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法ppt课件.pdf

合集下载

儿科常用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ppt

儿科常用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ppt
激咽喉
2024/5/26
25
三、如何看待中药的不良反应
近年报道 含何首乌中药引起肝损害 前些年报道 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损害,龙胆泻肝丸减肥 上世纪80-90年代 日本长期服用小柴胡汤(冲剂)肺间质病变
2024/5/26
26
国内用药现状
中西药联用 农村、城市 均十分普遍 许多基层医院已成临床用药的常规 无规范
2024/5/26
58
风热型感冒(外寒里热型)
发热、恶风、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 溲黄、便干等
柴胡口服液 柴胡、金银花、黄芩、葛根、荆芥、青蒿、连翘、桔 梗、苦杏仁、薄荷、鱼腥草 柴银口服液 柴胡、金银花、黄芩、白芍、葛根、荆芥、青蒿
2024/5/26
59
风热感冒高热重症
小儿热速清糖浆 柴胡、黄芩、葛根、水牛角、金银花、板蓝根、 连翘、大黄 芩翘口服液 黄芩、连翘、荆芥、野菊花、玄参、水牛角、 大黄(酒炙)、皂角刺、蜂房
12
4.剂型的改变
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用量要大 相对成药用量较小 外用制剂比内服剂量要大
2024/5/26
13
5.疾病的轻重
病势深重者,药力、药量应重 病势轻浅者,药力药量应轻
2024/5/26
14
6.体质的强弱
体质强实者,用量可适当大些 体质虚弱者,用量酌减 病重体弱者,给予扶正治疗时 用量不要减少、可从小量逐渐加大
2024/5/26
3
SFDA儿科药物品种信息
2024/5/26
4
儿科专用品种现状
2024/5/26
5
儿科用中成药剂型统计
46
2024/5/26
6
总结特点
数量少 治疗病症集中 部分未公布处方药味剂量 50%以上的儿科用药未见临床应用研究报道 急需建立安全性、必要性评价机制

《常用中成药》课件

《常用中成药》课件

2 养阴清热片
滋阴清热,适用于虚热内 盛、口干咽痛等病症。
3 黄连上清丸
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病 症、口腔溃疡等病症。
《常用中成药》PPT课件
这份《常用中成药》PPT课件将带您了解中成药的基本知识,包括中成药的特 点、分类以及各类药物的介绍和临床应用。让我们一起探索神奇的中成药世 界吧!
什么是中成药?
丰富历史
中成药是指经过历史积淀、由天然药物为主要 原料制成的一类传统药物。
综合治疗
中成药常采用多种草药组合,综合起到疾病治 疗和调节身体的作用。
3 综合调理
中成药不仅可以对症治疗,还可以综合调理 人体,提高免疫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4 个性化治疗
中成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中成药的分类
清热解毒类
以清热解毒、消肿解 毒为主要功效,适用 于热毒病症。
感冒咳嗽类
以治疗感冒、咳嗽等 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为 主要功效。
草本配方
其主要成分为草本植物,常使用植物的根、茎、 叶、花、果实等部分。
个体差异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同一中成药的反应 可能会有差异。
中成药的特点
1 中医理念
中成药秉承中医理念,强调药食同源、健脾 益气、患者整体调理等。
2 自然疗法
中成药依靠天然草本植物,辅以适当的配方 和用法,实现自然疗法的治疗效果。
症。
3
保和丸
理气和胃,适用于脘腹胀闷等病症。
胃痛片
消食导滞,适用于胃痛、恶心等病症。
心脑血管类中成药介绍
丹参片
活血化瘀,适用于高血压、冠心 病等病症。
活血化瘀膏
活血化瘀,适用于中风后遗症等 病症。

