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试题-古诗文与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一、阅读《古诗三首》选段,回答问题。

(一)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夸张B.比喻C.拟人2.想象一下,写出诗中孩子们的情感变化过程:()→()3.这首诗后两句的诗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陂:________ (2)寒漪:_______(3)腔:________ (4)信口:_______2.“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字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牧童归去横牛背”中的“横”字写出了牧童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说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祖父的园子》选段,回答问题。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课内外阅读理解培优提升(附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课内外阅读理解培优提升(附答案)

第一单元课内阅读+类文阅读第1课《古诗二首》【课内阅读】(一)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村(cūn chūn )居(jū jǜ)醉(zuì zhuì )散(sàn shàn2.《村居》的作者是( )朝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 )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 )的情景。

3.诗歌用一个“_______”字,一个“______”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

4.给词语选择正确的注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1)村居( )①在乡村里居住。

②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拂堤杨柳( )①柳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②春风吹拂着堤岸上的杨柳。

(3)春烟( )①春天的烟雾②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的雾气(4)醉( )①喝醉②迷醉,陶醉。

(二)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的作者是()。

A.贺知章B.高鼎2.《咏柳》中“咏”的意思是()。

A.唱B.用诗词等来叙述3.“丝绦”在诗中指()。

A.用丝织成的带子B.细长而柔嫩的柳枝4.裁出细叶的是()。

A.剪刀B.燕子C.春风5.在这首诗中,诗人把春风比作______。

在我眼中,春风还像__________。

【类文阅读】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诗中描写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 )(2)第三句写的是静景,第四句写的是动景。

这两句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 )3.请再写出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课《找春天》【课内阅读】(一)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的作者姓氏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夜静春山空②南望王师又一年③唯见长江天际流④乡村四月闲人少A.③②①④ B. 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2、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中“供”的读音是“gōng”,意思是“提供”B.“敲成玉磬穿林响”中“磬”的读音是“qìng”,它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C.“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卷”的读音是“juǎn”,它的意思是卷起D.“五千仞岳上摩天”中“仞”的读音是“rèn”,“摩天”的意思是很高的天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A.初春 B.初夏 C.盛夏 D.初秋4、.下列诗句按照敬亭山、华山、庐山、天门山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5.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6.关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诗选自王昌龄的《凉州词》,主要写戍边将士的怀乡情B.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杨柳”是指塞外的杨柳树C.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实则是指朝廷的恩泽到达不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不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D.这两句话笔调苍凉悲壮,感情消极颓废二、填空题1.《孟子》中告诉了我们同情心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做了以下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部编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试题-古诗文与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统编-部编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试题-古诗文与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统编-部编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试题-古诗文与文言文阅读(含答案)古诗文与文言文阅读一、课内古诗练。

(18分)夜绩麻,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解释下面的字词。

(2分)1)绩麻:晚上织麻布。

2)供:指农家的女子。

2.诗中的人物在干什么?(多选)(3分)A.耘田B.绩麻C.在树下休息D.学种瓜答案:B、D。

3.这首古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多选)(2分)A.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繁忙生活B.孩童研究种瓜的情景C.大人忙忙碌碌种地,小孩玩耍的场面答案:A、B。

4.古诗后两句体现出了儿童的。

(2分)答案:儿童的勤劳和聪明。

5.“村庄儿女各当家”指什么?(3分)()A.家里的儿子或女儿当家做主。

B.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当家做主。

C.村庄里的男男女女各自主动担负起田间和家里的活。

答案:C。

6.诗中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A.对孩童的讨厌之情。

B.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C.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C。

二、课外古诗阅读。

(24分)一)游园不值①宋]___应怜②屐齿③印苍苔,小扣④柴扉⑤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①值:遇到。

②怜:爱惜。

③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④小扣:轻轻地敲。

⑤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1.结合注释,对诗题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园子里没有好看的景色,不值。

B.来一趟没看见里面的景色,玩得不值。

C.来游园没遇到要拜访的人。

D.来游园没有遇到要拜访的人,太不值得了。

答案:A。

2.从“小扣柴___不开”我们知道了。

(3分)答案:这个园子很冷清,门很久没有开了。

3.作者到底有没有见到园子里面的春色呢?你是通过哪句诗看出来的?(3分)答案:作者看到了园子里的春色,是通过“春色满园关不住”这句诗看出来的。

4.认真品读后两句诗,下面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3分)A.虚实结合,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看到春天的气息;虚写里面的满园春色。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类型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二(5篇,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类型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二(5篇,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期末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二庸医治驼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焉。

