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经验分享_钻井队放井架遇卡事件经过
安全经验分享_钻井队放井架遇卡事件经过
![安全经验分享_钻井队放井架遇卡事件经过](https://img.taocdn.com/s3/m/d7edd5e6eff9aef8951e06bf.png)
5
放井架施工叫停位置 滑轮大绳跳槽卡位状况 6
井架大绳滑轮跳槽卡位状况
7
二、事件发生原因分析 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主要原因: ·司钻操作不稳,钢丝绳发生跳动诱发出槽 ·寒冷天气影响钻井大绳润滑,转动生硬 ·操作岗位、井队干部要害部位监护不到位 ·司钻和抓管机手带井架操作配合不顺畅
8
二、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次要原因: ·大型施工干部监督和施工观察要求不到位 ·操作岗位检查马虎,责任心不强 ·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员工安全意识松懈
9
三、事件教训
1、此类钻机底座导向滑轮笨重,润滑不良增大阻力, 加之司钻操做不稳定,大绳出现抖动,就有可能发生卡绳 事件,所以要保持良好润滑和稳定操作。
当井架放行到距垂直约30度角度时,现场监督人员 观察发现司钻对面底座滑轮井架大绳滑出轮槽,迅速 通知队长叫停操作。检查发现井架大绳卡入滑轮缘和 支承座间隙,挤压大绳,造成不同程度变形和断丝, 严重处钢丝绳伤害深度达到直径的1/2。后经现场技术
咨询和分析,采取稳妥安全的方法将井架拉回原位,井队
通过观察发现,该滑轮滑轮缘与滑轮轴支撑架底部间 隙过大,易生大绳出槽现象,建议公司针对此问题进行 调研分析,设计和安装钢丝绳防卡挡块,从根本上解决该 滑轮钢丝绳出现跳槽卡槽问题。
11
放置井架大绳滑轮防跳槽挡块,消除此类问题
12
谢谢大家
13
再见
2、放井架过程对底座两侧导向滑轮应分别安排专人观 察,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指挥解决。
3、钻台监护干部和司钻要眼观八方,特别是绞车滚筒 和滑轮工作情况,要消除麻癖思想。
10
四、防范措施和改进方法
石油钻井100安全经验分享案例概要
![石油钻井100安全经验分享案例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7dc1dd441ed9ad51f11df21f.png)
100例事故案例案例1 刹把击中头部致人死亡一、事故经过:某年1月12日0:13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接单根作业,当班学习副司钻罗某操作刹把,上提方钻杆过程中将大方瓦带出,罗某即下放钻具,由于下放速度过快,猛压刹把,同时强挂低速离合器,刹把弹起击中罗某右面部太阳穴,罗倒地死亡。
二、事故原因:1、罗某的安全意识差,操作刹把姿势违反SY5974-94《钻井作业安全规程》要求操作刹把时身体直立,距刹把0.3米的规定。
2、井队执行制度不严,管理不到位,司钻擅离岗位,学习副司钻操作刹把时未在场监护。
3、井队设备管理混乱,大方瓦未上锁销,绞车平衡梁中心销子磨损严重。
三、教训和防范措施:1、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增强员工执行各项制度的自觉性。
2、严格执行《钻井作业安全规程》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3、不断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从本质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案例2 违章移动清洗机造成触电死亡一、事故经过:某年7月10:05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正常钻进时,当班外钳工黄某和张某一同在振动筛处搞卫生。
黄某先将移动式水压清洗机从一号泥浆泵尾部的地面上拉至钻机水柜外的地面处,然后用水枪冲洗振动筛,张某用棉纱擦洗振动筛,并由钻工胡某在双联泵处负责开关电源及监护。
黄某在冲洗设备过程中,为便于冲洗振动筛的各个部位,手握水枪,反复拉动高压水管线以便移动水压清洗机,导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左橡胶轮掉落,胶轮外侧铁夹板正好压住移动式水压清洗机电源线(中型橡套移动电缆)。
在清洗过程中,因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在工作运转中不停抖动,致使该滚轮外侧铁夹板外缘与电源线形成抖动切割状态,进而磨破电源线的防护层和绝缘层产生漏电,电源经过铁夹板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至高压水管线金属网传输至水枪,黄某被触电击倒。
监护人胡某见状立即急跑到配电房关闭电源,黄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违章操作:使用过程中未停机移动水压清洗机,而用拉动高压水管线来移动水压清洗机。
钻井队卡钻事故心得体会
