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与一些国家双边贸易情况

合集下载

2010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摩擦分析

2010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摩擦分析

四.贸易方式变化 贸易方式变化
项目 出口 金额(亿美 元) 总值 贸易 方式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企业 性质 国有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其他企业 同比% 进口 金额(亿美 元) 同比%
15799 7207 7403 2344 8623 4813
31.3 36.0 26.2 22.7 28.3 42.2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 现状
201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环 境逐渐变好,通过多方努力,我国2010 年进出口贸易额较2009年都有恢复性态 势。
一.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 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
2010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 年增长34.7%。其中,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 31.3%;货物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 口差额 (出口减进口)18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6亿 美元。2010年我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 国政府及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贸易便利化 水平,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鼓励增加进口。随着经济逐步回稳,稳外需、扩进口 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进出口大幅下滑的态 势得到扭转。
1685 1020 123 1546 1767 1384 208 1157 258
31.9 31.7 40.9 44.8 35.0 35.0 51.8 35.0 21.7
由图可以看出,尽管欧盟、美国、日本仍 然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但是与此同时我国 与东盟、印度等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往来越发密 切,对新兴经济体进出口的比重提高。这说明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贸易多元化战略落实得较 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比重提高,对美国等 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依赖程度正在下降。
遭遇贸易限制的领域由货物贸易扩展到服 务贸易 、投资 、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 ,由以 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经济层面向宏观经济政策 、 体制和制度层面发展,使我国应对工作面临的 环境和条件越来越恶劣。

1 国际贸易导论

1 国际贸易导论

然而,还没等到摆脱 西方国家的 贸易禁运,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使 得中国更加封闭。从20世纪60年代初 一直到70年代末,中国基本上处于一 个与世隔绝的状态,这一段时间也是 中国历史上最封闭的时期。 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开始了一个迅 速增长的阶段。从1978年到2008年, 这三十年中,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从 206.4亿美元增加到25616.3亿美元。
1737年,英国确立了向中国出口鸦片的政策 。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英国的对华贸易中, 鸦片已成为一项举足轻重的商品。对于这项罪恶 的贸易,清政府只有抵制,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 。禁烟的结果是,使英国的殖民利益受到很大损 1842年签订的《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 失,因为当时的鸦片收入已成为英国和英属印度 条约》) 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1840年, 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 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旨在保护“鸦片贸易”的 岸并可以自由贸易; 侵略战争,即中英“鸦片战争”。 2、中英贸易关税必须“双方共同议定”; 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而失败的结果除了 3、取消原来由政府控制贸易的行商制度; 清政府割地赔款之外,最重要的是不得不对英国 实行自由贸易和全面开放。 4、用“最惠国待遇”来保证英国以后可以享受任何其
3、宋朝、元朝时期
宋、元时期的对外贸易与西汉、唐朝相 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是贸易通道从以陆 路为主变成了以海路为主。随着国家政治和 军事实力的不断强大,对外贸易继续发展, 并跃上新的台阶。
(二)近代史上的闭关自守 在展览会上,吸引了大量中国人注意力的不是车上的弹簧,而是 英国马车与中国“国情”
2、唐朝时期
唐朝时期的陆路贸易基本上沿原有的“丝绸 之路”进行,同时发展了海路贸易。中国出口产品 主要仍是丝绸、锦缎,此外,瓷器也开始大量出口 。无论是细腻精巧的青釉瓷还是色彩绚丽的唐三彩 ,都颇得各国青睐,以至于西方国家称中国为 “China”(瓷器),意为瓷器之国,一直沿用至今 ,成为中国的正式英文名。进口品主要是来自印度 、阿拉伯的香料、药材、奇珍异宝,还有中国没有 的农产品如胡椒、菠菜、无花果等。

2010年俄罗斯货物贸易[最新]

2010年俄罗斯货物贸易[最新]

2010年俄罗斯货物贸易及中俄双边贸易概况一、2010年俄罗斯货物贸易概况2010以来俄罗斯货物贸易增长迅速,据俄海关统计,2010年俄罗斯货物进出口额为5599.7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43.9%。

