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快板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请以快板艺术传承与发展,写一篇英语作文

请以快板艺术传承与发展,写一篇英语作文Preserving the Legacy of Tap Dance: Exploring Its Enduring Charm and Evolving ArtistryTap dance, a captivating art form that has captivated audiences for generations, is a testament to the resilience and adaptability of human expression. Originating from the rhythmic footwork of African, Irish, and English dance traditions, tap dance has evolved into a unique and dynamic genre that continues to captivate and inspire people worldwide. As we navigate the ever-changing landscape of the performing arts, it is crucial to examine the ways in which this art form has been passed down, preserved, and reinvented to ensure its continued relevance and growth.At the heart of tap dance lies the intricate interplay between the dancer's feet and the rhythmic beats they create. The percussive nature of tap dance allows performers to become living, breathing instruments, using their bodies to produce a symphony of sounds that captivate the senses. From the soft, rhythmic tapping of the toes to the thunderous stomping of the heels, each dancer weaves a unique and personal tapestry of sound, inviting the audience to become immersed in the mesmerizing display of physical artistry.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aspects of tap dance is its ability to transcend cultural and generational boundaries. Throughout its history, tap dance has been embraced by diverse communities, each contributing their own unique styles and interpretations to the art form. From the vaudeville stages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o the modern dance theaters of today, tap dance has consistently proven its ability to evolve and adapt, seamlessly incorporating new influences and techniques while still maintaining its core essence.The preservation of tap dance's legacy is a multifaceted and ongoing endeavor, requiring the ded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of countless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Dance schools, performance troupes, and cultural institutions have played a vital role in ensuring that the art form is passed down to successive generations of dancers and enthusiasts. Through rigorous training, mentorship programs, and the creation of performance opportunities, these entities have helped to cultivate a new generation of tap dance artists who are poised to carry the torch forward.Additionally,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tap dance festivals, competitions, and workshops has further contributed to the art form's continued growth and evolution. These events not only provide platforms for established performers to showcase their skills but also offer invaluable opportunities for aspiring dancers to learnfrom the masters, exchange ideas, and push the boundaries of what is possible within the realm of tap dance.One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example of this is the annual American Tap Dance Foundation's Tap City festival, which has been a driving force in the preservation and advancement of tap dance for over two decades. Through its comprehensive programming, which includes master classes, panel discussions, and electrifying performances, Tap City has become a hub for tap dance enthusiasts, fostering a vibrant community of artists and educators who are dedicated to ensuring the art form's continued relevance and impact.As we look to the future of tap dance, it is clear that the art form's enduring appeal lies in its ability to adapt and evolve while still maintaining its core essence. Contemporary tap dance artists have embraced the challenge of reinterpreting and reinventing the art form, incorporating elements of other dance styles, musical genres, and even technology to create innovative and captivating performances.For instance, the rise of percussive dance companies, such as Stomp and HAMMERSTEP, has demonstrated the versatility of tap dance, showcasing how it can be seamlessly integrated with other forms of physical expression to create dynamic and visually striking productions. These collaborations not only introduce tap dance tonew audiences but also inspire dancers to push the boundaries of what is possible within the art form.Moreover,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tap dance in mainstream media, such as television, film, and social media, has helped to raise the art form's profile and introduce it to a wider, global audience. From the infectious rhythms of Broadway musicals to the electrifying performances featured in viral dance videos, tap dance has proven its ability to captivate and inspire people of all ages and backgrounds.As we look to the future of tap dance, it is clear that the art form's continued success will depend on the dedication and passion of those who are committed to preserving its legacy while also embracing the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and innovation. By fostering strong educational programs,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artists, and creating platforms for the art form to thrive, we can ensure that tap dance remains a vibrant and vital part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for generations to come.In conclusion, the enduring legacy of tap dance is a testament to the power of human creativity and the enduring appeal of rhythmic expression. As we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art form's rich history and its evolving artistry, we are reminded of the profound impact that tap dance has had on the world of performance and the profound joy it has brought to countless individuals. By embracing the art form'spast while also celebrating its future, we can ensure that the legacy of tap dance continues to inspire and captivate audiences for years to come.。
浅谈快板表演辅导的艺术技巧

