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类型
001社区的概念要素和类型

组织特征:
村委会
家庭
文化特征:
2、集镇社区 又称城镇社区,兼具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某 些成分的社区类型,是农村和城市相互影响的一 个中介。
湖北恩施红土集镇
集镇可分为建制镇和非建制镇。 建制镇一般是乡和县的行政中心、文化教育卫生中 心和商业中心。 非建制镇虽不是周边乡村的行政中心,但往往成为 周边农村地区的文教卫体和商业活动的分中心。
加强街道党的建设第三阶段1987今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的新时期1987年民政部在武汉召开了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社区服务的概念逐渐在城市中普及开来1989年民政部在杭州召开社区服务工作交流会此后召开了多次理论研讨会举办了两期培训1993年民政部与其它部委联合颁发关于加快社区服务业的意见90年代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995到1996年上海市委组织社区管理和政权建设调研活动199632728上海召开第一次城区工作会议黄菊作了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报告20004上海市社区工作会议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二街道社区
社 区 概 论
社 区 概 论<课程简介> 《社区概论》(Community Generality)是国家 教育部规定的社会学专业十门主干课程之一, 强调将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在社区研究中得到应 用。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 也是社会的基础。社区的研究成果是社会学理 论发展的基础,并且社会学的原理也将在社区 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充实。社区原理有助于社区 工作者有效地协调各种力量,改善社区环境, 解决社区问题,进而为促进全社会的进步提供 理论和经验。
1986年,天津市《关于加强街道办事处工作的意 见》,规定街道办事处必须做好10个方面的工作 同年,上海市《上海市街道办事处工作暂行条例》 10方面任务: 城市管理任务;民政工作方面事务;依法维护 老年人、妇女、青少年、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 益;发展和管理街道经济;人口管理工作;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 作;承办区政府交办的有关事项;指导居委会 工作,向上级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加强街道 党的建设
五类型社区

提出了“着力五个突破,创建五型社区”的活动载体,努力把街道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
一是坚持以城市管理为中心,着力在加强管理上有新突破,创建管理型社区。
围绕打造平安街道,狠抓平安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复杂场所和学校周边环境集中整治,不断对提高吸毒人员、原“法轮功”练习者、“两劳”回归人员、未成年人等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健全计划生育管理网络体系,突出宣传、教育、培训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和服务。
同时,把房屋管理作为突破口,摸清底数,夯实基础规范管理。
在健全社区环境卫生自我管理体系上,把经常性工作与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相结合,专职队伍清扫保洁与发动居民群众集中清扫相结合,经常性督查与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相结合,奖优与罚劣相结合,提高居民环卫意识与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相结合。
大力实施社区环境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切实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
二是坚持以保障民生为基点,着力在改善民生上有新突破,创建服务型社区。
围绕群众关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及临时救助、廉租住房补贴、劳动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公开、公示”、“公平、公正”,建立功能完备的社区服务体系,达到干部群众满意。
在机关建立政务大厅,积极推广一站式服务,为居民群众提供低保、基本医疗保险、计划生育、婚姻登记等方面的服务。
同时,在社区建立了服务工作站,简化居民的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着力在民主政治建设上有新突破,创建民主性社区。
通过深化居务公开制度,建立有效的居务、事务、财务公开机制,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完善社区协商议事制度和居民代表大会制度、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会议制度,建立充分体现社情民意、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保障社区居民的决策权;健全社区民主议事会议、社区事务听证会议、社区工作者民主评议等制度,建立有效的社区成员沟通机制,保障社区居民的参与权;进一步规范社区居务监督、民主理财、社区工作者廉洁自律等制度,建立高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社区居民的监督权。
社区的类型

社区的类型
①基本服务社区。
这类社区既是基本生活资料分配过程中的第一环节,又是其他制成消费品分配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诸如农业村镇、捕鱼、采矿、林业等社区。
社...
②指在生活资料分配过程中履行次要功能的社区。
它是原料和商品的集散中心,通常称作商业社区。
其规模取决于行使各地产品分配功能的程度。
③工业城镇。
它是商品制造业的中心,兼备基本服务型社区和商业社区的功能。
它的发展规模取决于该地区内工业的发展余地及市场组织的状况。
第一章:社区类型划分

