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南县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搞好产业发展 推动精准扶贫【精选】
【产业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1500字
【产业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1500字产业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引言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特定的产业扶贫措施,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摆脱贫困。
本报告旨在对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以评估其效果和提出改进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调研对象为贫困地区的农户和相关扶贫机构。
三、调研结果1. 扶贫产业选择方面,大多数贫困地区选择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并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养殖和种植业等产业。
这些产业在地理环境和人力资源方面具备优势,并且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2. 扶贫项目实施方面,贫困地区注重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形成闭环。
通过整合资源,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户的收入。
3. 产业扶贫的组织形式多样化,既有政府引导下的集体经济型组织,也有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
各种组织形式在推动产业发展和提升居民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 贫困地区在技术培训和市场拓展方面面临的挑战。
由于基础设施和交通不便等原因,贫困地区的技术培训和市场拓展相对薄弱,需要加强政府支持和持续投入。
5. 产业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问题。
目前,一些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项目存在投资不足、市场需求不稳定等问题,导致项目难以持久发展。
因此,建议加强产业发展规划,提高贫困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四、改进建议1. 注重技术培训和市场拓展,提高贫困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加强政府的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支持,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户掌握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同时开发新的市场渠道,增加销售机会。
2. 加强与相关产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
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 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资,提高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政府和社会资本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提高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4. 加强政策支持和政策宣传。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区农村发展局深入贯彻全省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培训会议精神,于12月11日召开了技术人员进村技术扶贫动员会,安排中高级职称以上的119名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村开展“一对一”服务,实现贫困村农业技术扶贫全覆盖。
强化科学规划,推进“重实效”。
把产业扶贫规划与“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深度衔接,围绕传统优势产业、粮经与一二三产业互动、现代精心产品、农业部门职能职责,确立了以优质粮油、芦笋、川明参、果蔬等农业主导产业,科学编制贫困村产业扶贫规划。
强化技术支持,当好“排头兵”。
组织全区119中层以上技术职称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119个贫困村,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和帮扶,当好技术的排头兵。
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培育科技示范户、新型经营主体,保证每个贫困村有1名技术明白人。
强化活力创新,培育“新机制”。
加大贫困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培育力度,探索建立“贫困户以承包地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企业合作经营”模式,鼓励各类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强化资金保障,确保“解难题”。
积极争取省、市、区项目资金的立项安排和对接,加大对贫困人才培养、大力推进适度规模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解决贫困地区缺少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风险等难题。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近几年,我县围绕“政府引领、市场导向、大户经营、企业带动、品牌支撑、科学开发”的发展理念,按照“特色农业、绿色产品、服务农村、富裕农民”的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目标,改革投入模式、强化服务支撑、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经营链条,合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主要经验与做法如下:(一)突出规划引领,整合政策项目。
每年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一号文件对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进行重点安排部署,通过统筹规划、政策激励、整合资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
按照“尊重农民意愿,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市场规律”的生态扶贫规划理念,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扶持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茶叶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国有水域养殖使用权管理加快渔业科学健康发展的意见》等多个纲领性文件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农业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精品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下面是应届毕业生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根据xx党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我对xx村村情进行了实际调研.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农民思想状况和文化程度、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xx村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东部川区,全村共有5社135户540口人,其中贫困户44户,五保户2户,贫困人口168人;耕地面积3685.43亩,其中川地1528.62亩,山地2156.83亩,人均耕地6.82亩(川地2.83亩、山地3.99亩).该村地处灵新路沿线,距离街道约2公里,位于达溪河川区,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极为不便.1.村组织建设情况xx村两委班子成员共8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一人,村委主任1人,村党支部副书记1人,委员8人,计生专干1人,平均年龄45岁;文化程度:大学文化1人,高中文化1人,初中文化6人.全村党员人数共有43人,其中流动党员10人,其中。
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两篇
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两篇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篇1最近我到XX县XX个村做了约一个星期的实地调研,结合陇南市大数据中心随机抽查,开了X个乡村小型座谈会,细听了一部分干部群众的意见,对精准扶贫工作,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得到了不少真实的情况。
总体看,精准扶贫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信心与决心问题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我所到的县乡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真实想法,这些同志对打好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他们敢想敢干,敢于担当,已经做出了许多成绩,创造了很多经验。
但也有一些同志存在着信心不足的问题。
我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同志对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心理上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胸中还没有一盘棋的思想,工作推动力度不大。
一些同志在调研中,强调困难多一些,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少一些,因此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少了一些勇气和闯劲。
当前,树立信心和决心,是各级干部和群众急需解决的思想问题。
我们要在几年内完成几十万人口的脱贫任务,困难很大,这是事实,但信心是最重要的,有信心才能把群众发动起来,有信心才能面对挑战。
我去的几个偏远乡镇,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资源匮乏,脱贫攻坚难度确实很大。
但一些群众讲,干部有信心,群众才会有希望。
我和一些乡村干部群众座谈时,大家经常会谈到近几年的发展,他们说,陇南的巨大变化,是克服各种困难干出来的,不干就什么前途也没有。
调研中还发现,绝大部分乡村干部,对什么时间脱贫,怎样脱贫,头脑是清楚的,采取的措施也是务实管用的。
但有的乡村干部,却是一本糊涂账。