其中,出口3485.3亿美元,增长49.0%;进口2114.4亿美元,增长36.2%。

贸易顺差1371.9亿美元,增长74.1%。

分国别(地区)看,2010年俄罗斯对荷兰、意大利、德国和乌克兰的出口额分别占俄出口总额的15.9%、7.7%、6.4%和4.2%,为552.3亿美元、268.8亿美元、224.4亿美元和214.7亿美元,分别增长56.4%、35.7%、95.3%和126.7%,对上述四国出口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36.2%;自中国、德国、乌克兰和美国的进口额分别占俄进口总额的17.9%、11.3%、6.4%和5.1%,为377.9亿美元、239.7亿美元、135.3亿美元和106.7亿美元,分别增长72.1%、25.8%、57.5%和19.9%。

俄罗斯前五大顺差来源地依次是荷兰、意大利、土耳其、波兰和芬兰,分别占俄顺差总额的37.4%、12.9%、10.7%、6.2%和6.1%;逆差主要来自中国、巴西和德国,分别为185.2亿美元、23.5亿美元和15.3亿美元,其中,对中国逆差增长220.5%,对巴西和德国逆差下降0.9%和79.8%。

分商品看,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是俄罗斯的主要出口商品,2010年出口额分别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73.1%、11.5%和4.4%,为2546.2亿美元、402.3亿美元和153.5亿美元,增长68.0%、25.8%和35.9%。

其中,矿产品出口基本以矿物燃料为主,金属矿砂出口所占比重不足1%。

运输设备则成为同期出口唯一出现下降的主要大类产品。

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是俄罗斯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2010年合计进口1143.8亿美元,占俄罗斯进口总额的54.1%。

2010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2010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9年秋季)2009-10-30 19:30 文章来源:综合司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综合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内容提要报告回顾了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

由于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中国外贸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总体上看,随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中国外贸发展出现积极变化。

报告认为,随着稳外需各项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加上2008年四季度进出口已经开始下滑,基数相对较低,2009年后几个月进出口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甚至出现小幅回升。

综合各种因素,预计2009年全年中国进出口降幅将收窄到20%以内。

报告分析,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世界经济复苏将是艰难曲折的,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中国外贸发展仍面临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但保持中国外贸发展仍然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综合分析,2010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向好,但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把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各种挑战的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健康稳定发展。

目录内容提要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一、2009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二、2009年全年对外贸易形势预测三、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附件附件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附件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附件四:中国服务贸易状况统计资料表1:2000-2009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表2:2000-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3:2000-2009年1-9月中国进口商品结构表4:2000-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表5:2000-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分企业性质表6:2000-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表7:2000-2009年1-9月中国进口分国别(地区)表8:2002-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分省(区、市)表9:2002-2009年1-9月中国进口分省(区、市)一、2009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2009年以来,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中国外贸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2010中国对外贸易分析

2010中国对外贸易分析

第一部分:各年贸易情况一、2011年7月进出口简要情况2011年1-7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02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出口10493.8亿美元,增长23.4%;进口9731.7亿美元,增长26.9%。

7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187.7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出口1751.3亿美元,增长20.4%;进口1436.4亿美元,增长22.9%。

二、2010年进出口贸易2010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

12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952.2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出口1541.5亿美元,增长17.9%;进口1410.7亿美元,增长25.6%。

三、2009年进出口贸易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

其中,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四、2008年以前的详见书本P3第二部分:十一五外贸分析“十一五”期间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1.6倍“十一五”期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1.“十一五”期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116806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6倍。

“十一五”期间,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着力解决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质量明显提高,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货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十一五”期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116806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6倍。

其中,出口总额63997亿美元,增长1.7倍;进口总额52809亿美元,增长1.4倍。

5年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5.9%,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5.7%,进口年均增长16.1%,高于预定目标。

“十一五”前两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保持23%以上的快速增长,2007年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迈上2万亿美元台阶。

对外贸易2000—2010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格局

对外贸易2000—2010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格局

2000—2010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格局2000到2010这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加入WTO、对外贸易摩擦、世界经济放缓、美国金融危机恶化蔓延、国内经济减速、人民币升值、主要行业投资率下降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但我国对外贸易仍在开放型经济中取得了迅速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对外交流不断增多,对外贸易从小到大,外贸实力从弱到强,我国与国际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地位不断提升。

接下来,我们将逐年介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这十年间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格局进行概括性总结,并推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

2000年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由于国内外经济快速增长以及鼓励出口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5%。

其中:出口总额2492亿美元,增长27.8%;进口总额2251亿美元,增长35.8%,顺差241亿美元。

在出口中,国有企业出口1165亿美元,增长18.2%,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194亿美元,增长34.8%;一般贸易出口1052亿美元,增长32.9%,进料加工贸易出口965亿美元,增长28.5%;机电产品出口1053亿美元,增长36.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0亿美元,增长50%。

