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煮炉技术要求及方法精编版

合集下载

工业锅炉煮炉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工业锅炉煮炉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工业锅炉煮炉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一、锅炉的技术参数1、锅炉的蒸发量为每小时15吨,2、正常水位时装水量约为11m³,3、最高水位时装水量约为12m³,4、锅炉的额定压力为1.25Mpa 二.煮炉的目的:由于新安装的锅炉其受热面管系集箱及汽包的内壁上油锈等污染物,若在运行前不进行处理的话,就会部分附在管壁形成硬的附着物,导致受热面的导热系数减少。

从而影响锅炉的热效率,另一部分则会溶解于水中影响蒸汽的品质,危害锅炉的安全运行,因而要进行碱煮炉。

三、煮炉前应具备的条件和预备工作1、煮炉所需要的系统(如排污、疏水、取样和加药等)均已安装完毕、校验合格。

2、煮炉所需的热工与电气仪表,远方操作设施均安装和校验完毕。

3、临时加药与取样设备已安装完毕,能随时投入。

4、煮炉所需药品充足,并对其纯度进行化验分析。

5、煮炉时加药所需一切器材已放置指定地点,其它所需材料皆已备齐。

6、烘炉合格、完毕后,即可开始煮炉,并继续进行烘烤炉墙。

7、烘炉后期耐火砖灰浆样含水率小于7%。

8、锅炉的各传动设备(包括厂房内照明设施)均处于正常投运状态。

9、锅炉操作、水质检验等工作人员均已全部到岗,检验仪器、药物配备完整。

四、煮炉期间配药人员注重事项:1、砸碎、搬运及配制溶液和往炉内加药时,须在专人指导下进行。

2、配药人员须配备橡皮衣服或橡皮围裙、橡皮手套、胶鞋、防护眼镜及口罩等物品。

3、砸碎烧碱时须在专门指定地点进行,同时须面向侧歪,以防烧伤皮肤。

4、加药时汽包压力须降至零并保持锅炉汽包最低水位。

五、煮炉程序:1、加药、煮炉(采用补水泵管道加药器加药)1)加药量:将所需氢氧化钠(NaOH)与磷酸三钠(Na3PO4·12H2O)配成各浓度20%混合溶液加入炉内,氢氧化钠与磷酸三钠的药量按3Kg/m³计。

2)煮炉:点火升压维持0.3-0.6MPa煮36小时,同时进行拧紧螺丝及手孔盖的工作;36小时后,加大火力使压力升高保持在0.8-1.0 MPa,煮炉12小时后,降压进行换水,换水的方法由锅炉的下部联箱及连续排污进行,直到炉水质量达到试运标准为止。

锅炉烘炉、煮炉的技术要求

锅炉烘炉、煮炉的技术要求

锅炉烘炉、煮炉新安装的锅炉、经大修和改造的锅炉在投入运行前都必须进行烘炉、煮炉。

这时对锅炉、辅机安装和制造质量的一次全面检查,也是正式运行前必须进行的一个环节。

一、烘炉(一)烘炉的目的及方法新安装的锅炉在炉墙内、耐火混凝土及磨面层内部都含有大量水份。

烘炉的目的是对新安装的锅炉炉墙进行缓慢烘热,使炉墙中的水份缓慢逸出,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确保炉墙的热态运行质量。

防止锅炉运行时由于炉墙潮湿,急骤受热后水份大量蒸发,急剧膨胀不均而造成炉墙变形、开裂。

此外,烘炉还可使炉墙的灰缝达到比较好的强度,提高炉墙耐高温的能力。

烘炉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即火焰烘炉法和蒸汽烘炉法。

烘炉时,应根据各种不同的锅炉型号,是轻型炉墙还是重型炉墙,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升温曲线。