中成药应用ppt课件

中成药应用ppt课件
11
(பைடு நூலகம்一)片剂
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辅 料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分为药材原粉片和 浸膏(半浸膏)片等,按制备、用法和作用 的不同可分为:
压制片——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压制而成 的片剂,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如甘 草片等。
包衣片——包薄膜衣、糖衣(如维C银翘片) 或肠溶衣(如牛黄解毒片)。
1、用于单纯性慢支药
以咳嗽、咳痰为主,痰多呈白色粘液泡沫状, 尤以清晨明显。
止咳化痰丸(痰热阻肺证)、蛇胆川贝液等。
2、用于喘息型慢支药
以喘息为主,经常出现哮鸣音。
桂龙咳喘宁胶囊(痰湿犯肺证)等。
3、用于慢支缓解期的成药
百合固金丸、参蛤补肺胶囊、痰咳净散等。 19
(三)支气管哮喘用药 1、寒喘——温肺平喘 咳嗽气急,胸部胀闷,痰稀薄量多色白,伴
单糖浆——单纯蔗糖饱和水溶液,供配制含药糖浆或 作其他内服制剂的赋形剂和矫味剂用。
含药糖浆——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蔗糖水溶液,如 急支糖浆。
芳香糖浆——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如橙皮糖浆、姜糖浆等。
(十)颗粒剂
以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 的颗粒状剂型,分为可溶性(板兰根)、混悬性与泡 腾性三种。单剂量颗粒剂压制成块状的称冲剂。颗粒 剂较丸剂、片剂作用快;较汤剂、糖浆剂体积小、重 量轻、口感好、服用简便,易于携带运输,但易吸潮 结块。
外用散剂,极细粉,用于外敷、吹喉、点眼等, 如桂林西瓜霜、八宝眼药。
(三)丹剂
中医药传统的丹剂含义比较广泛,历史上曾把
一些具有特效功能的药物剂型也称为“丹”,有
以丸为丹的,如至宝丹,小儿回春丹;有以散为
丹的,如紫雪丹;有以锭为丹的,如玉枢丹。但

常见中成药的临床运用(脾胃)课件

常见中成药的临床运用(脾胃)课件

消食导滞, 保和丸 和中止痛 或加味保和丸
疏肝和胃, 舒肝止痛丸 理气止痛 或舒肝和胃丸 或气滞胃痛颗 粒 清肝泄热, 左金丸 和胃止痛 或胃苏颗粒 化瘀止痛 五灵止痛散
肝胃气滞

肝胃郁热 瘀血阻滞
辨证用药
证 型
胃阴不足 虚 证
临床表现
治法
用药选择
养胃舒胶囊
隐痛或隐隐灼痛,饥不欲 益气养阴, 食,口干不思饮 和胃止痛
虚 脾阳不足 证 肾阳虚衰
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脐腹作痛,温肾健脾, 四神丸 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 涩肠止泻 后则安,形寒肢冷,腹部喜暖, 腰膝酸软
用药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勿食馊腐变质不洁之物,勿过食生冷,
或肥甘厚腻,或酒食无度,以防饮食所伤,脾胃功能失调;
2、夏季或梅雨季节,勿多贪凉露宿,或冒雨涉水,或久卧
便 秘
概念

便秘是指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次数明显减少, 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排便无规律,粪质干燥 坚硬,或虽有便意而排便无力、粪便不干亦难排出
的现象。
西医学中的各种原因引得的便秘,包括功能性便
秘、功能性排便障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胃肠 道疾病(肠道神经/肌肉病变、先天性巨结肠、肿 瘤、炎症性肠病等),及胃肠道的系统性疾病(甲 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结缔组织病、淀粉样变性 、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药物(如阿片制剂、 精神类药、抗惊厥病、钙通道拮抗剂、抗胆碱能药 ),精神或心理障碍(精神病、抑郁症、神经性厌 食)引起的便秘,均参考本病用药。
使用。
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
间的配伍禁忌。
5.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
使用。
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

中成药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中成药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二防止中药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方法二防止中药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方法1对中药进行全面评价与认识2提高中药质量和研究水平3合理用药4不良反应预防与监测11对中药进行全面评价与认识对中药进行全面评价与认识1经研究发现有一些药材中的毒性成分可使人体内某些酶系统失活造成组织内细胞机能和代谢发生障碍而引起中毒反应如氰苷类果仁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造成细胞窒息
7
注射法 中药注射法主要分为皮下、肌内、 静脉、穴位及患处局部等不同给药方法。 其中静脉注射又分推注和点滴两种,运用 注射法的无菌操作要求和西药注射剂完全 相同。至于中药注射剂用于病灶局部注射 给药,系指枯痔注射液消痔灵用于痔核内 注射的枯痔疗法,及莪术注射液用于宫颈 癌或皮肤癌肿的局部注射疗法。黄芪的穴 位注射疗法。
9
含有以下中草药的中成药为妊娠禁忌药
• 有损害母体及胎元以致引起堕胎作用的中草药分为禁 用药与慎用药两类。凡禁用药妊娠期间绝对不能使用, 慎用药可根据孕妇体质及病情需要审慎使用。
• 禁用药多是引产堕胎药、破血消癥药、峻下逐水药, 如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 乌头、附子、土鳖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 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
26
忽视个体差异
个体对中药的耐受性差异很大,尤其是病理 状态或疲劳营养不良时更为明显,另外妇 女哺乳期就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
27
婴幼儿:肝功能、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等发 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的处理功能不如成年人, 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小量应用,选用作用 较缓和的药物。
老年人:肾功能下降,肾血流量减少,影响体 内药物的排泄;而肝药酶活性降低,使血中 药物浓度增高或消除延缓,再者老年人有多 发疾病和营养欠佳倾向,用药品种较多导致 不良反应率增高。用量应减量,慎用毒性、 作用剧烈药物。

