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
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及套路

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及套路(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仅供参考,喜爱可以(保藏)共享一下哟!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总结)一、找到“说明对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其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段落)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反之,假如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或加上一个能说明其特征的生动的题目。
二、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首先,应找到表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看题目;在首段中找;抓关键词句。
其次,在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时,要分析文章结构,找出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一般状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往往说明白对象的特点。
三、理清说明挨次,分析文章结构1、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挨次;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2、常见说明挨次有三种:时间挨次、空间挨次、规律挨次。
3、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4、抓规律挨次、空间挨次、规律挨次的特征,理清说明挨次。
(1)看内容,辨挨次。
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规律挨次;说明事物进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挨次;说明事物的外形、构造,一般用空间挨次。
(2)找重点词句辨挨次。
空间挨次一般用方位词;时间挨次一般用时间名词;规律挨次一般用“由于”、“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
高中语文说明文答题套路有哪些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文艺说明文。
说明的挨次时间挨次、空间挨次、规律挨次规律挨次的详细分数:主——次、缘由——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详细、整体——局部。
中考语文最新复习说明文阅读(六大考点多种技巧)

中考语文最新复习难点06 说明文阅读(六大考点多种技巧)说明文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及所占比例都不及散文和小说。
从选材看,阅读材料大多来自课外,以前沿科学、社会热点、生态环境、自然现象、历史知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为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趣味性,特别是前沿科学、社会热点的比例不断加大。
从考查的内容看,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思路的分析与归纳仍然是考察的重点,包括对说明对象的特点、功能、成因等方面的理解;涉及到纯知识性的内容一方面是逐步弱化,另一方面考查的角度在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联系实际、推断预测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试题,这类题目可能会涉及到其他学科、课外知识和社会生活等内容,要求考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越来越受到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者的青睐。
从题型看,逐渐减少选择题的形式,而更多地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如填空和简答等,以增加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2-4题,分数在8分上下波动。
考点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设题形式】1.这篇文章(或第×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请简要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3.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点的标题。
【答题要点】1.分清说明对象。
(1)看题目。
有的标题直接表明说明对象,如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这些都是事物说明文,标题就直接表明了文中要说明的事物,即说明对象。
(2)观首段。
题目没有表明说明对象时,甚至有的文章没有题目时,那么我们就要看文章的第一段,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往往会点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3)找结尾段。
有时文章标题与首段均找不出说明对象,作者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揭示文章的说明对象,所以要十分关注结尾段落。
(4)抓关键句。
有些说明文还往往利用一些段首的总括句或段尾的总结句来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
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这些句子,进而把隐含在文中的说明对象挖掘出来。
(5)归纳总结。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可行,那么这时候,只能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2024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 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 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 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 的……(对象加内容) 。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 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
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 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 等表数量。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 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 象。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
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
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
其次”)。
时间顺序则
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 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 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 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 “事理”、“段的中心句。
2024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 把握说明内容

03 把握说明内容【阅读点拨】一、考题形式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说明了有关事物的哪些事理?二、答题方法。
1.根据题目要求,从题目或关键词句中,捕捉、筛选和概括有效信息。
(1)直接筛选法:摘录文中的关键语句。
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段尾的总结句或承上启下的句子。
(2)综合概括法:有的段落没有直接表明中心的句子,需要综合全文的内容,总结段意,最后将它们归纳概括。
2.答题格式。
(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说明文:……操作(实验、制作)的过程。
概括要抓住主要内容,做到准确完整、简明扼要。
一般形式为:说明(介绍)了+说明对象+内容(特征、事理)。
三、答题举例。
1.叶圣陶《苏州园林》一文的第5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这就是本段的总起句,它概括(总说)了本段的主要内容。
2.《中国石拱桥》第9段说明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说明(介绍)了我国的石拱桥(对象)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内容)。
【进阶训练】一、基础过关。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21分)正确饮水,让身体更健康①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旨在唤起大众的节水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健康饮水的重要性。
水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②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约占一个健康成年人体重的50%-60%.③水对于人体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人体内所有的生化反应都依赖于水的存在,同时水也负责将营养成分运输到组织,将代谢产物转移到血液进行再分配以及将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水还是体温调节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帮助人体保持体温恒定,也起到润滑组织和关节的作用。
④人体缺水时,除感到口渴外,还会出现皮肤干燥、唇裂、无力、尿少、头晕、头痛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发热、烦躁不安等症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考点