浅谈快板表演辅导的艺术技巧作者:苏艳玲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10期摘要:快板艺术对于我们来说,不光是一项艺术的特长,更是一种传承;宋代雏形,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流传,建国兴起,在整个国家所经历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艺术爆发出强劲的声音,焕发了青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快板与时俱进为改革开放充当了轻骑兵的角色。
关键词:快板;示范表演;对口快板;表演艺术一、快板表演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辅导初学者应注意以下技巧快板起源于劳动人民口头文学,它由“顺口溜”发展而来。
快板是一种类似韵白,节奏整齐的曲艺形式,它单说不唱,只用竹板打拍,无需弦乐伴奏。
快板有单口,对口和群口之分,适于一人或多人表演。
它的形式灵活,表演方式简单,“包袱”、“夸张”、“铺陈”是快板常用的艺术手段。
快板重点训练右脑、使身体平衡协调,培养节奏感。
其特点是能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可以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随时编写短小精悍的快板,及时宣扬好人好事。
快板的表演只要演员手拿串连的两块竹板做击节乐器,就可上场表演。
表演时要着力把韵诵清楚传到观众的耳中,但也要辅以一定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一篇好的快板除了内容好、语言生动、顺口押韵等条件以外,还要求句子格式有一定的规律要和节拍,有板有眼的句式长短比较自由,有三、五、七、九的单字句。
也有二、四、六、八、十的双字句,但主要是以七字单尾句为基础。
手拿快板方法:比较小块的节子板一般持于左手,并将食指位于第四、五扇之间,与中指一起夹住第五扇,其余四扇则拢在虎口里,拇指虚放在第一扇上端。
紧接着运用手腕转动的力量,将节子板先向下打,使四、五扇下端相撞,以发出音响。
之后便依照下上、下上、下上的手腕方向操纵节奏,速度要稳,声响均匀,不能忽快忽慢,也不能忽强忽弱。
这主要依赖手腕上下翻动的力量均衡。
这些是基础的打法;“花点”打法:当“单点”跟“双点”都练好了,综合起来便是“花点”,即第一拍打单点,第二拍打双点,这样一单一双的打,花点就练成了。
快板书介绍

快板书介绍
快板书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以其形象生动、节奏明快、内容丰富而闻名。
它通常是由一位表演者站在台上,用毛笔在大幅的纸或者黑板上,配合快速书写和朗读,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与有趣的文字故事结合起来,通过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官的刺激,吸引观众。
快板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多样:快板书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喜剧、故事、评书等各种题材,内容丰富多彩。
2.生动逼真:表演者用速记和简洁的文字,配以简笔画,勾勒出丰富的场景和形象,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
3.节奏明快:快板书表演节奏紧凑,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使整个表演富有节奏感,引人入胜。
4.互动性强:快板书通常会有互动环节,观众可以参与其中,与表演者共同完成一些内容,增强了趣味性和参与感。
快板书不仅具有娱乐性,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的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演绎,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传递给观众,深受人们喜爱和欢迎。
山东快书方案

提问:
在中国尽四百多个曲艺形式中,人们也 许知道山东快书这门艺术形式,但是很多同 学并不一定知道山东快书的发源以及她在曲 艺中所占的位置。
现在我做一个提问,麻烦同学们说出几 种曲艺形式,看看山东快书在你的心目中能 排在第几?
2.曲艺艺术形式
• 以“说、唱”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正因为曲艺主要是通过说、唱 ,或似说似唱,或又说又唱来叙事、抒情,所以要求它的语言必须适 于说或唱,一定要生动活泼,洗炼精美并易于上口。
⑵ 赵大桅
赵大桅,相传是清咸丰年间人。祖籍山东济宁,是山东快书的另 一发祥地。他是个落魄文人,穷极无奈,只好卖艺为生。他会编词, 起初把武松的故事编成顺口溜演唱,后来吸取山东大鼓的“窜铜腔”, 编成山东快书演唱。他用山东大鼓的梨花片做为伴奏乐器,这就是至 今还在使用的鸳鸯板。
⑶ 傅汉章
据山东快书老艺人周侗宾、傅永昌谈:清道光六年,有落第举子 36人,归途雨阻临清,为发泄胸中愤懑不平,以民间广为流传的梁山 好汉武松故事为依据,编成《武松传》说唱。作者之一李长清将该书 带回,后与其表侄傅汉章去山西,因阻邯郸,无奈拿出《武松传》五 回,交傅汉章在关帝庙前念唱,得钱还乡。李长清于是发现傅汉章很 有演唱才能,便将全书传给了他,傅得《武松传》潜心研究,加以充 实发展,于道光十九年曲阜林门会(孔林前春秋庙会),正式演出, 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所以说傅汉章是最早演出山东快书的艺人。 至今约有150年的历史。傅汉章说承前启后,以艺人传说的道光十九 年曲阜林门会演出为依据。有时间,有地点,有场合,可靠性大。
• 到了1994年我们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正式把她的发源地定在了临清。 现如今在临清的大众公园塑有山东快书一代宗师高元钧先生的塑像。 最近我们又和临清市政府商量决定建立山东快书博物馆。
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一、书法艺术的传承书法艺术的传承是书法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传承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书法的继承传统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基础,是我们学习书法、理解书法的重要途径。
在继承传统书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学习经典碑帖,掌握基本的笔法、字法、章法等基本技巧,逐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传统书法的精神内涵,理解其中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
2.传承方式的创新传统的书法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徒相传、家族传承等,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书法传承,如举办书法培训班、开设书法课程、举办书法展览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书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教学、视频教程等,让传承更加便捷、高效。
3.培养传承人的重要性传承人是书法艺术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在培养传承人时,我们需要注重他们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具备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的能力和素质。
二、书法艺术的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注重书法艺术的创新。
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书法艺术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创新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传统观念对书法艺术的认知和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需要打破这种束缚,树立更加开放、包容的观念,积极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推动书法艺术的创新发展。
2.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需求日益多样化,我们需要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探索不同的风格和流派,让书法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拓展书法艺术的表现领域和表现手法。
谈快板艺术的表演形式与发展

