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CAD课程形考作业二参考答案复习课程
国开(四川)03394《工程制图与CAD》第2次形考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四川)03394《工程制图与CAD》第2次形考复习资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0bbeed84868762caaed5dd.png)
工程制图与CAD-第2次形考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高级复制主要可分为下面几类:夹点复制、利用剪贴坂复制、粘贴对象。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下面关于样条曲线的说法都是对的:(a)可以是二维曲线或三维曲线,(b)是按照给定的某些数据点(控制点)拟合生成的光滑曲线,(c)样条曲线最少应有(三)个顶点,(d)在机械图样中常用来绘制波浪线、凸轮曲线等。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对多段线宽度、圆执行【拉伸】命令无效。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在命令行中输入li是执行【列表】命令。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阵列命令有两种复制形式:矩形阵列、环形阵列。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line命令不可以绘制矩形。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图案填充没有预定义图案的类型供用户选择。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网络课形考任务2作业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网络课形考任务2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5152a7ee06eff9aff80722.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网络课形考任务2作业及答案形考任务2一、判断题(共20道,每道2分)题目1时间常数T越大,一阶系统跟踪单位斜坡输入信号的稳态误差越小。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二阶系统在欠阻尼下阶跃响应表现为等幅振荡的形式。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其时间常数有关。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4两个二阶系统若具有相同的阻尼比,则这两个系统具有大致相同的超调量。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5两个二阶系统若具有相同的阻尼比,则这两个系统具有大致相同的超调量。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6两个二阶系统具有相同的超调量,则这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选择一项:对错题目7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越小,其动态响应速度越快。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8二阶系统的调节时间和阻尼比及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的乘积成反比。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9二阶系统的阻尼比越小,振荡性越强。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0对于Ⅰ型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下的稳态误差为零。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1劳斯表第一列系数符号改变了两次,说明该系统有两个根在右半s平面。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2如果在扰动作用下系统偏离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当扰动消失后,系统能够以足够的准确度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则系统是稳定的。
否则,系统不稳定。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3在计算中劳斯表的某一行各元素均为零,说明特征方程有关于原点对称的根。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40型系统在阶跃输入作用下存在稳态误差,常称有差系统。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50型系统不能跟踪斜坡输入,Ⅰ型系统可跟踪,但存在误差,Ⅱ型及以上在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零。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6二阶系统在零阻尼下,其极点位于S平面的右半平面。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7二阶欠阻尼系统,其阻尼比越大,系统的平稳性越好。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8系统的稳态误差和其稳定性一样,均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与参数。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9两个二阶系统具有相同的超调量,则这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网络课形考任务2作业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网络课形考任务2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d0cff8011ca300a7c39076.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网络课形考任务2作业及答案形考任务2一、判断题(共20道,每道2分)题目1时间常数T越大,一阶系统跟踪单位斜坡输入信号的稳态误差越小。
选择一项:错题目2二阶系统在欠阻尼下阶跃响应表现为等幅振荡的形式。
选择一项:错题目3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其时间常数有关。
