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者陆春龄简介
陆春龄:笛王已逝,笛音长留
大师剪影18陆春龄:笛王已逝,笛音长留■沈家祺2018年5月22日,我在外出采风的列车上,从打开的收音机里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97岁的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于上午8时30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
听到这个消息我沉思良久,随着列车呼啸向前,我记忆的闸门随即打开。
壹陆春龄,笛子演奏家,作曲家,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魔笛”。
他上海人,中等身材,梳横头,智慧的额头有点前秃,目光炯炯有神。
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
他那婉转、淳厚、圆润的笛声纯净甜美,扣人心弦。
认识陆春龄是在20年前的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那天我应百老德育讲师团的委托,陪同陆春龄先生来到市郊宝山的一所乡村学校,和那里的艺术爱好者会面讲课。
年近八十高龄的陆老面对阶梯教室的五百多名学生,精神抖擞地给同学们讲述他学练吹笛的经年过程,一边讲一边手握横笛吹。
其音色浓郁、指法多变,吸引了热爱文艺的学生。
当时我想:一位被国人誉为笛王的大家,没有一点大师架子,而且不要报酬,始终保持着奋发向上的志气和激情。
他讲课时不仅运用中国的笛箫、葫芦丝,还能使用英国、法国、印度及非洲各地区的民间笛子,变换吹奏姿势,快乐得像个小孩子。
精彩的演奏赢得了师生们阵阵的掌声,而先生在台上已经热得满头大汗。
自那天陪陆春龄讲课后,我和陆春龄成了忘年交朋友。
这以后,他经常来到基层学校。
那天我问他这样讲课累不累?他笑着说:“看到这么多爱好艺术和笛子的学生,想到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我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啊!”望着他略带倦意的笑脸,我心中的感慨油然而生。
记得那天我们小叙时,聊得很愉快,他从上海的小弄堂生活谈到今天城市的变化,从小时候喜欢笛子谈到和笛子结缘的故事,可以说是围绕笛子无话不谈。
从此,我们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仅听他笛子演奏,还继续听他讲与笛子的故事。
1921年,陆春龄出生于一个汽车司机的家庭,家境十分贫寒,是上海小弄堂里的苦孩子。
说起来也是有缘,7岁那年,他喜欢独个儿在小弄堂里玩。
用笛声维持秩序_人生故事
用笛声维持秩序
陆春龄是中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
一次,他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尼西亚,举行露天演出,底下观众人山人海。
轮到陆春龄登台演奏时,他刚演奏了一会儿,突然听到“砰砰砰”的枪声,陆春龄心中泛起一丝恐慌,但他觉得自己身为对外访问的中国文化团的代表,绝不能在关键时候往后退,给祖国丢脸。
于是他壮起胆子,原本站在舞台中央吹,这会儿,反而边吹边走,来到舞台的前沿。
随着节奏的进展,笛声越来越轻缓,现场的观众也越来越安静。
演出结束后,陆春龄问导演刚才为什么有枪声,导演告诉他,因为舞台高,声音远,后面的人群朝前面一挤,出现了混乱的场面,警察不得已鸣枪示警。
但是枪声不能维持秩序,陆春龄的笛声却征服了十万观众。
这件事让陆春龄意识到,一首曲子只要从引子开始了,直到尾声结束,吹奏者就必须全身心地服从乐曲的要求,无论外界环境发生怎样的变
化。
从那以后,无论在哪里演出,他都一直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要想在一项专业上有所成就,首先要做到静下心来。
三弄梅花话今昔 一片江南鹧鸪飞——介绍南派笛子宗师陆春龄和他
。
解
算是不 错 的 了
。
但 是气息 的 控
“
由
平淡而奇 崛 难
,
由
奇 崛而 平淡
中 华人
制却 不 太 好 的笛曲
,
有 朋 友 建 议我 吹 一 些 南 派
。
”
快 的 地 方 有 时 候是 技 巧 的 圆
。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以 后 走 上 专业 演 员 的 道
。
借以 练习 气息的 控制 和 感情的
, , , 。 ,
山 月 》 《梅
花三弄
》等
他还根据中外名
台
报
《
今昔
》 《梅
花 三弄
、 》 《
》 《行
街