驼者随直。

亦复随死。

其子欲鸣③诸官。

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注】:①媒:介绍,夸耀。

②屣(xǐ):鞋子。

这里用作动词,践踏。

③鸣:申诉,控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6分)(1)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2)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信:(3)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

索:2.选出与文中“以一置地下”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4分)A.可以为师矣。

B.徒以有先生也。

C.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D.以伤先帝之明。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4.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管庄子刺虎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

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

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1)管与止之曰(2)子待伤虎而刺之(3)则是一举(4)而有刺两虎之名2.翻译.(1)有两虎争人而斗者。

(2)人者,甘饵也。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赵人患鼠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

猫善扑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③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④,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⑤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注释]①中山:即中山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②盍:何不③患:祸患④垣墉:墙壁⑤病:坏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1分)若之何而去夫猫也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创新阅读专项(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创新阅读专项(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创新阅读专项古诗文阅读(一)春望[唐]杜甫国破①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②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③欲不胜④簪⑤。

【注释】①破:沦陷。

②烽火:这里指战争。

③浑:简直。

④胜:能承受。

⑤簪(zm): 一种束发的首饰。

1.从题目上看,这首诗是作者在(季节)的时候写的。

2,从“草木深”三个字可以看出长安城的现状是()A.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

B,草木繁茂,一片生机。

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4.诗中反映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5.古诗的最后一句,作者通过描写的变化,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_____ 和,更加体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程门立雪杨时见①程颐于洛,时盖②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③,时与游酢侍立④不去。

颐既⑤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见:拜见。

②盖:大约。

③瞑坐:打瞌睡。

④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

⑤既:已经。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颐偶瞑坐。

(2)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2.“时与游酢侍立不去”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杨时与游酢在欣赏程家的雪景。

B.杨时与游酢想拜见程颐,又担心打扰程颐休息。

C.杨时与游酢没有经过程颐允许,不敢擅自离开。

3.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名著阅读(一)黛玉葬花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正看到“落红成阵” 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

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胸唐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1,手内拿着花帚。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类文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类文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类文阅读(附答案)类文阅读-9 古诗三首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理解词语。

元:但:无:2.诗中的“乃翁”指的是。

3.诗中作者的遗憾是:,诗人的嘱咐是:。

4.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答案:1.同“原”,本来。

只。

不要。

2.诗人自己(陆游)3.不见九州同无忘告乃翁4.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国家统一的无比渴望之情。

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从题材上说,这首诗是()。

A.田园诗B.边塞诗C.送别诗2.第二句“单于夜遁逃”描写的事件是。

3.根据古诗意思,你觉得下面哪幅图做这首诗的配图最合适?写出原因。

A. B.4.试着分析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的表达效果。

答案:1.B2.单于的军队准备趁夜色逃跑,惊起了栖息的大雁飞向高空。

3.A 因为本诗描写的时间是月夜,环境是大雪,从这里看图A符合诗意。

4.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试的场面,引发读者的联想。

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1.(1)A (2)B2.球忽跃入树穴3.穴深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9.古诗三首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汉字。

西yuè()华山有千rèn()高。

山中有许多古代的mó()崖石刻,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yí()产。

二、给带点的字或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剑外忽传收蓟.(jíjì)北,初闻.(①听说。

②闻到)涕.(tì dì)(①鼻涕②眼泪)泪满衣裳。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仰()聘()楷()抑()骋()谐()遵()堆()尊()锥()四、根据句子内容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却:A.后退; B.推辞,拒绝; C.再。

(1)却.看妻子愁何在。

()(2)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

()(3)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2.漫:A.到处都是,遍; B.广阔,长; C.不受约束,随便。

(1)漫卷诗书喜欲狂。

()答案解析于尾页(2)漫.山遍野开放着映山红。

()(3)我们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

()五、下列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了一个“喜”字。

B.“满”描摹了诗人眼泪犹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诗人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用拟的手法写出了诗人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白日放歌须纵酒”写出了诗人听到好消息后的狂态,体现了诗人不良的生活习惯。

六、下列爱国诗不属于陆游的诗的一项是()A.《春望》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C.《示儿》七、“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指的是()A.妻子B.妻子和儿子C.妻子和女儿D.妻子和儿女八、根据意思写诗句。

(1)满怀希望地望着江南,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如此又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万里长的大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华山高耸接青天。