选择一项:对题目4两个二阶系统若具有相同的阻尼比,则这两个系统具有大致相同的超调量。
选择一项:错题目5两个二阶系统若具有相同的阻尼比,则这两个系统具有大致相同的超调量。
选择一项:错题目6两个二阶系统具有相同的超调量,则这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选择一项:错题目7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越小,其动态响应速度越快。
选择一项:对题目8二阶系统的调节时间和阻尼比及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的乘积成反比。
二阶系统的阻尼比越小,振荡性越强。
选择一项:对题目10对于Ⅰ型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下的稳态误差为零。
选择一项:对题目11劳斯表第一列系数符号改变了两次,说明该系统有两个根在右半s平面。
选择一项:对题目12如果在扰动作用下系统偏离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当扰动消失后,系统能够以足够的准确度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则系统是稳定的。
否则,系统不稳定。
选择一项:对题目13在计算中劳斯表的某一行各元素均为零,说明特征方程有关于原点对称的根。
选择一项:对题目140型系统在阶跃输入作用下存在稳态误差,常称有差系统。
选择一项:对题目150型系统不能跟踪斜坡输入,Ⅰ型系统可跟踪,但存在误差,Ⅱ型及以上在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零。
选择一项:对题目16二阶系统在零阻尼下,其极点位于S平面的右半平面。
二阶欠阻尼系统,其阻尼比越大,系统的平稳性越好。
选择一项:对题目18系统的稳态误差和其稳定性一样,均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与参数。
选择一项:错题目19两个二阶系统具有相同的超调量,则这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
选择一项:错题目20当固定,增加时,二阶欠阻尼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将减小。
国开一网一平台机专《CADCAM软件应有》教学考形考任务作业练习2答案
![国开一网一平台机专《CADCAM软件应有》教学考形考任务作业练习2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9a14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3.png)
国开一网一平台机专《CADCAM软件应有》教学考形考任务作业练习2答案1. 模块是UGNX软件所有模块的基本模块,是启动该软件运行的第一个模块,并且该模块为其他模块提供统一的数据库支持和交互环境。
单选题(2分)A.建模B.制图C.基本环境D.加工正确答案:C2.选择【文件】I【新建】选项,将打开【文件新建】对话框,该对话框中包含4个选项卡,下列选项不属于该对话框的选项卡。
单选题(2分)A.模型B.图纸C.装配D.仿真正确答案:C3.在NX的用户界面中, ___ 区域提示用户下一步该做什么。
单选题(2分)A.信息窗口B.提示行C.状态行D.部件导航器正确答案:B4.使用可以方便地更新和了解部件的基本结构,可以选择和编辑各项的参数。
单选题(2分)A.部件导航器B.装配导航器C.特征列表D.编辑和检查工具正确答案:A5. __ 可以绕点旋转模型单选题(2分)A.单击中建,旋转模型B.按住中建不放,出现绿色“十字”图标后旋转模型C.单击左键,旋转模型D.左右键同时按下,旋转模型正确答案:B6.在【视图】工具条单击按钮,可以调整工作视图的中心和比例以显示所有对象单选题(2分)A.平移B.放大/缩小C.缩放D.适合窗口正确答案:D7.显示样式仅用边缘几何体显示对象。
必须手工更新旋转后的视图来校正显示。
单选题(2分)A.带有隐藏边的线框8.静态线框C.带有淡化边的线框D.局部着色正确答案:B8.如果想转到所选择的面与视图方向平行的视图,应使用按键单选题(2分)A.HomeB.EndC.F7D.F8正确答案:D9. ,可以将当前需要的图标在显示界面上被调出单选题(2分)A.在工具条中,右键单击,选择用户定制B.出坞工具条,在需要的位置双击C.把光标放在工具条一侧,单击左键D.右键单击,使用浮动工具条,显示对话框正确答案:A10.可以定义实体密度单选题(2分)A.双击实体模型,在特征对话框中添加密度值B.在【建模首选项】中设置C.选择【编辑】下拉菜单中的【对象选择工进行密度设置D.在部件导航器中右键实体,选择【属性工进行密度设置。
国开2024年秋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2 答案
![国开2024年秋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2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05f03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3.png)
国开2024年秋《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2答案1.二阶系统的两个极点均位于负实轴上,则其在单位阶跃信号输入下的输出响应为单调上升并趋于稳态值。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2.一个线性定常系统是稳定的,则其开环极点、闭环极点均位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3.二阶系统阻尼比ζ越小,上升时间tr则越小;ζ越大则tr越大。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4.二阶系统固有频率ωn越大,tr越小,反之则tr越大。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5.二阶系统的两个极点位于负实轴上,此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1。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6.通常情况下,数学模型是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7.电枢控制的直流电机系统微分方程是一个典型的一阶微分方程。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8.机械、电气、社会等各类系统的运动形式虽然多种多样的,表征他们状态的微分方程在数学形式上是可以相同的。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9.数学模型的相似性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能:可以用一种易于实现的物理系统代替难以实现的物理系统进行特性分析和设计。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10.