》
、
歌 改 编 演 奏 了 《月 夜 思 亲 人 》 ( 根 据
民 歌改编 )
(根
(
、
湾
欢乐歌
、 》 《中
花六 板
鹤 鸽 飞 》和 《关
,
第 二段转人
,
《
在 森林 里 这样对 我 歌 唱 》
) )
,
再 回 过头 来 听 陆 春 龄的 演奏 才 不
由
得深深地 叹服 那 纯净得 近乎透
, ,
,
中
国 传 统的 审 美理 想和 审 美趣
牛
》和 《
江南 春
。
》,
也就 找 了陆春 龄的 唱
明 的 音 色 那浓 浓 的 江南水 乡 风 味
,
那
味 不 同的 时代 不 同的 地域
, 。
,
,
,
片来听 乍一 听 觉 得南派的笛 曲 很 简单
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演奏的曲子
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演奏的曲子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是中国乐坛上备受瞩目的音乐家之一。
他以出色的演奏技巧和深厚的音乐造诣而闻名,代表作品屡获殊荣。
在他的丰富曲目中,有一些特别受到观众的喜爱。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陆春龄演奏的令人陶醉的曲目。
1.《梁祝》《梁祝》是中国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改编而成。
陆春龄用笛子演绎《梁祝》,展现了他出色的技巧和极富感染力的演奏风格。
从曲首婉转的旋律开始,到曲中悲壮的高潮,陆春龄的演奏充满了情感和力量,让人如痴如醉。
2.《千年之恋》《千年之恋》是陆春龄创作的一首原创曲目,他将浪漫的爱情故事融入其中。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流畅,笛子的音色在陆春龄的演奏下更显动人。
他将简单的琶音和变化多样的乐句相结合,令人沉醉其中,仿佛置身于恋爱的浪漫世界。
3.《蓝蓝的山丘》《蓝蓝的山丘》是中国著名音乐家聂耳的经典作品,陆春龄用笛子重新演绎了这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歌曲。
他的演奏技巧独到,准确地捕捉到了原曲中的情感和韵味。
笛子的柔美音色和陆春龄的娴熟演奏带给观众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令人陶醉其中。
4.《茉莉花》《茉莉花》是中国传统民歌,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而闻名于世。
陆春龄的笛子演奏将这首民歌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充分利用笛子的音色特点,将每一个音符都表达得清晰而自然。
陆春龄的演奏让人觉得仿佛与茉莉花共舞,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5.《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中国传统乐曲,陆春龄用笛子演奏了这首曲子,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理解。
他通过技巧性的吹奏和音色的变化,将每一个音符都展现得鲜活生动。
陆春龄的演奏技巧和深情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曲子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6.《恋曲1990》《恋曲1990》是陆春龄演奏的一首原创曲目,它富有爱情的浪漫气息。
这首曲子以柔和的旋律拉开序幕,陆春龄运用多种技巧展示了笛子的音色变化和表现力,仿佛在讲述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这首曲子既温馨又富有张力,让人不禁陷入幻想之中。
“中国笛王”陆春龄:百年芳华吹一笛,要留清音满人间
“中国笛王”陆春龄:百年芳华吹一笛,要留清音满人间012018年5月22日,“中国笛王”——陆春龄老先生溘然长逝,享年97岁。
或许,对这个名字你还颇有陌生,但你一定听过《鹧鸪飞》(笛子十大名曲之一)、《小放牛》、《欢乐歌》。
斯人已去,笛音长存。
那些或清亮、或欢快、或空旷、或悠长、或婉转、或悲凉的笛声,也许曾出现在某个午后小憩的时光里,某个清晨校园广播、某个深夜收音机节目中,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悄然伴你走过几许岁月。
