖货物,要注意其特点,易腐败的食品不要久留,尽快脱手。
只有掌握了市场的供求情况,知道哪种商品过剩,哪种商品短缺,才能对其价格贵贱了如指掌。
凡商品贵到极点必反贱,贱到极点必反贵。
掌握住这一规律,对于贵的商品也可以像对待粪土似的尽快出手,对于贱的商品则可视如珠玉一样收取过来。
经商者手中的资金不要闲置不用,要使其像流水一样运转流通。
范蠡提出六个经商思想:一是预测行情,窥其先机。
春秋末期,自由经营的私商兴起,他们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要获利赚钱,就必须重视市场行情的变化,揣度商品供求和价格的变化,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范蠡是那时善于预测行情、敏于掌握时机、在经营上取得极大成功的代表。
二是贵贱复反,贱买贵卖。
范蠡认为,货物的时贱时贵是会有一定规律的,五谷贱贵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物极必反,物之多少,价之贵贱,会向其反面转化。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d55a6a561252d380eb6e38.png)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大商与小商大商与小商的区别:于已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于已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于人有利,于已无利者,非商也;损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宏远,境界之高明,岂是空想妄论之辈,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最全陶朱公生意经详解
![最全陶朱公生意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bfc679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e.png)
最全陶朱公生意经详解陶朱公生意经陶朱公:计然之策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
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
”后来范蠡成了中国商人的祖师爷陶朱公。
看来,范蠡经商而富有,与用计然之“策”有很大关系。
那么,计然之策讲的是什么呢?《史记·货殖列传》有载——策之一:需求决定与经济周期论“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
”“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
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
”策之二:价格调控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
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策之三:实物价值论“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策之四:贸易时机论“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策之五:价值判断论“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
”策之六:物极必反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策之七:资金周转论“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以策之二到策之七殊为好懂,这里不作阐发,唯策之一有必要啰嗦几句。
首先说需求决定论,计然的意思是,“要打仗就需要置办军火,要用度就需要购置物品。
”需求决定了货物的存在以及价值。
“这二者明白了,所有货物的规律就可以看清楚了。
”经营要本着需求导向,逐利的过程,其实就是满足需求的过程。
然后,计然讲了经济周期论(建立在需求决定论基础之上):“金年丰收;水年涝毁;木年饥馑;火年干旱。
干旱的年份大多卖船,洪涝的年份大多卖车,这是这些货物的道理。
”干旱的年份,水少而船难行,船就没什么用,等钱用的人就贱卖船只;洪涝的年份,水多而车难行,车就没什么用,等钱用的人就贱卖车辆。
反过来,旱年车贵;涝年船贵。
“六年丰收,六年干旱(疑或其他灾害),十二年有一次大饥荒。
”这里让人着迷的是计然讲到的“岁在金、水、木、火。
”如果它们是形容词,说水、火之年对应涝、旱好理解,那么金、木是什么呢?显然,这四个字不是形容词,而是与五行有关。
陶朱公(范蠡)商训
![陶朱公(范蠡)商训](https://img.taocdn.com/s3/m/357d782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7.png)
积著之理:《史记〃货殖列传》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释义】积微成著的道理,务必保持商品的质量完好,判断货物的价格(趋势),不要使货币停留在手里。
以实物为买卖,不要贮存容易腐坏的食物,不要贪求过分的高价。
通过判断商品供需关系的变化来预测价格的涨跌。
贵到一定程度时会增加供货数量而导致价格下跌,便宜到一定程度时会减少供货而抬升价格。
当商品价格昂贵时,应将货物像粪土一样抛售,不能留着等待更高价格,当市场价格低贱时,要像珍宝一样立刻购入。
总之,要使货物与货币像流水一样经常地流转与运行,才能达到获取较高利润的目的。
《计然曰》内有计然曰三卷二十七则,每则附范蠡(lǐ)按语。
上卷前九则,明路、擅谋、知人、结势、精算、扬善、捕机、造场、自诚,讲为商大势。
中卷中九则,笃义、和世、守规、沉气、仕怨、适援、藏锋、眼锐、防患,讲为商做人。
下卷后九则,知市、巧损、利诱、逐时、交久、积恩、懂行、分权、尽才,讲为商技巧。
《计然曰》文字浅近,明代又称《致富奇书》,明代人创作面大。
《致富奇书》名称不如《计然曰》为佳。
1、明路计然曰:人生於世,非财无以资身。
产治有恒,不商何以弘利。
【贾译】人生在世,无财不能存身。
财富有道,非商不能获利。
范蠡按语:财为养命之源,人岂可无有,而不会营运,则蚕食易尽,必须生放经商,庶(shù)可获利,为资身策也。
【贾译】财富是生存之本,人岂能没有。
如果不懂经营,原有财富也会蚕食耗尽,坐吃山空。
必须用来放贷或者经商,让它获得利息,让它获得增值,这是安身立业之策。
2、擅谋计然曰:财溺于人共爱,义取者希。
利起于众所争,贪嗜者伙。
【贾译】世人都爱财,取之有道,做到义先利后的很少。
财富通过竞争获得,所以贪财如命的很多。
范蠡按语:财者通行蛮貊(mò),虽婴孩亦所知爱。
陶朱公商训(范蠡经商致富方法)