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Image,则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式为Image=0。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11.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Image,则此系统为Ⅰ型系统。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1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Image,它包含的典型环节有比例及惯性环节。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13.开环传递函数为G(s)的单位负反馈系统,其闭环特征方程为Image。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14.关于系统的传递函数,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
判断题 (1.2 分)A.正确B.错误15.比例环节的相频特性φ(ω)为0°。
控制系统cad形考作业
![控制系统cad形考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4331047767f5acfa1c7cd2b.png)
目录控制系统CAD作业1 (1)第1章 (1)第2章 (2)控制系统CAD作业2 (7)第3章 (7)第4章 (9)控制系统CAD作业3 (13)第5章 (13)第6章 (16)控制系统CAD作业4 (21)第7章 (21)第8章 (25)第1章一、填空题1.按控制信号传递的路径不同,可将控制系统划分为:按给定值操纵的开环控制、按偏差调节的闭环(反馈)控制和带补偿调节的复合控制三种控制方式,其中控制精度最高的是带补偿调节的复合控制控制方式。
2.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为“稳、快、准”三个方面,一个系统要能正常工作,其首先必须满足稳定的最基本要求。
3.控制系统的设计包含分析和设计两方面内容。
4.控制系统的仿真依据模型的种类不同,可分为物理仿真、数学仿真和混合仿真三种形式。
二、简答题1.简述控制系统CAD的发展历程,并简单分析控制系统CAD 和机械CAD或建筑CAD 的相同点和区别。
早期的控制系统设计可以由纸笔等工具容易地计算出来,如Ziegler 与Nichols 于1942年提出的PID 经验公式就可以十分容易地设计出来。
随着控制理论的迅速发展,光利用纸笔以及计算器等简单的运算工具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加之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于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control system design , CACSD)方法。
近三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CACSD 软件频繁出现且种类繁多,其中MATLAB已成为国际控制界的标准分析和辅助设计软件。
控制系统CAD 和机械CAD或建筑CAD的相同点是均是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不同的是设计对象不同,其中控制系统CAD是借助计算机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和设计,机械CAD是借助计算机对机械结构进行设计和计算,建筑CAD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对象的不同决定了其各自使用的软件也不尽不同。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机械CAD-CAM》形考任务2-3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19)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机械CAD-CAM》形考任务2-3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19)](https://img.taocdn.com/s3/m/0b12e93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0.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机械CAD-CAM》形考任务2-3
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19)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机械CAD-CAM》形考任务2-3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19)形考任务2
试验报告(答案略)
形考任务3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18个)
题目1
建模技术将显示世界中的产品及相关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内部能够处理、存储和管理的()表达方法。
选择一项:
A. 智能化
B. 数字化
C. 自动化
D. 系统化
题目2
在派生式CAPP系统中,利用分类编码进行零件分类成组的主要依据是()。
选择一项:
A. 特征矩阵
B. 典型工艺
C. 零件的材料
D. 零件的种类
题目3
零件的成组编码是()。
选择一项:
A. 根据零件相似性而得到的
B. 根据零件的型面特征而得到的
C. 根据零件图号而得到的
D. 根据零件的分类编码系统而得到的
题目4
零件编码是指将零件设计制造信息用()表示。
选择一项:
A. 数字
B. 字母
C. 代码
D. 文字
题目5。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控制系统CAD》课程 复习指导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控制系统CAD》课程 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836fa905195f312b3069a542.png)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控制系统CAD课程复习指导一.命题依据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控制系统CAD课程教学大纲。
二.考核要求本课程是以应用为目的的,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具体要求如下:掌握: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能够举一反三。
熟悉:要求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了解:要求学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在试题中各部分的比例大致为:“了解”层次20%,“熟悉”层次30%,“掌握”层次50%。