他曾8次受到毛泽东接见,多次为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演奏,先后赴60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是享誉中外、当之无愧的“中国笛王”、“中国魔笛”!我不认识你,但你已从我的全世界路过。
一声笛音,便是因缘;声声入耳,心心相连。
“中国笛王”,一路走好!02他一生,只干了吹笛这一件事。
1921年,陆春龄生于上海一户清贫人家,全家七口人,靠着父亲踩三轮车、开出租车、打零杂工,艰难度日。
但穷人也有穷人的乐趣。
那条弄子里,天南海北手艺人,济济一堂弄,还组建了一支“陋巷乐队”。
乐队成员之一是邻居孙根涛,老皮匠一枚,修鞋为生,却天生般,精通笛子、琵琶、二胡、胡琴。
嘈杂鄙陋的巷子里,穷苦人天天挥汗操劳,也总有那几曲民乐相伴。
7岁那年,他拜老皮匠为师。
那时吹笛,算不得正业,且一无所得,纯属爱好。
家境贫寒,生计无落,小小年纪的陆春龄,也要出去做工,只有晚上,才能学笛。
但没想到,上手极快,一个小调二十天就学会了。
因为喜爱,自此,他每天都一笛随身,坚持练习,多则4小时,少则一两小时。
90载岁月,风雨不改,笛不离身,从未间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他笛艺生涯的真实写照。
老上海弄堂1937年,他参加民间丝竹团体“紫韵国乐社”;1940年,和朋友组建了“中国国乐团”。
很长一段时期,为生活所迫,子承父业,踏过三轮车,开过汽车。
“我那时在一家车行打工,连续工作48小时才有8小时的休息,又苦又累”。
但生活从未压垮他对笛乐的热爱。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音乐家音乐艺术的杰出代表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音乐家音乐艺术的杰出代表中国历史悠久,音乐艺术也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
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音乐家,他们以自己的才华和奉献,成就了中国音乐的辉煌。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音乐家,他们是中国音乐艺术的杰出代表。
1. 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公元625年-公元680年)是唐朝皇室成员,也是唐代著名音乐家。
她是唐玄宗的女儿,自幼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
文成公主擅长演奏琵琶和箜篌,她在宫廷中多次表演,被誉为琵琶箜篌的“仙女”。
2. 董建华董建华(1895年-1951年)是中国近代音乐家,也是中国西洋音乐的奠基人之一。
他精通欧洲古典音乐,并将其融入中国音乐创作中。
董建华提倡音乐现代化的思想,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冼星海冼星海(1900年-1941年)是中国早期的男高音歌唱家和指挥家。
他的歌声激情四溢,富有感染力,被誉为“东方卡拉雅”和“中国四大男高音”之一。
冼星海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支合唱团,为中国合唱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4. 陆春龄陆春龄(1919年-1991年)是中国著名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
他是中国交响乐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对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陆春龄的指挥风格独特而充满激情,为中国音乐界树立了崭新的标杆。
5. 冯增湘冯增湘(1923年-1989年)是中国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
他擅长创作现代中国音乐,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音乐语言相结合,开创了中国作曲家的新风格。
冯增湘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 李谷一李谷一(1929年-2013年)是中国杰出的打击乐演奏家和教育家。
他在打击乐演奏技巧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打击乐教育。
