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国画大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国画大师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中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国画家是采用中国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和材质从事绘画创作与研究,并取得一定艺术成就的绘画工作者,主要包括传统国画家和现代中国画家。

国画家
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1919年到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以下近、现代中国国画大师,基本以“出生年月”为序:
(一)近代(1840~1919)著名国画大师
任伯年(1840~1896)、吴昌硕(1844-1927)、齐白石(1864~1957)、黄宾虹(1865~1955)、徐悲鸿(1895~1953)、刘海粟(1896.3~1994)、潘天寿(1897~1971)、李苦禅(1899.1~1983)、
张大千(1899.5~1983)、林风眠(1900~1991)、傅抱石(1904~1965)、李可染(1907.3~1989)、
陆俨少(1909.6~1993)、石鲁(1919.12~1982)等。

(二)其他近、现代国画大家
近代(1840~1919):
陈半丁(1876~1970)、张善孖(1882~1940)、萧谦中(1883-1944)、刘奎龄(1885~1967)、于非闇(1889~1959)、朱屺瞻(1892~1996)、吴湖帆(1894~1968)、溥心畲(1896~1963)、高希舜(1896~1982)、丰子恺(1898.11~1975)、黄君璧(1898~1991)、钱松岩(1899~1985)、
关良(1900.12~1986)、王雪涛(1903~1982)、董寿平(1904.2~1997)、蒋兆和(1904.5~1986)、胡洁青(1905~2001)、赵望云(1906~1977)、叶浅予(1907~1995)、何海霞(1908.9~1998)、
吴作人(1908.11~1997)、黎雄才(1910.5~2001)、唐云(1910.8~1993)、谢稚柳(1910~1997)、梁树年(1911~2005)、郭传璋(1912~1990)、陈大羽(1912~2001)、启功(1912.7~2005)、
关山月(1912.10~2000)、于希宁(1913~2007)、黄苗子(1913~)、秦岭云(1914.2~2008)、张民权(1914~2001) 、赵琗艇(1915~) 、俞致贞(1915~1995)、魏紫熙(1915.1~2002)、赖少其(1915~2000)、崔子范(1915~2005)、白雪石(1915.6~2011)、苏葆桢(1916.5~1990)、
刘力上(1916.7~)、田世光(1916.10.27~1999)、张仃(1917~2010)、宗其香(1917.11~1999)、
刘继卣(1918.10~1983)
现代(1919~1949):
尹瘦石(1919.1~1998)、吴冠中(1919.7~2010)、宋文治(1919.10~1999)、李斛(1919~1975)、
古元(1919~1996)、孙其峰(1920~)、程十发(1921.04~2007)、陈佩秋(1922~)、方济众(1923.6~1987)、亚明(1924~2002)、黄永玉(1924~)、黄胄(1925~1997)、朱宣咸(1927~2002)、
陈逸飞(1946.4~2005.4)张旭云(1948~2011)
当代(1949~):
薛宣林(1957.1~)、朱明(1967.10.21~)等。

(三)现、当代中国著名画家
1、当代著名人物画家:
刘大为、周思聪、卢沉、范曾、王明明、袁运生、袁运甫、李延声、石齐、史国良、狄少英、王为政、王有政、何家英、冯远、于志学、刘文西、马西光、谢志高、朱理存、王西京、张道兴、田黎明、施大畏、赵志田、杨之光、方增先、王子武、马振生、陈玉先、黄润华、林墉、纪清远、李燕、梁岩、尼玛泽仁等
狄少英作品图册(6张)
2、当代著名山水画家:
李宝林、张步、张仁芝、宋雨桂、谭翃晶、贾又福、李小可、宋涤、白启哲、金连经、卢禹舜、徐希、瞿学鸿、刘宝纯、于永茂、唐凤岐等。

3、当代著名花鸟画家:
冯大中、袁晓岑、霍春阳、张立辰、李魁正、喻继高、郭怡孮、李行简、刘勃舒、贾浩义、韩美林、龚文桢、齐良迟、鲁石、臧伯良、王金岭、秦剑铭、金默如等。

编辑本段近、现代、当代中国名画家(列举)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谭翃晶作品图册(10张)
任伯年
任伯年,1840年生,1896年卒,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