干部群众对脱贫攻坚心中要有数,既要对困难问题有数,还要对解决办法有数。
当然方法要切实可行,措施也要跟得上去。
我去过的一个乡镇,发展条件比较好,只有几百人的贫困人口,但他们的脱贫时间却放在了两年以后,实际上,这个乡是完全有条件提前脱贫的。
对一些脱贫任务艰巨的乡来说,把脱贫时间适当放宽一点是稳妥的,但有条件、能够提前完成脱贫任务的地方,不努力争取就是认识和方法问题了。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3篇(共19页)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3篇[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实习报告】继续加大问责力度,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严纪律,明规矩,主动作为,锻造扶贫铁军;,不折不扣落实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扭转被动局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车赶乡位于临县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与临县湍水头镇、三交镇、大禹乡和方山县峪口镇相邻,国土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00亩,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6074户、16628人。
核桃种植业是全乡的重点传统主导产业。
境内有西山晟聚90万吨煤矿1座,晋煤太钢600万吨矿井正在筹建。
太中铁路吕临支线、省道218公路、县道钟张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20xx年,全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回头看;共识别贫困村12个,贫困人口2243户、6380人。
20xx——20xx年脱贫情况为:20xx年脱贫人口388户、1286人;20xx年脱贫人口377户、1204人,脱贫村1个;20xx年,脱贫人口128户、435人,脱贫村2个;20xx年,脱贫人口511户、1279人,脱贫村3个;20xx年,脱贫人口357户、929人,脱贫村3个。
另外,20xx——20xx年出列人口84户、295人。
目前,现有贫困人口567户、1190人,贫困村3个。
改革开放以来,车赶乡党委、政府积极带领群众发展核桃种植产业,全乡核桃林面积约30000亩,基本实现全覆盖。
脱贫攻坚以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结合乡情实际,提出了核桃增效、劳务增收、养殖带动、光伏普惠;的产业扶贫思路。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产业在不同程度的壮大,扶贫成效也正在逐步显现。
种植业由粗放经营开始向精细化管理发展,林果业由注重数量扩张转变为注重提质增效,光伏产业从无到有,特色产业由少变多,劳务输出更加强劲有力,农民收入实现稳步提升。
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xx年的3200元提高到20xx年的4500元。
农村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农村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农村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民收入增长不均衡问题愈发凸显。
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农业产业扶贫被提出并广泛实施。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农业产业扶贫的实施情况,分析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设计问卷了解农村居民对农业产业扶贫的认知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并选择几个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的村庄进行实地走访,对项目的运作情况、收益分配、问题和困难进行深入了解。
三、调研结果1. 农村居民对农业产业扶贫的认知度较低。
在调查中,超过50%的农村居民表示对农业产业扶贫的了解程度不高,仅有少部分人能正确理解该政策的内涵和目标。
2. 参与度不高。
尽管农村居民普遍认同农业产业扶贫的重要性,但由于信息传播不畅,很多居民未参与到产业扶贫项目中,导致产业扶贫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3. 产业扶贫项目运营情况良好。
在进行实地走访时,我们发现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的运作情况较好,各种支持政策和资金到位,并且村民的积极参与也成为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撑。
四、问题和建议1. 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宣传还需加强。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对农业产业扶贫政策的认知度,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2. 提供更多培训和技术支持。
为农业产业扶贫参与者提供更全面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扶贫能力和技能。
3. 完善收益分配机制。
目前一些项目中存在收益分配不公、不透明的问题,应加强监管,确保收益公平分配。
4. 发挥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发挥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在农业产业扶贫中发挥更大的效果。
五、结论农村农业产业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其实施情况总体良好,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我们建议加强政策宣传,提供更多培训和技术支持,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并发挥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以进一步提升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一、前言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旨在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
为了深入了解农业产业扶贫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报告对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
二、调研背景1.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贫困地区多数人口依赖农业为生,而发展农业产业是稳定农民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加强对农产品的加工、销售以及农业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2. 农业产业扶贫政策的实施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扶贫工作,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财政资金支持、优惠税收政策、加强农业科技支持等,旨在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三、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情况1. 地区差异根据调研结果,不同地区在农业产业扶贫方面存在着差异。
一些地区的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执行较为到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而在一些边远山区和资源匮乏地区,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2. 政策落实部分地区在扶贫政策的落实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有的地区由于对政策理解不到位或者执行难度大,导致政策落地不够完善,进而影响了农业产业扶贫的效果。
3. 农业产业发展的机会与挑战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和技术支持。
因此,在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时需要更好地抓住机会,整合各方资源,加强科技支持,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
四、农业产业扶贫的启示与建议1. 加强地方政府的组织和领导地方政府应加强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与沟通,确保扶贫政策和资金的有效执行。
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和产业优势,合理规划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
3. 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农业科技支持和培训,促进农业产业的技术创新与进步,提高农民的农业专业素质和产业竞争力。
4.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贫困地区应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在市场中拓展更多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实施精准扶贫措施是为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顺利推动农村脱贫攻坚战略。
以下是三篇有关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1为进一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纵深开展,不断做好贴近群众,体察民意,全面提升工作实效和为民服务水平。
我局自20xx 年驻马良镇鹫峰村和扁洞河村开展挂点扶贫工作以来,党员干部多次深入到马良镇扁洞河村、鹫峰村开展工作。
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两个村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查找问题,寻求对策,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后,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蹲点村基本情况介绍扁洞河村共有125户,445人,其中男性273名,女性172名,劳动力223名,党员17名,其中60岁以上的老党员8名,年轻党员9名。
拥有耕地面积801亩,林地面积7882亩。
鹫峰村147户,488人,其中男性254名,女性234名,劳动力254名,党员26名,其中60岁以上的老党员13名,年轻党员13名。
拥有耕地面积1192亩,林地面积7230亩。
这两个村自然条件基本相同。
都是地处高山,自然条件差,人口偏少,村集体经济没有主要项目支撑,农民主要收入一是打工,二是种地,三是种植部分烟叶、蔬菜,四是培植袋栽香菇,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差。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由于这两个村没有主导产业,单靠传统种地和散户养殖,只能保证农民有饭吃,自给自足,没有什么积蓄。
