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a04e4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e.png)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一、概述压铸模具是用于压铸工艺的模具,在金属、塑料等材料的制品生产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压铸模具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压铸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设计原则、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内容。
二、设计原则1.功能性原则压铸模具应该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能够满足产品的结构、尺寸、表面质量等要求。
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性需求,确保模具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2.可制造性原则在设计压铸模具时,需要考虑到模具的加工工艺和生产成本。
设计应尽量简化,避免复杂的结构和加工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
3.可靠性原则压铸模具在长期使用中需要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
设计中需要考虑模具的寿命、耐磨性等因素,确保模具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4.易维护性原则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损坏或磨损,设计时需要考虑模具的易维护性,便于维修和更换受损部件。
三、材料选择压铸模具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模具的寿命和性能。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工具钢、合金钢、硬质合金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硬度模具材料应具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能够抵抗压力和磨损,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寿命。
2.热稳定性压铸过程中温度较高,模具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不易变形或烧损。
3.耐磨性压铸模具在长期使用中会有磨损,需要选择耐磨性好的材料,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4.耐蚀性部分压铸过程中会有化学物质接触,模具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避免腐蚀损坏。
四、结构设计压铸模具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分型设计合理的分型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成型效率和质量,减少缺陷产生。
分型设计应考虑产品的结构特点和成型过程中的收缩变形。
2.冷却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影响压铸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冷却速度,直接影响产品的组织和性能。
设计时应考虑冷却系统的布局和冷却介质的选择。
3.排气系统设计在压铸过程中需要排除模具内的气体,避免气泡和气孔产生。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培训PPT(34张)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培训PPT(34张)](https://img.taocdn.com/s3/m/0ed63ec30242a8956aece433.png)
10.1.3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1.建立或调入设计模型,形成模具设计的参考模型 2.模型检验:对参考模型进行拔模斜度检测、厚度检测等 3.建立工件:用来定义所有模具元件体积的 4.在模具模型上创建缩水率:可以等向或非等向增加在指定特征尺寸上 5.加入模具装配特征,设计浇道系统 6.定义分型面及模块体积 7.建立模具实体元件:抽取完成的模块体积,将曲面几何转换为实体几何 8.填充模具型腔,建立浇注件:利用工件体积减去抽取的模具元件体积 9.模拟开模,并进行干涉检测 10.装配模座元件,并进行所有元件的细部设计
10.2.3 设置收缩率
2.按比例收缩 【By Scaling(按比例)】表示允许相对于某个坐标系按比例收缩零件几何,并 且可以分别指定x、y和z坐标的不同收缩率。在模具模块中应用按比例收缩时, 其仅作用于参考零件几何,而不影响设计模型。 选择【SHRINKAGE(收缩)】→【Shrink Info(收缩信息)】,将弹出“信息窗 口”并显示设计模型的收缩信息。
已建立有曲面特征时,选择【Feature(特征)】→【Cavity Assem(型腔组件)】→ 【Surface(曲面)】命令,利用“面组曲面”菜单可增加分型面的曲面或者对已有 分型面的曲面特征进行编辑。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1b50c0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f.png)
设计知识点1.压边圈和气垫的关系气垫使用行程=压边圈行程+空行程(最小20-25)。
有预加速还需考虑预加速行程2.在设计拉延模的时候:(1)气垫台距离压料面边界20—30mm.并保证调压垫处于型面中间(2)压边圈边缘距离压边圈随行筋200mm。
缸4. 压料芯行程的确定弹簧行程的选择聚氨酯氮气缸选择比实际行程大,防止极限使用。
5. 压料芯行程的确定(1)压料芯需在工作内容触料之前10mm压料6。
拉延模时候,如压边圈上无产品,压边圈与下模要有3mm 的让空;有产品要墩死7. 气顶长度尽量应小于2倍直径,若大于2倍直径则倒斜柱或两两相连.气顶孔要比气顶柱单边大15mm,加工的话单边大10mm.8. 调压垫块与墩死应尽可能在同一Z轴方向上,具体做法与任务书一致。
9. 调压垫块间距保持在400左右,要均匀分布。
10。
拉延中的导板尺寸及位置(1)导板的安装位置约在凸模长度方向的1/6处.(2)导板导向面的宽度约占凸模长度的1/5-1/4,修边冲孔时为1/4-1/6。
(3)导板高度>压边圈行程+ 30%。
(4)导板安装面要凸出分模线3~5mm,便于加工。
(5)插铣刀分50、63、80三种,长度分别为300、350(400)、500,加工极限分别为290、340(390)、490,80刀仅限于粗加工,精加工用50和63刀。
另400长63刀并不保证车间有,有时候不买二。
修边、冲孔1.隐冲的4项基本原则(一定要记住)(1)有隐冲时的压料芯必须用导柱导向。
(2)有隐冲时压料芯必须加盖板(有时用聚氨酯卸料组件)盘起p262(3)压料芯和下模之间要有凸凹垫块(上凹下凸)。
作用:导向防止冲头折断(4)压料芯z方向行程必须比机构行程大。
2。
废料刀比坯料线长15mm。
3。
锻块加工去量2mm 即可,备料时型面及刃口多备5mm,其余不多备料4。
修边模压料芯行程25-30mm(刃入提前接触10mm)。
仅为参考,实际设计时请提前计算5。
模具基础知识培训培训资料(7)
![模具基础知识培训培训资料(7)](https://img.taocdn.com/s3/m/6f2a43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a.png)
引言概述:模具是制造产品的重要工具,其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提高模具制造技术水平,培训和掌握模具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系统介绍模具基础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模具材料、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 模具材料1. 金属材料:介绍常用的金属模具材料,如工具钢、高速钢和硬质合金等,包括其性能特点、选择原则和应用范围。
2. 非金属材料:介绍常用的非金属模具材料,如塑料和橡胶等,讨论其特性及应用场景,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非金属模具材料。
二. 模具设计1. 模具设计原则:介绍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性、可靠性、可制造性等,讨论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这些因素。