• • • • • • • • • •
(3)大城市2:20—50万; (4)大城市3:10—20万 (5)中等城市1:5—10万; (6)中等城市2:2—5万; (7)小城市1:1—2万人; (8)小城市2:不到1万人。 2.美国学者:九级 (1)世界性都市带:近千万人; (2)大都市带:几百万人以上; (3)大都市:80万以上;
• • • •
• • • • •
(2)大型社区:几十万—100万; (3)中型社区:十几万—几十万; (4)小型社区:10万以下; (5)微型社区:居委会辖区共同体、村委会辖区、 自然屯。 (二)社区规模类型划分的相对性 各国采用的标准差异显著。 1.前苏联:分八级 (1)超大城市:大于等于100万人口; (2)大城市1:50—100万人口;
• • • • • • • • • •
(4)大城市:10—80万; (5)中等城市:2.5—10万; (6)小城市:2500—25000人 (7)镇:1000—2500人; (8)村庄:150—1000人; (9)小村庄:100—150人。 3.中国统计分类 以市区非农人口为标准。 (1)特大城市:≥100万; (2)大城市:50—100万;
• (13)疗养城市:兴城、北戴河、五大连池、日 本的箱根、热海等。 • 2.定量分类法:产生于上世纪30、40年代 • (1)C.D.Harris • 首创人。主要依据城市主导行业的职工比重来划 分城市。 • 工业城市:工业就业者占全部就业者的45%以上, 占工商业就业者74%以上; • 准工业城市:工业就业者占全部就业者的45%以上, 占工商业就业者60%以上;
第三节:社区类型划分
主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范中桥
• • • •
第一章:社区类型划分

• • • • • •
(8)小城镇1:2-5万; (9)小城镇2:小于2万。 三、按形成方式划分社区类型 (一)类型划分 1.自然性社区: 社区是自然形成的,常常以河流、湖泊、空地、 森林等为边界。 • 自然屯 • 2.法定性社区 • 主要是由于社会管理的需要而设立的。
• • • •
如,区、街、居辖区共同体,行政村等。 (二)二者关系 1.区别: 自然性社区是自然形成的,其界线是自然要素; 而法定性社区的划分则考虑社会需要,其界线是 人为划定的,而且都有相对规范的行政管理机构 或自治组织。 • 2.联系: • 有时二者是重合的。如,农村的许多自然屯同时 也被划定为行政村。法定性社区边界的划分也要 尽量考虑自然界线。
• 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的高度发展大大提 高了农业生产率,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 力。 • (3)城镇社区现代文明的强烈吸引 • 使农村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 断向城镇型发展。
• • • • • •
四、按结构完整程度划分社区类型 (一)类型划分 整体性社区、局部性社区两种类型。 (二)两类社区的含义 1.整体性社区 相对独立,基本具备了人类社会所包含的主要方 面,并能够解决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生活需求。 如,一个城市、一个集镇区等。 • 2.局部性社区
• 是整体性社区的一部分,不能解决绝大多数社区 成员的各种生活需要,不能完整地反映社会结构 体系。 • 如,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同体、居委会辖区共 同体。 • 五、按综合标准划分社区类型 • (一)类型划分 • 按多元综合标准划分社区类型。同时按照经济结 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文化模式、组织特征 等标准进行分类。 • 两大类型:农村社区、城市社区。
• (13)疗养城市:兴城、北戴河、五大连池、日 本的箱根、热海等。 • 2.定量分类法:产生于上世纪30、40年代 • (1)C.D.Harris • 首创人。主要依据城市主导行业的职工比重来划 分城市。 • 工业城市:工业就业者占全部就业者的45%以上, 占工商业就业者74%以上; • 准工业城市:工业就业者占全部就业者的45%以上, 占工商业就业者60%以上;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_社区和社区发展(自考版)

