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习俗活动之划旱船介绍

合集下载

家乡沂源的风俗

家乡沂源的风俗

沂源的风俗非常丰富,这里列举一些重要的风俗:1. 正月十五闹元宵:沂源人在元宵节有做元宵、煮元宵、吃元宵的习俗,同时也有闹元宵的丰富活动,如扭秧歌、划旱船、打太平鼓等,还有猜灯谜的活动,充满了热闹和欢庆的氛围。

2. 清明节扫墓: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去祖先的坟墓扫墓,表达哀思的同时,也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敬仰。

3. 端午节吃粽子:端午节的时候,沂源人会有吃粽子的习惯,粽子有咸鸭蛋和甜豆沙馅的,还有一种是火腿肠馅的。

这一传统习俗体现了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喜爱。

4. 秋千会:每年农历正月三十,沂源县人民公园都会举行盛大的秋千会,这一天,沂源人民都会身着盛装参加秋千盛会,享受这一传统娱乐活动。

5. 腊八节吃腊八粥:腊月初八,家家都要做腊八饭,沂源人做腊八粥时爱放上红枣、莲子、核桃、桂圆和黄米、江米、红枣、麦仁等材料,这种习俗体现了对传统腊八节的尊重和对家人的关爱。

6. 贴对联:沂源人在春节前要贴对联,表达对来年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对家人的美好祝愿。

7. 压岁钱: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寓意送走邪恶和厄运,迎接新一年的好运。

8. 社火表演:沂源人民在春节期间会有社火表演,包括秧歌、旱船、太平鼓等,寓意驱邪避灾,祈福纳吉。

9. 龙抬头祭拜龙王爷:龙抬头这一天,沂源人民会到河边抬龙王爷的神像到田间祭拜,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祈求丰收的愿望。

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沂源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沂源的风俗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当地文化的好机会。

以上就是沂源的一些风俗习惯,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小风俗,比如在特殊节日吃特定的食物,或者做一些特定的活动,这些都在沂源人民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沂源的风俗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宝藏,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欣赏。

元宵节的九大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九大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九大传统习俗1.元宵节的九大传统习俗1.猜灯谜此活动起源于宋朝。

灯笼的所有者将谜面写在一张纸条上, 然后将纸条展示在灯笼上。

假如赏灯者猜出谜语, 就将纸条取出, 然后找灯笼所有者确认答案。

猜对的话, 就可以领取一份小礼品。

由于这种活动十分富有情趣与智慧, 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

2.闹花灯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 始于西汉, 兴盛于隋唐。

隋唐以后, 历代灯火之风盛行, 并沿袭传于后世。

而正月十五, 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3.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枣泥等为馅, 用糯米粉包成圆形, 可荤可素, 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 有团圆美满之意。

北方“滚”元宵, 南方“包”汤圆, 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4.放烟火元宵节的白天会有舞龙舞狮、划旱船、扭秧歌、踩高跷。

而夜里除了灯会, 就数焰火看了。

当新年首个圆月升上夜空时, 人们都会因燃放的烟火和空中的明月而兴奋不已。

5.舞狮子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 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 南北朝时开始流行,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6.耍龙灯耍龙灯又称舞龙、龙灯舞, 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

从春节到元宵灯节, 中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

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 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舞蹈。

7、走百病”走百病”, 也叫游百病, 散百病, 烤百病, 走桥等, 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8、送花灯“送花灯”简称为“送灯”, 就是送孩儿灯。

因为“灯”与“丁”谐音, 在元宵节前, 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 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 以求添丁吉兆。

9、踩高跷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

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 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 今年挂个号。

正月十五正式上街, 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2.元宵节作文元宵节吃汤圆, 团团圆圆, 合家安康。

元宵节那天干什么

元宵节那天干什么

元宵节那天干什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元宵节那天干什么正月十五叫上元节,也称之为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划旱船看山西农耕文化及性格底色

从划旱船看山西农耕文化及性格底色

撰文/王双晖从划旱船看山西农耕文化及性格底色山西在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熏陶之下,所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遗产,体现了山西在农耕文化区域内的物质及精神面貌。

山西划旱船在民间祭祀活动、农耕文化等多种文化中产生并发展,在保存完整的基础上又有独特创新。

着眼划旱船的独特之处与文化的复合交叉点,通过对山西地域下民俗艺术的文化特点、民俗内容梳理可见其中农耕文化意蕴以及文化区内的性格底色。

随着文化的动态演变,文化区无时无刻不在滋生、维系着特定的文化形态,但无论区域划分如何演变,所形成的固定文化性格是内化于心的。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农耕文化区包括黄土高原在内,而山西位于黄河中游,其中古老的划旱船艺术带有浓厚的三晋文化气息,是在春节期间普遍流行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并已成为社会文化中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体现着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项艺术延续至今,其表演形式变化并不大,却仍然活跃在一些庙会活动中,观众对其喜闻乐见,主要是因为划旱船活动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山西划旱船的农耕文化基质自然地理环境不仅是文化形成的基础环境,也是被文化所加工的对象。

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及其地域差异与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其中孕育的民俗文化是自然地理环境在农耕文化上的真实长治划旱船表演反映。

王士性认为:一定的自然环境影响并制约着一定的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影响和制约着一定观念形态的形成,一定的观念形态,则是一定区域文化生成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精神。

自然地理环境是为人类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自然系统,并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构建了文化的地理环境。

山西位于华北西部,居于黄河中下游。

山西境内虽有多条河流经过,但因其位于黄土高原之上,导致山西境内地面被侵蚀切割,且在强烈的季风气候影响下使得山西常年雨水稀少,土壤疏松,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易于开垦耕种,加之地势较高,受水患威胁较少,适宜发展古代农业生产。