他的杰出艺术成就受到世人瞩目。

英国《画家》杂志认为:任伯年的艺术造诣与西方梵高相若,在19世纪中为最具有创造性的宗师。

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

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

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

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

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元旦(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


齐白石代表作《和平》
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
士、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

时与陈师曾、徐悲鸿、林风眠等相过从。

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相见。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1952年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1955年德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

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同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诞生100周年纪念展览会。

1983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齐白石诞辰120年周年作品展览。

出版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画册多种。

黄宾虹
黄宾虹(1865-1955)现代杰出画家。

名质,字朴存、朴岑、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
黄宾虹《山水》
叟、黄山山中人等。

安徽歙县人,出生于浙江金华。

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

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陈崇光等学花鸟。

后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

又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

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

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

七十岁后,后画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

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

他的书法功力较深。

其著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画微》、《画学编》、《金石书画编》、《画法要旨》等,与邓实合辑《美术丛书》并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

潘天寿
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

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太颐,号寿者。

晚年号雷婆头峰寿者。

潘天寿年青时自感“无干事之才,只有书画尚能胜任”,因而在诗、书、画、篆刻等方面深入探研。

1923年,27岁的潘天寿应聘到上海美专任职,并参与创办上海新华艺专,培养了许多学生。

1928年,他到新成立的杭州西湖艺术院任中国画系主任。

1955-1965年间,是潘天寿创作、著论丰盛的10年,这时期他曾任全国美协副主席。

建有潘天寿纪念馆。

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大风堂画派创始人之一。

他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
张大千代表作《爱痕湖》
庭。

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

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

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

早期专
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李苦禅
李苦禅(1899~1983)原名英杰,后改名英,号励公,生于山东省高唐县。

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民的美术教育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李可染《漓江揽胜》
李可染
李可染(1907~1991)江苏徐州人。

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学习。

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国际)西湖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凤眠等教授,研习西画。

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和工作。

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开一代山水画宗师。

1979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1978年起当选为第五届、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傅抱石
傅抱石,我国著名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

1904年10月5日生于江西南昌,
傅抱石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合作江山如此多娇
祖籍江西新余。

少年家贫,11岁在瓷器店学徒,自学书法、篆刻和绘画。

1925年著〈国画源流概述〉,1926年毕业于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并留校任教。

1929年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33年在徐悲鸿帮助下赴日本留学。

1934年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

1935年回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抗日战争期间定居重庆,继续在中央大学任教。

1946年迁南京。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

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2年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

1957年任江苏省中国画院院长。

其人物画,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

1965年9月29日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岁。

徐悲鸿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寿康,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画家、
徐悲鸿代表作《愚公移山》
美术教育家,擅长画马。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
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

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中华人民
范曾教授作品《毛泽东主席》
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鲁石
鲁石先生,是一位以花鸟画著称的画家。

原名杜广廉,又作杜冰,斋号观月楼,1937年生,1966年毕业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受教于潘天寿,吴弗之,诸乐三,陆抑非诸先贤,并曾受到李苦禅,吴作人,赖少奇,王个移等大师的指点,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

鲁石先生的画风豪放雄浑,气势磅礴,画面绚烂强烈,苍苍郁郁,无论是大画或者小画,整幅画面墨气萦绕生机勃勃,个人面貌十分强烈。

多年的艺术浸染加上自身的刻苦自励,使他兼具北方画派的粗犷豪爽和南方画派的细腻精致。

李苦禅先生说:…鲁石的画墨气好,有扎实的基本功,正统国画也‟。

赖少奇先生也赞叹道:…鲁石的画很有大家风范‟。

吴作人先生说:“看鲁石作画是一种享受、其神、其韵、其境确非一般。

” 近些年,鲁石的作品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国内外数十家博物馆、美术馆均收藏其作品;受邀先后在日本、法国、美国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并多次荣获大奖。

许多收藏家,巨商,企业家前来订购他的作品,其中香港霍英东先生收藏他多幅作品,并以亲笔信函赞许,台湾蔡万霖先生,日本堤义明先生等均收藏多幅。

鲁石先生先后在日本,台湾,法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地举行过个人画展,并多次获奖。

范曾
范曾,江苏南通人,1938年生于书香之家,自幼即学习历史、文学和绘画,1959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

两年后转入中央美院研究美术史,后又转入中国画系学习。

他先后师从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诸位名家,深得教益。

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后又筹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系主任。

