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的恐惧情绪形成实验详解

合集下载

华生阿尔伯特实验过程和结论

华生阿尔伯特实验过程和结论

华生阿尔伯特实验过程和结论在心理学的世界里,有一个实验真的是让人印象深刻,华生和阿尔伯特的实验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这可是一个关于条件反射的故事,想当初,华生这个小子可不是什么善茬。

他觉得,人的情感和行为其实都是可以通过一些刺激来调节的,就像给宠物训练一样。

他想,干脆来个大实验,看看能不能用一个小宝宝来验证他的理论。

于是,华生就找到了一个名叫阿尔伯特的小家伙。

这个小孩才不到一岁,脾气也不算大,真是个适合实验的“材料”。

华生把阿尔伯特放在一堆可爱的小玩具旁边,玩具有小兔子、小猴子之类的,孩子笑得跟个花一样,开心得不得了。

然后,华生想,咱们要来点惊喜!于是就找来了一个大铁锤,猛地一声巨响,吓得阿尔伯特哭成了泪人儿。

这下子,阿尔伯特对小玩具的兴趣就转变成了恐惧。

哎呀,真是天真无邪的小家伙,瞬间从天使变成了小泪人。

接下来的几天,华生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每次看到小兔子就来个轰轰烈烈的“砰”,没想到,阿尔伯特慢慢地就对兔子、甚至对白色的东西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哪怕是简单的棉花球也不行。

这可不就是条件反射吗?他本来喜欢的东西,经过几次恐怖的“教育”,立马变成了让他心惊胆战的“噩梦”。

华生觉得,哎呀,看来我们心里的恐惧真的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呀!这就好比是给孩子编了一个“恐怖故事”,让他记住了里面的角色。

实验的结果让华生兴奋不已,他开始幻想,人的一切情感都可以通过外界的刺激来改变,这简直是一个颠覆性的新发现。

就像你把冰淇淋放进了微波炉,不到三分钟就变成了一团水。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也不过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罢了。

心里有点小激动,华生在这个实验中不仅得到了结果,还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

不过,老实说,阿尔伯特的遭遇真是让人唏嘘。

小家伙在实验结束后,就因为华生的一番“好意”,在后来的生活中对很多东西都产生了不必要的恐惧。

这种条件反射的“传染”,让人感到心疼。

想想看,这就像是把小猫放在水里,结果它一辈子都怕水了,真是有点不公平。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实验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实验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实验
华生指心理学家约翰·B·华生(John B.Watson)。

约翰·B·华生是20世纪初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以其在婴儿发展和条件反射方面的研究而闻名。

其中,他进行的最著名的实验之一是小阿尔伯特实验(Little Albert Experiment),这个实验于1920年代初进行。

该实验旨在探讨恐惧是如何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

在实验中,华生和他的同事在一个名为小阿尔伯特的婴儿面前展示了一只白色的大鼠、一只白色的兔子、一只白色的狗以及其他一些物体。

起初,小阿尔伯特对这些刺激物并不感到害怕。

然后,在他看到这些刺激物的同时,研究人员会制造出很大的声音,以制造恐惧感。

结果,小阿尔伯特逐渐对那些刺激物表现出强烈的恐惧反应,甚至对于与这些刺激物相伴的任何类似的物体也产生了恐惧。

这个实验被认为是伦理上有争议的实验,因为它在伦理标准方面存在问题,特别是在今天的实验伦理中。

这个实验揭示了条件反射的机制,但在过程中对婴儿进行了精神刺激,可能对小阿尔伯特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这个实验通常被用来讨论伦理审查和研究参与者权益的问题。

著名心理学实验:人内心的黑暗,细思极恐!

著名心理学实验:人内心的黑暗,细思极恐!

著名心理学实验:人内心的黑暗,细思极恐!著名心理学实验:人内心的黑暗,细思极恐!通过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让我们感受一下心理学那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神秘现象,或许可以更加深刻认识人性。

1/旁观者效应——不报警,真的只是因为人性冷漠吗?旁观者效应也叫“责任分散效应”,即他人的在场使得个体采取某种行动的可能性降低。

也可以理解成“原本属于一个人的责任被主观分散到其它在场者身上了”。

下面来了解一个真实事件:Kitty Genovese事件《纽约时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1964年3月13日,28岁的Kitty Genovese在下班返回公寓的途中遭到歹徒的袭击。

这场袭击持续了将近30多分钟,期间,Kitty Genovese多次朝附近的居民楼呼救,但除一人报警以外,其他人都没有伸出援手。

最终她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去了。

事后据调查,当时有38人听到了kitty的呼救声或看到了她正在被袭击时的场面,但他们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这次事件的报道令美国社会十分震惊,引发了大众对人性冷漠的关注和讨论。