按确定好的升温方案进行烘炉。

要注意绘制升温曲线,并将其存入锅炉技术档案。

(二)烘炉应具备的条件1、锅炉本体及工艺管道全部安装完毕,水压试验合格。

炉墙砌筑和管道保温工作全部结束,并检查验收合格。

炉膛、烟、风道都已安装完毕,保温结束,内部清理干净,外部拆除脚手架并将周围场地清扫干净.2、送风机、引风机、除尘器、制粉、喷油及锅炉附属设备安装完毕,并经单体试车合格。

3、锅炉的热工及电气仪表安装完毕并调试合格,汽包及联箱的膨胀指示器安好并调整到位.4、按技术文件的要求选好炉墙测温点和取样点,并准备好温度计和取样工具。

5、有旁通烟道的省煤器应关闭主烟道挡板,使用旁通烟道。

无旁通烟道时,省煤器循环管路上阀门应开启。

6、开启锅炉上所有排气阀和过热器集箱上的疏水阀。

7、准备好木材、煤等燃料,用于链条炉排上的燃料中的不得有铁钉、铁器,准备好各种工具、器材及用品(包括检查、现场照明等).8、编制烘炉方案及烘炉曲线,对参加烘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准备好有关烘炉的记录表。

烘炉人员都已经过培训合格,并排列值班表,按要求,准时到岗.9、冲洗锅炉,注入处理合格的软水,并上水至正常水位。

煮炉工作标准

煮炉工作标准

煮炉工作标准一、煮炉适用情形及时间确定1、新安装锅炉或受压部件经过大修或改造的锅炉,通过煮炉可以除去内部的铁锈、油脂和污垢,防止蒸汽品质恶化和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并使锅炉得到应有的热效率。