说明文阅读考点考点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辨识说明对象基本概念①说明对象是指文章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②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③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答题思路①看标题。
事物说明文,有时题目就是说明对象。
事理说明文,题目②抓关键句。
(开头总起句,结尾总结句)③抓反复出现的词语。
答题模板①事物说明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②事理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对象)的⋯⋯(内容)。
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基本概念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事物的特征主要是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事理的特征主要是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
答题思路①抓位置。
(标题,开头段,结尾段)②抓关键词句。
(首句,尾句,过渡句,有分层作用的分号、问号、句号)③抓说明方法。
④综合层意,归纳概括。
答题模板××的特征是⋯⋯(分条罗列)。
考点二说明顺序1.说明顺序分类①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过程来说明。
用途: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动植物生长、人物成长等。
②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用途:介绍事物的形状及构造、建筑物的外貌及构造。
③逻辑顺序:按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说明。
用途:说明事理内部联系、事物认知规律。
2.辨别说明顺序①抓关键词。
(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数字、年代等。
空间顺序:表示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的上下、远近、内外、东西南北等。
逻辑顺序:表示因果、事理顺序的首先、其次、先、然后、最后等。
)②抓关键句。
(过渡句、设问句、段首句等)③抓说明对象特征。
模板: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文章先介绍⋯⋯,然后介绍⋯⋯,最后介绍了⋯⋯3.采用××说明顺序的好处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这样有利于将说明对象讲清楚,解说到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方便理解。
考点三说明文的语言1.结合某句,说说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性①限定时间:如当时、迄今为止、正在、将要、立即等。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指导第三部分考点攻略——说明文阅读之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说明文阅读之一
目录
01 单元写法归纳 02 群文阅读训练 03 以读导写提升
单元写法归纳
文章篇目
写法特点
本文按照“总—分—总”的说明顺序来说明。先总说石拱 《中国石拱桥》 桥的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石拱桥历
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共同特点,然后分说了两 (事物说明文) 座桥梁各自独有的特点,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
返回目录
篇名
阅读能力训练重点——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漫话围棋》 关注标题,把握说明对象:本文标题“围棋”是具体 事物,是文章的说明对象。
《为什么你睡 分析标题的语法结构,判断说明对象:本文标题中的 了11个小时仍 “为什么”一词揭示文章的说明重点,这是一篇事理 然觉得疲劳》 说明文。
返回目录
篇名
返回目录
1. 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从哪三方面介绍了说明对象?简要概 括。(3分) _说__明__对__象__是__围__棋__。___从__围__棋__的__历__史__悠__久__、__围__棋__的__发__明__、__围__棋_____ _的__文__化__内__容__丰__富__三___方__面__说__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式审美。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 杀绝,把“老将”杀死, 把“帝王”抓走才算胜。但围棋赢一目②是 赢,赢十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这体现了一种 和谐、中庸③的思想。
⑧棋子一黑一白,没有任何文字,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色彩;棋 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的经纬线,朴素简洁。下棋规则也最简单,
》中用围棋比喻一个人要本事,就一定要用心,这里孟子就没把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提高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难点: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准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说明文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说明文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初步感知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包括: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如:平实、准确、简明等。
四、互动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读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
五、实践训练1.教师给出一篇说明文,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包括:筛选信息、概括要点、分析说明方法等。
2.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在阅读说明文时的不足之处。
一、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旨在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的特征、原理、功能等。
2.说明文的特点:客观性、准确性、条理性、通俗性。
二、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理解说明对象:明确说明文所介绍的事物或现象,把握其本质特征。
2.分析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文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总分总顺序等。
3.筛选关键信息:勾画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定义、特征、原理、功能等。
4.概括文章内容:根据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1.语言特点:平实、准确、简明。
说明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使读者容易理解。
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
专题十七 说明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

专题十七说明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专题十七说明文阅读知识点讲解考点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常见题型(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2.答题思路(1)了解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常从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事理,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
(2)找出说明对象的方法①看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就直接表明了文中要说明的事物,即文章的说明对象。
②抓首段,文章有时在首段结尾处揭示说明对象。
③找结尾段,文章有时会在结尾处点出说明对象。
④抓关键句,有时用中心句或总结句来点明说明对象。
⑤归纳总结,若以上四种方法都不行,可认真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从而确定说明对象。
(3)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①抓首括句和中心句,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②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③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组合,并简要地表述。
④对重要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也可以从事物的“定义”入手。
3.答题模板说明对象的特征是:①……②……考点二:分析标题的作用1.常见题型(1)选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好处?2.答题思路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XX;说明对象的XX特征,揭示说明内容。
(2)表达上:运用了xx(修辞或写作方法)(3)表达效果: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有趣。
【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情况:(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引用诗句、成语等;(2)运用问句的形式(设问、疑问句;含“为什么”“什么”“为何”等);(3)引用热门话题,贴近生活。
比如“低碳生活”“世博会”等。
考点三:分析说明顺序与文章结构1.常见题型(1)全文(某一段、某几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说明文9:段落归正、删除、调换(2)说明文阅读技巧

