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初2017级15-16学年(上)半期试题——语文
重庆市一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无答案)分析
重庆一中初2018级15-16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楔子]有一个地方总让人魂牵梦萦:这里背靠嘉陵江水,这里远眺歌乐山峰;这里迎霞湖畔水如黛,这里项家院前月照松;这里桃李芬芳淡妆一中情愫,这里树木葱茏浓抹三阳盛景;这里是中华名校,这里是重庆一中。
轻轻地请你打开这一份弥漫着墨香的试卷,静静地请你撷取一中人用睿智耕耘的风景。
【第一折:踏春寻梦】唱一首轻盈轻盈的歌月色朦胧说一句悄然悄然的话似诗如风在衣衿上在心坎上踏春寻梦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汉字。
(4分)在重庆一中的迎霞湖畔,在你我年轻的叠翠山前。
一段诗意的故事在这里péng 勃上演,像樱花般美丽,如夏荷般烂màn 。
我们用激情书写青春,我们用年轻点zhuì梦幻。
在成长的道路上收获成功与悸动,在追梦的历程中品尝苦涩与甘甜。
明礼崇德,桃李芬芳;求知求真,止于至善。
在一中静mì的天空之下,我们可以自由翱翔拥抱蓝天。
①péng 勃②烂màn ③点zhuì④静mì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风不语,自有百花斗艳。
1940年的春节,程砚秋的《锁麟囊》在重庆中央剧院首演,酝酿.(niàng)着独特雅致的声腔,夹杂着几分温暖的惆怅,刹.(shà)那间征服了山城人民。
B.不管重庆的夏日如何闷.(mèn)热,舞台上轻盈.(yíng)的尚小云能够做到衣服不湿脸上无汗,这才叫能耐,这才叫功夫。
C.秋风萧瑟,物是人非。
诺.(ruò)大的国立重大校园,叶盛兰一步一个踉跄.(qiàng)。
此刻,演活了吕布的叶盛兰深深感受到比《白门楼》戏中的吕布更为深沉的惊惧。
D.冬雪漫舞,教他这粉蝶儿无是处。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重庆一中初2019届16—17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3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晕眩.(xuàn)伫.(zhù)立狭隘.(ài)畏罪潜.(qián)逃B.琢.(zuó)磨羞怯.(què)蜷.(juàn)伏哄.(hōng)堂大笑C.蓦.(mò)然凌.(lín)乱虐.(nüè)待拈.(niān)轻怕重D.闪烁.(suò)白昼.(zhòu)附和.(hè)杞.(qǐ)人忧天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突兀废墟蓬松大相胫庭B.滑稽庇护安祥刨跟问底C.殉职料峭战栗见异思迁D.禁固惩戒派谴骇人听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学老师钱亚女士从重庆一中退休后,以对生活深厚的爱和对诗歌从未枯竭的热.忱.,先后出版了三本诗集。
B.“大山大水,郡望西南,物丰民淳,景盛物繁……”重庆一中语文组郑文老师的《重庆赋》,正是秀美繁荣的重庆的真实写照..。
C.荣获2016年度“中国好教师”的称号后,重庆一中物理组的黄小春老师神采奕奕....地接受了数家媒体的采访。
D.在沙区教职工退协艺术大赛中,重庆一中有七人获手工组特等奖、五人获书法组一等奖、六人获舞蹈组二等奖。
奖项虽然参差不齐....,但老教师们的艺术情怀却感人至深。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伊索是古希腊作家,让·乔诺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安徒生是英国作家。
B.《穿井得一人》选自先秦儒家代表作《吕氏春秋》,作者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
C.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借对牛郎织女的想象,寄托了诗人美好生活的理想。
D.现代作家郑振铎在《猫》一文中,通过第二只猫的命运告诉我们,仅靠一点可疑迹象就得出主观臆断是错误的。
重庆一中初2017级14—15学年度上期语文期末考试
重庆一中初2017级14—15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9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顷.(qīng)刻庇.(bì)护头衔.(xuán)B.踪.(zhōng)迹寻觅.(nì)爱慕.(mù)C.滑稽.(jī) 撇.(piě)开蜷.曲(juǎn)D.称.(chèn)职孪.(luán)生应和.(hè)2.下列选项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3分)A.提防廖廓炫耀开堂破肚B.篷勃逃窜瞭亮昂首挺立C.刹那霹雳烘托繁花嫩叶D.劫掠倏忽诺大海枯石滥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中世纪的宗教法庭创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酷刑。
B.在重庆一中的选修课和综合实践课上,孩子们专心致志地听讲,并随声附和....,踊跃发言。
C.高手对决,心理素质较好者往往会更胜一筹....。
D.欧·亨利的小说构思奇特,情节曲折,我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它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
B.《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作品,该书被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C.马致远,宋代作家,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等。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小说《骆驼祥子》等,戏剧《茶馆》等。
5. 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接天莲叶,映日荷花,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重庆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初一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感慨.(kǎi)咄咄.逼人(duó)酝酿.(niàng)分歧.(qí)B.绿茵茵.(yīng) 虐.杀(nuè)匿.笑(nì)祷.告(dǎo)C.荫.(yīn)蔽池畦.(qí)憔悴..(qiáo cuì)棱.(léng) 镜D.菡.(hàn)萏整宿.(sù)蹭.( cèng)攲.斜(qī)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迫不急待煞有介事废寝忘食众目睽睽B.由然而生花团锦簇蛛丝马迹小心翼翼C.翻来覆去饥肠辘辘美不盛收人迹罕至D.疲倦不堪宽宏大量各得其所人声鼎沸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C.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D.宁泽涛获得喀山游泳世界锦标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冠军,领奖台上,他挥动双臂,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自豪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重庆的空气更加清新。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海伦.凯勒,英国女作家、教育家。
