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节选)教学的案例探讨
9《老人与海(节选)》(教案)【新教材】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分析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节选,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人物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目标:一、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二、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三、解读小说的情节安排和叙事手法。
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一、海明威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二、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分析。
三、小说的情节安排和叙事手法解读。
教学难点:一、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二、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一、教材《老人与海》节选。
二、相关资料关于海明威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节选的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小说节选,理解故事情节。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
三、主题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如勇气、毅力、尊严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 学生进行主题写作,总结自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四、叙事手法解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叙事手法,如第一人称叙述、简洁的语言等。
2. 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叙事手法,讨论其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影响。
3. 学生进行叙事手法写作,分析小说中的叙事手法及其作用。
五、批判性思维训练(10分钟)1. 教师提出关于小说艺术特色的批判性思考问题,如“小说中的简洁语言如何增强故事的感染力?”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3.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批判性思维写作。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小说主题演讲或写作比赛,鼓励学生深入挖掘小说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9《老人与海(节选)》(教案)-【新教材】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教材定位】《老人与海(节选)》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九篇文章,这篇小说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
一个孤单的老人,面对险恶的大海,力量对比是悬殊的,结果似乎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小说却通过接踵而至的搏斗,展现出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要围绕老人这一失败英雄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体会小说所赞颂的“人的灵魂的尊严”。
在品读老人与鲨鱼五个回合的搏斗中,体会海明威凝练而精当的语言。
同时,找出老人的内心独白,体会其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以及揭示的主旨。
【素养目标】1.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了解小说梗概,把握小说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3.分析选段的艺术手法,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
4.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探讨作品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当现实的狂风骤雨猛烈的吹打着我们的生活之时,当为了生计,我们不得不乘风踏浪,扬帆远航之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姿态面对风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起寻找答案。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海明威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
参加过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后返美定居。
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晚年身患重病,精神抑郁,1961年开枪自杀。
2.创作背景《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
10《老人与海 》(节选)(教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10课老人与海(节选)(教案)1.了解海明威生平及其作品,了解时代背景。
2.把握小说主要内容,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分析选段的艺术手法,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
4.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抗争精神。
2课时圣地亚哥的赞歌一个渔夫,一张帆船,84天苍茫大海上的漂泊,拼搏后的机遇在叹息声中消逝,他是海上的浪花,巨澜的潮起潮落叠出了他人生的惊心动魄;他是苍穹的雄鹰,辽阔的大海乘风破浪涌出了他生命的壮志凌云。
风雨兼程,千百辗转,经历了地狱般的磨炼,即使空手而归,也创造出世间绝唱。
《老人与海》讲一个年迈的古巴渔夫在大西洋里和一条大鱼搏斗,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作家在一篇渔猎故事的框架中,生动地展现出人的命运。
它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