北宋的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古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古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古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在学习古文阅读的过程中,练习题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古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进行复习和巩固。

一、阅读理解篇章一:《世说新语·验》从看题目中的《世说新语·验》,我们可以猜测这个篇章可能是讲述了一些与“验”相关的事情。

现在请你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1. 短文中是讲述了谁的故事?答案:短文中是讲述了曹孟德的故事。

2. 曹孟德通过什么来验证人的见识才华?答案:曹孟德通过出题目来验证人的见识才华。

3. 短文中提到了曹孟德验证人才的两个例子,请简要描述一下。

答案:第一个例子是曹孟德问吕伯奢:“考明月与何物同?”而吕伯奢回答:“明月照大江,白露满天河。

”这个答案表达了吕伯奢对明月的理解,显示出他的见识和才华。

第二个例子是曹孟德问相士:“肩上有神。

”相士回答:“皮肤脱落,必然发白。

”他的回答展示了他对人体的了解和判断能力。

篇章二:《韩愈自序》从看题目中的《韩愈自序》,我们可以猜测这个篇章可能是韩愈自己写的序言。

现在请你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4. 为什么韩愈写这篇自序?答案:韩愈写这篇自序是为了表达他的观点,说明自己的写作风格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5. 韩愈在自序中提到了对于文章的追求,你能从中找到一句话来表达他的观点吗?答案:可以,韩愈在自序中提到:“当事者无所谓,观者有以异也。

”这句话表明他希望能得到读者的理解与赞同,而不是争论个人的主张是否正确。

二、填空题请根据上面的篇章进行填空。

6. 曹孟德通过什么来验证人的见识才华?答案:曹孟德通过出题目来验证人的见识才华。

7. 韩愈写《韩愈自序》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什么观点?答案:韩愈写《韩愈自序》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三、判断题请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

8. 曹孟德问吕伯奢的问题是“考天与何物同?”答案:错误。

曹孟德问吕伯奢的问题是“考明月与何物同?”9. 韩愈在自序中提到他希望能得到读者的理解与赞同。

人教版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人教版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人教版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期待B.期望C.一起D.约定[2]“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理睬B.顾虑C.回头看D.照顾[3]“待君久不至,已去”的正确翻译是( )A.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

B.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C.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

D.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离开了。

[4]下面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5]这则小古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 )A.待人有礼貌B.做人要守信C.说话要有理D.知错要改正2. 课内阅读。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崔是夫子家禽。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惠”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而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文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______)(2)文中的“夫子”是指年老的人。

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专项测试题(60分钟100分)一、填写古诗词。

(18分)1.牧童归去横牛背,。

2. ,也傍桑阴学种瓜。

3.黄沙百战穿金甲,。

4.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__。

《乡村四月》5. ,南望王师又一年。

6. ,才了蚕桑又插田。

7.孤帆远影碧空尽,。

8.童孙未解供耕织,。

9. ,彩丝穿取当银钲。

10. ,唯见长江天际流。

11. ,时鸣春涧中。

12.羌笛何须怨杨柳,。

13. ,青春作伴好还乡。

14.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春风不度玉门关。

16. ,村庄儿女各当家。

17.谁言寸草心,。

18. ,夜静春山空。

二、请结合语境,填写古诗词句。

(48分)1.“谁言寸草心,。

”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儿童的天真童趣让人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杨万里眼中孩子们清晨弄冰的天真可爱。

3.陆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未见祖国统一的遗憾。

4.王昌龄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将士们的壮志凌云。

5. “,不破楼兰终不还。

”本诗的作者是。

6.“孤帆远影碧空尽,。

”本诗的题目是《》。

7.在古诗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可爱的儿童形象,热爱劳动的乡村儿童:童孙未解供耕织,。

调皮可爱的牧童:牧童归去横牛背,。

8.由画面“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你会想到诗句,。

9.提及玉门关,你会想到王昌龄的诗句,。

句子表达了诗人。

10.诵读古诗,要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

《从军行》中最能表现戍边将士不怕牺牲精神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直接表达杜甫喜悦之情的是“却看妻子愁何在,。

”诗中有闲适的乡村,“,子规声里雨如烟。

”也有苍凉的边塞,“黄河远上白云12.《乡村四月》前两句着重写景,句子是,。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卷文言文及诗词鉴赏试卷及答案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卷文言文及诗词鉴赏试卷及答案