B.《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泰戈尔,这篇散文以儿童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C.《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2017年重庆一中高2018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2017.1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年七月,酝酿了十余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首日票房即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
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这不是第一次:此前有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也有票房大卖的电影《捉妖记》。
上古神话是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
这些先民口耳相传的故事经过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主要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
上古神话如何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首先,主创者需找到上古神话与当代相呼应的精神内核,创造出既符合神话精神又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象。
这就需要创作者做好充足的功课,深入了解上古神话的文化内涵,借鉴当前神话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自己的二度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避免由于自身知识的缺陷而导致创作时一叶障目、捡了芝麻丢西瓜。
《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纹章:鲲鹏、大椿、凤凰、祝融、貔貅、嫘祖等神话形象汇聚一堂,其姿态动作抓住了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其法术神力抓住了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
影片的人物矛盾设置意在凸显家族伦理、敬畏生死、天道有常等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并最终在人(片中的神即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获得新的价值平衡。
遗憾的是,创作者想塑造的形象过多,每一个都没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模糊和弱化了角色的艺术力量。
重庆一中初2017级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含答案)资料
重庆一中初2017级16—17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30分)1.阅读下面短文,看拼音补写汉字,请用正楷字体....书写在田字格内。
(4分)一群惊鸟从城市的枝桠间飞起,那叽叽喳喳的鸟鸣顷刻划破天空的宁静,它们扇动船jiǎng(①)(③),一样的翅膀,睥睨着被劲风蹂lìn(②)的人与车流。
一只鸟落在高楼的一角,歪着它的头 lú吐出一声鲜嫩如婴儿肌肤的鸟鸣,穿过丛生的荆jí(④),在歌唱着精神与感觉的来往。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鲫.鱼(jì)低徊.(huí)手绢.(juàn)书声琅琅.(lǎng)B.撩.逗(liáo)拎.包(līn)稽.首(qǐ)倔.头倔脑(j uè)C.框.架(kuāng)咧.嘴(liě)寥.廓(liáo)鳞.次栉比(lín))吝.啬(lìn)教诲.(huǐ)横征暴敛.(niǎn)D.柬.帖(jiǎn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B.文学期刊倒闭,许多钟情于文学的读者却不以为意,反映出该刊物与读者之间的隔膜..已十分严重。
C.当问到能否胜任工作时,胡生想了一会儿,斩钉截铁....地说:“我能!”D.迎霞湖的落日景观真是妙极!我用一种莫名其妙....的眼神打量它、感受它。
4.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取生辰纲》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长篇文言小说《水浒》,写了北宋末年杨志押送生辰纲失败和晁盖等人夺取成功的故事。
B.《范进中举》选自清朝吴承恩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香菱学诗》选自清朝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范进和香菱都苦志于学,但学习的动机是完全不同的。
C.鲁迅的小说《故乡》和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都通过“我”的视角来感受人物的变化,从而反映社会问题。
重庆市中学初2017级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语文试题
重庆市**中学初2017级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语文试卷(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锐不可当(dǎng)纳粹(cuì)仄歪(zè)衰老(shuāi)B、高屋建瓴(líng)憧憬(chōng)阻遏(è)提防(tí)C、气势磅礴(bó)杀戮(lù) 撒网(sā)鲜有闻(xiǎn)D、永垂不朽(chuí)瞥见(piē)决眦(cì)瑰宝(guī)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依次找出来真入表中并改正。
张皇失措不可明状富丽堂皇月明风轻荡然无存头发班白精疲力竭丰功伟迹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军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挣扎,鲨鱼最终因精疲力竭....而死亡,渔民便将其拖回码头。
C、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次成为海市蜃楼....。
D、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钢琴初学者却往往无法体验到钢琴带给他们的快乐。
③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这是很多古代圣贤的共识。
④比如,钢琴艺术家用灵动的手指把自己内心最美好的情感倾注在黑白琴键上时,他们是快乐的。
⑤当然快乐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A.①③⑤②④B.①③④②⑤C.③①⑤④②D.③①④⑤②5、仿照示例再另选角度,赞美蜡烛,提示其象征意义。