中成药临床运用 ppt课件

中成药临床运用  ppt课件

ppt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
14
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
【药理毒理】 本品有解热、抗炎、抗病毒、抗惊厥、抗癫 痫、保肝等作用。
【不良反应】 使用本品后有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急性肺水肿不良反应报道。 【禁 忌】 对本药物有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ppt课件
15
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
【注意事项】 1.本品为退热解表药,无发热者不宜用。 2.孕妇慎用。 3.过敏体质者慎用。 4.应避免与其它药物混合使用。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 【剂型规格】 注射剂:每支装2ml。
ppt课件
20
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
【注意事项】 1.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者不宜用。 2.孕妇慎用。 3.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ppt课件
21
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
【用法用量】 丸剂:浓缩蜜丸及水蜜丸,用芦根汤 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3次;浓缩丸, 口服,一次0.7~0.8g,一日3次。 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15g或5g(含乳糖),一 日3次;重症者加服1次。 片剂: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剂型规格】 丸剂:浓缩蜜丸每丸重3g;水蜜丸每 丸重9g;浓缩丸每10丸重1.5g。 颗粒剂:每袋装(1)15g;(2)2.5g(含乳糖)。 片剂:薄膜衣片每片重0.52g。
ppt课件
7
第一节 解表剂--辛温解表
2、感冒清热颗粒 【药物组成】 荆芥穗、防风、紫苏叶、白芷、柴胡、薄荷、 葛根、芦根、苦地丁、桔梗、苦杏仁。 【功能主治】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风寒感冒,头痛发 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常用中成药》课件

《常用中成药》课件

利用新型制剂技术,如纳米技术、脂 质体等,改善中成药的溶解度、生物 利用度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疗效和 安全性。
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扩大适应症
随着研究的深入,中成药的适应 症将不断扩大,涵盖更多种类的 疾病,满足更多患者的治疗需求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中成药 的个体化治疗将更加受到重视,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小儿维生素与矿物质
主要用于补充小儿所需的维生素和矿 物质,提高免疫力。如小儿善存片、 小儿钙铁锌口服液等。
CHAPTER 03
中成药使用注意事项
中成药的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总结
详细描述中成药在与其他药物或 食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的相互 作用和不良反应。
配伍禁忌实例
提供几个具体的中成药配伍禁忌 实例,说明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 果。
与西药联合应用
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将更加普 遍,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 应。
中成药在全球市场的推广与普及
01
02
03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 动中成药的国际化和标准 化,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 认知度和接受度。
跨国推广
通过跨国推广和营销策略 ,扩大中成药在全球市场 的销售和应用范围。
常用中成药分类
内科用药
01
02
03
04
感冒用药
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 、头痛、咳嗽等症状。如板蓝 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
咳嗽用药
主要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等症 状。如蛇胆川贝液、急支糖浆
等。
消化系统用药
主要用于治疗胃痛、胃酸、消 化不良等症状。如三九胃泰、
香砂养胃丸等。
心血管系统用药