语文部编版5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卷04文言文及诗词鉴赏一、文言文阅读(2021春·陕西榆林·五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孔君平诣.其父()(2)乃.呼儿出()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用“_______”画出相关语句。

(2021春·天津红桥·五年级统考期末)文言文阅读。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5.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___(2)不可同世而立._____________ 6.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B.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7.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春·内蒙古呼伦贝尔·五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

孔君平诣②其父,父不在,乃③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④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习题

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习题

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欧阳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dí)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北宋时期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孤:幼年丧父。

③荻:芦苇秆。

④闾里:乡里。

⑤士人:读书人。

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衡:西汉经学家。

②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③穿壁:在墙上打洞。

④邑人:同县的人。

⑤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⑥佣作:被雇佣劳作。

⑦偿:酬报。

⑧资给:资助。

⑨遂:终于。

⑩大学:有学识的人。

[1]比较阅读两则故事,填写下表。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B.国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

C.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欧阳修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

(_____)(2)《凿壁偷光》中主人借书给匡衡是因为匡衡无偿当他的雇工,他很感动。

(_____)(3)两则故事都告诉我们条件再艰苦也不能成为读书的障碍,只要肯下功夫,必有所成。

(_____)(4)“以获画地”与“以书映光”中的“以”都是“用,把”的意思。

(_____)[4]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人物苦学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学霸提优、寒假拔尖)部编版五语下第四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

(学霸提优、寒假拔尖)部编版五语下第四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类文阅读真题名师解析连载前言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素养养成的关键,各种类型的考试中阅读所占的分量最大,失分也最多。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

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重点培养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新教材更注重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内容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

考查题型主要是“非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除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解题方法、梳理解题思路,并对照答案对失分点进行反思,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最佳方法。

所以,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应乡多做有价值的阅读题,并学会通过做阅读题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属于阅读习惯的养成期,这一阶段的阅读习惯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在给学生选择阅读资料时慎之又慎。

本系列连载将陆续选取全国知名小学的期中、期末测试题和各种能力竞赛题中的阅读真题进行解析。

这些阅读真题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在文章难易程度和题目设置上更符合年级训练要求,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有效资料。

学生如果能长期坚持做阅读真题,定能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时间控制能力,以及对阅读试题类型更好的把控能力。

学生要检验自身学习的效果,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只有“到真题中去”,因为真题经过了一线教学的检验,学生可以通过做真题检验、改正、巩固、提高所学,通过真题来纠错提高。

通过做阅读真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年级训练的目标,于无形中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真诚地希望我们这套阅读真题系列连载能为同学们阅读能力的提升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能成为提升同学们阅读能力的好帮手!第四讲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的祖国”,阅读训练要素是注意通过文章中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人物的内心。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文言文,完成练。

吕氏春秋·察今》中的《刻舟求剑》楚国有一个人涉水过江,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他急忙在船上刻下标记,说:“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进水里的。

”船停下来后,他跳进水里去找剑。

可是船已经驶过去了,剑却没有跟着船走,他这样找剑,岂不是很糊涂吗?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涉江者:指涉水过江的人。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3)求剑若此:像这样去找剑。

2.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的词是()C.随机应变3.XXX采用什么办法寻找失落的宝剑?楚人在船上刻下标记,然后跳进水里去找剑。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B.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练。

韩非子·有度》中的《郑人买履》XXX一个人想要买鞋,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长度,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坐的地方。

到了市场,他却忘记了带上尺码。

等他买到了鞋子,才想起没有带尺码,于是他回去取尺码。

等他回到市场时,市场已经关门了,他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子呢?”他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吾忘持度:我忘记带尺码了。

2)反归取之:回去取尺码。

2.“何不试之以足?”这句话是一个()。

C.疑问句3.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子呢?4.“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这句话的意思是()。

A.等到回来时,街市已关门了,于是他没买到鞋子。

5.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B.我们不能只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

3.读上面的小古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完成练。

1)选文(一)的两个主要人物是XXX的儿子XXX和钟会。

2)选文(一)写了XXX之子的两件事,请你用通俗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第一件事:XXX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很聪明,但私下却不尊敬长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①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②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其--他的,代词。

④坠--掉,落。

⑤于--在,到。

⑥遽--立刻,急忙,马上。

⑦契--用刀刻。

⑧是--指示代词,这儿。

⑨吾--我的。

⑩之--结构助词,不译。

⑪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⑫其--他,代词。

⑬者--……的地方。

⑭求--找。

⑮之--剑,代词。

⑯矣--了。

⑰而--但是。

⑱若--像。

⑲此--这样。

⑳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

“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___________)是吾剑之所从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修辞,请变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寓言叫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完成练习。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课文采用了“事+理”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请分别用“”和“﹏﹏”在文中画出来。