03 例题套练
南洋杉,见证恐龙统治地球的植物(有删改) ①在许多恐龙复原图上,经常有大片的“松林”,郁郁葱葱,是大恐龙的绝美背景。只是,你知道吗?那其实不是松 林,而是另一类了不起的植物,那就是南洋杉家族。 ②南洋杉家族在2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遍布全球,向南覆盖了现今南美洲、非洲、南极洲、印 度和澳大利亚组成的冈瓦纳大陆,向北延伸到了英格兰、格陵兰和瑞典。 ③化石证据表明,如今的南洋杉森林在恐龙时代已经成型,但在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南洋杉林和恐龙一道遭 受了重创。目前,南洋杉林基本仅限南半球部分地区,或者作为松树以及杉树林的附属种出现在北半球。 ④尽管有时会被当成松树,南洋杉科的球果、种子和叶子与松科有着明显的区别。松科的球果鳞屑上表面有一对带 “翅膀(翼)”的胚珠(种子),而南洋杉科成员的球果鳞屑上仅有一个胚珠。此外,与松科的典型细长针状叶子不 同,南洋杉科的叶子的尖锐程度非常多样。不同的物种,叶子的形态可呈鳞片状、锥形到线形或者椭圆状。还有一些 种类有着宽阔的叶子,就像开花植物的叶子一样。 ⑤现在,古老的南洋杉家族(南洋杉科)仅存3个小家族(南洋杉属、贝壳杉属和瓦勒迈杉属),总计41个物种。这 其中,瓦勒迈杉属是最古老的,也是最稀有的。 ⑥6500万年前,瓦勒迈杉很可能从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熊熊的森林大火和行星撞击中幸存了下来,恐龙却很不幸没能 逃脱灭绝的厄运。在狭窄的砂岩峡谷里躲避了数百万年,瓦勒迈杉从至关重要的根部共生真菌那儿获得适宜的湿度和
03 设问方式与重难点 深入挖掘易错扣分细节
设问方式
某段和某段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调换
多段间能不能调换顺序? ——调换
递进式答题思路
1 把握全文,看要求段落对应文章中的哪个说明层次/内容 2 分析要求段落的说明方法和对应的说明内容(或分析段落作用) 3 抓住段落间的逻辑词作为判断点(一般考2-3个段落) 4 根据设问方式套用技巧步骤答题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技巧

说明文阅读技巧【题情分析】【考点扫描】命题角度一: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知识要点】1.说明对象:一篇说明文要介绍给读者的事、物、理、现象等。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指具体的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如《中国石拱桥》中的“中国石拱桥”;二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指抽象事物,包括现象的原因、事物的本质、事物内在的规律、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某个深刻的道理等,如《大自然的语言》中的“大自然的语言”。
2.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说明对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态、性质、结构、成因、功用、发展变化等。
【常考题型】1.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说明文。
(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3.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什么?4.请用一句话介绍×××(说明对象)。
【答题对策】1.看文章标题:有的文章题目直接或间接点明说明对象。
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
2.找关键语句:找准中心句、首括句、过渡句、总结句等,进行判断。
如《说“屏”》,抓住第一段中的关键句“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可以判断文章介绍了屏的实用功能和艺术美感。
3.从关键词语入手:包括特征词语、思路字词等。
特征词语,如“美丑”“长短”“冷热”等;思路字词,如“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总之”等。
4.用精练语言概括: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应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内容)。
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范例解析】见【明晰考向·感悟真题】一、(2015·安徽中考)从第④段看,拟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
应从第④段的一些关键句、短语入手,如“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我们就可推断出第一个特点为:相似性;再从“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可推断出第二个特点为:普遍性。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技巧