在进口中,资源型产品快速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也明显加快,分别增长32.6%和39.7%。

利用外资形势好转。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2347个,比上年增长32.1%;合同投资额624亿美元,增长51.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407亿美元,增长1.0%。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全年对外签约1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完成营业额113亿美元,增长1.0%;带动出口9亿美元,增长35%。

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特征为:(1)进出口总额与增长速度均创20年来最高记录。

2010中印贸易数据

2010中印贸易数据

2010年1-6月印度货物贸易及中印双边贸易概况一、2010年1-6月印度货物贸易概况据印度商业信息及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1-6月印度货物贸易进出口266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41%。

其中,出口1044.1亿美元,增长36.9%;进口1617.1亿美元,增长43.8%;逆差573亿美元,增长58.1%。

分国别(地区)看,阿联酋、美国和中国是印度的前三大出口市场。

1-6月,印度对三国的出口分别为149.7亿美元、117.4亿美元和70.6亿美元,分别增长59.9%、38.7%和52.1%,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4.3%、11.3%和6.8%。

中国、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是印度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地。

1-6月,印度自上述三国的进口分别为175.5亿美元、136.4亿美元和101.2亿美元,分别增长29.1%、106.4%和63.8%,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0.9%、8.4%和6.3%。

印度前五大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瑞士、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和伊朗,分别占印逆差总额的12.7 %、9.7%、9.6%、7.4%和6.1%;顺差主要来自美国、荷兰和中国香港地区,顺差额分别为37.5亿美元、19.1亿美元和16亿美元,分别增长257.6%、2.1%和602.1%。

分商品看,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是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1-6月,三类产品出口分别为232.5亿美元、179亿美元和130.4亿美元,增长95.3%、50.9%和25.1%,占印度出口总额的22.3%、17.1%和12.5%。

除机电产品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出口分别下降5.3%和1.8%之外,其他各类主要商品出口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和机电产品是印度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

1-6月,矿产品和贵金属及制品进口分别为604.1亿美元和287.9亿美元,增长68.5%和94.4%,占印度进口总额的37.4%和17.8%;机电产品进口221.4亿美元,减少0.4%,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3.7%。

2010年我国贸易概况

2010年我国贸易概况

收官 牛一五”:2010年我国外贸增长转型初显成效2011-1-18 13:55:412010年是^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在 2009年经受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出现低谷后,逐渐企稳并呈现出新一轮的增长态势,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据海关信息网数据统计,2010年 全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 29727.6 美元,比上年增长 34.7% ;与2006年的总值17606.9 美元相比,增 长68%。

其中出口 15779.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3% ,;进口 13948.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8.7%图M *十一五虹期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情说30,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 1 ■—o —ikmooo — ■ ■ ■ ■以。

00 10,000 5.000 0 2006 年 2007 年M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进口 ■出口 ■进出口舍诗2010年是我国 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 7二五”规划的规划之年,回首 2010年, 我国身处内部发展战略转型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莫测的关键时期,进出口贸易也在调整和应对危机中不断 前行,逐步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出口规模稳步增长并再创新高,市场多元化格局更加合理,外 贸转型初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贸易顺差持续下降,进出口贸易更趋平衡据海关信息网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达 1831亿美元,同比下降6.4% ,顺差额继2009年同比下降34.4% 之后继续保持下降态势,顺差额基本回落至 十一五”初期水平。

这也表明, 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与 ^一五”初期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国家刺激内需、促进进口的宏观政策的效果初显成效,进出口贸易继续趋向平衡发展。

2006年至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情况见图2:图2= 2006至2010年我国贾易顺差情况、一般贸易加速发展,进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据海关信息网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0% ,增速超出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速5.3个百分点,占据我国进出口贸易半壁江山。

2010年我国外贸

2010年我国外贸

1.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34.7%。

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2.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减少6.4%。

3.2010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4887.1亿美元,增长39.9%,其中出口7207.3亿美元,增长36%,进口7679.8亿美元,增长43.7%。

4.一般贸易项下逆差472.5亿美元,201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1577.6亿美元,增长27.3%。

加工贸易项下顺差3229亿美元,扩大22.2%。

5.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2010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4797.1亿美元,增长31.8%。