谈快板艺术的表演形式与发展作者:孙大治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快板艺术发展到今天,开始衍生出更多的形式,例如舞台上经常会出现音乐舞蹈快板。
但,不管表演形式如何变化,其基础却依然根深蒂固,由此,快板也可算是我国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
关键词:快板;表演;艺术;形式;发展一、前言傳统的曲艺快板包括单口快板、对口快板、群口快板和快板书,具有短、明、快的艺术特点,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弘扬主旋律,讴歌和谐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感人事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必须通过大力培养快板写作和表演人才,多派文化干部下基层指导,做好普及工作,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快板艺术。
二、快板艺术的表演形式传统的快板主要有单口、对口、群口和快板书四种形式:(一)单口快板又称快板诗,一般是由一个人来表演。
内容则就事论事,缺少故事性,主要采用花辙来叙述,由一个人边打板边演唱。
这种快板形式由于其篇幅短小,一般只有八句到十句,形式又十分简单,因而最容易被人们掌握。
同时,它又能及时的反映现实生活。
(二)对口快板一般由两个人表演,民间又俗称数来宝,也是对口相声再现的一种形式,只是采用了辙韵语言进行表达表演的两个人每人先各数一段,再交替演唱,一般采用一头沉的形式,即一个逗,一个捧;有时也会采用平分秋色的形式,说逗都逗,说捧都捧,给人一种打擂的感觉对口快板往往是将若干材料连缀在一起来表现感人的人物或时间,通常非常有激情和感召力。
对口快板有激情,适合表现感人的人物和事件,李润杰大师和张克宽老师表演的《立井架》,朱光斗、王铁虎两位老师表演的《学雷锋》等作品,很有感召力和影响力,值得观众久久回味。
(三)群口快板又叫快板群,多人表演,适合表达多人多事,节奏鲜明,气氛热烈演唱时,既可以有领有合,也可以将人员分成几组交替来演唱。
而演员的身份则不一定是固定的,既能进入角色,以作品中人物来演唱,也能作为叙述者。
由于这种快板形式能够营造出与观众相呼应的的声势,因而适于表现热烈的场面。
快板传承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快板传承主题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很多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而快板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技巧,但在现代社会中,快板的表演者和观众都越来越少。
为了推广和传承快板艺术,有必要组织主题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和传承快板艺术。
二、活动目标1. 传播快板艺术,提高人们对快板的认知度和理解度。
2. 培养年轻人的快板兴趣,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快板艺术的学习和传承。
3. 增加快板表演者的数量,打造更多优秀的快板演员。
三、活动内容1. 快板艺术展览在活动场地内设置快板艺术展览区域,展示快板的历史、发展、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品等。
通过图片、文物、视频等形式,让观众了解快板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2. 快板表演比赛组织快板表演比赛,吸引全国各地的快板表演者参与,通过比赛的形式展示他们的才艺。
同时,评选出优秀表演者,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宣传,以鼓励更多人参与快板艺术的学习和表演。
3. 快板培训班在活动期间,开设快板培训班,邀请一些资深的快板演员担任讲师,教授快板表演技巧和艺术内涵。
培训班可以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适应不同水平的学员需求。
4. 快板晚会演出策划并组织一场精彩的快板晚会演出,邀请一些知名的快板表演者和团体参与。
演出内容包括多个节目,有经典快板曲目的表演,也有创新的快板表演形式的尝试,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与快板有关的其他艺术形式,如京剧、评剧等。
5. 快板艺术交流会组织快板艺术交流会,邀请快板界的专家学者、资深演员等参与,讨论快板艺术的发展和传承问题。
通过交流,促进学术理论的交流,推动快板艺术的研究和传承。
四、活动实施方案1. 场地选择活动场地需选择在市中心地段或易到达的地点,场地面积要能容纳展览区、表演比赛区、培训班教室、晚会演出区和交流会场等。
2. 活动时间安排活动时间可选择为一个周末或长假期间,减少观众的排斥心理和时间限制。
快板教学文档