• 人文区位学理论
(2)扇形理论: 霍伊特;
城市土地使用模式更接近于扇形般地发展,每个具有对 同性质的扇形从中心向外扩张;用途一致的土地会毗 邻在一起,用途不一致的土地则会相互排斥;居住区 则按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标准分开,并各自在城市的不 同位置按不同的方向向外扩张。
城市空间表现为:中心商业位居城市中心;轻工业区 沿交通线从市中心向外呈楔形延伸;居住区呈现为由 低租金向中等租金住宅的过渡;高房租沿一条或几条 城市交通干道从中心区向郊区成楔形延伸。
• 中国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乡村建 设运动期间,比较著名的有杨开道和许仕雍主持 的清河调查及李景汉和晏阳初主持的定县调查
• 30年代 费孝通 写出中国社区研究名著《江村经 济》 又叫《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 在英国出版
• 抗战期间成果 费孝通《禄村农田》、张之毅《易 村手工业》、《玉村农业与商业》、田汝康的 《芒市边民的摆》
• 一、社区发展 • 概念: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
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进 行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 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 社区发展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联合国倡导并 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 二、社区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 (一)目标: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 (二)中国社区发展原则:
负面影响
习 题 单选
• 1、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家
• A.斯宾塞 B.马克思
C
• C.滕尼斯 D.齐美尔
• 2、农村社区的特点有
• A.人口密度低
ABDE
• B.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 C.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社区 第三节 社区的类型与特征

社区归属与社区认同的实质就是土地认 同、传统认同。注重家庭与邻里的关系, 注重血缘和宗族关系,排外、保守性的 心理情感与行为方式等。
三、集镇社区(town)
实际上是兼具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某些 成分与特征的社区类型,是农村和城市 相互影响的一个中介。
第三、居民在这些社群中的交往并不排斥相 互之间的情感交流。
(3)城市社区的社会组织
第一、城市社区中的社会组织数量众多、 类型复杂。
第二、组织功能专门化。 第三、组织严密的科层制 。
(4)城市社区的文化特征
第一、具有城市文化的一般特质,实际上城 市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必 然受到城市文化的普遍性和共性的制约。
在我国,集镇可以分为:建制镇和非建 制镇。建制镇一般是乡和县的行政中心, 文化教育卫生中心和商业中心。非建制 镇虽不是周边乡村的行政中心,但往往 是周边 农村地区的文教卫生中心。
集镇社区的特征
1、地域特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 状况,处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所以生态 环境与质量一般要高于城市。
2、人口特征:大于或高于农村社区, 明显小于城市
城市社区将会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影响 力最大的一种居住地或生活共同体。
城市的本质是人类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 需要而创造的生存环境。
——纪晓岚《城市的本质》
1、城市社区的地域特征
从城市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 地域特征是指坐落在城市地表上的位置、 范围及特点。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段内,它表示一 种静态的区位关系,在较长的历史时期 中,它表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化过程。
3、其他的分类方法——“文化分类 法”。
社区工作者考试基础知识(精华版)

社区工作者考试基础知识一、社区概论一社区的含义、特征和基本要素1、含义: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特征:1.社区是一个“小社会.2.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3.社区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4.社区具有多种功能.5.社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3、要素1.人口要素.2.地域要素3.组织要素 4.文化要素 5.心理要素6.物质要素二社区的基本类型和功能1、基本类型:1.按照经济结构、人口密度、社会组织形态等多元标准进行划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2.按照空间特征进行划分为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和虚拟社区。
3.按照社区层次进行划分为微型社区、中型社区和大型社区2、社区功能:(1)经济功能(2)社会化(3) 社会控制(4) 社会参与(5) 社会支持三社区发展的含义、原则、程序和历程1、含义:社区发展是指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2、原则:(1)民主过程原则(2) 全体参与原则(3)广泛合作原则(4)自下而上原则(5)问题解决原则(6) 协调发展原则3、程序:1了解社区①社区的基本情况②社区的需求③社区的问题④社区的资源2制订发展计划3实施计划4评估工作成效4、发展历程1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9年,基层政权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初步发展阶段2第二阶段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现代社区工作的确立阶段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现代社区发展的改革和调整阶段4第四阶段2000至今,现代社区发展和改革的逐步深入阶段补充:①社区的基本类型:新构建的社区分为四种类型:单位型社区、小区型社区、板块型社区、功能型社区。
②社区设立的依据是什么?坚持以地缘为基础,以适度的管辖人口和半径为条件,以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前提,按照有利于管理、自治、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
社区类型分析报告

