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影视艺术概论

影视艺术概论

多构图指通过各式各样的镜头运动和镜头焦距变化,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对摄影对象连续拍摄,在一个镜头内形成若干彼此相连的具有不同景别的构图的长镜头。
段落长镜头是从叙事学意义上来划分的,它是指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能够独立存在的长镜头。
蒙太奇句子长镜头是指与短镜头组接在一起的长镜பைடு நூலகம்。
2 )长镜头的作用:首先,长镜头可以保证事件的时间过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时间的实际联系。其次,长镜头可以如实的,完整的再现现实影响,增强影片的可信性。第三,长镜头可以营造意境,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2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得作用:首先,音乐能为影片的局部或完整体创造一种特定的气氛基调,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其次,影视音乐可以加深人物心理的刻画。第三,影视音乐对于蒙太奇镜头的组接具有连贯作用。第四,影视音乐对影视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起着或歌颂,或赞美,或同情,或控诉,或哀悼等评论作用。第五,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有其要表达的主题,影视音乐对深化主题思想充当着重要角色。
中景:是指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反映出人物的情绪。
近景:是指摄取任务的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用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动。
特写:是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能造成强烈而清晰的视觉形象,可以介绍人物,突出影片的主题形象,展现细微的表型和动作。
2 )镜头组接技巧:淡入 淡出 化入 化出 叠化
淡入 也称为渐显, 是指镜头画面由全暗到渐渐显露,直至完全清晰。
淡出 也称为渐隐,是指镜头画面由渐暗到完全消失。
化出 化入 是指前一个镜头渐渐隐去,在它完全消失之前,后一个镜头已经渐渐显露。
划出 划入 主要表现特征是滑移,即后一个镜头从前一个镜头的画面上渐渐划过。

影视艺术概论

影视艺术概论

第一章电视艺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

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电影和电视的区别:1、拍摄工具不同。

电影是摄影机,电视是摄像机与录像机。

2、存储介质不同。

电影利用感光胶片,电视利用磁带。

3、放映地点与放映方式不用。

电影是利用放映机在电影院放映,电视则通过远距离传输,在每家每户电视机上播放。

4、观众观影体验不同。

电影院环境封闭,节目固定,观众注意力非常集中。

看电视多是在家里,环境开放明亮,观众注意力容易分散,且观看节目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观影方式具有一定随意性。

电视主要功能:1、信息传播2、新闻纪实3、艺术表现第二章尼普柯夫圆盘——世界第一个机械电视(贝尔德,英国电视之父)——电子电视(兹沃雷金,1923,光电摄像管,全电子电视关键设备。

1924,第一台电子电视模型,完成摄像到显像完全电子化过程)1930年,《花言巧语的人》世界第一部声像俱全多幕电视剧。

1936年,英国BBC亚历山大转播,标志世界电视诞生。

1954年,美国NBC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是英国的克拉克,通讯卫星之父。

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

美国《枪烟》,最早电视系列剧。

第一部情景剧,《玛丽凯和约翰尼》。

1958年5月1号,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就是现在的中央电视台,正式试播,这一天被公认为:中国电视的诞生日。

1958年,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

10月,中国的第二家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问世。

同年12月20号,中国的第三家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现黑龙江电视台)正式播出。

这三家电视台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正式起步。

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6月15号,北京电视台《一口菜饼子》(直播小戏)1958年9月2号,进入正式播出期的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二部电视剧《党救活了他》。

我国第一部多场景大型电视剧《新的一代》。

1964年12月,北京电视台利用黑白录像机录制豫剧《朝阳沟》和《红灯记》,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录像播出文艺节目。

[整理版]影视艺术概论笔记

[整理版]影视艺术概论笔记

影视艺术概论一、名词解释(4)二、简答(2)三、论述(3选2)一、名词解释1、影视影像的基本特征。

1直观性和逼真性2假定性和虚幻性3可复制性4符号性5运动性——本质特性(1)被摄物体的运动(2)摄影(像)机的运动(3)主客体复合运动(4)由于蒙太奇手法而造成的运动2、景别的划分及划分依据。

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对象的距离不同或使用变焦镜头,而造成的被摄主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3、镜头运动的具体方式。