同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853.4亿美元,增长29.2%。

2010年,我国与日本双边贸易总值为2977.7亿美元,增长30.2%。

6.2010年,广东进出口总值7846.6亿美元,增长28.4%。

同年,江苏、上海和北京进出口值分别为4657.9亿、3688.9亿和3014.8亿美元,分别增长37.5%、32.8%和40.4%。

7.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6003.1亿美元,增长31.4%。

2010年,民营企业进出口7505.4亿美元,增长47%,高出当年全国进出口增速12.3个百分点。

8.在出口商品中,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增长30.9%,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9.2%。

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887.9亿美元,增长29.1%;机械设备出口3098.3亿美元,增长31.4%。

同年,主要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势良好,其中服装出口1294.8亿美元,增长20.9%;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770.5亿美元,增长28.4%;箱包出口180.2亿美元,增长40.8%;玩具出口100.8亿美元,增长29.4%。

9.在进口商品中,2010年,我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涨跌互现,其中进口铁矿砂6.2亿吨,减少1.4%,进口均价为每吨128.4美元,上涨60.6%。

2010年中韩经贸合作简况

2010年中韩经贸合作简况

2010年中韩经贸合作简况2011-03-09 文章来源:驻韩国使馆经商处一、双边贸易2010年,中韩贸易额2071.7亿美元,同比增长32.6%,其中我出口687.7亿美元、进口138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1%和35%。

我逆差696.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42.5%。

韩是我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二、韩对华投资2010年,韩在华投资新批项目1695个,同比增长1.6%,我实际使用韩资26.9亿美元,同比减少0.3%。

截至2010年底,韩累计对华投资项目数52172个,实际投资金额473亿美元,韩是我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

三、我对韩投资2010年,我对韩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亿美元。

截至2010年底,我累计对韩投资10.4亿美元。

四、承包劳务合作2010年,中韩新签劳务和工程承包合同额3.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6亿美元,派出5978人。

截至2010年12月底,累计完成营业额55.6亿美元,期末在外人数3.8万名。

下面红色字体内容是赠送的工作总结模版,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企业会计主管工作总结(一)】今年较好的完成了本年度的会计工作。

我的主要工作是做报社的主管会计、核算预算外收入、合并四家报表。

在记帐、算帐、报帐的全部过程中无差错。

收入收款376万元,报销、发工资、发稿费等***万元。

处理原始凭证****多份,作记帐凭证****余份,并对其进行逐一审核,逐笔记录、逐步核算。

记帐多达*****余笔。

做到了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表相符。

在收款时,认真开收据,认真清点现金,填写支票,及时送存银行,使款项能及时到达我户,避免了许多不安全因素。

报销时认真审核原始凭证,严格遵守财务制度,热情的解答同志们的问题。

报社的财务工作比较零碎,不仅要发工资,报销一些正常的业务支出,每月还要发几拾笔的稿费、业务费、考勤奖、好稿件奖等。

大到上万元,小到一元两元,发工资时,我认真审核,及时开支票送银行,尽快的把钱落到同志们的帐户上。

2010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

2010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

2010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摘要:2010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货物贸易总量的急剧下滑,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持续大幅增长、顺差不断扩大的势头有所减缓,未来我国货物贸易发展必将面临调整。

本文试从贸易总额、贸易增长速度、贸易地理结构、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等五方面分析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

关键字:中国对外贸易、贸易总额、贸易增长速度、贸易地理结构、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一、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和增长速度来看:进出口强劲增长,恢复程度好于预期世界经济持续向好的方面发展,国际市场需求求逐步恢复,国内需求增长强劲。

2010年1-6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的情况好于预期。

据海关统计,进出口总值实现1354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1%,比2008年同期增长9.6%。

其中进口6497.9亿美元,同比增长52.7%,比2008年同期增长14.2%;出口7050.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比2008年同期增长5.7%。

而且6月份当月出口值及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新高。

从数据可见,我国当前进出口水平已经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由于进口增长速度快于出口,贸易顺差明显缩小,对外贸易进一步向平衡状态趋近。

表1 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金额单位:亿美元二、从中国对外贸易地理结构来看:对新兴国家出口份额增加,贸易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主要贸易伙伴地位稳定,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仍十分集中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和其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等国家和地区。

这些主要贸易伙伴虽然在数量上比较有限,但是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当中占据的主要的地位,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尽管欧盟、美国、日本仍然为我国前三位主要贸易伙伴国,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与东盟、印度、巴西的贸易往来越发密切,对新兴经济体进出口的比重提高。