社区类型分析报告引言社区是指一群人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生活、工作、交流的聚集体,社区的类型多种多样。
了解社区的类型对于了解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将对社区类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社区的特点和功能。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分析社区类型。
首先,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以了解社区居民的居住情况、社交网络、活动参与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社区规划和发展的相关资料,并对社区内部的场所、设施和服务进行了考察。
结果社区类型的划分根据社区的规模、功能和特征,我们将社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住宅社区:主要由居民住宅组成,居民生活为主要活动。
2.商业社区:主要以商业设施和服务为主,吸引了大量的购物和娱乐活动。
3.工业社区:以工厂、仓库和物流设施为主,工作和生产活动为主要特征。
4.文化社区:以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文化设施为主,文化和艺术活动为主要内容。
5.教育社区:以学校、大学和培训机构为主,教育和学习活动为主要特点。
6.农村社区:主要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为主。
社区类型的特点不同类型的社区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住宅社区•人口较为稳定,邻里之间有较密切的联系。
•提供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如公园、超市等。
•以邻里互助和共同生活为核心,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商业社区•商业设施和服务丰富,吸引了大量的顾客和游客。
•提供购物、娱乐、餐饮等多种消费活动。
•经济发展较为繁荣,有较高的商业活动密度。
工业社区•主要以工厂和物流设施为主要特征。
•提供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
•与工业生产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较为丰富。
文化社区•拥有各种文化和艺术设施,为居民提供文化娱乐活动。
•组织各种艺术表演、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
•培养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
教育社区•提供各类教育和学习机会,如学校、大学和培训机构。
•吸引了学生和学者,促进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播。
•与教育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丰富。
社区分类总结

社区分类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社区分类总结徐德林社区是在一定地域上形成的人的共同体,理论上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社区作出的不同的划分,这也是考试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大家要把握理解。
曾经考察过这样的题目:【例-单选】某社区拥有齐全的为老服务设施,能够提供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吸引了大批老年人入住。
该社区属于()。
A.单位型社区B.板块型社区C.小区型社区D.功能型社区(一)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社会组织形态等多元标准划分(1)农村社区:经济结构:农林牧副渔。
人口地域: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职业简单、同质性强,这里的同质性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质没有太明显的区别,这是由于农村的封闭性决定的,彼此影响较大,很容易形成共同的行为和心理模式。
社会组织形态:以血缘为纽带、以家族结构行使社会职能。
文化与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简单、生活单调、范围小、思想保守。
(2)城市社区。
经济活动:以工商服务业为主。
人口地域:人口密度大、分布集中、人口结构异质性大,这里面的差异性指的是人和人的质的区别很大,主要是由于城市的开放性决定的,彼此影响较小,有各自的行为和心理模式。
社会组织形态:分工精细、专业化强,规模大,形成管理结构。
文化生活方式:差异大、多元化、现代化(二)按照空间划分(1)法定社区:为实施行政管理,以法律形式规定有明确边界的社会全体组织。
(2)自然社区:自然形成的聚落,规模小、受习俗和传统约束,同质性强。
(3)专能社区:从事专门活动形成空间上的聚集区,如工业、旅游等。
(4)虚拟社区:非现实社区。
比如天涯等(三)按照社区的层级划分,其实本质上是按照社区的人口规模来划分的(1)小型社区:人口小于1万(2)中型社区:人口1万--3万(3)大型社区:人口大于3万(四)民政部依据社区实践划分(1)单位型社区:本单位职工和家属构成,比如一个单位人数多,生活比较集中,加上其亲属很容易形成一个具有共同价值的共同体。
社区功能类型