四、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 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一加以说明。其特点是说明 详细,可以突出其各自的特点。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XX的几种情况,便于读者理解。 2.下定义:用准确、简要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准确、简明地说明了XX,使读者对它有了个确切的认识。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 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通过XX与XX的比较突出XX事物的XX特征
11、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 《向沙漠进军》
作诠释用通俗的语言对什么是阵地战作了解释,使人明白 清楚。(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
一般方法是
运用了 说明 方法,具体(生动形象、 突出)地说明了 的 特征
五、说明要有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1.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适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 史 2.空间顺序:适用于介绍建筑物 3.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概括到具体,从主 要到次要,从特点到用途等)。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 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多用于事理性说明文 六、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 “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七、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语言特点:准确、生动、平实。其准确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复习要点
一、复习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三、说明文的语言 四、文段内容概括 五、说明的顺序
六、说明的结构
一、怎样进行说明文的整体阅读: ①准确判断说明对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②分析说明文结构,了解说明顺序 ③熟练判断说明方法 ④理解文中词句的表达作用及说明语言准确性这一点 ⑤理解中心意思及写作特点。 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由题目确定 2、事物性说明文,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 事理性说明文,要弄清说明了什么事理。 3、由文章的中心句确定 三、说明文的种类: 1.事物说明文 2.事理说明文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情分析及知识讲解课件(共27张幻灯片)

考点五:标题 题型13:说明文题目有什么妙处/作用/好处? 答题技能: (1)点明本文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2)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3)从修辞入手。一般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作用是生动形象。 (4)吸引读者。
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像、好像、有如、犹
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 如
易懂。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 通过描摹……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说明
辞,有的像……有的 了事物(事理)……的特征,使文章生动
像……
活泼。
用列图表的方式对数字、步骤等加以
表格、柱状图、箭头 对照说明,非常直观、简明、形象地
第二,抓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中心句和过渡句)。不少文章有 集中陈说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即中心句),或者提示文章层次 内容的句子(过渡句)。阅读时必须将它抓住。如《中国石拱桥 》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一些关键句“这种桥不但情势优美, 而且结构坚固”、“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的石拱 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句子都概括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标志
作用
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 例如、比如、据说、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具体、 譬如等
更有说服力。
数词、确数、约数、 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
小数、分数、百分数、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
度数、倍数
更有说服力。
比、而、相对于、 较……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一、说明文基本知识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
(2)给段落标上序号。
(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
说明文阅读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一)了解说明文的特点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事理说明文)的一种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1)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从言语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
(二)把握说明对象和特征1、从分析标题入手。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2、从分析材料入手。
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
(三)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析说明顺序的办法有三种:1、认清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
“读”出说明顺序。
3、分清主次。
综合归纳。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数: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四)领会“十大”说明方法巧记方法:分列作下举,打摹作图引1、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肯定的尺度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语文: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指导

(3)文章从哪几方面进行说明的。此题考 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思路的把握。第一, 找各段中心句;第二,如没有明显的中心 句,找过渡句或开头的总说句、结尾的总 结句。 易错点:①不用完整的句子表述,只挑句 中的几个词语 ②找得不全,特别要注意文章最后的 “此外”“还有”之类的词
④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专门清除太空垃圾的 人造卫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空”清洁工”,它可 以帮助解决太空垃圾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太空”清 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 100万美元。被看它个儿不大,本领可不小。它装有四 台摄象机,搜索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一看到太 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近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 鬼,接着迫使太空垃圾和自己一起减慢飞行速度,在 中立的作用下降低高度。一旦进入稠密的大气层,剧 烈的空气摩擦而产生的高温就会将它们一同烧毁。从 地面上看,就像天空坠落的流星一样,假如垃圾的体 积太大,来不及在大气中完全烧毁,”清洁工”还能 控制降落时间,让它的残骸掉到沙漠或海洋中,既不 再威胁空中的航天器,也不会给地上的人们带来麻烦。
史料记载,
1.桂花原产地在中国的西南部。(如答“桂花在中国分布极广、 栽培历史极长”给1分)
2.桂花和人们的生活贴得最近(关系密切) 3.D 4.(5分)观点(1分) 理由(4分)
赞成的理由:桂花是光荣称号的代名词,2008年奥运会在桂 花的故乡举行,等等。
不赞成的理由:桂花未必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上届 奥运会已经用了橄榄枝,我们仿效就缺乏新意,等等
引申:说明文题目的作用
交代说明对象; 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吸引读者的兴趣。
注意:理解说明对象既要考虑到事物,又 要考虑到事理。
拟标题: 说明文一般以说明对象或说明内 容拟题。最常见也较简单的一种就是直 接以说明对象为题;如果文章对说明对 象的某一方面特别突出地做了介绍而且 在文章开头结尾反复强调,那么可以用 说明对象的某一方面拟题。如:细菌发 电造福人类。 注意:标题可以尽量生动形象。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与答题指导