镜头的运动:镜头相对于被摄主体的位置变化推——接近拉——远离摇——中心不变,全方位摇动移——沿水平面、按一定轨迹做各方向移动跟——跟随运动的拍摄物体升降——上下空间位移4、构图的组成。

主体陪体环境5、声音和画面结合的三种方式。

声画合一;声画分离;声画对位6 爱情片西部片武侠片永恒题材的浪漫与困境——爱情片(一)界定:⏹以爱情为主要表现题材,以爱情的发生、发展、波折及磨难为剧情主线,最后达到“ 有情人终成眷属” 或是“ 有情人天各一方” 为结局的一种类型片。

⏹爱情与伦理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主旋律)⏹爱情与社会⏹爱情与性、禁忌(二)类型要素:1 、故事构架的模式化:一见钟情/ 相见如仇人+ 波折+ 大团圆或永远分离2 、人物设计的类型化:俊男靓女、丑男靓女、俊男丑女3 、影像风格多温馨、柔和、唯美。

4 、场景设计:多在较为时尚的场景中浪漫展开。

刀光剑影侠客行——武侠片1、界定:以中国武术功夫及打斗形式、侠士形象和狭义精神作为类型基础的电影。

2、类型要素及特征(1)狭义故事(2)武打动作(3)侠士形象(黄飞鸿、霍元甲、李慕白……)(4)视觉奇观(粗犷、紧张、动感、飞沙走石…… )(5)民族主义心理(忠孝节义;“我是中国人”)(6)暴力美学牛仔故事与文明“迷思”——西部片1 、界定:⏹一般指美国特有的一种电影类型,也是最能表现美国人的么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一种电影。

《影视艺术概论》习题与答案

《影视艺术概论》习题与答案

《影视艺术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影视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概论是对电影和电视这两种现代视听艺术形式进行综合研究的理论体系,它涉及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创作规律、美学原则、叙事结构、类型分析以及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内容。

2. 电影蒙太奇:电影蒙太奇是指电影剪辑的一种技巧与手法,通过将不同镜头按一定顺序组合起来,形成新的时空关系和意义,包括叙事蒙太奇(如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等)和理性蒙太奇(如对比蒙太奇、象征蒙太奇等)。

3.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电影和电视艺术特有的表达方式,包括视觉元素(如镜头、色彩、构图、运动等)和听觉元素(如声音、音乐、音效等),它们共同构建了影片的叙事结构、情感氛围和主题内涵。

4. 电影类型片:电影类型片是指按照一定的题材和风格特征划分出的电影种类,如西部片、爱情片、科幻片、动作片、喜剧片、恐怖片等,每种类型的电影都有其固定的叙事模式、人物塑造和观众期待。

5. 剧作三要素:剧作三要素指构成剧本故事的基本元素,包括情节(即事件发展的脉络)、角色(故事中的人物及其性格特点)和主题(作品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或价值观)。

二、填空题1. 电影《公民凯恩》采用了______叙事结构,讲述了报业大亨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一生。

答案:非线性叙事2. 长镜头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电影理论家______,他认为长镜头可以保持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更好地展现真实生活。

答案:安德烈·巴赞3. 在影视艺术中,______是实现情绪渲染、氛围营造、人物刻画的重要手段之一。

答案:灯光4. 电影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对场景调度、演员表演和摄影机运用等方面的控制称为______。

答案:场面调度5. 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中的“黄金时代”大致发生在______年代。