1.社区功能类型表征社区种类的范畴。
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社区类型有以下几种:(一)按社区功能分类,有经......成员的互动关系分类,有具体社区和抽象社区。
(四)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多元标准分类,有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以及集镇社区(或城镇社区...2.社区建设指导思想。
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第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3.社区建设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是指社区管理机构为了实现一定的社区发展目标和社区工作规划.根据一定历史阶段的国家意志和管理原则实施管理的组织体系及运转模式.它要以社区管理的基本内容为基础,与社区外在环境和社区发展的方向相适应,是社区管理实施的组织结构、权能权限划分和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的总和。
5.社区管理的意义是指一定的内部各种组织,为了维护社区的正常秩序,满足社区居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活动。
社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最佳综合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物质与精神各方面的需求,促进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扩大基层民主,全面促进社区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本书对社区建设和管理进行了理论的探讨。
本书内容有:社区概述;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必然性;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社区管理的方法;社区管理概述;社区规划;社区管理的组织;社区服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社区治安管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管理等。
6.社区党组织建设1、社区党组织应该通过制度化的途径,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进行2、应该强调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过示范效应发挥的的领导作用3、探索社区党组织在新形势下的新的运行思路和机制4、加强对党员队伍的建设,抓好党员的教育和管理7.社会工作的含义是一个有组织的机构或社团为解决个人所遭遇的困难而提供有一种援助,为协助个人调整其社会关系而提供的各种服务。
002.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知识点一、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注意:在社区社会工作当中,考生要重点记住:资源链接的3种方式,推动居民参与的5个层次和3个策略,能力建设的3个方面以及4种社区支持网络建立的策略。
(结论:都考)(2021年考过)(一)社区分析1.社区类型分析(1)商品住宅区(2)单位型社区(3)保障型住宅区(4)老旧小区2.社区基本情况分析(1)社区的名称、发展历史。
(2)社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
(3)社区的人口结构,包括人口数量、性别比例、年龄比例、受教育程度比例、职业状况等。
(4)社区组织或单位资源,包括社区内的中小学、职业学校、高等院校、医院、商业机构、文化设施、社会福利设施、政府管理机构等。
3.社区问题分析(1)社区内共同性问题的分析(2)社区内群体性问题分析4.社区需求分析(考过) (2)表达性需求。
(1)感觉性需求。
(3)规范性的需求。
(4)比较性需求。
5.社区优势和劣势分析。
SWOT分析法实战演练D社区没有物业服务单位,长期存在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为此,社区居委会委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推动居民成立“物业自我管理委员会”。
社会工作者开展了社区分析:经过深入社区观察发现,D社区地处市中心,住房和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居住的主要是低收入家庭、空巢老人和流动人口,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借助查阅资料进一步分析了社区的历史、人口结构和社区资源等基本情况:通过访问居民了解到,D社区还存在居民的社区参与热情和水平不高,缺少骨干,没有成熟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协商活动一直组织不起来等社区内共同性问题。
问题:1.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开展哪些社区分析工作?2.从扩大社区参与的角度,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当从哪些方面开展服务?知识点链接:【答题思路】第一问:本题考查的是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对应的答案链接是在第十三章第三节社区社会工作的方法一、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一)社区分析社区分析知识点链接:1.社区类型分析(商品住宅、单位型住宅、保障房住宅、老旧小区)2. 社区基本情况分析(名称、发展历史、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人口结构、资源等)3. 社区问题分析:(1)社区内共同性问题的分析;(2)社区内群体性问题分析4. 社区需求分析:(1)感觉性需求;(2)表达性需求;(3 )规范性需求;(4)比较性需求5. 社区优势和劣势分析(可考虑SWOT矩阵分析法)依据:经过深入社区观察发现,D社区地处市中心,住房和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居住的主要是低收入家庭、空巢老人和流动人口,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借助查阅资料进一步分析了社区的历史、人口结构和社区资源等基本情况:通过访问居民了解到,D社区还存在居民的社区参与热情和水平不高,缺少骨干,没有成熟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协商活动一直组织不起来等社区内共同性问题。
《社区类型划分》课件

社区数字化转型
利用数字技术,提高社区管理效 率、服务质量和居民参与度。
社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重视社区型划分
社区类型划分是关于社区的重要主题。它包括了社区的定义、特征、不同类 型的社区,以及社区治理、社区参与和社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什么是社区
1 定义
社区是指人们共同居住并具有社会互动和联系的区域。
2 特征
社区具有一定的地理范围、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并为居民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和设施。
社区类型
地理位置
社区参与
社区居民参与方式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居民委员会、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参与社区事务。
社区参与效果分析
分析社区参与对社区发展、社会互动和居民满意度的影响。
社区居民权益保障
保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社区未来
社区城市化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将 面临更多城市化的挑战和机遇。
• 城市社区 • 农村社区
人口规模
• 大型社区 • 中型社区 • 小型社区
社区居民特征
• 高端社区 • 中产社区 • 低收入社区
社区治理
1
社区管理模式
社区管理模式包括自我管理、专业管理和政府参与。
2
社区活动组织
社区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推动居民互动和社区发展。
3
社区议题解决
社区居民参与决策过程,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社区的基本类型》课件