(3分)例句: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6、将下面的简讯概括成—句话消息。
(不超过加20字)(3分)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变化,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
重庆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定时作业(10月)试题 新人教版
重庆一中初2016级15—16学年度上期第一次定时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共2个小时)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3分)A. 凝.视(níng)啜.(zhuì)泣嶙.(líng)峋筋(jīn)骨B. 酝酿(niàng)嗡嗡.(wōng)澄.(chén)清逮.(dǎi)捕C. 单.(shàn)于脚踝.(guǒ)阔绰.(chuō)绿.(lù)萍D. 着.(zhuó)落树杈.(chà)枯涸.(hé)肥硕.(shuò)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3分)A. 训械载缝栖息莫明其妙B. 嗤笑褴褛清洌披蓑戴笠C.寥阔寒颤妖饶唯余莽莽D. 阴晦罔然恣睢红妆素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重庆一中谢璐阳以770的高分考取北大,并以新生代表的身份发表开学演讲,成为北大的一代天骄....。
B. 四川大凉山小姑娘苦依五木写的“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呈现出了大凉山地区普遍贫穷的现状,读完让人心惊肉跳....。
C. 9月3日的大阅兵,让中国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让中国人更能昂首阔步于世界之林。
D. 秋风秋叶秋意浓,山间的枫叶花枝招...展.地,迎接这独属于它们的绚烂。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辛弃疾在梦中的战场上点将出征,将士伤亡惨重的场面,读来令人悲痛。
)B.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中年闰土的手比作松树皮,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二十年后闰土的苍老。
)C.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树”“杏树”“梨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蓬勃生长的生命气息,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重庆一中初2018届16—17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首语:人间真情,唱着亘古不变的爱之歌,在滔滔不绝里抒写着寒来暑往的浓郁情感。
父母之情、兄妹之情、朋友之情、师生之情……处处真情,在姹紫嫣红里充满勃勃生机,在浓情激荡里煽情烟雨红尘。
第一章邂逅真情真情是高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利剑很难把它斩断。
是冬天的一缕阳光,给人带来温暖。
是春天的丝丝细雨,滋润人们干渴的心田。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惶.恐(huáng)克.扣(kē)翩.然(piān)繁衍.(yǎn)B.焦灼.(zuó)荒僻.(pì)绮.丽(qí)归咎.(jiù)C.伎俩.(liǎng)取缔.(dì)藩.篱(fān)殷.红(yān)D.帘旌.(jīn)褶.皱(zhě)追溯.(shù)藏匿.(lì)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尴尬烦燥微不足道长途跋涉B.颠沛吊唁草长莺飞相安无事C.榻败鱼鳞铺毡对坐物竟天择D.吟咏脊锥艨艟数百百舸争流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数码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
近日,小米推出了4G版本的小米笔记本,而华为也首次曝光了两款全新神器,似乎以此来证明自己并非束手无策....。
C.冬至后,重庆的天气变化多端,昨天还是阴云密布,小雨淅淅....,今天却又暖阳再现,气温回升。
D.这件衣服原已破损,经过洗衣店师傅的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声音有高有低,在黄昏的庄严的空气里好像是说他家的生活是非常寂寞的。
B.她的婆婆嫌恶她,说她眼珠子是绿的,好像两点鬼火似的,说她的喊声是直声拉气的,不是人声。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重庆一中初2017级15—16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展示自己魅力的时候到啦!追求卓越的你定会认真审题,规范书写,精彩解答。
相信自我,请带着愉快的心情尽情表现吧!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苏州园林的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lòu)空图案。
B、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fó)晓攻占那座桥。
C、天空的星星也像浸.(jìn)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D、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瓦砾伧俗清风徐来因地治宜B、阻遏地窖煞它风景月明风清C、制裁帷幕重峦叠障荡然无存D、荒谬脏物雅俗之别锐不可当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风浪骤起,小船撞上了岸边的暗石,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
B、她本想转弯抹角....地把话题引到考试成绩之外去,可是父亲却揪着试卷不放。
C、这栋楼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D、匪徒们看到警车呼啸而来,个个张皇失措....,按照原计划择路而逃。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3分)A、老人如同丢失了玩具的孩童一般,落寞地坐在最角落的沙发里,一言不发。
B、对于一步步走近中考的我们而言,时间的价值就像金钱的价值一样,极为重要。
C、人生需要面对太多的不顺,身处黑夜的人们,要相信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D、离开家乡多年,不知不觉间,总觉得异乡仿佛就是自己的故乡,承载着太多抹不掉的回忆。
5、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芦花荡》是孙犁的散文“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荷花淀》。
B、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重庆一中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半期试题含答案