2010年1-6月,中国对东盟、南非、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出口加快,同比增速在45.4%一103.7%之间,明显高于出口平均增速;对这四个国家与地区的出口额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提高到9.2%、0.7%,1.7%和1.5%,比2009年分别增加O.4、0.1、O.2和0.3个百分点。

中国对外贸易分析之2010年

中国对外贸易分析之2010年

中国对外贸易分析之2010年10071011班1007100214 赵丹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支柱。

因此对其对外贸易的分析,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下面,我将对历经金融危机两年后的2010年的中国对外贸易做出我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一:中国对外贸易情况(2010)由上图可以看到,2010年我国贸易额在继续增长,在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但顺差额在减小。

其中进出口都主要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较少。

外资企业的贸易额占的百分比大,其他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在对外贸易中越来越发挥着它的作用。

国有企业稳定发展。

2010年进口商品中,铁矿石,煤,原油等资源性物资占很大比例,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粮食的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增长,形势严峻,需引起注意。

2010出口商品中,以服装为主,高新技术产品较少,但在不断增长。

由此可见,我国出口贸易中虽依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

从2008年到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基本稳定。

对外贸易总值在不断复苏和回升中。

从2006到2010年,我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进出口总额也在不断增长。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进出口贸易额略微下降。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交易伙伴是欧盟,出口的方向转向俄罗斯,进口的方向转向印度,进出口贸易继续快速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促增了国家的外汇储备。

从2006年到201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在不断增长,但增长率在不断下降,可见我国在国际收支中入超,但额度在降低。

综合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带来经济发展效益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也越来越走向了国际。

但同时,中国对外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它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运用它,发挥它最有效的一面,值得深思。

二:关于对外依存度的各种说法1.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实际上只有20%左右,并不存在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问题,也不存在利用外资额过度的问题。

2010年外贸形势

2010年外贸形势
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6003.1亿美元,增长31.4%。2010年,民营企业进出口7505.4亿美元,增长47%,高出当年全国进出口增速12.3个百分点。
在出口商品中,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增长30.9%,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9.2%。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887.9亿美元,增长29.1%;机械设备出口3098.3亿美元,增长31.4%。同年,主要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势良好,其中服装出口1294.8亿美元,增长20.9%;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770.5亿美元,增长28.4%;箱包出口180.2亿美元,增长40.8%;玩具出口100.8亿美元,增长29.4%。
海关统计显示,2010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952.2亿美元,增长21.4%。其中出口1541.5亿美元,增长17.9%;进口1410.7亿美元,增长25.6%;当月贸易顺差130.8亿美元,减少28.9%。12月份我国出口、进口值双双刷新上月刚刚创下的历史最高记录,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出口值和进口值环比分别增长4%、0.5%和8%,推动月度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2900亿美元关口,同时创下历史新高。
12月份外贸创新高 2010年我国进出口近3万亿美元 贸易顺差比上年减少6.4%
2011-01-10
海关总署10日公布2010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减少6.4%。与此同时,我国贸易顺差与进出口总值的比例从2008年的11.6%降至2009年的8.9%,2010年进一步降低至6.2%,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

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最新)9月上旬

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最新)9月上旬

7、世界货物贸易排名提高
2009年,我国进出口虽然下降, 2009年,我国进出口虽然下降, 但由于原来排名在我国之前的德国 下降幅度更大,我国仍跃升为世界 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 二大进口国。
2010年上半年中国 2010年上半年中国 外贸进出口发展形势
1、上半年进出口超过2008年同期 、上半年进出口超过2008年同期 2010年前6 2010年前6个月,中国进出口总 值1.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1.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43.1%。其中出口7051亿美元, 43.1%。其中出口7051亿美元, 同比增长35.2%,进口6498亿美 同比增长35.2%,进口6498亿美 元,同比增长52.7%;顺差553 元,同比增长52.7%;顺差553 亿美元,下降42.5%。 亿美元,下降42.5%。
2、自2008年11月以来对外贸易开始下降 、自2008年11月以来对外贸易开始下降
从2008年11月份起,我国对 2008年11月份起,我国对 外贸易形势发生逆转,当月出 口下降2.2%,进口下降 口下降2.2%,进口下降 17.9%。这一趋势一直延续了 17.9%。这一趋势一直延续了 12个月。 12个月。
2010 年中国外贸 进出口形势
李伟 副研究员 博士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010年 2010年9月
全球金融危机中的 中国进出口
金融危机对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渠道 是贸易渠道。美国的经济衰退和需 求萎缩,对全球商品输出国造成较 大影响。同时,全球衰退往往容易 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而导致 全球贸易进一步收缩。
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
金额(亿美元) 进出口 欧盟 美国 日本 东盟 香港 韩国 台湾 澳大利亚 印度 巴西 2,194.22 1,719.93 1,365.51 1,364.90 991.23 979.03 693.69 378.52 304.03 263.92 出口 1,407.26 1,245.22 551.08 646.01 935.23 324.22 136.51 116.81 184.58 103.18 进口 786.96 474.71 814.43 718.89 56 654.81 557.18 261.71 119.45 160.74 同比(%) 进出口 37.2 30.2 37.0 54.7 34.9 44.7 61.2 48.5 54.9 60.3 出口 36.0 28.3 25.2 45.4 34.1 35.8 65.4 37.0 41.8 103.7 进口 39.4 35.6 46.3 64.0 50.7 49.5 60.2 54.3 80.7 41.1