快板教学介绍快板,又称为拍子板,是一种传统的汉族民间文艺形式,以其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而闻名。
它是一种通过急促的打击声和声音的变化来表达情感和故事的艺术形式。
快板在中国流传已久,并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快板的起源、发展以及教学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快板艺术。
快板的起源和发展快板最早起源于中国大陆北方地区,具体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元朝。
快板的源起与评书、评弹等曲艺形式密切相关,它们都是通过讲述故事、展示人物形象来传递信息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快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表演形式,并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
快板的表演形式和技巧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深受观众的喜爱。
快板的表演特点快板的表演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奏感强烈:快板以其独特的打击节奏感而闻名,演员通过精准的节奏控制和快速连续的击打动作,创造出强烈的节奏感。
2.语言风格独特:快板的表演使用汉字,语言多为对句和完整的句子,具有韵律感和韵味,往往带有一定的幽默和讽刺。
3.动作精准:快板的表演需要演员具备灵敏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准确的击打技巧,动作需要精准、饱满,以做到与语言的节奏相契合。
4.情景表达:快板通过语言和动作的配合,能够准确地表达情感、展示人物形象和情节,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享受。
快板教学方法学习快板需要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和基本功,以下是一些学习快板的方法和步骤:1. 学习基本击打动作快板的表演离不开精准的击打动作,学习者需要掌握基本的击打技巧。
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参加专业培训班来学习基本的击打姿势和动作。
2. 练习语言演绎能力快板的语言表演需要具备一定的演绎能力,学习者可以通过朗读经典的快板作品、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来提升自己的语言演绎能力。
3. 学习节奏感快板的节奏感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学习者需要通过模仿和练习,逐渐掌握快板的节奏感。
可以通过打击节奏器、听音乐、跟随节奏练习等方式来提高节奏感。
谈群众文化中的快板辅导

谈群众文化中的快板辅导群众文化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创造出来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
在群众文化中,快板辅导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
下面将结合实例详细谈一谈群众文化中的快板辅导。
快板辅导,又称板书辅导,是一种利用速度快、节奏感强的板书形式进行教学辅导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包括文字上的辅导,还融入了歌唱、舞蹈等形式,使得辅导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而且,快板辅导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是社会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
快板辅导在群众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广大农村群众、工人、学生等类似群体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丰富的娱乐享受,也提供了一种获取知识、学习技能的方式。
快板辅导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和观众可以互动、互动,形成一种紧密的情感联系。
这种互动和参与性可以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人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快板辅导是一种非常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通过表演和观看快板辅导,年轻一代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快板辅导的主要特点是快、准、狠。
快指的是节奏感强,表演速度快。
这样的表演方式可以激发观众的兴奋和好奇心,增加表演的趣味性。
准指的是辅导内容准确明了。
演员需要熟练掌握快板辅导的技巧和知识,确保辅导的准确性。
狠指的是演员的表演要有力度,传递辅导内容的感染力和力量。
只有快、准、狠的表演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共鸣,实现辅导的目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快板辅导。
章丘快板辅导是山东的一种地方民间艺术形式,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通过歌唱、板书等形式,讲述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民间故事,如《汉高祖起兵讨秦》、《玉皇庙风云录》等。
章丘快板辅导的表演者乃至传承者多为农民,他们用浓重的山东口音、深沉的音色,配合精妙的手势和舞蹈动作,展现出章丘地区的独特魅力。
这种形式的快板辅导既富有文化感也富有地方特色,成为章丘地区群众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和学习方式。
山东快板

山东快书中国曲艺曲种。
又称竹板快书、滑稽快书。
因以说武松故事为主,故又名说武老二的、唱大个子的。
1951年定为今名。
关于山东快书的起源,诸说不一:一说清咸丰年间山东济宁艺人赵大桅吸取山东大鼓艺人何老凤的捽缰腔,形成了山东快书的前身“武老二”;一说是在山东落子说唱武松故事的基础上演变而成;或说创始于明万历年间武举人刘茂基;或说为道光末年落第举人李长清始创。
后来形成两个分支,一支是擅长贯口、俏口的杨派,另一支传到高元钧,以其表演风趣生动,称为高派。
山东快书的唱调基本上是七字句的韵文,穿插一些过口白、夹白或较长的说白,语言风格明快风趣,节奏较快,以表演英雄人物除暴安良的故事见长。
山东快书以说武松故事起家,生动精采,脍炙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高元钧开办了山东快书训练班,为部队培养了一批演员,并编有《一车高粱米》、《三只鸡》、《抓俘虏》、《侦察兵》等优秀剧目。
山东快书:山东人民的“活广告”2011-11-08 14:25:43 来源:大众日报[字号:大中小]武松打虎前几年有河南人写了一本书,其中说了这么一种意思,同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河南人的名声之所以不如山东人,关键在于山东人会为自己做广告,特别是山东快书《武松传》就是山东人最好的广告。
我同意他观点的一半,就是山东快书《武松传》几乎就是山东、山东人、山东话的标志符号,武松的性格、语言、习惯,无一不打上山东人的深深烙印。
但是我又不同意他观点的另一半,山东人好不仅仅是因为《武松传》的传播,与其说武松代表了山东,倒不如说山东人把群体的性格特征赋予了这位打虎英雄更恰当。
“当哩个当、当哩个当,闲言碎语不多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那武松,手掌一挥赛蒲扇,两眼一瞪像铃铛……”山东快书为什么曾经风靡大江南北,而现在为什么又开始衰落了?是不是山东话的魅力在减弱?山东快书的三个“源头”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阴军是高元钧的徒孙,曾经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表演奖。
他认为,山东快书是惟一能表现山东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曲艺形式,只要你一张嘴说句“当哩个当、当哩个当”,人家就能想到山东。
谈快板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40孙铭泽:谈快板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谈快板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孙铭泽(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摘 要】快板书是一种以粗犷、明快、幽默为风格,且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的曲艺。
快板书是将天津时调“大数子”进行改革、发展而演变来的。
它不仅深受天津人的喜爱,同时也成为其他省市群众所喜爱的一门曲种。
【关键词】快板书;艺术;特色;发展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0-0040-01快板书是将天津时调“大数子”进行改革、发展而演变来的。
独有的艺术特色,使它不仅深受天津人的喜爱,同时也成为其他省市群众所喜爱的一门曲种。
一、艺术特色传承快板书是所有快板曲艺中最为有名的一种,由天津时调演变而来。
自清末民初以来,大多都只是流传于天津的底层民众中,如船夫、搬运工人、手工业者、人力车夫等。
相关资料显示,天津时调起源于明、清以来的时调小曲和各地区的民间小调,如来自手工业者自编自唱的“靠山调”,人力车夫们所哼唱的“胶皮调”,以及来自民间生活的“拉哈调”等。
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
用天津方言演唱的天津时调,可以说是天津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
然而,在旧社会,时调被认为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俚曲,所以它仅能在民间的街头里巷得以流传。
直至清末民初,时调才在开始天津地区逐渐盛行。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配酿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天津快板正式形成。
这种快板巧用天津方言,并采用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节子板的表演形式,同时配以天津时调中“数子”的曲调,用三弦伴奏,可谓标新立异。
天津快板的主要特色是用天津方言演唱,分漫板、中板、快板三种,具有轻快的节奏、流畅的语言,听起来通俗易懂、合辙押韵,最主要的是它常巧妙地使用天津土语制造悄皮的包袱儿。
同时,“五五八五”是天津快板的基本格式,且每两句分四小节唱完。
另外也有在这个基础上的癀变唱法,但节奏不变。
唐宋时期的快板戏与艺术风格