![钻井队卡钻事故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b402e7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b.png)
钻井队卡钻事故心得体会最新钻井队卡钻事故心得体会1随着钻井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钻井作业中,违章事故时有发生,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从违章事故中吸取教训,钻井队开展了一次反违章事故经验总结活动,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深刻领悟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违章行为的危害。
以下是我们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钻井作业是一项风险较大的工作,每个环节都需要高度警惕。
我们认识到,安全工作是一项持久的努力,不能敷衍了事。
只有牢固树立起安全意识,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中的许多人常常忽视安全规程,违反操作流程,贪图方便,这解释了为什么违章事故屡禁不止。
通过这次总结活动,我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后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第二段:追溯违章事故的成因。
在总结活动中,我们对近期发生的几起违章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
这些事故常常由一些基本的不良行为引起,比如疲劳驾驶、未佩戴安全装备、人为破坏安全设备等等。
我们从中看到,这些违章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安全规程的轻视和忽视。
因此,我们意识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对安全规程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每个员工对安全的责任感。
第三段: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由于违章事故大多是由员工的`不良行为引起的,因此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培训,我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并应用安全规程,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因此,我们将加强钻井作业的安全培训,包括开展现场实操培训、召开安全会议,同时通过宣传栏和微信群等方式持续强调安全知识,使每位员工都能熟悉并遵守安全规程。
第四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钻井作业安全的基础。
通过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巡查制度、安全奖惩机制等,我们可以形成一整套严格的管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违章事故的发生。
此外,我们还会制定应急预案,规定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钻井事故处理卡钻事故实例
![钻井事故处理卡钻事故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d33e9bbd6294dd88d1d26b46.png)
一、粘吸卡钻实例例一,胜利油田F-23井1、基础资料(1) 表层套管:φ339.7mm;下入深度84m。
(2) 技术套管:φ244.5mm;下入深度1970m。
(3) 裸眼:钻头直径:φ215.9mm;钻深:2994.14m。
2、事故发生经过钻到井深2994.14m,因一档链条断,将钻具上提21m,检修链条,未及时下放活动。
待链条接好后,上提钻具由原悬重840KN提至1200KN下放到零。
循环过程发现泵压由16Mpa降至8Mpa.3、事故处理过程(1) 注入解卡剂40M3替钻井夜时,泵压由12Mpa降至10Mpa。
15分钟后发现井口有解卡剂迫出,判断是钻具剌漏,使循环短路,经测试剌漏位置在1530m。
(2) 原钻具倒扣一次倒出钻杆1651.80m,将剌漏钻杆倒出。
(3) 下φ127mm公锥打捞三次,均未成功。
(4) 下φ144mm 公锥打捞,造扣后,上提1100KN,停止3分钟,悬重下降到1000KN,活动数次后,恢复到原悬重840KN。
开泵循环,泵压正常,事故解除。
4、分析意见(1) 在循环钻井液时,已经发现泵压由16Mpa降到8Mpa,如地面无问题,那肯定是钻具剌漏,短路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注解卡剂纯粹多此一举,而应测一个循环周,确实钻具剌漏位置,然后倒扣或爆炸松扣,将钻具起出。
(2) 本井下三次φ127mm公锥打捞无效,而下φ114mm公锥却一次成功,这就说明该井队对鱼顶情况根本不明,接头水眼尺寸不知道,所以加犯三次同样错误。