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对于当时靠天吃饭的当地人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元宵节习俗:划旱船

元宵节习俗:划旱船

元宵节习俗:划旱船元宵节习俗:划旱船旱船是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或庆祝等,陕西、山西、河北境内各地都广为流行,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汉族民间舞蹈。

“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

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

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

“旱船”,自然是陆地上的船。

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

乘船者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

跑旱船是一种汉族民俗文化。

跑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

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旱船多在乡村农民家中演出,每逢农历春节,它要从农历正月初一活动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它表演的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

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结束后,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

乘船者不止一只船,三、五成群,一线儿排开,与“船公”默契配合,时起时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犹如是水上跑船时的生动画卷。

在表演中,一般是一个艄翁引多只船前进,也有的是双公划一只船前进,还有的是多船没有“艄公”而由一只船在前边领头前进。

在前进中,要跑出各种平时训练好的套路,起伏波动、生动活泼,吸引着看“红火”和视节庆的人们。

划龙舟的介绍

划龙舟的介绍

划龙舟的介绍
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划龙舟在古代就有了,古代的人们就开始划龙舟,可是他们是怎样划的呢?古代的人们划龙舟是用一种竹制的船,上面装着许多桨子,一个人坐在上面用力划桨。

但到了宋朝时,开始流行一种用皮革做成的船,这种船比竹筏要好得多。

这种船不仅能用人力划船,而且还能用马、牛或驴来拉。

到了明朝时,人们就开始用牛皮来做船了。

这一天早上,人们都去海边看比赛。

到了中午时,人们就把船上的东西都放下来,坐在船上观看比赛。

划龙舟有很多种,有的用来表演;有的用来比赛;还有的直接当路跑……其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赛龙舟了。

—— 1 —1 —。

元宵节都有什么活动

元宵节都有什么活动

元宵节都有什么活动元宵节都有什么活动1、吃元宵元宵也叫汤圆,寓意喜庆,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元宵节吃“元宵”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2、放烟花元宵节放烟花爆竹最是代表喜庆的活动了,那种男女老少齐出动的热闹气氛是别个时候没有的。

3、赏花灯赏花灯也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五之前,各地大商场、庙会、公园等公共场合便早早挂满花灯,呈现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4、猜灯谜猜灯谜是元宵节特有的富有情趣的民俗娱乐活动。

古来有之,特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现今仍然流行,增添文化氛围。

5、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元宵节,民间盛行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

现今农村注重传统文化,这项活动更是搞得丰富多彩,热热闹闹了。

5、舞龙、舞狮龙是吉祥的象征,狮子威猛。

元宵节,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大型的舞龙舞狮活动,以此助兴,由来已久。

元宵节的意义是什么元宵节因月圆、灯明、时值开春、人尽团圆而寓意美好、圆满、兴盛、浪漫。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

元宵节点灯的寓意: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也为了躲避灾祸祈求平安。

并且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

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 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祝福语一、你也圆圆,我也圆圆,事也圆圆,人也圆圆,愿此元宵佳节,大家都能好梦圆圆!二、汤圆粘粘,情谊缠绵;汤圆圆圆,花好月圆;汤圆鼓鼓,齐天洪福;汤圆白白,快乐邪;汤圆大大,好运呱呱。

三、你是馅我是面不如作个大元宵;你是灯我是纸不如作个大灯笼;你情我愿庆佳节!欢欢喜喜闹花灯!四、月儿圆,寄托着我的无数思念;汤圆圆,包裹着我无限的祝愿;梦儿圆,蕴藏着我无穷的挂恋;短信的词圆,愿幸福伴你走过一年又一年,元宵节快乐!五、元宵节,送花灯;健康灯,享太平;如意灯,好运逢;辉煌灯,事业成;富贵灯,生兴;幸福灯,天天明;感情灯,日日红。

元宵节习俗活动之划旱船介绍

元宵节习俗活动之划旱船介绍

元宵节习俗活动之划旱船介绍旱船是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或庆祝等,陕西、山西、河北境内各地都广为流行,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汉族民间舞蹈。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习俗活动之划旱船,欢迎大家阅读。

元宵节习俗活动之划旱船简介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拟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瞧众欢乐。

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元宵节习俗活动之划旱船表演形式旱船是由若干个旱船组织成一支表演队伍,前面有一个老翁拿桨(划船的工具)划行领航,前行后退地表演。

旱船队的表演者是碎步随领航人前进。

领航人拿着浆,亮着划船姿态,弓步前行,他在左行右行和转弯时还要作些亮相动作表演。

船队的表演路线全靠他指挥来行进。

制作旱船是用细竹竿绑成船型的架子,旱船的大小不等,随人意而定。

船形骨架的中间用竹竿绑个井字架,井口既是船舱的部位,也是表演者的部位,顺着船舱的四角竖4根竹竿,为船舱的4个柱子,然后在上面绑制船舱的顶部。

船舱的顶有平顶的,三角形顶的,较复杂的歇山顶式的瓦棱4出水的古建筑造型。

船的骨架绑好后,用彩绸布围好各个部位。

船顶用红和黄的彩绸布裹好,船板用土黄色布绷面,船帮四周用绿色彩绸布围起,船舱内用一根红布条拴在仓的两边沿,演出时’表演者将红布条架在肩膀上,撑起旱船,两手握住船仓的两边,表演时摆动旱船行进。

坐船姑娘(即表演者)的服饰是古典民间服饰,头部将发盘起大抢头插花即可,划船老翁是头戴毡帽或草帽圈,身穿老生古装,脸部淡彩挂白色长髯口(戏剧里用的胡子)。

旱船的表演步伐简单,但表演的形式不少,一般采用:水溜溜、绕八字、蛇脱皮、跑圆场、二龙出水、双进门等10余种。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10篇)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10篇)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10篇)元宵节的习俗作文1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的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2元宵节到了,民间有三个习俗:一吃元宵;二看花灯;三放烟花,今天我就在这儿说一说。