1979年他首访日本,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

1982年获日中文化交流功劳纪念杯。

范曾擅长中国人物画,兼长诗文、书法。

其作品《灵道歌啸图》等藏于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八仙图》等藏于中国美术馆,他曾出版有;《范曾书画集》《范曾怀抱》《范曾自述》等。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南开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其“多元文化特别顾问”称号。

刘大为
刘大为,男,汉族,山东诸城人,1945年生,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生班。

擅人物,多以重大题材的人物画及北方少数民族生活风情画为主,画风雄健豪放,超逸洒脱。

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发表。

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等单位收藏。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

1991年纪念党的诞辰70周年美展,刘大为推出力作《晚风》,作品表现邓小平安详地坐在自家院中。

作品成功地刻画了老人的沉思所包涵的巨大的勇敢智慧与坚定的力
量。

《晚风》的成功,在于它的朴素风格,摒弃了传统表现伟人领袖?包括西方传统在内常用的有意的夸饰、强化、烘托、美化等手法。

观众在画前油然而生一种平和、亲切、仰慕的情感,也同样会进入沉思。

臧伯良
臧伯良,别名臧连良。

(误传名藏伯良、藏连良)
1960年生于北京,少年拜著名画家张丽为师,研习素描、速写、油画。

1973年10月参加《北京市青少年画展》获二等奖,1976年12月参加《北京市青少年迎新年画展》,作品素描《英明领袖华主席》获一等奖。

19岁后先后得到李可染、何海霞、黄胄、吴冠中、董寿平、梁树年、白雪石等老一辈艺术大师的亲授。

1978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高级研究班学习,后改攻重彩水墨画。

1986年北京画院研究班毕业。

原某画报社美术摄影部主任,职业画家,中国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

1984年与著名画家胡爽庵合作《梅竹图》,1984年创作《大千先生观瀑图》,张大千先生大陆弟子著名画家田世光教授、梁树年教授、刘力上教授、著名画家胡爽庵题词。

臧伯良《桂北晨晓》1990年人民大会堂珍藏
1985年创作巨幅作品《三峡烟雨图》,1991年应人民大会堂之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巨型山水画《桂北晨晓》,此画长8米、高3米。

1992年为天安门城楼创作《烟花三月》,1993年为北京饭店创作《百色晨曦》、《长城月色》、《花溪八月》等10余幅巨幅作品。

1988年8月在日本东京名古屋画廊举办个人画展,日本明仁天皇的姐姐参加了画展开幕式。

1989年4月应德中友协邀请,在德国汉堡汉森美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0年至2005年应美国纽约、旧金山大都会社团友好邀请,十多次在美国纽约王氏画廊、旧金山王氏画廊举办个人画展。

1993年——1998年任全国政协特邀委员。

古元
古元,1919年8月5日出生于广东中山县那洲乡(现属珠海市)。

1932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广雅中学)。

1939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第三期学习。

1941年在“鲁艺”担任美术工场木刻组长,兼任部队艺校美术教员。

1942年参加延安整风运动和“延安文艺座谈会”,参加“全国木刻展”,引起各界和国际舆论注目。

1944年“鲁艺”美术工场改为研究室,任研究生、创作组长,被选为“甲等文教模范”。

1952年调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

58年到河北省遵化县农村参加劳动,调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授、版画系教研室主任。

197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1 9 8 3 年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985年当选美协副主席。

1987年辞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职务。

1 9 9 6 年8 月10 日逝世,享年77岁。

黄胄
黄胄,字映斋。

因其父四十多岁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

“黄胄”是初中时自己起的笔名,以后一直沿用此名。

曾用名梁叶子、苗迪。

文革中作品曾题名梁蓬、梁泉。

1925年3月生于河北蠡县,后迁居西安。

早年参加革命,任西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编辑。

1942年任蠡县中学美术教员。

1946年任陕西省西安雍华图书杂志社主编。

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工作,任西北军区政治部文化创作员,美术组组长。

1955年
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

1959年,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公司顾问。

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黄胄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周思聪
周思聪(1939~1996),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

天津市宁河县人。

1955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58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得到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刘凌仓、李苦禅等诸位名师指点,
周思聪代表作《人民和总理》
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周思聪受过严格的艺术训练,擅长水墨人物画,兼及花卉,偶作山水。