村级集体经济更没有积累,导致整村各项事业发展进程缓慢。
虽然党的惠民政策多年向农村和农民倾斜,农民和农村经济状况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全县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相比差距太大,主要是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发展生产的项目单一等,这些都是障碍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制约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因(一)产业无支柱。
两个村情况基本相同,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产业布局、人平收入状况也相似。
就拿鹫峰村来说,该村去年总收入为86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56万元,养殖业收入343万元,打工收入99万元。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概述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出精准扶贫政策,扶贫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我们小组召集了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对某省某县的扶贫工作进行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展开,探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以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精准扶贫政策在当地的实际效果如何。
经过两周的调研,我们走访了该县6个村,采访了15户贫困户以及有关部门和扶贫企业的负责人。
并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制定了本报告。
调研结果改变发展思路,更加注重全面发展通过采取更加注重全面发展的发展思路,该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扶贫过程中,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突出问题,采取分类指导,因村因户施策,不断强化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同时还引导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力度,注重发挥企业和乡村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形成了有利于扶贫工作的合力。
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该县在扶贫过程中,注重群众的意见和反馈,扶贫措施更加人性化。
县政府与当地企业合作,采用一对一扶贫、助学帮扶等形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帮扶。
同时,县里还积极推动扶贫产业发展,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提高了贫困户获得感。
借鉴其他地区的扶贫经验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该县对其他地区的扶贫经验也进行了总结和借鉴,包括流转土地、开展旅游业等。
这些经验的借鉴和应用,对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县政府还积极推动各项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问题和建议在本次调研中,虽然该县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比如,有些贫困户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帮扶;扶贫项目推广不够到位等等。
基于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给出以下建议: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体系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以解决最基本的饮食、住宿、医疗、教育等问题。
同时,切实增加扶贫项目的投入,提高扶贫项目的覆盖率。
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加强扶贫产业的发展,从而给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增收机会。
产业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产业精准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也是拔掉“穷根”、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其带动贫困人口数量多,脱贫效果好,经济贡献大,在脱贫攻坚战中居于主导地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产业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一、“五位一体”产业精准扶贫格局全面形成各县市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加强政策引导,搞好办点示范,狠抓检查督办,深入推进“五位一体”产业精准扶贫,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精选了一批市场主体。
目前全市参与精准扶贫的市场主体共4392个,涵盖特色种养、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电商、光伏等产业,通过联户带动、入股分工、托管代养等方式,意向带动130766户、363867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如黄梅县16个乡镇,围绕油茶、蓝莓、稻虾连作、苗木、蔬菜等产业建立了50余个现代农业基地,带动60%以上贫困户、98%以上贫困村增收脱贫。
红安县八里湾镇金碧源生态农业科技园,计划投资3.5亿元,流转田地7500亩,打造生态休闲、养殖加工、科普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已建成小龙虾精养池102个,面积1100亩,投放虾苗6万斤,与58户贫困户150人签订合作协议,每户每年保底分红3000元。
二是探索了一批扶贫路径。
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因业施策,抓好产业扶贫路径设计,每一个产业都有一套精准“施工方案”和“作战路线图”。
如罗田县实施黑山羊产业精准扶贫“33111”工程,利用3年时间,向养羊贫困户提供3万元贴息贷款和1万元扶贫资金,支持1万个贫困户,户均年收入过1万元;罗田贺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270个贫困户签订扶贫协议,政府按每户2万元标准给贺根公司540万元贴息贷款,每户脱贫按5000元标准奖励贺根公司,贺根公司向每个贫困户无偿提供3头肉牛和兽医、技术服务,肉牛增重部分由公司、农户按2:8的比例分成,据测算每户贫困户每年可稳定获得5000元左右的收益;麻城市按照产业、资金、区域、对象、时限“五个精准”,分别为养殖业、蔬菜产业、中药材产业、林特产业定制脱贫“1111”、“1151”、“1148”、“1138”工程。
调研报告龙南
调研报告龙南调研报告:龙南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龙南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发展起来。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县的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对龙南县进行系统性的了解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龙南县的居民、企业和政府进行调查,获取初步的数据。
同时,通过实地走访该县的重要景点、企业和政府机构,深入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经济发展调查结果显示,龙南县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县内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尤其是工业领域,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相应的产业园区已建设起来,吸引了不少企业进驻。
同时,农业也是该县的重点发展领域。
果蔬种植、养殖业等农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
2. 社会服务在社会服务方面,龙南县的教育、医疗等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学校和医院的数量较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并且发展水平较高。
文化体育设施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城市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民众可以获得多样化的娱乐和文化活动。
3. 生活环境调研数据显示,龙南县的生活环境整体较好。
城市规划合理,市容市貌改善明显。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空气质量和水质状况达到了较高标准。
同时,交通便捷度也较高,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出行。
4. 政府服务调查结果显示,龙南县政府的服务意识较强,政务服务体系相对完善。
在企业和居民调查中,多数人对政府的服务表示满意,认为政府为了县域发展付出了不少努力。
同时,县政府还加大了对外招商引资和项目申报的力度,为企业和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主要问题和建议1. 推动农业升级尽管农业在该县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需要进一步推动农业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2. 加强环境治理尽管龙南县的环境质量较好,但作为一个发展迅猛的县城,仍需加强环境保护力度,特别是针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问题,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环境质量。