李谷一为中国打击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中国乐坛的传奇人物。
7. 阿炳阿炳(1893年-1961年)是中国古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也是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的重要人物。
他以高超的琴技和独特的创作风格闻名,被誉为现代古琴艺术的奠基人。
陆春龄的《中国梦》
90品质生活·收藏上海陆春龄先生不仅是著名的笛子演奏家,而且还是出色的作曲家。
他创作的《今昔》《喜报》《水乡新貌》《节日舞曲》《月下思亲人》等曲子,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为它来自火热的群众生活之中,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耄耋之年的陆春龄,时时关心着国家的发展和命运。
他根据中央的精神,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
2007年,他创作了笛箫协奏曲《天和》,歌颂了和谐的社会。
2008年,他创作了《抗震救灾精神放光芒》,激励大家团结一致,奋力抗灾。
近期,他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创作了浦东说书和笛子独奏结合的《中国梦》。
春节期间,我去陆春龄家拜年,他便拉住了我,给我表演《中国梦》。
他敲响了浦东说唱的钹,拉开了嗓子:“中国梦,中国梦,吹吹唱唱中国梦。
科学梦、文化梦、教育梦、建设梦,家家户户都做梦,全国人民做好梦。
做梦要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唱完,陆老又拿起了笛子,根据原旋律吹了起来。
吹完,他又拿起了钹,敲唱了起来:“中国梦,中国梦,一边走来一边唱,今天不唱我心不爽。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民族梦、幸福梦、改革梦、强国梦,各行各业都做梦。
老中青少都有梦,欢欢喜喜做好梦,做梦要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随着乐曲的发展,陆老越唱越激动,他从坐到站,甚至有些手舞足蹈。
乐曲的旋律从头到尾,都充满着欢快、热情和奔放。
面对这位93岁高龄的艺术家,他关心国家,听党话、跟党走,且能创作出如此贴近人民心声的作品,我们能不高兴吗?当我问起《中国梦》的创作过程时,陆老说:“我听了十八大习总书记的报告后,觉得他讲到了我们的心里。
我的音乐梦不就是党和人民成就的吗?再说,时代的强音,火热的生活,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激情。
我是党培养起来的音乐家,歌颂党、讴歌我们的祖国,是我的责任。
为此,我夜不能寐,投入了创作。
”那是去年3月28日,几位朋友约他赴黄山,陆老欣然答应。
他们是坐小车而去的,约6个小时。
至今唯有鹧鸪飞――陆春龄笛曲《鹧鸪飞》赏析
至今唯有鹧鸪飞——陆春龄笛曲《鹧鸪飞》赏析《鹧鸪飞》原为湖南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1926年严固凡编写的《中国雅乐集》;以后以丝竹乐合奏,箫独奏等多种形式在江南一带流传。
陆春龄是我国民乐界公认的老一辈笛子宗师,他最早将笛子独奏这种形式从器乐合奏中解放出来。
本世纪50年代,陆春龄把《鹧鸪飞》改编成一首笛子独奏曲。
至今已成为全国各所音乐院校竹笛专业学生所必修的曲目。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唯有鹧鸪飞。
”李白的这一首《越中览古》便是《鹧鸪飞》的最初意境之源。
诗歌描写了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江南,双方势不两立。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退到会稽。
经过20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在公元前473年出兵讨吴,一战成功。
大诗人用前面三句描写了越王勾践胜利归家的盛况,到第四句骤然一转:“至今唯有鹧鸪飞。
”告诉大家:前面那一片热闹的繁华景象,如今已只是在想象之中,全已成为了“古”。
陆春龄将《鹧鸪飞》改编成笛曲,表达了受过压迫后的人民对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向往之情,从而奠定全曲深沉含蓄,忧而不伤脑筋基调。
曲子的引子部分是由四个极其简单的长音音符组成。
陆春龄在演奏这四个音符时,着重抓住了音乐的形象性。