一般当炉墙灰浆含水率降低到10%或烘炉后期即可进入煮炉阶段,与烘炉同时进行,以缩短烘炉和煮炉时间并节约能源。

2、煮炉可以在烘炉后紧接着进行,也可以在烘炉后期同时进行。

二、蒸汽锅炉的煮炉1、煮炉药剂煮炉药品为氢氧化钠和磷酸三钠,其加药量应根据锅炉内部情况而定。

①铁锈较少的新锅炉加氢氧化钠2~3Kg/t锅水、磷酸三钠2~3Kg/t锅水。

②铁锈较多的新锅炉加氢氧化钠4~5Kg/t锅水、磷酸三钠3~4Kg/t锅水。

③有铁锈和水垢的锅炉加氢氧化钠5~6Kg/t锅水、磷酸三钠5~6Kg/t锅水。

2、煮炉方法与操作①先将药品用水溶化搅匀,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

加药时,锅炉应保持最低水位,然后将配制好的溶液加入锅炉内。

加药后,向锅炉内上水至最高水位。

②加热升温,缓慢地使锅水沸腾,产生的蒸汽可经向空排气阀或抬起安全阀排出。

③调整燃烧及向空排气阀(安全阀)的开度,使锅炉维持在25%工作压力和5%~10%蒸发量情况下6~12h。

④减弱燃烧,将锅炉内压力降到0.1Mpa,让定期排污阀逐个开启排污一次,并补充给水或加入未用完的药液。

⑤加强燃烧,将压力升到50%的工作压力,维持5%~10%蒸发量6~20h。

⑥再减弱燃烧进行降压,使定期排污阀再次逐个进行排污,并补充给水。

⑦将锅炉压力升到75%的工作压力,维持5%~10%蒸发量6~20h。

⑧煮炉期间,锅炉水位应控制在最高水位,这样净化面积就可以大一点。

水位降低时,及时补充给水。

为保证煮炉效果,每隔3~4h取样分析锅水的碱度和磷酸根含量,并及时进行调整。

锅水碱度如低于50mmol/L,应向锅炉内补充加药。

⑨当磷酸三钠的含量趋于稳定时,煮炉便可结束。

一般煮炉时间需要1~3天,煮炉时间长短与炉型、容量大小和铁锈及油污程度有关。

某电厂锅炉煮炉方案

某电厂锅炉煮炉方案

煮炉方案一、煮炉的目的在于清除受热面管道内的油污和铁锈,焊渣等。

锅炉启动前需进行化学清洗。

本工程根据标书要求采用煮炉碱洗、煮炉的最早时间可在烘炉末期,当炉墙耐火砖灰浆的含水率降到7%,红砖灰浆含水率降到10%时,可开始进行煮炉。

二、煮炉清洗范围:省煤器,汽包,水冷壁,下降管及联络管等。

三、煮炉前应具备的条件:1、煮炉药剂齐备,质量应符合标准。

煮炉时的加药量应按表的配方加药。

2、煮炉用水的制备及贮存要求落实(各管路安装完毕、水压试验结束、疏水泵、给水泵调试结束,煮炉6直接由给水泵供到锅炉)。

3、锅炉燃油系统、输煤系统、除灰系统等,安装试运行结束,并且具备投运条件。

4、与煮炉有关的电气,热工仪表安装结束,检验和调试合格,可供使用。

5、烘炉良好,炉墙灰浆含水率7%以下。

6、废液排放系统安装完毕(煮炉时到定排)。

7、化学监督分析所需的仪器,试剂等备好。

8、汽包水位监视点,加药点等处应配备通迅工具,并调试好用。

加药和工具应准备齐全。

加药装置及药管安装好。

9、准备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措施落实。

四、锅炉应具备条件:1、锅炉应安装完毕,水压实验合格。

2、对不参加煮炉的装置、部件已采取了保护措施。

3、锅炉本体各层平台、扶梯及有关辅助设备,场地杂物应清理和打扫干净。

4、锅炉水汽取样系统应能正常投入使用,并保证有足够量的冷却水(消防工业冷却水)。

5、锅炉底部各排污点都应畅通无阻,排污阀完备灵活,排污扩容器可投入运行。

五、煮炉操作过程规定:1、按锅炉水溶积计算的加药量(本锅炉本体水容积为41吨)计氢氧化钠(NaOH)为123Kg,磷酸三钠(Na3Po4H2O)为123Kg。

2、药品在加入锅炉前,应加水溶化,调成20%浓度,从上锅筒将药液加入,不允许将固体药物直接加入炉内。

加药时炉水应在最低水位,在无压下进行。

制备NaOH溶液及加药时,注意溶液不要飞溅,操作人员应戴好手套,防护眼镜及口罩等防护用品,以防药液灼伤。

3、煮炉期间,水位应保持在正常水位,升压前打开再循环阀门以利于药液循环、均匀调和并防止省煤器过热。

供热锅炉烘炉煮炉和试运行技术规范

供热锅炉烘炉煮炉和试运行技术规范

供热锅炉烘炉煮炉和试运行技术规范13.5.1 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 所有安装项目的设计图纸已具备,并且已经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2) 施工方案已编制。

(3) 施工技术人员向班组做了图纸和施工技术交底。

2 材料准备水源、劈柴、煤、氢氧化钠、磷酸三钠、通球。

3 主要机具(1) 管钳子、扳手、煤铲、煤钩。

(2) 温度计。

4 作业条件(1) 锅炉本体及工艺管道全部安装安毕,水压试验合格,防腐及保温工作完成。

(2) 炉排试车完毕。

(3) 锅炉的辅助设备,如水处理设备、化验设备、水泵等已达到使用要求。

(4) 锅炉辅机包括送风及引风机、出渣机、除尘器及电气控制仪表安装完毕并调度合格。

(5) 对所有设备的油箱、油杯加满润滑油。

(6) 炉墙砌完后应打开各处门、孔,让其自然干燥一段时间的程序已完成。

(7) 准备好足够的木柴和燃煤,木柴上不能带有钢钉或其他金属材料。

(8) 编制烘炉方案及烘炉升温曲线,选好炉墙测温点,准备好测温仪表和记录表格。

13.5.2 材料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应符合本标准第3.2节“材料设备管理”的相关要求。

