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ppt课件
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ppt课件
![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b1825c680203d8cf2f242e.png)
问题二:讨论结果
1.在发达国家,科学记者大都是学科学出身,受过严格的专业训 练。而我们的记者对涉及科学领域的报道经常出现不科学、不严 谨的现象,甚至出现低级错误。
2.而近年来这些疫苗方面的重大负面新闻,基本都是跑社会热点 新闻的记者报出来的,不是专业记者报道的。公众就在这一次又 一次的事件中对疫苗失去信任。媒体报道时不应匆忙下结论,也 不要误用概念,误导公众,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死亡病例
7例死亡病例中,有6例死因尚在调查中,需尸检报告出来后才能确定, 一般需要30个工作日。其中中山病例,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邓惠鸿 表示,经中山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调查,诊断结论为 重症肺炎,与疫苗接种无关。
思考
疫苗作为一种特殊药品,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监管,其整体安全性 是高于治疗性药品的。但公众对疫苗风险认知不足和情绪效应, 超出了实际风险很多倍。
从2005年安徽泗县疫苗事件 到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类似事件波及范围在扩大 平息纠纷的难度在加大。政府部门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加
那么,此次疫苗事件中 1.政府部门是否做错了?叫停合适吗? 2.媒体是否在推波助澜?媒体有错吗? 3.受害者是否该补偿?疫苗风险,国家有该如何负责?
问题一:讨论结果
2013年12月19日中午,深圳市疾控中心报告,深圳市龙岗区南湾 人民医院产科有一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该新生儿死亡前曾接种过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家长怀疑其孩 子突发死亡与本次接种疫苗有关。
2013年12月 21日,浙江温州永嘉县一名出生两个月的婴儿死亡, 前一天上午他刚打过产自大连汉信生产的乙肝疫苗。
至2013年12月26日,中国先后报道11例同类事件。事件已涉及国内三 家主要疫苗生产企业,其中深圳康泰7例,北京天坛生物3例,大连汉 信1例。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课件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1217ef3186bceb18e8bb14.png)
32
• 专人负责档案、资料管理 • 专柜保存疫情登记、分类、统计和分析原
始资料
• 不得随意存放和丢失 • 不得随意向社会公布,切实作好传染病疫
情保密
5.对本校本次流行过程,或对本年度不同传 染病治疗、预防、环境卫生、隔离、消毒、 家访、计划免疫、被动免疫等状况进行 系 列管理
33
• 最好用规范文件方式保存于计算机,随时
调用、参考
6.传染病流行终末阶段,配合专业机构做好 监测、总结工作
• 传染病发病和死亡 • 病原体种类、型别、特性 • 媒介昆虫、动物宿主种类、分布和病原体
携带、人群免疫水平、人口社会学资料
• 本次防治工作经验、教训、存在问题和改
善建议
34
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通过某
定义
种途径使人致病并流性,在人与人,人 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 1978年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已低于总死亡
数的10%
• 乐观情绪蔓延:疾病防治重点、教科书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传染病发病率、死 亡率回升,2002年死亡率重回30%以上 四大原因: (1)一些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全球猖狂蔓 延
1
(2)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腹 泻等广泛存在,健康危害大
18
• 潜伏期较长(如麻疹)接触者进行预防接
种
• 一些恶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必要时药
物预防(如青霉素预防猩红热,乙胺嘧啶、 氯喹预防疟疾)
• 动物传染源:对经济价值较小的禽、畜类
杀灭
• 危害大的野生动物杀后焚烧、深埋 • 有经济价值且危害不大者,隔离治疗 • 家畜、宠物预防接种和检疫
19
4.消除传播途径
理传染病之列 2.针对患者“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现场调查PPT课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现场调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49352a910ef12d2bf9e7a5.png)
.