自80年代起,她又致力于自身画风的变革与探索,在作品中引入西方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对笔墨加以提炼和强化,使之更为精练,并富有意趣。

代表作品中国画《人民和总理》获1979年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一等奖。

1985年创作《正午》获第6届全国美展铜质奖。

宋涤
宋涤,笔名建公,1945年出生于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自幼在北京读书。

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著名画家,开创了一代中国画的写实主义新风。

1960年投师李苦禅、许麟庐先生,学习写意花鸟。

1963年考入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工笔花鸟、人物。

1964年转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了素描、水彩、图案、装饰美术及室内设计等课程。

1968年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

1970年至1980年在北京香山风景区工作,其间画了大量水墨和色彩风景写生;并得到李可染、张仃和白雪石先生的指导。

1980年调中央工笔美术学院任教。

1983年定级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

1988年晋升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

1992年晋升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1995年举家移居新加坡。

1999年回国,现居北京,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黎雄才
黎雄才(1910-2001.12),男,汉族,广东肇庆人。

我国当代杰出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自幼酷爱绘画,后从师高剑父,入“春睡画院”学习,数年后得高剑父资助留学日本,历时四载见闻益广,艺事大进。

1924年,他就读于肇庆中学。

1926年拜高剑父为师,翌年入高剑父的春睡画院学习,并一度在广州烈风美术学校兼习素描。

1932年,得到高剑父资助,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日本画;1935年毕业归国,任教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

1943年,受聘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副教授。

1948年任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任华南文艺学院、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

三十年代初作品《潇湘夜雨》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寒江夜泊》、《珠江帆影》入选芝加哥“当前进步博览会”和德国柏林举办的“中国美术展览会”。

其中〈珠江帆影〉为德国博物馆收藏。

1949年以来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举办的大型美术作品展览会并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曾在国内外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

擅山水,尤以巨幅见长,所作气势恢廓,
雄健秀茂,自具风貌,为当代“岭南画派”代表画家之一。

出版个人画册多种。

代表作品有《寒夜啼猿》、《一览众山小》、《森林》、《武汉防汛图卷》、《万古之春》、《峨眉洗象池》等。

出版有《黎雄才山水画谱》、《黎雄才画选》、《黎雄才画集》。

历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叶浅予
叶浅予(1907.3.31 -1995),浙江桐庐人,从事画教学和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叶浅予奠基人。

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

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

曾为矛盾小说《子夜》、老舍剧本《茶馆》等书插图,出版个人画集多种。

创作长篇漫画《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组画《天堂记》等,著有《画馀记画》和《十年恶梦录》。

1936年出版《旅行速写》《浅予速写集》,并联合全国漫画家举办第一次全国漫画展,次年成立中华全国漫画界救亡会,为该会负责人之一。

1939年赴香港经办《今日中国》,次年回重庆,作《战时重庆》组画及叙事漫画《逃出香港》。

1942年于贵州苗区写生,开始转向中国人物画创作。

1943年访问印度,归来后举办旅印画展。

抗战胜利后曾赴美国举办画展。

1947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

1980年将补发的“文革”中被扣三万元工资捐赠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作奖学金。

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历届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叶老就由漫画转向中国画。

综观叶老一生,在中国画人物画创作上致力最勤,为衰落的人物画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启功
启功,1912年7月26日生,字元白,也作元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启功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辍学后,发愤自学。

19 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病逝于北京。

蒋兆和
蒋兆和(1904—1986)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

蒋兆和学贯中西的代表作《流民图》,以其前所未有的宏大、悲壮,以浑厚有力的笔触揭示了大师至真至善的人性,倾泄着对战争的愤怒,表达了对正义与和平的呼唤,为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世界艺坛上确立了光荣的地位。

蒋兆和是“五四”运动以来极具变革思想的艺术家之一。

在徐悲鸿先生的影响下,他集中国传统水墨技巧与西方造型手段于一体,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架构全新的笔墨技法,由此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使中国的水墨人物画由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迹化转换为表现人生、人性,表达人文关怀,呼唤仁爱精神的载体。

蒋兆和在水墨人物画领域中把中国画特有的造型魅力最大化,使中国的现代水墨人物画一跃而并立于世界现实主义绘画的行列。

刘海粟
刘海粟(1896-1994年) 。

祖籍安徽省凤阳,生于江苏省常州。

自幼酷爱书画,191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