2. 模具结构设计:介绍模具的主要结构,如分型装置、导向系统、脱模机构等,详细讨论各部位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3. 模具标准件选择:介绍常用的模具标准件,如导向柱、导套、弹簧等,讨论选择标准件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三. 模具加工工艺1.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介绍模具加工的一般流程,包括毛坯加工、精密加工和热处理等,讨论每个环节的工艺要点和注意事项。
2. 数控加工技术:介绍数控加工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包括数控铣削、数控车削和数控电火花等,讨论数控加工技术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3. 模具质量控制:介绍模具加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检验设备、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等,讨论如何保证模具的质量和精度。
四. 模具使用与维护1. 模具使用注意事项:介绍在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装卸模具、调试模具和保养模具等,讨论如何避免模具损坏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2. 模具维护保养:介绍模具的常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模具、润滑模具和防锈处理等,讨论如何保持模具的良好状态和使用性能。
五. 模具创新与发展1. 模具设计创新:介绍模具设计的创新方向和方法,包括模具CAD设计、模具CAE分析和模具CAM制造等,讨论如何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模具设计效率和质量。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新手必看)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新手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05eba72c941ea76e58fa04e3.png)
1. 塑胶材料常用收缩率?ABS PC PMMA PS 1.005 POM PVC PE 1.020 PP 1.015-1.0202. 塑胶件常出现的瘕疵?缺胶、披风、气泡、缩水、熔接痕、黑点、气泡、条纹、翘曲、分层、脱皮等.3. 常用的塑胶模具钢材?718 738 S136 NAK80 SKH51 SKD61 2344 84074. 高镜面抛光用哪种钢材?常用高硬热处理钢材,如SKD61 、8407 、S136 等!5 . 什么是2D ?什么是3D ?2D 是指二维平面,3D 是指三维空间。
在模具部分,2D 通常是指平面图,即CAD 图;3 D 通常是指立体图,即PRO/E 、UG 或其他3 D 软件的图档。
6 . UG 的默认精度是多少?UG 的默认精度是0.0254MM7 . 什么是碰穿? 什么是插穿?与PL 面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PL 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穿面!8 . 条和丝的关系?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
条为台湾用语,1 条=0.01MM ;丝为香港用语,1 丝=0.01MM ,所以,1 条=1 丝9 . 枕位是什么?外壳类塑件的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的枕状分型部分称为枕位. 10 . 火山口是什么?BOOS 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的类似于火山爆发后的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
深的骨位上也常做,目的是为了防止缩水。
11 . 呵是指什么?呵就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镶呵的意思就是镶模仁。
12 . 什么是虎口?虎口,又称管位,即用来限位的部分。
常用在模仁的四个角上,起前后模仁一个精定位的作用,常用CNC 或模床加工。
13 . 什么叫排位?模具上的产品布局称为排位。
往往由进胶式样与模具结构及产品本身来决定的。
14. 什么叫胶位?模具上产品的空穴称为胶位。
也就是你需要的塑胶件15 . 什么叫骨位?产品上的筋称为骨位。
多是起连结或限位作用的16 . 什么叫柱位?产品上的BOSS 柱称为柱位。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63f525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f.png)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模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工具,能够将各种原材料塑造成我们所需要的形状和结构。
而模具设计,则是决定模具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模具设计的世界,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一、模具的定义与分类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模具。
简单来说,模具是一种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它通过特定的形状和结构,使原材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发生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产品。
模具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成型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
金属模具常见的有冲压模具、压铸模具等;非金属模具则包括塑料模具、橡胶模具等。
从成型工艺来分,有注塑成型模具、挤出成型模具、压缩成型模具等等。
每种成型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模具设计的流程模具设计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完成的,它有着一套严谨的流程。
第一步,产品分析。
设计师需要对所要生产的产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产品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使用性能等。
这一步就像是医生给病人做诊断,要把产品的“病症”搞清楚。
第二步,确定模具结构。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结构。
比如是采用单腔模具还是多腔模具,是使用三板式结构还是两板式结构。
第三步,模具材料的选择。
模具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
要考虑材料的硬度、耐磨性、韧性等因素。
第四步,设计模具的各个零部件。
这包括型腔、型芯、滑块、顶针等。
每个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都要经过精确计算和设计。
第五步,进行模具的装配设计。
确保各个零部件能够准确无误地装配在一起,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
第六步,模具的调试和优化。
在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试模和调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模具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在模具设计中,有一些关键的参数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是收缩率。
由于材料在成型过程中会发生收缩,所以在设计模具时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对模具尺寸进行相应的补偿。
其次是脱模斜度。
为了使成型后的产品能够顺利从模具中脱出,需要在模具表面设计一定的脱模斜度。
模具基本知识
![模具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f9e0ae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9.png)