如果仅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这件事,未免有些牵强。

在场的38人不可能全是冷血的。

我们可以用旁观者效应来解释这一现象,即当时发生了责任分散,使得每个人出现救援行为的可能性减小了。

2/人人都有邪恶的能力1971年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对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类行为进行了研究,这可以说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实验。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带领研究人员在斯坦福精神病院的地下室建立了一座“模拟监狱”,并挑选了24名大学生(他们没有犯罪记录,心理健康)扮演囚犯和狱警的角色。

然后,研究人员用隐藏的摄像机观察囚犯(他们必须24小时呆在牢房里)和警卫(他们轮班8小时)。

可是,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没预料到。

“狱警对囚犯的攻击升级了,他们剥光囚犯的衣服,用袋子蒙住他们的头,最后还让他们进行越来越侮辱性的性行为。

”津巴多对《美国科学家》杂志说,“六天之后,我不得不结束。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详解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详解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详解(重定向自行为主义)目录• 1 行为主义理论的提出• 2 行为主义理论的内容• 3 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 4 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1]• 5 相关条目• 6 参考文献行为主义理论的提出约翰·华生(John B.Waston,1878)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

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在华生看来,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和情绪反应(如惧、爱、怒等),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R)联结而形成的。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行为主义理论的内容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

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

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

一时遭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时遭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时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作者: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年第06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前,可怜的只有11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很愿意同一只白鼠玩耍并敢用手抚摸它。

实验开始后,每当他用手抚摸白鼠时,实验者就在他背后用铁锤猛击铁板使其发出较大的声响。

没多久,他就形成了对白鼠的恐惧,一看到白鼠就露出害怕的表情。

继而,这种恐惧反应又泛化到别的东西身上,如白兔、带绒毛的玩具、毛皮大衣。

可以想象,这个可怜的小人儿长大以后,尽管知道这些毛茸茸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好怕的,也会莫名其妙地厌恶、排斥。

习得的厌恶厌恶或者害怕是人类本能的情绪反应,谁人没有恐惧、孤独的时刻?但是我们厌恶或者害怕什么,却是后天习得的,没有没来由的讨厌和反感。

早在1920年,行为主义的先驱华生所做的上述经典的恐惧形成实验就说明了这点。

这个有些残忍的实验告诉我们,人的恐惧情绪可能是通过形成某种条件反射而习得的。

仔细回忆一下,好多讨厌的事情总是与某种不好的经验发生联系。

例如,有一个孩子特别不喜欢吃菜花,她称之为恶心花,一听到名字就想吐。

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就是她很小的时候,吃过有菜花的菜,之后开始呕吐,难受了一整天,以后她就再也不吃菜花了。

菜花本身无罪,但是恰好赶上了小主人公的呕吐,一旦与这种不良情绪联系起来,就从此与小主人公绝缘。

注:US-无条件刺激;UR-无条件反应;Neutral stimulus-中性刺激;CS-条件刺激;CR条件反应图1:厌恶可以由条件反射形成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待学习的厌恶态度正好经历了对厌恶的学习。

例如,许多学生可能不喜欢外语,因为他们将外语与被要求在课堂上大声翻译句子这种不愉快的经验联系了起来。

在课堂上被提问难题引起了焦虑,学生形成了对外语厌恶的条件反射,一上外语课就紧张或者极度回避,有的甚至波及到其他课程或学校活动。

学来的改变只是解释了厌恶产生的原因,所有的问题也不会自动解决。

小艾尔伯特实验

小艾尔伯特实验

小艾尔伯特实验(典型实验)这是一个有关情结起源的著名实验,由华生和雷诺所做。

这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实验,当你翻开一本普通心理学课本或有关行为与学习的书籍时,很难发现有不介绍这个实验的。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研究结果本身,更在于它开拓了心理学的新领域。

华生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导致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着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

那么,白鼠就可能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起联系。

换句话说,你最终会条件反向性地害怕白鼠。

他认为我们天生并不害怕白鼠,这种害怕是通过条件反射飞得的。

这就是他最著名的实验的理论基础,该实验的被试名叫“小艾尔伯特.B”。

被试艾尔伯特.B是一名9个月大的孤儿,从出生起就一起待在医院里。

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都认为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康。

为了了解艾尔伯特是否害怕某种特定刺激,实验者给他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有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棉。

研究者密切观察艾尔伯特对这些刺激的反应。

艾尔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触摸它们,从来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惧。