7
H省某镇乙脑疫苗 接种引发群体性反应
2002年6月19日,H省M市实验中学的刘XX因 皮疹,伴有头晕被父母送进了当地医院,经医生检查, 诊断为注射疫苗后的反应;6月23日,医院已有近60 名疫苗反应的患者。
29日卫生局致家长的公开信,说疫苗的注射对 学生的健康不会有影响,但家长的猜疑反而越来越重。 在二十多天时间里,不断有学生被送进医院,最多时 接近1000人。家长的情绪越来越失控,并有过激的 行为。
• 动物间发生传染病暴发或流行,人间疫情局部扩散,或出现二代病例; •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区)以外的地区; • 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及以上; • 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100人以上,或轻度放射损伤人数20人以上,
• 霍在县 ( 区 ) 域内发生 ,1 周内发病 10 例以下; • 动物间发生传染病暴发或流行 , 未出现人问病例; •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 30-100 人 , 无死亡病例报告; •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0 人以下 , 未出现死亡; • 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 10—50 人 , 或轻度放射损
上,或极重度放射损伤人数5人以上; •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12
严重突发公பைடு நூலகம்卫生事件(Ⅱ级)
• 在边远、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地区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疫情波 及2个及以上乡(镇),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5例及以上,并在其它 地区出现肺鼠疫、肺炭疽病例;
•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地(市); • 腺鼠疫发生流行,流行范围波及2个及以上县(区),在一个平均潜
学校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案例分析及处理 - 世界大幻灯片PPT
![学校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案例分析及处理 - 世界大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9c2364dd88d0d232d46a62.png)
生设施缺乏 盲目扩招和拆校并校,学生食堂远远不能满
足需要
我省学校食品平安存在的主要问题
局部学校食堂设计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区不 明
采购索证把关不严 餐饮具消毒不到位 从业人员卫生平安意识淡薄 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较普遍 学校食堂超范围经营现象较普遍 监管很难完全到位
5、学校饮用水是否按规定进展水质卫生检验; 水质卫生指标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6、是否制订饮用水平安突发污染事故和水源性 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
学校饮用水平安预防措施
〔二〕分类要求:
开水
推荐学校采用开水作为学生饮用水主渠道。对供 给开水的学校,现场检查盛装开水的器皿〔如 保温桶等〕是否认期清洗消毒并加盖上锁,检 查开水供给是否足量〔单纯供给开水的以4-6个 班有一个50kg保温桶为足量〕和方便学生饮用。
冰箱的冷藏效果。 3、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消毒剂、灭
鼠药不要存放在食品加工经营场所, 防止误食、误用。
4、正确烹调加工食品,隔夜食品和豆 类食品必须加热煮熟方可食用。
5、不要采集、采购和加工出售不认识 的蘑菇、野菜和野果。
6、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要食用。
7、严格执行食品入库、出库和经常性 查验制度,不采购、使用、食用超过 保质期限、腐败变质等不符合卫生标 准的食品。
PPT
精品文档优质文档 仅供学习
精品文档优质文档 仅供学习
※ 我省学校食品平安存在的主要问题 ※ 我省学校食物中毒的特征和处理 ※ 学校食品平安对策 ※ 饮水平安世界形势 ※ 我省学校饮水事件实例分析 ※ 学校饮水平安预防措施
我省学校食品平安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食品平安制度落实不到位 局部学校领导食品平安意识淡薄,对学校食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课件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04fe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3.png)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课件汇报人:2023-12-16•传染病概述•传染病防控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目录•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传染病概述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定义根据传播方式和病原体类型,传染病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接触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患者体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等。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的人群对传染病的易感性不同。
030201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残疾和长期后遗症。
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会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如造成社会恐慌、经济损失、学校停课等。
传染病的危害与影响影响危害02传染病防控措施预防措施通过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对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进行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对与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有过接触的人进行追踪,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病原体隔离接触者追踪疫情处置医疗救治消毒灭菌防护用品配备控制措施01020304对疫情发生地采取封锁、隔离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对确诊患者进行及时救治,提高治愈率。
对疫情发生场所进行全面消毒,消灭病原体。
为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等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疫情。
监测网络建设制定严格的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报告制度建立规范疫情报告流程,确保信息畅通、不漏报、不瞒报。
报告流程规范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报告责任,确保报告工作落到实处。