模具基本知识目录一、1 模具概述 (2)1.1 模具定义 (2)1.2 模具分类 (3)1.3 模具在工业中的作用 (5)二、2 模具材料 (6)2.1 模具材料的种类及性能特点 (6)2.2 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 (8)2.3 模具材料的使用与维护 (8)三、3 模具设计基础 (9)3.1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10)3.2 模具设计的主要参数 (12)3.3 模具设计的常用方法 (13)四、4 模具制造工艺 (14)4.1 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 (16)4.2 模具制造的主要设备 (17)4.3 模具制造的质量控制 (18)五、5 模具检测与维修 (19)5.1 模具检测的方法与标准 (21)5.2 模具故障的诊断与修复 (22)5.3 模具寿命的预测与延长 (23)六、6 模具应用实例分析 (24)6.1 注塑模设计实例分析 (26)6.2 冲压模设计实例分析 (27)6.3 铸造模设计实例分析 (28)七、7 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29)一、1 模具概述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用于生产各种零件的专用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熔融的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压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模具的基本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定位系统、冷却系统、加热系统等部分。
上模和下模分别用于成型产品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定位系统用于确保上模和下模的准确对接,冷却系统用于降低模具温度,防止模具过热损坏,加热系统用于在生产过程中对模具进行加热。
随着科技的发展,模具制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传统的手工制造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主要的模具制造方法有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模具的制造精度和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工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1.1 模具定义模具是一种特殊的工艺装备,用于在特定条件下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以制造出所需的产品或零部件。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02d48657fd5360cba1adba4.png)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钻孔、针孔、顶针;行位、行位压极;斜顶复顶针、配顶针;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淬火、行位表面氮化;修模刻字。
模具设计知识一、设计依据尺寸精度与其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根据塑胶制品的整个产品上的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具体尺寸属于哪一种: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塑胶制品,如玩具;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的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的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是否能顺利进行:脱模斜度有足够;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的强度。
二、设计程序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的分析和消化:A、制品的几何形状;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C、技术要求;D、塑料名称、牌号E、表面要求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A、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B、制品的投影面积与注射机的锁模力;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D、制品精度、颜色;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F、制品的生产批量;G、经济效益(每模的生产值)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即型腔位置的布置,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计、热交换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美的设计。
模具设计全套知识点
![模具设计全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ae4a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6.png)
模具设计全套知识点模具是制造产品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模具设计是模具制造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模具设计的全套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1. 模具基础知识模具是用于制造产品的特定工具,通常由模具座、上模、下模、导柱、导柱套等组成。
在模具设计中,需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因素,合理选择模具的材料和结构。
2. 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模具设计需要满足产品的精度要求、生产效率要求和经济性要求。
模具的精度要求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等;生产效率要求包括模具的开合速度、换模时间等;经济性要求包括制造成本、使用寿命和维修成本等。
3. 模具设计的工艺流程模具设计通常包括产品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设计和加工工艺设计等阶段。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形状、材料和加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模具的可制造性和使用性能。
二、模具设计的具体内容1. 产品设计在模具设计之前,需要先进行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确定产品形状、尺寸和材料等参数的过程,为后续的模具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产品设计包括产品结构设计、零件设计和装配设计等内容。
2.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是指确定模具的整体结构和组成方式。
在结构设计中,需考虑模具的开合方式、顶出机构和冷却系统等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模具结构,可以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
3. 模具零件设计模具零件设计是指确定模具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模具零件包括上模、下模、滑块、顶出板等。
设计零件时,需考虑零件的加工难度、装配关系和使用要求等因素。
4. 加工工艺设计加工工艺设计是指确定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
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磨削和电火花加工等。
通过合理设计加工工艺,可以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三、模具设计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模具材料选择模具材料应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合金工具钢、粉末冶金材料和硬质合金等。
模具设计初学者基础教程
![模具设计初学者基础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348c433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3.png)