因为这些东西不引起恐惧,所以可以将它们看做是中性刺激。

实验的下一步是要确定艾尔伯特对巨大的声音是否会产生恐惧反应。

所有人,特别是婴儿,都会对突然发出的巨大声音产生恐惧反应。

因为这种反应是无须学习就会发生的,所以巨大的声音被看做是“无条件刺激”。

在本实验中,实验者在艾尔伯特身后用锤子敲一根1.2米长的铁棒。

这种声音的突然出现,使他受到惊吓而哭泣。

现在我们就可以检验艾尔伯特的恐惧情绪是不是条件反射的结果了。

真正的条件反射检测是在艾尔伯特11个月大时进行的。

因为研究者曾对通过实验引起儿童恐惧反应的做法感到犹豫,但最后他们决定继续进行(当时他们持有的伦理逻辑现在回想起来的确值得商榷)。

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音。

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在他正要伸手时,突然敲响铁棒,突如其来的响声使艾尔伯特十分惊恐,这一过程重复了3次。

小艾尔伯特实验

小艾尔伯特实验

小艾尔伯特实验(典型实验)这是一个有关情结起源的著名实验,由华生和雷诺所做。

这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实验,当你翻开一本普通心理学课本或有关行为与学习的书籍时,很难发现有不介绍这个实验的。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研究结果本身,更在于它开拓了心理学的新领域。

华生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导致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着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

那么,白鼠就可能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起联系。

换句话说,你最终会条件反向性地害怕白鼠。

他认为我们天生并不害怕白鼠,这种害怕是通过条件反射飞得的。

这就是他最著名的实验的理论基础,该实验的被试名叫“小艾尔伯特.B”。

被试艾尔伯特.B是一名9个月大的孤儿,从出生起就一起待在医院里。

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都认为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康。

为了了解艾尔伯特是否害怕某种特定刺激,实验者给他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有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棉。

研究者密切观察艾尔伯特对这些刺激的反应。

艾尔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触摸它们,从来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惧。

因为这些东西不引起恐惧,所以可以将它们看做是中性刺激。

实验的下一步是要确定艾尔伯特对巨大的声音是否会产生恐惧反应。

所有人,特别是婴儿,都会对突然发出的巨大声音产生恐惧反应。

因为这种反应是无须学习就会发生的,所以巨大的声音被看做是“无条件刺激”。

在本实验中,实验者在艾尔伯特身后用锤子敲一根长的铁棒。

这种声音的突然出现,使他受到惊吓而哭泣。

现在我们就可以检验艾尔伯特的恐惧情绪是不是条件反射的结果了。

真正的条件反射检测是在艾尔伯特11个月大时进行的。

因为研究者曾对通过实验引起儿童恐惧反应的做法感到犹豫,但最后他们决定继续进行(当时他们持有的伦理逻辑现在回想起来的确值得商榷)。

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音。

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在他正要伸手时,突然敲响铁棒,突如其来的响声使艾尔伯特十分惊恐,这一过程重复了3次。

华生的学习理论

华生的学习理论

伊扎德的情绪发展理论
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


由于情绪分化的速度 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因而左图上所示的 年龄是一个大概的表 示,并不是确定的界 线。 左图为儿童情绪分化 模式。
林传鼎的情绪分化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曾观察了出生1-10天 的婴儿,发现婴儿有两种完全可以分清的 情绪反应:愉快和不愉快,二者都与婴儿 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 在这两种情绪的基础上又得出了如下的结 论。
林传鼎的情绪分化理论
伊扎德的情绪发展理论



强调情绪系统的先天预设性,将情绪发展 的生物学基础置于重要的地位。 认为婴儿的面部表情在本质上与成人的面 部表情基本上是一致的。 由于婴儿的表情受到社会化和文化学习的 影响最小,他们不能掩饰基本情绪的面部 表情,因此他们的表情是原型式的。
伊扎德的情绪发展理论

华生的学习理论
爱:由爱抚、轻拍或 触及身体敏感区域产 生。
表现:安静、展开手 指和脚趾。
华生的学习理论

研究者
华生
实验材料 11个月大的男孩艾伯特 白鼠 实验任务 证实大的声音和身体失持会引起小艾 伯特的恐惧反应。

华生的学习理论

实验过程



首先,让小艾伯特与白鼠玩,对白鼠不害怕而 且很友好。 然后,把艾伯特不怕的白鼠和他害怕的巨大声 响结合。最后使他害怕白鼠。 最后,一周后,不伴随巨大声响,艾伯特仍然 拒绝到白鼠触摸白鼠。
伊扎德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婴儿与成人的面部表情 还是有差别的
一、婴儿面部的皮下脂肪与成人不同 二、由于社会化程度不同
伊扎德的情绪发展理论