故事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在我们眼前渐渐展开,一个个富有活力的细节积累起来,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能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生平:海明威(1899—1961),出生于芝加哥,美国记者、作家,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1954年,凭借《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成就:“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他创造了一种简洁流畅、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情景导入作者简介教学过程作者作品清新洗练的文体,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在欧美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代表作品:中篇小说《老人与海》,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老人与海》内容介绍《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
主角人物是一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男孩。
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英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九课《老人与海(节选)》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九课《老人与海(节选)》教案及知识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老人与海(节选)》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习人物形象、情境描写及语言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3.培养学生分析文本、把握文本中深层含义的能力。
4.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增强其文艺修养和人生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老人与海(节选)》中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语言特点。
2.理解并分析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及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1.理解并分析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2.掌握故事的主题和寓意,结合自身体会进行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老人与海(节选)》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习部分(45分钟)(1)学习人物形象•着眼于主人公“老人”,了解其性格特点、职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着眼于老人与海的关系,了解老人的情感波动,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内心变化。
(2)学习情境描写•着眼于环境描写的情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思想。
(3)学习语言技巧•着眼于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对称等等语言特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
3.交流沟通(2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带领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感受和体验。
引导学生对故事的情感进行深一层的升华。
4.思考总结(20分钟)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和引导下,完成对故事的深入探讨,对作者的写作思想进行分析和总结。
学生可以就故事的人物形象、情境描写和语言技巧等方面进行思考总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故事的主题和寓意进行总结。
四、教学评估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和教学结束时,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调研和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和主动性,评估学生对于《老人与海(节选)》教材内容的理解。
五、拓展阅读1.《老人与海》原著2.《百年孤独》3.《围城》六、教学反思对于《老人与海(节选)》这样的课文,除了教授故事的背景、情节以及分析文本,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读。
10《老人与海》(节选)教学方案(一)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10《老人与海》(节选)教学方案(一)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老人与海》(节选)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梳理故事情节,理清文章思路。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文中的内心独白,借助内心独白分析人物形象,并体会内心独白的作用。
3.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并把握文章主旨。
4.培养学生不屈服于命运,凭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环境中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关注文中的内心独白,借助内心独白分析人物形象,并体会内心独白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并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本科预习学案。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师出示文字:①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②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③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
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
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④运气这样东西,来起来的时候有许多不同的方式,谁能够认得出它呢?2.师:这些句子,都出自一部名著,那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人与海》(节选),感受这部作品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1.前情提要:渔民圣地亚哥老了,运气也糟透了。
他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好不容易捕到了一条很大的马林鱼,可是大鱼拖着小船向北游去,老人费了很大的周折,结束了它的性命。
然后返航了。
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由此开始。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节选部分写的是老人捕获大马林鱼后在海上与鲨鱼搏斗的全过程。