《常用中成药》PPT课件

《常用中成药》PPT课件

h
3
感冒药
气虚感冒:平素气虚,反复感冒,多为风寒,除感冒症状外,伴有气短乏力、苔白、脉弱。疏风散寒 参苏丸,平时可用玉屏风散。
夏天感冒:多为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可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恶寒发热,头痛头晕,舌淡苔 腻,脉濡。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h
4
咳嗽类
风寒:咳嗽,痰稀白,恶寒,头痛或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或浮数。解表散寒,宣肺止咳,通宣理肺丸等 。
风热感冒: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咳嗽,痰粘稠或色黄,咽干,口渴 欲饮,鼻塞流黄涕。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应疏风清热、解毒、 利咽。选用风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丸(片)、柴胡口服液、桑菊银翘 散;咳嗽较重者,桑菊感冒片;热象较重者,柴胡口服液、银柴颗粒等 ;热再重称毒,清热解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2、气滞血瘀:舌体强硬,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口眼歪斜,手足不温,精神呆滞,舌质暗,苔白腻。血 府逐瘀胶囊等。
3、痰淤互结:肢体不遂,头晕胸闷,舌苔黄腻质暗或有瘀斑。痰淤同治。
h
19
痹症(风湿类风湿)
1、行痹: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急性期可有关节红肿,触摸有热感,畏风寒,喜暖。舌红苔白,脉浮 紧。祛风除湿,通络除痹,消肿止痛的华佗风痛宝片、天麻片等。
常用中成药
h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1
常用中成药
“汤者荡也”、“丸者缓也”。 中成药的剂型种类很多,常用的传统剂型有丸、散
、膏、丹、酒、露、锭等,先带剂型有片剂、针剂 、冲剂、糖浆、胶囊、橡皮膏等。 中成药:对证又对病,效果才会好
h
2
感冒药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或轻或重,无汗,头痛身痛,咳嗽,鼻塞流清 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应该解表发汗、疏风散寒。选用风寒 感冒冲剂、荆防颗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冲剂、桂枝合 剂等等。

常用中成药-PPT课件

常用中成药-PPT课件


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火毒内盛证
用法用量:口服,大片一次2片,小片一次3 片,2~3次/日
使用注意:1、新生儿,孕妇忌用。

2、不宜与四环素、磷酸盐及硫
酸盐类药物同用。
1、药理实验表明本品的主要有抗炎、镇痛、抑 菌、退热、抗惊厥等作用。
2、牛黄解毒片(丸)的不良反应:过敏休克、中 毒、肝功能损害、上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等
剂型规格:胶囊剂,每粒装0.4g
功能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 :
风热感冒(重证) ==发热头痛,咳 嗽口干,咽喉疼痛
组方分析
君:银花、连翘——轻清透表,清热解毒 臣:牛蒡子、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咽
喉 荆芥、淡豆豉——辛温开腠散邪 佐:桔梗——宣肺利咽止咳 竹叶——清热生津 佐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小青龙合剂
【处方】麻黄125g、桂枝125g、白芍125g、 干姜125g、细辛62g、五味子125g
甘草125g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 微辛。
【剂型规格】合剂 100ml /瓶
主证病机分析

外邪引动内饮ຫໍສະໝຸດ 外感风寒表实证————内有寒饮

内饮招致外邪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

挥发油
羌、细、防、芎→蒸馏法


蒸馏水液

合并滤液
药渣与芩,地,草→水煎→煎液滤过→滤液


乙醇沉淀



取上清液与漉液合并



浓缩至清膏←回收乙醇
取清膏1份,蔗糖粉2.5份,糊精1.5份, →制成颗粒→干燥→喷入上述羌活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PPT课件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PPT课件

案例二: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治疗
总结词
个体化治疗、联合用药
详细描述
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 体差异,采用个体化治疗和联合用药的方法。针对不同 类型的消化系统疾病,可选用相应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可选用香砂养胃丸、健胃消 食片等具有健脾和胃作用的中成药;对于便秘患者,可 选用麻仁润肠丸、苁蓉通便口服液等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的中成药。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中成药在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
01 感冒
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等具有清热解毒、解 表散寒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 痛、咳嗽等症状。
02 咳嗽
止咳橘红丸、蛇胆川贝液等具有止咳化痰、润肺 清热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
03 消化系统疾病
香砂养胃丸、保和丸等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 疾病。
案例四:儿科疾病的中成药治疗
• 总结词:安全有效、慎重选用 • 详细描述:儿科疾病的中成药治疗需遵循安全有效、慎重选用的原则。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用药习惯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中成药时 应特别慎重。在选择儿科中成药时,应优先考虑国家批准的儿童专用药 物,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使用。同时,应注意观察患儿 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例如,对于小儿感冒患者,可选用小 儿感冒颗粒、小儿清肺化痰颗粒等适合儿童服用的中成药;对于小儿腹 泻患者,可选用小儿肠胃康颗粒、小儿泻速停颗粒等具有止泻作用的中 成药。
感谢观看
中成药的分类与剂型
总结词
介绍中成药的分类原则和常见剂型
详细描述
中成药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进行划分,如按功能主治、药材来源、剂型等。常见剂型包括丸剂、 散剂、膏剂、胶囊剂、片剂等。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在制备工艺、使用方法和疗效上存在差异,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剂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