模具设计初学者基础教程
模具设计是一门关于制造零件或产品的工艺过程。
初学者在研究模具设计时,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
本教程将介绍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
1. 了解模具概念
模具是用于制造某种产品或零件的工具。
它可以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
模具通常由两个或多个部分组成,包括模具芯和模具腔。
2. 研究模具设计软件
模具设计软件是模具设计师的重要工具。
研究如何使用流行的模具设计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或Creo,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模具设计。
3. 掌握模具材料选择
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对于模具设计的成功至关重要。
常见的模具材料包括金属和塑料。
初学者应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材料。
4. 熟悉模具制造工艺
模具制造是模具设计的重要环节。
了解模具制造工艺流程,例如数控加工、铸造或压铸,可以帮助初学者设计出更可行的模具。
5. 研究组装和调整模具
在实际使用中,模具可能需要进行组装和调整。
初学者应研究如何正确组装和调整模具,保证其正常工作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6. 掌握模具维护和保养
模具是一项长期投资,适当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初学者应研究如何进行模具的清洁、润滑和修复工作。
这些基础知识将帮助初学者快速上手模具设计,为日后更复杂的模具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教程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57043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f.png)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压铸模具是制造压铸件的关键设备,它直接影响着压铸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压铸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
一、压铸模具的分类压铸模具一般可分为冷室压铸模具和热室压铸模具两大类。
冷室压铸模具适用于铝合金和铜合金的压铸生产,相对简单,但适用于高温熔融的压铸合金。
热室压铸模具适用高熔点压铸合金,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抗高温挤压性能。
二、压铸模具的结构1.压铸模具主要由模架、模座、模芯、出料系统和冷却系统等组成。
2.模架是模具的主架构,起着支撑模具部件和固定模具部件的作用。
3.模座是连接模具与注射机的部件,将模具安装在注射机上,保证注射过程的稳定性。
4.模芯是模具中用来形成产品内部空洞的零件,它通常由多段组成,可以根据产品的形状进行组装。
5.出料系统是将熔融的金属注入模腔的路径,通常由进料口、浇口和溢流槽等组成。
6.冷却系统是保证模具持续工作的关键部分,它能够快速降温和加热模具,确保产品冷却时间的缩短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压铸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1.单向释放原则:保证产品易于从模具中脱模,避免产品损坏。
2.对称设计原则:尽量保证模具零件左右对称,以降低模具零部件制造和装配的难度。
3.预防变形原则:通过模具结构设计和冷却系统的合理布局来降低模具零件的变形,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
4.合理浇注和冷却系统原则:通过优化浇注系统设计和加强冷却系统的作用,提高压铸产品表面质量,并缩短冷却时间。
5.合理安装和调整原则:确保模具零件的安装和调整精度,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质量。
四、压铸模具设计的步骤1.确定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进行产品分析和模具选型。
2.进行模具结构设计,包括模腔结构、模芯结构、冷却系统和出料系统等设计。
3.进行模具零部件设计,包括模板、模座、模芯、冷却水口等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
4.进行模具零部件的制造和装配,进行试模和测试,及时修复和调整模具零部件。
5.进行模具的调试和优化,包括调整出料系统、冷却系统等,确保模具的正常工作。
模具基础知识设计基本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模具基础知识设计基本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8725f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2.png)
模具基础知识设计基本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模具是用于制造各种工业制品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来设计并制造,以提供准确的模板,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模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一、模具的基本结构1.导向系统:导向系统是模具的基础部分,它用于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导向系统包括导向销、导柱、导套等,其作用是维持模具的定位和平衡。
2.工作部位:工作部位是模具的主要部分,用于制造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工作部位通常由模腔和模芯构成。
模腔是成型产品的外形,而模芯则是成型产品的内形。
模腔和模芯之间的空间被称为模腔芯间隙,它决定了产品的尺寸和表面光洁度。
3.射出系统:射出系统用于将熔融材料注入模具的工作部位中。
射出系统通常包括喷嘴、喷嘴孔、射嘴道、料缸等。
通过合理设计射出系统,可以确保熔融材料均匀地注入模具,并尽量减少气泡和缺陷的产生。
4.射出机构:射出机构是将射出系统与模腔连接起来的部分。
射出机构包括推杆、滑块、动模板等,它们通过运动实现熔融材料的注入和冷却。
5.顶出系统:顶出系统用于将成型产品从模具中顶出。
顶出系统包括顶出杆、顶出板、顶出销等。
通过合理设计顶出系统,可以确保产品的脱模顺利进行,从而避免产品变形或损坏。
二、模具使用的注意事项1.合理使用模具:在使用模具时,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
同时,还应遵循模具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安全使用。
2.定期维护模具: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和变形的影响。
因此,定期维护模具是非常重要的。
维护包括清洁模具、修复模具、更换模具零件等,以确保模具的正常工作。
3.善于保养模具:除了定期维护模具外,还应善于保养模具。
保养包括防锈、润滑、正确存储等,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4.注意模具的温度: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高温和低温的变化。
因此,在使用模具时,应注意模具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影响产品的质量。
5.善于解决故障:在使用模具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如堵塞、变形、磨损等。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86783c4172ded630b1cb6ca.png)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1.模具行业是工业之母,就入今年的金融危机来说,模具行业是最早复苏的工业行业中之一,所以这样看来,学习好模具就是在是太重要,但是由于模具的材料,形状等的多变性,不确定性等,所以让我们学好模具就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我给大家收集整理这个100问,很经典,值得收藏和阅读,看了你肯定会感谢我的推荐。
不过感谢就不用了,对你有帮助就行,我也是在模具行业之中,所以也希望做点对大家有帮助,有用的事情,也不枉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我使用的是UG,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
