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小气候的研究现状
国内森林消失问题与解决方案
国内森林消失问题与解决方案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扮演着重要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角色。
然而,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森林消失的问题正在愈加严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森林的面积正在迅速减少。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显示,自1980年以来,全球每年平均有1.3百万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0%。
这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国内森林消失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国内森林消失的问题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3%,而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为31%。
我国森林面积零散分布,主要由天然森林和人工林组成。
有调查显示,我国林业资源的有效面积仅为5386万公顷,其中天然森林面积仅为1476万公顷,占总林地面积的27.4%。
而且,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张,我国森林面临着多种破坏,例如:1.滥砍滥伐以利益为驱动,人们过度采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面积逐步减少。
据统计,我国每年砍伐的树木达数千万立方米之多。
特别是近年来,土地的市场价值不断攀升,很多地区的森林被摧毁来发展开发土地。
2.火灾火灾是森林的最大威胁之一。
在我国,火灾的主要原因是极端天气和人类活动,如人为纵火、野外烧烤等。
火灾不仅直接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还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威胁农业和生态环境。
3.非法盗伐非法盗伐指通过违规手段获取的树木资源,这不仅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环境,也会带来经济损失。
而且,走私木材的经济收益诱惑极大,已成为一条非法产业链。
二、国内森林消失的影响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氧气、水和能源等生命必需品,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然而,森林面积的不断缩小,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1.气候变化森林是全球最大的碳储存库之一,森林面积的减少会导致碳排放量增加,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森林消失还会导致土壤侵蚀,降雨量减少等一系列气候影响,从而影响农业和人类健康。
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第一座自然保护地、世界自然遗产。
长白山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白山地区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降雨量、气温等指标均呈现出明显的趋势。
长白山地区的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长白山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其植被资源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可能导致植被分布的变化、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等问题。
开展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对于科学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生态系统的响应规律,保护和利用长白山植被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背景介绍完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响应情况,分析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脆弱性。
具体包括:通过对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特点的深入分析,揭示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特殊性和独特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探讨气候变化对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的影响形式和程度,分析气候要素变化对植被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然后,研究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从适应性和演变性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森林植被资源在面对气候变化时的策略和反应方式;探讨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气候变化下的适应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支持。
通过该研究,有望为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挑战提供借鉴和参考。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综合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长白山地区的气候数据、植被资源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性地研究。
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收集:我们搜集了长白山地区近几十年的气候数据,包括温度、降水量等指标,以及植被资源的分布和数量数据。
经济林现状和发展调研汇报
经济林现状和发展调研汇报经济林现状和发展调研汇报背景概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遏制这些问题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林。
经济林是指在现有自然和生态条件下,通过种植经济作物的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森林经济作物种植区。
本文对当前我国经济林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旨在为我国经济林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我国经济林现状经济林作为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政府的关注和扶持。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林种植体系,其中以亚热带山地、丘陵地带和南方平原为主要分布区域。
近年来,我国经济林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总面积已超过2000万公顷,主要包括油茶、桉树、核桃、柚子等20多个品种。
其中最大的品种是油茶,已经成为我国林业生产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林作物。
油茶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万公顷,全国油茶产量超过600万吨,产值接近300亿元。
二、我国经济林发展现状虽然我国经济林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但还存在一些问题:1、品种单一。
我国经济林的品种主要是油茶、桉树、核桃、柚子等,缺乏多样性和品种的适应性不强。
2、区域发展不均衡。
我国经济林主要集中在南方平原和亚热带山地、丘陵地带,而一些适宜发展经济林的地区却未能充分利用。
3、科技水平落后。