4 中国北方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4 中国北方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中国北方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中国北方元宵节的习俗包括:
1. 吃元宵:元宵是元宵节的必备食品,吃元宵象征团团圆圆。

2. 闹花灯:在北方,正月十五往往还闹花灯,舞龙、舞狮子。

3. 猜灯谜:人们会在元宵节的夜晚猜灯谜,这是一种富有知识和趣味性的传统游戏。

4. 耍龙灯:龙是华夏的吉祥物,龙是华夏的象征。

北方人在元宵节会舞龙、耍龙灯,寓意着祈福和吉祥。

5. 踩高跷:高跷源于古代,人们把专供人们行走的木棍装在脚上,可以行走自如。

6. 祭门、祭户:在元宵节期间,人们会祭门、祭户,祈求阖家平安、身体健康。

7. 划旱船:划旱船是民间盛行的一种舞蹈形式,多是在庭院、广场内进行表演。

8. 跑旱龙:是一种传自民间舞龙的表演形式。

9. 打太平鼓:这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广场舞蹈,同时还配合有鼓、锣等乐器伴奏。

总的来说,北方元宵节的习俗多种多样,涵盖了吃、玩、祭等多个方面,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跑旱船》教案

《跑旱船》教案

《跑旱船》教案《跑旱船》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分析作品,了解“跑旱船”这一民间歌舞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加深对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了解。

2.通过参与式、竞赛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表现,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

3.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表演实践,使学生对民间歌舞表演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跑旱船”这一民间歌舞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2.掌握“跑旱船”的表演技巧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跑旱船”的表演技巧2.如何使学生通过表演实践,提高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跑旱船”的资料,了解其历史渊源、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等2.准备教学道具,如红绸带、扇子、手绢花等3.准备多媒体设备和音乐素材,如歌曲《跑旱船》、民间小调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通过播放歌曲《跑旱船》,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节奏、韵律和情绪。

2.请学生描述听完音乐的感受,引出课题“跑旱船”。

3.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跑旱船”的资料,分享对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了解。

4.教师简要介绍“跑旱船”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30分钟)1.表演示范与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跑旱船”的基本步伐和动作要领,并进行简单讲解。

(2)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与纠正。

(3)教师演示几个典型的“跑旱船”表演动作,并进行简单讲解。

(4)学生自由练习,互相观摩学习。

2.学生分组练习与展示(15分钟)(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名学生担任船姑(或称为“头儿”),其他学生扮演船夫(或称为“桨手”)。

(2)各组船姑和船夫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配合练习,练习步伐、动作和配合默契度。

(3)各组展示表演成果,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与鼓励。

3.学生即兴表演与拓展(5分钟)(1)教师播放民间小调或歌曲,引导学生即兴表演。

元宵节的十一种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十一种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十一种传统习俗1.元宵节的十一种传统习俗1、猜灯谜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汉族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舞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

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3、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

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4、舞狮子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5、划旱船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划旱船】 划旱船游戏

【划旱船】 划旱船游戏

嫂:说出来我就要她的“瞎子算”!
么——
哥:噫,她还是我们自家人罗!
哥、嫂:(合)我们俩一定要参加。
嫂:自家人?老娘也跟她来个瞎子吃蛋——不认黄!
哥:对了啊!因此上就得打起摩登红,装扮装扮才像话啥。
哥:那我就说出来,看你把她其奈何哉!
嫂:这句话么,还勉强说得过去。这么说来,你答应和我一道去扭身
嫂:快讲!
歌了哟?
哥:这些东西么,是准备送、送给——喜、二、嫂的!去找她,去找
哥:啥子,同你去扭秧歌?不干!
她呀!
嫂:噫 ,不是说好了,我们俩口一定要参加吗?咋个又王大娘的皮
嫂:(嗔喜)你这个老怪物,你真坏,你真坏!整得我冤冤枉枉哭一 蛋——变了啊!
场。嗯 ,不对,这分明是你在赊些龙门阵来摆,我们几十岁了还打啥子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划旱船】 划旱船游戏
胭脂、口红……还有耳环、项链,他莫非……?(怒气冲冲向内呼)鬼老 汉——你跟我滚出来!
划旱船
[喜二哥提一把磨得雪亮的刀,上。
编剧 张永志
哥:嘿嘿,终于把你等回来了。
时间:一九九七年
嫂:(欲冲上去扯哥的耳朵,见哥提着刀,惊。)你……你……想不
来扮艄翁,舞他一通、唱他几段车灯调,表达表达我老俩口的心情噻,我 我们两口子,试到试到就划出院子。老婆子站稳些,老汉开船了哟!
看啦,这个比扭秧歌还过瘾些呢!
哥、嫂:(接唱)
说干就干,来,装扮起来先演习一盘儿。
一国两制真英明,祖国怀抱好温暖。
哥:听说秧歌队已经有那么多人了,我打算我俩口子另外单独搞个板
粉嘛,这其中一定有孤怪?鬼老汉,你今天不说清楚,我要你猫儿抓糍粑 眼去参加参加。独特独特一盘儿。

2022元宵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022元宵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022元宵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每年的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人很重视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春灯节,是很多家庭团圆的节日。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标志性时间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

它起源亍汉文帝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从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来看,元宵节又只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古代春节习俗为期长达一个半月,漫长的春节要经过备年、过年、贺年三个阶段,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进入春节,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算是过了大年。