2 准备用于版炉、煮炉的材料,质量和数量都能满足版炉、煮炉、试运行的需要。

木材及煤碳等燃料中不得有金属物。

Xcvb13.5.3 施工工艺13.5.3.1 工艺流程烘炉前准备工作→烘炉→煮炉→锅炉试运行和气密性试验及安全阀定压→总体验收13.5.3.2 施工要点1 烘炉前的准备工作(1) 清理炉膛及烟、风道内留下的砖头、木块、铁线等杂物。

(2) 拆掉所有的临时支撑设施。

(3) 检查给水系统及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情况,要求给水系统(包括水处理)8h连续试运行,均能正常工作。

2 烘炉(1) 整体快装锅炉一般采用轻型炉墙,根据炉墙潮湿程度,一般应烘烤时间为4~ 6d,升温应缓慢。

(2) 关闭排污阀、主汽阀、副汽阀和水位表的泄水阀。

打开上水系统的阀门,如有省煤器时,开启省煤器循环管阀门,将合格软化水上至比锅炉正常水位稍低位置。

锅炉煮炉方法

锅炉煮炉方法

煮炉方案煮炉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并确认锅炉及其附属设备全部组装完毕,经过水压试验并验收合格。

(2)打开各处门孔,自然干燥一段时间。

(3)清理烟道内部的杂物。

(4)向锅炉注水经过处理的软水或除盐水至正常水位,水温约为50-60℃,将水位表等冲洗干净。

1、煮炉的目的煮炉是对新安装锅炉在投入运行前清除在制造、安装以及其他原因产生的锅筒、集箱、管子内部等处的铁锈,油脂污垢等,用物理化学方法使其沉淀于锅筒下部和集箱中去,最后经排污管排出,以避免恶化蒸汽品质或使受热面管壁温度过高而烧坏。

2、煮炉的用药及数量煮炉是在锅水中加入碱水,使与锅内油垢发生皂化作用生成沉渣,其所用化学药品及剂量见下表:加入药品的数量kg/m3(11t/h锅炉总水容积约16.5m³,正常水位水容积约10m³)3、煮炉的方法本锅炉可在烘炉过程中炉墙耐火火砖灰浆水分降到7%时开始煮炉,本锅炉灰样比较难取,可在烘炉进行了3天以后开始煮炉。

煮炉的步骤为(1)将药液注入锅水使其成浓度适当的碱水,并使锅水保持适当的水位(保持锅筒内最高水位)(2)加热升温升压,至气压为0.1MPa使冲洗水位计,升至0.2MPa时排污一次,使锅炉所有排污阀开启半分钟左右,于此同时注意适当浓度的碱水补偿,以保持锅水水位。

(3)气压升至0.3-0.4MPa时,紧所有阀门,有螺栓连接处,紧螺栓,并在0.5MPa 压力上煮炉12小时,这期间可将产生的蒸汽通过放气阀或安全阀排空,同时应注意监视锅水水位。

以上为煮炉的第一阶段(4)在第一阶段结束后,使汽压降至0.3-0.4MPa放掉10-15%锅水,再注入并加药至所要求的浓度,并升至0.6MPa以下煮炉8-10小时后,排污10-12%,如此反复煮炉2-3次后,上除氧水,并通过上水放水,直到锅水中碱度合格后即可结束锅炉工作。

4、煮炉时注意事项(1)煮炉期间应当从锅筒,各部受热面、集箱等处取样,对锅水碱度及磷酸根的变化进行分析及监视。

煮炉

煮炉

煮炉1、煮炉方式根据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中第10.4.1.1条规定,本锅炉采用碱煮炉,以便将设备中的铁锈、油污等杂质彻底清除干净。