尽管存在一定差别,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 在形态学上是稳定的,诸如愤怒、恐惧、 悲伤、厌恶等面部表情在婴儿身上的表现 与成人是一致的。 而且不同面部表情的社会信号价值、情感 意义在婴儿与成人身上也是一致的。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

小艾尔伯特的恐惧习得实验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Watson)相信人类情绪是学习和条件反射的产物。

他的实验思路是:如果建立起被试对原本不恐惧的事物和恐惧情绪之间的条件反射,那么就能使原本中性的事物变得能够引发恐惧情绪,于是也就是”学会”了恐惧。

华生以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艾尔伯特(Albert)为被试。

实验开始时,小艾尔伯特对巨大声响表现出本能的恐惧反应,而对于兔子、白鼠、狗和积木等并不害怕。

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反复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巨大声响。

在白鼠与声音总共7次的配对呈现后,即使不出现声音时,艾尔伯特也对白鼠表现出极度的恐惧。

随后研究者发现,小艾尔伯特对白鼠的恐惧泛化到了许多相似事物上:他开始对狗、白色皮毛大衣、棉花、华生头上的白发以及圣诞老人面具等毛茸茸的东西都感到恐惧。

实验还发现,以条件反射程序习得的恐惧,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即小艾尔伯特对上述事物的恐惧在实验室环境以外也能被观察到;此外,在停止实验31天后,艾尔伯特的恐惧仍未消退,说明了这种习得情绪的持久性。

华生的实验说明了恐惧情绪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的。

这一研究结果可以被套用来解释常见的其他情绪,如愤怒、愉快、伤心、惊讶或厌恶等的缘由。

听到老歌时感到伤感,求职面试时感到紧张,春天到来时感到愉快,看见牙医工具时感到害怕......,这些情绪现象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前生活中建立的复杂的条件反射。

在华生那个时代,人们尚没有注意到此类实验可能对被试所造成的伤害,诸如,情绪实验可能会使人类被试难以摆脱负面情绪(如恐惧)的困扰等等。

当研究者了解到这种危害以后,像小艾尔伯特的恐惧实验这样的研究就不被实验伦理所容许了。

人们开始采用不违反道德规范的新方法,来研究情绪的习得性,其中包括利用动物被试、减少被试受到的伤害等。

斯金纳以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等心理学成果闻名于世。

作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他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经强化形成的操作条件反射,包括迷信。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迷信是因为他们相信或推测迷信行为和某些强化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虽然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关。

华生小白鼠恐惧实验

华生小白鼠恐惧实验
华生小白鼠恐惧实验
实验是这样的,华生 找了一个叫艾伯特的 小婴儿作为被试,在 小婴儿面前呈现出白 色绒毛的小白鼠。
小白鼠好可爱啊! 小婴儿看见它之后 情不自禁想要靠近 它,抚摸它。
正当小婴儿触摸到小 白鼠时,华生在小婴 儿身后猛烈的撞击钢 条,发出巨大声响。
钢条撞击的巨大声响 给小婴儿带来了惊吓 和恐惧。
过了一会儿,小婴儿惊吓 消散,想要再次去触摸小 白鼠时
同样的剧情再次发生。如 此反复,只要小婴儿触摸 小白鼠,华生便在小婴儿 身后撞击钢条
几次之后,小婴儿开始 把对钢条撞击带来的恐 惧转移到了小白鼠身上, 不敢再去摸它。也就是 说,小婴儿把巨大声响 所带来的恐惧情绪与小 白鼠的特征进行了连接, 心理学称之为条件反射。
更糟糕的是,进一步实验发 现,小婴儿不仅仅对小白鼠 产生了恐惧,他对所有白色 的,毛茸茸的物体都产生了 恐惧情绪,这种情况我们称 之为泛化。
事实上,那只白色的玩具小 熊是无辜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nd