我国经济林中科技含量比较低,很难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
三、我国经济林未来发展趋势1、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
经济林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2、品种逐渐增多。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深入,我国经济林品种将逐渐增多,种类将更加丰富,品质也将有所提高。
3、区域分布将更加均衡。
未来我国经济林的种植将更加强调区域的分布均衡性,将适宜发展经济林的地区充分利用,使经济林的分布更加合理。
结论:总体来说,我国经济林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未来需要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增加品种多样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经济林的种植效益,同时也需要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制定,确保经济林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森林调研报告
保护森林调研报告背景介绍保护森林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全球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保护森林的调研,旨在了解目前的保护森林情况,探索有效的保护措施。
调研方法为了全面了解保护森林的现状,我们采取了多种调研方法。
首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了保护森林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实践经验。
其次,我们对多个地区开展实地走访,与当地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保护森林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存在的问题。
保护森林的现状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保护森林的形势严峻。
全球年均森林减少面积达到数十万公顷,森林资源匮乏的地区日趋增多。
同时,由于非法砍伐、过度放牧、山火等原因,森林破坏的速度加快,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
在中国,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如《国家森林资源保护规划》、《国家湿地保护条例》等,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部分地方政府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不够重视,监管措施不到位,导致违法砍伐现象频发。
此外,一些地方部门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森林保护的意识。
保护森林的措施为了有效保护森林,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强化法律法规的实施政府应加大对保护森林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推动力度,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砍伐、盗采林木等犯罪行为。
同时,完善法律体系,提高处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加强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激励森林资源的保护者。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给予积极保护森林的个人或企业一定的奖励和支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森林的行动中来。
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在保护森林的同时,积极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培育木材林和经济林,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降低对自然林的依赖。
鼓励合理经营和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增加保护森林的经济收益。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长白山地区的森林植被资源也开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出发,分析长白山森林植被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
1.温度变化长白山地区的气温一直都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冬季,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长白山地区的气温也开始出现了上升的趋势。
这种气候变化对长白山的森林植被资源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比较显著的就是它加剧了山区植被物候期的前移过程,导致了生态系统的不平衡,水文循环的变差。
2.降雨变化降水量的变化对生态环境是有很大影响的,在长白山地区也不例外。
由于长白山地区的气候已经呈现出了多变的态势,降水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降雨量的减少对大森林物种丰富度减少,直接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长时间连续干旱会导致森林火灾的频繁发生,增加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极大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3.风速变化在长白山地区,随着气候变化,风速也开始变化。
长时间的大风可以掀起土壤,给植物造成很大的损害。
风力强的情况下会损坏植物的结构,加剧土壤侵蚀。
同时,降雨量和风速不断变化也可能导致树木生长受到限制,树干变细、枝叶稀少,严重时,树木甚至会死亡。
1.密林化在长白山森林覆盖面积较大的地区,密林化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适应方式。
森林密度越大,热量就越能被森林吸收和容纳,水分的蒸发也相应降低,森林生态系统能够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2.物种多样性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
越多的物种能够充分利用土壤养分,降低土壤侵蚀速度,增强水源保护作用,同时提高森林环境的脆弱性,减少气候波动对植物群体的影响。
3.细分管理细分管理意味着对特定生态环境的细致呵护,既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经济效益。
通过恰当的改良,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当地森林火灾的发生,维持山区森林的生态平衡。
总之,长白山地区的森林植被资源总体而言对气候变化起着正向的调节因素。
森林小气候
一、林中温度状况:(一)林中各季气温变化:1、冬季(12-2月),林中气温全天比林外气温高,但相差不大。
2、春季(3-5月),白天林中气温比林外高,但夜间比林外低。
这是因为春季树林没有发叶,白天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充足,加之林内乱流较弱,所以白天林内气温比林外高;夜间林冠上有冷空气下沉和林内乱流不强,因而气温比林外低。
3、夏季和秋季(6-9月),白天因林冠稠密的树叶强烈地削弱了太阳辐射,以致林中所获得的热量较无林地少,加之森林总蒸发耗热较大,所以气温自然比林外低;夜间森林继续有蒸发耗热以及乱流较弱,因之气温仍旧比林外偏低。
深秋因叶子脱落,林内与林外气温之差与春季相仿。
二、林中湿度状况和蒸发条件:(一)林中湿度状况可分三点讨论:1、林中湿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茂密的森林内,绝对湿度的日变化具有单峰型的特点,即在午后出现最大值,日出前出现最小值。
但林型及其密度的不同,林内绝对湿度日变化也会有差异。
在稀疏的林内,晴天绝对湿度的日变化通常表现为双峰型,具体来说,在午后13时和清晨4-5时绝对湿度较小,而在10时-11时和15时左右分别出现最大值。