2010年印中双边贸易概况

2010年印中双边贸易概况

2010年印中双边贸易概况2010年印中双边贸易概况2011-07-20 19:38据印度商业信息及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印度货物贸易进出口5519.1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30.5%。

其中,出口2231.8亿美元,增长35.1%;进口3287.3亿美元,增长27.6%;逆差1055.6亿美元,增长14.2%。

阿联酋、美国和中国是印度的前三大出口市场。

2010年印度对上述三国的出口分别为294.6亿美元、236.3亿美元和174.2亿美元,增长42.5%、29.9%和71.5%,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3.2%、10.6%和7.8%。

中国、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是印度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地。

印度自三国的进口分别为381.6亿美元、259.3亿美元和200.6亿美元,增长32.3%、68.2%和37.4%,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1.6%、7.9%和6.1%。

印度前五大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瑞士、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和伊朗,分别占印度逆差总额的13.1%、11.6%、9.9%、6.3%和5.3%;顺差主要来自美国、荷兰和阿联酋,分别为68.7亿美元、46.3亿美元和35.2亿美元,其中自美国和荷兰顺差分别增长340.4%和1.9%,自阿联酋顺差减少32.9%。

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是印度出口的前三大类商品。

2010年三类产品出口分别为460.7亿美元、346.2亿美元和272亿美元,增长48.2%、35.4%和24.9%,占印度出口总额的20.6%、15.5%和12.2%。

其中矿物燃料出口380.9亿美元,增长17.1%。

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和机电产品是印度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

2010年三类产品进口额分别为1160.4亿美元、582.3亿美元和477.6亿美元,分别增长31.2%、62.6%和5.5%,占印度进口总额的35.3%、17.7%和14.5%。

其他主要进口商品中,运输设备和植物产品进口下降,减幅分别为26.1%和1.3%。

2008年~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分析

2008年~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分析

2008年~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分析第一篇:2008年~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分析2008年~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级陈唐*2011/11/182008年~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

特别是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产生着更重要的影响。

对外贸易作为拉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之首,其贸易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

现就2008年~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一.2008年~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备注:①每组从左自右分别为2008、2009、2010年数据②中间组为进口情况,单位为亿美元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巨额出超地位,且对外贸易数额巨大。

这不仅有利于扩大我国商品的有效需求,而且有利于刺激国内投资,进而拉动经济正增长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主要是:食品及活动物、矿物燃料等原料以及非食用原料;工业制成品主要是: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以及轻纺、橡胶及其制品。

而这些主要为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三.2008年~2010年进口商品结构金额单位:亿美元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主要是: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工业制成品主要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以及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这些产品主要为深加工、综合利用性强,技术投入量大的产品。

四.对外贸易状况总结:通过对2008-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以及进出口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分析,了解到我国进出口贸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

如:2009年进出口总额明显下降。

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利润较低,这同时也能够说明我国出口结构不合理,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属于劣势国家;进口产品中,对原油、粮食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品依赖性较大,因此对国际粮价、油价的变动比较敏感,在这些产品上更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回顾与展望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回顾与展望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回顾与展望2011-03-10 | 编辑:enablesite | 【大中小】2010年由于国内外发展环境明显好转,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前高后低的回升势头,复苏得如此之快竟然完全超出了预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

根据海关统计2010年1—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977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7%,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下降6%,出口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