2
特点
职业社区强调知识分享、资源整合和职业发展,可以帮助个人提升技能和拓展人 脉。
3
作用
职业社区为成员提供支持、指导和机会,提供职业发展和合作的平台。
社区的作用
• 社会认同感 • 社交互动 • 知识获取与分享 • 信息传递与区的重要性
2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
社区
社区是人们获得社会支持、
4. 职业社区
由从事相同职业或行业的人们组成,分享职业经 验、资源和机会。
世代社区
1 5. 世代社区
由不同年龄群体的人们组成,共同体验和传承特定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2 地域社区
地社区包括邻里和城市社区,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可以建立亲密关系、分享资源和解 决问题。
3 兴趣社区
兴趣社区由追求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组成,可以共同参与活动、交换意见和分享经验。
互助社区
概念
互助社区是由志愿者组成的群 体,他们相互帮助、分享资源, 为社区的发展和福利提供支持。
特点
互助社区以关爱、协作和互信 为核心价值,强调社区内部的 互动和互惠。
作用
互助社区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 联系和共同发展,提供支持、 帮助和资源分享的平台。
职业社区
1
概念
职业社区是由从事相同职业或行业的人们组成的群体,他们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 进步。
认同和发展的重要环境,
根据个人的兴趣、需求和
对个人和社会具有积极的
目标,选择与自己价值观
影响。
和愿望相符的社区。
3 珍惜社区,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交流 和合作,为社区的发展和 福利作出贡献。
社区的基本类型
什么是社区?
社区是指一群人在相同地域或共同兴趣下形成的群体。社区的特征包括互助、共享资源、相互认同等。
四型社区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四型社区纳入年度工作计划1.引言社区建设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四型社区是近年来在整个社区建设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和新目标。
四型社区是指以社区功能、社区治理、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为核心,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为了达到四型社区的目标,我们需制定一份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任务、目标和实施措施,从而推动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目标和任务为了实现四型社区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2.1 社区功能的提升在社区功能方面,我们将重点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包括建设公园、健身设施、文化活动场所等。
同时,我们还将推动社区设施的公平分配,确保每个社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设施。
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我们将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包括选址、建设、改造等,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社区功能的提升。
2.2 社区治理的改善社区治理是四型社区建设的基础,我们将致力于推进社区治理机制的改善和创新。
具体来说,我们将加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议事会和居委会制度,实现社区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化。
此外,我们还将推进社区治安管理工作,加强社区巡逻队的建设和培训,提高社区治安的综合管理水平。
2.3 社区文化的丰富社区文化是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
具体来说,我们将组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包括举办艺术展览、文化讲座、文艺演出等,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此外,我们还将推动社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的创造和传播。
2.4 社区服务的完善社区服务是四型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将加强社区服务的效能和质量。
具体来说,我们将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建设完善的社区卫生中心,并配备齐全的医疗设施和专业医护人员。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社区教育服务,提升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质量,推动兴趣特长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开展,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
社区分类实施方案