[3]根据故事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人物语言,人物动作,并完成练习。

楚人:“吾盾之坚,___________”(人物动作:__________)。

“吾矛之利,______”(人物动作:他高高举起自己的矛,不时用矛盾在盾前比画着。

)路人:“_________________”其人弗能应也。

“弗能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4]下列事例属于自相矛盾的是()A.我已经洗好衣服了,可妈妈总是不放心,要再洗一遍。

B.嚷着要减肥的姐姐总是控制不住食量,还说:“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呢?”C.每天出门前,奶奶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路上小心。

D.爸爸总是夸哥哥的字写得好,责备我的字写得不好。

2. 阅读理解。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梁国/杨氏/子九岁B.孔君平/诣/其父C.孔指/以示/儿曰D.儿应声/答曰[2]给下面句中“此”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此是君家果()A.表示此时或此地。

B.这;这个。

C.这样。

[3]用文中语句填空。

杨氏之子待客很热情,从“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杨氏之子反应很敏捷,从“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1 古诗三首一、读拼音,写词语。

bái zhòu yún tián sāng shù()()()二、下列诗句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童孙/未解/供耕织B.稚子/金盆/脱晓冰C.敲成/玉磬/穿林响D.也傍/桑阴/学/种瓜三、理解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A.清晨,小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当钲。

B.清晨,小孩子从用金子做成的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当钲。

C.清晨,幼稚的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以为那是钲。

四、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兴”读“xìng”,该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2.《稚子弄冰》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描写了儿童的天真可爱。

()3.“忽作玻璃碎地声”中的“玻璃”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4.《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诗都描写了儿童的形象。

()五、读诗句,完成练习。

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两句诗是抓住声音来写的,写出了弄冰发出的声音特别高亢、清脆。

()(2)这两句诗写出了弄冰的声音变化,由高亢转为清脆。

()(3)这两句诗反映了儿童弄冰的动作不够熟练,导致整个冰块碎作一地。

()(4)这两句诗从侧面写出了儿童的调皮与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从“_________”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

(2)“衔”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的情景,“浸”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3)这两句诗围绕“______”二字,以繁茂的______与澄净的_______,带出______与______,中间以“浸”字作维系,使池塘显得很热闹,色彩也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一)七步成诗文帝①尝令东阿王②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③菽以为汁。

萁④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注释]①文帝:指魏文帝曹丕。

②东阿王:指曹植,曹丕之弟。

③漉(lù):过滤。

④萁(qí):豆秸。

1.文帝和东阿王是()。

A. 父子关系B. 朋友关系C.叔侄关系D. 兄弟关系2.结合语境,文中描写东阿王很聪慧的一个词语是“()”。

A. 大法B.作诗C. 应声D.惭色3.给文中画线部分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不成者/行/大法B. 不/成者/行大/法C. 不成/者行/大法D. 不成者/行大/法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中的“令”用扩词理解法来理解,最合适的一项是()。

A. 口令B. 命令C. 令人喜欢D.法令(二)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

人语之曰:“若令②月中无物③,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尝:曾经。

②若令:假使。

③物:指人和事物。

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④瞳子:瞳仁。

1.“无此必不明”中的“此”指的是()。

A. 徐孺子B. 瞳子C. 月亮D.嫦娥2.给“譬如人眼中有瞳子”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B.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C.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D.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中的“戏”指的是游戏。