3.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表格:老人在返程途中,遇到了哪几条鲨鱼?他与这些鲨鱼斗争的结果分别是什么?明确:三、具体分析1.内心独白分无声的心理活动和有声的语言描写两种,文中有大量的圣地亚哥的内心独白,请你找出来,并说说,从中可以看出圣地亚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在书中空白处作旁批。
《老人与海(节选)》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0.《老人与海(节选)》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老人与海(节选)—从海明威的小说中看冰山理论的运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冰山理论。
掌握冰山理论在海明威小说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对冰山理论的理解。
【设计意图】本课意在从海明威的小说中看冰山理论的运用。
冰山原则体现在其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描写、语言风格、多元主题等方方面面,但由于课堂容量有限,这节课只以《老人与海》为例,解读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教学过程】:介绍冰山理论。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最早在《午夜之死》中提出。
他写道:“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会强烈的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写出来似的。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埋藏在文字之中,使情感充沛却不易显现,思想隐含深沉却不晦涩,让读者自己挖掘冰山下面的东西。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
二、以《老人与海》为例,来看看海明威是如何纯熟运用“冰山原则”的。
(一)冰山上的八分之一1、真实的故事改编《老人与海》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1930年,他曾救起在暴风雨中遇险的海明威,从此以后,两人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36年,富恩斯特出海捕到一条很大的鱼,但因为鱼太大了,他在返程的途中被鲨鱼袭击,回来后只剩下一副骨架。
同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报道了此事,并给他留下了深深地触动,他坚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小说素材,但他迟迟无法动笔。
直至1951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终于一气呵成地写下了惊世骇俗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情节故事非常简单,就如同那冰山上露出的八分之一一般,主要讲述了20世纪中叶的古巴,有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人出海远航,久久无法捕到理想中的鱼,终于在第85天的时候掉到一条身长18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经历和主要作品。
2.梳理情节,了解小说主要内容。
3.通过情节和动作、细节描写分析老人的形象特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知人论世海明威(18997961),美国小说家。
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经历两次飞机失事,喜欢冒险,1961年,举枪自杀。
海明威1926年发表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还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二、概述故事,梳理情节1.概述故事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背运”的老渔夫,连着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第八十五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了一条身长十八尺(5.48米)、体重一千五百磅(680公斤)的、比自己小船还要大的马林鱼。
然而却在回程途中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
最终,老人拖回家的是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本文节选的就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与之搏斗并回到渔港的部分。
2.情节梳理三、分析人物,总结特点1.通过品析每个回合的动作、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第一回合:用灰鳍鲨的凶狠强大来反衬圣地亚哥的无所畏惧。
第二回合:他毫不慌乱,集中力量各个击破,沉着冷静。
第三回合:老人没有硬碰硬直接干,体现了他的机智勇敢。
第四回合:在诸多不利的情况下,老人坚信能把大马林鱼带回去,体现了他的乐观坚强。
第五回合:即便明白搏斗也是徒劳,仍不顾一切地去搏斗,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特点。
2.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①人物形象在情节发展中逐步展现。
②人物形象在情节中逐渐丰满立体。
3总结人物形象特点。
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勇毅智慧,永不放弃,永不言败附:课堂答疑1、题目《老人与海》,而文中主要写的是“老人与鱼”,为何不以《老人与鱼》为标题?“海”极富生命力,但也非常残酷,是大自然的代表;老人则象征着衰老、死亡、弱小、不堪一击,在大自然面前极其渺小。
试论《老人与海》(节选)教学的案例探讨
试论《老人与海》(节选)教学的案例探讨【课堂回放】《老人与海》(节选)教学实录一、导入及情节梳理师:我知道,很多同学都看过电影《英雄》,难以忘记其中为刺秦目标而奋斗的三位英雄:长空、残剑和无名。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下面请谈谈你们心中的英雄形象。
生:士为知己者死,只身赴秦,有勇有谋。
如战国荆轲。
生: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情的人。
如感动中国的普通人士。
生: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如梁山好汉。
生:不以成败论英雄。
刘邦和项羽都是英雄。
生:为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
如高中的我们。
师:说得都很好。
英雄要勇敢和坚强,为目标永远努力,无畏挫折。
每个人心中英雄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那么,海明威笔下的渔夫桑地亚哥老人是否符合你对英雄的定义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老人与海》。
(板书)师: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结尾部分。
昨天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已经初步了解了小说的情节。
现在大家每6人为一小组,探讨屏幕上的学习任务。
1.描述故事概况,总结老人与鲨鱼的斗争经过。
2.试着概括一下老人的形象特点。
3.你从文本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走动询问小组的学习情况。
5分钟。