重庆一中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半期试题(含答案)秘密★启用前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7级高三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卷2016.1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共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4题、第7题、第10至第12题、第14题、第17至19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其余各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
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徙,“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人民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
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
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
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
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
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
重庆一中初2017届16-17学年(上)第二次月考——语文[1]
重庆一中初2017级16—17学年度上期第二次定时作业语文试卷(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贝尔塔按捺.(nài)不住了:“哦,院长嬷嬷,这下你对玛丽亚完全不适合当修女不会再有什么怀疑了吧。
”B.我们既然祈.(qí)祷着上帝的慈悲,就应该按照祈祷的指点,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
C.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sù)。
D.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tiě),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挑惕招募怜悯骚首弄姿B.披靡晌午气馁有的放失C.糟蹋誊写缪论鬼鬼祟祟D.藐视蹂躏乌篷船春寒料峭3.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形容一点办法也没有)B.你这个手指头多半是让小钉子扎破了,后来却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要人家赔你钱了。
C.它沉湎..(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含有贬义)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底部来过。
D.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原指周朝的政治清明,这里指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重庆一中校长在《人民教育》上提出了发展自觉力,成就自觉者的教育宗旨。
B.随着张鸣、翟英翔老师共同研制的排座器获得国家专利,使一中老师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C.重庆一中注重素质教育,人才辈出,围棋大师古力的母校就是重庆一中人。
D.一中高2017级王淦以重庆队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化学奥林匹克决赛金牌,成为重庆唯一一名进入国家集训队,他还被保送北京大学。
5.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了大大小小百余次重要讲话。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题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修改,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禁止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盟誓是从原始的诅誓咒语发展而来的,个体与个体或氏族与氏族、部落与部落之间,出于某些目的而缔结某种协议,为了互相取信,唯一可行的方式是对神灵作出遵守诺言的保证。
盟誓的出现,是基于人们对于神祇的共同敬畏。
只有这样,神祇才可能成为各方所承认的见证人和监督者。
盟誓的内容就是共同约定对不守信者,神祇将降下灾难,予以惩罚。
盟誓的威慑力,正是基于当时人们对于神灵共同的崇拜与敬畏观念,盟誓给参盟者造成一种巨大的约束力与心理压力。
在未有文字以前,最早的盟誓自然只能是口头形式,文字产生以后盟誓才逐渐发展成比较完整的文本。
在春秋时期,战与盟是诸侯之间经常使用和交替使用的两种手段。
诸侯与诸侯、大夫与大夫、个人与个人之间契约的执行,主要是靠盟誓来制约的。
在此背景下盟誓也就成为诸侯之间一种非常重要和常用的活动,打开《春秋》三传,触目皆是诸侯之间的会盟与背盟的行为。
‚盟‛字在《左传》出现640次;在《公羊传》中出现162次;在《穀梁传》中出现172次。
‚誓‛字在《左传》出现22次;在《穀梁传》中出现1次,在《公羊传》中没有出现。
‚盟‛字的使用比‚誓‛字频繁得多,这是因为‚盟‛实际上往往包含了‚誓‛的内容。
诸侯之间的盟誓,正是社会发展到某种特殊阶段的产物现代文阅读答案盟誓是从原始的诅誓咒语发展而来的,个体与个体或氏族与氏族现代文阅读答案盟誓是从原始的诅誓咒语发展而来的,个体与个体或氏族与氏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一中初2017级15—16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展示自己魅力的时候到啦!追求卓越的你定会认真审题,规范书写,精彩解答。
相信自我,请带着愉快的心情尽情表现吧!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苏州园林的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lòu)空图案。
B、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fó)晓攻占那座桥。
C、天空的星星也像浸.(jìn)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D、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瓦砾伧俗清风徐来因地治宜B、阻遏地窖煞它风景月明风清C、制裁帷幕重峦叠障荡然无存D、荒谬脏物雅俗之别锐不可当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风浪骤起,小船撞上了岸边的暗石,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
B、她本想转弯抹角....地把话题引到考试成绩之外去,可是父亲却揪着试卷不放。
C、这栋楼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D、匪徒们看到警车呼啸而来,个个张皇失措....,按照原计划择路而逃。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3分)A、老人如同丢失了玩具的孩童一般,落寞地坐在最角落的沙发里,一言不发。
B、对于一步步走近中考的我们而言,时间的价值就像金钱的价值一样,极为重要。