(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与答题指导1、说明文文体知识A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对象的角度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为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B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C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的例子,通俗易懂、有说服力地说明了。
②分类别: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③作比较:把和比较,突出说明了。
④作诠释:详细具体地揭示了。
⑤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⑥摹状貌:对进行描摹,生动形象地说了。
⑦下定义:准确、科学、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征。
⑧列数字:准确、科学、有说服力地说明了。
⑨列图表:直观、一目了然地说明了。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引用的例子,通俗易懂、有说服力地说明了。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引用的数据,准确、科学、有说服力地说明了。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引用,有说服力地说明了。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引用,增强了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D、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E、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2、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①判断是什么说明文(事物、事理说明文)如是说明具体事物的,就是事物说明文(如《绿色蝈蝈》);如是说明抽象事理的,就是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
②判断说明顺序并分析作用答题格式:本文(段)使用了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初中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以及技巧

中考文明文考点及技巧一、近几年中考明文概近来几年中考明文的是必考内容,考分在10分以上,占整个分的8以上。
从全国各地的中考看,信息的理是明文的常考点之一。
所以,明文,要做到:1、从文本中正确而快速地捕获、、提拿出所需要的言信息,句意思的理解就是明文的答案都在文本中。
2、合理地整理、合信息,归纳其重点。
3、能依照要求加工信息。
从型上看,主性在明文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并且增添了的开放性。
别的,科技文新上侧重体程的整合,人文精神。
所以,加明文的就得尤重要了。
二、明文知概明文是客地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人以知,或明事物的状、性、功能的特点,或述事理。
明文的范比宽泛,如科普物、知小品、解、明等均属于明文。
(一)明文分依据明象不一样分:事理明文——事理明文旨在明事因、物因。
事物明文——事物明文旨在介某一事物的特点(一事物区于其余事物的志)。
P依据依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平性明文——言平、文性明文——言生(二)明方法了明事物特点或明事理,需要采纳适合的明方法。
常的明方法有:分、案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下定、作、摹状貌、画表等。
(三)明序明要有序,是使明内容条理化的必需条件。
常的明序有:序(程序序是序的一种)、空序、序。
明文的序,依据明的目的和象,能够以一种序主,兼用其余序。
b(四)明文常的构。
M明文的构常的形式有:“(概)——分(详细)”式、“——分——”式、“分——”式、并列式、式等。
(五)明言的正确性,是明文言的先决条件。
有的以平,有的以生活。
三、梳理明文中常出的考点、考型及答策。
考点之一:明象考型:直接学生回答:“篇文章(或文段)的明象是什么”策:事物明文一般就是明的象;事理明文找准开尾的句。
因明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或名短,能够从两个方面下手:一看文、二看首尾段。
事物明文指出被明事物即可。
事理明文指出明内容,形成一个短:介了⋯⋯的⋯⋯(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明象特点[ 型1]:直接找出明事物特点的句子。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建议收藏考点一把握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中考常考题型1.简要概括全文或者某段的说明内容。
2.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3.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的作用。
■阅读方法解密1.说明对象是指文章介绍的某种事物或事理;说明内容主要包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说明内容概括法:(1)概括全文说明内容基本步骤:①确定说明对象;②找段首中心句,如没有,需要准确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③归纳整理,用规范的语言简洁作答。
(2)概括某段说明内容的步骤:①找出某段的中心句,(段首,段尾,段中);②整合中心句,提取关键词,归纳概括。
【对应题型1】3.说明对象判断法:说明对象是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判断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看题目:物名性的标题,标题即说明对象。
②看首段:第一段往往会揭示说明对象。
③看首括句或中心句:段首概括句或中心句往往揭示所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对应题型(2)】4.说明对象特征概括法: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①直接从文中找:找题目中的修饰语、段首的总括句和结尾的总结句。
②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对象特征不明显的,需抓住最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关键词语进行归纳、概括。
【对应题型(3)】5.说明文标题作用分析法:说明文标题的作用有:交代说明对象;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表达上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果标题是设问句或疑问句则起到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的作用。
答题时要联系具体说明内容和标题运用的手法进行分析。
【对应题型(4)】考点二理清说明顺序■中考常考题型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选文(某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3.从结构上看某些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或者连续的几个段落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的?■阅读方法解密说明顺序判断四法:理解词判断说明顺序是中考常考的内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14
森林中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相 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体形巨 大的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类群。被发现的森 林翼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完好。它 的嘴巴尖长,眼晴很大,嘴里的牙齿已经完全退 化消失,属于无齿的翼龙。在此之前,科学家仅 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有 牙齿的翼龙化石,翼展约18厘米,科学家认为它 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A 、 B 、滇剧的演员、 C 。 2.选文第①段画线部分采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选出下列表述中对选文理解不准确的一项。(2分) A.滇剧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许多外来剧种的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徽剧、汉剧、