1. 塑胶材料常用收缩率?答:(见塑胶材料)点击获得相关信息2. 塑胶件常出现的瘕疵?答:缺胶、披风、气泡、缩水、熔接痕、黑点、气泡、条纹、翘曲、分层、脱皮等.3. 常用的塑胶模具钢材?答:(见模具钢材)4. 高镜面抛光用哪种钢材?答:常用高硬热处理钢材,如SKD61、8407、S136等!5. 映射键的作用?答:简化操作步骤,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6. 镜像体和镜像特征有何区别?答:镜像体是指整体镜像,镜像特征是指局部镜像或单个特征镜像!7. 在UG中如何互相隐藏?答:CTRL+B和CTRL+SHIFT+B8. UG中是否有局部偏置功能?答:有9. UG在草绘中有无对称约束功能?答:无10. 什么是2D?什么是3D?答:D是英文Dimension(线度、维)的字头,2D是指二维平面,3D是指三维空间。
在模具部分,2D通常是指平面图,即CAD图;3 D通常是指立体图,即PRO/E、UG或其他3 D软件的图档。
11. PRO/E的默认精度是多少?UG的默认精度是多少?答:PRO/E的默认精度是0.0012MM,UG的默认精度是0.0254MM12. CAD的默认字高是多少?答:CAD的默认字高是2.5MM。
13. CAD的文字档放在那里?答:CAD的文字档放在CAD根目录下的Fonts资料夹。
14. PRO/E有没有像CAD那样的自动保存功能?答:PRO/E没有自动保存功能15. 什么是碰穿?什么是插穿?答:与PL面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PL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穿面!16. 条和丝的关系?答: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
模具设计知识点
![模具设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945c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1.png)
模具设计知识点模具是制造产品所必需的一种工具。
模具设计是模具加工的基础,对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周期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模具设计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以及模具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1. 合理性原则:模具设计应遵循合理性原则,确保模具结构合理、工艺合理和材料合理。
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生产中的浪费。
2. 可制造性原则:模具设计应符合生产制造的要求,包括可加工性、可装配性和可管理性。
模具设计的可制造性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3. 可靠性原则:模具设计应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保证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定期维护和保养模具,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4. 经济性原则:模具设计应考虑经济性,尽量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并提高利用率。
在设计过程中,应选用适当的材料和工艺,减少浪费和能源消耗。
二、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1.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基本环节。
合理的模具结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常见的模具结构问题包括模具尺寸偏差太大、过于复杂的零件结构以及模具材料选择不合理等。
2. 模具材料选择:模具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常见的模具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和塑料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模具的工作环境、工作温度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3. 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加工工艺对于模具的质量和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模具加工工艺问题包括工艺路线不合理、工艺参数设置不准确以及加工精度不达标等。
4. 模具维护与保养:模具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模具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定期维护和保养模具,包括清洁模具、润滑模具和磨损部件的更换等,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三、模具设计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模具设计正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设计能够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度,并降低设计成本。
2. 快速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为模具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模具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入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b70c8c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f.png)
模具设计入门基础知识模具设计是制造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用于生产产品的制造工艺。
模具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模具设计的入门基础知识,帮助初学者了解模具设计的概念、原理和常用技术。
一、模具设计的概念模具设计是根据产品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设计和制造适用于产品生产的模具。
模具设计的目标是实现产品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生产过程。
模具设计不仅需要考虑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要求,还要兼顾制造和装配过程的要求。
二、模具设计的原理1.产品形状和尺寸:模具设计首先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要求,确保模具能够完美地复制产品的形状。
2.材料选择:模具设计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常见的模具材料有钢、铝合金等,选择合适的材料既能满足产品的要求,又能够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
3.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核心部分。
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可以降低模具的制造难度和成本,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模具结构设计涉及到模具的分型、导向、冷却、顶出等。
4.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制造工艺包括模具的加工和装配过程。
模具设计师要熟悉常见的模具制造工艺,如车削、铣削、线切割等,并根据制造工艺要求进行模具设计。
三、模具设计的常用技术1.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建模技术是模具设计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通过三维建模软件,设计师可以直观地展示模具的结构和形状,准确地计算模具的尺寸和体积。
2.模流分析技术:模流分析技术是模具设计中重要的技术之一。
通过模流分析软件,设计师可以模拟产品注塑过程中的熔融流动、冷却和收缩等情况,从而优化模具的结构和冷却系统。
3.快速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将CAD模型直接转化为物理模型的技术。