关于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关于**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摘要:要将产业扶贫当做农民稳定增收必由路因靠传统农业和外出工只能温饱问题救济式扶贫也不能农村贫困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农村济社会发展由“输血型”向“造血型”变是农村生存和发展根手段是脱贫必由路,选派“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工作选派县直部门“把手”到村担任“扶记”各乡(镇)成立扶工作指挥部由乡(镇)党委记任总指挥乡(镇)长和“扶记”任副指挥长成员由乡(镇)包村组、“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村两委干部组成,(五)扎实推进“万企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是突出产业扶贫切实提高精准脱贫成效关我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精准扶贫调研组 06.7 了全面了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总体情况听取广干部群众见建议掌握我县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存问题全县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建言献策根据年工作安排党组研究定 6月上旬由党组记、副主席提名人选带队组织部分委员及县水利局、农业局、扶贫办、林业局、水产畜牧局部分领导组成精准扶贫调研组分别深入到等6乡(镇)6然村(屯)采取听取汇报、现场看扶贫项目、发放调问卷、走访座谈贫困农户等方式就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借鉴毗邻省、市、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做法总结验发现问题拓宽思路6月3日到7日调研组还到省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我县精准扶贫基情况位西北部是8省定贫困县、市9国定贫困县、桂石漠化片省县全县辖6乡镇79行政村(社省)东面与县相连南面与县接壤西北面以江界与省隔江相望境地形错复杂海拔高相差高海拔(斗烘坡)9508米低海拔(沙梨河与南盘江汇合处)380米属低纬高海拔亚热带季风气候省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形成温暖省、温凉省、较高寒省、高寒省四种类型气候省北部地省年降雨量579年平气温9℃而南部山省年降雨量599年平气温~5℃且昼夜温差全县土地总面积35596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西向东倾斜其石山面积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9%,石漠化面积78平方公里占石山总面积38%全县辖0乡6镇79行政村69村民组06年全县共有贫困户9006户79553人其计划06年脱贫9贫困村、597名贫困人口;07年脱贫3贫困村、597名贫困人口;08年脱贫 8贫困村、597名贫困人口;09年脱贫7贫困村、580名贫困人口;00年脱贫38人口近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央、省、市关农村扶贫开发方针政策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培育优势产业抓手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减贫脱贫成效显著新轮扶贫攻坚开始以县39名处级领导挂系6乡镇结对39贫困村党组织扶78户贫困户;全县85县直单位系扶75村56名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系扶56户贫困户;对8“十二五”整村推进贫困村下派党组织记以及选派05名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5年通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贫困人口由0年5万人减少到06年79553人减少3587 人贫困发生率由0年下降到06年农民可支配收入从0年3350元提高到了5565元减贫、增收幅高全市平水平(二)力发展农业产业着力推进杉木、核桃等特色种养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成功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省成功申报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通了国农业部专评审标志着三特色产业全部获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05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53万亩增长85%产量96万吨增长7%;烤烟种植面积3765亩收购烟叶5万担;新增桑面积990亩总面积达38万亩;新增水种植面积300亩;新增甘蔗种植面积08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全县生猪存栏89万头、牛33万头、羊786万只、禽93万羽;水产品产量8万吨;农渔牧业总产值完成693亿元增长5%(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地省济社会发展目前全县形成了以高速骨架、国道和县乡公路支撑、乡村公路支线纵横交错公路络“十二五”期全县修扩建贫困村屯道路90条、里程5555公里;79建制村(社省)修建了水泥路新修饮水安全工程59座渠道硬化0公里;修建拦水坝6座;除险加固处;治理坡耕地面积08755公顷建水池80座;当地村民不再枯水季节用水而犯愁实现电升级改造全覆盖投亿元实施农改造工程项目 76项电费从原5元降到了当前0583元每年节省电费795万元户节约电费300余元投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万户切实农村住房危险、济贫困农户基安全住房问题兴建了55村级化活动心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乡村面貌逐步形成(四)发展电子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农增收今年月底引进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和邮政公司“邮乐购”项目已成立了电商心建设了物流仓库建立了30“村淘”和5“邮乐购”村级开展电商业培训3期参加人员00多人次6月0日正式运营以“村淘”和“邮乐购”就已络销售出各类产品价值00多万元二、我县开展精准扶贫存些问题我县扶贫攻坚工作尽管取得了较成效但由省位劣势、土地流困难、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方面原因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还存些不容忽视问题值得我们重视()条件限制产业规模化开发困难是土地流难虽然出台了《关引导和规农村土地营权有序流见》但各市、县没有根据地实际发展要出台相应农村土地有序流政策和激励措施土地确权工作推进慢导致农户对土地估值不害怕承担风险导致土地流困难对协作生产和引进外产业造成困难;二是规模化投成没有龙头企业很难发展比如建议建设市县西门塔尔育肥牛集养殖基地预算投000万元如不引进有定规模、有技术、懂管理龙头企业是很难做成功三是是市场存风险要政府政策和企业有效支持种桑养蚕、西贡焦等产业虽然发展良但这些产业受市场影响如缺乏政府政策头企业长期有效支持这些产业长期发展是不稳定(二)乡(镇)、村党组织引领农业产业发展能力有待加强有乡镇扶贫观念、政策掌握、组织发动、技术指导、群众方面跟不上形势要部分基层干部对扶贫攻坚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新阶段扶贫政策把握不准用老眼光看待新扶贫用老办法新问题认扶贫就是送钱送物、拆旧建新、修路架桥认群众“穷根”难拔、“穷病”难治发展产业引领识不强村级组织由能力不足产业扶贫更多地充当维持村庄现状、协助政府发展扶贫产业角色成村级营主体难较集体济非常薄弱许多村型空壳村(三) 然地理环境制约是偏远省位带省位劣势县处交界地带地处高原东南边缘是海拔较高以山主无平原山省县离心城市都较远无法通参与市场分工和市场贸易接受富裕济地省济辐射不通铁路只有条境高速公路使成济社会发展边缘地带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滞我县贫困地省基础设施建设瓶颈依然存部分贫困村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没有从根上得到我县村级道路硬化率不高目前通村级道路不到80%0户以上屯级道路硬化率更低(四)有产品没名牌虽然我们获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05年存栏山羊786多万只黄牛存栏量约33万头猪年年饲养量万头但还没有做出己知名品牌出知名不高像县通山省种草养畜“模式”打造出全国闻名“羊”该模式带动该县乡(镇)、96村、68万户农户7万多人参与种草养羊;全县羊存栏58万只;户年收入3万元左右(县全县人口05年末是3万人左右相当全县人养羊只以上)国院扶贫办006年和00年两次召开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现场会并全国推广“模式”全国先有6省到考察学习“模式”省3县推广已初见成效(四)结对扶发展产业有待加强主要是部分县直部门下到己系村不多认扶贫攻坚主要是县委、县政府、涉农部门和乡(镇)事己单位主要做己业就行了没有将扶发展产业作扶重和扶抓手扶效不明显不少单位把扶贫扶按照民政救济做搞搞看望慰问、发发油米红包就算扶流形式没有起到扶贫扶应有作用三、对我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些见和建议要将产业扶贫当做农民稳定增收必由路因靠传统农业和外出工只能温饱问题救济式扶贫也不能农村贫困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农村济社会发展由“输血型”向“造血型”变是农村生存和发展根手段是脱贫必由路这要我们党委、政府精准扶贫工作要把扶贫与产业开发结合起完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把规划落到实处加政策支持和惠农金支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营权规有序流推进土地集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营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机制体制培育壮新型农业生产营组织加对农户、农民合作组织扶持力坚持“扶贫龙头企业+特色基地规模省专业村群+ 专业合作社+ 贫困户农户”“产业扶贫”机制选择批规模效益较高、增收快产业使农民稳定增收()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是改善基础设施要致富先修路我县要结合次整村脱贫攻坚战加对村级、屯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且要高规格要不光村级路实现水泥路硬化0户以上屯屯级道路都要争取00年前全部实现水泥硬化完善村、屯人畜安全饮水、加快农田和农用水利设施改造继续推进农村电改造完善络、通信、广播、医疗、防疫等公共基础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推进土地流试规模化营是规模试土地流保证农民土地承包营权权利前提下县里整合五六万左右金两到三乡(镇)通发展种草养牛、养羊示省、种桑养蚕连片示省、蔬菜生产示基地等“短、平、快”产业试流万亩到两万亩按照依法愿有偿原则通政策奖励措施鼓励农民把土地流给农业生产户、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政府设立相关土地流部门对土地流工作程序进行统管理专人责完善和健全土地流管理制和激励措施保证农民土地流合法收益依照相关法律制定完善政策与体系让农民有法可依除因土地流风险担忧思想变农民对土地流消极性保障农民进行土地流有效合法性由政府土地流部门会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组织土地承包户与土地出让户签订土地租包合土地租包(不超土地承包营权期限)政府对农业生产户、合作社或农业企业规模化营进行项目补助;二是借鉴方县土地股份合作模式鼓励农民带地入股户、合作社该县积极探土地规模济新路径切实扭以往简单户流等传统模式积极探建立土地股份合作以利益导向促进土地流土地撂荒推动全体农民富裕变“助致富”“共致富”鼓励农民带地入股保底分红全县共完成土地流面积36万亩参与流土地专业合作社8参与农户达38户土地连片流面积达00亩以上共0片规模营面积5000亩(二)重发展特色产业、利用冠森集团种草养牛方面技术验和优势建设西门塔尔肥牛集供养基地推广种草养牛发展西门塔尔肥牛养牛产业我县养殖黄牛历史悠久目前主要是由放牧与补饲相结合饲养方式随着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草地牧地减少和受限群众也不适应种草养殖思路变导致养牛积极性受挫养殖量渐减到目前止约有60%以上农户退出了黄牛养殖行业养殖量下降到05年底黄牛存栏量约33万头比十年前(005年)65万头减少了50%我县如能够成功引进西门塔尔肥牛养牛产业对我县养牛产业发展是有很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我县黄牛存栏量做做强我县黄牛产业因西门塔尔牛早期生长速快产肉性能高胴体瘦肉多很受消费者青睐西门塔尔牛育肥期平日增重5公斤月龄牛可达500550公斤而地方品种牛日增重仅有07公斤冠森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轿子山草场养殖基地依托与学等科研院所紧密结合斥3亿元已成功县三塘镇、寨乡、寨乡建设农牧业综合开发基地万余亩集养殖肉牛万头带动当地6000户贫困户养殖优质肉牛3万头06年5月9到5省副长带领下冠森公司宋青柱董事长行五人深入县等考察公司初步向是么窝村建设市县西门塔尔育肥牛集养殖基地预算投000万元前期试养殖西门塔尔育肥牛500头试成功二年计划养殖000头三年计划养殖3000头五年发展上万头养殖规模调研组建议县委、县政府把西门塔尔肥牛养牛产业作今年重扶贫招商引项目制定种草养牛激励政策投入政府配套金引进冠森公司利用公司种草养牛方面技术验和优势建设么窝村西门塔尔育肥牛集养殖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集供养基地与农户签订养殖合免费提供疫病防治和养殖技术可采用订单养牛、借还二养牛、代养养牛、链锁养牛、租母还仔养牛、合养牛、育肥养牛等养牛模式种草养牛农户和土地承包户、土地出让户政府给予现金补贴、以规模化种草养羊示省打造羊品牌山羊是优良地方品种是我国南羊体格较肉用型地方品种986 