因为午后辐射较强,气温达到最高值,森林经过较长时间的蒸发,林内土壤湿度减小了,这时乱流交换较强,近地面层水汽被输送出去,所以空气湿度减小。
日出前,一方面温度低,蒸发量极小,另一方面在近地面层出现水汽凝结现象,因而绝对湿度在一天中最低。
然而自10时和15时前后,一方面温度比较高,森林蒸腾量比较大,另一方面乱流作用不是太强,因之出现两个高峰。
从年变化来看,森林内湿度变化特征与植物生长期的蒸腾作用和周围环境的气候背景有关。
例如,小兴安岭松林内空气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月份,最小值出现在冬季月份,春、秋季介于其间。
森林内的空气湿度几乎全年高于林外空旷地方的湿度。
(二)林中蒸条件森林蒸发与乱流交换强度、林型、密度、生长期、林龄和郁闭度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不同的气候区和同一地区同一森林内不同的层次,蒸发或蒸腾量都是不一样的。
森林康养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
森林康养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森林康养是一种通过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提供的健康疗养服务,以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精神愉悦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
随着都市生活压力的增大和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森林康养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养生方式。
目前我国森林康养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森林康养现状分析1. 森林康养资源丰富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拥有大片的天然森林和自然保护区,适宜开展森林康养活动。
例如云南、贵州、广东等地的原始森林及川西高原、东北森林等地的自然环境都非常适合森林康养活动。
2. 森林康养形式多样森林康养活动形式多样,既有户外拓展、徒步、露营、登山等运动方式,也有静态的观赏、写生、采菌等方式,还有音乐、瑜伽、冥想等放松心灵的活动。
不同的形式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森林康养效果显著研究表明,森林康养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呼吸系统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等。
在人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效果。
4. 森林康养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森林康养的需求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的中高收入人群对森林康养的需求明显增加。
二、森林康养存在的问题1. 森林康养资源过度开发由于森林康养资源丰富,一些地方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对森林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导致森林破坏,环境遭受损害,影响康养效果。
2. 森林康养管理不规范一些地方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导致森林康养活动不受有效监管,存在安全隐患,让游客无法享受到安全放心的康养服务。
3. 森林康养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的森林康养服务还不够规范和专业,一些地方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地方的服务项目和设施已经过时,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4. 森林康养市场乱象丛生由于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不法商家打着森林康养的幌子,进行虚假宣传和售假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三、未来发展建议1. 完善法规政策相关部门应加强森林康养法规的立法工作,规范森林康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森林资源,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研究
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林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林业经济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研究林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我国是森林资源大国,森林资源总量和人均森林面积均位居世界前列。
但是,由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导致林业生态环境出现问题。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视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从而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一、林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功能1.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功能森林能有效地控制地面径流,降低径流系数,增加地下径流,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护和调节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的水量。
森林可以阻挡或减少泥沙流失,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洪水的危害。
森林还可调节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少灾害性天气的发生。
2.森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森林不仅具有木材、林副产品,而且具有能源、化工产品等林产品。
据测算,一个国家一年消耗的木材中有10%~20%是来自于森林,而70%以上的能源和化工产品则来源于森林。
如:我国一年消耗的木材中有50%以上是来自于森林,而木材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情况下,加快木材生产就更显得特别重要。
因此,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森林是重要的物种资源库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物种资源库,地球上每一种生物都需要森林这个重要的生态环境,其保护和恢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小气候-特征
一、森林小气候- 简介森林小气候是指由森林以及林冠下灌木丛和草被等形成的一种特殊小气候。
在森林小气候的形成中,组成森林的树木品种、林龄、结构、郁闭度以及灌木层和草被的特性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由于森林的存在和影响,在林内表现出太阳辐射减少、气温日变化缓和、空气湿度和降水量增大以及风速减小等小气候特征。
此外,森林小气候还与四周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土壤性质等有关。
因之,在研究森林小气候时必须注意分析森林的特征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森林小气候- 影响林中温度状况:(一)林中各季气温变化:1、冬季(12-2月),林中气温全天比林外气温高,但相差不大。
2、春季(3-5月),白天林中气温比林外高,但夜间比林外低。
这是因为春季树林没有发叶,白天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充足,加之林内乱流较弱,所以白天林内气温比林外高;夜间林冠上有冷空气下沉和林内乱流不强,因而气温比林外低。
3、夏季和秋季(6-9月),白天因林冠稠密的树叶强烈地削弱了太阳辐射,以致林中所获得的热量较无林地少,加之森林总蒸发耗热较大,所以气温自然比林外低;夜间森林继续有蒸发耗热以及乱流较弱,因之气温仍旧比林外偏低。