如果拿三部曲乐章来比拟的话,处于贺年阶段尾声的元宵节,就是中国春节三部曲的高潮华彩乐段。

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真正进入新一年的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元宵节之所以得以传承,是因为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团圆,和谐,追求自由,这些都是我们所向往,也是我们的美好期盼,每一个节日之所以可以得到传承就是里面包含了人民的祈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端午节被韩国人抢注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后,很多国人很生气,明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却被归属到其他国家,元宵节文化内涵丰厚,其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当下民俗节日的世界之争愈演愈烈,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好,好好的传承下去,才不会面临断层的危机。

我们新一代人肩上背负的历史使命责任感是促使传统节日得以传承与发扬的动力。

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的文化精神。

元宵节的民间习俗1、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传统习俗夏至划龙舟

传统习俗夏至划龙舟

传统习俗夏至划龙舟夏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华夏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气。

在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太阳直射黄经23.5度,北半球的一天时间最长、夜晚最短,象征着阳气到达最高点。

夏至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仪式和活动,其中最为著名且备受喜爱的活动之一就是划龙舟。

传统习俗夏至划龙舟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关于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伟大诗人和政治家,他对楚国的忠诚和爱国精神感动了许多人。

然而,由于宫廷斗争和谣言,他最终被贬谪到了汨罗江畔。

屈原终日沉浸在对国家的忧愤之中,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

当地的渔民们得知了屈原的死讯后,纷纷划船捞救他的尸体,并在江边焚烧纸钱,以保佑他在来世得到安宁。

同时,渔民还特意将划船时间定在夏至这一天,希望可以驱走蛟龙,以保护屈原的尸体。

于是,渔民们每年的夏至这一天都会举行划龙舟的活动,以纪念屈原,并期待蛟龙能够离开,保佑屈原的灵魂得到安宁。

这个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划龙舟的船身呈现出龙的形状,通常由竹子编织而成,龙舟的尾部以及龙头上都有雕刻着龙形状的图案,使得整个龙舟更加栩栩如生。

传统的龙舟船长一般为12米左右,宽度约为1.2米,由30-60名船手划船。

他们会根据一个统一的节奏,配合着船头鼓手的敲击声,全力划动桨,使得龙舟快速行驶在江面上。

在划龙舟的比赛中,通常会设置一个起点和终点,参赛的船队需要合理安排策略和团队合作,争夺冠军。

比赛时,观众们会在江边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加油声,整个赛场充满了欢呼和激动的气氛。

不仅仅是比赛,划龙舟还有着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

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龙舟竞赛之前举行舞狮表演、舞蹈和传统音乐演奏,给整个活动增添了热闹的氛围。

而在比赛结束后,还会有传统的庆祝仪式,如举行颁奖典礼和祭祀活动。

划龙舟不仅仅只是一项具有民俗意义的活动,也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

划龙舟需要团队合作、力量和耐力,对于参与者的体力和意志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秧歌旱船的基本步法

秧歌旱船的基本步法

秧歌旱船的基本步法
秧歌旱船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
独特的表现形式。

它通常由一群人一起跳舞,以庆祝丰收、祈福或
庆祝节日等活动。

在跳秧歌旱船时,舞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舞蹈
步法。

首先是秧歌的基本步法。

秧歌舞蹈的基本步法主要包括迈步、
转身、跳跃等动作。

在迈步时,舞者需要保持节奏感,脚步要稳健
有力,体态要端正。

转身动作要流畅自然,不生硬。

跳跃动作则要
有节奏感,高低起伏要合乎舞曲的节奏。

其次是旱船的基本步法。

旱船是秧歌舞蹈中的一种特色动作,
舞者需要模拟划船的动作,动作要求舒展大方,要有力度和韵律感。

舞者需要配合音乐的节奏,做出划船的动作,同时保持整齐的队形
和舞步,体现出团结协作的精神。

此外,舞者在跳秧歌旱船时还需要注意舞蹈的表情和情感表达。

秧歌旱船不仅仅是舞蹈动作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舞蹈表达出
对丰收、对生活的热爱和祝福,舞者需要在跳舞的过程中展现出快乐、祥和的情感,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者内心的喜悦和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秧歌旱船的基本步法包括秧歌的基本舞步和旱船动作,舞者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并在跳舞过程中注重舞蹈的表情和情感表达,才能更好地展现秧歌旱船的魅力和内涵。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秧歌旱船的基本步法。

元宵节划旱船的作文

元宵节划旱船的作文

元宵节划旱船的作文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结束之日。

在这一天里,人们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举办各种社区活动,共同庆祝这个喜庆的节日。

在我所居住的城市里,有一项非常有特色的活动,那就是划旱船比赛。

这项传统民俗活动将古老的船行文化与现代元宵节相结合,让人们领略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早晨,我们一大家子早早地准备好,紧张而兴奋地前往比赛现场。

这个船行比赛场地是我们城市最大的公园,有着宽阔的草坪和湖泊。

一到达公园,我就看见了那些划旱船的参赛队伍,他们正在搭建船桨,准备迎接比赛的挑战。

船桨的搭建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船桨的形状和材料选择都会影响到划船的速度和稳定性。

我看见有的参赛队伍使用的桨身是由竹子和木材制成的,桨头则装饰着鲜艳的红彩带,非常漂亮。

而有些队伍则使用尊贵的紫竹来制作船桨,显得格外高贵和典雅。

还有一些队伍选择了更现代化的材料,比如使用塑料材质制作的船桨,这样可以减轻重量,提高船艇的速度。

比赛开始前,围观的人们已经聚集在湖边,期待着精彩的比赛。

主持人用洪亮的声音宣布比赛规则,并介绍了各参赛队伍的队名和队员。

每支队伍有五名队员,其中一名队员担任舵手,掌控船行的方向,其他四名队员则负责划桨。

比赛的航线是一条直线,从起点划行到终点。

比赛开始了,队员们迅速并有力地划动着船桨,船艇向前驰去。

他们在船上相互配合默契,船桨在水中迅速切割,溅起了点点水花。

我看见一些船艇离起点越来越近,领先的队员们都用尽全力划动船桨,希望能够取得领先的位置。

他们一边呐喊着团结的口号,一边努力推动着船体。

整个比赛场地充满了欢呼声和呐喊声,观众们为各支队伍鼓劲喝彩。

随着比赛的进行,暂时领先的队伍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其他队伍发挥出了强大的实力,逐渐迎头赶上。