例二,大港油田B15-2井1、基础资料(1) 表层套管:φ339.7mm;下入深度202.10m。
(2) 裸眼:钻头直径:φ311.10mm;钻深1939m。
(3) 钻具结构:φ311.10mm钻头+φ310mm 扶正器1.85m+φ203mm 钻铤8.73m+φ310mm扶正器1.32m+φ198mm无磁钻铤8.61m+φ310mm 扶正器1.87m+φ203mm钻铤26.25m+φ178mm钻铤104.81m+φ127mm钻杆1771.64m。
钻井队卡钻事故检讨书
![钻井队卡钻事故检讨书](https://img.taocdn.com/s3/m/be72d94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4.png)
我作为钻井队的一员,深感愧疚和自责,因为近期我队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了卡钻事故,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员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
在此,我向领导和同事们诚恳地检讨,以表达我对此事的深刻反思和诚挚的歉意。
一、事故经过2022年5月,我队在执行某油气田钻井任务时,发生了卡钻事故。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地层变化、钻井液性能不稳定等因素,导致钻头卡在井底,无法正常起拔。
事故发生后,我们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抢修,但由于各种原因,事故持续了三天三夜,最终导致钻具报废,不得不更换钻具继续钻井。
二、事故原因分析1. 事先预防不足。
在钻井前,我们未对地层变化、钻井液性能等因素进行充分调查和评估,导致在钻井过程中无法准确应对突发情况。
2. 钻井液性能不稳定。
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性能不稳定,导致钻头与井壁发生粘附,增加了卡钻风险。
3. 操作人员技能不足。
部分操作人员对钻井工艺和设备操作不熟悉,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加剧了卡钻事故的发生。
4. 安全意识淡薄。
在钻井过程中,部分员工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三、事故教训1. 加强预防意识。
在钻井前,要充分调查和评估地层变化、钻井液性能等因素,制定详细的预防措施,确保钻井安全。
2. 优化钻井液性能。
加强钻井液性能管理,确保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保持稳定,降低卡钻风险。
3. 提高操作人员技能。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钻井工艺和设备操作技能,确保操作规范。
4. 强化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操作现象。
四、整改措施1. 制定预防措施。
针对此次事故,我们制定了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对地层变化、钻井液性能等因素的调查和评估,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2)优化钻井液配方,确保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保持稳定。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加强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钻井工艺和设备操作技能。
经验分享-某钻井队起重事故精要
![经验分享-某钻井队起重事故精要](https://img.taocdn.com/s3/m/b9c6e9e6a300a6c30d229fac.png)
精品资料
3. 严格落实搬迁作业前的安全分析会议。在 作业施工前,必须以班组为单位召开安全分析会议 。负责带队人员要组织作业人员进行风险识别,讨 论风险削减措施,针对起吊作业等关键环节要全面 识别风险,制定有可操作性的消减措施,并督促严 格落实。作业前,要确认作业人员对安全措施接受 和明确后,再组织作业。
3
精品资料
此时,工程一班座岗工余勇勇、副司钻 张旭东在柴油机右侧,外钳工田元国在柴油 机左前侧、井架工梁宁在柴油机左后侧挂绳 套。当四人还未将绳套完全挂好时,吊车司 机发现吊钩在柴油机上方有些偏左,就稍稍 向右移动了扒杆,在移动扒杆时,吊钩带动 绳套收紧,将正在挂绳套的井架工梁宁左手 大拇指夹在绳套与柴油机底座吊耳之间,造 成(zào chénɡ)其左手大拇指近节粉碎性骨 折的人员伤害事故。 4
经验分享-某钻井队起重事故
安全(ānquán)经验分享 某钻井队起重伤害事故
二○一一年四月
2
精品资料
一、事故(shìgù)案例 2011年3月31日,某钻井队开始进行从甲地至
乙井场的搬迁作业。7:30吊车到位后,钻井队副 队长杨言组织(zǔzhī)召开了作业前现场安全会并进 行分工,14:40,由于1#柴油机阻挡了车辆通道, 要对其进行起吊移位。副队长杨言负责吊装指挥, 司索人员将一付4根长7米的7/8″钢丝绳套挂到吊车 大钩上,并指挥吊车将游车大钩移至柴油机上方约 6.5米的位置后,吊车停歇并等待人员挂好钢丝绳套 。