深秋因叶子脱落,林内与林外气温之差与春季相仿。
二、林中湿度状况和蒸发条件:(一)林中湿度状况可分三点讨论:1、林中湿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茂密的森林内,绝对湿度的日变化具有单峰型的特点,即在午后出现最大值,日出前出现最小值。
但林型及其密度的不同,林内绝对湿度日变化也会有差异。
在稀疏的林内,晴天绝对湿度的日变化通常表现为双峰型,具体来说,在午后13时和清晨4-5时绝对湿度较小,而在10时-11时和15时左右分别出现最大值。
因为午后辐射较强,气温达到最高值,森林经过较长时间的蒸发,林内土壤湿度减小了,这时乱流交换较强,近地面层水汽被输送出去,所以空气湿度减小。
日出前,一方面温度低,蒸发量极小,另一方面在近地面层出现水汽凝结现象,因而绝对湿度在一天中最低。
森林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探微
森林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探微森林湿地是地球上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许多森林湿地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了解森林湿地资源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森林湿地资源现状1. 森林湿地资源的分布森林湿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地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对于森林湿地资源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气候温暖、降雨充沛,这些地区适宜植物生长,从而形成了广大的湿地资源。
森林湿地资源不仅是动植物的栖息地,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
森林湿地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库之一,许多河流和湖泊的水都是来自于森林湿地。
森林湿地资源还是地球上的氧气工厂,它们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维持着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
森林湿地资源还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和水质,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森林湿地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一方面,大量的森林湿地被用于农业生产或城市建设,导致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工业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也直接导致了许多森林湿地的水质污染。
1. 加强立法保护为了有效保护森林湿地资源,国家应加强相关立法,明确森林湿地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标准。
应严格执法,对违法破坏森林湿地资源的行为进行处罚,并加大保护力度。
2. 科学规划利用在开发利用森林湿地资源时,应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用地,确保森林湿地的原生态系统得以保护。
要积极推动沼泽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恢复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
3. 加强环境监测加强森林湿地资源的环境监测工作,对森林湿地的水质和空气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障森林湿地资源的生态健康。
4. 科学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对于森林湿地资源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湿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森林湿地资源的保护工作。
我国森林资源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科普惠农惠农观点HUI NONG GUAN DIAN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资源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具有提供森林产品、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多种功能。
森林资源的发展,既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又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我国森林资源概况辽阔的地域,复杂的自然气候条件,繁多的植物种类,明显的地域特征共同构成了我国丰富多样的森林资源。
据最新统计,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为208万km2,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为151.37亿m3。
森林主要类型由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季雨林以及雨林构成,林业资源非常丰富,涉及包含8000余种树种,其中超过1/8具有优良材质,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例如:水松、水杉、金钱松、银杉、银杏、福建柏、珙桐、台湾杉等为中国特有珍稀品种[1]。
2我国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及特点我国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与丰富的总量不成正比关系,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且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南方三大林区,其他区域森林资源相对比较贫乏。
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地区,以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区内现有林地面积30.94km2,森林蓄积量28.9亿m3,经过采伐更新和人工改造经营,区内人工林的比重将逐渐增加。
西南地区作为中国第二大林区,以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林区森林海拔落差比较大。
森林资源根据地形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的高山峡谷地区,海拔4000m以下的山坡中下部。
全区共有林地面积2245万hm2,森林蓄积量35.8亿m3。
西南林区位于长江许多支流的上游,因此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尤为重要。
南方林区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区域,这一地区的森林资源比较分散,主要是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
南方林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条件良好,树木种类繁多,经济林木更是丰富多彩,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宝库。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森林防火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气候变化导致森林干旱和高温的频率增加,使得森林防火的难度大大增加。
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对于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影响分析、对策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温度升高和干旱频率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森林地区的气温持续上升,降水量不稳定,干旱的频率和程度加剧,这使得森林易燃物质增多,火灾风险加大。
高温天气也会导致火势蔓延速度加快,防火工作难度加大。