船桨在水中拼命地切割,船艇们在湖面上竞相飞驰。

观众们惊叹于队员们的力量和毅力,为他们的勇气鼓掌。

比赛进入了尾声,最后的冲刺开始了。

每支队伍都竭尽全力,希望能够在比赛的最后时刻取得领先的位置。

划旱船的来历和风俗作文

划旱船的来历和风俗作文

划旱船的来历和风俗作文划旱船的来历和风俗作文1每当看到漂在湖面上荡漾的小船,我就想到了划旱船。

今年正月十三,我参加了小记者活动,在红黄蓝五楼,一队划旱船早早地等着我们,今天是给我们体验划旱船。

一开始旱船队的一位老奶奶从旱船下的一个口钻了进去,把旱船背了起来,又有两位老奶奶拿着一根很长的棍子,一边站一个,就像真的在水面划船似的。

然后旁边的老爷爷们拿着各自的乐器。

锣、鼓等各种各样。

一开始我们要求站在一条线的后面。

可她们一开始划旱船,咚咚,咚咚。

我们也站不住了,渐渐把划旱船的人包围在一个小圈里了。

旱船里的老奶奶,一会向前边扭边走,一会向后边扭边走,旁边的拿着棍子的老奶奶倏而把棍子向后一推,猛然一转身又向前一推,然后她们在一个方向停了,可就算停了也还不停地摇,像被放倒后又站起来的不倒翁,摇摇摆摆。

突然旁边的.老奶奶唱起戏来:“呀啊衣衣。

”。

她们精彩的表演结束了。

她们说:“如果要体验的过来排队。

”话音刚落,我已飞速冲到了排队处抢了个第四名,不一会后面排成了一条长龙。

看着前面那个人合着节奏摇来摇去,我心想:好难呀!我会不会做不出来呢?轮到我了,我从下面钻了进去,把旱船背在了我的身上。

一股重力压在背上。

然后老奶奶告诉我:“跟着棍子走。

”听了这话,旁边的老奶奶开始移棍子,音乐奏起。

我跟着棍子走,左跑右拐,忽然棍子停了下来,我也停了下来。

老奶奶开始唱,我也开始原地摇。

“摇得可真不错”旁边的观众夸道,我从旱船下钻出来,一身轻松开心极了!这次划旱船,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让我明白:只要相信自己,什么事都能做得好。