京剧等。
B.滇剧唱腔三大系统中的胡琴腔明快、开朗、流畅中又显轻松活泼;襄 阳腔舒展动听,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
——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
精选ppt
1
只有切实抓住“今 天”,才能巩固“昨天” 的成绩,获得“明天” 的果实。
精选ppt
2
中考链接(08年昆明市中考题)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2分)
选文②~⑥段主要介绍了 和
面的内容
两方
2.根据选文②~③段内容,选出句子排列顺序 符合原文的一项:(2分)
精选ppt
7
1.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十层楼那么 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列。数字、作比较)
2、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 一颗灿烂的明珠。 (打比方)
3、星云分为亮星云和安星云。 (分类别) 4、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 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摹状貌)
(说明对象)的
特点。”
精选ppt
13
说明文的方法及作用提示:
1 举例子:具体真实的说明了说明的对象-----的特点。 2 作比较:突出说明了------------- ----------的特点。 3 打比方 (摹状貌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4 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的特点。 使说明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5下定义:准确科学的阐述了--------------的本质特点。 6作诠释:科学的解说了------的(某一 ------ )特征。 7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特点。 8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2、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 象的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
3、这段文字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 人民英雄纪念碑比做顶天立地的巨人,生动形 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 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精选ppt
12
回答模式:
“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
确的/具体的/生动的/清楚的……)说明了
这一段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 种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08年无锡中考题)
精选ppt
16
列数字(用“25厘米”“18厘米”,科学准确地 写出森林翼龙体形娇小的特点,使说明内容更具 体。)
作比较(把森林翼龙的翼展和燕子、麻雀作比较, 突出了森林翼龙体形的娇小。)
打比方(把翼龙比喻成“婴幼儿”,生动形象地 说明德国发现的翼龙化石更小。)
3.选文第①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 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4·选文第⑤段“石油一般分布在近地表的范围 内”一句中,加点词语“一般”能否删去?为什 么?(3分)
5·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近年来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3分)
精选ppt
3
中考链接(07年昆明市中考题) 1.根据选文在A、B、C处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选文②~⑦段从五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滇剧知识,分别是:滇剧的形成、
精选ppt
8
5、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 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举例子)
6、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 道理来解释。(作引用)
7、“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 数学方法。(下定义)
8、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 “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 相似于猫(。作诠释)
精选ppt
9
一.辨析说明方法
命题方式: 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主要有两个方向: ①会判断 ②会分析其作用
精选ppt
10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 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 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 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 表达效果?
精选ppt
11
1、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句子生 动形象。
精选ppt
4
说明文
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说明语言
精选ppt
5
说明文
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说明语言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抓住说明 对象的特征
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 作比较 作引用
分类别 打比方 列数字 摹状貌 列图表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准确 平实 生动
精选ppt
6
说明文阅读 一、辨析说明方法 二、体会说明语言
多显悲壮、激昂、肃穆。
C.“滇戏泰斗”栗成之在《孔明拜灯》一剧中塑造的孔明形象令人叫绝。 D.选文采用了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4.选文第⑦段“此风在城镇尤盛,昆明等地的茶馆几乎终年锣鼓声不断” 一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5.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变迁,滇剧等传统戏曲艺术受到了冲击,尤其 被许多年轻人冷落。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3分)
达作用。 ②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③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为什么?
精选ppt
20
要求理解的词语一般有两种情况: 1、 起限制作用 2 、 起修饰作用
精选ppt
21
精选ppt
17
注意
:对“说明方法作用”的
辨析,一定要结合句子内容作具体
分析,切忌术语的堆积,导致空、
泛,不具体。
精选ppt
18
上课时,老师发现有一个学生在 吃东西,还把脚伸到了桌子外面。老 师对那个学生说:“把嘴里的东西拿 出来,把你的脚放进去。”
精选ppt
19
二、体会说明语言
命题方式: ①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