夸奖地运用了打音、气颤音、半音孔、虚指等技巧,再结合气息的强弱变化,通过音符的八度特殊处理,向人们勾勒了一幅淡雅的鹧鸪飞翔图。
随着那轻盈、飘忽的音符的起落,听众仿佛看到了一只只鹧鸪在眼前时远时近,时高时低地翱翔。
使乐曲在简单中蕴含着神奇,一开始便抓住了听众。
乐曲接下来的慢板,似乎和其它江南丝竹的曲目大同小异,实则中间包含了很多韵味。
在几个看似平淡的音符组合下,我们仿佛看到经过压抑之后人民的心情,对于幸福生活的即将到来充满了向往与激动。
乐曲以4/4拍记谱,但如果象吹其他江南丝竹那样,一拍地将音符规矩地完成,那就大煞风景了。
它在拍子上追求一定的自由度。
在音符越少的地方,它的速度越慢,时值越长。
笛王陆春龄
笛王陆春龄作者:李强来源:《侨园》2009年第07期88岁的陆春龄,一身青衫长褂,清瘦的身影,背不驼,眼不花,根本看不出已是一位耄耋老人。
7岁学艺陆春龄生于1921年,他的父亲摆弄的不是二胡、笛子,而是汽车方向盘、汽车轮胎。
陆春龄7岁起爱上了短笛,他的启蒙教师不是什么国乐大师,而是住在自家隔壁的一个皮匠。
陆春龄少年失学,每天躺在汽车肚子底下跟父亲学修汽车。
靠着亲朋关照,陆春龄找到一份职业——开出租车。
他拉着那些肥头大耳的老板、油头粉面的姨太太、衣冠楚楚的贪官污吏、鬼头鬼脑的反动军官,走遍了十里洋场最繁华的街道和最富丽的住宅,把他们送进证券大楼、妓院、舞厅、戏院、饭店等他们玩得尽兴再将其送回舒适的公寓、别墅。
当他送客后把车停在舞厅门前时,舞厅里的靡靡之音飞涌到他的耳朵里,越听越生气,他索性把车窗打开,吹起笛子来,与舞厅唱对台戏。
1949年上海解放了,陆春龄来到解放军部队当司机。
乘车的再也不是那些社会渣滓,而是劳苦功高、为人民流血流汗的解放军伤病员。
部队领导发现陆春龄有吹笛子的才能,鼓励他在部队中巡回演出。
从此,陆春龄的名声传播开来。
1952年,上海成立民族乐团,陆春龄第批被录用。
刚进团时,他连五线谱也不识,渐渐地,他学会了作曲。
他自编自吹的许多曲子,通过中央广播电台传送到了千家万户。
自1954年起,陆春龄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先后出访过欧、亚、非30个国家和地区。
在出访期间,陆春龄从未放弃过向外国同行讨教、学习各国民间音乐的机会,这些外国民间音乐,经过陆春龄的改编,注入了新的血液,成为陆春龄笛子艺术的一部分。
在陆春龄家的橱柜里,有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送的象牙刀、西班牙画家毕加索送的鸽子烟缸、罗马尼亚民间挂盘、保中利亚壁毯……它们一一记录了陆春龄涉足五大洋、广交知音的故事。
1981年他在香港举行独奏音乐会,报界赞颂他的演奏“艺冠群伦”、“神韵兼备”。
1985年他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
同年,应香港音乐事务统筹处邀请创办“青少年大师班”。
谈陆春龄笛曲《鹧鸪飞》的审美内涵
谈陆春龄笛曲《鹧鸪飞》的审美内涵一、研究缘起近几十年来,无论是在民间音乐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大型器乐合奏中,竹笛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大批竹笛艺术家植根民间,向民间音乐学习,向民间老艺人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艺术创演实践,编创了大量优秀的笛曲。
尤以南派曲笛演奏大师陆春龄先生对取材于江南丝竹和南方戏曲音乐语汇所创编的笛曲《鹧鸪飞》最为出色。
该作品委婉细腻、形象生动,极具南国风情。
虽然在陆春龄先生之前,已有多位大师将《鹧鸪飞》改编为笛曲,如著名民族器乐演奏家、教育家卫仲乐先生于1938年赴美演出时,就曾首次用中国竹笛演奏过此曲;新中国成立后,竹笛大师赵松庭于1956年也曾将此曲改编为笛曲;但陆春龄先生改编的笛曲《鹧鸪飞》则在继承前人优秀创作技巧及审美意蕴的同时,又有融合与创新,使新作品无论是曲体结构布局、演奏技巧还是审美内涵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亮点。
《鹧鸪飞》原为一首湖南民间乐曲,在江南一带流传很广。
其旋律舒展流畅,优美动听,情绪比较含蓄,表现了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原曲乐谱最早见之于严崮凡1926年编辑的《中国雅乐集》,该书认为《鹧鸪飞》:“箫,小工调。
本曲不宜用笛,最好用声音较低的乐器,似乎幽雅动听。
”后来,因为该曲旋律优美,进而被江南丝竹所吸收,成为其众多曲目中的一个曲牌,广泛流行于江南一带。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
”这是《鹧鸪飞》的最初意境之源。