答案:20世纪30-50年代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部电影作品属于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A.《教父》B.《公民凯恩》C.《四百击》D.《乱世佳人》答案:C2. 在影视艺术中,色彩具有重要的表现功能,其中暖色调常用来表达什么样的情绪或氛围?A. 冷漠、疏离B. 欢快、热烈C. 平静、安宁D. 悲伤、压抑答案:B3. 下列哪种镜头运动方式主要用于展示环境全貌或场景转换?A. 推镜头B. 拉镜头C. 摇镜头D. 移动镜头答案:B4. 关于电影声音的重要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仅作为画面的辅助,不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B. 声音可以揭示角色内心世界,增强叙事深度C. 声音只能用于还原真实场景,不能创造虚构情境D. 声音在电影中只起到传递对话信息的作用答案:B5. 以下哪种电影类型通常以正义战胜邪恶为主题,强调英雄主义和冒险精神?A. 黑色电影B. 歌舞片C. 动作片D. 文艺片答案:C四、多项选择题1. 影视艺术的视觉元素主要包括:A. 镜头B. 色彩C. 构图D. 运动E. 剪辑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属于电影的主要类型?A. 喜剧片B. 恐怖片C. 文艺片D. 纪录片E. 科幻片答案:ABCDE3. 影视艺术中常见的叙事结构有:A. 线性叙事B. 非线性叙事C. 循环叙事D. 多线索交织叙事E. 反转叙事答案:ABCD4. 影视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B. 对人性本质的探索和挖掘C. 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D. 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和预测E. 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借鉴与创新答案:ABCDE5. 导演在创作过程中的主要职责包括:A. 制定拍摄计划B. 组织现场拍摄C. 指导演员表演D. 参与后期制作E. 审核最终剪辑版本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影视艺术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感知途径来传达信息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影视艺术概论

影视艺术概论

影视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是一门复杂而又有趣的艺术,它集合了照片、动画、配乐、对白、服装、场景布置等元素,为观众创造深刻、有效的感受。

在影视艺术中,场景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将故事的内容变成一场有趣的演出。

影视艺术涉及各种领域,包括摄影、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化妆、编剧等。

摄影技术在影视艺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影视艺术的基础。

摄影技术为观众提供了一种以真实图像为基础的视觉方式,以达到影视艺术效果的最佳状态。

一部电影的摄影技术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气质,传达出指定的情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体验。

灯光设计在影视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场景氛围,改变故事中的情绪,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灯光设计师可以利用各种色温和照明强度来表现一个场景,调动观众的情绪。

服装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有趣的工作,它可以使角色更加丰满,同时可以表达出更多情绪,以及戏剧中的氛围。

一部电影上的衣服,可以通过设计来展示电影的情怀,即通过服装设计,可以表达出某种文化、时代、地域及角色之间的关系。

化妆是影视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增加角色的吸引力,提高画面的表现力。

妆容的设计必须符合实际的人物设定:如时代背景、角色地位、甚至是角色的性格等。

妆容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角色性格和情节变化完成,做好妆容的设计工作可以增强角色的形象,深化影视艺术中的表现效果。

编剧是影视艺术中的重要环节,它将讲述完整的故事内容,并结合有关事实,来营造更真实、有趣的故事情节。

编剧的工作往往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等,要求他们有一定的文艺创作能力,并熟悉影视行业的情况。

影视艺术中还有许多其他艺术元素,如音乐、制作及编辑等。

它们在影视艺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视听体验。

影视艺术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艺术形式,它将照片、动画、配乐、服装、场景布置、灯光等艺术元素结合起来,为观众创造出有深度、有效的感受。

艺术家和影视制作者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这门艺术,以期能让这种艺术更好地发挥其潜力。

影视艺术概论名词解释叠印

影视艺术概论名词解释叠印

影视艺术概论名词解释叠印
叠印,英文:Superimposition,法文Surimpression,又叫“叠画”,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内容的画面,叠合印成一个画面的制作技巧,1898年由法国电影导演梅里爱发明,他最早在影片《L'Homme de têtes》中采用了叠印技术,在黑背景上进行三重叠画。

过去的叠印技术主要依靠多重曝光配合冲洗来完成,今天的叠印技术完全可以通过电影制作软件来辅助完成。

叠印镜头一般用来表现人物的回忆、想象、思索和梦幻。

有时也藉此交代时间的流逝和各种纷繁现象。

叠印镜头是一种具有复合内容的画面,它可以使观众同时看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画面内容。

由于画面的重叠,使各个内容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的对列关系更为强烈,激起观众的思索和联想。

叠印镜头出现很早,无声电影时代就是用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艺术手段。

影视艺术概论

影视艺术概论

影视艺术概论绪论影视艺术漫谈一、什么是影视艺术?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现代观念背景下的影视艺术包括剧作、拍摄和放映宣传批评等整个过程,影视成品的艺术表达式重点研究的对象,艺术情感表达式影视艺术的基本要素。

影视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电视电影等在内的影像艺术的表达对象,在以拷贝、磁带、存储器等为载体,以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而实现以视觉与听觉综合为观赏对象的艺术表达中,影视成为现代艺术的最新综合形态。