通过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师可以快速地制造出模具样品,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4.模具标准化技术:模具标准化技术可以提高模具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模具设计学徒必备知识点
![模具设计学徒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6516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8.png)
模具设计学徒必备知识点模具设计是工程制造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模具设计学徒,掌握必备的知识点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模具设计学徒必备的知识点,包括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材料选择、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内容。
一、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模具设计是一项工程领域的技术,主要用于生产零部件和产品。
在进行模具设计时,学徒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包括产品的尺寸、材料和工艺要求等。
此外,学徒还需要了解模具的结构和功能,例如分模、顶出、定位等。
这些基本原理将成为学徒未来进行模具设计时的基础。
二、材料选择在进行模具设计时,适当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模具的制造和使用都非常重要。
学徒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进行模具制造。
常见的模具材料有高速钢、工具钢、钢包硬质合金等。
学徒还需要了解材料的性能参数,例如硬度、抗压强度、韧性等,并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进行材料选择。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进行模具设计时,常常会碰到各种问题,例如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尺寸误差过大等。
学徒需要学会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模具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在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下,学徒可以采取优化设计的方法,通过调整模具结构来提高模具的性能。
此外,学徒还需要学会使用一些工具和软件,例如CAD、CAM等,来辅助进行模具设计和分析。
四、加工工艺在进行模具设计过程中,学徒需要了解常见的加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例如,模具的制造通常包括铣削、车削、电火花等,学徒需要掌握这些加工工艺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此外,学徒还需要了解模具的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以提高模具的性能和寿命。
五、质量控制模具的质量对于产品的加工和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学徒需要了解常见的模具质量控制方法。
例如,在模具加工过程中,学徒需要进行尺寸检测和表面质量检查,以保证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此外,学徒还需要学会分析和解决模具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例如模具的尺寸偏差和表面缺陷等。
模具基础识图知识点总结
![模具基础识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bc737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0.png)
模具基础识图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模具设计是工程设计的一部分,是利用模具技术与工程技术,按一定工艺要求,对产品的外形、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进行设计与加工。
模具等设计开始于一张设计图纸,而模具设计图纸中的识图知识是模具设计的基础。
因此,识图知识对模具设计师是至关重要的。
二、模具基础识图知识点1. 工程制图基础(1) 制图概念:工程制图是利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来表现物体形状、尺寸关系、工艺过程和质量要求等。
它可以分为机械制图、建筑制图、电气制图、控制制图、装配制图等。
(2) 制图常用术语:包括视图、投影、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公差尺寸等。
(3) 制图规范:工程制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制图规范对于减少沟通阻力、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
2. 模具设计图基本构图知识(1) 投影原理:在模具设计图中,常用主、副投影法进行构图,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用主、副投影法。
(2) 平行投影:在模具设计图中,平行投影是指视点与物体之间的面与平行于它的投影面也平行。
主投影面的平行投影图称为正投影图,通常包括俯视图、前视图、左视图等。
(3) 立体图:在模具设计图中,立体图是通过对平行投影图的投影线进行相交,形成三维立体图。
3. 模具设计基本视图(1) 正视图:正视图是把一个物体的最长的尺寸和一些特征的位置等,放在平面上标出它们的尺寸、形状和位置。
(2) 俯视图:俯视图是将物体的上表面的形状和尺寸投影在水平面上。
(3) 左视图:左视图是物体左侧投影面上的物体轮廓。
(4) 右视图:右视图是物体右侧投影面上的物体轮廓。
(5) 正交投影:将物体各面按该面的投影方向按一定比例投影到平行的相互垂直的平面上,然后将各个投影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视图图纸。
4. 模具设计基本尺寸知识(1) 模具设计图尺寸表示法:包括线性尺寸、角度尺寸、距离尺寸、圆弧尺寸等。
(2) 尺寸的表达方式:包括尺寸的数值表示、基线位置、公差标注、尺寸符号、公差值等。
模具设计入门先学什么
![模具设计入门先学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9d7ca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b.png)
模具设计入门先学什么模具设计是制造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涉及到制造各种产品所需的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在学习模具设计之前,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学习模具设计入门时需要先学习的内容。
1. 材料工程学基础知识模具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和性能,因此对材料工程学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是很重要的。
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特点以及适用的工艺和条件,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并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2. 机械工程学基础知识模具设计是一项机械工程技术,因此对机械工程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了解机械设计原理、工程图纸的绘制和解读、测量和造型等基本技能,可以协助设计师更好地完成模具设计。
3. CAD软件技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是现代模具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学习使用CAD软件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计算机上快速、准确地进行模具设计和修改。