赵松庭的改编就是重在对这首乐曲中历史故事的挖掘,使李白诗中越王勾践胜利归家后一片热闹的繁华景象和“至今唯有鹧鸪飞”的对比意味更加明显,重现一种伤感和失意的历史情趣,全曲还融合了昆曲的元素,营造与诗歌相同的艺术意境。
使笛曲的节奏和韵律与所要抒发的情感一致,使个人的情感和笛曲的审美意境契合,以其意境和意蕴感染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
而陆春龄的改编则取李白诗的意境,立足民间,体现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追求音符之外的“弦外之音”。
冯子存与陆春龄笛子音乐的异同
口张平;曲洪启ZHANGPing;QuHong—qi中国音乐学(季:N)2005年第1期MUSI∞IOGYlNcHlNA冯子存与陆春龄笛子音乐的异同DifferencesandSimilaritiesBetweentheD/dPerformersPlayersFengZicunandLuChunling摘要:冯子存与陆春龄都是民间艺人出身的笛子演奏家和专为这件乐器编创音乐的作曲家,他们的成长经历、演奏艺术及创编的乐曲,成为20世纪传统音乐发展的缩影。
关键词:笛子;冯子存;陆春龄中图分类号:J6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42(2005)01—0043—03冯子存与陆春龄同是20世纪著名的笛子演奏大师,他们分别为北、南派笛乐风格的形成、为笛子在民族器乐中地位的提高、为笛子音乐的创编及演奏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们都是以民间艺人的身份走进现代专业音乐领域的突出人物,研究和总结他们各自在笛乐中的异同,是完善民族器乐暨笛子音乐发展史,推动笛子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
一、成长经历的异同冯子存1904年生于山西、河北交界的阳原县(今河北省),家境贫寒。
少年时,排行老三的他,就向熟悉民间音乐的两个哥哥学习笛子、四胡、二胡、板胡和打击乐。
因生活所迫,他随大哥“走西口”,学习了大量流行于山西、内蒙一带的二人台音乐,成为当地有名的笛子高手。
回到河北尚义一带时,他以这一技之长,沿街卖艺。
将二人台音乐带到家乡并使其广为传播,在家乡及周边地区,老百姓都知道这个“提篮叫卖、会吹笛子的‘吹破天’。
”(霍伟1984:2)陆春龄1921年生于上海钱家塘(今上海市淮海中路)。
与冯子存一样,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且都成长于民间音乐的土壤之中。
儿童时向当地民间艺人学习琵琶、洞箫、胡琴、笛子,掌握了江南丝竹音乐的演奏风格,13岁时正式登台,青年时做过车夫和工人,曾会同当地周晋生(--胡)、陈永年(琵琶)等艺人发起成立“中国国乐团”,成为当地有名的音乐社团,其宗旨是振兴国乐、弘扬“江南丝竹”。
魔笛翩翩天上飞 德艺双馨四海扬——访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陆春龄先生
魔笛翩翩天上飞德艺双馨四海扬——访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
丝竹代表性传承人陆春龄先生
徐晨钰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科教创新版》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2008年3月10日江南浸春,鹧鸪轻飞,温和的煦下,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江南丝竹谱系图状况研究”课题小组一行六人,在院长苏春敏教授的带领下专程来到上海,对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传承人——陆春龄先生进行采访。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徐晨钰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05
【相关文献】
1.艺海扬帆让中华邛窑“窑火不灭”--记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邛窑烧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何平扬先生 [J], 苏宝塍
2.魔笛翩翩天上飞德艺双馨四海扬——访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陆春龄先生 [J], 徐晨钰
3.古色古香精致委婉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琴女士 [J], 顾燕;