B. “人语之曰”“徐曰”中的“曰”都含有“说”的意思。

C. “徐孺子”和“杨氏子”称呼都一样,这里的“徐孺子”就是这个孩子的姓名。

D.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意思是:假使月中没有东西,是不是应当特别明亮呢?4.从这篇文言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徐孺子?()A. 善良B. 聪慧C. 勇敢D.认真(三)智①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1)见人裳尾为火所烧( ) A.为了 B.因为 C.被
(2)欲言恐君性急 ( )A.欲望 B.想要 C.贪欲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见之已久” 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圣人之道 B.吾欲之南海 C.皮之不存 D.人非生而知之者
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A.且托寐以观之。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B.既而,问毓何以拜。译文:既然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C.酒以成礼,不敢不拜。译文: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D.偷本非礼,所以不拜。译文: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3分)
参考答案
一、昼出耘田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
3.因为他把自己的“矛”和“盾”的功能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4.示例: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锐利,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
5.B
四、(一)1.(1)C (2)B2.D
3.我说你性子急,果然是这样。
4.认真品读后两句诗,下面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3分)
A.虚实结合,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看到春天的气息;虚写里面的满园春色。
B.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了,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C.作者心中本来还是很惆怅的,但看到了出墙的红杏后,很高兴。
D.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写出的不仅仅是园中的美丽景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古诗文与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古诗练习。(18分)
将古诗补充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解释下面的字词。(2分)
(1)绩麻:(2)供:
2.诗中的人物在干什么?(多选)(3分)( )
A.耘田 B.绩麻 C.在树下休息 D.学种瓜
3.这首古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多选)(2分)( )
C.做生意不能同时卖两种东西。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39分)
(一)性缓
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①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②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注释】①恐:担心 ②遽:(jù)立即,匆忙。
(二)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①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②,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玉笛:精美的笛子。②折柳:即《折杨柳》笛曲。
1.朗读第二句诗,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字或词,为什么?(3分)( )
A.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洛城”。“洛城”代指家乡,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B.杨布家的狗和主人不亲密,主人换件衣服它就不认识主人了。
C.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能只看表面,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酒以成礼①
钟毓②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③饮而不拜。既而④,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⑤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4.示例:讽刺了生活中不知轻重缓急的人。
(二)1.(1)下雨。
(2)感到奇怪。
2.(1)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去。
(2)他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冲着杨布叫。
3.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4.C
(三)1.(1)睡觉。 (2)趁机。 (3)当时。
2.B
3.示例:钟会的说法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符合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A.对孩童的讨厌之情。
B.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C.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课外古诗阅读。(24分)
(一)游园不值①
[宋]叶绍翁
应怜②屐齿③印苍苔,小扣④柴扉⑤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①值:遇到。②怜:爱惜。③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④小扣:轻轻地敲。⑤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我道君性急,果然。
4.这则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哪类人?(3分)
(二)杨布打狗
杨朱①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①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1.解释加点的字。(4分)
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B.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满”字。“满”是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者的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C.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散”字。仿佛整个洛阳城都能听到曲声,体现出作者的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2.本诗的关键词是( )。(3分)
A.玉笛 B.春风 C.折柳 D.此夜
3. “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3分)
1.结合注释,对诗题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园子里没有好看的景色,不值。
B.来一趟没看见里面的景色,玩得不值。
C.来游园没遇到要拜访的人。
D.来游园没有遇到要拜访的人,太不值得了。
2.从“小扣柴扉久不开”我们知道了。(3分)
3.作者到底有没有见到园子里面的春色呢?你是通过哪句诗看出来的?(3分)
1.(1)把麻搓成线。
(2)从事。
2.ABD 3.AB 4.天真 可爱 5.C 6.C
二、(一)1.C 2.园主人没有在家
3.见到了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ABCD
(二)1.B
2.C
3.听到《折杨柳》笛曲。
4.C
三、1.物莫能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不可同世而立
2.(1)称赞 (2)刺破 (3)锋利,锐利 (4)不
(1)誉之曰( ) (2)于物无不陷也( )
(3)吾矛之利( )(4)弗能应也( )
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3分)
4.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会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3分)
5.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
A.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好之后再夸大其词。
B.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注释】①本文节选自《世说新语》,题目为编者自拟。②钟毓(yù):字稚叔,三国时期魏国太傅钟繇之子,司徒钟会之兄。③会:钟会,字士季。三国后期曹魏重要谋臣和书法家。④既而:一会儿,不久。⑤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6分)
(1)寝:(2)因:(3)时:
2.下面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9分)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1.把文言文补充完整。(3分)
2.解释加点的词。(8分)
A.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繁忙生活
B.孩童学习种瓜的情景
C.大人忙忙碌碌种地,小孩玩耍的场面
4.古诗后两句体现出了儿童的、。(2分)
5.“村庄儿女各当家”指什么?(3分)( )
A.家里的儿子或女儿当家做主。
B.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当家做主。
C.村庄里的男男女女各自主动担负起田间和家里的活。
6.诗中流露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3分)
(1)天雨,解素衣。(2)岂能无怪哉?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2)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两处)(4分)
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
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
A.出去时穿什么衣服,回来时还要穿什么衣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