精品资料
二、事故现场模拟(mónǐ)照 片
(一)事故现场概貌(gàimào)
伤者
5
精品资料
(二)梁宁挂绳套(shénɡ tào)时手势位置
伤者
6
精品资料
(三)吊钩 (diào ɡōu)向
探究钻井卡钻事故
![探究钻井卡钻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1e08491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0.png)
钻卡事故探讨
钻井卡钻事故是钻井施工中最常见、最易发生的井下工程事故。
几千米长的钻具在井内工作时,常因井壁掉块、由于坍塌或粘附,钻
具失去了移动自由,由此可能会发生钻具不能上提、不能下放或不能
转动的现象,称之为钻井的卡钻事故。
钻井的卡钻事故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和最容易发生的卡钻事故
是钻井卡钻。
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因井壁上的泥饼对井下钻具产生很大的吸附力,随着钻具的加长,吸附力不断增大,此时,如果钻井液的性能不好、钻井措施或施工操作不当则可能发生黏吸卡钻事故。
钻井黏吸卡
钻事故的一般规律是:钻井的裸眼(钻柱与井壁直接接触时)井段越长,钻井液的性能不好或泥饼质量差,泥浆柱的压力大于地层压力的值越大,或者当钻具长时间不工作时,容易发生卡钻事故。
发生事故后,钻井的正常工作就无法进行,必须抓紧时间进行处理。
目前发生黏吸卡钻事故后,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向井内注入特
殊的解堵剂来缓解事故。
若不能进行钻井液循环或发生其他的卡钻事
故时,事故处理的难度就要大些,处理不好还会造成工程井报废。
钻井卡钻事故原因以及案例资料
![钻井卡钻事故原因以及案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084e105ccbff121dd368346.png)
浅析钻井卡钻事故原因以及处理实例姓名:班级:学号:序号:指导教师:日期:摘要钻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钻具陷在井内不能自由活动的现象,称为卡钻。
主要有键槽卡钻、沉砂卡钻、井塌卡钻、压差卡钻、缩径卡钻、落物卡钻、砂桥卡钻、泥包卡钻及钻具脱落下顿卡钻等。
地层构造情况、钻井液性能不良、操作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卡钻,必须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有效的解卡。
一丶卡钻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1)键槽卡钻:多发生在硬地层中,井斜或方位变化大,形成了狗腿的地方。
钻进时,钻柱紧靠狗腿段旋转,起下钻时钻柱在狗腿井段上下拉刮,在井壁上磨出一条键槽,起钻时钻头拉入键槽底部被卡住。
键槽卡钻特征是下钻不遇阻,钻进正常,泵压也正常,但起钻到狗腿处常遇卡。
随着井深的增加而愈加严重;能下放但不能上提,严重时可能卡死。
预防键槽卡钻的发生,首先得确保井眼质量,避免出现大斜度狗腿段;起钻时或再次下钻时应在键槽井段反复划眼,及时破坏键槽,并在起钻到键槽井段时要低速慢起,平稳操作,严禁使用高速起钻。
(2)沉砂卡钻:在使用粘度小、切力小的钻井液钻进时,由于其悬浮携带岩屑的能力差,稍一停泵岩屑就会沉下来,停泵时间越长,沉砂就越多,严重时可能造成下沉的岩砂堵死环空,埋住钻头与部分钻柱,形成卡钻。
此时若开泵过猛还会憋漏地层,或卡的更紧。
沉砂卡钻的表现是:重新开泵循环,泵压很高或憋泵;上提遇卡,下放遇阻且钻具的上提下放越来越困难,转动时阻力很大甚至不能转动。
其表现是接单根或起钻卸开立柱后,钻井液喷势很大。
为了预防沉砂卡钻,应确保钻井液的性能满足清岩和悬浮岩屑的要求,随时做好设备和循环系统的检查维护,在因故停止钻进时,避免停止井内循环;缩短接单根时间,在发现泵压升高及岩屑返出量较小时要控制钻速,加大排量洗井,停泵前要将钻具提离井底并随时活动钻具。
(3)井塌卡钻:在吸水膨胀的泥、页岩,胶结不好的砾岩砂岩等地层,在钻进或划眼过程中发生较多。
主要原因是由于钻井液的失水量较大,浸泡地层的时间较长;钻井液密度小,或起钻未及时灌钻井液以及抽吸作用使井壁产生坍塌而造成卡钻。
5分钟事故警示经验分享(钻井)
![5分钟事故警示经验分享(钻井)](https://img.taocdn.com/s3/m/3282c1023c1ec5da50e270d8.png)
事故警示经验分享案例1 刹把击中头部致人死亡一、事故经过:某年1月12日0:13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接单根作业,当班学习副司钻罗某操作刹把,上提方钻杆过程中将大方瓦带出,罗某即下放钻具,由于下放速度过快,猛压刹把,同时强挂低速离合器,刹把弹起击中罗某右面部太阳穴,罗倒地死亡。
二、事故原因:1、罗某的安全意识差,操作刹把姿势违反SY5974-94《钻井作业安全规程》要求操作刹把时身体直立,距刹把0.3米的规定。
2、井队执行制度不严,管理不到位,司钻擅离岗位,学习副司钻操作刹把时未在场监护。
3、井队设备管理混乱,大方瓦未上锁销,绞车平衡梁中心销子磨损严重。