)师:谁先来描述故事概况?生:老渔夫桑地亚哥一天出远海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意料不到的是,在老人要把大鱼拖回去的过程中,大批的鲨鱼被吸引而来,争吃拖在船尾的大鱼。
已经筋疲力尽的老人竭尽全力与鲨鱼搏斗,那条大鱼仍旧被成群的鱼咬得只剩下一副空空的骨架。
最后,老人把这副巨大的骨架拖回了岸边。
师:老人与鲨鱼斗争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生:课文写了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斗争。
第一次:用鱼叉、绳子老人手受伤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第二次:刀子、桨老人手伤严重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第三次:刀子、桨手淌血鱼半个身子被咬烂第四次:短棍手痛得厉害鱼的半个身子都给咬烂了第五次:短棍、舵把极为疲乏大马林鱼仅剩残骸(生答完师投影显示)二、人物形象分析师:两位同学任务完成得很好,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故事的情节。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0《老人与海(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0《老人与海(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思路,把握人物圣地硬汉形象2.学习老人勇敢、顽强、永不服输的英雄主义精神,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学情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是外国小说单元,《老人与海》是本单元的第九课,属于一篇略读课文,是海明威的最后一部也是最好的一部同名作品的节选,比较长,拟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用1-2课时完成。
正处于十五六岁的高一学生,是伴随着电视、网络、潮流长大的,他们的内心比较脆弱,不能很好理解外国作品中所赞扬的个人英雄主义。
对于一部激励了几代人奋斗不息的文学作品,我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从海明威充满魅力的文字中获取人生拼搏的力量,希望学生能够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去品味人生,直面生活,直面困境。
教学重难点:1、分析主人公的矛盾性格,认识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
2、探求小说的精神世界,感受并学习主人公永不言败的精神。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老人与海有一位作家,他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一个空前的记录——在刚出版的48小时内竟卖出了530万册的销量,并在1954年,凭借这本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他也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他是?这部作品是?活动2检查预习(1)梳理情节,完成下表。
教师小结: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归航途中,老人与鲨鱼勇敢地搏斗了五个回合。
依据这五个回合,可以把课文分为五个部分。
活动3分析人物形象(1)你认为桑地亚哥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的?(学生自由发言,成理即可)(2)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桑迪亚哥最为典型。
请在课文中找出可以用来概括这类硬汉性格特点的一句话。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句话,课文第12段,“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背诵并谈自己的理解)(3)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老人有没有后悔过、动摇过?(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依据并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讨论并总结)活动4辩证看待成败(1)最后,老人拖着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回到了家,那么你认为老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引导归纳)(2)学习本课后,从这位老人身上,你获得了那些感悟和启示,写颁奖词(学生展示感悟成果,教师小结并出优秀示例)教师总结:“大马林,海里鲨,敌友分明,人生没有失败;小男孩,梦中狮,身心不老,生活只需坚强。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素养目标】1.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了解小说梗概,把握小说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3.分析选段的艺术手法,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
4.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探讨作品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当现实的狂风骤雨猛烈的吹打着我们的生活之时,当为了生计,我们不得不乘风踏浪,扬帆远航之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姿态面对风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起寻找答案。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
参加过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后返美定居。
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晚年身患重病,精神抑郁,1961年开枪自杀。
2.创作背景《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
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3.前情回顾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
重点描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九课《老人与海(节选)》教案及知识点优秀5篇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九课《老人与海(节选)》教案及知识点优秀5篇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九课《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篇一知识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能力培养目标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德育渗透目标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难点: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3.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二、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
