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现场管理办法
试验室现场管理制度及流程

试验室现场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试验室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试验室的管理制度及流程对于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员工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旨在对试验室现场管理制度及流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以期为试验室管理者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二、试验室现场管理制度1. 试验室管理的基本原则试验室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员工的安全。
在试验室管理中,应该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精细管理、全面管理”的原则,确保试验室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2. 试验室管理的基本要求(1)实验室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3)实验室应加强安全防护,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员工的安全;(4)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设备与仪器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5)实验室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作。
三、试验室现场管理流程1. 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的流程(1)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的第一步,包括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程序文件等。
(2)建立实验室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实验室管理组织机构是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的第二步,包括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等。
(3)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包括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
(4)设备与仪器维护管理设备与仪器维护管理是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包括设备维护检修、使用管理等。
2. 试验室现场管理流程1)试验材料准备员工应按照工作计划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化学试剂、仪器设备等。
2)实验操作员工应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记录员工应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确保实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管理办法

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一条总则:(一)为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二)实验室是高等院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重要场所,是反映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学校各类实验室,必须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努力为社会服务。
(四)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建筑设施仪器设备提高投资效益。
(五)各院(系)应根据本办法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实验室管理实施细则,确保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
第二条实验室任务:(一)根据学校的实验教学计划,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要完善实验教材及教学资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二)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与学术交流,增强实验室的活力。
(四)加强仪器设备的计量及标定工作,定期校验,使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的术状态,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五)做好实验室所用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及家具的一般修理工作第三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及职责:(一)负责实验室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实验室固定资产账目,做到帐、物、卡相符。
(二)负责实验室的器材药品、易耗品及材料的管理工作,认真做好登记建账,严格出入库手续,定期清查盘点,核对帐物,做到帐物相符。
对有特殊实验要用到的危险品、有毒药品、试剂等要单独存放,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到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工作,并严格按审批数量发放。
(三)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
学生实验后要认真检查水、电、气是否关闭,做好防火、防盗、防水、防电等安全管理工作。
保持实验室的卫生清洁,物品摆放整齐。
(四)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四条实验室管理制度:(一)实验室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实验和科研实验的场所,因此,实验室的技术安全,环境保护,卫生和消防就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教师及学生的人身安全,而且还关系到学院资产的安全。
实验室现场管理要求

实验室现场管理要求1、所有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实验室。
允许进入的外来人员先进行登记、工衣工帽工鞋(鞋套)穿戴整齐后在实验室人员陪同的情况下进入。
外来人员携带的手机、相机必须交实验室保管,不允许在实验室内拍照、查看电脑及检验相关的记录材料。
2、所有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化学品库。
允许进入的外来人员先进行登记,将随身携带的打火机、香烟、手机、相机交库房管理员进行保管,不允许在化学品库拍照,未经库房管理员允许不得触碰任何化学试剂。
3、遵守实验室作息时间,请假履行相应手续。
4、工作期间,不得串岗、脱岗(离岗时间超过 20 分钟为脱岗,吃饭时间除外)。
5、交接班时,秩序井然,有序地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不得大声喧哗、嘻戏打闹,不允许有吵架现象。
6、未穿工衣、工鞋、戴工帽者不得进入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必须将工衣、工帽、工鞋穿戴整齐干净,不允许有衣袋破裂、工衣无扣现象。
7、非微生物检测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微生物室,进出微生物室必须随手关门,进入微生物室必须更换消毒过的微生物专用工衣、工帽、工鞋,不允许长时间在里边逗留、交谈、接打电话、喝水吃东西。