划旱船的来历和风俗作文2我的家乡在东至县昭潭营桥村,这里是旱船灯的故乡。

过去每逢春节都会在全县各个村进行表演。

但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这一活动已经失传很多年了。

如今,在政府的热心支持下,这一来自民间的艺术活动重新步入居民们的视野。

吃完年夜饭,我拉着妈妈的手,一口气跑到村口。

旱船灯已经进入我们村,只见前面一户人家门前人山人海。

民俗之舟“旱船”运动的体育美学特征

民俗之舟“旱船”运动的体育美学特征

民俗之舟“旱船”运动的体育美学特征袁筱平;卢辉【摘要】“旱船”是我国民间传统民俗表演项目之一,也是民俗体育和民俗舞蹈的重要内容.从体育美学角度分析认为:旱船运动具有美好的寓意、鲜明的表演形式以及独特的表演动作等特征,这些特征也使得该项运动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健身价值以及美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和提升.【期刊名称】《河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2)005【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旱船;体育美学;特征【作者】袁筱平;卢辉【作者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742500;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74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2“旱船”运动也称“跑旱船”、“采莲船”、“荡湖船”、“花船灯”等,原是一项在陆地上模拟船行水中的汉族民间舞蹈,后来在部分少数民族中也广为流传,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流传于全国各地,盛行和集中开展于岁时节庆,是各地民俗节令、文化旅游、社火表演和闹元宵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特有的民俗体育和民俗舞蹈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广大人民直面困难、奋勇争先、团结协作、胜不骄败不馁、积极努力等良好品质的体现,它承载着中华儿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改善与提高默默航行.旱船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在我国有多种传说,一说女娲补天帮助黎民百姓逃离了洪水灾难,再造了人类,人们为了缅怀、祭祀女娲神便模拟陆地行舟的形式来祭拜;又相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时值王母娘娘的生日,众神仙扎了一条花旱船为她祝寿,之后张果老将此船借下凡,由此形成了调旱船闹新春、庆丰收的习俗;另有传说修建洛阳桥时,玉皇大帝派官员下凡到洛阳督办修桥事宜,修到一半时所带银两已经全部花光,不仅无法支付工钱,而且连自己的生活也难以维持,于是玉皇大帝根据奏请,派王母娘娘去找鲁班造一只大船,由王母娘娘坐在船的中央下凡到人间去给人们贺新春,人们都想一睹王母娘娘羞花闭月之貌,纷纷向船上抛撒金银首饰和银两,待船上装满,便满载而归,并用这些银两修好了洛阳桥.后来,民间百姓为纪念天宫造福百姓,每年新春贺岁时便以划旱船的形式来纪念;也有传说是为纪念大禹治水有功演变而来.[1]划旱船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皋陶谟》,禹曰:“……无若丹朱傲,惟漫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銘銘,罔水行舟.”《史记·夏本纪》有同样记载,“罔水行舟”记为“毋水行舟”,“罔水行舟”就是无水行舟,即指划旱船.[2]在唐代民间就有被称为“旱船”的表演项目,据传唐太宗曾邀各地旱船上京城汇演,后来将军程咬金百岁生日,也请旱船前去助兴.到了宋代,划旱船已成为元宵节期间常见的娱乐表演活动.据《武林旧事》记载,当时人们称之为“旱划船”,是元宵节期间社火舞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南宋诗人范成大曾有过:“旱船遥似泛,水儡近如生”的生动描写;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跑旱船》:“跑旱船者,乃村童扮成女子,手驾布船,口唱俚歌,意在学游湖而採莲者,抑何不自丑也”.[3]明清以后,划旱船在民间盛行不衰,逐渐成为年节喜庆或农闲时的一项娱乐活动.现今,在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故居更有“不以过新年为重,而以二月二划龙船为荣”的优良传承.旱船表演因其历史悠久、道具简洁、人物鲜活、节奏明快、情感朴实、生活气息浓厚,是群众特别喜欢的一项民间艺术,既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力量和耐力素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同时也能愉悦身心,增进感情,具有很高的健身和审美价值.旱船运动,作为我国民俗文化、体育和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本身蕴涵着多种审美因素,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根据体育美学基本原理认为:体育美主要体现在人体美、技术美、精神美这三个主要方面.[4]结合划旱船运动本身特点,作者认为旱船运动的体育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美好的寓意、舞美化的表演形式以独特的表演动作等方面.2.1 旱船运动的寓意美“旱船”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神话和史籍典故,由于模拟的是船行水中的运动形式,其精神内涵表现的是“虚实相生”的意境,“虚”是指旱船运动从诞生至今,在不同时期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蕴含着不同的内涵与寓意;“实”是指旱船运动必须依托于旱船器具和表演者的身体动作来表情达意.在我国民间很早便有:“表演必须言有尽而意无穷,表演必须形神兼备”的朴素道理.旱船运动表演的基本寓意,通常有开船、迎风航行、逆风斗浪、搁浅、掏船、冲出漩涡等情境,这些寓意不仅是表演者的形体和动作必须充满活力与激情、必须团结协作、敏捷,蕴含着广大群众勇敢顽强,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的祝愿与殷切希望,是普通劳动者最朴素的精神追求,同时也与体育精神及体育锻炼追求的目标不谋而合.早期的“划旱船”表演,带有浓厚的宗教祭祀色彩,是一项十分神圣的活动;现今的“划旱船”活动已经脱离了原有的寓意,演变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和健身活动,是民俗体育和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将部分艺术元素融合于其中,不仅使这项运动本身得到了改良,而且也把此项活动所展示出来的多种内涵和美感推向了另一个高潮,使其文化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宣扬和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讲划旱船已成为我们民族特有的符号和特质,从其起源、演变和丰富历程可以深切体会到,不论是远古时期以神话传说为主的歌舞祭祀还是现今作为群众喜爱的健身、娱乐运动项目,它在精神层面展现的都是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对美好生活追求与期盼的健康之美,倡导的是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的和谐统一,这种内在的精神追求也激发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兴趣,是繁荣和发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体育活动的源动力.2.2 旱船表演形式“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作而成的.常见的旱船形状有龙舟型、莲花型、独木舟型、花桥型等.一般长1.5-2.0米,宽0.5-0.65米,高1.5-1.8米;重量以一个青年男子或年青姑娘能够担起并运动自如为宜.