《9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和导学案
《9 老人与海》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
2.把握人物圣地亚哥硬汉形象,体会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学习老人勇敢、顽强、永不服输的英雄主义精神,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1.把握小说情节脉络2.分析人物形象3.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意味【教学过程】一.学习导入“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二.学习任务分析(一)知识要点作家作品:海明威,美国作家、记者,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他出生于芝加哥郊区一个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作品描写西方一带迷惘、颓唐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战后青年人的幻灭感,被称为着力表现“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又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
《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海明威是个正直、严肃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既有永不服输的“硬汉”形象,同时又常常把描写“死亡”作为自己作品的主要内容。
作品围绕战争、死亡和男人的野性与英勇展开。
他创作风格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海明威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创造了一种简洁流畅、清新洗练的文体,俗称“电报式风格”。
探讨《老人与海》(节选)教学的案例-模板
探讨《老人与海》(节选)教学的案例执教者:陈应德观察者:王屹宇【课堂回放】《老人与海》(节选)教学实录一、导入及情节梳理师:我知道,很多同学都看过电影《英雄》,难以忘记其中为刺秦目标而奋斗的三位英雄:长空、残剑和无名。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下面请谈谈你们心中的英雄形象。
生:士为知己者死,只身赴秦,有勇有谋。
如战国荆轲。
生: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情的人。
如感动中国的普通人士。
生: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如梁山好汉。
生:不以成败论英雄。
刘邦和项羽都是英雄。
生:为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
如高中的我们。
师:说得都很好。
英雄要勇敢和坚强,为目标永远努力,无畏挫折。
每个人心中英雄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那么,海明威笔下的渔夫桑地亚哥老人是否符合你对英雄的定义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老人与海》。
(板书)师: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结尾部分。
昨天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已经初步了解了小说的情节。
现在大家每6人为一小组,探讨屏幕上的学习任务。
1.描述故事概况,总结老人与鲨鱼的斗争经过。
2.试着概括一下老人的形象特点。
3.你从文本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走动询问小组的学习情况。
5分钟。
)师:谁先来描述故事概况?生:老渔夫桑地亚哥一天出远海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意料不到的是,在老人要把大鱼拖回去的过程中,大批的鲨鱼被吸引而来,争吃拖在船尾的大鱼。
已经筋疲力尽的老人竭尽全力与鲨鱼搏斗,那条大鱼仍旧被成群的鱼咬得只剩下一副空空的骨架。
最后,老人把这副巨大的骨架拖回了岸边。
师:老人与鲨鱼斗争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生:课文写了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斗争。
第一次:用鱼叉、绳子老人手受伤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第二次:刀子、桨老人手伤严重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第三次:刀子、桨手淌血鱼半个身子被咬烂第四次:短棍手痛得厉害鱼的半个身子都给咬烂了第五次:短棍、舵把极为疲乏大马林鱼仅剩残骸(生答完师投影显示)二、人物形象分析师:两位同学任务完成得很好,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故事的情节。
寻找切入点,开展文本细读教学——以《老人与海(节选)》的教学为例
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在创作中力求做到用最
鼻孔里一直充斥着海水的咸腥味道;有的学生表示,
简洁的文字塑造出最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
老人在海上的经历太过惊险,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
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作品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又含
也会感到紧张和害怕;有的学生则说,老人生吃鱼肉
而不露,思想深沉却又隐而不晦。这样创作出来的作
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作
入手,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中的语句,感受作品的语言
品,教师还可以为他们布置一些任务:
特色。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都说“文如其
任务一:从攻击者、数量、作战工具及结果四个方
人”。有人说“老人”就是海明威自己,还有人说“老人
面梳理老人先后五次遭受攻击的具体情况,并将其以
教学为例,详细谈谈。
有的学生还从文中找到了“还有大海,海里有我们的
一、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细读作品
朋友,也有我们的敌人”这句话,认为这句话展现了
根据书中的阅读提示,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介绍
老人的价值观念。在他的眼中,大海中既有宝藏,又
一下节选文段之前的情节,为正式开展阅读教学作准
有危险。
备。在语文课上,
篇
25
在线课堂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两个步骤
刘
群文阅读,即将同一作者或者同一主题的文章组
红
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填写下面的表格:
合到一起进行阅读,分析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
作品:
《我的母亲》
脉络、思想情感、写作手法等。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不
作者:老舍