![陶朱公商训(范蠡经商致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59d171af45b307e8719787.png)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关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讨自多。
能用人。
因才器使,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以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期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一、《三谋》:《人谋》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陶朱公经商
![陶朱公经商](https://img.taocdn.com/s3/m/ec0090a0f121dd36a32d8246.png)
陶朱公经商陶朱公经商《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一、《三谋》:《人谋》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陶朱商经
![陶朱商经](https://img.taocdn.com/s3/m/fb58c47b02768e9951e73858.png)
范蠡提出六个经商思想一、预测行情,窥其先机;二、贵贱复反,贱买贵卖;三、完物上种,质高货真;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的。
商品的质量是指商品效用的好坏,即使用价值的高低。
商品的质量关系到生产者、商人本身的信誉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四、薄利多销,不敢居贵;“薄利”是手段,“多销”是目的,以“薄利”促“多销”是商人的目的。
五、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六、加速周转,行如流水;在增加储备的同时,应力求加速周转,做到快销、快购,加速商品流通中货币、商品、货币的进程,切勿保守惜售,观望吝购而阻碍“货币——商品——货币”在流通中顺畅进行。
商训陶朱公商训物以稀为贵人弃我取人取我弃囤积货物垄断居奇把握时机聚散适宜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误。
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厌旧贪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果断: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勤讲不怠,取讨自多。
能用人:因才施用,人人有赖。
能辩论:生财有道,摆正大旗。
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售储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躬行以律,亲感自生。
能远虑: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9.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对商品要精通。
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
![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https://img.taocdn.com/s3/m/9aca562daaea998fcc220e20.png)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 2009-09-24 19:47 《人谋》 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 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 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价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帐要勤,懈怠滞本金。 《三略》 《货略》、《价略》、《市略》 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范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意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说:“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审贵贱是《价略》的核心,价格问题颇为复杂。范蠡主要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范蠡说的价格原理,就是货物供求关系的有余与不足;他指出了价格变化中物极必反的规律,“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乃是范蠡经营商业的名言。 《市略》讲资本金营运策略。范蠡的“无息币”就是说货物、资金都要不停地循环,运转。他说,如此“则币欲其行如流水。”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 陶朱公经商理财致富《十二戒》 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19:27
陶朱公范蠡的商训十二戒经商十八法的智慧
![陶朱公范蠡的商训十二戒经商十八法的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9e71ae54d15abe23492f4d78.png)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人。
他是中国古代商人的圣祖,人称陶朱公。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一、《三谋》:《人谋》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陶朱商经
![陶朱商经](https://img.taocdn.com/s3/m/79c6f33887c24028915fc340.png)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一、《三谋》:《人谋》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价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帐要勤,懈怠滞本金。
陶朱公商训
![陶朱公商训](https://img.taocdn.com/s3/m/2e9f0584b52acfc789ebc9d8.png)