电影艺术,20世纪诞生的一种艺术类别。

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影视艺术广义上包含了影视文学剧作这一核心,兼容影视的文学改编、影视的艺术内涵,影视的艺术语言、影视的艺术样式和风格、影视艺术历史与理论、影视鉴赏与批评等,但是实际上,狭义的影视艺术主要是以影视表现为对象的艺术形态分析,由于影视是以声画形象出现的艺术产品,观赏对象的银幕或者屏幕艺术就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内涵。

影视艺术概论绪论影视艺术漫谈一、什么是影视艺术?影视异同:从一般意义上看,都是影像传达的对象,都是高科技时代的传播媒介,都是依靠声画语言进行传播的工具,所以,它们和纸质阅读时代划开界限。

但是,在拍摄手段上差异;在记录上:胶片感光和电视的磁带或电子记录;传播形态上,电影是点对面的公共传播,电视是点对点的大众传播;在放映场所上,电影是公共性封闭式影院观影方式,电视是开放家庭或公共场所的个人性观赏;在控制方式上,电影是机构控制,电视则是个人观赏自由控制;在感官效果上,电影是大银幕震撼,电视则是生活细致感受等。

影视差异---- 传播方式,载体形式,观赏条件,景别选择,制作成本与周期电影与电视的共同点影视科学--影视文化--影视艺术二、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1、电影的诞生1839年8月19日银板摄影法取得了技术上的成功。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章.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章.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章影视艺术基本概念第一节影视艺术概念一、影视概念影视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电视电影等在内的影像艺术的表达对象,在以拷贝、磁带、存储器等为载体,以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而实现以视觉与听觉综合为欣赏对象的艺术表达中,影视成为现代艺术的最新综合形态。

影视艺术的广义概念包含了影视文学剧作这一核心,兼容影视的文学改编、影视的艺术内涵、影视的艺术语言、影视的艺术样式与风格、影视艺术历史与理论、影视鉴赏与批评等。

狭义的影视艺术主要是以影视表现为对象的艺术形态分析,由于影视是以声画形象出现的艺术产品,观赏对象的银幕或屏幕艺术就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内涵。

二、影视异同一般意义上来说,电影和电视都是影像传达的对象,都是现代高科技时代的传播媒介,都是依靠声画语言进行传播的工具。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与艺术的综合体,电影与电视在多重特性、影像手段、视听融合、反映现实、认识教育、提供审美体验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共同点。

在摄制手段上,摄影机与摄像机有差异;在记录差异上,电影胶片的感光和电视的磁带或电子记录不同;在传播形态上,电影是点对面的公共传播,电视是点对点的大众传播;在放映场所上,电影是公共性封闭式的影院观影方式,电视是开放家庭或公共场所的个人性观赏;在控制方式上,电影是机构控制,电视则是个人观赏的自由控制;在感官效果上,电影是大银幕震撼,而电视则是生活细致感受。

三、影视艺术异同在艺术语言侧重上,电影一般注重大场面、电视注重中近景表现。

电影的审美经验是超越性的,它的人造现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封闭又看似真实的空间。

电影虽反映、根植并诉诸日常生活经验,但其运作机制、视觉景观、情节设置等都更加复杂、超常而具有梦幻色彩。

因此,电影的观影体验是超日常的。

而电视正好相反。

四、影视艺术性质综合性科技性产业型艺术性传播媒介特性第二节影像和镜头影像,是指借助摄影、摄像及放映等技术手段,最终在二维平面(银幕上形成的具有三维空间感觉的运动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蒙太奇:原是法语的一个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来被借用到电影领域,表示把分切的镜头有机地组接起来,形成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电影的手段。

组接的原则有生活逻辑、推理顺序、导演倾向或美学原则等。

2.安德烈·巴赞(1918-1958)
巴赞是法国战后现代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被誉为“电影新浪潮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

1945年,他发表了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性文章《摄影影像的本体论》,50年代,创办了《电影手册》杂志并担任主编。