唐宋时期的快板戏与艺术风格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也是快板戏艺术繁荣的时期。
快板戏,即独幕快打的戏曲形式,以武术动作和快速的说唱为主要特点,具有激烈的戏剧张力和强烈的节奏感。
快板戏曲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一、唐宋时期的快板戏发展历程快板戏的发展起源于早期的“快书”和“相声”,主要以快速说唱、模仿和幽默为主要表演形式。
到唐朝时期,快板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唐代快板戏以滑稽、幽默、热闹为主要特点,表现了当时人们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到了宋朝时期,快板戏的发展更加成熟和完善。
与唐代相比,宋代快板戏更加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和人性化的情感表现。
宋代快板戏的艺术风格以其独特的表演语言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戏曲史上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记。
二、唐宋时期的快板戏艺术风格1、表演形式独特快板戏的表演形式采用快速的说唱和武打动作为主要手段,直接表达了主角的性格和情感。
表演时,演员要求节奏感强、身手敏捷,动作要求精准而刚劲,充满着力量感和张力感。
2、表现人物性格丰富唐宋快板戏的艺术特点之一是可以表现出丰富多样的人物性格。
这种性格不仅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和特征,也反映了演员的个性和思想。
无论是善良正直的人物,还是狡黠奸险的角色,快板戏都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完美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快板戏的表演形式轻松愉悦,讲述的是生活中的故事和人物,以及大众关注和喜爱的主题。
快板戏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于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表现出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纷繁复杂的情感表达,使观众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人文情感和文化内涵。
4、浪漫主义情怀快板戏在艺术形式上创新性地使用了越调和说唱等多种方式,使其艺术风格不同于其他戏曲形式。
快板戏讲述的是浪漫主义的故事,充满爱情、忠诚、信任等人类情感的表达。
唐宋时期的快板戏艺术创作,也自然而然地与浪漫主义情怀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浅析陕西快书的特点与发展

2021年第17期艺术纵横45浅析陕西快书的特点与发展纪鸣亮西安曲艺团,陕西西安710054摘 要:陕西快书属于韵诵类、板诵体的曲种,一般说来,陕西快书的作品中都有故事发展情节,有人物。
那么无论是塑造人物形象,还是表现人物对事物的立场感受、态度或内心活动的变化,这些都离不开人物的行为举动或心声的袒露。
关键词:曲艺;陕西快书;四页瓦中国解放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指引下,陕西快书这一新兴的曲艺形式在陕西曲坛悄然而生。
它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最初就可以想象,这种曲艺形式一定会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那么陕西快书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与陕西快板,及其他省份的快书又有怎样的区别和内在联系?第一、在情节结构上有说书的路子和扣子。
什么是说书的路子?一般故事多为直线发展,一个故事一条线,又叫单线发展,用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而书扣子,就是在故事发展中,不能平铺直叙,要有跌宕曲折的情节,让观众有出乎意料地感受,可结果又处于情理之中,以此起到扣人心弦、激发兴趣的作用。
在句式结构上,陕西快板原本多是7字或10字句的格式,较为死板,而陕西快书打破陈旧,以7字句为主,用长短句的结构让句式更加有层次感。
并常常夹有道白或旁白,这样不仅给表演者以充分的表演空间,在表演气氛上也显得更加灵活生动。
第二、词句通俗易懂,节奏明快,动作性强,且多以关中方言发音为主。
陕西快书是一种说唱艺术,要求表演者用语言完成艺术创造,以实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的体现。
故而陕西快书作品的语言必须通俗易懂,切忌使用生僻晦涩、拗口难懂的语言,而且要大众化,以此保证观众的接受度。
首先是因为它说得速度比较快,只有做到让观众一听就懂,才能达到良好的听觉效果。
其次是表演时要配以四页瓦击打作为伴奏,如果语言冗长别扭,也让表演者都难以完成。
另外节奏鲜明、脍炙人口,也是一般说唱艺术共有的语言特点。
一般说来,陕西快书的作品中都有故事发展情节,有人物。
那么无论是塑造人物形象,还是表现人物对事物的立场感受、态度或内心活动的变化,这些都离不开人物的行为举动或心声的袒露。
快版书教学总结8篇