8、工作期间,不准看闲书(检验不相关的书籍资料)、干私活;不得聊天、嘻戏;不准有懒散、厌倦情绪;不得打盹、睡觉。
9、在岗期间,所有员工不得化浓装、配戴首饰、留长指甲。
10、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吃东西(产品及其它食物,品尝除外)等;更不允许用实验用具、器皿盛放食品;不得将私人物品存放在冰箱及实验室内。
11、当班人员负责各自卫生区,检验过程中随时收拾清理物品器皿,保持现场整洁(地面无杂物、污迹、台面上无多余物品且物归原位、摆放整齐)。
12、检验人员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操作,做到原始记录完整,检验数据准确,结果报告及时规范,严禁伪造原始记录和出具虚假报告。
13、检验员不得私自检测产品和向外单位提供检测数据。
14、检验员不得向外单位透漏正在进行的检验项目、内容进度、特殊检测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以及检验结果。
现场检测室管理制度

现场检测室管理制度第一篇:现场检测室管理制度现场检测室管理制度1、根据业主要求及项目部施工进度,工地试验室负责人安排现场检测计划。
由相关试验员执行检测。
2、检测人员应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调试测试仪器,组织好分工,备足配件以防万一。
3、检测前应熟悉规程和评定标准,对检测全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4、应按时到达测试现场,严格按规程和标准进行现场检测。
5、秉公办事,不受任何外界人为因素的干扰,出具报告应科学,准确、公正。
6、注意安全,现场检测有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免意外发生。
第二篇:检测室工作管理制度检测工作计划、检查和总结制度1、为了使检测站各项检测工作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开展,保证高质量按时完成,特制定本制度。
2、检测站承担的各种检测任务,由检测站质量负责人根据任务要求和检测室的能力进行合理安排,编制计划或专项计划,经站长批准后实施,对计划之外的新增任务和临时任务,可采用滚动计划进行补充。
3、检测计划实施过程中,应随时了解工作进度和执行情况,检测站定时或不定时地检查任务执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遇有重大问题立即向检测站站长(技术负责人)汇报,协调解决。
4、检测站每半年对检测工作进行一次小结,进行一次总结。
配合比申请、使用制度1、申请配合比时,应切实掌握设计要求、原材料技术状况,详细填写委托单,并由委托单位送样人签字,注明送检日期方可有效,不得以电话或口头代替申请单。
2、在提交委托单时,应按原材料质量检验报告为准,接受委托时,应对送试材料进行验收,核对是否同委托单一致,否则拒收。
3、接受委托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发出配合比试验报告,对所发配合比的可靠性负责。
4、配合比从发出报告日期算起(包括水泥复试),使用期为两个月,当材料及施工条件变更时,应重新申请,原配合比停止使用。
5、使用单位无权套用、更改配合比,由此造成的质量事故自负。
档案管理制度1、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按照文件资料性质分类、编目存档。
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6篇)

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的场所,为提高实验工作效率,方便实验人员,使所有实验室能正常、安全运转,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多处成果,特制定以下条例。
1.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戴实验服,佩戴胸卡,非本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本实验室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带领非本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2.每实验室设负责老师一名,负责本室的管理、仪器使用监督、收集意见,本室所有实验人员务必听从本室负责老师安排。
3.实验室应井然有序,仪器固定位置摆放,物品摆放整齐、合理。
禁止在实验室吸烟、进餐、会客、喧哗,或作为娱乐场所,严禁在冰箱、烘箱、高压灭菌锅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4.本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及用品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任何人无权借出,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设备损坏、安全隐患等问题,应采取应急措施处理,并立即报告有关实验室负责老师。
因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仪器设备损坏、安全事故等,应追究责任,并按经济损失情况赔偿。
5.实验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本室的相关制度、仪器管理及试剂管理等相关要求。
爱护本室的仪器、物品,使用仪器前要先阅读操作指南sop,或请教本室负责老师,在能熟练掌握后方可自行操作,否则损坏自负。
使用仪器后必须按规定做好使用登记。
6.本室工作人员须到其他实验室做实验时,应严格遵守其他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室作风,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7.本实验室实行每周轮流值日制度,每周负责值日的同学负责本实验室的卫生清洁工作并监督使用本实验室的同学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地面。
8.本实验室实行每周轮流值班制度,值班时间为早上____点到晚上____点,值班同学负责保管各实验室的钥匙。
晚上检查完各实验室的门、窗、水电、仪器后方可离开。
如遇特殊情况可将钥匙交与有实验需要的同学,但需做好记录并及时取回。
值班日志应清楚、详细。
新药与临床应用重点实验室____年____月新药与临床应用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环境保护是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大事。
工地现场试验室管理制度牌

工地现场试验室管理制度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工地现场试验室的运作,保障实验室安全性和准确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地现场试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技术员、实验室管理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第三条实验室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实验室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严格按照工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第五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确保实验室安全。