2. 自然环境恢复时间延长随着气候变化影响下,火灾发生频率和面积增加,自然环境恢复的时间也会延长。
长时间的自然环境恢复期会给森林资源的再生和植被的恢复带来一定的困难,增加了森林防火的难度。
3. 人为活动增加火灾风险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些不法砍伐、乱扔烟蒂等行为会增加火灾的风险,同时一些持续挖矿、开拓新土地也会增加森林火灾的概率。
1. 提高防火意识很多火灾是由于人类不慎,草率行事造成的。
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增加火灾风险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正确处理火源,增强火灾风险防范能力成为必然选择。
2. 加强监控预警加强火情监控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火灾监测精度、扩大监测范围,并加快信息的共享和下发,以实现对火灾的快速反应,为火灾应急救援提供实时支持。
3. 提高森林防火技术水平加强森林防火装备的更新升级,提高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提高各级防火单位的专业素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防火技术水平,增强应对突发火情的能力。
4. 加强跨部门合作因为火灾具有时空特性和综合性,要有效避免森林火灾发生,必须通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合作,形成合力。
跨区域、跨部门和跨领域的合作,加强火灾防范的力度。
5. 积极开展火灾防范宣传教育加强火灾防范专业知识的培训,普及柴草做好一个火源的管理,以及社区防火宣传教育,为提高社会各界对抵御火灾的基本素养。
中国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近年来,中国林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迈向了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本文将探讨中国林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林业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林业现状1. 林地面积扩大:中国林地面积逐年增加。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13.6%增长到现在的22.96%。
2. 林业产值增长:中国的林业产值也在稳步增长。
从2000年到2019年,中国的林业产值从7483亿元增长到8486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3.1%。
3. 林业科技进步:中国在林业科技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引进新品种、科学管理和遏制森林病虫害的措施,提高了林木的产量和质量。
4. 生态保护意识增强: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的生态保护措施得到了加强。
国家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贫困地区生态立县等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森林生态环境。
二、中国林业发展趋势1. 加强可持续林业管理:未来中国林业发展的关键是实施可持续的林业管理。
通过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改善林地质量,引进生态友好的经营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2. 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是指在森林资源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开发森林资源获得经济效益。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发展,通过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培育相关产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3. 发展生态旅游与休闲观光: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生态旅游和休闲观光已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4. 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国际林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森林保护的挑战。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林产品贸易,促进中国林业的国际化发展。
结论中国林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林业现代化,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促进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二、水土流失
自然因素 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二、水土流失
自然因素 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气候 异常
干旱环境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渡开垦
加速
决定
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少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我国目前有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4000-5 000种,占总数的l5%-20%。野生植物如苏铁、珙桐、金花茶、桫椤等已濒临灭绝。上世纪在我国已灭绝的野生动物有普氏野马、高鼻羚羊,接近和濒临灭绝的有蒙古野驴、野骆驼和普氏原羚等。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有l56个物种
1.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 世界上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大大超过全国耕地面积总和
2.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北方农牧交错区 绿洲边缘区 农牧交错区 又称半农半牧区,是指以农业经营为主和以牧业经营为主的生产单位交错分布的地区。一般位于由平原、丘陵向高原、山区,或由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向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位于农区与牧区的中间(接壤)地带
重用轻养
二、水土流失
概念:水土流失是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受风力、水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表现的最为突出。
中国森林水平分布的特点和规律
中国森林水平分布的特点和规律一、纬度分布中国的森林分布在不同纬度区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从北到南,随着纬度的降低,森林覆盖率逐渐增加。
高纬度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寒温性针叶林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分布最为集中。
中纬度的华北和西南地区则以暖温性和亚热带针叶林为主,而低纬度的南方地区则以亚热带和热带雨林为主。
这种分布特点与不同纬度地区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二、经度变化中国的森林分布也呈现出显著的经度变化特点。
从东向西,随着经度的增加,森林覆盖率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中国的东部地区多为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适宜森林的生长;而西部地区则多为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区,不利于森林的生长。