年就列入了《国畜禽品种志》、《畜禽品种志》00年9月获国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其繁育养殖心以等乡(镇)主但是我县山羊每年饲养量都没有太提高相反有下降趋势主要是保育种费不足没有繁育心只能靠养殖户繁养由养殖户无法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山羊品种优势逐步退化养殖户养殖没有科学地利用农作物秸秆也没有种草习惯仍然靠放牧方式饲养随着放牧地退化山羊数量呈逐步减少趋势目前全县存栏羊786万只畜潜力和济潜力仍充分发挥是否可以借鉴县“模式”将种草养畜与石漠化治理、扶贫开发结合起制定县山省种草养畜政策和激励措施争取上级专项扶贫项目聘请育种专集人、财、物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科学手段”运作机制建立羊繁育养殖基地政府助农户建舍和种草以规模化种草养羊示省种植高产牧草皇竹草(县改良皇竹草每亩年产草五万斤左右养殖场按角斤收购草般可以割两到三年)推广整套秸秆、牧草加工利用技术由从传统放养慢慢向种植牧草进行养殖争取五年我县存栏羊达到十万只以上打造羊品牌3、力发展合我县实际山地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山地现代农业示省()依照各乡(镇)、各村然气候和地理条件发展优质水稻、高产玉米、油茶、茶、板栗、蔬菜、辣椒、金银花、烤烟、林下种养、水产养殖、草药种植、林等农业产业()建设山地现代农业示省成立农口部门办公席会议制通办公席会议制整合财政事议、水利、交通、扶贫、农业、林业、发改等部门坚持“政府主导, 企业引领,农户参与”原则打造蔬菜生产示基地和种桑养蚕连片示省加我县林种植面积;二利用蒙达无公害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到县建基地有利机遇建立从天生桥岩场到平班沿新州河两岸“稻―蔬菜”生产示省乡镇每乡镇选择村实施高山冷凉地省夏季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示基地建设鼓励公司建立智能化蔬菜育苗心育苗心提供种苗供应及年生产计划等农户想种什么蔬菜品种可购买种子交给育苗心育苗心利用现代育苗设备免费农户育出优质蔬菜苗;政府配套机耕道、生态蓄水池、集雨面、滴灌、提灌、病虫害防治、气象观测、预冷储藏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三建设种桑养蚕连片示省通鼓励土地流加扶持种桑养蚕户支持建立合作社等多种形式选择种桑养蚕发展、有连片基础乡(镇)建设种桑养蚕连片示省公司和桑蚕办派驻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对种桑养蚕连片示省进行指导和监督通连片示省辐射作用使我县种桑养蚕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四加我县林种植面积打造林示带林产业是生态型济产业不仅能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还能农村增效又能改善生态环境利用新轮退耕还林进步加我县林种植面积主打山油茶、板粟、核桃进步深加工增加副加值、将地方特色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生态旅游是多民族聚居地省世居苗、彝、瑶、汉等民族至今保留着古朴、浓郁、多姿多彩民族化和民族风情民族也因不支系甚至不村寨而各有各特色这些宝贵民族风情也是打造旅游产业重要物质基础县要立足民族化特色挖掘山水景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城和村寨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以生态优美依托农乐、民族风情景打造美丽生态带活民族化旅游产业(三)把发展产业作结对扶重组建扶工作队强化乡(镇)、村党组织引领农业产业发展能力助推步康选派“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工作选派县直部门“把手”到村担任“扶记”各乡(镇)成立扶工作指挥部由乡(镇)党委记任总指挥乡(镇)长和“扶记”任副指挥长成员由乡(镇)包村组、“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村两委干部组成“扶记“责统筹协调对上争取扶贫项目和金发展产业和改善基础设施“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扶工作队责蹲驻村对下摸清致贫原因、准脱贫路子制定扶工作队实施管理办法所有建制村组建扶工作队县直部门“把手”担任工作队长和扶记各乡(镇)包村组统合进扶工作队乡(镇)包村组长“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任工作队副队长将“村记”明确建制村工作责任人重责建设批基础设施、培养批致富能人、壮批集体济、建立批工作制、化批社会矛盾工作扶工作队“村记”和乡镇党委领导下工作主要抓所村党建设、村级集体济发展、精准扶贫、实事办理、村级治理、维护和谐稳定等完成“村记”交办扶任每扶工作队按照每人每月500元标准补助工作费扶工作队队员驻村期原人事、工和福利待遇不变离开县外出学习要往返发生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由乡(镇)扶工作指挥部开具证明派出单位按照级差旅费开支规定报销建立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门牵头扶贫办、农业、水利、交通、发改等部门(单位)成员单位扶贫扶工作席会议制每季集研究“村记”、“记”驻村工作研判重扶相关事项扶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扶工作等建立完善驻村考核工作制年终对“村记”和扶贫扶工作队进行考核考核结与“村记”提拔任用、部门单位年终目标考核挂钩对扶工作进展不力甚至不开展扶工作“村记”要进行谈话提醒或调整到非领导岗位继续作扶贫扶工作队员驻村继续开展工作部门单位扶贫扶工作不力年绩效律划四档单位人员不能年评优(四)发挥民主党派优势助推脱贫步康长期以各民主党派、工商党央、国院统部署下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党合作政治和制优势调动切可以调动积极因素完成这重政治任履职尽责是统战线和人民扶贫工作各有优势应加强协作整合优势补形成合力二是要给地方党委、政府“精准施策”出主深入开展调研究针对方案落实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提出见、建议三是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围绕精准脱贫、贫困金使用、贫困县摘帽等情况开展调研究和评估监督四是对定扶探出教育扶、医疗扶、产业扶、村企结对等模式要进步认真总结验争取其他贫困地省推广应用取得新成(五)扎实推进“万企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是突出产业扶贫切实提高精准脱贫成效鼓励民营企业扶贫实践不断探和创新方式使产业投项目取得成效二是整合各类扶贫切实形成工作合力把“万企万村”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精准脱贫整体规划统筹考虑整合使用财政扶贫金、企业捐赠金以及社会其他扶贫金提高金使用效益桑是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积极性要把引导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万企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作精准扶贫重要容提高民营企业参与和有效性(六)用现代信息技术促农民增收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志要高重视把电商扶贫作“把手”工程抓二要发挥示引导作用要农产品卖难问题让农民看到实实效益深入开展示试工作不断创新电商扶贫机制三要发挥产业升值作用推进农村电商必须以农业型升级前提加快进加投入健全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食品安全、产品包装标准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四要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做到政府和市场力量“两条腿走路”政府助建立专业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和师队伍以贫困地省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农业营主体、普通农户主要对象广泛开展电商培训充分发动社会力量组织动员电商企业开展平台使用、营策略和技巧培训(七)加农业企业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按照产业化发展要进行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技术院校合作通“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方式加快产业对接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使用新设备采用工艺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推广增产增效新技术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政府、企业及农业营组织应制定灵活选人、用人政策提高人才待遇拓展发展空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培训继续加强农业技术特别是成套农业技术培训还要通培训提高农户市场识、合作识、信用识、质量识等使广农户真正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八)力培育销售主体拓宽市场供渠道加投入加强集贸市场等初级市场体系建设重培育支贩卖军和营销队伍沟通贫困山省与外界市场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从事农产品流通力发展农民体运销户、纪人、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诸多形式济组织鼓励农业生产户、运销户册法人从事农产品运销形成包括消费品和生产、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农村市场体系多形式拓宽农村商品流通销售渠道让农民分享市场流通利润更地发挥市场引导配置作用(九)积极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初级农产品和原市场和价值总体较低改善前期生产环节更加重市场供给环节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体化生产营体系以市场型企业带动和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相连延长产业链增值(十)创新金融扶持开展面向所有农户额贴息贷款以培养壮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以额信用贷款体以政府贴息杠杆创新额信贷模式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额信贷基础上扩额信贷惠农围开展面向所有农户额贴息贷款农民发展产业金难问题提高农民和农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积极性调研组成员.。