第二章实验室管理第七条实验室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和程序。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试验报告、实验记录等资料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第九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对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检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实验室应当保障员工的劳动权益,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加强队内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管理工作。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安全责任和程序,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修缮设备的维修记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实验室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管理,规范存放、使用和处置,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第十七条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
第四章实验室质量保证第十八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对试验过程的控制、试验数据的记录和报告等方面的管理。
学校实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制度(5篇)

学校实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证老师、学生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特制定以下我校实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规定:1、我校实验、实训场所包括实验室、仪器室、电教室等,其相关设备设施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
2、实验、实训场所的使用分为常规教学和临时用途两类,由教导处统一协调和安排。
3、任何实验实训室的课任老师或相关活动部门、个人在使用期间有义务对学生学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设备设施操作规范讲解、负责组织学生协同管理人员完成清洁卫生和设备检查工作,并同时承担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和设备的安全管理责任。
4、学生或学员在实验实训室里进行相关操作时必须要有任课老师在场,并严格按照老师讲授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禁止学生使用或调试与课程无关的软件、设备和器件。
5、学生或学员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物品进入实验实训室,进入以后严禁大声喧哗、乱扔纸屑,严禁破坏公物、乱刻乱画,对于违反者视其情节给予纪律处分。
6、实验实训场所必须按规定安装必备的照明设施、消防器具,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消防通道的畅通。
严禁在实验室使用任何外带电器(包括电炉、电取暖器、电水壶、电饭煲、电热杯、热得快、电熨斗、电吹风、电梳子、充电器等),所有实验设备禁止超负荷运行,不得乱拉、乱接临时线路和使用明火,有接地要求的仪器必须按规定接地。
对违规使用电器者,除没收相关电器,并对使用人进行严肃批评,视其情节给予相关纪律处分。
7、管理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安全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重点对各实验实训室的设备、消防器材、逃生通道、灯源、开关、插座、门窗等进行检查,在需要其他部门协助的情况下,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向相关部门反映,并督促其尽快整改。
8、实验实训场所的钥匙由专人保管,未经许可或授权,任何人不得把钥匙转借他人;各实验实训室内的设备和仪器严禁私自借出,若因工作原因,经领导批准,履行相关设备仪器借用手续后方可借用。
实验室现场5S管理改善实效

实验室现场5S管理改善实效笔者所在检验科自2016年开始,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推行5S管理方法,旨在改善科室现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
通过近两年的宣贯工作,我们完成了前3S的推进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5S管理理念深入人心,科室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报告如下。
实验室5S管理实施技巧一、实验室管理现状我国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近二十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的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加入,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极大的提高了医学检验水平,大大提升了医学检验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
与此同时,如何建设规范、科学、高效的现代医学实验室已经引起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身处一线的实验室工作者在现代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如曹荣桂氏主编的《临床实验室管理学》2003年出版,已多次印刷;王昌富、王治国、李艳主编的《现代临床检验科的建设与管理》2005年出版,已成为建设和管理检验科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政府层面,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成立了国家、省、市三级临床检验中心,目的是控制、改进、提高各级医院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
上世纪九十年代,卫生部推行了等级医院达标验收活动。
在等级医院达标活动中,各家医院检验科在硬件、软件建设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湖北省,2000年、2007年省卫生厅对全省二、三级医院检验科进行了单科达标验收,通过周期性的实验室达标验收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检验科的建设,提高了检验科的管理水平。
近十年来,本检验科在科室建设方面也有巨大进步,形势令人鼓舞。
但迅猛的发展,常常使工作人员感到不适应,管理也难以深入跟进。
虽然制定了质量体系文件,但体系文件的精神并不能被员工完全掌握,体系文件的执行往往不到位,许多工作人员多年形成的懒散、不守章程、责任心差、乱扔乱丢的坏习惯影响着科室的工作氛围。
在本地区同级医院检验科参观学习中也发现,实验室通过了各种达标验收活动,但实验室拥挤、凌乱的工作现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是为了保护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安全,规范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防止事故的发生。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
1. 实验室准入管理:实验室的使用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未经许可禁止进入实验室。
2. 安全制度宣传:实验室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
3. 实验室安全设施和装备:实验室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排气设备、安全柜等,并定期检查维护。
4.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实验室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并将其公示在实验室内,告知所有使用人员并要求严格遵守。
5. 实验室现场管理: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和闲谈,实验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实验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具。