陶朱公范蠡《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勿卑陋:应纳无文,交阑不至。
勿优柔:胸无果敢,经营不振。
勿懒惰:取计不务,账目无有。
勿轻出:货物轻出,血本必亏。
勿争趋:货重争趋,须防跌价。
勿昧时:依时贮发,各有常道。
勿虚华:用度无节,破败之端。
勿强辩:暴以待人,祸患难免。
勿固执:拘执不通,便成枯木。
勿贪赊:贪赊多诱,承卖莫续。
勿薄蓄:货钱贮积,恢复必速。
勿痴货:优劣不分,贻害匪浅。
十穷歌第一穷:逐渐穷,多因晃荡不经营。
第二穷:容易穷,不惜钱财手头松。
第三穷:邋遢穷,朝朝睡到日头红。
第四穷:懒惰穷,家有天地不务农。
第五穷:攀高穷,结识谊富为朋友。
第六穷:争气穷,好打官司逞英雄。
第七穷:摆阔穷,借债纳利装门风。
第八穷:命弄穷,妻孥妾懒子飘蓬。
第九穷:局骗穷,子孙相交不良朋。
第十穷:彻底穷,好赌贪花恋酒精。
十富歌第一富:勤俭富,不辞辛苦走道路。
第二富:忠厚富,买卖公平多主顾。
第三富:留心富,听的鸡鸣离床铺。
第四富:终究富,手足不停理家务。
第五富:谨慎富,常防火盗管门户。
第六富:守分富,不去为非犯法度。
第七富:同心富,合家大小相帮助。
第八富:帮家富,妻儿贤慧无欺妒。
第九富:后代富,教子训孙立门户。
第十富:为善富,存心积德天佑护。
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范蠡(陶朱公)经商之道
![范蠡(陶朱公)经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4b34657fa5e9856a56126066.png)
范蠡(陶朱公)经商之道曾青松于2020年7月31日编,滇池西山龙门旁,侥幸搜索云南钱王王炽,探索中国古代商圣范蠡、子贡、白奎前三甲。
根据网上资源编写陶朱公商经,以示后天之榜样。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
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经济学家)。
他在越国做管长达23年之久,先为大夫,后官拜上将军。
后人尊称“商圣”。
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我国儒商之鼻祖。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为财神。
范蠡的军事宗旨: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
为后世称道并沿用。
范蠡著名的经济思想:“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等至今对现代的经济建设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范蠡帮助勾践战胜吴国后急流勇退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
戮力耕作,兼营副业(捕渔、晒盐),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
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
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
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
”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宋国陶邑(今菏泽定陶区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宋国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
陶朱公(范蠡)商训
![陶朱公(范蠡)商训](https://img.taocdn.com/s3/m/321a30e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1.png)
陶朱公(范蠡)商训陶朱公(范蠡)商训陶朱公(范蠡) 商训经商十二则第一则: 能识人,知人善恶,帐目不负。
第二则: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关者众。
第三则: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第四则: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第五则: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第六则:能讨账,勤谨不怠,取讨自多。
第七则:能用人,因才器使,任事有赖。
第八则:能辩论,坐才有道,阐发愚蒙。
第九则: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第十则:能知机,售贮随时,可称明哲。
第十一则:能昌率,躬行以律,亲感自生。
第十二则:能远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商场教训生意要勒紧,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温和,躁暴则交易少。
议价要订明,含糊则争执多。
帐目要稽查,懒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散漫则必废残。
出纳要谨慎,大意则错漏多。
期限要约定,延迟则信用失。
临事要责任,放弃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奢侈则用途竭。
买卖要随时,拖延则机宜失。
赊欠要识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苟且则必糊涂。
用人要方正,诡谲则受其累。
货物要面验,淮由则售价低。
钱财要清楚,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针定,妄作则误事多。
理财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商训》是中国古代生意经,作者范蠡。
《商训》即《陶朱公商训》,又称《陶朱公生意经》或《陶朱公商经》。
陶朱公,原名范蠡,春秋战国时代越国人,是越王勾践的谋士。
他在帮助越国消灭吴国后,功成隐退,自号陶朱公,经商理财,富甲天下。
后世商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
他的经商原则“陶朱公商训”被捧为商人之宝,传扬海外。
陶朱公的经商原则包含了经营和管理的各个层面,以谋士和商祖的奇智晓谕商人们审时度变,预测行情;薄利多销,长远经营;质高货真,诚一致富;出奇制胜,善于竞争;识人用人,善于管理……一直以来,社会关注的重心都是从商赢利的手段,而忽略了商人应有的品格。
陶朱公的《商训》用简单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道理:”欲从商,先为人”。
陶朱公商训.