2、煮炉前应具备的条件2.1烘炉工作已结束。

2.2煮炉需用的各系统已安装和试运完毕,能随时投入使用。

2.3煮炉需用的热工和电气仪表均已安装和校验、调整试验合格,能随时投入。

2.4按运行规程要求全面检查,发现的缺陷已经消除。

3、煮炉前的准备工作3.1药品用量:本锅炉水容积为80m3,加药量(纯度按100:5计)按二类炉考虑:氢氧化钠:80×4=320kg碳酸钠: 80×3=240kg考虑到损耗等,实际用量可适当增加。

3.2准备好溶解药品、配制药品的溶器与仪器,严禁将固碱性药品直接投入炉水中。

3.3配备配制碱性溶液的防护用品,在操作地点附近,备2%浓度的硼酸,足够的清水,外用药品和纱布等,以备急用。

3.4准备适合要求的向炉内添加碱性溶液的加药装置(漏斗、加药小桶),加药可由汽包上某一管座口加入。

3.5为保证煮炉工作的顺利进行,参加煮炉的人员应服从试运指挥组的统一领导,以防发生各类事故。

4、煮炉程度4.1将锅炉汽包水位调整至最低水位。

4.2开启高读水位计,取一个水位警报器作水位监视,其他水位计均关闭。

4.3由化学专业人将药品配制成205浓度的水溶液,从汽包上某一管座口向炉内加药,药液应一次加完,炉水应保持低水位。

4.4第一阶段煮炉。

将蒸汽压力升至0.3~0.4Mpa维持稳压,进行各人孔,手孔及法兰连接螺栓的热紧工作。

在检查无泄漏的情况下,在额定负荷的5%~10%下煮炉12小时。

4.5降压至0.1Mpa,排污1~2小时,排污量控制在炉水总量为10%左右。

4.6第二阶段煮炉。

升压至1.5~1.6Mpa,在额定负荷的5%~10%下煮炉16小时。

4.7降压至0.4~0.5Mpa,排污2~3小时,排污量控制在炉水总量的15%左右。

锅炉烘炉煮炉的技术要求

锅炉烘炉煮炉的技术要求

锅炉烘炉煮炉的技术要求锅炉烘炉和煮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加热和处理不同材料。

它们的设计和工艺要求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面将对锅炉烘炉和煮炉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一、锅炉烘炉的技术要求:1.温度控制:锅炉烘炉需要能够精确控制工作温度,以满足工艺要求。

通常,锅炉烘炉会采用PID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测量温度,并通过调节加热元件的功率来维持设定的温度。

2.加热方式:锅炉烘炉一般采用电热或燃气加热方式。

电热加热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燃气加热则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根据工艺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

3.加热元件:锅炉烘炉的加热元件应具有一定的功率和耐高温特性。

通常采用电热管或电热丝作为加热元件,其表面可以镀有耐高温的材料以增加使用寿命。

4.加热温度均匀性:锅炉烘炉要求加热温度分布均匀,避免因热点或冷点引起产品质量问题。

通过合理设计加热元件的布局、增加温度探头等方式来提高加热温度的均匀性。

5.保温性能:锅炉烘炉需要具备较好的保温性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

这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保温材料和调整设计参数来实现。

6.安全性能:锅炉烘炉的设计应考虑安全因素,如防止高温烫伤、防止电气短路等。

设备应安装可靠的安全装置,如温度报警器、漏电保护器等,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煮炉的技术要求:1.加热方式:煮炉的加热方式可以是蒸汽加热、电加热或燃气加热。

蒸汽加热方式通常用于大型煮炉,电加热方式适用于小型煮炉,燃气加热方式能够快速升温和节省能源。

2.保温性能:煮炉需要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以防止热量损失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煮炉的壁体应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并设置合适的保温层。

此外,可以根据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外界温度对煮炉的影响。

3.搅拌功能:煮炉通常需要具备搅拌功能,以均匀加热和混合物料。

搅拌装置应具有较强的搅拌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料液均匀受热。

4.温度控制:煮炉需要精确控制工作温度,以满足工艺要求。

煮炉操作规程和标准

煮炉操作规程和标准

煮炉操作规程和标准
煮炉,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儿啊!就好像给锅炉来一次彻底的洗礼。