常用的CAD软件有AutoCAD、SolidWorks、CATIA等,选择一门熟练掌握的软件并进行学习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4. 模具制造工艺了解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非常重要,包括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模具制造的流程和工艺参数的选择等。
模具设计师需要了解模具的制造过程和工艺要求,以便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制造的可行性和效率。
5. 模具设计原则学习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对于培养良好的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模具设计原则包括模具结构的合理性、材料的合理利用、易于制造和维修等方面。
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将帮助设计师设计出更优秀的模具。
6. 模具标准和规范模具设计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这有助于提高模具的质量和可靠性。
了解并遵循相关的模具标准和规范,可以确保设计的模具符合工业要求,且易于制造和使用。
7. 常见模具类型和应用在学习模具设计时,了解常见的模具类型和应用是很有帮助的。
学习不同类型的模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让设计师更好地选择和应用模具。
常见的模具类型包括注塑模具、压铸模具、冲压模具等。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3038d6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c.png)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模具设计是现代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成本。
因此,对于从事模具设计工作的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模具设计的概念和作用模具设计是指针对某种产品或零件,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将设计好的三维模型转化为实际生产模具的过程。
模具设计的作用是制作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精度的产品零件,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二、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1.材料选择在模具设计之前,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用的材料有钢、铝合金、铜等。
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好,但价格较高;铝合金的轻量化和导热性好,但韧性差;铜的导电性能好,但易氧化。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成本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2.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关键,其合理性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模具制作和产品质量。
模具结构中主要包括模具底座、上下模板、导向装置、顶针等。
模具底座是固定模具的重要构件,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上下模板是调整模具尺寸和形状的关键部件,需要设计合理的移动装置;导向装置可以确保模具移动方向正确,顶针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部件。
在设计模具结构时,需要综合考虑产品要求和加工工艺等因素,保证模具结构的基础性和稳定性。
3.模具零件设计模具零件是组成模具结构的主要部分,其设计和加工质量直接决定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在设计模具零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尺寸的稳定性,确保零件加工的精度和相互之间的配合度;(2)形状性能和强度,适当加工弯曲、圆弧和倒角等,增强零件自身的强度,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3)表面质量,保证零件表面光滑、无毛刺和气孔等缺陷。
三、模具设计的要素1.模具生产工艺模具生产工艺是模具设计的重要要素,需要结合零件的材料和产品性能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
常用的工艺有切削加工、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等。
在选择工艺时,需要综合考虑加工成本、生产周期、生产量等因素。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新手必看)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新手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902d474db9d528ea80c7792a.png)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新手必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 塑胶材料常用收缩率ABS PC PMMA PS POM PVC PE PP 塑胶件常出现的瘕疵?缺胶、披风、气泡、缩水、熔接痕、黑点、气泡、条纹、翘曲、分层、脱皮等 .3. 常用的塑胶模具钢材?718 738 S136 NAK80 SKH51 SKD61 2344 84074. 高镜面抛光用哪种钢材?常用高硬热处理钢材,如 SKD61 、 8407 、 S136 等!5 . 什么是 2D 什么是 3D ?2D 是指二维平面, 3D 是指三维空间。
在模具部分, 2D 通常是指平面图,即 CAD 图; 3D 通常是指立体图,即 PRO/E 、 UG 或其他 3 D 软件的图档。
6 . UG 的默认精度是多少?UG 的默认精度是7 . 什么是碰穿什么是插穿?与 PL 面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 PL 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穿面!8 . 条和丝的关系?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
条为台湾用语, 1 条 = ;丝为香港用语, 1 丝 = ,所以, 1 条 =1 丝9 . 枕位是什么?外壳类塑件的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的枕状分型部分称为枕位 .10 . 火山口是什么?BOOS 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的类似于火山爆发后的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
深的骨位上也常做,目的是为了防止缩水。
11 . 呵是指什么?呵就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镶呵的意思就是镶模仁。
12 . 什么是虎口?虎口,又称管位,即用来限位的部分。
常用在模仁的四个角上,起前后模仁一个精定位的作用,常用 CNC 或模床加工。
13 . 什么叫排位?模具上的产品布局称为排位。
往往由进胶式样与模具结构及产品本身来决定的。
14. 什么叫胶位?模具上产品的空穴称为胶位。
也就是你需要的塑胶件15 . 什么叫骨位?产品上的筋称为骨位。
多是起连结或限位作用的16 . 什么叫柱位?产品上的 BOSS 柱称为柱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知识点
1.压边圈和气垫的关系
气垫使用行程=压边圈行程+空行程(最小20-25)。
有预加速还需考虑预加速行程
2.在设计拉延模的时候:
(1)气垫台距离压料面边界20-30mm。
并保证调压垫处于型面中间
(2)压边圈边缘距离压边圈随行筋200mm。
3.压料芯实际行程比氮气缸的行程大2mm,目的保护氮气缸
4. 压料芯行程的确定
弹簧行程的选择
聚氨酯氮气缸选择比实际行程大,防止极限使用。
5. 压料芯行程的确定
(1)压料芯需在工作内容触料之前10mm压料
6. 拉延模时候,如压边圈上无产品,压边圈与下模要有3mm
的让空;有产品要墩死
7. 气顶长度尽量应小于2倍直径,若大于2倍直径则倒斜柱
或两两相连。
气顶孔要比气顶柱单边大15mm,加工的话
单边大10mm。
8. 调压垫块与墩死应尽可能在同一Z轴方向上,具体做法与
任务书一致。
9. 调压垫块间距保持在400左右,要均匀分布。
10. 拉延中的导板尺寸及位置
(1)导板的安装位置约在凸模长度方向的1/6处。
(2)导板导向面的宽度约占凸模长度的1/5-1/4,修边冲孔时
为1/4-1/6.