4.花鼓灯生涯六十春——安徽省凤台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士根访谈录 [J], 王新亮
5."陶〃铸人生——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安陶"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吉芬先生 [J], 赵世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鹧鸪清苑绕梁飞——听陆春龄先生吹奏《鹧鸪飞》
76音乐鉴赏鹧鸪清苑绕梁飞 ——听陆春龄先生吹奏《鹧鸪飞》摘 要】【《鹧鸪飞》是一首经典民间乐曲,因为历史悠久,版本很多。
其中赵松庭和陆春龄二位先生的版本流传最广,陆先生改编的《鹧鸪飞》更被誉为中国笛子十大名曲之一。
本文试图从超绝的技巧和充沛的情感、完美的意象营造三个方面对陆先生演奏的《鹧鸪飞》进行分析,以期对广大竹笛爱好者欣赏和学习笛子名曲《鹧鸪飞》有所裨益。
关键词】【《鹧鸪飞》 张力 鹧鸪意象 竹笛独奏曲《鹧鸪飞》原来是湖南平江一带的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严个凡于1926年编撰的《中国雅乐集》,演奏形式有箫独奏和丝竹乐合奏,1938年国乐大师卫仲乐先生赴美国巡演的时候将其改用竹笛演奏,建国后赵松庭和陆春龄二位笛子宗师于1958年先后将民间乐曲《鹧鸪飞》改编成为竹笛独奏曲,之后俞逊发、蔡敬民、詹永明等人也曾经改编过这首曲子。
在众多的版本中,陆春龄先生改编的《鹧鸪飞》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首先,令人迷醉的是陆先生那超绝的技巧。
陆春龄先生演奏《鹧鸪飞》,早期经常使用C调竹笛,随着陆先生竹笛艺术日臻化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多用降B大曲笛,也曾用过降A大曲笛,这和严个凡所说的“湖南鹧鸪飞······最好用声音较低的乐器,似乎优雅动听”相合。
听陆春龄先生吹奏竹笛,首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是他那与众不同的圆润响亮的音色。
常人吹笛子一般或多或少会有一点嘶嘶漏气的声音,那是因为唇形不好、口风松散,口腔里的气不能全部进入笛子吹孔,导致笛子发出来的声音暗淡无力。
陆春龄先生演奏时旁人听不到一丝漏气的声音,几乎全部的气息都极其有效地进入笛子吹孔,因而发出来的声音清亮圆润,非常有力。
其次是叠音、打音、颤音和赠音等各种竹笛技巧信手拈来,并运用气振、半孔颤音、二、三指颤音以及虚指技巧自由组合,产生一种如闻天籁的听觉效果,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精神享受。
其次,陆先生的演奏充满强烈而深沉的情感。
“中国魔笛”的五件长寿“法宝”
龙源期刊网
“中国魔笛”的五件长寿“法宝”
作者:李靖
来源:《祝您健康》2018年第08期
“中国魔笛”陆春龄,是第一位将中国笛子音乐通过广播向全世界传播的艺术家,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97岁高龄仍活跃在舞台上的笛子演奏家;他的笛声传遍70多个国家,演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陆老先生有五件长寿法宝。
陆春龄的长寿与他长年吹笛不无关系。
他说:“吹笛一定要把握好气的分寸。
‘气沉丹田’就是在吹奏过程中,要有双脚抓住地的感觉,发丹田之内劲,气灌全身,气指同震,产生气息贯通的共振感觉。
确实,吹笛与打拳、书画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有养生之功效。
”
【养生解读】
吹奏笛子的时候,气息的运用很重要。
如果换气方法正确,不仅能吹奏好竹笛,还能增强肺活量,扩大血液与气体的交换,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吹笛子时呼吸、换气,加强横膈膜的运动,还可促使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促进全身健康。
中医传统健身气功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最大特点是通过呼吸导引,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预防早衰。
明代太医院的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谈到六字訣治病:“呼有六曰:嘘、呵、呼、呬、吹、嘻也,吸则一而已。