他没有系统的理论着作,大多数理论思维通过电影评论体现出来,代表理论文集是《电影是什么》。

他的主要理论有:影像本体论、电影起源心理学、电影语言进化论、长镜头(景深镜头)理论,认为电影是人类追求逼真的复现现实的心理产物,追求空间的真实性、影像与客观现实的同一,反对表现主义与蒙太奇。

3.黑泽明(1910-1998)
20世纪日本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被斯皮尔伯格誉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他在五十年的电影生涯中共导演了31部影片,是第一个打破欧美垄断影展的亚洲电影人,引导了整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电影的艺术潮流。

在导演手法上,他的电影具有动作性弱、节奏缓慢、蒙太奇干净利落的特点,经常使用长镜头、全景式的表现手法,最出名的导演手段是对现场的调度;在影片主题上,通过日本民族的现实和历史展开对人性的讨论,传递出日本独特的民族性和人性的弱点。

代表作品有《罗生门》、《七武士》、《乱》、《影子武士》等。

4.格里菲斯(1875-1948)
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电影大师,他完成了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拓和定型,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索,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做的创新,使电影成为真正的艺术门类。

在电影表现上,他对全中近景的转换、特定镜头的运用、段落之间的连接、摄影机的运动等作了示范式的处理;在电影制作上,他开创了叙事电影的基本叙事原则和制作模式,为好莱坞主流叙事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代表作品有:《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电影至格里菲斯真正成为了艺术,这种艺术是通过镜头的运用实现的。

5.爱森斯坦(1898-1948):
20世纪上半期的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

他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把蒙太奇从艺术方法上升为电影学说,开创了电影的蒙太奇时代。

他的“杂耍蒙太奇”理论要点为:选取具有一定冲突性的镜头,剥离其原本的时空同一性,用一定的方式对其进行对列组接,就能产生一种全新的综合物,创造出未经剪辑的影片中非固有的概念;蒙太奇的作用不仅是简单的连接,更在于“冲突”和“对立”带来的震撼效果。

“理性蒙太奇”主张通过画面的造型安排,使观众将一定的视觉形象变成一种理性的认识。

代表作有《罢工》《战舰波将金号》《十月》等。

6.法国新浪潮(New Wave):
原本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新闻性用语,指1958与1959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的格调清新,频频获奖的首部作品。

后则被广泛运用,概括了法国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
新电影制作与创作倾向。

这些新导演有很多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如高达、
楚浮、夏布洛、侯麦、李维特等。

他们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并用其作品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与传统电影大相迳庭。

混合利用传统电影类型与好莱坞导演风格,来实验剪接与结构上的新形式。

由于重视拍
摄的自由度,往往只凭纲要性的脚本拍摄,喜欢即兴与自发的拍摄方式。

而其主题上则
带有存在主义的色彩,如亚伦·雷奈的《广岛之恋》与高达的《断了气》均是这类影
片。

新浪潮这个词自从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与法国结缘后,常被拿来形容其他国家
新兴的电影制作活动和电影复兴现象。

如捷克、匈牙利的新电影,1960年代的波兰与
1970年代的德国新电影。

7.表现主义和再现主义
表现主义和再现主义是始终贯穿电影史全过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思潮和美学风格。

表现主义美学以蒙太奇理论为基础,以艺术的假定性为重点,采取一系列切割、组合镜头的技术手段,反映超越现实的深层意义,主张对原始素材从内容到形式的加工。

再现主义美学以长镜头理论为基础,以生活的真实性为重点,运用纪实性的手法努力重现生活的原貌。

·1919-1924的德国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美学的代表流派之一,主张穿越日常经验的表层,揭露事物内在的实质。

其电影作品常常采用恐怖、灾难、犯罪题材,运用象征意味的造型、特殊的拍摄角度、荒诞的内容和夸张的表演反映人物狂乱复杂的精神状态。

代表人物有罗伯特·维内、弗里茨·朗,代表作品有《卡里加里博士》《大都会》等。

·二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新现实主义是再现主义美学的代表流派之一,主张发挥电影摄影机独特的纪录和揭示功能,突出电影的逼真性和真实性,直面和反思普通人的生活。

其电影作品往往以日常生活代替虚构故事,以实景代替人工布景,以非职业演员代替电影明星,运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达到时空的连续性和事物的外部完整性。

代表人物有维斯康蒂、罗西里尼、德西卡,代表作品有《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