在国家积极有的效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支持下,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大幅恢复性增长并创历史新高;贸易增长方式加快转型,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0年我国外贸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在国家刺激经济的宏观政策的推动下,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回升,我国产品出口实现大幅恢复性增长金融危机以来,为了抓住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了的机遇和挑战,国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加大了对外贸宏观支持力度,推动外贸易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转型,加快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我国外贸在经济危机后的快速复苏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11月份起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市场开始需求旺盛,而此时经过在经济危机中的调整和转型,我国的企业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已经大大提高。

国际商品市场卖方抢订单现象转变为买方抢货,我国出口产品供不应求,出口订单蜂拥而至,外贸产品生产商应接不暇,有的企业订单量增长10%-20%,有的因生产能力不够而无法满足定单,还有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11年的4月份。

浙江、上海、江苏、广东、山东、辽宁、福建、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出口大省市2010年上半年出口就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

到2010年8、9月份国际市场的“圣诞订单”纷至沓来使得出口继续大幅回升。

2010年我国外贸的发展情况反映出,经过危机的锤炼我国企业竞争力提高,活力增强,大大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010年贸易分析

2010年贸易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春季)一、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措施,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改善贸易融资环境,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千方百计稳定外需。

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贸易促进活动,鼓励增加进口。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逐步回稳,稳外需、扩进口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进出口大幅下滑的态势得到扭转。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由上年8.9%提高到9.6%,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1、进出口总体大幅下降,但降幅逐季收窄并在年底转为增长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2072.2亿美元,下降13.9%。

其中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下降16.0%;进口总额10055.6亿美元,下降11.2%。

贸易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贸易顺差1961.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下降34.2%。

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外需严重萎缩,中国进出口也大幅下降;三季度开始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措施逐步见效,世界经济开始企稳复苏,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回稳,加上国内稳外需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中国进出口形势逐步好转并在11月份转降为升。

第一、二、三季度进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24.9%、22.1%和16.7%,第四季度进出口同比由负转正,实现了9.2%的增长。

图2009年中国外贸月度进出口增长情况2、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比较平缓,机电产品出口回升相对较快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物美价廉,加上这类商品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下降相对平缓。

2009年,纺织品出口599.7亿美元,下降8.4%;服装出口1070.5亿美元,下降11.0%;鞋类出口280.2亿美元,下降5.7%;家具及零件出口253.3亿美元,下降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国与一些国家双边贸易情况
智利
据智利海关统计,2010年智利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47.3亿美元,增长48.7%,其中智利对中国出口164.6亿美元,增长42.6%;自中国进口82.7亿美元,增长62.3%。

智利贸易顺差81.8亿美元,增长27%。

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智利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是智利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和纤维素浆;纸张是智利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0年出口额分别为106.6亿美元、43.2亿美元和6.8亿美元,其中前两类商品增长52%和49%,后一类商品下降20.1%,占智利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4.8%、26.3%和4.1%。

对中国出口的皮革、箱包表现不俗,增长135.6%。

智利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2010年合计进口54.6亿美元,占智利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6%。

2010年智利自中国进口的各类商品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在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鞋靴、伞等产品上,中国仍具有优势,分别占智利同类产品进口市场的25.5%、66.1%、30.4%和71.2%。

日本
据日本海关统计,2010年日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3030.6亿美元,增长30.6%。

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496.9亿美元,增长36.6%;自中国进口1533.7亿美元,增长25.2%。

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36.8亿美元,下降71.6%。

中国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运输设备,出口额分别为657.3亿美元、172亿美元和153.7亿美元,增长46.1%、19.1%和51.2%,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3.9%、11.5%和10.3%。

在所有出口商品中,贵金属及其制品的出口增幅最大,为93.7%。

日本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进口额分别为648.6亿美元、254.6亿美元和88.3亿美元,增长40.6%、3.8%和0.2% ,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2.3%、16.6%和5.8%。

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50%以上。

巴西
据巴西外贸秘书处统计,2010年巴西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达到563.8亿美元,增长56.2%。

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307.9亿美元,增长52.5%;巴西自中国进口255.9亿美元,增长60.9%;巴方顺差51.9亿美元,增长21.3%。

2010年中国是巴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巴西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矿产品和植物产品。

矿产品是巴西对中国出口的主力产品,2010年出口额为178.1亿美元,增长106.1%,占巴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7.9%。

植物产品是巴对中国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出口额71.6亿美元,增长12.6%,占巴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3.3%。

受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2010年巴西对中国活动物及动物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动植物油脂、和食品饮料烟草出口额大幅增长,增长率分别达到375.6%、95.5%、92.8%和87.1%。