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贫困人口减少数量较大。
然而,由于各地区、各群体的差异性,贫困问题仍然存在,在一些地区依然较为严重。
为了更好地了解产业扶贫工作的情况,实施精准扶贫措施,提高扶贫工作的效果与成效,本次调研针对产业扶贫工作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
二、调研目的1.了解各地产业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2.探讨产业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3.总结成功的产业扶贫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三、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阅读相关硬性文件、论文和报告,了解产业扶贫政策、理论与实践;2.实地调研:走访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3.数据分析:研究过去的扶贫数据和现有的产业扶贫项目,分析其效果与成效。
四、调研结果根据调研情况,产业扶贫工作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在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产业扶贫工作进展缓慢。
一方面,由于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限制,一些地区的产业基础较为脆弱,产业扶贫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地区的产业扶贫项目无法得到有效实施。
此外,一些地区在产业扶贫中注重短期效果而忽视了长期可持续发展,导致产业扶贫的效果不明显。
然而,也有一些地区的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们注重发挥地区特色和优势,培育壮大本地产业,实现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
这些地区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设施等方式,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同时,他们注重发展乡村旅游、手工艺品制作等非农产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五、调研结论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应加大产业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的知晓率,确保政策到位和落地。
2.加强培训能力。
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3.加大资金投入。
贫困地区应加大对产业扶贫的资金投入,确保产业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产业扶贫工作的效果。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6篇)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6篇)**县政协组织了部分政协委员深入渡江、程龙、临塘等乡镇,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该县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7.53万亩,**年粮食总产量为6.54万吨,比市级下达该县全年粮食作物目标任务数增产0.18万吨,增长 2.83%;二是蔬菜茶叶产业不断壮大。
全县有无公害蔬菜基地45个,现有相对集中连片50-100亩蔬菜基地5个,100亩以上有35个。
蔬菜复种播种面积15.8万亩,总产量23.7万吨,产值4.72亿元,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1%、6.1%和5.6%,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1000亩。
**县万特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德强生态蔬菜专业合作社、窜客惠家农林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引领着我县蔬菜产业朝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是生态养殖健康发展。
(1)畜牧业。
**年生猪饲养量、存栏和出栏数分别为41.91万头、16.54万头和25.37万头,分别同比增长4.28%、2.8%和5.27%;家禽饲养量、存笼和出笼数分别为868万羽、382万羽和486万羽,分别同比增长4.33%、3.24%和5.2%;牛饲养量3.51万头,羊饲养量2.81万只,分别同比去年增长2.33%和4.1%。
发展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4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猪场30家,规模养殖占总养殖户的20%以上。
(2)渔业产业。
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4563亩,水产品产量为8267吨,同比增长5.6%,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为2426吨,同比增长6.36%。
积极向上争取实施了“**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县九连山水晶水产品养殖设施改扩建项目”、“**年渔业标准化养殖项目”等多个渔业项目;四是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一、总体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贫困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农业产业扶贫的有效模式。
本次调研旨在总结农业产业扶贫的经验和教训,为更好地实施农业产业扶贫提供参考。
二、农业产业扶贫的基本特点1. 有效性与可持续性:农业产业扶贫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贫困地区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2. 地域差异性: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存在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3. 发展链条:农业产业扶贫需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涵盖农作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4. 技术支撑:适应现代化、智能化农业发展趋势,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力度。
三、成功案例分析1. 湖南省某县:通过发展茶叶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该县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广良种良法,提高茶叶品质。
同时,引入电商模式,促进茶叶销售,实现茶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2. 四川省某市:通过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带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该市在技术培训和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推广高效种植技术,提高果农收入。
此外,该市利用电商平台拓展市场,增加销售渠道。
3. 广西某乡:通过发展畜牧业,带动农村贫困户增收。
该乡鼓励养殖户养殖禽畜,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并与城市合作建立畜牧品牌,打开销售市场。
此外,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村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教育培训不足:贫困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低下,需要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
2. 资金支持不足: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扶贫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初期的种植、养殖和加工阶段,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3. 市场准入难度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往往面临市场准入难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引导农民开拓市场。
4. 扶贫措施整合不够: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扶贫措施缺乏有效整合,需要建立全程、全链条、全方位的扶贫体系,形成合力。
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的详细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一、基本情况xx乡地处xx县东南部、响洪甸水库上游西岸,距县城梅山35公里,距沪汉蓉快速铁路xx站18公里,全乡面积198平方公里,辖10个村、210个村民组,6800户,2.8万余人。
移民人口11960人,占总人口的43.8。
其中在册户886户,贫困人口2057人,贫困发生率约为百分之7.3。
现有山场23万亩,耕地7900亩。
xx年人均纯收入7800元,是一个集库区、山区于一体的乡镇。
(一)发展的优势1、产业优势明显。
以为主导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
全乡现有茶园45000亩,其中优质良种茶园面积30000亩,全面实现无公害防治的茶园达27800亩,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注册了“皖硒白茶”、“叶里青”、“露雨春”、“红道尖”“徽态”等多个省、市著名商标。
招商引资产值超3000万的茶叶龙头企业2家,组建产值超百万的茶叶专业合作社10家,不同规模的茶叶初制加工场百余家;朱堂茶叶市场占地2万平方米,经营门点200余家,年交易额逾亿元,已成为皖西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
与此同时,积极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全乡板栗种植面积32000亩;高山反季节蔬菜、毛元竹20000亩,菌药、蚕桑等规模种养业专业合作社21家。
2、旅游资源丰富。
xx乡旅游资源可谓是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蕴古典文明与宗教文化于一身。