快版书教学总结8篇第1篇示例:快板书是一种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它是运用汉字、声腔、曲调、舞蹈和武术等综合艺术手段表演的一种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快板书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教学资源,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本文中,将对快板书教学进行总结,从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快板书教学的内容设置非常重要。
快板书教学内容应当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在内容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快板书进行教学。
比如可以选择传统的《粤剧快板》、《京剧快板》等,也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创作新的快板书进行教学。
内容设置要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板书教学方法也需注重。
快板书的表演方式独特,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分组合作、个别辅导等,帮助学生掌握快板书的表演技巧。
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快板书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多安排实践训练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快板书表演的水平。
快板书教学的效果是考量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
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
在快板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表演能力的提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效果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快板书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与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的评价方面,应当注重综合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的表演技巧,还要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情感体验。
快板书教学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重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全面考量,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快板书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老牛快板书

老牛快板书
摘要:
1.老牛快板书的起源
2.老牛快板书的特点
3.老牛快板书的表演形式
4.老牛快板书的发展现状
5.老牛快板书的传承与保护
正文:
老牛快板书是我国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曲艺表演形式。
源于民间,起初是农民在田间劳作时,用以解闷、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牛快板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表演艺术。
老牛快板书的特点在于它的节奏明快、语言生动、内容风趣幽默,且富有教育意义。
表演者手持快板,边敲击边说唱,形式灵活多变,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老牛快板书所讲述的故事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
老牛快板书的表演形式多样,有单口、对口、群口等多种形式。
单口快板书由一人表演,通过对白、唱词、表情、动作等多种手法,表现故事情节;对口快板书由两人搭档,一人负责说唱,另一人负责配合动作,相互呼应,共同完成表演;群口快板书则由多人共同表演,有时还伴有敲击乐器的伴奏,场面热闹非凡。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冲击,老牛快板书的发展现状并不乐
观。
许多年轻人对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了解不多,甚至毫无兴趣。
老牛快板书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举办各类演出活动、将老牛快板书纳入学校教育等。
总之,老牛快板书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宿迁快板白事

宿迁快板白事
摘要:
1.宿迁快板白事的概述
2.宿迁快板白事的起源和发展
3.宿迁快板白事的表演形式和特点
4.宿迁快板白事的社会影响和传承意义
正文:
宿迁快板白事是一种源于我国江苏省宿迁地区的传统曲艺表演形式,属于快板书的一种,主要在民间的白事中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宿迁快板白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起初是由一些民间艺人在祭祀、丧葬等场合中表演的一种说唱艺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宿迁快板白事逐渐发展壮大,表演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多样,成为了宿迁地区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
宿迁快板白事的表演形式主要为说唱,以快板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员在台上边说边唱,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将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表演内容多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为主,既有教育意义,又富有娱乐性。
宿迁快板白事在社会影响方面,不仅丰富了当地民间文化生活,还对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宿迁快板白事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我国曲艺发展和民间文化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
在传承方面,宿迁快板白事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快板白事的表演场合逐渐减少,传承人也越来越少。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对宿迁快板白事进行保护和传承,让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总之,宿迁快板白事是我国民间曲艺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梁厚民智取威虎山快板书

梁厚民智取威虎山快板书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梁厚民智取威虎山快板书的概述
2.快板书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3.智取威虎山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4.梁厚民表演智取威虎山快板书的评价和影响
5.智取威虎山快板书的传承和未来发展
正文
梁厚民智取威虎山快板书是一首以中国经典革命题材为背景的快板书,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传统快板书的表演形式,更在文化传承和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快板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曲艺表演形式,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手法,讲述了一个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而梁厚民智取威虎山快板书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它讲述了一个革命战士杨子荣带领部队智取威虎山的故事,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刻画,使得听众在享受艺术表演的同时,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梁厚民表演智取威虎山快板书的评价和影响非常高。
他的表演既保留了传统快板书的韵味,又加入了现代戏剧的表演手法,使得快板书更加生动有趣,深入人心。
他的表演不仅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还为快板书这门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在传承和未来发展方面,智取威虎山快板书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现代社会的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在未来的发展中,智取威虎山快板书应该继续坚持传统的表演形式,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
梁厚民智取威虎山快板书是一首优秀的快板书表演作品,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刻画,讲述了智取威虎山的故事,使得听众在享受艺术表演的同时,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老牛快板书