6. 废物管理: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必须分类存放,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和清理,禁止随意丢弃和排放。
7. 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措施,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
8. 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要对实验室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进行监督和处罚。
9. 事故记录和追踪:对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要进行记录和追踪,分析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0. 教育培训和奖惩机制: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教育培训和奖惩,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实验室现场检测管理程序(ISO17025-2017)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规范本实验室现场检测工作,确保现场工作人身、设备安全,保证现场检测数据和结果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
2.0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从事的现场检测工作的控制。
3.0职责:3.1检测项目负责人:3.1.1负责现场工作流程组织管理;3.1.2确认现场检测设备、环境条件满足要求并对检测数据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监控;3.1.3负责现场检测过程的安全监护;3.1.4负责组织现场检测记录、报告的归档。
3.2检测人员:3.2.1记录检测设备、检测环境监控及检测过程的相关数据;3.3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记录仪器设备离开实验室和返回实验室的检查状况。
3.4技术主管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4.1工作准备4.1.1确定检测方法从事现场检测工作的部门和人员要对现场检测工作任务、检测方法进行确认,准备需要的技术标准、规程、作业指导书等。
对于采用非标准方法的现场检测工作必须经技术主管批准,执行《方法及方法确认管理程序》。
4.1.2确定检测设备检测人员按照工作要求准备检测设备,确保所用设备符合技术标准、规程要求,其溯源性符合《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的第4.1.3的有关要求,办理设备借出手续,确认其工作状态正常;4.1.3确保安全运输项目负责人应认真组织设备运输,注意设备防震、防雨,确保设备安全。
4.1.4确认环境条件对有环境条件要求的现场检测活动,检测负责人应责成有关人员配带相应的监测设备,并对检测环境条件是否达到要求进行评价或验证。
4.1.5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现场工作人员应配带安全防护用具,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带入现场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配有防漏电插销板和电源电压检测仪表,必要时还应配有防水、防尘护罩及防震措施等。
检测区域须用明显标识实施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检测区域。
4.1.6检前设备核查检测人员在进行现场检测工作前应对所用设备进行核查,确保设备性能正常,如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汇报并采取措施,确保现场工作按时完成。
实验室 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1、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
2、禁止非工作人员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未经允许,非工作人员禁止翻阅实验室任何资料。
3、实验室各类测试数据、病人资料、记录和文件等均按保密规定进行保管和使用,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
如发现泄密事故,应立即采取补救办法,并对泄密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4、实验室的电、水、气设施必须按规定安装,禁止超负荷用电,不得乱拉、乱接临时线路。
有接地要求的仪器必须按规定接地。
5、各类在用仪器设备和防护装置必须保持完好状态,不准随意改动安全装置。
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专人操作和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操作和拆卸。
稀缺贵重材料和剧毒、易燃、易爆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必须分类分柜存放,专人管理。
注意防水、防高温、防电火花、防晒,通风良好。
6、每天下班前,工作人员应关好水电、空调、电脑、仪器、火种、门窗等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离去。
节假日前各室负责人应统一检查,落实值班人员和责任,消除不安全隐患。
7、电炉、煤气炉使用时,工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8、实验室内配有灭火器材,消防器材要放置在明显、便于取拿的位置。
工作人员都要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消防器材要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挪动。
9、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做好安全防盗措施。
10、作好消毒隔离工作,注意自身防护,防止传染病发生。
11、实验室要把安全知识、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等列为实验教学的内容之一,对新进实验室的人员(包括外协人员)必须先经过安全教育,在掌握了安全操作技能和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后,才能动手操作。
实习和进修人员必须在带教人员的指导下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危险性的实验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需要有人监护。
12、实验室发生事故时,工作人员应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主任。
造成轻伤以上的事故或被盗、水灾、火灾、爆炸、中毒等严重的安全事故要立即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逐级报告主任、保卫等有关部门和主管领导,不得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
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15篇)实验室管理制度11、实验室内要保持安静,严禁大声喧哗、吵闹。
2、学生在实验前,要预先作好课前准备,进入实验室时要有秩序,按指定的座位就座。
3、实验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实验内穿、目的要求和实验步骤。
4、实验开始时,学生应先查点仪器、药品是否齐全,不得随意调换。
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5、实验必须按步骤进行,并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课后及时写好实验报告。
6、实验时,要爱护仪器,节省药品,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丢失的仪器,必须赔偿。