制作旱船时先用竹子和木材扎成船型的三维框架,船形骨架的中间用竹竿绑成“井”字型花轿架,上部用四根棍子,支撑起一个顶,形状犹如轿顶,装饰以纸花、红绸、彩灯、明镜或其它饰品;然后用彩纸裁剪或揉搓成条缠绕或粘贴于船舷四周;船舱内用一根红布条拴在舱的两边沿,演出时“船姑娘”将布带交叉置于肩上,担起旱船,两手握住船舱的两边;用粗布或彩绸布围裹船身做成无底船,彩绸下半部绘上不同形态的水波纹.于是,船上有亭,亭美如轿,轿内姑娘如仙,船头和船尾各有艄公和艄翁的一艘精美旱船制作而成.传统旱船制作工艺较复杂,其造型、裱糊、剪纸、粘贴和绘画都需要专业性知识和技巧.流程和裁剪及粘贴也比较考究,这种制作工艺随着历史长河的发展在逐渐被遗失和淘汰,现今使用的旱船在制作时多彩用以稠、锻或彩色布缠绕和扎制,工艺和流程较简单,也更适合在健身活动中使用.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在造型上都比较考究,有的形如龙舟昂首游行,有的如莲蓬端庄鲜亮,有的如独木舟般灵活穿梭……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装饰不仅是这项民间民俗文化体育活动的主要特征,而且也有中华民族特有的符号,有着浓烈的民族特质.传统划旱船表演,一般由2-7人组成,其中船头的艄公1人,船尾的艄翁1人,船姑娘1人,另有2-4小丑装扮的小姑娘手扶船舷两帝,伴随“船姑娘”而行,意为“王母娘娘的”丫环或侍女,北方多采用3人旱船表演,现今各类健身活动中,多见两人表演,船身更轻便.就表演来看,生活性很强,一系列水上动作,使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而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角色和分工,表演动作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动作也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角冲击和美的享受.划旱船运动在表演形式上以“游戏化”、“舞美化”的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其本身就是一种身心愉悦的审美体验,首先体现在人物角色的舞美化,其次是服饰装饰的舞美化,再者在表演的同时,还伴随着具有民俗风情的音乐、说唱、简单对白以及锣、鼓、钹、镲等乐器的伴奏.这些形式使这项以体育内容为主体的活动,融入了浓浓的舞蹈表演元素,更加丰富和彰显了其美感,这种特殊的表演形式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认同了该项活动属于民间民俗舞蹈之说,在相关文献中也有将旱船运动称为“旱船舞”.同时,旱船表演时各地亦有不同的说唱对白和唱腔,其唱词在早些年代均有传统的唱本参考,内容多为古代传说、神话等,近年来,唱词多为各地自编,内容以传唱或歌颂祖国,赞扬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好生活或当地楷模、惠民典型等为主.锣鼓伴奏、边唱边舞、色彩艳丽、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寓意深远,使得旱船运动的美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2.3 旱船表演的动作美旱船运动的动作美是指在进行旱船表演时,不同的扮演者所展现和模拟的划船动作及肢体语言,它是旱船运动表演中最直观、最易激发表演者和观赏者美的体验的因素,也是旱船表演的“实体”,不同规模、造型及不同地域的旱船表演,其动作会略有变化和不同,但综合其主体特征我们认为旱船运动的动作美主要体现在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美等方面.(1)旱船运动的力量美在旱船运动表演中,有一人位于船中央,用拴于船舷两旁的布带置于肩上将船担起,称为“船姑娘”,由于船身有一定的重量,船身重量一般在15-30 kg.在农村传统表演中,通常“船姑娘”多由长像俊秀的青年男子担任,该男子不仅要面目清秀,而且能担起船并能行动自如,且能持续表演20-30分钟.表演时这名男子须身着舞衣,高挽发髻,浓妆艳抹,男扮女装,装扮成漂亮姑娘,是旱船表演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是旱船表演中力量美的核心展示角色和观众争相欣赏与观看的焦点.“船姑娘”担起不同造型和重量的彩船在艄公的引领下用小碎步按照不同线路快速行进,急促时如仙女飘移,原地摆荡可停滞不前,欲进则退,前赴后,多种动作的速度、方向、线路变化,均需载船者有很好的力量来保障;而表演者的引船和撑船的动作均强劲有力、舒展、奔放,在整套模拟船行水中的表演中,将力量贯穿于始终,由原来对事物的形象本身无所为而为地进行了演义和玩味,与协调和形象美融为一体,从而带给表演者和观赏看者轻松、优美、舒畅的快感和美感.(2)旱船运动的速度美船头和船尾分别有头戴斗笠,现多用草帽或太阳帽来替代,身穿老生古装,脸部淡彩挂白色或黑色长髯、手持浆撸的艄公和艄翁组成.艄公是旱船舞表演的主导者,其手持浆撸或模拟划船动作,或采用武术棍术的舞花动作,不断根据表演场地引导船只行进,丫环或侍女亦随船行进.表演动作一般采用:“跑场、绕八字、蛇型、原地摆荡”等基本动作,在旱船进行时,表演者主体采用“小碎步”快速行进,其动作应当舒展、流畅、诙谐而又略带滑稽,展现着“快、稳、漂、转”的动作风格.“快”是旱船表演中的速度特征,具体是指船行速度要快;“稳”是指“船姑娘”所担船只在艄公的引导下行进时须平稳;“漂”是指船只行进时须流畅、飘逸,因此表演时须采用小碎步快速先进;“转”是指表演时不能只沿直线行进,而必须不停调整方向以弧线、S型或八字型线路不断变化,意为遇风遇浪船只行进困难打转之意.整个行进动作展现出“快而不急、漂转平稳”的速度特征.在快速行进表演中根据不同的寓意或面向表演主体要做“原地摆荡”动作作为调整和休息,这时展现的是“静”态特征,动与静结合,以动为主体,形成了旱船表演时动作节奏鲜明,时而急步漂移,时而原地摆荡,时而一进一退,从而产生了独特的速度美.(3)旱船运动的协调美旱船表演时间一般需要20多分钟,在这近半个小时的表演中,动作基本没有停顿,需要持续进行表演,更需要不同角色表演者之间的密切配合,艄公位于内侧时,艄翁往往得在外侧,当艄公在船舷左侧时,艄翁须在右侧,俩人必须模拟船行水中特点进行表演,这时船中央的“船姑娘”也必须与首尾两人的线路、方向与寓意一致,而在模拟行船搁浅表演时,首尾两人也相互故意不配合,一个劳作时一个休息,或一个向右使力时另一个往往去阻碍,在模拟表演中融入了从而增加表演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这样前、中、后相互呼应、相互协作,急缓交替,快慢相宜,前俯后仰、摇摆漂移的动作变化,使表演呈现出共同协作、形同一体,似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和美感,同时,也充分展现出了多元表演动作的协调美.“旱船”运动的美来源于中国特有的神话传说和史籍典故,秉承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旱船运动倡导的是身体健康与精神愉悦的和谐统一,其运动本身是一种身心愉悦的审美体验,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发展的长河中的,是特有的民俗之舟,是我国民俗体艺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民俗体育、民俗舞蹈的重要内容,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广大民众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巨大而又积极的作用.它以美好的寓意、舞美化的表演形式、独特的造型和富含健身性和娱乐性的表演动作融民俗文化、艺术、体育、舞蹈于一体,不仅使该项运动得到了改良,也使得运动本身得到了丰富和融合,更是把体育运动所展现出来的多种美的享受推向了新的高潮.从体育美学视角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旱船运动,使其在新形势下散发出独有的民族风采和生命力,对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俗文化传承、推进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相关文献】[1]袁筱平.西北部民俗体育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169-171.[2]李智信.上古方祭、女蜗传说与社火划旱船[J].青海民族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52-59.[3]皮瑞.经久不衰的社火艺术——论“划早船”的民间舞蹈特色[J].剑南文学,2012(7):249.[4]胡小明.体育美学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08,15(10):6-7.[5]周勇.舞龙运动的美学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30-42.。