老牛快板书摘要:一、快板书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背景2.发展历程3.地域特色二、老牛快板书的特色1.表演形式2.艺术风格3.内容主题三、老牛快板书的传承与创新1.传承意义2.创新实践3.未来展望四、老牛快板书的欣赏与学习1.欣赏技巧2.学习方法3.实用建议正文:一、快板书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背景快板书起源于我国民间,是一种传统的口头表演艺术。
据史书记载,快板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的人们用快板形式传唱英雄事迹和赞美祖国。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快板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
2.发展历程快板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从明清时期的“唱新闻”、“吆喝调”,到近现代的“快板”、“大板”,快板书不断吸收其他民间艺术的精华,逐渐发展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表演艺术。
3.地域特色快板书的地域特色鲜明,各具特色。
如北京的“京韵大板”,天津的“梅花大板”,四川的“金钱板”等,它们在表演形式、音乐节奏、内容题材等方面都有所区别,共同体现了我国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
二、老牛快板书的特色1.表演形式老牛快板书是一种以口头表演为主的民间艺术。
表演者手持两块快板,运用敲击、搓打、弹奏等手法,发出节奏鲜明的声音,同时结合生动的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2.艺术风格老牛快板书的艺术风格独特,既有北方粗犷豪放的特点,又有南方细腻柔美的风情。
在音乐伴奏方面,以板鼓、板琴为主要乐器,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在内容方面,既有传统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又有现代的生活百态、社会热点。
3.内容主题老牛快板书的内容主题丰富多样,既有教育启示,又有娱乐趣味。
既有歌颂英雄、赞美祖国的积极主题,又有讽刺邪恶、揭示黑暗的讽刺主题。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语言,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又能体会到人生的哲理。
三、老牛快板书的传承与创新1.传承意义老牛快板书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间智慧。
快板方案范文

快板方案快板方案什么是快板快板,也称作快板书,是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快板以其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深受人们喜爱和欢迎。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积极推动快板的发展,制定一套快板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快板方案的意义快板方案是指针对快板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制定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制定快板方案的目的在于促进快板的艺术创新、提高表演水平、增强快板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及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推动快板艺术的持续发展。
快板方案的内容制定一套完善的快板方案应包含以下几点:1.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快板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快板方案中,应加强对快板的保护工作,包括收集、整理和保管快板的相关资料和器物,同时设立专门的快板艺术研究机构,对快板进行系统研究和学术交流,加强对快板艺人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快板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2. 艺术创新与跨界融合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快板方案应鼓励快板艺人进行艺术创新,将快板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界融合。
可以尝试将快板与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这将为快板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参与者。
3. 培育快板人才快板方案应重点关注快板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可以通过设立快板专业班级或培训机构,选拔有潜力和天赋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快板技巧培训。
同时,也应加强对现有快板艺人的培训和提升,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准和艺术造诣。
4. 快板表演的推广与传播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和参与快板艺术,快板方案应制定具体的推广和传播策略。
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快板艺术的宣传推广活动,发布快板视频、音频等内容,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快板艺术,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快板演出、比赛等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参与者。
5. 政策和经济支持为了保障快板方案的实施和快板艺术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快板艺术的支持力度。
天津快板格式