7、实验结束,要将仪器整理成洗净,保持桌面、室内的整洁、由老师宣布后才能离开。
8、本守则在每学期第一次实验前,向学生宣讲。
实验室管理制度21、实验室技术人员对所负责实验室故障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及时向实验室主任反映有关情况,需要购买配件的应填写好设备报修登记表,交设备维修负责人。
2、实验室技术人员对所负责实验室中实验用机安装的软件进行定期整理,删除实验用机中安装的游戏;监督学生,禁止学生安装和玩游戏,严禁学生上网浏览不健康的网页。
如果发现有上述情形而没有被及时制止,该实验室技术人员将接受相应的处罚。
3、实验室技术人员应该对所负责实验室中的计算机定期进行系统软件的升级和修补补丁工作,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计算机中的防毒、杀毒软件进行定期升级和查杀毒操作;()对重要数据定期备份,避免数据丢失。
4、根据课程需要,积极参与实验课的指导工作,认真学习实验指导书,协助任课教师做好实验,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总结报告。
5、积极配合实验课任课教师做好新开实验课程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
6、积极学习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术素质。
包括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实验室管理与维护水平等。
7、保持室内卫生,干净整洁。
实验室管理制度3为了加强我校危险化学品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学校财产和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如下:一、本制度所称的危险化学品,是指用于教学实验易爆、易炸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学校物理实验室管理规则模版

学校物理实验室管理规则模版一、实验室使用范围及时间1. 实验室仅对本校物理专业学生开放,其他非物理专业学生仅准许在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员的监督下使用。
2. 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8:00至下午17:00,除非特殊情况经批准,否则不得随意非正常时段使用。
二、实验室入场要求及管理1.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经过实验室管理员或指导教师的许可,并登记个人身份信息。
2. 入实验室人员应穿戴实验室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防护眼镜等,确保个人安全。
3. 禁止在实验室内进食、吸烟或使用手机等可能对实验设备及实验室安全造成危害的行为。
4. 实验室内设备仪器严禁随意拆卸或私自调试,如有需要,请咨询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员。
5. 实验室内不得擅自拍照或摄像,如有需要请提前向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员申请。
三、实验室设备及仪器使用规定1. 在使用实验室设备和仪器之前,必须仔细阅读相应的说明书,并按照要求正确操作。
2. 实验结束后,应将使用的设备和仪器归位,并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
3. 实验室内设备和仪器损坏或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报告,并按指导进行处理。
4. 禁止擅自更改实验室内设备和仪器的设置或参数,必要时需经过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批准。
5. 实验室内所有设备和仪器的使用都需要提前预约,确保资源合理分配和避免冲突。
四、实验安全管理规定1. 所有人员在实验室内应具备一定的实验安全意识,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2. 操作前应先检查实验室内的紧急救援装备和设施是否齐全,并了解逃生路线和应急预案。
3. 实验过程中如发生实验设备故障、火灾、溢液等危险情况,应立即向实验室管理员报警。
4. 禁止在实验室内进行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实验,如爆炸、有毒物质的使用等。
5. 实验室内严禁有人独自操作危险设备,应有其他人员在场进行观察和监督。
五、违规管理及纪律处分1. 对于违反实验室管理规定、未经批准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将采取相应的警告、劝退等处罚措施。
实验室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实验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对实验室安全负总责。
2. 实验室工作人员: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三、安全措施1. 实验室环境安全(1)实验室应保持整洁、通风良好,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实验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
(3)实验室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
2. 实验操作安全(1)实验人员应熟悉实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2)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实验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3)实验室内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如饮食、化妆等。
3. 设备安全(1)实验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使用实验设备前,应了解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3)实验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管理人员。
4. 化学药品安全(1)化学药品应分类存放,标签清晰,不得随意混合。
(2)使用化学药品时,应了解药品性质、用途及注意事项。
(3)化学药品不得接触皮肤、眼睛,不得直接闻味、品尝。
5. 电气安全(1)实验室内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2)操作电气设备时,应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电安全。
(3)严禁在实验室内私拉乱接电线。
四、安全培训1. 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
2. 实验人员应参加安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五、事故处理1. 发生事故时,实验人员应立即停止实验,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管理人员。
2. 管理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向上级报告。
3. 事故调查处理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责任追究到位。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解释。
3.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现场6S管理

实验室现场6S管理6S管理起源及含义6S起源于日本。
所谓6S是指对实验、实训、办公、生产现场各运用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高素养及安全的活动。
六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是“S”,所以简称6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6S的含义:6S是将工作现场中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针对企业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