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字治肝气,以吹字治肾气,以嘻字治胆气。
此六字诀,分主五脏六腑也。
”。
陆春龄副教授前往昆明举行笛子独奏音乐会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页码: 68-68页
主题词: 音乐会;副教授;独奏;笛子;云南昆明;民族音乐;上海音乐学院;演奏家;女高音;笛类乐器
摘要: <正> 今年暑假,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副教授、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应邀到云南昆明举行了专场笛子独奏音乐会,并和云南女高音歌唱家黄虹合作举行了独唱独奏音乐会。
这是陆春龄副教授继两年前在香港之后又一次举行个人专场独奏音乐会。
尽管他已年逾六十,但是老当益壮,对艺术精益求精。
这次他选用了各国民族笛类乐器,演奏。
笛曲《小放牛》概述
笛曲《小放牛》概述民间小曲《小放牛》其音乐旋律轻快流畅,风格活泼风趣,该曲广为流传。
先后有很多的著名演奏家将该作品编创为吹打乐、唢呐曲、笛曲等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器乐作品。
著名演奏家陆春龄先其经典的编创竹笛作品《小放牛》,不管是在音乐的整体风格、曲式结构以及演奏技巧的采用,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独特个性。
(一)陆春龄的艺术成就陆春龄,从小对笛曲就非常感兴趣的他,因为出生在汽车家庭所以家庭情况并不是很好。
所以根本没有很专业的老师,在七岁的时候跟着一位皮匠师傅学笛艺。
虽然环境比较的艰苦,但是从未有放弃过笛子的学习和参加各种音乐活动。
陆春龄在十几岁是加入“紫韵国乐社”是一个民间的丝竹乐器的团体。
不断努力学习的陆春龄,不负期望的成为了一名专业的音乐家,并且与友人组织“中国国乐团”。
在1953年,陆春龄参加上海民族乐团的独奏演员,1976年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
陆春龄不仅是著名的笛子演奏家,也是一位伟大而敬重的教育家,他的学生布及世界各地,所谓桃李满天下也不过如此。
陆春龄是南派曲笛的经典代表人物之一,曲笛的主要流行地区就是在江南地区一带,所以陆春龄先生的演奏演奏特点饱含着“江南丝竹”的温和委婉、婉转动听……等音乐艺术特点。
除了这些音乐特点外,我们从接下来即将要简述的作品《小放牛》的改编上看,我们就可以发现陆春龄先生在演奏时特别注重意境的刻画,在演奏过程中可以听听众身临其境无法自拔。
除了画面感,陆春龄先生还善于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接下来要分析的《小放牛》中牧童的形象塑造就是非常的活灵活现、生动过人。
陆春龄先生除了是南派曲笛的代表之外,也是“江南丝竹”的经典代表人物之一。
“江南丝竹曲”经过改编为笛子独奏曲之后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广受欢迎和喜爱。
60个春秋的笛子演奏,早已拥有众多属于他的优秀经典作品,《江南春》、《练兵场上》、《喜报》等传统优秀作品。
陆春龄的名字随着他的笛艺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他除了自己创作的曲子之外还整理过《鹧鸪飞》、《小放牛》……等乐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春龄简介
陆春龄(1921—,笛子演奏家,作曲家,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魔笛”,上海人,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
他演奏的作品,音色淳厚圆润纯净甜美,表演细腻,气息控制功力尤深。
并能自如地运用颤音、震音、历音、打音等润饰曲调。
创作笛子曲目有《今昔》、《喜报》、《江南春》、《工地一课》、《练兵场上》等,整理的笛子曲有《鹧鸪飞》、《欢乐歌》、《小放牛》、《中花六板》等,都已成为笛子的保留曲目。
不论在笛子演奏的领城或是在整个中国乐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过半世纪的笛子教授生涯及艺术实践形成其独特的流派典范。
其演奏在气口之精微、指法之奥妙、音色之浓郁,普为国内外乐坛及知音所尊崇,尤其在江南丝竹上,广蓄并纳,独树一帜的体系堪称笛界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