因此,中国的森林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三、海拔分布中国森林的海拔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来说,高海拔地区的森林以针叶林为主,而低海拔地区的森林则以阔叶林为主。
此外,不同海拔地区的森林类型和植被特点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常绿阔叶林是主要的森林类型;而在海拔较高的地区,针叶林和灌丛则是主要的森林类型。
四、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中国森林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温带、亚热带、热带和干旱气候等。
不同的气候类型对森林的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森林的生长,而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区则不利于森林的生长。
五、土壤条件土壤条件也是影响中国森林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性质对森林的生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例如,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森林的生长,而贫瘠的土壤则不利于森林的生长。
此外,土壤的水分和酸碱度等性质也对森林的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植被类型中国的森林类型十分丰富多样,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原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森林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和发展特点。
例如,东北地区的针叶林以红松和落叶松为主,而南方地区的阔叶林则以樟树和楠木为主。
森林资源与农业气候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与农业气候调查报告我国位于亚洲季风区内,是世界上气候脆弱区之一。
近年来,森林面积缩小,植被退化对我国气候造成了严重影响,北方干旱严重,沙尘暴增多,荒漠化加剧,草原萎缩,江淮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洪涝灾害增多,这些气候灾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陆地植被覆盖变化是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植被覆盖变化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粗糙度和土壤湿度等地表属性,从而影响辐射平衡、水分平衡等过程,最终可以导致区域降水、环流形势及大气温度、湿度等气候变化。
据有关研究表明,植被类型及覆盖面积都会影响我国夏季风的强弱,植被退化可以减弱亚洲季风环流,使南涝北旱现象更加严重;而大范围植被扩大使东亚夏季风增强,有利于大量暖湿空气从海洋向内陆干旱半干旱区输送,使这些地区降水增多,土壤湿度增大,明显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森林植被通过对地表属性、辐射平衡、蓄水、保水等水分平衡过程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区域气候,特别是森林植被对区域温度和地表径流的影响更为显著,我们课题研究小组根据这些原理,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对我乡的森林资源以及农业气候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走访。
乡位于长江以南的沅水河边,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征明显。
根据相关资料的介绍,我乡的森林对径流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降水与蒸发来进行的,这里山高谷深,气候湿润,降雨比较集中,但由于森林的调蓄作用,雨季河流洪水流量增大程度不大,平水期流量减少不多,森林体现出涵养水源的作用。
近年来,我乡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森林覆盖率降低,森林蓄水、保水能力降低,蒸发量相对增加,致使雨季洪水流量增大,泥石流频发,而枯水期河流水流量减少,一些小溪甚至看不到流水,夏季出现持续高温,冬季持续低温,并有冻害现象出现。
森林植被变化对水分分配和河川径流具有调节作用。
据上年纪的老人讲,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我乡山地树木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在85%以上,林间小溪常年流水不断,气候温和而湿润,即使在雨季,不用担心山谷间的农田被洪水冲毁,干旱时节,也不用担心没水灌溉,不像现在,森林过度砍伐,看到的不是荒山就是秃岭,要么洪水爆发冲毁农田,要么干旱得田地龟裂,无水灌溉,导致颗粒无收,部分田地抛荒。
2024年全球森林保护形势报告
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对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提供生态服务的地 区或个人进行经济补偿。
政策执行效果评估
森林覆盖率变化
通过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监测全 球和各国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情况 ,评估森林保护政策的执行效果 。
非法砍伐与木材贸
易
关注非法砍伐和木材贸易问题, 评估相关政策在打击非法砍伐和 促进合法木材贸易方面的成效。
。
05
森林保护实践与成功案例分享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项目介绍
生态系统恢复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恢复性种植等措施,逐步恢复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能力。
生态系统重建
在严重受损或退化的森林地区,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生态修复工程等手 段,重新构建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3
智能化管理技术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 进技术,建立智能化的森林管理系统 ,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预警 预测和决策支持,提高森林保护的效 率和水平。
06
未来挑战与机遇展望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1 2
强化跨国界合作
通过国际组织和多边协议,促进各国在森林保护 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森林退化的挑 战。
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
提出全球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和行动计划,促进各国在森林保护 方面的合作。
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法规
森林法
制定国家层面的森林法律法规,明确森林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 理权,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林业政策
出台一系列林业政策,包括森林培育、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 政策措施,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公众意识
森林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森林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是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
部分。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过度,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导致了森林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
