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2024年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部编版

2024年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部编版

____年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部编版目录:一、党的十九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二、政党制度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四、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五、国家机构和宪法法律制度六、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特点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八、法治与依法治国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文明建设一、党的十九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2.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重大战略部署3.总任务和总体布局4.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二、政党制度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1.政党制度的含义和作用2.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特点3.全国政协的组织和工作4.民主党派的组织和活动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作用2.政协制度的特点和作用3.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四、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2.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3.党的组织体系和领导机构4.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条件和权利5.党的纪律建设和廉政建设五、国家机构和宪法法律制度1.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和职权2.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权3.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组织和职权4.宪法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地位六、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特点1.中国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经验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八、法治与依法治国1.法治的含义和作用2.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3.法治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4.法制建设的现状和任务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文明建设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作用2.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措施3.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和培育良好社会风尚以上是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的总结,主要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党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国家机构和宪法法律制度、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法治与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文明建设等内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和义务知识点归纳复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和义务知识点归纳复习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政治自由的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4、监督权的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网上评议政府的意义:(1)网上评议政府,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2)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6、网上评议政府的内容:(1)工作业绩、(2)工作效率、(3)执行力建设7、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8、人身自由的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人身自由的地位、作用: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0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11、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法律依据: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12、人格尊严权内容: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13、住宅不受侵犯的法律依据: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考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考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考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法。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3.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6.我们要积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7.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

8.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9.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权益。

10.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11.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2.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1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4.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15.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16.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17.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可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8.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19.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高分必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高分必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 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4. 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③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 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④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⑤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⑥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 抵抗侵略, 保卫祖国, 保卫任命的和平劳动....努力为人民服务。

5. 宪法具体通过规定国家性质,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及公民的基本权利、武装力量的归属等内容来落实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这归根结底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我们中学生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6.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

※7.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8. 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包括我国公民, 也包括外国人等。

既保护个人, 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 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 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3)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9.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部编版道德与法律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部编版道德与法律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部编版道德与法律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

第一单元:我与国家
基本概念
-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一个有人口、有固定领土、有政权的独立主权的社会集团。

- 国家的特征:国土、人民、政权、主权。

国家的组成
- 国土:国家的领土包括陆地、领海、领空。

- 人民:国家的核心和基础。

- 政权:国家权力的组织与实施的机构。

- 主权: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决策的权利。

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 具体权利:、自由、平等权利等。

- 具体义务:遵守法律、守护家庭等。

第二单元:守护家园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是保护生存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的基本要求。

- 生态文明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方式与措施
- 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对垃圾进行分类,进行资源再利用。

- 节约能源:合理使用电、水、燃气等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第三单元: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知识
- 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无毒、无害、合理。

-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与人民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

- 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食品安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等。

食品安全的实践
- 合理膳食:均衡饮食、多样化饮食。

- 识别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成分和产地。

- 勤洗手、煮熟食物等个人卫生惯。

(这里只是一个简要的复习资料,具体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和拓展。

)。

2020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2020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部编版2020年八年级下册道法知识点1、宪法的基本原则?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答: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答: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6、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答: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7、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答: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8、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答: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高频考点-【期末复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高效备考(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高频考点-【期末复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高效备考(部编版)
行平等?P 105-107 14.公平的重要性/作用/价值P110 (个人十社会) 15、如何坚守公平?P 115-116 16、正义的重要性/价值P 111-113 17、如何守护正义?P 117-118
第二部分 考点内容背背背
二、考点内容
1、党的领导[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坚持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性质、根本宗旨、目标、领导地位)P 4
二、考点内容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十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个必须.)P 65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 蓬勃生机活力。 ②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 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期末高频考点
期末押题
第一部分 考点目录
一、考点合集
1、党的领导[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坚持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性质、根本宗旨、目标、领导地位)P 4 2、宪法的地位/重要性(为什么维护宪法权威/设立国家宪法 日/举行宣法宣誓仪式) P 21、22、24 3.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与联系/为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 P 24、25 4、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P 16-18 5、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P 29-31 6、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P 43-44
二、考点内容
6、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P 43-44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 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 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 步骤和过程进行。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本文介绍了《道德与法治》这本新版八年级下册教材的知识点归纳,重点是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首先,文章阐述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其次,文章讲解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以及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的要求。

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

国家应该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接着,文章介绍了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等。

此外,文章还讲述了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以及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

最后,文章阐述了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即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总的来说,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道德与法治》这本教材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研究该课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宪法是根本法,因为它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同时,宪法还规定了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和限制,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是保障法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因此,宪法被视为根本法,必须得到全体公民的尊重和遵守。

公民的监督权表现在对政府和公共事务的监督、批评和建议方面,包括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对公共资源的监督、对公共服务的监督和对公共安全的监督等。

公民的监督权是保障政府行为合法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政府的改革和进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我国公民有权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同时也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违法失职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权力行使:
1. 为什么加强宪法监督?(如: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说明什么?) ①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 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达到规范国家权力运 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 ③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④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都是为了加强宪法监督, 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 规范自己的行为。 2.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 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 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认识人权 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重要原则。 ②人权的主体广泛(人权四主体:我国公民、外国人、个体 和群体),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
2.国家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此处可能会考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 权的具体做法)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 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③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 员监督。 ④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习惯, 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1.为什么要坚持宪法至上?为什么坚持依宪治国? (1)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要坚 持依宪执政。)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 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6)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的核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怎样理解宪法作为国家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答1、3、4即可)
增强宪法意识:
1. 公民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总: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 捍卫宪法。 ①学习宪法,积极宣传宪法。 ②认同宪法,信服尊崇宪法,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③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抵制妨碍宪法实施、 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2. 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 (1)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 责任。 (2)国家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宣传活动中落实尊重和保障 人权的宪法原则。 (3)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4)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时必须做到法无授权不 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组织国家机构:
1.为什么说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怎样组织国家机构?) ①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 关。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 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②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原 则。 ③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即宪法规范公权 力以保障私权利)。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 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关系方面,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 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规范权力运行:1.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①.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是把双刃剑,必须 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②.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行使权力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根本的活动准则:
所以公民与人民的关系是:公民包含人民
5.宪法怎样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 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 径和形式(程序)。 ④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维护宪法
坚 权威 持 宪 法 至 上 保障宪法
实施
公民权利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保障书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治国安邦 总章程
组织国家机构 规范权力运行
坚持依宪 治国
根本活动准则
最高法律效力 监督权力行使
加强宪法监督 增强宪法意识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 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
2.辨析:国家性质(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政治制度(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3.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即规 范公权力保障私权利)。
4.注意: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公民与国籍密不可分;人民指国家的主 人。 ②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③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更加广泛大,公民除 包括人民外,还包括具有国籍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 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
最高的法律效力: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 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①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全局性、根 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不得同宪法相 抵触,否则会因违宪而无效。)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 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