三.考核方式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学生必须在完成规定的作业后,方能参加考试,考试题目要符合大纲要求,本考试采用命题考试方法,其中平时成绩(含作业和实验)占20%,完成作业、考试成绩及格即可获得本课程学分。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比例大致为:“了解”层次20%,“理解”层次30%,“掌握”层次50%。
四、考核内容及要求具体考核内容和要求如下:第一章概述考核知识点:控制系统CAD的发展概况。
系统、模型与仿真相关知识。
控制理论与控制系统CAD 概念。
考核要求:了解:控制系统CAD的发展概况。
熟悉: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掌握: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MATLAB与Simulink简介考核知识点:MATLAB的基础知识。
MATLAB的控制系统工具箱函数。
仿真工具Simulink简介。
考核要求:了解:MATLA的运行环境及其帮助系统、Simulink基本模块功能。
熟悉:MATLAB的基本操作方法及MATLAB的绘图功能、Simulink的基本操作、模块库和基本建模方法。
掌握:MATLAB的语句结构和数值运算,运用循环和转移控制语句编制简单的程序、利用Simulink系统对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的步骤。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考核知识点:系统建模的方法。
数学模型的几种形式及模型间的转换。
复杂模型的处理方法。
考核要求:了解:复杂模型的处理方法、复杂系统的连接。
控制系统仿真与cad第二版课后答案王燕平
![控制系统仿真与cad第二版课后答案王燕平](https://img.taocdn.com/s3/m/a534d09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65.png)
控制系统仿真与cad第二版课后答案王燕平1、4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显示器主要技术指标的是()[单选题] *A.分辨率B.重量(正确答案)C.像素的点距D.显示器的尺寸2、1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硬磁盘可以与CPU之间直接交换数据(正确答案)B.硬磁盘在主机箱内,可以存放大量文件C.硬磁盘是外存储器之一D.硬磁盘的技术指标之一是每分钟的转速rpm3、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复用方式是()。
易[单选题] *A. 时分多路B. 空分多路C. 频分多路D. 波分多路(正确答案)4、1根据冯.诺依曼原理,准确地说计算机硬件各部件如何动作具体是由()决定的。
[单选题] *A.存储器中的内容B.操作系统C.用户D.CPU 中所执行的指令(正确答案)5、C:程序设计语言D:符号语言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的确切提法应该是______。
[单选题] *A:计算机主机、键盘、显示器和软件B: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6、在Windows 的"我的电脑" 窗口中,若已选定了文件或文件夹,为了设置其属性,可以打开属性对话框的操作是()。
[单选题] *A.用鼠标右键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属性”命令B.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文件或文件夹名,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属性”项(正确答案) C.用鼠标右键单击“任务拦”中的空白处,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项D.用鼠标右键单击“查看”菜单中“工具栏”下的“属性”图标7、在WPS文字中,编排完一个文件后,要想知道其打印效果,可以()。
[单选题] *A.选择“模拟显示”命令B.选择“打印预览”命令(正确答案)C.按F键8、45.下列关于电子邮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收件人必须有E-mai1地址,发件人可以没有E-mai1地址B.发件人必须有E-mai1地址,收件人可以没有E-mai1地址C.发件人和收件人都必须有E-mai1地址(正确答案)D.发件人必须知道收件人的邮政编码9、20.计算机网络是一个()。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第一二章习题答案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第一二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3375c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4.png)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第⼀⼆章习题答案1-1什么是仿真?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仿真是建⽴在控制理论,相似理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技术等理论基础之上的,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物理效应设备为⼯具,利⽤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想的系统进⾏试验,并借助专家经验知识,统汁数据和信息资料对试验结果进⾏分析和研究,进⽽做出决策的⼀门综合性的试验性科学。
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相似原理。
1-2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仿真法与解析法有何区別?各有什么特点?答:解析法就是运⽤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控制系统进⾏理论上的分析,il?算。
它是⼀种纯物理意义上的实验分析⽅法,在对系统的认识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
由于受到理论的不完善性以及对事物认识的不全⽽性等因素的影响,其应⽤往往有很⼤局限性。
仿真法基于相似原理,是在模型上所进⾏的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的实验⽅法。
1-3数字仿真包括那⼏个要素?其关系如何?答:通常情况下,数字仿真实验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实际系统,数学模型与让算机。