![陶朱公商训.](https://img.taocdn.com/s3/m/2701fcf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5.png)
陶朱公商训.陶朱公范蠡《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勿卑陋:应纳无文,交阑不至。
勿优柔:胸无果敢,经营不振。
勿懒惰:取计不务,账目无有。
勿轻出:货物轻出,血本必亏。
勿争趋:货重争趋,须防跌价。
勿昧时:依时贮发,各有常道。
勿虚华:用度无节,破败之端。
勿强辩:暴以待人,祸患难免。
勿固执:拘执不通,便成枯木。
勿贪赊:贪赊多诱,承卖莫续。
勿薄蓄:货钱贮积,恢复必速。
勿痴货:优劣不分,贻害匪浅。
十穷歌第一穷:逐渐穷,多因晃荡不经营。
第二穷:容易穷,不惜钱财手头松。
第三穷:邋遢穷,朝朝睡到日头红。
第四穷:懒惰穷,家有天地不务农。
第五穷:攀高穷,结识谊富为朋友。
第六穷:争气穷,好打官司逞英雄。
第七穷:摆阔穷,借债纳利装门风。
第八穷:命弄穷,妻孥妾懒子飘蓬。
第九穷:局骗穷,子孙相交不良朋。
第十穷:彻底穷,好赌贪花恋酒精。
十富歌第一富:勤俭富,不辞辛苦走道路。
第二富:忠厚富,买卖公平多主顾。
第三富:留心富,听的鸡鸣离床铺。
第四富:终究富,手足不停理家务。
第五富:谨慎富,常防火盗管门户。
第六富:守分富,不去为非犯法度。
第七富:同心富,合家大小相帮助。
第八富:帮家富,妻儿贤慧无欺妒。
第九富:后代富,教子训孙立门户。
第十富:为善富,存心积德天佑护。
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陶朱公经商之道
![陶朱公经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4a0513cabb4cf7ec4afed040.png)
陶朱公范蠡经商之道范蠡经商十八忌范蠡在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经商,不久发家致富,富可敌国又倾财赈民,并助人致富的社会责任感,即便在今天亦堪为楷模,挖掘并发扬“商圣”的商略、商德、商文化,后人归纳出范蠡的“经商十八忌”: 1.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2. 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3. 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 4.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5. 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 6. 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端生;7. 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8.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9.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10.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11.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12.谈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13.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14.用人要公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15.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16.货物要修正,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17.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18.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经商十二则一是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二是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三是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四是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五是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六是能讨帐。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七是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八是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九是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十是能知机。
售宁随时,可称名哲;十一是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十二是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经商理财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陶朱公著有《陶朱公理财十二则》(可能是后人所托),内容如下:能识人:知人善恶,赈目不负。
能用人:因财器便,任事可赖。
能知机:善贮时宜,不致蚀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2009-09-24 19:47 《人谋》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价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帐要勤,懈怠滞本金。
《三略》《货略》、《价略》、《市略》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范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意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
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说:“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审贵贱是《价略》的核心,价格问题颇为复杂。
范蠡主要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范蠡说的价格原理,就是货物供求关系的有余与不足;他指出了价格变化中物极必反的规律,“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乃是范蠡经营商业的名言。
《市略》讲资本金营运策略。
范蠡的“无息币”就是说货物、资金都要不停地循环,运转。
他说,如此“则币欲其行如流水。
”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
陶朱公经商理财致富《十二戒》2009年12月25日星期五19:27
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解译:1.勿鄙陋一个经营者需具备远大志向及广博见识。
鄙陋是心里有不正当的想法而见识浅薄的意思。
2. 勿虚华虚华就是虚荣。
现代中国话有一句“实事求是”,意思就是劝人不要虚荣,要面对现实,一步一步的踏实前进。
3.勿优柔假如领导者缺乏判断力,即使是再优秀的企业,营运都会停滞,部下也会失去自动自发的精神,导致企业的没落。
4.勿懒惰在工作上偷懒,商人就无法做生意。
假如用这种解释方法,就显得太过于平凡。
所谓的懒惰,应该用“厌烦”--事情做到一半就感到烦腻,不想做来解释。
5. 勿固执对于事物千万不可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要坦率自然的面对。
采取弹性行动,才是重要的。
6.勿强辩不可以藐视对方,只顾把自己的意见说个不停,要学会听话。
7.勿轻出不要轻率的显露自己的知识、物质。
换句话说,就是要控制自我,做事慎重,态度要谦虚。
8. 勿贪赊不要盲目的赊账进货,以免到时候无法支付贷款。
9.勿争趣作生意时,不要勉强作无谓的销售竞争或价格竞争。
争趣就是竞争的意思。
10.勿薄蓄商品也好钱财也好,平常应多积蓄。
假如商品缺货,而自己又没贮存时,受困扰的将是自己。
11. 勿昧时对于时势潮流及经济环境,要详细理解。
昧有愚昧,指模糊不清,反对的意思。
昧时是不明了时势潮流的意思。
12.勿痴货绝对不能瞧不起商品。
就算今日是一流的商品,也许明天就成为不合潮流的东西。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商品是天下极品,
应不断的认真研究。
与众商人共勉!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
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
但当勾践复国之后,他了解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安乐的人,于是他急流勇退,毅然弃官而去。
首先他到了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
他在这里既经营商业,又从事农业和牧业。
很快就表现了非凡的经商才能。
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
他提出一套积贮之理。
这就是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
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存贮起来。
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
贵出如粪土,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尽是抛出。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
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
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一、《三谋》:《人谋》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价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帐要勤,懈怠滞本金。
二、《三略》:《货略》、《价略》、《市略》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范蠡说的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意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
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说: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审贵贱是《价略》的核心,价格问题颇为复杂。
范蠡主要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范蠡说的价格原理,就是货物供求关系的有余与不足;他指出了价格变化中物极必反的规律,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乃是范蠡经营商业的名言。
《市略》讲资本金营运策略。
范蠡的无息币就是说货物、资金都要
不停地循环,运转。
他说,如此则币欲其行如流水。
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