6S管理的目的1、整理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在岗位上只放置适量的必需品,其他一切都不放置。
目的:腾出空间,防止误用。
2、整顿定义:整顿现场次序,将需要的东西加以定位放置并且加以标示(并且保持在需要的时候能立即取出的状态),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目的:腾出时间,减少寻找时间,创造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
3、清扫定义:将岗位变得干净整洁,设备保养得铮亮完好,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
目的:消除“污脏”,保持现场干净明亮。
4、清洁定义:也称规范,将前3S进行到底,并且规范化、制度化。
目的:形成制度和惯例,维持前3个S的成果。
5、素养定义:建立并形成良好的习惯与意识,从根本上提升人员的素养。
目的:提升员工修养,培养良好素质,提升团队精神,实现员工的自我规范。
6、安全定义:人人有安全意识,人人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目的:凸显安全隐患,减少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实验室为什么要进行6S管理实验室日常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分析一.仪容不整或穿着不整的工作人员1.有碍观瞻,影响工作场所气氛;2.缺乏一致性,不易塑造团队精神;3.看起来懒散,影响工作士气;4.不易识别,妨碍沟通协调;二.仪器设备摆放不当1.作业流程不流畅;2.增加搬运距离;3.虚耗工时增多。
三.仪器设备保养不良1.使用不整洁的仪器,就如同开或坐一部脏乱的汽车,使人很不舒服,影响工作士气;2.仪器设备保养不讲究,从而对检测结果也不讲究;3.仪器设备保养不良,影响使用寿命及仪器精度,从而直接影响检测效率,并使品结果无法保证。
实验室现场管理要求

实验室现场管理要求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场所,准确的现场管理要求对于保证实验室安全、提高科研实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实验室现场管理的要求进行论述。
一、实验室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地方,管理良好的实验室现场能够有效地提高实验效率,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保障工作人员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实验室现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在现场管理中,必须明确实验室管理的目标、原则和要求。
二、实验室现场管理的要求1.安全管理实验室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首要任务。
是指通过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规定,确保实验室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包括以下要求:(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贯彻执行,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2)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洗眼器、应急照明等,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3)实验室人员必须掌握安全操作知识,进行安全培训,并建立健全安全意识。
(4)加强实验室内危险物质的管理,确保物质的储存、使用和废弃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
2.环境管理实验室环境管理是指对实验室内部环境进行监测和调控,确保实验室环境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干扰以及对人员健康无害的工作要求。
包括以下要求:(1)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控制实验室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实验环境稳定。
(3)合理安排实验室内设备的布局,确保实验过程中不受环境因素干扰。
3.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转和科研实验进行的前提条件。
包括以下要求:(1)设备的购买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并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实验要求。
(2)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需要定期进行,不同仪器设备应有相应的保养和检修计划。
(3)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并进行设备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
4.标本样品管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标本和样品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基础。
保证标本样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是实验室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
实验室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实验室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实验室管理部门提交施工方案、施工图纸、施工人员名单等相关资料,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
2. 施工单位应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并经过安全培训。
3.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变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
4. 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计划,明确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安全要求。
三、施工现场管理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施工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施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并确保施工人员正确佩戴。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施工单位应设置临时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 施工单位应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与实验室其他区域隔离,避免交叉作业。
6. 施工单位应妥善处理施工垃圾和废弃物,不得随意堆放。
7.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不得擅自延长工期。
四、施工过程管理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变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