第一章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第一章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2020/5/15
2020/5/15
琼斯的反制约实验
• 1924年琼斯(Mary Cover Jones)利用上述制约原理 从事反制约实验,成功治疗了一个叫彼得的男孩。 彼得是34个月大的男孩子,特别害怕兔子、白鼠 等,甚至皮毛和棉绒也非常害怕。琼斯首先创造 一个能使小彼得与其他三个小孩儿一起玩的环境, 并给他食物。当他玩得高兴时,琼斯就给他们看 一只兔子,她天天坚持这样做。开始时,彼得对 兔子仍然害怕,但随着这一过程的进行,他的恐 惧开始减弱。慢慢地,他能够容忍兔子跟自己越 来越靠近,到了第45次时,他可以将兔子抱在怀 里抚摸,并让它轻轻地咬自己的手指头。
• 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终于 在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纽约州州长,而且是纽约历史上 第一位黑人州长。
2020/5/15
• 研究表明,教师运用对儿童的热情“期待”,对 改变儿童的行为具有很大的作用。因为,凡是教 师给予希望的儿童,都会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帮 助和厚爱,师生感情融洽,他们常常以积极的态 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更加自尊、自爱、自信、 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
2020/5/15
结果
• 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 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 这两位教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 是自己教得好了。 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 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 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 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 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 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 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期望效应”或“罗 森塔尔效应”。
2020/5/15
实验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 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John B.Waston,1878)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

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在华生看来,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和情绪反应(如惧、爱、怒等),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R)联结而形成的。

华生曾经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做了一个恐惧形成的实验。

因为一种动物和一种引起恐惧的刺激产生了联系,婴儿产生了对那种动物的恐惧。

在形成条件反射以前,小孩接近兔子毫无害怕的表现。

后来,兔子出现后,紧接着就出现一个使小孩害怕的响声。

形成条件反应之后,单是兔子也能使小孩害怕,最严重的程度,这时小孩会对任何有毛的东西感到害怕,如老鼠、制成标本的动物,甚至有胡子的人。

原来以兔子为条件的恐惧,现在泛化到相似的刺激。

在实际教育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学到的。

例如,许多学生可能不喜欢外语,因为他们将这些外语与要求在课堂上大声翻译句子这样不愉快的经验联系了起来。

在课堂上被提问难题(CS)引起了焦虑(UR),学生形成了对外语恐惧的条件反射,可能泛化他们对其他课程或学校机构的恐惧,在其他学校经验中发生类似的学习过程。

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上,皮亚杰认为他自己是属于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现论。

在心理学史上,他还列举过和他不同的一些理论,在这就不提了。

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刺激到反应(s—E),而是刺激相反应间的可逆关系(S R);发展不是完全由外部刺激所控制,主体的组织活动和外界刺激中的联系同样重要。

他后来把公式表述为s一(AT)一R,也就是说外界刺激神经主体认识结构的(T)同化(入)后才产生反应,皮亚杰的学说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图式(scheme)。

这是指主体已有的结构(structure)(结构一词,皮亚杰是指心理的机能结构,而不是指组织结构,也即是说图式是儿童对·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

学前心理学案例-关于孩子的疯狂实验

学前心理学案例-关于孩子的疯狂实验
后来这些孩子位类似的君主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詹姆斯四世对新知识和各种文化艺术非常着迷。这个苏格兰国王有无与伦比的政治手段, 他会许多语言,嗜好新知识,他在位时做了许多在当时看来非常先进的实验。
国王的脑瓜子里萌生了一个诡异的想法,他想知道,如果小孩没有学习人类语言的话, 是否会自动讲起“上帝的方言”。他认为人类原本是能够讲上帝的语言的,而这种语言 是人类无法翻译的。据传,詹姆斯四世将两名婴儿送到了Inchkeith岛,让一个哑巴保姆 去照顾他们。这个不能说话的女人是照顾着两个孩子的完美人选。国王认为,当孩子们 长大到一定岁数的时候,就会说起上帝的语言,那时他就可以前往岛屿聆听这种从来没 人知晓的语言了。
• 华生是这样描述当时孩子的表现的:他被吓得猛然跳了起来, 然后跌倒, 一头扎 进床上的褥子里, 可是孩子并没有哭叫。
• 以后华生便重复地这样做, 每当孩子伸手触摸大白鼠时, 华生便敲击钢棍, 孩子 便猛然跳起然后跌倒, 继而哭泣。
• 这种作法显然给阿尔伯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周之后华生又让阿尔伯特玩弄 大白鼠, 这时孩子对动物不怎么感兴趣, 看来有点胆怯。
反思
• 他的第一个实验是想使阿尔伯特对大白鼠产生恐惧反应。
• 华生开始正式做实验, 他先让阿尔伯特玩弄一只大白鼠, 孩子玩得很高兴, 几周 之内毫无惧怕的迹象。有一天正当阿尔伯特伸手去触摸那只大白鼠时, 华生用 锤子猛敲那只钢棍, 发出很强的噪声, 使阿尔伯特产生了很不愉快的感觉。
• 华生是这样描述当时孩子的表现的:他被吓得猛然跳了起来, 然后跌倒, 一头扎 进床上的褥子里, 可是孩子并没有哭叫。
• 以后华生便重复地这样做, 每当孩子伸手触摸大白鼠时, 华生便敲击钢棍, 孩子 便猛然跳起然后跌倒, 继而哭泣。

