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名校办学特色”这一课题已经显示出它的效果和价值,从而证实了研究的必要性和价值。

一.办学特色研究促成了新的办学理念:提供适合教育,奠基美好人生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灵魂。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是学校成员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培养目标、校风、教风、学风、校训等精神类文化要素的提炼、概括与升华,是用来指引学校建设、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学校文化的基础、中心和灵魂。学校办学理念就像是学校办学行为的航标灯,一只无形的手,在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统领着办学的全局工作。

“提供适合教育,奠基美好人生”,在这一理念引领下,东营区三中全体师生立于思,重于行,追求真知,探索真理,形成“博学、诚信、创新、笃行”的校训,“文明、和谐、务实、卓越”的校风,“德艺双全,敬业奉献”的教风,“勤学善思,践行活用”的学风,构建起了促进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依法执教,促进学生的人格自律、行为规范、全面发展“的行为文化。

同时,学校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了《东营区第三中学办学章程》,建立健全了行政管理、教学教研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家长委员会管理六大类、200余项制度措施,汇编成《东营区第三中学制度汇编》,构建起了“用制度教育、用思想引领、用文化熏陶”的制度文化。

作为学校文化的有效载体,校报、校歌和校园网是东营区三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东营区三中报》连续三年获“全国最佳校报特等奖”,东营区三中校园网获全省学校网站评比一等奖,校歌《神采飞扬》获东营市校歌评选金奖第一名。中国教育学会授予学校“全国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单位”荣誉称号。

二.特色办学促进教师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不断提高,构建了学校内涵发展。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和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的个体素质是就教师个体而言,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教师的群体素质包括教师群体的学科群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性别结构。我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明显提高,更多的教师自觉进行信息技

术与课程的整合。教师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改变教学方式,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创建更好的教学环境,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

教师专业化发展迅速,涌现出大批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学校骨干教师形成梯队。利用共享、交互的特点实现教师小组共同体的备课和教学研讨,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适应新课程和教师发展需要的民主、开放、有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探索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21世纪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以当代信息技术作为强大认知工具的学习理论给我们以明确的昭示:自主、协作、探究式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教师得以跳出本学科的狭小视角,借别人的头脑丰富自身积累,实现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与协作。与此同时,思想的交锋,思维的碰撞,不断地激励并引导教师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有助于教师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自主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在这过程中,提高了施教者批判性分析与吸收反馈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施教者创造性应用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能力。

在教育科研领域,认真研究和探索教育自身的规律,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纲要》强调指出:“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加强教育科研,才能正确分析学校的实际办学基础,才能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创办特色学校的动力。

学校努力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科研体系,全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每周半日教研活动时间,开展的“读好一本书、做好一本教育理论摘记、写好一篇教学论文、参加学校开展的一个研究课题、上好一节研究课”“五个一”活动,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科研先导意识。以教学中的“小问题、深研究、大文章”为重点的“草根教研”,成果丰硕。

2011年,我校教师就取得各类教科研成果348项;有138篇教研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或发表;“十一五”期间,学校有22项市级以上课题结题。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首批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在2011年的山东省课题实验开题会议上,区三中被确定为“山东省十二五研究课题实验学校”。

学校以培养“特长型、科研型、专家型”名教师为目标,搭建起了“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市、区名师培养对象——市、区名师”五级成长阶梯,形成了以名师为龙头,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中坚,以教师素质全面提高为根基的名师培养体系。

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典型带动”作用,组织实施了师带徒“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示范课、教学研讨课等形式,推进青年教师“三年打基础、五年挑大梁、十年成名师”,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265名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级优秀教师6名,市级优秀教师8名,东营名师3名,东营区名师5名,市级教学能手41名,区级教学能手58名,市、区级名师培养对象27名,名优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9%,可谓是“名师荟萃”。

三.特色办学,注重基础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取得文化与艺术的双赢。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探索能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要的途径、方法,就成为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而有特长地发展,我校近几年按照科学性、差异性、发展性、激励性原则,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某些素质的形成,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往往比课堂教学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不失时机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发展学生这些积极的个性与特长。因势利导,发展个性。为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如组织课外专业学习小组和有关的竞赛活动,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平时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使学生成长为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新世纪弄潮儿。对学生的教育,扬长避短,树立科学全面的教育思想,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多样化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