由图可见,将实际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称之为⼀次模型化,它还涉及到系统辨识技术问题,统称为建模问题:将数学模型转化为可在计算机上运⾏的仿真模型,称之为⼆次模型化,这涉及到仿真技术问题,统称为仿真实验。
1-4为什么说模拟仿真较数字仿真精度低?其优点如何?o答:由于受到电路元件精度的制约和容易受到外界的下?扰,模拟仿真较数字仿真精度低但模拟仿真具有如下优点:(1)描述连续的物理系统的动态过程⽐较⾃然和逼真。
(2)仿真速度极快,失真⼩,结果可信度髙。
(3)能快速求解微分⽅程。
模拟汁算机运⾏时0运算器是并⾏⼯作的,模拟机的解题速度与原系统的复杂程度⽆关。
(4)可以灵活设置仿真试验的时间标尺,既可以进⾏实时仿真,也可以进⾏⾮实时仿真。
(5)易于和实物相连。
1-5什么是CAD技术?控制系统CAD可解决那些问题?答:CAD技术,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是将计算机⾼速⽽精确的计算能⼒, ⼤容量存储和数据的能⼒与设讣者的综合分析,逻辑判断以及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以快速设计进程,缩短设计周期,提髙设计质量的技术。
智慧树答案控制系统仿真与CAD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控制系统仿真与CAD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928fd31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4.png)
第一章1.答案:错2.给图形添加标题的命令函数是答案:title第二章1.传递函数到状态空间模型的转换是不唯一的,而状态空间到传递函数的转换是唯一的。
答案:对2.MATLAB中实现将零极点增益模型转换为状态空间模型的命令函数是zpk2ss。
答案:错3.MATLAB中将两个系统串联的命令函数是parallel。
答案:错4.MATLAB中实现两个系统反馈连接的命令函数是feedback。
答案:对5.在MATLAB中,实现两个系统非单位反馈连接的命令函数是答案:feedback第三章1.MATLAB中系统的斜坡响应绘制函数为ramp。
答案:错2.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闭环极点的分布。
答案:对3.用于考察系统对于恒值信号的跟踪能力的输入信号是答案:阶跃信号4.在MATLAB中用于绘制连续系统在复平面内零极点图的命令函数是答案:pzmap5.以下指标中不属于二阶系统阶跃响应指标的是答案:给定值第四章1.利用rlocus函数绘制根轨迹要用系统的闭环模型。
答案:错2.根轨迹都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则闭环系统一定是稳定的。
答案:对3.绘制根轨迹图调用rlocus函数用的是开环模型。
答案:对4.rlocus函数返回的第一个输出变量是开环增益。
答案:错5.rlocfind函数返回的第一个输出变量是开环增益答案:对第五章1.波特图是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传递函数对频率的半对数坐标图,利用波特图可以看出系统的频率响应。
答案:对2.利用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可以使用MATLAB中的bode函数。
答案:错3.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奈奎斯特曲线逆时针包围临界点(-1, j0)的圈数等于开环传递函数位于s右半平面的极点个数。
答案:对4.MATLAB函数中,可用于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计算的是bode答案:错5.以下MATLAB函数中,可用于绘制奈奎斯特图的是答案:nyquist第六章1.线性定常系统状态完全能控的充要条件是能控性判定矩阵是满秩的。
控制系统CAD测试题及其解析
![控制系统CAD测试题及其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a8182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b.png)
控制系统CAD测试题及其解析1、关于MATLAB的主要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超强的数值运算功能B、语法严格,程序设计严谨。
(正确答案)C、程序的可移植性好D、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功能2、MATLAB的基本运算包括:() [单选题] *A、加(+)、减(-)B、乘(*)、除(/)C、幂次运算D、A和B和C都是(正确答案)3、下列变量名中()是合法的。
[单选题] *A) char_1 ;(正确答案)B) x*y ;C) x\y ;D) end4、在循环结构中跳出循环,但继续下次循环的命令为()。
[单选题] *A) return;B) break ;C) continue ;(正确答案)D) keyboad5.在中断型系统软件结构中,各种功能程序被安排成优先级别不同的中断服务程序,下列程序中被安排成最高级别的应是() [单选题] *A.CRT显示B.伺服系统位置控制(正确答案)C.插补运算及转段处理D.译码、刀具中心轨迹计算6.下面哪种检测装置不能测量角位移?() [单选题] *A.旋转变压器B.圆光栅C.编码盘D.编码尺(正确答案)7.若插补器所用寄存器的长度为n位,能插补的最大直线尺寸是直线终点的纵、横坐标均应小于() [单选题] *A.2n-1(正确答案)B.2n-1-1C.2n-2D.2n-2 -1C系统的中断管理主要靠()完成,而系统的中断结构决定了系统软件的结构。
[单选题] *A.软件(正确答案)B.硬件C.CPUD.总线9.键盘中断服务程序负责将键盘上输入的字符存入(),按一下键就向主机申请一次中断。
[单选题] *A.MDI缓冲器(正确答案)B.内存C.译码结果寄存器D.以上都不对10.三相步进电机的转子齿数为40,则三相六拍通电方式运行时的步距角为()[单选题] *A.1.5°(正确答案)B.3°C. 9°D.4.5°11.某台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由步进电机驱动,已知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为0.005mm,快速行程速度为3000mm/min,则选用步进电机的快速行程的工作频率应为()HZ [单选题] *A.4000B.3000C.10000(正确答案)D.600012.用逐点比较法插补直线OA,其起点坐标为O(0,0),终点坐标A(5,7),若采用插补的总步数作为终点减法计数器JE的初始值,则JE=() [单选题] * A.5B.12(正确答案)C.13D.以上都不对13.辅助功能M09代码表示() [单选题] *A.程序停止B.冷却液关(正确答案)C.主轴停止D.冷却液开14.CIM的中文含义是() [单选题] *A.柔性制造系统B.柔性制造单元C.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D.计算机集成制造(正确答案)15.刀具中心轨迹在原编程轨迹的基础上,向右偏移一个刀具半径的刀具补偿指令是() [单选题] *A.G41B.G42(正确答案)C.G40D.G4916. 将二进制数码1011转换为循环码是() [单选题] *A.1010B.1110(正确答案)C.1000D. 110117. 数控系统按运动方式则可分为() [单选题] *A.直线控制和圆弧控制B.点位控制、直线控制和连续控制(正确答案)C.二轴控制、三轴控制和多轴控制D.开环控制18. 在脉冲比较伺服系统中,常采用的位置检测元件是()。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第二章习题答案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第二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ff956f804d2b160a4ec002.png)