三、教训和防范措施:1、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增强员工执行各项制度的自觉性。
2、严格执行《钻井作业安全规程》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3、不断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从本质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案例2 违章移动清洗机造成触电死亡一、事故经过:某年7月10:05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正常钻进时,当班外钳工黄某和张某一同在振动筛处搞卫生。
黄某先将移动式水压清洗机从一号泥浆泵尾部的地面上拉至钻机水柜外的地面处,然后用水枪冲洗振动筛,张某用棉纱擦洗振动筛,并由钻工胡某在双联泵处负责开关电源及监护。
黄某在冲洗设备过程中,为便于冲洗振动筛的各个部位,手握水枪,反复拉动高压水管线以便移动水压清洗机,导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左橡胶轮掉落,胶轮外侧铁夹板正好压住移动式水压清洗机电源线(中型橡套移动电缆)。
在清洗过程中,因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在工作运转中不停抖动,致使该滚轮外侧铁夹板外缘与电源线形成抖动切割状态,进而磨破电源线的防护层和绝缘层产生漏电,电源经过铁夹板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至高压水管线金属网传输至水枪,黄某被触电击倒。
监护人胡某见状立即急跑到配电房关闭电源,黄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违章操作:使用过程中未停机移动水压清洗机,而用拉动高压水管线来移动水压清洗机。
安全经验分享1
![安全经验分享1](https://img.taocdn.com/s3/m/8c3f3ba10029bd64783e2cf5.png)
安全经验分享1——钻井井架拆卸作业
事件日期
2007年元月
事件地点
苏丹5A区
事件描述
长城钻井公司苏丹项目GWXXX队在5A区一口井完井后,进行井架拆卸作业。
一名苏丹井架工在放倒的井架上负责用大锤砸出井架两节之间的连接销子。
由于吊车没有把井架吊平以及销子本身变形,致使销子和井架连接太紧。
当苏丹雇员销子下砸到没入井架连接耳板孔时,销子没有像往常一样掉落下来,而是卡住了。
这时,另一个苏丹雇员找到一个细的铁棒来垫着继续下砸被卡住的销子。
中方司钻反对这种办法,正在和吊车司机联系吊车调整井架位置。
结果苏丹井架工一锤子砸下去,垫着的细铁棒斜着飞出落击中了在旁边指挥的中方司钻的脸上,造成脸部皮肤被砸裂出一处三公分的口子。
事件发生后中方司钻备送营地找医生检查急救处理,幸好中方司钻只是皮肤外伤,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没有造成大的伤害。
事件原因
1、井架拆卸过程中,中方司钻指挥不当,而且站的位置上方井架离雇员工作处过近。
2、中方人员和苏丹雇员之间语言沟通困难,中方人员的指挥意图没有被当地雇员完全理解。
3、苏丹雇员的操作技能较低,遇到问题应变能力差。
4、没有进行安全风险分析,盲目操作。
经验教训
钻井作业的各个工序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只有加强职工培训和安全生产监督、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才能避免事故和风险的发生。
石油钻井100安全经验分享案例.(DOC)
![石油钻井100安全经验分享案例.(DOC)](https://img.taocdn.com/s3/m/359b4b6d7fd5360cba1adb52.png)
100例事故案例案例1 刹把击中头部致人死亡一、事故经过:某年1月12日0:13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接单根作业,当班学习副司钻罗某操作刹把,上提方钻杆过程中将大方瓦带出,罗某即下放钻具,由于下放速度过快,猛压刹把,同时强挂低速离合器,刹把弹起击中罗某右面部太阳穴,罗倒地死亡。
二、事故原因:1、罗某的安全意识差,操作刹把姿势违反SY5974-94《钻井作业安全规程》要求操作刹把时身体直立,距刹把0.3米的规定。
2、井队执行制度不严,管理不到位,司钻擅离岗位,学习副司钻操作刹把时未在场监护。
3、井队设备管理混乱,大方瓦未上锁销,绞车平衡梁中心销子磨损严重。
三、教训和防范措施:1、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增强员工执行各项制度的自觉性。
2、严格执行《钻井作业安全规程》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3、不断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从本质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案例2 违章移动清洗机造成触电死亡一、事故经过:某年7月10:05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正常钻进时,当班外钳工黄某和张某一同在振动筛处搞卫生。