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加阅读量,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掌握
人物形象:母亲
3.动作:
10《老人与海(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0《老人与海(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老人与海》硬汉精神教案、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精读文段,品析关键词,把握老人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老人的人物形象。
2、探究“硬汉精神"内涵。
3、感受顽强、乐观、战胜自我的拼搏精神、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理清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是:根据心理变化过程,探究“硬汉精神”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播放视频:(1分钟)教师:提到硬汉精神,你会想到哪些词?生:……教师:海明威就被称为“文坛硬汉”,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他14 岁时走进拳击场,满脸鲜血,可是,他没有倒下;19 岁参军,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身负重伤,身上有237 块弹片,依旧没有倒下;创作中,经历无数次失败,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写下了《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经典作品;直到晚年,连续经历两次飞机失事,他都从大火中站了起来。
他以文坛硬汉著称,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是对他绝佳的诠释。
教师:打不倒的海明威的笔下,硬汉又是什么样的呢?《老人与海》中年迈的捕鱼老人圣地亚哥正在大海深处孤军奋战,内心掀起狂澜。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状态入手,解读硬汉精神。
二、谱心理曲线:上节课我们通读了全文、理清了情节,现在任务一:请跳读69-85段,结合文本说一说,你读出了“老人" 的心理。
在坐标轴中标画出老人的心理变化情况(心理词标写在图中)。
操作流程:1、朗读文段:现在你们就是老渔夫2、指生在黑板上画图,说明。
3、他生补充。
教师总结:语言、心理、动作、环境。
重压之下,老人的内心像大海一样复杂而丰富,焦虑、决心、疲惫、希望,厌倦,强硬,谱就了一段硬汉搏击命运的交响曲。
三、品硬汉精神任务二:请结合老人的心路历程,谈一谈你对硬汉精神的理解。
生1:乐观、信心,永不服输生2:顽强的意志,打不垮的精神生3:战胜自我(你和老师心有灵犀)板书:乐观、顽强、战胜自我“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
海明威《老人与海》教学案例
海明威《老人与海》教学案例海明威《老人与海》教学案例《老人与海》之所以成为海明威的巅峰之作,之所以不同于海明威其他硬汉小说,就在于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不但写了硬汉,而且通过这一硬汉讴歌了人类永恒价值。
正是这一点使得《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圣地亚哥与海明威其他小说中的硬汉有了天壤之别。
海明威《老人与海》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2、能力目标:赏析《老人与海》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把握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特点。
3、情感目标:学习老人永不屈服的精神【教学设想】《老人与海》(以下称《老》)的情节并不复杂,采用的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以心理描写为主的表现方法,这对于已习惯于读情节性很强的中国小说的高一学生来说,不仅会不容易接受它,甚至会对《老》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产生迷惑。
因此要了解《老》的伟大之处,激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讨论是较合适的教学方法。
主问题可设计为: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硬汉”形象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教学过程以教师引导、启发为主。
大体思路:梳理老人五次与鲨鱼搏斗的情景,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老人这一形象。
【教学重点】从老人五次与鲨鱼的搏斗中理解《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老》中所体现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曾有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话,“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因为这句话,一位作家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这部获奖作品对每一个人来说至今都是一本必读的书。
这部书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部书。
二、走近海明威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辉煌的一生。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老人与海(节选)》教案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人与海〔节选〕 ?一、教材分析1.课标: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同学研习外国文学名闻名篇,了解假设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育阅读国外经典作品的爱好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2.单元任务:本单元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围绕“多样的文化〞这一人文主题编选了四篇课文,它们都是具有较高文学史地位和思想文化价值的名家小说,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精华。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同学可以一窥欧洲、、拉丁美洲文学的面貌,领会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风情,感受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达成“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的语文课程目标。
3.文本分析:?老人与海?是现代小说,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成长与开展,故事情节更为跌宕变化甚至布满奇幻颜色,具有浓重的象征意味。
课文选取了老人与鲨鱼奋力激战五个回合的精彩片段,在作家精准生动、简明凝练、布满张力的表达中,故事开展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在品析小说超群的叙事技巧、精妙的细节描写和精炼的语言表达同时,更要感受其中呈现的人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目标:1、让同学明白新闻通讯与小说在表达方面的差异。