2-1 思考题:(1)数学模型的微分方程,状态方程,传递函数,零极点增益和部分分式五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2)数学模型各种形式之间为什么要互相转换?(3)控制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他们的区别和特点是什么?(4)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中的“实现问题”是什么含意?(5)数值积分法的选用应遵循哪几条原则?答:(1)微分方程是直接描述系统输入和输出量之间的制约关系,是连续控制系统其他数学模型表达式的基础。
状态方程能够反映系统内部各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传递函数是零极点形式和部分分式形式的基础。
零极点增益形式可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
利用部分分式形式可直接分析系统的动态过程。
(2)不同的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数学模型形式。
(3)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大体有三种:机理模型法,统计模型法和混合模型法。
机理模型法就是对已知结构,参数的物理系统运用相应的物理定律或定理,经过合理的分析简化建立起来的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该方法需要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特性完全的了解,精度高。
统计模型法是采用归纳的方法,根据系统实测的数据,运用统计规律和系统辨识等理论建立的系统模型。
该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受数据量不充分,数据精度不一致,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完善,很难在精度上达到更高的要求。
混合法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
(4)“实现问题”就是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精度,采用某种数值计算方法,将模型方程转换为适合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公式和方程,通过计算来使之正确的反映系统各变量动态性能,得到可靠的仿真结果。
(5)数值积分法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在满足系统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数值运算的速度和并保证计算结果的稳定。
2-2.用matlab语言求下列系统的状态方程、传递函数、零极点增益、和部分分式形式的模型参数,并分别写出其相应的数学模型表达式:(1) G(s)=324327242410355024s s ss s s s+++++++(2).X=2.25 -5 -1.25 -0.542.25 -4.25 -1.25 -0.2520.25 -0.5 -1.25 -121.25 -1.75 -0.25 -0.75 0X⎡⎤⎡⎤⎢⎥⎢⎥⎢⎥⎢⎥+⎢⎥⎢⎥⎢⎥⎢⎥⎣⎦⎣⎦u y=[0 2 0 2] X(1)解:(1)状态方程模型参数:编写matlab程序如下>>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A B C D]=tf2ss(num,den)得到结果:A=-10 -35 -50 -241 0 0 00 1 0 00 0 1 0⎡⎤⎢⎥⎢⎥⎢⎥⎢⎥⎣⎦,B=1⎡⎤⎢⎥⎢⎥⎢⎥⎢⎥⎣⎦,C=[]1 7 24 24,D=[0]所以模型为:.X=-10 -35 -50 -241 0 0 00 1 0 00 0 1 0⎡⎤⎢⎥⎢⎥⎢⎥⎢⎥⎣⎦X+1⎡⎤⎢⎥⎢⎥⎢⎥⎢⎥⎣⎦u,y=[]1 7 24 24X(2)零极点增益:编写程序>>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Z P K]=tf2zp(num,den)得到结果Z= -2.7306 + 2.8531 , -2.7306 - 2.8531i ,-1.5388P= -4, -3 ,-2 ,-1K=1(3) 部分分式形式:编写程序>>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R P H]=residue(num,den)得到结果R= 4.0000 ,-6.0000, 2.0000, 1.0000P= -4.0000, -3.0000 , -2.0000 ,-1.0000H=[]G(s)=46214321s s s s -+++++++(2)解:(1)传递函数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2.25 -4.25 -1.25 -0.250.25 -0.5 -1.25 -1 1.25 -1.75 -0.25 -0.75];>> B=[4 2 2 0]'; >> C=[0 2 0 2];>> D=[0];>> [num den]=ss2tf(A,B,C,D)得到结果num = 0 4.0000 14.0000 22.0000 15.0000 den =1.0000 4.0000 6.2500 5.2500 2.2500324324 s + 14 s + 22 s + 15()s + 4 s + 6.25 s + 5.25 s + 2.25G s =(2) 零极点增益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2.25 -4.25 -1.25 -0.25 0.25 -0.5 -1.25 -1 1.25 -1.75 -0.25 -0.75];>> B=[4 2 2 0]'; >> C=[0 2 0 2];>> D=[0];>> [Z,P,K]=ss2zp(A,B,C,D)得到结果Z =-1.0000 + 1.2247i -1.0000 - 1.2247i -1.5000P= -0.5000 + 0.8660i -0.5000 - 0.8660i -1.5000 -1.5000 K = 4.0000表达式 ()()()()()4s+1-1.2247i s+1+1.2247i ()s+0.5-0.866i s+0.5+0.866i s+1.5G s =(3)部分分式形式的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2.25 -4.25 -1.25 -0.25 0.25 -0.5 -1.25 -1 1.25 -1.75 -0.25 -0.75];>> B=[4 2 2 0]'; >> C=[0 2 0 2];>> D=[0];>> [num den]=ss2tf(A,B,C,D)>> [R,P,H]=residue(num,den)得到结果R = 4.0000 -0.0000 0.0000 - 2.3094i 0.0000 + 2.3094iP = -1.5000 -1.5000 -0.5000 + 0.8660i -0.5000 - 0.8660i H =[]4 2.3094 2.3094() 1.50.50.8660.50.866i iG s s s i s i=-+++-++2-3.用欧拉法求下面系统的输出响应y(t)在0≤t ≤1上,h=0.1时的数值。