华生

华生

约翰·布鲁德斯·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 1958 ),美国心理学家。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建人,他的行为主义又被称作“S- R”心理学,即刺激—反应心理学。

在华生看来,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

华生是一位彻彻底底的行为主义者,他的理论在本科阶段我们就学习了解了比较多,所以在此,我仅对华生的理论当中我们接触不多的进行讨论。

一、实验:华生通过观察法,提出了人的三种原始情绪,也就是先天具有的——怕、怒、爱。

1.怕。

华生认为,婴儿怕两件事:一是大声,婴儿静静地躺在地毯上,如果用铁锤在他头部附件敲击钢条,立刻引起他的惊跳,即时筋肉猛缩,继之以器。

其它的高声,如器皿落下,窗帘飞起,屏风跃落等等,都会引起同样的反应。

二是失持。

婴儿身体突然失去平衡,推动依托,身体下面的毯子突然猛抖,引起猛烈振动,婴儿也会大哭,呼吸急促,双手乱抓,即使口有安慰器(奶嘴),也不例外。

2.怒。

限制活动会使婴儿激怒。

当实验者双手温和地、坚定地按住婴儿的头部,不准活动,婴儿会发怒。

他把身体挺直,哭叫,挥手蹬脚。

3.爱。

抚摸婴儿的皮肤,抱他,会使婴儿产生爱的情绪。

特别是抚摸皮肤的敏感区域,如唇、耳、劲背、乳头、性器官等,婴儿都会发生安静的反应,表示爱。

华生所指出的三种原始情绪反应理论受到批评,不少心理学家作了类似的实验性观察,都没有能验证华生的结论。

人们认为,那是实验都强加于婴儿的。

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原始的情绪反应是笼统的,还没有化为若干种,有些人认为,新生儿的原始情绪甚至难分为愉快和不愉快,所谓愉快,仅是“不是不愉快”的表现而已。

二、理论:1、S--R原理华生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发展了一个公式:s ( 刺激) ~ R ( 反应).即已知刺激就能预言反应;已知反应也能推断先行的刺激.他通过条件反射的方法对婴儿的行为进行了“塑造”,特别是在儿童情绪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许多事物产生怕、怒、爱等情绪,大多是后天习得的。

华生恐惧实验后续

华生恐惧实验后续

华生恐惧实验后续1920年,一个只有8个月大一点的婴儿“小艾伯特”也来到华生的身边。

与所有这么大的婴儿一样,小艾伯特还只会爬行,长得特别可爱。

只不过不同的是,他看起来更加“镇定而被动”。

这也是华生选中他的原因。

作为实验对象,一开始小艾伯特就得到了来自华生的特殊关怀。

他不断地收到特殊的礼物,比如小白鼠、小白兔、狗、猴子等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看着它们的到来,小艾伯特毫不惧怕,还会兴奋地伸出自己可爱的小手去抚摸它们。