报告责任落实监测与报告制度0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根据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不同类别,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
2019年-公共卫生危机案例分析-PPT精选文档
![2019年-公共卫生危机案例分析-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fbe203802020740be1e9bd3.png)
“非典型肺炎”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 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主 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 乏力,干咳少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病情的快 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 象。首发病例,也是全球首例。于2019年11月出现在广东 佛山,并迅速形成流行态势。2019年11月-2019年8月5日 ,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报告病 例的平均死亡率为9.3%。
全球首份非典调查报告
事件的类型和特征
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
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 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 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 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还有一种解释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 严重社会危害、需要政府立即处置的危险事件( 曹康泰,2019)。
事件回放
随着疫情在全国的扩散蔓延,政府开始意识到“非典”疫情信息公 开的必要性,但在“非典”疫情信息公开时存在对疫情信息缓报瞒 报的现象。后来缓报瞒报造成疫情形势的恶化唤起了中央领导对“ 非典”疫情信息公开的重视,中央开始对缓报瞒报疫情的有关政府 官员进行行政问责。在疫情揭露之后,中国政府宣布与世界卫组织 积极配合,进一步调查当地疫情发展的状况,共同阻止疫情的进一 步扩大,并在4月20日将防治非典不力的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委 副书记孟学农免职。截至到5月19日,全国内地共有SARS病人5236 例,共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SARS病例。 经过各地政府医护人员和民众的努力,非典疫情终于逐渐受控,6月 8日北京首次迎来新增非典病例零记录,6月24日世界卫组织宣布解 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同时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这场突 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中华民族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也让中 国政府开始重视公共危机应急体系的建立。
公共卫生案例分析课件
![公共卫生案例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3f794508a1284ac950436e.png)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关于H7N9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 徽省、江苏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 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例,2例死亡。截至2013年5月 6日16时,全国已确诊131人,37人死亡,76人痊愈。 既然已经确认H7N9属于禽流感的一种,且其危害是显 而易见的,毋庸置疑H7N9禽流感应纳入公共卫生事件 的范围之中。
有关禽流感这类公共品的提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六条规定: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发 事件相关科学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 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 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 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所需经费 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二条 规定: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教授表示;“公共财政为H7N9禽流感 买单的呼吁非常有道理,但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H7N9禽流感具有 人到人的传染性。
林江介绍,2003年的“非典”从一开始就有高度的人际传染性,因此政 府从公共财政里面拿钱出来,为患者进行免费治疗。但这次H7N9禽流感病毒 与“非典”不太一样,到目前为止,16例确诊病例都是散发病例,没有很确 凿的证据证明H7N9病毒能够人传人。“散发病例可以看作是个人卫生事件, 人传人的流行病可以看作是公共卫生事件。如果一个人得了H7N9禽流感,政 府就拿公共财政为他治病,等于用其他纳税人的钱为一个人看病,这样的话, 对整体纳税人是不太公平的。”林江表示:“对于目前的H7N9禽流感患者, 建议采取折中的办法,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补贴补助。”
学校公共卫生案例及卫生监督措施ppt课件
![学校公共卫生案例及卫生监督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7667a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3.png)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定期对学校环境、食品、水源等进行检查,确保符合卫生标准
。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03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效
地应对。
加强学校卫生宣传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课程
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计划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 生习惯。
举办卫生知识讲座
邀请专业人士进校讲解卫 生知识,提高师生卫生意 识。
应对措施
立即停止使用受污染水源,启用备用水源,对水处理设备进行检查 和维修,加强水质监测,确保饮用水安全。
03
卫生监督措施
定期检查学校卫生状况
定期对学校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检 查,包括教室、宿舍、食堂、卫 生间等场所,确保卫生状况良好
。
对学校内绿化、垃圾处理等方面 进行检查,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
观。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 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学校落实整