2、引领同学通过小说语言的品读与体会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951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发表后立即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了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人们对它的评价特别高,当时一个瑞典的文学院院士评价说,海明威精通现代的叙事艺术,?老人与海?是一部特别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中国闻名作家叶兆言评价海明威:一个海明威教给我的东西超过高校里全部老师教给我的学问。
这篇小说最早来自于一那么通讯报道。
1937年海明威在的一家杂志?乡绅?上发表了一那么通讯:一个老人单身在海边打渔,他钓到一条马林鱼,这条鱼拽着鱼丝拖到很远的海上,老人跟着它一天一夜,又一天一夜,最终鱼浮起在海面上,老人驾船过去绑住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课堂回放】《老人与海》(节选)教学实录一、导入及情节梳理【课堂回放】《老人与海》(节选)教学实录一、导入及情节梳理师:我知道,很多同学都看过电影《英雄》,难以忘记其中为刺秦目标而奋斗的三位英雄:长空、残剑和无名。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下面请谈谈你们心中的英雄形象。
生: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情的人。
如感动中国的普通人士。
生: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如梁山好汉。
生:不以成败论英雄。
刘邦和项羽都是英雄。
生:为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
如高中的我们。
师:说得都很好。
英雄要勇敢和坚强,为目标永远努力,无畏挫折。
每个人心中英雄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那么,海明威笔下的渔夫桑地亚哥老人是否符合你对英雄的定义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老人与海》。
(板书)师: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结尾部分。
昨天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已经初步了解了小说的情节。
现在大家每6人为一小组,探讨屏幕上的学习任务。
1.描述故事概况,总结老人与鲨鱼的斗争经过。
2.试着概括一下老人的形象特点。
3.你从文本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走动询问小组的学习情况。
5分钟。
)师:谁先来描述故事概况?生:老渔夫桑地亚哥一天出远海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意料不到的是,在老人要把大鱼拖回去的过程中,大批的鲨鱼被吸引而来,争吃拖在船尾的大鱼。
已经筋疲力尽的老人竭尽全力与鲨鱼搏斗,那条大鱼仍旧被成群的鱼咬得只剩下一副空空的骨架。
最后,老人把这副巨大的骨架拖回了岸边。
师:老人与鲨鱼斗争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生:课文写了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斗争。
第一次:用鱼叉、绳子老人手受伤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第二次:刀子、桨老人手伤严重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第三次:刀子、桨手淌血鱼半个身子被咬烂第四次:短棍手痛得厉害鱼的半个身子都给咬烂了第五次:短棍、舵把极为疲乏大马林鱼仅剩残骸(生答完师投影显示)二、人物形象分析师:两位同学任务完成得很好,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故事的情节。
下面请结合文本语句赏析老人的形象。
生:老人沉着、冷静,机智。
“他把鱼叉准备好,用绳子系住,眼眨也不眨的望着鲨鱼向前游来”,“老头儿先让它去咬那条死鱼,然后才把绑在桨上的刀扎进它的脑子”,“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
生:老人的勇敢和坚持不懈。
老人有两句话非常典型:“星鲨,来吧,星鲨”,“我要跟它们斗到死”。
师:你独具慧眼,同学们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两句话的语气。
生:第一句有挑战的意味,第二句语气坚定。
(该生表情朗读。
学生鼓掌。
)生:“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由此可以看出,老人自信、坚强。
生:老人杀死鲨鱼后,还赞美了鲨鱼并且自责过,说明他承认强者,也很善良。
师:同学们读得细致,找得全面。
下面我们来概括一下老人的形象。
生:老人是“硬汉子”的典型代表,他有着顽强、机智和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
三、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师:塑造老人形象时,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生: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小说还花了一定笔墨描写鲨鱼,从文中把这些段落语句找出来,说一下这样写的作用。
生:这是一种侧面烘托描写。
生:鲨鱼越是强大、凶猛和残忍,越能衬托出老人的刚毅和顽强。
师:其实塑造人物形象,外貌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法之一,但是课文节选部分却没有写到老人的外貌。
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分析想象一下老人的外貌特征,并把它描述出来。
生:老人有宽大的肩膀和强健有力的手臂,身材魁梧,脸上写满沧桑。
生:老人的皮肤黝黑,常在阳光下暴晒;老人的手因海水浸泡而布满裂纹。
生:因为老人常年出海捕鱼,难免会受伤,他的脸上和身上应该布满伤痕。
生:就像海明威照片一样,深邃的眼睛,脸上布满皱纹,嘴边有一圈坚硬的胡碴。
师:大家想象丰富而且合理。
我们一起看看原著中有关老人外貌的描写。
(投影显示)桑地亚哥瘦削憔悴,后颈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毫无沮丧之色。
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
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
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这两个肩膀挺怪,人非常老迈了,肩膀却依然很强健,脖子也依然很壮实,而且当老人睡着了,脑袋向前耷拉着的时候,皱纹也不大明显了。
生:外貌很形象。
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位老人。
生:“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愉快而不肯认输”,写得很有特点,写出了老人坚强又乐观的性格。
师:写外貌贵在传神。
“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愉快而不肯认输”,只此简洁两笔,人物乐观、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便跃然纸上。
这就是画龙点睛之笔。