华生望着与小动物们愉快玩耍的小艾伯特,暗自窃喜:瞧,他一开始可是不怕这些毛茸茸的动物的。

另一方面,当华生在小艾伯特背后用锤子敲击一只铁棒时,他立马做出了恐惧的反应。

这也就验证着突如其来的噪音与恐惧之间是有先天联系的。

两个多月后,小艾伯特也长到了11个多月,华生正式开始他的实验。

当华生再次把可爱的小白鼠放到小艾伯特眼前时,他还是像之前一样愉快地跟它玩耍伸出手想要去抚摸它。

然而就在小艾伯特要摸到小白鼠的那一刻,华生就在他身后用铁锤敲击悬挂的铁棒,制造出刺耳的声音。

毫无疑问,巨大的响声吓得小艾伯特表现出害怕,将脸向前趴在了地上,大哭起来。

此后,每当小艾伯特开始去抚摸小白鼠的意图时,华生就会敲击铁棒将他吓得大声哭喊。

这样反复几次过后,即便华生不再敲击铁棒,只要小白鼠一出在小艾伯特面前,他就会感到非常痛苦,大声哭着转身背向白鼠,试图离开。

这样的结果也表示华生把小艾伯特对巨大声响的抗拒同一种新的刺激——小白鼠联系到了一起。

5天后,华生想知道他对白鼠的恐惧是否可以转移到其他的动物和物体上。

事实上,小艾伯特已经开始害怕所有跟小白鼠一样有毛的东西。

哪怕是再可爱的兔子、狗,小艾伯特看到它们之后都会大声哭看。

就连对于普通的毛皮大衣和毛发,他也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惧并哭起来。

甚至当华生戴上圣诞老人面具去亲近他的时候,上面的白色胡须更是让他无比害怕,整个身子趴在垫子想要摆脱它。

可是在小艾伯特身上的恐惧反应却让华生激动不已,他开始撰写实验报告,并在里面指出,人的行为是可以像机器一样被制造出来的。

浅论儿童情绪获得的理论-学习理论

浅论儿童情绪获得的理论-学习理论

2020年09期New Generation浅论儿童情绪获得的理论-学习理论苏春青(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河北唐山064100)摘要:本文通过具体实例探讨了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理论这三种学习理论对儿童情绪获得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情绪获得;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观察学习虽然儿童出生时,就有了爱、怕、高兴、悲伤等初级情绪,但是更关键的是,学习识别情绪和描述情绪体验,学习情绪表达规则,学习控制情绪都需要大量的后天学习才能获得。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的学习理论对儿童获得情绪的不同观点。

一、华生的机械行为主义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认为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只能被动的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

华生的学习理论基础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来源于巴普洛夫的研究。

巴普洛夫在研究实验狗的消化腺的过程中发现,狗听到喂食者的脚步声,还没有吃食物时就会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

巴普洛夫又进一步进行研究,他给狗喂食物前要打铃,然后再喂食物,经过几次结合之后,狗就学会了对铃声的反应,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狗吃食物(无条件刺激)就会分泌唾液(反应),这是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无需学习的反射活动。

把铃声(条件刺激)和食物(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就建立了铃声(条件刺激)和分泌唾液(反应)的联结,这是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如果只有铃声没有食物,几次之后,对铃声的反应就会消失,所以这种反射是有条件的—学习。

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可以用“刺激替代”来概括,通过学习,铃声刺激替代了食物刺激产生了同样的反应(分泌唾液)。

华生认为儿童情绪的获得也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是后天学习的过程。

华生在1920年做了一个经典的害怕情绪获得实验,实验的被试是一个11个月大的男孩,名叫阿尔伯特(Albert),这个小孩和实验小白鼠一起玩,一点也不害怕,后来,在阿尔伯特和小白鼠在一起玩时,实验者用钢棒敲击弄出巨大的响声,几次之后,这个小男孩只要一见到白鼠,既使没有响声,也会对小白鼠非常的害怕。

昆西捕捉实验报告

昆西捕捉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昆西捕捉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B·华生(John B. Watson)和助手罗莎莉·雷纳(Rosalie Rayner)在1920年进行的一项经典心理学实验。

该实验旨在研究恐惧情绪的形成和消除过程,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对象的行为反应,探讨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恐惧情绪的形成过程;2. 研究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3. 分析捕捉技术对恐惧情绪消除的作用。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10名年龄在8-10岁之间的儿童作为实验对象;2. 实验材料:昆西猫(用白布包裹的木偶猫)、玩具老鼠、响铃、小喷枪等;3. 实验步骤:(1)让实验对象观看昆西猫和玩具老鼠,并让其熟悉这些物品;(2)当实验对象对昆西猫和玩具老鼠产生兴趣时,突然响铃并喷出小喷枪,使其产生恐惧情绪;(3)观察实验对象在响铃和喷枪刺激下的行为反应,如哭闹、躲藏等;(4)通过捕捉技术,逐渐消除实验对象的恐惧情绪。

具体方法为:在响铃和喷枪刺激的同时,给予实验对象糖果等正面刺激,使其逐渐将恐惧情绪与正面刺激联系起来;(5)观察实验对象在捕捉技术干预下的行为反应,如对昆西猫和玩具老鼠的反应等。

四、实验结果1. 实验对象在响铃和喷枪刺激下,表现出明显的恐惧情绪,如哭闹、躲藏等;2. 通过捕捉技术,实验对象的恐惧情绪逐渐得到消除,对昆西猫和玩具老鼠的反应逐渐恢复正常;3. 实验结果表明,捕捉技术对恐惧情绪的消除具有显著作用。

五、实验讨论1. 恐惧情绪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恐惧情绪的形成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在实验中,响铃和喷枪的刺激使实验对象产生了恐惧情绪,这表明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状态具有显著影响。