黄某先将移动式水压清洗机从一号泥浆泵尾部的地面上拉至钻机水柜外的地面处,然后用水枪冲洗振动筛,张某用棉纱擦洗振动筛,并由钻工胡某在双联泵处负责开关电源及监护。
黄某在冲洗设备过程中,为便于冲洗振动筛的各个部位,手握水枪,反复拉动高压水管线以便移动水压清洗机,导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左橡胶轮掉落,胶轮外侧铁夹板正好压住移动式水压清洗机电源线(中型橡套移动电缆)。
在清洗过程中,因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在工作运转中不停抖动,致使该滚轮外侧铁夹板外缘与电源线形成抖动切割状态,进而磨破电源线的防护层和绝缘层产生漏电,电源经过铁夹板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至高压水管线金属网传输至水枪,黄某被触电击倒。
监护人胡某见状立即急跑到配电房关闭电源,黄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违章操作:使用过程中未停机移动水压清洗机,而用拉动高压水管线来移动水压清洗机。
卡钻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
![卡钻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2b6ef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c.png)
卡钻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卡钻事故是指在钻井作业中出现卡钻现象,即钻杆或其他工具卡住无法继续下入或提出井口的情况。
卡钻事故可能导致生产停工、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因此对卡钻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卡钻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井壁失稳:井壁的稳定性是钻井作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井壁不稳定,容易造成井壁塌方、孔壁开裂等问题,导致钻杆卡钻。
井壁失稳的原因可能包括地质条件不好、井眼不足、地层水压过高等。
2.井筒过窄:当井筒直径过小时,钻杆容易卡在井筒内无法移动。
井筒过窄的原因可能包括工程设计不当、沉积物、钻屑等杂质堆积在井筒中等。
3.钻杆弯曲或损坏:钻杆的弯曲或损坏会导致其无法顺利下入或提出井口,从而造成卡钻事故。
钻杆弯曲或损坏的原因可能包括操作不当、材料质量不良、工作环境复杂等。
4.钻井液性能不好:钻井液的性能直接影响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如果钻井液的流变性能不好,容易造成钻屑无法快速排除,从而导致钻杆卡钻。
钻井液性能不好的原因可能包括配方不当、浓度过高或过低、污染等。
5.井口操作不当:井口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钻杆卡钻。
例如,钻杆下入或出井时速度过快、钻杆与井壁摩擦等。
针对卡钻事故的处理措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但一般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综合分析:针对卡钻事故,需要综合分析具体原因,了解作业环节、操作过程以及工作条件等因素,找出造成卡钻的主要原因。
2.紧急处理:一旦发生卡钻事故,需要立即停止钻井作业,采取紧急措施,保护钻杆和井眼不受更多损害。
同时保证人员安全,做好事故现场的救援和处理工作。
3.采取措施解除卡钻: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解除卡钻。
例如,可以使用钻杆打击、旋转、拉伸或振动等方法来解除卡钻;也可以使用卸重器、撤框器等专业工具来解除卡钻。
4.防止再次发生:事故处理完毕后,需要对钻井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加强工艺管理、提高作业操作标准、改进工作设备等,从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交通安全经验分享小案例(优秀10篇)
![交通安全经验分享小案例(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7182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7.png)
交通安全经验分享小案例(优秀10篇)安全经验分享案例篇一一、事故经过某某年11月15日,某钻井队承钻的某井在钻至井深5342米时,10:50,卸方钻杆入大鼠洞后,用吊卡先起出一根5″某18°斜坡钻杆倒入小鼠洞,11时02分开始起钻杆立柱,此时悬重153吨(吊卡承载141吨,指重表调悬重12吨),当吊卡缓慢起离转盘面高度约为1米左右时,5″某18°斜坡吊卡旋转销子处小合门根部突然断开(销子完好,未断),断开的小合门飞向井架右边击打在靠立管处的井架工字钢横拉梁上,钻具顿入井内,突然失重的游车、大钩及吊环、吊卡剧烈摆动。