在煮炉之前,得做好充分准备呀!要仔细检查锅炉的各个部分,确保一切都处于良好状态,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前要检查好自己的装备一样。

然后呢,根据锅炉的大小和类型,计算好所需的药量,可不能多也不能少,得恰到好处,就跟做菜放盐似的。

接着就到了煮炉的关键时刻啦!把药加入到锅炉里,然后慢慢升温,让锅炉里的水沸腾起来。

哎呀,那场面,就好像是锅炉在欢快地跳舞呢!这时候可不能掉以轻心,得时刻关注着水位、压力这些参数,稍有不慎可就麻烦啦。

煮炉的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一个步骤都要准确无误。

温度不能升得太快,不然锅炉可能会受不了;药量要控制好,不然效果可能不理想。

这就好像走钢丝,得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

煮炉不只是简单地煮一煮,它更是对锅炉的一种呵护和关爱。

通过煮炉,可以去除锅炉内部的油污、铁锈等杂质,让锅炉焕然一新,就像是给它做了一次深度美容。

而且,煮炉还能提高锅炉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呢,这可太重要啦!
你想想,如果不煮炉,那锅炉可能会经常出问题,影响生产,那损失可就大啦!所以说,煮炉可不能马虎,要认真对待,就像对待自己最珍贵的宝贝一样。

当煮炉结束后,要对锅炉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检查,确保一切都没问题了,这才算是完成了煮炉的整个过程。

这就像是一场比赛结束后,要对场地进行清理和整理一样。

总之,煮炉操作规程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能有丝毫马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锅炉安全、高效地运行,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

锅炉煮炉方法及注意事项

锅炉煮炉方法及注意事项

锅炉煮炉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煮炉的目的:煮炉是为了把锅炉内的油污、沉淀物、铁锈等杂物除去,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二、煮炉的方法:
1、加药量按锅炉容积每立方米加氢氧化钠(NaOH)3-5公斤,加磷酸三钠(Na3PO4·12H2O)3-5公斤
2、将上述药品配成20%浓度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严禁直接将药品加入气饱内。

3、加水时,锅炉内应无压力,要把排空阀常开,水位加之锅炉最低水位即可。

4、加药完毕后封住相关开口,即准备点火煮炉。

5、煮炉时间总为48小时,第一天(24小时)压力控制不超过0.3MPa,第二天(36小时)压力控制不超过0.5 MPa,第二
天(48小时)压力控制不超过0.7MPa.然后缓慢泄压,直至锅炉压力降为零。

6、向锅炉内边加水边排污,直至锅炉水温小于70℃后再停止加水,并将锅炉水全部排空,清洗锅炉。

煮炉6吨锅炉煮炉工艺规程

煮炉6吨锅炉煮炉工艺规程

6吨锅炉煮炉工艺规程:1:煮炉所需药品:氢氧化钠(烧碱)公斤(24塑料杯),磷酸三钠13公斤(37塑料杯),白云牌药剂公斤左右,所有药剂均需在锅外溶解后成20%的溶液后才能加入锅内。

在锅炉煮炉期间,总碱度控制在50-100mmol/L左右,磷酸根控制在1000mg/L左右,pH值<13。

整个煮炉过程中需要定时对锅水取样分析,实际加药情况以测定为准,原则上每8小时测定一次炉水,当磷酸根等低于此指标时,补加磷酸三钠药剂等。

高于此指标时进行排污。

2:加药方式:配制时将以上三种药品用水调成 20%的浓度,搅拌均匀使药物充分溶解,加药时,锅炉水位应保持最低水位,再将配制的药一次加入锅炉内,药液加入锅炉后开始升火煮炉。