2.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施工单位应加强与实验室管理部门的沟通,及时汇报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五、施工验收1. 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向实验室管理部门提交施工总结报告,包括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2. 实验室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实验室原貌。
六、施工档案管理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档案,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图纸、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
现场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现场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不受损失,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现场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及进入现场实验室的其他相关人员。
三、安全管理制度1. 进入现场实验室的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2. 进入现场实验室前,应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置措施。
3. 实验室内的设备、器材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拆卸、改装或使用非标准配件。
4. 实验室内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危险品,应按照相关规定存放,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实验室内的废弃物应按照规定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不得随意丢弃。
6.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携带火种,不得在实验室内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7. 实验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新鲜,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8. 实验室内应有充足的照明,确保操作人员视线清晰。
9. 实验室内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
10. 实验室内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四、安全责任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实验室的安全负总责。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自觉维护实验室的安全。
3. 进入现场实验室的其他相关人员应遵守本制度,服从实验室管理。
五、奖惩措施1. 对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或集体,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降职或辞退等处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现场实验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现场实验的安全进行,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实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现场实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生产现场、施工现场等。
三、安全责任1. 实验项目负责人负责实验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实验活动的安全负总责。
2. 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实验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 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自觉遵守本制度,对实验安全负直接责任。
四、安全措施1. 实验前准备(1)实验项目负责人应提前了解实验项目,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2)实验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实验场所应保持整洁、通风良好,实验设备、器材应符合安全要求。
2. 实验过程管理(1)实验人员应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严禁违反操作规程。
(2)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应密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报告项目负责人。
(3)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实验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 事故处理(1)发生事故时,实验人员应立即停止实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发生后,实验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立即上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3)事故调查组应迅速赶到现场,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五、监督检查1. 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实验场所、设备、器材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 实验室应设立安全举报箱,鼓励实验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举报。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单位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修订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室现场管理办法
为贯彻公司的管理理念,强化质量责任意识,提高部门工作效率,满足
需求.针对工农还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保证质量,加快生产,严格试验规范要求,现提出试验现场管理检验方法.
一,原材料
1、施工队具备标准加工厂
2、对于原材料必须按规格堆放整齐,做到下垫上盖,
3、按规格悬挂材料标识牌
4、原材料进场,上报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5、钢筋加工时,焊接时必须使用规范的焊条(例:J506)电焊工需持焊工证上岗。
二、拌合站
1、拌合站必须按标准化建设
2拌合站拌合机安装完成后不许进行标定检验后方能使用(定量称),并定期检定
3、水泥,石料等应根据品种,强度等级采用料仓分别储存
4粗,细材料进场后应及时上报试验室,检测其含泥量。
5、配料控制器必须具备存储功能
6、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每次开拌前必须上报试验室,试验员到场同意后方可开拌
7、混泥土运输采用自卸专用罐车。
8、在拌合站建设试验砼取样间及标养室必有1人配合试验室取样工
作
三、现场
1、各施工队不得私自拌合混泥土,所有混泥土必须由拌合站提供。
2、在施工前根据规范要求完成试验的要及时提前试验部门,试验合格后方能施工(地基承载力要求)
3各施工队必须积极配合试验员工作(例如取样等)
4、现场混泥土状态不佳,不准施工并及时联系试验人员,不得私自加水等
5、为保证质量,应严格遵守施工工艺,及时振动,对于混泥土成品及时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