2. 捕捉技术的作用:捕捉技术通过将恐惧情绪与正面刺激联系起来,使个体逐渐消除恐惧情绪。

实验结果表明,捕捉技术在恐惧情绪的消除过程中具有显著作用。

3. 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可以消除个体的恐惧情绪,提高其心理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 1.他否认了遗传的作用。首先,反应是由刺 激引起的,刺激来源于客观而不是决定于 遗传,所以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其次, 生理上的遗传作用并不能决定机能的未来 发展,机能的发展取决于环境;最后,华 生强调行为,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所以, 遗传的作用越小,行为的可控性越大。
• 2.他夸大了环境射,他们对心 理的发展并没有多少作用,只有环境和 教育才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由此, 他提出了教育万能论。
三、实验结论
• 恐惧是人先天的一种情绪,但是什么该怕, 什么不该怕,却是后天环境所决定的。从 实验结果可想而知,像恐惧这样复杂的内 在情绪是可以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来逐步实 现的,并且这种情绪还会迁移和泛化到相 似的物品上去。由此可知,情绪反应是人 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发射。
实验应用
• 华生的这项研究以及其他研究都是在证明人们所 有的行为都起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虽然这一恐 惧情绪试验在方法上有缺陷,并且严重违背了道 德原理,但却是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之一。他令 人信服的说明了情绪行为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习 得的。其他情绪,如愤怒、愉快、伤心、惊讶或 厌恶等都可用同样的方式习得。在此基础上,华 生指出其他像情绪一样复杂、个性化、为人类所 共有的心理也服从于条件反射原理。因此,他认 为心理的发生发展是有外在环境决定的。
华生的小艾尔伯特实验
•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 和沃克用以培育他们 的特殊世界,我就可 以保证,对随机选出 的任何一名婴儿,我 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 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 特殊人物,如医生、 律师、艺术家、商业 领袖或乞丐或小偷。 • ——华生 • 华生以其经典的小艾 尔伯特实验,证明了 看似产生于内部的情 绪是可以通过条件反 射而产生的,更加确 定了环境决定发展的 正确性,完全否定儿 童本身的素质、年龄 特征以及内部状态的 作用!
—、实验目的
• 通过实验证明, 情绪是可以通 过条件反射习 得的!
二、实验过程
• 1、小艾尔伯特是一名九个月大身心健康的 婴儿。为了了解他是否害怕某种特定刺激, 实验者给他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 和没有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棉。艾尔 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品都感兴趣,愿意接 触他们,并不时触摸它们。实验的下一步 是要确定艾尔伯特是否对巨大的声音是否 会产生恐惧反映。实验者在艾尔波特身后 用锤子敲1.2m长的铁棒,这种声音的突然 出现,使他受他惊吓而哭泣。
2.实验中,研究者向艾尔伯特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 的声音。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 图触摸它。在他正要伸手时,突然敲击铁棒,他 十分恐惧,这一过程重复了三次。一周以后,重 复同样的过程。白鼠与声音配对呈现七次后,不 出现声音,单独呈现白鼠,他对白鼠也产生了极 度恐惧。以至于他看到白鼠就嚎啕大哭,转身背 对白鼠,向远离白鼠的方向移动。他爬的飞快, 以至研究者不得不冲过去抓住他,以免他从桌子 上掉下去。对于一个事物,从没有恐惧到产生恐 惧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
对华生理论评价
• 华生的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是有益的,因 为对客观和实证的强调,有助于促进我们 对儿童行为发展进程的了解。但是它排斥 对中间心理过程的研究,难以解释个体高 级心理发展机制,同时他认为儿童心理的 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也否定了儿童 自身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是一 种片面夸大教育和社会环境在儿童心理发 展中作用的观点。
• 一方面,研究者想要探讨这种习得的恐 惧是否会迁移到其他物体上。在心理学 术语,这种迁移被称为“泛化” 。一周 后再次测验,他仍对白鼠心存恐惧。 随 后给他呈现了白兔、狗、白色毛皮大衣、 一袋棉花和华生头上的灰白头发,他都 感到恐惧,其中包括一个圣诞老人的面 具。
• 另一方面,华生想知道在条件反射的情绪 反应中,习得的情绪是否会从一种情景迁 移到另一种情境。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 者将艾尔伯特带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房间, 那里灯光更明亮、在场的人更多。在这种 新环境下,他仍然对这些东西感到恐惧, 只是不像以前那么强烈。
• 华生想做的最后一个实验是观察艾尔伯特 新习得的情绪反应是否会持续一段时间。 因此,所有实验都终止了31天。31天后, 再给艾尔伯特呈现当初那些东西,他仍然 对这些东西感到恐惧。实验结束后,华生 打算给他建立新的条件反射,以消除它对 白鼠的恐惧。不过遗憾的是,实验结束后, 艾尔伯特就离开了医院,校正试验没有机 会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