逐渐使炉水沸腾,然后将水补到最高水位。

煮炉过程中要保持锅炉的最高水位。

3:煮炉工艺控制:煮炉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维持汽包压力4-5公斤,第二阶段公斤压力。

第三阶段公斤压力。

碱煮期间不要排汽和用汽,以免影响效果。

第一阶段:维持汽包压力4-5公斤:锅炉点火,缓慢升压,在4-5公斤压力煮炉全部时间为24小时,期间每隔8小时进行锅炉大排污一次。

排污采用降压排污,逐只下联箱排污门全开,排污时要前后、左右对称地进行排污。

排污60秒以上。

维持汽包低水位,排污后补充给水后再次加大火力,直到沸腾,每次排污后均应取水样分析碱度。

保持溶液浓度,不够时用加药泵补充碱液(即氢氧化钠(烧碱)公斤24塑料杯,磷酸三钠13公斤37塑料杯,白云牌药剂12,5公斤(半包)的20%溶液),水位控制在锅炉低水位,继续升压后,将水补到最高水位。

升到压力公斤,到达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2,5公斤压力:当汽包压力升至公斤压力时,在12,5公斤压力煮炉全部时间为24小时,期间每隔8小时进行锅炉大排污一次。

排污采用降压排污,逐只下联箱排污门全开,排污时要前后、左右对称地进行排污。

排污60秒以上。

维持汽包低水位,排污后补充给水后再次加大火力,直到沸腾,每次排污后均应取水样分析碱度。

锅炉烘炉和煮炉的相关要求

锅炉烘炉和煮炉的相关要求

锅炉烘炉和煮炉的相关要求一、锅炉烘炉和煮炉前的检查在烘炉和煮炉前,必须详细的检查锅炉的各零部件,检查项目如下:1、链条炉排冷态调试车4小时,冷态试车应达到下列要求:(一)、炉排片在链轮轴上处应平稳转弯,如发现拱起,可拧紧两只拉紧螺栓。

(二)、两侧主动炉排片与侧密封和侧密封角钢的最小间隙不小于4毫米。

(三)、主动炉排片与链轮的啮合良好(四)、炉排长销两端与炉排两侧板的距离在链轴处应保持相等,若出现一端与侧板发生摩擦,可在长腰孔处用锤轻击之,使两端距离保持相等,炉排片无严重的单边倾斜(跑偏)。

(五)、炉排片转动无卡住现象。

2、检查是否有断裂的炉排片,炉排长销有无弯曲,如有可在穿炉排片长销孔处进行抽出更换。

3、不允许螺栓、螺帽、铁钉等铁器物品掉落在炉排的任何地方。

4、点火门应开启灵活,煤闸板应升降方便,煤闸门左右侧与炉排面的距离要相同,以保证炉膛两侧煤层厚度相等,若距离不等可用减少链节方法调整。

5、炉排各风窗的调风门和烟道内的烟气调节门开关灵活。

6、鼓风机、引风机、给水设备试运转正常。

7、人孔、手孔是否严密,附属零件装置是否齐全。

啮8、炉墙苦海无边否严密。

9、蒸汽管路、排污管路是否严密。

10、烟气通道是否畅通。

11、所有轴承及油杯内润滑油充足。

二、煮炉和烘炉锅炉各零部件安装完毕经检查和试运转后、证实各部件有安全起动的条件、即可开始烘炉和煮炉。

1、新锅炉在使用前应进行烘炉,其目的在于使锅炉砖墙能够很好的缓缓干燥,在使用时不致损裂,煮炉的目的为了清除锅炉内部的杂质和水垢,煮炉时锅内需加入适当的药品,使炉水成为碱性炉水,去掉水垢等物。

2、煮炉可采用火碱(NaOH)或磷酸三钠(Na3PO4H2o)等药品,其用量以锅炉容积每立方计,火碱(NaOH)为4千克每立方,磷酸三钠(Na3PO4H2o)为3千克每立方。