学校公共卫生案例及卫生监 督措施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学校公共卫生概述 • 学校公共卫生案例分析 • 卫生监督措施 • 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建议 • 未来展望
01
学校公共卫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学校公共卫生是指通过预防和控 制措施,保障学校师生健康、提 高健康素养和预防疾病的综合性 卫生工作。
加强学生个人卫生宣传教育,定 期开展校园消毒工作,建立学生 健康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
传染病疫情。
案例三:某幼儿园水源污染事件
事件概述
某幼儿园发生水源污染事件,幼儿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导致多 名幼儿出现身体不适症状。
事件分析
幼儿园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可能是由于水源地受到污染或者水处理 设备故障所致。
《突发公共卫生事》PPT课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b4cdceb7360b4c2f3f6417.png)
精选ppt
32
二、报告与信息发布的卫生监督 1、制度是否确立 2、报告主体是否履行职责 3、报告时限 4、是否有瞒报、缓报、谎报 5、是否按照程序和方式通报,信息发布
精选ppt
9
二、法制建设过程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危害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 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5月9日公布与实施
精选ppt
10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规定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
精选ppt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1、appear suddenly and can not be prognosticated
突然发生,不可预测 2、the public health property
有公共卫生属性 3、damage and influence in some
extent
损害和影响达到一程度
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 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
精选ppt
3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处理
齐齐哈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娄峰阁
精选ppt
1
教学要求
掌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急报告程序和时限;
熟悉:应急处理法律规定。 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责任。
精选ppt
2
精选ppt
3
精选ppt
4
公共卫生事件.PPT
![公共卫生事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fd562e915f804d2b16c140.png)
二、概 述
公共卫生事件的含义:是指已经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 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 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 的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
主要包括传染病 疫情,群体性不 明原因疾病,食 品安全和职业危 害,动物疫情, 以及其他严重影 响公众健康和生 命安全的事件。
含有毒有害物质并引起食物 中毒的食品
3.2.4植物性中毒食品, 主要有三种: a.将天然含有有毒成 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 品当做食品(如桐油、 大麻油) b.在加工过程中未能 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 的植物当做食品(如 木薯、苦杏仁等) C.在一定条件下产生 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 可食的植物性食品 (如发芽马铃薯等)
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 主要内容: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 门的职责; (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 制度;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 务; (五)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六)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 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 储备与调度; (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 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 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 病因而进行的 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 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 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常见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课件
![常见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56bdc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9.png)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性和严重性,往往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应 对,以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传染病疫情
食物和职业中毒
如流感、新冠疫情等,需要采取隔离 、治疗等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
如食物中毒、职业病等,需要查明中 毒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食物中毒事件
总结词
食物中毒事件通常是由于食物受到污染或变质等原因引起的,表现为集体性食物中毒。
详细描述
食物中毒事件在学校中时有发生,通常是由于食堂或小卖部的食品卫生问题所致。预防食物中毒事件 需要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定期检查食品质量,确保水源安全等。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需要及时救 治患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3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
预防措施
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卫生管理规定,定期开展卫生检查,确保学校环境卫生良好 。