摆动的吊卡将在井口刮钻杆上泥浆的钻工李某的安全帽打打烂,将李某右面颧骨及右眼击伤,造成李某面部右侧颧骨、弓骨骨折,右眼眶外侧壁骨折,右眼眶上下壁骨折右眼眶内充洫,右眼球受压变形。
二、事故原因:1、斜坡吊卡未进行安全性能检测,承载能力不足。
2、起钻前未对井口工具进行认真的检查。
3、安全意识淡薄,执行操作规程不严格。
三、教训及防范措施:1、定期对关键设备进行安全性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其使用条件。
2、设备、设施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认真的检查,确保不使用带“病”设备、工具和防护设施。
3、钻台作业时注意站位恰当,随时注意周围环境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作出及时反应。
安全经验分享案例篇二一、事故经过:某某年x月x日13:30左右,某井安装泥浆液气分离器,黄某负责安装泥浆液气分离器高压软管,当他身体下蹲后站起来时,头部左侧碰击在液气分离器小平台钢板边缘上,造成一长约7cm的伤口。
二、事故原因:1、黄某安全意识差,作业时未按规定戴好安全帽。
2、黄某在作业时不注意对作业场所环境情况的了解,未采取相应的规避风险的措施。
三、教训和防范措施:1、作业时按规定穿戴齐全劳动保护用品。
2、作业过程中注意周围环境可能带来的危险,作好事故防范工作。
安全经验分享案例篇三一、事故经过:某某年x月x日18:35左右,某钻井队正在进行搬家安装,安排何某与其它人员拆吊钻机中间轴,吊车将中间轴移动一段距离后下放钢丝绳,准备重新移动钢丝绳子的位置再次起吊,下放的两根钢丝绳失去拉力后,自然旋转绞在一起,正好将去移动钢丝绳的何某右手中指指尖夹住,何某顺势一拔,钢丝绳将何某中指末节扯掉。
钻井卡钻事故原因以及案例资料
![钻井卡钻事故原因以及案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763c5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0.png)
钻井卡钻事故原因以及案例资料钻井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钻井事故的原因可能是人为因素,也可能是设备故障或其他外部因素引起的。
以下将介绍钻井事故的一些常见原因和相关的案例资料。
1.人为因素:-错误操作: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是引起钻井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不正确地启动或停止设备,忽略警告信号或操作程序。
-疏忽和不负责任:一些工作人员可能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任务的重要性缺乏意识,从而引发事故。
-训练不足:缺乏适当的培训和教育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对钻井设备和程序不熟悉,无法应对意外情况。
-管理失误:管理人员的决策和指导不当也可能导致钻井事故的发生,例如疏忽安全检查、缺乏有效的沟通等。
2.设备故障:-设备老化和磨损:钻井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机械故障和部件失效。
-设备设计缺陷:一些钻井设备的设计存在缺陷,例如容易泄漏,难以维修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维护不当:缺乏定期维护或不正确的维护措施可能导致钻井设备的故障。
-新设备使用不规范:对于新引进的设备,缺乏正确的操作和使用指南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和事故。
3.外部因素:-天气条件:恶劣天气条件如风暴、冰冻等可能对钻井作业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
-地质条件:地下结构不稳定、地下气体泄漏等地质条件也可能导致钻井事故。
以下是一些钻井事故的案例资料:1.2005年,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口正在进行钻井作业的油井发生意外喷漏,14名工人因此丧生。
事故原因是装置连杆连接处的脱节导致油井压力失控。
2.2024年,墨西哥:一口在墨西哥湾进行钻井的井架发生爆炸和火灾,导致11名工人遇难。
事故原因是油井压力失控,引发了爆炸和火灾。
3.2024年,中国江苏省:一口正在进行钻井作业的井发生塌陷,导致4名工人被困井下。
经过近30小时的紧急救援,3名工人安全获救,1名工人不幸丧生。
事故原因是井下地质条件没有得到充分评估和预警。
4.2024年,印度:一口正在进行钻井作业的油井发生井喷,导致25名工人被杀。
安全经验分享案例4篇
![安全经验分享案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c3fd1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b.png)
安全经验分享案例4篇安全经验分享案例篇一一、事故经过:**年3月19日22:00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爆炸松扣后的起钻作业,因扣太紧,起钻过程中一直用3/4钢丝绳作猫头绳卸扣。