莲花山树奇石怪、飞瀑云海,孟山啸虎、狮岩仙茶、鹿桥夜月等“莲花八景”闻名古今;洪道观松涛竹影、古朴典雅,宗教传说影响久远,是省批道教旅游观光胜地;正在建设实施的“六安茶谷”西茶谷主体部分也位于xx乡境内,充分利用茶叶、毛竹等物产及山水、文化资源,把特色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意、景区旅游融为一体,打造“产业谷、景观谷、休闲谷、生态谷、文化谷、科技谷”,建成后将成为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
县产业化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县产业化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县产业化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一、县情概况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县位于**、**西部,辖8镇1办8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5万人),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9万亩,林地面积306.2万亩,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和**山区贫困人口重要集聚地之一。
**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一是资源丰富。
已探明有较高开采价值的矿产37种,其中菱铁矿储量居**之首;可供开发的自然、人文景观80多处;**溶洞、**古镇、**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享誉省内外;有羚牛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20余种;中药材约1000多种,入典药物近200味,被誉为“天然药库”。
二是生态良好。
**属暖温带间北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5.9度,年日照时数1957小时,平均无霜期205天,降雨量760毫米,河流总径流量6.5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6.5%,植被覆盖率高达88%,被誉为“天然氧吧”。
三是区位优越。
**铁路、**高速公路穿越县境,关天经济区规划将**作为三级城市定位,**国际化都市圈和关中先进设备制造业基地规划将**纳入其中,使**成为**及关中地区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县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围绕建设“一区三基地”(**第二生活区、钢铁工业及有色金属材料基地、现代中药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坚持“一个目标(推进跨越发展,建成**经济强县、打造关天经济区最具活力县域板块)揽全局、两大工业(矿产、医药)立支柱、三大产业(矿产冶金、生态旅游、现代医药)为主导、四大项目(林果、畜牧、特色农产品、劳务)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发展方略,突出扩城兴园强龙头、打造经济核心区这一重点,集中力量抓产业、上项目,建园区、壮实力,强基础、促增收,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2006年—2015年,年均经济增速达15.5%,连续6年居全市第一。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扶贫到户——江西省龙南县精准扶贫工作调查与思考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扶贫到户——江西省龙南县精准扶贫工作
调查与思考
蔡治中;蔡雯霞
【期刊名称】《老区建设》
【年(卷),期】2015(0)9
【摘要】江西省龙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辖17个乡(镇、场、管委会),105个行政村(社区),169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万,国土面积1641平方公里,丘陵多、耕地少,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赣南山区县,也是苏区县。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蔡治中;蔡雯霞
【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县扶贫和移民办;江西省龙南县桃江乡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精准扶贫视阈下的贫困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探析——基于江西省上饶市精准扶贫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J], 张建琴
2.合力攻坚脱贫精准发力致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J], 王丽华;祁星娜
3.凝心聚力谋发展精准发力促脱贫——文山州林业局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J], 李胜娇
4.精准发力扶智济民——白银市平川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亮点采撷 [J], 刘晓乾
5.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助推帮扶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畜牧总站产业扶贫工作纪实 [J], 李昕;李蕾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加快推进我县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我县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核心,是稳定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为加快推进我县产业扶贫,根据县XX2017年度工作安排,在县XXX带领下,对我县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县产业扶贫的基本情况近两年来,我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和主攻方向来抓,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五个一”工作机制,紧紧围绕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以组团式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小连片消除插花式贫困为路径,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推动产业扶贫取得较好成效。
全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XXX亿元,其中财政产业扶持基金XXX万元,整合项目资金XX万元,发放小额信贷资金XX万元,带动和促进了全县XX个贫困村种养、林产、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
到目前为止,全县贫困村共发展种植产业XX万亩,其中优质粮油XX万亩、特色水果XX亩、蔬菜XXX亩、中药材XX亩;发展核桃、青花椒、香椿、花卉苗木等特色经济林产业XX万亩;发展优质生猪XX万头、牛羊XX头、小家禽XX万羽;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XX家、村级电商服务平台XX个、旅游扶贫村XX个、农家乐XX家、农事服务超市XX家;创建无公害农产品XX个,有机产品XX个,授权使用“XXX”区域公共品牌XX余个。
全县基本形成了以优质水果为主导的“XX组团”,以优质蔬菜、莲藕为主导的“XX组团”,以优质核桃、速生红叶杨、香桂为主导的“XX组团”,以休闲、创意、观光农业为主导的“XX组团”,以优质粮油为主导的“XX组团”等5大产业组团、XX个产业小连片区,实现贫困村“村村进园,户户入社”,富村带穷村、强村带弱村、好村带差村。
全县有XX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层次参与产业扶贫,积极推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企业托管”“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贫困户优先股”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流转土地XX万亩,发展订单特色产业,建设“一村一品”特色基地,带动XX余户贫困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龙南县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搞好产业发展推动精准扶贫龙南县政协组织了部分政协委员深入渡江、程龙、临塘等乡镇,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该县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龙南县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7.53万亩,2016年粮食总产量为6.54万吨,比市级下达该县全年粮食作物目标任务数增产0.18万吨,增长2.83%;二是蔬菜茶叶产业不断壮大。
全县有无公害蔬菜基地45个,现有相对集中连片50-100亩蔬菜基地5个,100亩以上有35个。
蔬菜复种播种面积15.8万亩,总产量23.7万吨,产值4.72亿元,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1%、6.1%和5.6%,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1000亩。
龙南县万特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南县德强生态蔬菜专业合作社、窜客惠家农林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引领着我县蔬菜产业朝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是生态养殖健康发展。
(1)畜牧业。
2016年生猪饲养量、存栏和出栏数分别为41.91万头、16.54万头和25.37万头,分别同比增长4.28%、2.8%和5.27%;家禽饲养量、存笼和出笼数分别为868万羽、382万羽和486万羽,分别同比增长4.33%、3.24%和5.2%;牛饲养量3.51万头,羊饲养量2.81万只,分别同比去年增长2.33%和4.1%。
发展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4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猪场30家,规模养殖占总养殖户的20%以上。
(2)渔业产业。
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4563亩,水产品产量为8267吨,同比增长5.6%,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为2426吨,同比增长6.36%。
积极向上争取实施了“2016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龙南县九连山水晶水产品养殖设施改扩建项目”、“2016年渔业标准化养殖项目”等多个渔业项目;四是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江西虔心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同时江西虔心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还被江西省农业厅评定为2016年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虔心小镇跻身省级旅游风情小镇。