因此,森林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目前,全球森林保护形势并不容乐观。
据统计,世界上的森林总面积约为40亿公顷,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0%左右。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的破坏,每年有数百万公顷
的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少。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森林管理和保护制度,森林
资源的开发和滥砍滥伐现象更加严重。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森林保护和管理:
1.加强立法和执法。
各国政府应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并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砍伐和森林破坏行为。
2.加强森林培育和重建。
应加强对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森林培育和重建工作的投入,提高森林质量和保护能力。
3.加强生态补偿。
政府和企业应向森林采伐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所在地进行适当的生
态补偿,激励当地政府和居民积极保护森林资源。
4.推广可持续发展模式。
应推广可持续经营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模式,促进森林经济和
保护的双赢局面。
5.加强国际合作。
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森林保护问题,保护全球生态环境。
总之,森林保护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
努力,以确保全球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为人类和地球的未来造福。
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加快,森林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和恢复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需要深入研究其问题和采取有效的对策。
本文将围绕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
1. 生物多样性下降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下降。
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受到了威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 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是水土保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过度砍伐、采矿和土地开发等人类活动,导致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3. 大气污染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森林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臭氧等有害气体对森林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了森林健康状况的下降。
1. 加强森林保护和恢复工作针对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建立一系列完善的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加大对珍稀植物和动物的保护力度,禁止违法捕杀和盗伐行为。
加强对濒危物种的养殖和人工繁育工作,逐步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2. 推进生态修复工程针对森林生态系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需要加强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
通过大力植树造林、修复退化植被、修复河流湖泊等方式,逐步恢复森林植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加强对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 加强大气环境治理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大气污染问题,需要加强对大气环境的治理。
加大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管控力度,推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尾气排放和工业废气的排放。
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大气污染问题,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三、结语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政府、科研人员、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树种的光照空间的争夺 ,从而使得混交林林内 光照强度远低于纯林 。森林在不同的演替阶段对光 照强度的影响趋于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而增强 ,高 级演替分阶段大于初级演替阶段 [ 18 ] 。 212 森林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林冠的存在削弱了林内的太阳辐射 、降低了地 面长波辐射 ,并且使进入冠层的平流 、乱流涡旋体 受到枝叶的阻截和磨擦作用 ,使空气热量交换强度 被削弱 ,从而导致气温与空旷地相比差异明显 ,林内 接受太阳辐射时增温慢 ,林外降温时对林内散热也 慢 。森林对气温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极端最 低气温 、降低极端最高气温 、缩小日较差 、降低温度 变幅 ,从而使林内温度相对较稳定 ,保证林木正常生 长。
森林对湿度的垂直梯度变化影响较大的 ,林内 相对湿度在地面附近较高并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下 降 [ 22, 26~27 ] ,也有研究表明在林内靠近地面和林冠层 附近的湿度较大 ,中间湿度较小 [ 19, 23 ] 。并且林分组 成不同对湿度的垂直变化影响程度也不同 ,如林内 湿度的递减率人工雨林大于胶茶林 、胶茶林又大于 纯胶林 [ 11 ] 。 214 森林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测方法进行研究 ,仪器的布设主要参照《地面气象 观测规范 》[ 3 ]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 》[ 4 ] 、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方法 》[ 5 ] ,直到上世纪末常 杰等 [ 6 ]才开始采用小气候梯度观测方法进行研究 。 观测项目比较广泛 ,包括太阳辐射 、空气温度 、空气 湿度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风速 、蒸发量 、降水 、水气 压 、雾露 、CO2 浓度等 。样地的选择多遵循“典型性 、
An Advance in Research on Forest M icroclima te in Ch ina
CHEN Hong2zhi1, 2 HU Ting2xing1 GON G W ei1 WAN G J ing2yan1 X IAO Bo2
( 11Sichu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Forestry Engineering,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625014; 21Sichuan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 Institute , Chengdu 610081)