C、人生需要面对太多的不顺,身处黑夜的人们,要相信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D、离开家乡多年,不知不觉间,总觉得异乡仿佛就是自己的故乡,承载着太多抹不掉的回忆。
5、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芦花荡》是孙犁的散文“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荷花淀》。
B、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D、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的文章《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6、参照示例,请在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分别从两个相反的角度阐释其寓意。
(4分)示例:气球:①多姿多彩,温暖每一颗童真的心②自我膨胀,最终只会自我毁灭备选词语:橡皮桥月亮我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11分)学校响应政府倡导全民阅读的号召,开展以“阅读·成长”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3分)昨日学校教学主楼前,人流如织,各类图书在同学们手中竞相传阅,这热闹的场面正是我校正在开展的图书交流活动现场。
近日我校学生处带领学生会开展以“阅读·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将举办有关阅读讲座、图书交换、图书展阅、读书心得等的一系列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与经典为友、与名著为伴,在读书中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健康成长,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
活动期间,学校将邀请名家名师进校园,与同学们交流阅读经验,为同学们打开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2)本次活动想要营造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就要先让学生有阅读的习惯,请仿照划线句的格式将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4分)怎么样才能培养阅读习惯?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
有人说,就心态和动机而言,我们应该走出读书的误区,多一些平和超脱的气度,少一些①,将读书视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
其实,纯粹的读书无关功利,无关考试,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读书就像精神的面包,为我们生命所需,吃饭可以强健我们的身体,②。
一个人,即便骨骼健全,倘若精神上有缺陷,也很难说他是一个健康的人。
①②(3)在此次活动举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有同学说:“我们现在空闲时间都是刷微博、聊微信,各种信息、短文也都能够看到,谁还看这种大部头的纸质书本?”请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4分)材料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产品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
这其中,与数字阅读方式贴合度最高的微博、微信、微小说等内容形式所组成的“微阅读”,对传统的阅读方式形成了强烈冲击。
材料二:传统阅读是深阅读,解决的是精神思考的问题;“微阅读”是浅阅读,解决的是信息的问题,这似乎已经是一个不容辩驳的共识。
当前“微阅读”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没有必要对此太过恐慌,但无论微博还是微信,说到底只是一种社交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阅读。
材料三:“微阅读”有存在的合理性,即可快速获得有用信息,扩大知识面,传播新观点,但过于功利的读书目的会让人失去学习、思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会逐渐形成以懒惰、钝化为特点的“浅思维”。
对于年轻人来说,其中某些碎片化信息无疑会影响其知识结构,甚至是他们的人格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古诗文默写填空。
(10分,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2)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4)_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______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长歌行》)(7)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轼《浣溪沙》)(8)_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9)杜甫在《春望》中表现自己因忧国、伤时、思家所致的苍老之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1)缘.溪行()(2)阡陌交通..()(3)便要.还家()(4)寻.病终()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第一段写桃花林着眼于“异”字,为整个故事渲染了传奇色彩。
B、选文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体现了《大道之行也》一文中的“大同”思想。
C、“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采用“留白手法”,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
D、选文以渔人为线索,组织材料,向读者描绘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理想社会。
12、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至美的理想世界,联系文章,请仿照示例,运用原文,写出你对桃花源之美的理解。
(4分)示例:桃花源美在“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田地肥沃,池沼精致,树木苍翠,优美富饶,这样的生活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3—17题。
(20分)满山墨白翟桂平①十年前,我在鹰城文化馆画室工作,每年寒暑假都会辅导一些学画的孩子。
那年冬天,离寒假还有十来天,家长就在我画室外的办公室排起了长队,有报名的,有咨询的。
排队的人前拥后挤,因为名额有限,生怕轮不到自己的头上。
咨询的,我一一作答;报名的,我让填好报名表,留下自己孩子的作品,等待日后通知。
轮到一位花白胡须的老人时,他望望我,愣了一会儿,一句话没说又退出了人群。
②忙了一上午,我整理完报名材料,准备下班时,老人来到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