社区分类实施方案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分类管理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社区分类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社区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和公共服务区三大类。
居住区主要包括住宅小区和居民区,商业区包括商业街和商业中心,公共服务区则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设施。
在这三大类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细化社区的分类,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在居住区方面,我们将根据居民的年龄、职业、家庭结构等因素,将居住区分为老年人居住区、青年人居住区、家庭居住区等。
针对不同的居住区,我们将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管理措施,比如在老年人居住区加强医疗保健服务,青年人居住区则可以增加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在商业区方面,我们将根据商业的类型和规模,将商业区分为大型商业中心、小型便民商店、特色商业街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区,我们将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比如对大型商业中心加强安全管理,对特色商业街加强环境整治。
在公共服务区方面,我们将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将公共服务区分为学校教育区、医疗保健区、休闲娱乐区等。
针对不同的公共服务区,我们将提供相应的服务和设施,比如在学校教育区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医疗保健区加强医疗设施建设。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加强社区分类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分类管理的长效机制。
我们将建立社区分类管理的考核评估体系,对各类社区的分类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社区分类管理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总的来说,社区分类实施方案旨在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升社区管理水平,营造更加宜居的社区环境。
我们将积极推进社区分类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社区分类实施方案,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社区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界定: 城市社区又称为都市社区,是指以从事非农 业活动的居民组成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三)、城市社区(urban community,陌生人社 会)
2、文化上具有两大显著的特质: 一是理性化。 所谓理性化,是指以效率和效能作为衡量与 评价日常生活的标准。凡事对事不对人,对 事件的处理“公事公办”,不讲求个人感情, 而以效率为基本准则。所以,都市人往往给 人一种冷漠、计较、滑头的印象。
社区服务——→ ——→社区建设
(四)、虚拟社区
(一)涵义:
虚拟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
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 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常见的虚拟社区网站
四、虚拟社区
(二)虚拟社区的特征
1.超时空性:
身体的“缺场”(body
absence)代替 了“在场”(body presence)
第一章 第一节 五、社区类型 ——三种地域型社区的比较
社区类型的划分:
地域型社区 (Geographical Community)
主要根据地域条件和特征去比较、 划分社区的类型。 可划分农村社区、集镇社区 和城市社区等三种类型。
功能型社区 (Punctional Community)
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或强调社 区的某些功能性特征, 如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 从而将社区划分为经济型社区、 文化型社区、旅游型社区等。
1、农村社区又称乡村社区,是指以从事农业生 产活动为主的居民所组成的地域性共同体。
2.农村社区构成要素
地 域 特 征
一是土地 二是地理位置 三是地域范围
2.农村社区构成要素
人 口 特 征
农村社区人口的数量与密度要远低于 城市社区。人口的同质性较高,异质 性极低,人口流动性远低于城镇,人 际交往的范围也比较狭小。
3.符号性 5.自由性
2.匿名性 4.松散性
四、虚拟社区
(三)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的关系
1.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区别 一是空间属性不同:虚拟社区属于非地理性空间, 实在社区属于地域性空间。 二是共同体的属性不同。虚拟社区是一个“身体 缺场”的共同体,实在社区是一个“身体在场” 的共同体。 2.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联系 虚拟社区是对实在社区的反映与重构;虚拟社区 反作用于实在社区,影响实在社区。
农民与土地 ——农民工
贡献奉献给了城市, 问题却留在了农村
农民与土地 ——城中村
(二)、集镇社区(rurban communitபைடு நூலகம்,半熟人社 会)
1、界定:
“集镇”原是一个人文地理学概念,英文为 “Town”。
作为社会学社区研究中的概念,集镇有一个 特别的英文名词“Rurban”。 费孝通界定:集镇社区是“一种比农村社区 高一层的社会实体
(三)、城市社区(urban community,陌生人社 会)
2、文化上具有两大显著的特质: 二是世俗化 所谓世俗化,是指一种文化和社会体制脱 离神学与玄学的导引和控制而转变为容易 相处、比较随和的平民社会的文化和观念 的过程。世俗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讲究实效(pragmatism) (2)讲究实惠(profanity)
大家都来说一说
一、请各位小组长介绍本小组社区探访的基本情况。 二、通过社区探访,大家对社区这个概念有哪些体会 和认识? 三、当前,居委会从事的社区工作包含哪些内容? 四、大家如何看待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以及他们所从事 的这些社区工作? 五、通过此次社区探访,你觉得专业的社区工作在当 前中国的城市社区有发展空间吗?
2.农村社区构成要素
组 织 特 征
社会群体与组织在数量和结构上的简单 化。其中,家庭是社区群体或组织的最 基本的单位,承担着生产、消费和保障 等多种社会功能。
2.农村社区构成要素
文 化 特 征
社区归属与社区认同的实质就是土地认 同、传统认同。注重家庭与邻里关系、 注重血缘与宗族关系、排外和保守型的 心理、情感与行为方式等等,维护传统 的文化本质。
在社区的理论研究中,对社区进行分类最有 影响的理论主要是“农村—城市连续统”理 论。
在农村—城市连续统中,两端的农村和城市 是两个纯粹的理想类型,它们是人们对现实 社区进行高度理论抽象的结果。
“农村—城市连续统”理论具有较大的包容 性,几乎囊括了现实中的所有社区。
(一)、农村社区(rural community,熟人社 会)
2.集镇社区可以分为建制镇和非建制镇两种
建制镇一般是乡和县的行政中心、 文化教育卫生中心和商业中心
集 镇 社 区
建制镇
非建制镇虽不是周边乡村的行政中 非建制镇 心,但往往成为周边农村地区的文 教卫体和商业活动的分中心。
3.文化特征
从其价值体系来看,
从其内容构成看,
从其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
(三)、城市社区(urban community,陌生人社 会)
我们该如何选择?
我的理想是什么
我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这种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有哪些途径可以通向我向往的生活
哪一条途径最适合我 靠什么来维持我前进的动力
本节参考书目:
[1] 菲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 务印书馆,1999。 [2] 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 1987。 [3] I.T.Sanders,The Commnuity,The Ronald Press co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