司钻既操作刹把又操作猫头,在卸第29柱钻具时,猫头上缠了八圈钢丝绳将扣卸松,操作外钳的副司钻发现猫头上的钢丝绳缠乱,立即告诉司钻,司钻回了两圈后,左手扶猫头绳,右手去摘气门时钢丝绳拉断,钳头打在司钻右胸及右膀上,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队伍管理混乱,劳动力组织不合理,司钻既操作刹把又擅离岗位去操作猫头。
2、特殊情况下用钢丝绳作猫头绳卸扣时安全措施不完善。
三、教训和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禁止窜岗乱岗。
2、用钢丝绳作猫头绳卸扣时必须细心操作,集中精力,制定相应安全防范措施。
安全经验分享案例篇二一、事故经过:**年7月8日某井循环后准备起钻,4名钻工在卸方钻杆入鼠洞过程中,学习副司钻李某正对方钻杆将方钻杆推向鼠洞,当方钻杆下部接头放在鼠洞边缘而未进鼠洞时,其余人员松手,致使方钻杆滑落后将李某撞向转盘,致使李某右脚夹在井口吊卡与方钻杆之间,造成李某右腿腓骨开放性骨折。
二、事故原因:1、李某作业过程中站位不正确。
2、作业人员相互配合不协调,行动不一致。
三、教训及防范措施:1、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钻井安全操作规程,方钻杆入鼠洞时不能站于方钻杆移动的正方向。
2、岗位作业人员加强相互配合。
安全经验分享案例篇三一、事故经过:**年6月19日16:00至24:00班进行检修泥浆泵工作,司钻带领3名钻工进行换2号泥浆泵活塞作业,把活塞卸下后,司钻上钻台准备合气开关转动泵来顶装活塞,转动前司钻鸣了三声喇叭,看见其中2人已离开泥浆泵,于是合上气开关,同时一钻工用撬杠伸入运转着的泵内,企图助一臂之力,瞬间,刚伸入泵内的撬杠就飞出来,将该钻工甩在2号柴油机的万向轴护罩上,右大腿上部股骨担断,左腿上部趾骨打伤,头部甩伤。
二、事故原因:1、违章操作,用合泵的方法来顶活塞;2、伤者安全意识淡薄,用撬杠伸入运转的泵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井队放井架遇卡事件经过
克拉玛依项目部 2011.2.28
精选版
1
2010年12月底,某井队ZJ50机械钻机在放井架过 程中发生起放井架大绳脱出右侧底座导向滑轮,滑轮 缘和支承座严重挤压造成大绳变形和断丝,现场发现 及时并制止,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精选版
2
一、事件发生经过
当日13:00时,钻井队按照正常起放井架作业程序进 行放井架作业,岗位检查、召开安全会议,安排干部监督 和岗位监护作业,队长负责放井架指挥,副队长负责监护 司钻操作和钻台监督观察。现场按照队长指令进行操作, 抓管机带动井架离开原位置,开始缓慢放行井架。
2、放井架过程对底座两侧导向滑轮应分别安排专人观 察,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指挥解决。
3、钻台监护干部和司钻要眼观八方,特别是绞车滚筒 和滑轮工作情况,要消除麻癖思想。
精选版
9
四、防范措施和改进方法
公司尚有8部同类型钻机,操作或监护不到位很有可能 出现此类事故,因此,各井队要接受事故教训,高度重视 放井架过程中设备设施的检查、保养和监护,岗位人员要 正确站位观察。
精选版
3
当井架放行到距垂直约30度角度时,现场监督人员 观察发现司钻对面底座滑轮井架大绳滑出轮槽,迅速 通知队长叫停操作。检查发现井架大绳卡入滑轮缘和 支承座间隙,挤压大绳,造成不同程度变形和断丝, 严重处钢丝绳伤害深度达到直径的1/2。后经现场技术
咨询和分析,采取稳妥安全的方法将井架拉回原位,井队
精选版
7
二、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次要原因: ·大型施工干部监督和施工观察要求不到位 ·操作岗位检查马虎,责任心不强 ·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员工安全意识松懈
精选版
8
三、事件教训
1、此类钻机底座导向滑轮笨重,润滑不良增大阻力, 加之司钻操做不稳定,大绳出现抖动,就有可能发生卡绳 事件,所以要保持良好润滑和稳定操作。
通过观察发现,该滑轮滑轮缘与滑轮轴支撑架底部间隙 过大,易发生大绳出槽现象,建议公司针对此问题进行调 研分析,设计和安装钢丝绳防卡挡块,从根本上解决该滑 轮钢丝绳出现跳槽卡槽问题。
精选版
10
放置井架大绳滑轮防跳槽挡块,消除此类问题
精选版
11
谢谢大家
精选版
12
更换起放井架大绳后重新平稳将井架放倒,避免一次井 架摔落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精选版
4
放井架施工叫停位置 滑轮大绳跳槽卡位状况
精选版
5
井架大绳滑轮跳槽卡位状况
精选版
6
二、事件发生原因分析 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主要原因: ·司钻操作不稳,钢丝绳发生跳动诱发出槽 ·寒冷天气影响钻井大绳润滑,转动生硬 ·操作岗位、井队干部要害部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护不到位 ·司钻和抓管机手带井架操作配合不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