国开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2答案
![国开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2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1bdaee4a7302768f9939ca.png)
国开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2答案题目如果为随机抽题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形考任务2一、判断题(共20道,每道2分)时间常数T越大,一阶系统跟踪单位斜坡输入信号的稳态误差越小。
正确答案是:错二阶系统在欠阻尼下阶跃响应表现为等幅振荡的形式。
正确答案是:错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其时间常数有关。
正确答案是:对两个二阶系统若具有相同的阻尼比,则这两个系统具有大致相同的超调量。
正确答案是:错两个二阶系统若具有相同的阻尼比,则这两个系统具有大致相同的超调量。
正确答案是:错两个二阶系统具有相同的超调量,则这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正确答案是:错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越小,其动态响应速度越快。
正确答案是:对二阶系统的调节时间和阻尼比及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的乘积成反比。
正确答案是::对二阶系统的阻尼比越小,振荡性越强。
正确答案是:对对于Ⅰ型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下的稳态误差为零。
正确答案是:对劳斯表第一列系数符号改变了两次,说明该系统有两个根在右半s平面。
正确答案是:对如果在扰动作用下系统偏离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当扰动消失后,系统能够以足够的准确度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则系统是稳定的。
否则,系统不稳定。
正确答案是:对在计算中劳斯表的某一行各元素均为零,说明特征方程有关于原点对称的根。
正确答案是:对0型系统在阶跃输入作用下存在稳态误差,常称有差系统。
正确答案是:对0型系统不能跟踪斜坡输入,Ⅰ型系统可跟踪,但存在误差,Ⅱ型及以上在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零。
正确答案是:对二阶系统在零阻尼下,其极点位于S平面的右半平面。
正确答案是:错二阶欠阻尼系统,其阻尼比越大,系统的平稳性越好。
正确答案是:对系统的稳态误差和其稳定性一样,均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与参数。
正确答案是:错两个二阶系统具有相同的超调量,则这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
正确答案是:错当固定,增加时,二阶欠阻尼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将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系统CAD 作业2第3章一、填空题1. 在MA TLAB 的命令窗口中键入simulink 命令可打开Simulink 图形化设计环境。
2. 引出信号支线的方法是按住鼠标 右 键,在需要增加分支的地方拉出引线;也可在按下 Ctrl 键的同时,在分支点按住鼠标 左 键拉出引线。
3. 已知系统传递函数的增益为4.5,零点为-2±j ,极点为0、-3和-1±j ,则零极点模型模块的参数设置对话框内“Zeros ”框应填入 [-2+j -2-j] ;“Poles ”框应填入 [0 -3 -1-j-1+j] ;“Gain ”框应填入 4.5 。
4. 用零极点模型表示系统结构时若没有零点只有极点,需要在零极点模型模块的参数设置对话框将“Zeros”向量设为 [] 。
5.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1()48G s s s =++,若要完成以下的系统仿真分析:(1)利用Simulink 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2)用示波器显示仿真结果;(3)将结果输出到MATLAB 的工作空间,则需要用到的模块有Sources 库的 Step 模块、Continuous 库的 Transfer Fcn 模块、Math Operations 库的 Sum 模块、Sinks 库的 To Workspace 模块和 Scope 模块。
6. 利用Continuous 库的Transfer Fcn 模块表示传递函数225()2G s s s=+时,其参数设置对话框中“Numertor coefficient (分子多项式)”框应填入 [25] ,“Denominator coefficient (分母多项式)”框应填入 [1 2 0] 。
7. 利用已存在系统模型的部分结构建立子系统,则Simulink 会自动添加输入 模块和 输出 模块来表示子系统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8. 创建子系统、封装子系统、编辑已封装的子系统所用的菜单命令分别为〖 CreateSubsystem 〗、〖 Mask Subsystem … 〗、〖 Edit Mask 〗。
9. 在仿真参数设置对话框中可选择求解器(Solver )类型,可供选择的类型有 可变步长 模式和 固定步长 模式。
10. 选择可变步长模式时仿真步长随模型的动态特性变化,提供 误差控制 和过零检测 两种功能,而固定步长模式则不提供。
二、选择题1.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1)G s s s =+,利用Simulink 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时,不需要下列模块中的哪一种?(D )A. B.C. D.2.能将Simulink中的结果数据导出到MATLAB工作空间的模块是:(C)A. B.C. D.三、判断题1.Simulink将建模时所需的功能模块按其功能划分到不同的模块库中,因此任一模块都有唯一对应的模块库。