由于林内风速及乱流交换减弱 、温度较低 ,植物 蒸腾和土壤发出来的水蒸气能较长时间停滞在近地 面层空气中 ,加之林冠层的遮盖作用 ,使得林内的空 气湿度在任何时刻都远远高于林外 ,从而使林内保 持较高的湿度 ,形成林内终年阴冷潮湿 。林内湿度 日动态一般呈“U ”或“V下形成的特殊小 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
气候 ,是森林中水 、气 、热等各种气象要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 。它受到地形 、地势 、树种组成 、树木生长状 况 、植被覆盖度 、土壤水分 、天气状况 、保护措施以及
1 森林小气候的研究特点
经营措施等的影响 。由于森林的存在使得林内与林 外相比 ,热量和水分的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与空旷 地相比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从而使热量和水分在林
Abstract: The forest m icroclimate is becom ing a hotspot of the p resent study of forest ecology. The exist2 ence of forest can have an great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al m icroclimate in its region , and at the sam e tim e p romote the grow th of woods and imp 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therefore able to p rovide a de2 pendable guarantee for manufacture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 The advance in researches on the forest m icroclimate in China is aumm ariz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m icroclimate study and the effects of the forest on climatic elements are expatiat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Forest,M icroclim ate, Advance in research
在一些森林内部会出现逆温现象 ,即气温随高 度的增加而增加 ,而不同森林类型所产生的逆温强 弱和出现逆温现象的时间不同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在昼间中午以后林内有逆温现象 [ 7 ] ;柏木人工林和 针阔混交林在白天有逆温现象 [ 19 ] ;青海云杉林在 4 月 ~11月存在逆温现象 [ 23 ] ;胶茶林内 019 m 高度以 上有较弱的逆温分布 ,而人工雨林地表以上就有明 显的逆温分布 [ 11 ] ;落叶阔叶林 [ 8 ]和长白山高山冻原 带灌木层 [ 24 ]在夜间有逆温现象 。 213 森林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林内在垂直方向上 ,不同高度的太阳辐射强度 不同 。一般各高度处的太阳辐射随太阳高度角的增 大而增强 ,林冠表面的太阳辐射日振最大 ,越到下部 日振幅越小 ;从林冠表面到林冠底部 ,太阳辐射逐渐 减小 ; 在林内中部以下 , 辐射的垂直梯度变化较 小 [6]。 21112 森林对太阳光照强度的影响
不同的林分对光照强度的影响不同 ,与林外相 比 ,林内光照强度一般占林外的百分之几到十几 ,也 有占到百分之几十的 ,这主要与林分的冠层结构和 生长状况有关 [ 6, 12, 13 ] 。混交林对光照强度的影响作 用大于纯林 。与纯林相比 ,混交林林内光照强度一 般占纯林的百分之几到十几 [ 14~17 ] 。这主要是由于 混交林与纯林相比具有更为复杂的冠层结构 ,以及
(11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 雅安 625014; 21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四川 成都 610081)
摘 要 :森林小气候已成为当前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 。森林的存在能明显地影响其所在区域的小气候环境 ,在 促进林木生长的同时还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且还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本文综述了国内森林小气候的 研究进展 ,就森林小气候的研究特点和森林对各气象要素的影响进行阐述 。 关键词 :森林 ;小气候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 S71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5508 (2007) 02 - 0029 - 04
第 28卷 第 2期 2007年 4月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我国森林小气 候的研究现状
Vo1. 28 No. 2 Ap r. , 2007
陈宏志 1, 2 ,胡庭兴 1 ,龚 伟 1 ,王景燕 1 ,肖 波 2
2 森林对各气象要素影响的研究动态
211 森林对太阳辐射和光照的影响 由于林冠对太阳辐射的强烈吸收和反射 ,从而
使得林内的太阳辐射强度和光照强度大大削弱 。林 冠层枝叶越繁茂 、叶面积指数越大 ,对太阳辐射和光 照的削弱越强 ;林冠层结构复杂 、层次越多 ,对太阳 辐射和光照的削弱越强 。 21111 森林对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
陈宏志 ,等 :我国森林小气候的研究现状
31
即温度越高林内温度越小 ,在白天也与太阳辐射强 度呈负相关 [ 6~8, 15, 20 ] 。
不同林分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作用不同 ,一般林 内湿度比林外高百分之几到十几 ,变幅比林外小百 分之几 [ 9, 13, 20, 23 ] ,而在冬季林木落叶后则林内外湿 度差异不大 [ 25 ] 。混交林与纯林相比由于前者往往 能形成复层林冠结构 ,使得混交林对林内水汽的保 持作用更好 ,从而致使混交林林内湿度高于纯林 ,一 般可高出百分之几到十几 ,而且混交林林内湿度日 变化较纯林平缓 [ 16~17 ] 。森林不同生长时期 ,从林窗 期 、建 群 期 到 成 熟 期 对 湿 度 的 调 控 作 用 逐 渐 增 强 [ 10 ] ,并且在森林不同演替阶段随着植被发育林内 湿度日波动性逐渐减小 [ 18 ] 。
收稿日期 : 2006209208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五 ”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 ,四川盆周低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 (2001BA606A 20623) 作者简介 :陈宏志 (19782)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调查规划和森林小气候方面研究 。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福昕软件(C)2005-2009,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
混交林因形成复层林冠能层层截留吸收太阳辐 射 ,与纯林相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作用较大 ,并且随 着林冠层次的增加太阳辐射到达林内的量也逐渐减 少 [ 11 ] 。林木在不同的生长季节由于叶片颜色的深 浅和发育状况 ,对太阳辐射作用的削弱不同 ,一般颜 色浅和未发育成熟的叶片对太阳辐射作用较强 [ 9 ] 。 森林在不同的生长期由于林分冠层结构发育状况不 同 ,对太阳辐射作用的削弱不同 ,如成熟期森林林内 太阳辐射小于建群期 , 且两者几乎都不到旷地的 10% [ 10 ] 。
30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28卷
代表性和一致性 ”的原则 ,除降水观测外其它项目 的观测时间都是在晴朗无云的天气进行测定 。对各 种类型的林分进行定位观测研究 ,而且在观察手段 和技术方面已有了较大的改进 ,除了应用常规的小 气候仪器进行观察外 ,全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 7 ]森林 小气候梯度观测仪 [ 8~9 ] 、红外测温仪 [ 7, 10 ] 、红外线气 体 分析仪 [ 6 ]等也在上世纪末开始被应用于森林小 气候的观测研究 。由于先进仪器和自动观测系统的 引入 ,使得森林小气候的研究深度不断提高 ,数据的 获得趋于简便 ,数据趋于更准确 、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