其中,糖及糖食和肉及食用杂碎增幅高达618.7%和453.0%。

此外,巴对中国塑料橡胶和贱金属及制品出口下降比较厉害,降幅为54.7%和40.6%。

巴西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2010年进口182.6亿美元,占巴西自中国进口总额的71.4%。

2010年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巴出口上继续保持优势,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皮革箱包等轻工产品分别列巴西自中国进口大类商品(HS类)的第四位、第七位和第十位,占巴西进口市场的42.6%、51.0%和67.8%。

加拿大
据加拿大统计局统计,2010年加拿大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559.9亿美元,增长25.2%。

其中,加拿大对中国出口128.7亿美元,增长31.7%,占加拿大出口总额的3.3%,增长0.2个百分点;加拿大自中国进口431.2亿美元,增长23.4%,占加拿大进口总额的11.0%,增长0.2百分点。

中国是加拿大最大逆差来源国,逆差为302.5亿美元,增长20.1%。

中国为加拿大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的进口来源地。

加拿大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矿产品,纤维素浆、纸张,贱金属及制品。

矿产品加拿大对中国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2010年出口额为27.4亿美元,增长29.1%,占加拿大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1.3%。

纤维素浆、纸张是加对中国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出口额21.0亿美元,增长60.3%,占加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6.3%。

贱金属及制品是加对中国出口的第三大类商品,出口额15.4亿美元,增长24.8%,占加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2.0%。

2010年加拿大对中国食品饮料烟草、动植物油脂和木及制品出口额大幅上扬,分别增长449.9%、169.8%和137.9%,其中,食品工业的残渣及废料增长849.9%。

加拿大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家具玩具产品和纺织品及原料,2010年合计进口288.6亿美元,
占加拿大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6.9%。

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继续保持优势,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和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分别列加拿大自中国进口大类商品(HS类)的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六位,占加拿大进口市场的46.0%、40.3%和69.9%。

冰岛
据冰岛统计局统计,2010年冰岛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4亿美元,下降9.8%。

其中,冰岛对中国出口2722万美元,下降72.8%;自中国进口2.1亿美元,增长28.9%。

冰岛贸易逆差1.8亿美元,增长190.4%。

中国为冰岛第七大进口来源国,在冰岛的出口市场排序中列第18位。

活动物,动物产品类项下的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是冰岛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0年出口额为2209万美元,增长0.2%,占冰岛对中国出口总额的81.1%。

动植物油脂和皮革、箱包是冰岛对中国出口的第二和第三大类商品,出口额为149万美元和113万美元,大幅增长130.8%和178.2%,占冰岛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5%和4.2%。

冰岛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2010年这三类商品合计进口1.3亿美元,占冰岛自中国进口总额62.2%。

除木及制品外,2010年冰岛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化工产品、陶瓷玻璃、植物产品的增幅明显。

在纺织品及其原料、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陶瓷;玻璃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国仍具有优势,占冰岛同类商品进口份额的31.2%、23.6%、37.4%和15.1%。

挪威
据挪威统计局统计,2010年挪威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86.9亿美元,增长11.7%。

其中,挪威对中国出口23.5亿美元,下降3.3%;自中国进口63.4亿美元,增长18.6%。

挪方贸易逆差39.9亿美元,增长36.9%。

中国是挪威第11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挪威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活动物及动物产品和化工产品,分别出口6.1亿美元、4.5亿美元、3.8亿美元和3.6亿美元,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5.8%、19.2%、16.2%和15.5%,其中机电产品和贱金属下降37.3%和6.3%,活动物和化工产品增长47.1%和52.7%。

矿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较快,出口额1.9亿美元,增长75.6%。

挪威自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进口额25.0亿美元、12.8亿美元和6.8亿美元,占自中国进口总额的39.4%、20.2%和10.7%,增长22.8%、15.8%和19.9%。

另外,贱金属及制品、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运输设备也是挪威自中国进口的重要产品。

化工产品自中国进口增幅较大,进口额1.9亿美元,增长45.3%,占自中国进口总额的2.9%。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挪威具备较大优势,是挪威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等轻工产品、皮革制品及箱包的首要来源地,占其市场份额的40.6%、39.7%和38.1%。

中国居挪威机电产品进口来源的首位,占其进口总额的14.5%,高于第二位的德国1.8个百分点。

2010年1-12月中国对亚洲国家(地区)贸易统计(中方海关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