元宵节有哪些传统活动

元宵节有哪些传统活动

元宵节有哪些传统活动正月十五是传统节日元宵节,也是大年的最后一天,而在这样一个日子里,自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东西。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元宵节有哪些传统活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有哪些传统活动1、吃元宵:元宵是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北方为“滚”元宵,南方为“包”汤圆。

2、赏花灯:赏花灯是元宵节必作的一件事情,除燃灯之外,还可以放烟花助兴。

3、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4、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起源于上古时代。

5、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6、舞狮子: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7、划旱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8、走百病:元宵夜妇女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主要的目的是驱病除灾。

元宵节由来元宵节是汉文帝刘恒上台后,为了庆祝消灭诸吕、恢复刘姓执政而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

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他当了皇帝,深感创造太平盛世不容易,就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庆祝性节日,元宵就是元夜、元夕,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定为元宵节合乎人们的愿望,也让人感到吉祥如意。

这一夜京城不实行霄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观灯游玩。

相传汉武帝曾经久病不愈,请一个道士来下神。

天上太一神(泰一神、太乙神)回应说,武帝的病不久就会好,愿在甘泉宫相会。

不久武帝果然痊愈,心中大喜,便下令在甘泉宫建造太一坛,并于正月上辛日夜间大张灯火进行感谢祭祀,通宵达旦,盛况空前。

这在司马迁《史记》、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中都有记载。

后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使元宵花灯燃放成为一大特色的真正开始。

元宵节赏灯起源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宵节习俗活动之划旱船介绍
元宵节习俗活动之划旱船简介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元宵节习俗活动之划旱船表演形式
旱船是由若干个旱船组织成一支表演队伍,前面有一个老翁拿桨(划船的工具)划行领航,前行后退地表演。

旱船队的表演者是碎步
随领航人前进。

领航人拿着浆,亮着划船姿态,弓步前行,他在左行右行和转弯时还要作些亮相动作表演。

船队的表演路线全靠他指挥来行进。

制作旱船是用细竹竿绑成船型的架子,旱船的大小不等,随人意而定。

船形骨架的中间用竹竿绑个“井"字架,“井口”既是船舱的
部位,也是表演者的部位,顺着船舱的四角竖4根竹竿,
为船舱的4个柱子,然后在上面绑制船舱的顶部。

船舱的顶有平顶的,三角形顶的,较复杂的歇山顶式的瓦棱4出水的古建筑造型。

船的骨架绑好后,用彩绸布围好各个部位。

船顶用红和黄的彩绸布裹好,船板用土黄色布绷面,船帮周围用绿色彩绸布围起,船舱内用一根红布条拴在仓的两边沿,演出时’
表演者将红布条架在肩膀上,撑起旱船,两手握住船仓的两边,表
演时摆动旱船行进。

坐船姑娘(即表演者)的服饰是古典民间服饰,头部将发盘起大抢头插花即可,划船老翁是头戴毡帽或草帽圈,身穿老生古装,脸部
淡彩挂白色长髯口(戏剧里用的胡子)。

旱船的表演步伐简单,但表演的形式不少,一般采用:“水溜溜”、“绕八字”、“蛇脱皮”、“跑圆场”、“二龙出水”、
“双进门”等10余种。

它的音乐伴奏,随大队的表演队伍,一般是
锣鼓乐队伴奏。

元宵节习俗活动之划旱船相关典故
划旱船是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

在东巩,旱船也称采莲船。

采莲船多用竹、木或麻秆扎结而成,外面用彩布蒙住,船头、船尾、船帮上多饰以花朵,有的还在船甲
板上置一镜片,以反光来映衬坐船人的美貌。

东巩的采莲船表演有单船舞,也有双船舞,边歌边舞,雅趣十足。

表演时,将船系在表演者(也称坐船人,一般由容貌美丽的小姑娘扮
成仙女)腰间,两手提着船的两边船舷,走着碎步,晃晃悠悠,犹如
坐在船上;另一人扮作艄公,手拿船浆,在船的周围边走边划,如同
行船于水上;船的后面或侧面还跟着一个媒婆打扮的人,不时地护着
坐船的小姐,生怕遭到别人的嬉戏和骚扰。

由于表演细腻、活泼,
常逗得观看的群众捧腹大笑。

民间故事形式采莲船在东巩流传甚广,还有一段美妙的故事。

传说为修洛阳桥,玉皇大帝派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员下凡到洛阳督办修桥事宜,修到一半时所带银两已经全部花光,不仅没有了工钱
支付工匠,而且连自己的盘缠、饭钱都成了很大的问题。

于是玉皇
大帝根据奏请,派王母娘娘去找鲁班造一只大船。

鲁班得到授意,跑到月宫里砍了一棵梭椤树,造了一条非常精美雅致的莲花船,由王母娘娘坐在船的中央下凡到人间去给人们贺新春,人们都想一睹王母娘娘羞花闭月之貌,纷纷向船上抛撒金银首
饰和银两,待船上装满了银两,便满载着高兴而去,用这些银两修
好了洛阳桥。

后来,民间百姓为纪念天宫造福百姓,每年新春贺岁时便以玩采莲船的形式来表演。

流传在东巩地区的采莲船表演以即兴演唱为主,唱词多以祝福或祁财为主。

配以民间吹奏、打击乐,使场面欢快活泼,唱腔主要有东巩花鼓戏的陶腔和打腔,陶腔腔调圆润、舒缓悠扬,打腔则以高亢、激昂、语速较快见长。

目前能表演的形式有鲤鱼跳龙门、二龙戏珠、八仙过海、彩船偎沙等。

东巩镇采莲船民间文艺活动暜遍,尤以王家畈村、铁家垭村、上泉坪村、莲花池村的采莲船扎制精美,玩法花妙而著称。

王家畈村采莲船表演多次在全县荣获第一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