(3)导板高度>压边圈行程+ 30%。
(4)导板安装面要凸出分模线3~5mm,便于加工。
(5)插铣刀分50、63、80三种,长度分别为300、350(400)、500,加工极限分别为290、340(390)、490,80刀仅
限于粗加工,精加工用50和63刀。
另400长63刀并
不保证车间有,有时候不买
二.修边、冲孔
1.隐冲的4项基本原则(一定要记住)
(1)有隐冲时的压料芯必须用导柱导向。
(2)有隐冲时压料芯必须加盖板(有时用聚氨酯卸料组件)盘起p262
(3)压料芯和下模之间要有凸凹垫块(上凹下凸)。
作用:导向
防止冲头折断
(4)压料芯z方向行程必须比机构行程大.
2.废料刀比坯料线长15mm。
3.锻块加工去量2mm 即可,备料时型面及刃口多备5mm,
其余不多备料
4.修边模压料芯行程25-30mm(刃入提前接触10mm)。
仅
为参考,实际设计时请提前计算
5.修边镶块下随形筋要让进去5mm
6.冲孔位置压料芯区域付型偏置20-30mm。
下模符型比压料芯单边大5mm以上
7.凹模套需与型面仿形加工,摆放时需高处型面至少0.1mm
8.滑料道上的过桥宽度要≥150 ,保证强度;滑料道与过桥的高度距离要>150,保证流料
9.弯板修边镶块上的销堵的大小直径40的圆,总高度40mm。
锻块或整形翻边镶块如高度大于40就不用起台10.镶块厚度25mm。
11.废料刀的刃口方向
工艺线
三.翻边、整形
1.翻边、整形块要至少大出工艺线10mm。
四.标准通项
1.压力源(弹簧聚氨酯)布置规则(布置之前,先把机床放
上防止筋的位置与T型槽重叠)。
也可布置马蹄筋
2.压料芯设计步骤:
先用分模线做随形筋及刃口,其余部分以直筋相连。
3. 导板的设计要求
(1)在设计压料芯上的导板的时候,走刀的时候用直径
80mm的圆测(63刀加工最快)。
(2)导板和滑配面之间的关系,需过刃10mm(比导板长
10mm)。
4. 导腿宽度:180-240mm之间,具体参考模具长度及宽度
5. 模具导向方式(也要看侧向力是否大?)
成型类:导腿导向,起防侧向力左右
修冲类:导柱导向,起提高模具导向精度作用
成型+修冲类:导腿导向+导柱导向
导板导向的精度在5-8道之间。
导柱导向的精度在3-5道之间。
6. 设计顺序,从里向外做,避免重复工作
7. 先做基准面,一定要保证加工面整5整10.
8. 只有压料芯刃口处让10mm,上模下模只让5mm。
最终目
的为不干涉
9. 弹性元件要尽量靠近刃口处工作部分,布局要合理
10. 侧销宽度为压料芯宽度的1/4-1/6。
尽量靠两侧
11. 筋之间距离为300-400mm.
12. 下模大镶块最小高度为60mm左右。
13. 导腿与导柱安装面之间的距离为50mm。
在不干涉的情
况下可减小
14. 导柱导套的选择:
当有导板时,导板要比导柱提前40mm刃入。
当没有导板时,导柱要比行程大60mm(即提前60进入导套)
导柱、导套的布置为止应注意,导套下安装孔.
15. 做对称部件时要注意防反。
16. 若手工取料,如有托料架,托起最少30mm;如无托料
架,需设置扣手槽。
17. 大型模具下模大镶块定位键尽量采用32*100规格
18. 导腿长度至少占整体宽度的1/2
导腿刃入量,保证导腿导板在上模触料之前刃入40mm.
19. 受力处必须有筋支撑,如调压垫、蹲死垫。
上下模面筋
要与机床T型槽避开或做马蹄筋,拉延中分模线以内上
摸本体,凸模,下模座筋要对应,导板下最好有筋支撑。
20.两筋之间最大350,一般在300左右。
底空型空深度最好小于2.5倍底空宽度。
21.大型模具减重孔的设计方法:
22.流水孔距离最低的两个面各1mm即可。
优选直径50mm
圆形孔。
23.传感器位置,选择型面比较平滑的对角位置,传感器的
面距离型面5-10mm。
安装面以整5整10为准。
24.键槽的大小:一般根据设计任务书.
25.吊耳后的筋根据吊耳的大小来确定筋的宽度,多大吊耳
多厚的筋。
一般都是60mm的筋可满足强度要求
26.侧销和安全侧销之间的间距最小为40mm。
27.压料芯的偏置面型面50即可,非型面40即可
28.隐冲机构下要添加付型区,压料芯和下模位置都要付型。
29.铸造性能:深度是尺寸的2.5倍。
30. 螺钉帽以上需让空螺钉帽高度+5-10mm
五.二维图
A0-平面图
A3-轴测图、首页A4-非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