提高师生卫生意识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和预 防意识。
定期开展健康体检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开展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疾病,采取相应 措施。
案例三:某实验室事故的紧急处理
总结词
专业处置、科学救援
详细描述
某实验室发生事故后,学校立即启动 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救援工 作,同时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完善 安全制度,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四:某小学群体性心因性疾病的防控
总结词
心理疏导、健康教育
详细描述
某小学发生群体性心因性疾病后,学校加强 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开展师生心理健康评 估,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有效控 制了病情的传播。
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课件
![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a1e1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b.png)
(三)临战培训,提高能力 随着甲型H1N1流感的“警报”由远而近,4月底以来, 湖南省卫生厅组织医疗、疾病控制、检验、卫生监督等专业技术人员搜集整理相关专 业技术资料,编写培训材料。通过下发培训资料、举办培训班、召开网络视频培训会 议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全省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技术培训。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卫生系统累计培训卫生技术人员16000人次,提高了医务人员发现、救治甲型 H1N1流感病例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疫情现场处置、标本检测的 能力和水平,为科学有序地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强化培 训,全省14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能开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保证 了在第一时间对病例做出准确的诊断,掌握了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动权。
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由单位领导同志带班,选派责任心强、熟悉业务、有较强 协调能力的在职人员承担值班工作。并确保值班设备和通讯设施运转良好,做到人 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联络通畅、反应迅速。建立了疫情“日报告”和 “零报告”的报告制度。各地有专人负责及时报告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 例和密切接触者的核查情况。同时,及时报告当地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所采 取的具体措施、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舆论动态等信息。 (八)广泛宣传,引导 舆论 为提高广大市民的科学防范意识,正确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提高 人民群众的个人防护知识和意识,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湖南省卫生厅先后与湖 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日报》、湖南省广播电台、《潇湘晨报》以及红网等多 家新闻媒体通过录制专题、开辟专栏,宣传预防控制知识,正确引导舆论。
事件背景和疫情形势 自2009年3月中旬以来,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墨西哥蔓延。4 月13日,墨西哥出现首例死亡病例,引起全球高度关注。美国和加拿大也出现了不 断增加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4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 从3级提高到4级,2天后又将警戒级别提升至5级。随后,全球新增病例数持续上升, 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疫情从北美洲扩散到欧洲、大洋洲、 南美洲、亚洲和非洲。2009年6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 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的6级。这意味着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流感大 流行,这也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球性流感大流行。到8月5日,全球累 计报告确诊病例162380例(各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数),死亡1154人。据世界 卫生组织预测,全球将有20亿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
学校公共卫生案例及卫生监督措施 PPT课件
![学校公共卫生案例及卫生监督措施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70a54a31b765ce05081491.png)
六、管理责任
五、食品卫生管理责任
▪ 1.学校食堂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 本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制定每项工作的 卫生要求,如岗位责任制、采购验收、加工操 作、库房保管、个人卫生、环境清洁和消毒制 度。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堂卫生管理人员。
▪ 2.学校法人即分管的校领导,以及委托管理 人员(校医务室负责人、食堂管理员)是直接 责任人员。
⑸部分校医是外聘人员,业务水平有限,也 影响传染病的正确诊断。
六、管理责任
一、学校领导是学校卫生安全保障工作的 宏观管理者,负责学校卫生行政管理, 对学校卫生工作的运筹和决策有直接责 任。
二、主要管理职责:
❖把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和落实; ❖制定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并且要奖罚分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及卫生监督措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所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案例及卫生监督措施
一、卫生监督依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 》 ▪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4.《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概 述