天津快板格式(原创实用版)目录1.天津快板的起源和历史2.天津快板的表演形式和特点3.天津快板的著名演员和代表作品4.天津快板的传承和保护正文天津快板是一种源于我国北方的传统曲艺表演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和独特的音乐韵律,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天津快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的民间艺人将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曲艺形式与本地的方言、民歌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天津快板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天津快板已经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曲艺之一。
天津快板的表演形式多样,既可以单人表演,也可以多人合作。
表演者手持竹板,以快节奏的击打声为伴奏,一边吟唱,一边说唱,形式活泼,气氛热烈。
天津快板的音乐韵律独特,以三弦、琵琶等民族乐器伴奏,旋律优美,韵味醇厚。
天津快板有着众多的著名演员和代表作品。
如著名演员马三立、高英培等人,他们的表演技艺精湛,将天津快板的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代表作品有《卖油翁》、《单刀会》等,这些作品以其精湛的表演和深入人心的剧情,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天津快板这一传统曲艺形式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和保护问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天津快板的扶持力度,培养更多的年轻演员,推广和普及天津快板的艺术。
同时,也要注重对传统剧目的挖掘和整理,使天津快板这一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总之,天津快板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曲艺形式,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艺术内涵,而且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快板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孙铭泽
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20期
【摘要】快板书是一种以粗犷、明快、幽默为风格,且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的曲艺。
快板书是将天津时调“大数子”进行改革、发展而演变来的。
它不仅深受天津人的喜爱,同时也成为其他省市群众所喜爱的一门曲种。
【关键词】快板书;艺术;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0-0040-01
快板书是将天津时调“大数子”进行改革、发展而演变来的。
独有的艺术特色,使它不仅深受天津人的喜爱,同时也成为其他省市群众所喜爱的一门曲种。
一、艺术特色传承
快板书是所有快板曲艺中最为有名的一种,由天津时调演变而来。
自清末民初以来,大多都只是流传于天津的底层民众中,如船夫、搬运工人、手工业者、人力车夫等。
相关资料显示,天津时调起源于明、清以来的时调小曲和各地区的民间小调,如来自手工业者自编自唱的“靠山调”,人力车夫们所哼唱的“胶皮调”,以及来自民间生活的“拉哈调”等。
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
用天津方言演唱的天津时调,可以说是天津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
然而,在旧社会,时调被认为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俚曲,所以它仅能在民间的街头里巷得以流传。
直至清末民初,时调才在开始天津地区逐渐盛行。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配酿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天津快板正式形成。
这种快板巧用天津方言,并采用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节子板的表演形式,同时配以天津时调中“数子”的曲调,用三弦伴奏,可谓标新立异。
天津快板的主要特色是用天津方言演唱,分漫板、中板、快板三种,具有轻快的节奏、流畅的语言,听起来通俗易懂、合辙押韵,最主要的是它常巧妙地使用天津土语制造悄皮的包袱儿。
同时,“五五八五”是天津快板的基本格式,且每两句分四小节唱完。
另外也有在这个基础上的癀变唱法,但节奏不变。
一般来说,天津快板是一辙到底,当然,也有个别中间换辙的。
天津快板与快板和快板书有很大差别,它本身有固定的曲牌,等于是往曲牌中填词。
因此,作者创作时很注重它的结构。
此外,天津快板也可以在演唱中加数板儿。
所谓的“数板儿”就是指在乐队伴奏停下来后,单独用竹板敲击节奏数唱。
一般来说,数板儿可以按照写快板的格式来写词。
所以如果在一般
的天津快板中,加上一两处数板儿也是很有特色的。
通常情况下,天津快板演员本人是不拿板的。
真正打板的人其实是乐队中的一名伴奏者。
二、快板书发展
李润杰是“快板书”这一新型的曲艺品种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快板书形式的创立人,快板书是李润杰在数来宝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山东快书、西河大鼓等曲艺品种的优点创造的。
他先后创作并演出了近百个快板书的节目,在演出过程中他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并且他的表演总是让人觉得热烈火爆、韵味醇厚。
李润杰,天津武清县大桃园村人,原名李玉魁。
李润杰的家境非常贫寒,十几岁就在天津学徒,不久被开始了半乞半艺的流浪生活。
李润杰在流浪的岁月里为了能回老家与亲人团聚,他来到了最热闹,同时也是当时艺人最能赚钱的奉天(沈阳)小河沿卖艺表演。
当时的奉天小河沿这块不大的地方聚集了各式各样的艺人,其中有说书的、唱戏的、打把式的,李润杰便在一块地方开始撂地表演。
李润杰不仅是一个快板书表演者,同时他也是快板书内容的创作者,他的作品取材丰富,语言精练,富有哲理。
由他整理和创作的作品虽然篇幅较短,却极其辛辣,鞭挞人理,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如以快板书短段《盟兄弟》为例,就充分地嘲讽了市俭们伪善的江湖义气。
李润杰是一个具有革新精神的快板艺术家。
他在快板书演唱中讲究“有说有唱,配句得当”。
他创立了多种句式,例如“单”“双”“贯”“切”“探”“重叠”“连迭”等,充分显示出他掌握和运用语言的功力。
曲艺圈内有这样一句俗谚:“北京李金斗,天津张志宽。
”张志宽是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曲艺大家之一,同时他还是快板书艺术的理想体现者。
张志宽有着50年的从艺生涯,在此期间,张志宽与李润杰结缘,和快板书为伴,以攀登快板书的顶级艺术境界为目标不懈地努力着。
张志宽极力推崇李润杰的艺术体系,在他从艺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快板书艺术引领上一个新的高峰。
张志宽是中国著名的快板书表演艺术家。
他自幼对快板书艺术情有独钟,后经郭荣起先生举荐步入该行。
他的快板艺术继承了李润杰的表演风格。
张志宽从事快板书的演唱近半个世纪,全面而系统地继承了李润杰的艺术风格与艺术特点。
李派快板书的指导思想是“唱书唱情、以情感人”。
张志宽的演唱充满浓厚的感情色彩,每一句书词都清楚有力,不但达意,更是传情。
由于他的“情与眼合,情与声合,情与句合,情与脸合,情与身合,情与步合,情与手合,情与板合”,使得他在演唱中“出妙语,辨美丑,立形象,见行动,现景物,传真情”。
三、结语
快板书在曲艺艺术的花园里,算是一枝新秀。
快板书那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在群众中扎根开花,并结下了累累的硕果。
参考文献:
[1]胡应明,柳隐溪.当代中国戏曲的现实情境或曰振兴之可能[J].艺术百家,2011(01).
[2]冯磊,方汝将.“振兴戏曲”误区探析——兼谈戏曲文化性[J].大舞台(双月号),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