四、文本价值中的情感教育师: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了老人拥有坚强、勇敢、乐观等许多美好品质;但是,面对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老人如此抗争下去有意义吗?课本27页第2段写道:“老头儿现在的头脑是清醒的,正常的,他有坚强的决心,但是并不抱多大的希望。
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
”后来老人同鲨鱼拼得筋疲力尽,几近死亡,大马林鱼还是被吃得只剩下一副空空的骨架。
老人这样做值得吗?请大家就此展开讨论。
生:很值得。
虽然大马林鱼最后被吃得精光,但老人至少曾经为自己的目标奋斗过,败也无憾。
我们不能做个懦弱者,遇到困难就立刻退缩。
我喜欢一首歌《我曾有梦》。
生:我不赞成。
老师说了,刚开始老人就意识到保住马林鱼的希望十分渺茫,徒劳的搏斗,没有多大意义。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生: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生:我也认为值得。
从结果来看,他是一个失败者,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捍卫了人的尊严,展示了人的勇气和毅力,是一位精神上的胜利者。
师:赫胥黎说过,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认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过程是痛苦的,结局是失败的。
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坚持,梦想可能变成现实;放弃,失败已经注定。
老人在战斗后积累了经验,会变得更加坚强,谁能说失败一次一定是最终失败呢?师:学习本课后,你对人生又有哪些感悟呢?生:老人勇敢、坚强、执著的精神让我感动,我比不上他,我要向他学习。
生: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
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自古以来,大多数名人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居里夫人便是典型。
生:莫以成败论英雄。
只要为梦想付出过,失败者也算是英雄。
生:勇气和奋斗是梦想腾飞的翅膀。
带上勇气和奋斗,人生的天空,我敢于搏击!师:诗意盎然而又豪气万丈,真美!建议大家把它记下来作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座右铭。
好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小说《老人与海》确实给予我们很多生活的营养。
我摘录了小说中部分精彩的语句送给大家。
(屏幕投影显示)1.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
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
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2.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
3.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陆地上空的云块这时候像山冈般耸立着,海岸只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
海水此刻呈现蓝色,深得简直发紫了。
5.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师:人生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挫折和打击,希望大家能从老人身上学到些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下课。
【研究选粹】《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面对这样一部重要作品,我们今天怎么样来把握它,并且给学生真正生命的润泽,这是很需要考虑的。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这样说:“小说不研究现实,而是研究存在。
存在并不是已经发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
是一切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能的。
”[1]那么,在远离尘嚣的大海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老人桑地亚哥和鲨鱼的一场搏斗,何以会长久地占据人的心灵,并且成为“人的可能的场所”,成为人的一种可能性的存在呢?桑地亚哥形象分析1.悲剧英雄:宿命的悲剧性和英雄精神是古希腊英雄内质的一种继承。
这种英雄精神是一种在生活的艰辛中看到生存的意义,在战争的残酷中看到生命价值的精神。
2.生命英雄:海明威的写照。
桑地亚哥同海明威一样用自己的精神向命运挑战,在这种勇敢的面对与考验里成为生命的强者,成为生命英雄。
3.精神贵族:拥有为了某种理想和信念而不畏险阻、不恤其身、拼搏到底的道德勇气和执著意志,他的个体魅力与崇高的悲剧美也就成为我们心中英雄的巅峰,成为最后的精神贵族。
[2]正是建立在桑地亚哥人物形象多层面的理解之上,小说的主题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复杂之美,如此才构成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深刻和丰富。
小说主题1.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这篇小说,是对于即使在物质的收获归于乌有时,仍然要坚持下去的战斗精神之赞歌,是在失败中获得道德上的胜利的赞词。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有关海明威的词条中写道:“《老人与海》主题思想是要人勇敢地面对失败。
”这些影响甚广,似成大多数读者阅读此文本的思维定式。
2.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老人与海》揭示的是人类的生存、命运与环境的冲突的主题。
潜藏着海明威对自然、人类、社会诸种关系的深沉忧患和哲学思考。
桑地亚哥的“硬汉”行为,只体现海明威的人生态度,并不能涵盖《老人与海》思想内容的全部。
[3]3.有研究者认为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的年月正值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猖獗横行,民主与进步力量遭到疯狂的迫害,在政治高压面前,海明威用《老人与海》表达了他的立场。
他独具匠心地创造了一个寓言式的人物桑地亚哥,将这个古怪的老渔夫置于远离人寰的大海上,让他驾着孤帆,沉思默想,独自感慨,表现出作者关于现实世界和人类命运的认识与思考,隐晦地表达了他对美国现实的极度悲观。
[4]4.西方女权主义评论家菲利普·扬的“负伤理论”认为“作家在一次大战中负伤而带来的损伤,一直是他生活与工作的动力”。
现代文明困境中,他们身为男儿在肉体和精神上备受挫伤却无能为力,只有在迷惘中逃离痛苦。
透过他们的悲剧命运,我们看到父权文化在走向衰落,传统意义上男人们专有的权威、尊严和荣誉的光晕在消失。
但他们大多有勇敢顽强、临危不惧、与厄运斗争到底的强烈个性,是一个凭着个体生命的全部勇气和力量来与命运抗争的个人主义英雄。
[5]当然,作为一部开创性的伟大作品,《老人与海》具有鲜明的特质,打上了海明威的烙印,赢得了无数作家的喜爱。
1.电报体语言风格。
海明威一向长于运用简洁、干净、含蓄、凝练的语言叙述故事,“绝不矫饰”,“平易粗放、街头硬汉般的文风”。
从主题思想的展示到具体的细节描写,他惜墨似金,省略到不能省略的程度,“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古老神圣、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把亨利·詹姆斯以来附在英语文学上的“乱毛剪了个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