(错)2.Simulink对子系统的封装功能不仅增强了模型的可读性,还大大简化了子系统的参数设置,在仿真前只需打开子系统编辑窗口,对其中的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参数设置就可以了。
(错)3.利用Simulink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的一般步骤是调用各模块库中的模块建立仿真模型,设置各模块参数及全局仿真参数后运行仿真,并根据系统性能要求调整参数,输出结果。
(对)第4章一、填空题1.在线性定常系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及传递函数的多项式模型、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增益模型状态空间模型、频率响应数据模型和TF、ZPK、SS、FRD等。
2. 说明以下函数的功能:(1)tf2zp(): 传递函数多项式模型转换为零极点模型 (2)zp2tf(): 零极点模型转换为传递函数多项式模型 (3)tf2ss(): 传递函数多项式模型转换为状态空间模型 (4)ss2tf(): 状态空间模型转换为传递函数多项式模型 (5)zp2ss(): 零极点模型转换为状态空间模型 (6)ss2zp(): 状态空间模型转换为零极点模型 二、编程题1.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642741()538s s G s s s s ++=+++,在MA TLAB 中用两种方法建立系统的传递函数多项式模型。
解: 方法一clear num=[7 4 1];% 分子多项式系数向量 den=[1 0 5 0 3 0 8];% 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G=tf(num,den) 方法二clear s=tf('s');% 将变量s 定义为传递函数模型G1=(7*s^2 + 4*s + 1)/(s^6+5*s^4 +3*s^2 + 8)2.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2342(32)(3)(241)()(3)(1)(2351)s s s s G s s s s s s ++++=+++++,在MA TLAB 中建立系统的传递函数多项式模型。
解: clearnum=conv(conv([3 2],[1 3]),[2 4 1]);den=conv(conv(conv([1 0 3],[2 0 3 5 1]),conv([1 1],[1 1])),[1 1]); G2=tf(num,den)3.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2(1)()(2)(23)s G s s s s -=+--,在MA TLAB 中用两种方法建立系统的零极点增益模型。
解: 方法一clearz=[1];p=[-2,3,-1];k=2; % 输入系统的零级、极点和增益 G3=zpk(z,p,k) 方法二clears = zpk('s'); % 将变量s 定义为零级点增益模型 G4=2*(s-1)/((s+2)*(s^2-2*s-3))4.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43223()2431s s G s s s s s ++=++++,在MA TLAB 中用两种方法将TF模型转换为ZPK 模型。
解: 方法一clear num=[2 1 3];% 分子多项式系数向量 den=[1 2 4 3 1]; % 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 G=tf(num,den);% 创建传递函数模型G5=zpk(G) 方法二clear num=[2 1 3];% 分子多项式系数向量 den=[1 2 4 3 1];% 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z,p,k]=tf2zp(num,den) G6=zpk(z,p,k)5.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222(2)(4)()(6)(1)(65)s s G s s s s s +-=--++,在MA TLAB 中用两种方法将ZPK 模型转换为TF 模型。
解:方法一clearz=[-2,-2,+2];p=[1,1,-1,-5,-6^0.5,6^0.5];k=1; % 输入系统的零点、极点和增益 G=zpk(z,p,k);% 生成ZPK 模型G1=tf(G) 方法二clearz=[-2,-2,+2]';p=[1,1,-1,-5,-6^0.5,6^0.5];k=1;% 输入系统的零点、极点和增益[num,den]=zp2tf(z,p,k) % 模型转换,获得系统TF 模型的分子分母系数 G=tf(num,den)% 根据所求的参数生成TF 模型6. 已知两个子系统的传递函数分别为:12222(2)()(4)(2)(23)s G s s s s s -=++--,4225432231()53241s s s G s s s s s s +++=+++++,在MATLAB 中用将两个子系统串联连接生成新系统。
解:clear%清除工作空间中变量z=[2];p=[-2i,2i,-2,-2,-1,3];k=2; %输入子系统的零点、极点和增益 G1=zpk(z,p,k); %生成第一个子系统的ZPK 模型 num=[1 0 2 3 1]; %子系统的分子多项式系数向量 den=[1 5 3 2 4 1]; %子系统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 G2=tf(num,den);%生成第二个子系统的TF 模型G=series(G1,G2)7. 已知两个子系统的传递函数分别为:1323(1)()(1)(4)s G s s s -=++,2242542()421s s G s s s s ++=+++。
在MA TLAB 中用将两个子系统并联连接生成新系统。
解:clear%清除工作空间中变量z=[1];p=[-1,-1,-1,2i,- 2i];k=3; %输入子系统的零点、极点和增益 G1=zpk(z,p,k); %生成第一个子系统的ZPK 模型 num=[5 4 2];%子系统的分子多项式系数向量 den=[1 0 4 2 1]; %子系统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 G2=tf(num,den);%生成第二个子系统的TF 模型G=parallel(G1,G2)8. 已知两个子系统的传递函数分别为:12(2)(1)()(3)(54)s s G s s s s +-=--+,221()2s G s s s +=++。
在MATLAB 中用将两个子系统正、负反馈连接生成新系统。
解:clear%清除工作空间中变量z=[-2 1];p=[3 1 4];k=1; %输入子系统的零点、极点和增益 G1=zpk(z,p,k); %生成第一个子系统的ZPK 模型 num=[1 1]; %子系统的分子多项式系数向量 den=[1 1 2];%子系统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 G2=tf(num,den);%生成第二个子系统的TF 模型Ga=feedback(G1,G2,1)Gb=feedback(G1,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