▪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发生在各 级各类学校内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 方病流行、暴发流行或致人死亡的事件; 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性异常反应,有毒 有害因素以及各种方式污染食物、饮用 水、空气、物品、场所造成群体中毒、 死亡或危害有可能扩散,在社会上造成 较大影响的事件。通常是指学校内的食 物中毒、传染病流行、预防性接种或预 防性服药的异常反应、学生集体癔症等 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件影响
两个多月前,湖南两名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 死亡,广东、四川也陆续出现类似病例。随后,深圳康泰公司生 产的全部批次乙肝疫苗被暂停使用。媒体过度报道,公众猜疑、 恐慌随之而起,10个省份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30%,进口疫苗接 种率下降15%。 随着两部委的盖棺定论,延宕一月余的乙肝疫苗风波暂告段落。 但国内外学者们公认的事实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疫苗”。即 便完全合格的疫苗,也存在造成接种对象死亡或者后遗症的可能 性。这在日本被形象地称为“恶魔抽签”。
2013年12月19日中午,深圳市疾控中心报告,深圳市龙岗区南湾 人民医院产科有一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该新生儿死亡前曾接种过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家长怀疑其孩 子突发死亡与本次接种疫苗有关。
2013年12月 21日,浙江温州永嘉县一名出生两个月的婴儿死亡, 前一天上午他刚打过产自大连汉信生产的乙肝疫苗。
问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讨论结果
1. 在发达国家,科学记者大都是学科学出身,受过严格的专业训 练。而我们的记者对涉及科学领域的报道经常出现不科学、不严 谨的现象,甚至出现低级错误。
声明
以下言论 如有雷同
皆属13卫管第三小组共同讨论结果
纯属巧合
仅供参考
非诚勿扰
公共卫生事件是什么?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 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 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 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还有一种解释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 危害、需要政府立即处置的危险事件 2014年十大公共卫生热点事件 乙肝疫苗致死事件风波平息,全国乙肝疫苗接种率一度 下降30%
死亡病例
7例死亡病例中,有6例死因尚在调查中,需尸检报告出来后才能确定, 一般需要30个工作日。其中中山病例,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邓惠鸿 表示,经中山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调查,诊断结论为 重症肺炎,与疫苗接种无关。
应对措施
叫停问题疫苗
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卫计委于 2013 年12 月20 日下发通知,要 求暂停使用深圳康泰公司的全部批次重组乙肝疫苗。 问题疫苗流向追踪、控制
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回顾 —乙肝疫苗致死事件
2013 年12月21日,四川眉山一名婴儿出生次日接种乙肝疫苗,10多个 小时后死亡,婴儿注射乙肝疫苗死亡事件开始被社会广泛关注。 至2013年12月26日,中国先后报道 11 例同类事件。事件已涉及国内三 家主要疫苗生产企业,其中深圳康泰 7 例,北京天坛生物 3 例,大连汉 信1例。 2014年1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召开关 于乙肝疫苗调查进展媒体通气会,通报了对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 限公司的现场检查情况、从湖南抽样的2批产品的抽验结果,以及18个 病例的初步调查诊断意见,会后两部门继续推进产品检验和病例调查 诊断等相关工作。综合现场检查、产品抽验结果、质量回顾分析以及 病例调查诊断情况,未发现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 肝疫苗存在质量问题。
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回顾 —乙肝疫苗致死事件
案件经过
这一事件的最早的曝光是从湖南省婴儿接种疫苗死亡开始的,随后, 广东、四川陆续出现类似病例。其中,湖南省常宁市、衡山县、汉寿 县共有3名婴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常宁和衡山的 两名婴儿死亡。昨日,广东省疾控中心证实,11月至今,广东中山、 江门、深圳、梅州等地先后发生4例类似死亡病例。四川死亡病例情 况不详。
思考
疫苗作为一种特殊药品,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监管,其整体安全性 是高于治疗性药品的。但公众对疫苗风险认知不足和情绪效应, 超出了实际风险很多倍。
从2005年安徽泗县疫苗事件
到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类似事件波及范围在扩大 平息纠纷的难度在加大。政府部门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加
那么,此次疫苗事件中 1.政府部门是否做错了?叫停合适吗?
2. 政府在疫苗接种和异常反应监测方面有一整套管理体系,如果 按照纯科学的标准,那根本没有叫停的必要。但风险管理不仅仅 是科学问题,当媒体、公众对疫苗产生怀疑时,临时叫停并无不 妥。但此次突然紧急大规模叫停的官方行为给人一种紧张感,更 加造成了社会恐慌,也让媒体对此事件产生了甚多误解。
3. 两部委作出这个决定也是艰难的,不停会犯众怒,停用会引恐 慌。问题的关键在于公众以及媒体的科学素养问题。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和卫生计生委通报,疑似造成婴儿死亡的深 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乙肝疫苗在产品有效期内的共 198 批次 44030686 支,相关产品销售到 27 省(区、市)。深圳康泰 所有批次乙肝疫苗已经控制。
各方反应
深圳康泰生物2013年12月16日发布声明,将“疫苗致死”事件称为“疑 似偶合死亡事件”,并称“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 天坛生物公司疫苗致婴死亡发布了澄清公告,称公司对相应批号乙肝疫 苗的生产和运输过程等方面作了回顾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批疫苗 产品在生产、检验、批签、储存、运输等环节均符合相关规定
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回顾 —乙肝疫苗致死事件
2013年12月8日,赵某在郫县第二人民医院迎来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11 日,这名男婴因呼吸循环衰竭去世。赵某怀疑儿子的去世与接 种乙肝疫苗有关。
2013 年12月17日,一名男婴在深圳南湾人民医院降生,74分钟后 孩子父亲却接到了儿子的死亡通知,医院称可能与接种康泰公司 生产的乙肝疫苗有关。
2.媒体是否在推波助澜?媒体有错吗?
3.受害者是否该补偿?疫苗风险,国家有该如何负责?
问题一:讨论结果
政府部门是否做错了?叫停合适吗?
1. 两部委叫停是恰当的。因为没有证据表明死亡是疫苗导致的, 但接种与死亡时间上的高度关联,使对疫苗安全性的怀疑是合理 的,监管部门是从谨慎预防角度出发的。在连续出现疑似预防接 种严重异常反应病例的情况下,如果对产品质量没有100%的把握, 监管部门就应该从最坏的角度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