二、主要措施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龙南县始终坚持“五个一”产业扶贫思路,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激活内在动力,探索带动模式,找准脱贫路径,提高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实效。
1.扬长避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坚持大格局引领,各部门形成合力,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项目,深入推进区域特色农业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以销售农特产品为主的农村电商扶贫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等项目。
目前,累计带动贫困户2003户4568人次,覆盖全县所有省、市贫困村。
传统农业稳步发展。
采取“企业、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通过委托养殖、合作社联结、大户(能人)带动等方式,为贫困户合理选择和布局特色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地发展了脐橙、油茶、茶叶、生猪、水稻、肉牛、肉羊、水产养殖和其他农业产业等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目前,该县通过发展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全年覆盖带动贫困户765户1534名人次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增收,户均月收入至少可达1200元。
休闲产业初露荷尖。
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贫困户)主体”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据统计,全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50家,其中农家乐19家,休闲农庄11家,休闲农业园20家,农民就业人数达1200人次,其中引导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农家乐7家、观光采摘园9家,带动贫困户106户152人,实现贫困户收入2800元。
电商农业蓄势待发。
通过出台政策、龙头企业引领、电商知识培训等方式,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工作,积极支持电商龙头企业及电商服务站点引导、带动贫困户参与电子商务产业,通过电商增收。
据统计,全县17个乡(镇、场、管委会)均设立了电商服务站点,其中“农村e邮”精准脱贫站点已完成11个脱贫站点建设,此外杨村镇还设立了农村电商快递综合服务中心。
目前,覆盖全县省、市级贫困村34个,建设电商服务站点36个,建设“益农信息社”10家,558户贫困户参与电子商务培训,培训后通过电商创业就业294户,电商服务站帮助734户贫困户销售了农产品。
2.创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型主体,带动农民创业。
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在全县形成了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新局面。
一是培育主体多元化。
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载体特色、经营产业、服务全面、管理规范的特点。
一方面注重在产业链条上把贫困户纳入帮扶对象范围,实行订单生产,全程技术指导,贫困户只管简单的种或养,收购、加工、销售环节全部由企业负责,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共赢;另一方面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流转土地、参与合作社经营、入园进厂务工,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
同时,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示范带领作用,让贫困户“跟着看,跟着干,共同富”。
在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既有种植养殖大户、经营能手牵头,又有龙头企业带动;既有村组干部、基层农技人员领办,又有私营业主创办;二是经营范围多元化。
全县农业经营主体主营经营范围遍及粮食生产,生猪、牛羊、水产、家禽等传统产业,果蔬、茶叶等有机产业,油茶、花卉苗木等相关行业,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步扩展到休闲农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旅游等农旅领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使县域特色产业基础得到夯实。
目前,全县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带动贫困户980户实现增收2190人;三是利益联接多元化。
实行“整体经营、带动发展、保底分红”等方式,推广“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基地)+贫困户”等帮扶联结模式,通过“产业扶贫信贷通”政策文件激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以采取土地、贷款资金等要素入股,以及返租倒包、基地共建、阶段就业等方式,建立保底分红、劳务增收、订单生产等联结机制,让懂市场、懂经营的能人带动贫困户增加收益,形成了产业精准扶贫的“大合唱”。
目前,全县通过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基地)+贫困户”等帮扶联结模式带动贫困户数1000多户,其中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600多户;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入股等创收的贫困户共有400多户。
3.典型引路,全面孵化产业基地,拓宽辐射力度。
一是强措施解决难题。
坚持点面兼顾、平衡推进,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着力解决资金和土地的瓶颈难题,加快建立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2016年,全县有1917户贫困户发展了农业产业,其中申请产业奖补的贫困户有1123户,涉及86个行政村,全面覆盖省级、市级贫困村,共下拨农业产业奖补资金共计232多万元;累计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21242万元,惠及贫困农户2716户。
二是多模式齐驱并驾。
产业基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发展,实现产业扶贫示范带动推进。
如临塘乡“虔心小镇”采取阶段就业、倒包返租、自我发展、基地共建等方式,增加当地农户收入,带动了330户贫困家庭走向增收之路;渡江镇和宏昌商贸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扶贫模式,该镇286户贷款贫困户可从中连续三年按每季度800元进行股权分红,同时,公司还优先吸纳贷款贫困农户到基地务工,贷款贫困户也可以承包公司基地的蔬菜大棚自己种菜,公司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有力增强了扶贫工作的“造血”功能。
三是大力度建设基地。
目前,全县共建设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23个,17个乡(镇、场、管委会)均建设一个百亩以上农业产业扶贫基地,积极打造了渡江精准扶贫综合示范基地、临塘东坑村万亩茶园基地、里仁千亩花卉苗木基地、武当镇千亩鹰嘴桃产业基地、龙南九连山下湖千亩蔬菜基地、东坑均兴千亩油茶基地及东江大稳千亩脐橙基地等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同时,大力发展程龙龙秀村精准扶贫石斛旅游种植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等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基地。
据统计,我县产业扶贫基地面积10000多亩,涉及产业扶贫基地25个,计划投资2亿8千多万,已完成投资7000多万元。
目前,扶贫产业基地已基本全面建成,累计带动贫困户400多户,带动人口837人次,户均收入3000元左右。
三、存在问题该县农业产业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帮扶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基地辐射带动人数有限。
全县脐橙、生猪、蔬菜三个主导产业的规模较大,尤其是以脐橙为主的果业,有8.9万多亩面积,并且有三家果品加工厂,但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利益连接机制,有时农产品不能满足龙头企业的加工需求,同时,一些生产基地缺少特色,规模不大,基地建设不成熟、不稳定,加工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
基地辐射力弱,难以拉动市场,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企业经营现状不佳,利润薄,对贫困户带动能力也较弱。
2.贫困户自身素质低影响就业。
贫困户缺乏种养专业技能和启动资金,个体规模又较小影响自身的发展,同时,由于贫困户自身素质比较差,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在提供相同报酬的基础上,肯定是优先选择劳动力更强的,因此,选择贫困户,实际上是牺牲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3.土地、资金等问题瓶颈日显。
土地不集中,滞后的农民小农意识影响土地流转与经营主体的发展,现有的连片集中土地满足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即使有“产业扶贫信贷通”等贷款政策,农户也是裹步不前,真正贷款用来自己发展创业的不多。
目前,全县贫困户主要是通过借助“扶贫信贷通”政策进行转贷赚取利息,大部分信贷资金放在旅投、城投等企业,因为有政府背书,贫困户感到完全无风险;而私人企业,存在破产、资不抵债等风险,贫困户不能精准识别;转贷利息太低,只有5.3厘的月息,风险与收入不成正比,低于市场行情,农户获益不大。
四、意见建议按照“产业支持、龙头带动、加工流通、特色高效”的原则,政协委员在推动深层次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全面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1.加大资金扶持,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探索财政性投入形成资产民用、民管、民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可优先安排符合实施条件的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能力建设等方面项目;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证、农业政策性补贴等方式,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及“产业扶贫信贷通”资金,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将资金投入到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产业,让资源变资金,让资金变股金,让农民变股民,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