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课程设计报告

虚拟现实三维建模课程设计

数字校园

小组班级: 2011010班

小组成员姓名(按学号):

岳湑爽 201101021

罗鹏 201101022

贾士琛 201101024

高克阳 201101025

高骞 201101026

蒲军政 201101029

所在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任课教师:杨成杰老师

摘要:为了在计算机中更好的表现现实的世界,让我们能够更加真实地在计算机世界中展现出现实世界的魅力,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们看到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见到的场景,我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可视化技术更好的实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领域,其建设过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相当复杂。本文针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校园的具体情况,分析建设数字校园的目的,选择建设数字校园的关键技术及方法,提出数字校园应该具备那些基本功能,并详细讨论实现相关功能的过程和手段。

关键字:数字校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虚拟现实

第一章课程设计开发目的

我国高校信息系统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是单机版应用,解决重点业务环节的电算化,替代高强度的手工劳动,如排课系统、账务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等。当前许多高校都在积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并相继建起了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的研究室,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实用技术,如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在分布式飞行模拟方面的应用;浙江大学在建筑方面进行虚拟规划、虚拟设计的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人机交互方面的应用;清华大学对临场感的研究等都颇具特色。有的研究室甚至已经具备独立承接大型虚拟现实项目的实力。虚拟学习环境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如建造人体模型、电脑太空旅行、化合物分子结构显示等,在广泛的科目领域提供无限的虚拟体验,从而加速和巩固学生

学习知识的过程。亲身去经历、亲身去感受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更具说服力,主动地去交互与被动的灌输,有本质的差别。虚拟实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建立各种虚拟实验室,如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等等,拥有传统实验室难以比拟的优势。

教育部在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中,多次涉及到了虚拟校园,阐明了虚拟校园的地位和作用。虚拟校园也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培训中最早的具体应用,它由浅至深有三个应用层面,分别适应学校不同程度的需求:简单的虚拟我们的校园环境供游客浏览基于教学、教务、校园生活,功能相对完整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校园以学员为中心,加入一系列人性化的功能,以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远程教育基础平台虚拟远程教育虚拟现实可为高校扩大招生后设置的分校和远程教育教学点提供可移动的电子教学场所,通过交互式远程教学的课程目录和网站,由局域网工具作校园网站的链接,可对各个终端提供开放性的、远距离的持续教育,还可为社会提供新技术和高等职业培训的机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硬件设备价格的不断降低,我们相信,虚拟现实技术以其自身强大的教学优势和潜力,将会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青睐,最终在教育培训领域广泛应用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1994年CERNET建立后,推动了我国高校网络的大发展,其后几年,网络版的信息系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促进了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初步实现了网上教学、网上办公、网上管理和网上服务。进入新世纪后,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建设数字化校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