我们的锅炉水容积为12立方,如果加火碱(NaOH),加入量为48Kg,如果加磷酸三钠(Na3PO4H2o),加入量为36Kg。

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规程模版

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规程模版

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规程模版1. 安全操作要求1.1 在操作锅炉前,必须熟悉锅炉的结构、性能和操作规程。

1.2 操作前必须检查锅炉的温度、压力、水位等参数是否正常,并确保相关设备设施完好。

1.3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具备一定的锅炉操作经验。

1.4 锅炉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严禁操作过程中穿插其他工作。

1.5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严禁擅自改动或调整操作参数。

2. 烘炉操作规程2.1 烘炉前的准备工作2.1.1 检查锅炉的温度、压力、水位等参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如不正常应及时调整。

2.1.2 检查燃烧器、炉膛、鳞片管等是否清洁,如有异物应及时清理。

2.1.3 检查炉门、烟囱、给水系统等设备设施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

2.1.4 准备好燃烧所需的燃料和点火工具,确保供应充足。

2.2 烘炉操作步骤2.2.1 打开进气阀门,将燃料输送至燃烧器。

2.2.2 打开热风阀门,调整热风进入炉膛的速度和角度。

2.2.3 打开点火阀门,使用点火工具将燃料点燃。

2.2.4 观察燃烧情况,确保燃烧稳定、全面和高效。

2.2.5 定期检查炉膛内温度和压力,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2.6 烘炉结束后,关闭燃料和热风阀门,停止点火,并等待炉膛冷却后进行清理。

3. 煮炉操作规程3.1 煮炉前的准备工作3.1.1 检查锅炉的温度、压力、水位等参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如不正常应及时调整。

3.1.2 检查炉膛、烟囱、给水系统等设备设施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

3.1.3 准备好煮炉所需的水和燃料,确保供应充足。

3.2 煮炉操作步骤3.2.1 打开给水阀门,将水供应至锅炉中。

3.2.2 打开燃料阀门,将燃料输送至燃烧器。

3.2.3 打开点火阀门,使用点火工具将燃料点燃。

3.2.4 观察锅炉的压力和水位,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2.5 定期检查燃烧情况和水质,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3.2.6 煮炉结束后,关闭燃料和给水阀门,并等待锅炉冷却后进行清理。

锅炉煮炉要求

锅炉煮炉要求

锅炉煮炉要求煮炉的目的,是对新装、移装改造或大修后的锅炉,在投入运行前清除制造、安装、修理和运行过程中,产生或带入锅内的铁锈、油脂和污垢、水垢等,以防止蒸汽品质恶化,并避免受热面因结有很厚的水垢而影响传热和烧坏。

煮炉最好在烘炉的后期,即炉墙灰浆的含水率降到10%或者红砖墙的温度达到50℃时,与烘炉同时进行,以缩短时间和节约燃料。

1、煮炉的常用药剂:煮炉常用药剂有:氢氧化钠(NaOH)磷酸三钠(Na3PO412H2O)纯碱(Na2CO3)。

煮炉时,先将药剂进行溶解,经过过滤,然后将其溶液加入锅炉内,使锅炉内的油脂等与碱起皂化作用而沉淀,再通过排污方法将杂质排出。

2、煮炉的方法煮炉时间可在烘炉的最后二天进行,煮炉药剂用量按下表确定。

煮炉加药量(kg/吨炉水)药品名称铁锈较少的新锅炉铁锈较多的新锅炉有铁锈和水垢的锅炉氢氧化钠(NaOH)磷酸三钠(Na3PO412H2O) 2-32-3 4-53-4 5-65-6注:①煮炉时,表内两种药剂同时使用;②表内每种药剂的用量都是按100%的纯度计算;③如无磷酸三钠时,可用无水碳酸钠(Na3PO4).3.药剂化成溶液后加入炉内,配制和加入药液时应注意安全,加液时炉水应在低水位。

4.为保证煮炉效果,在煮炉末期应使蒸汽压力保持在工作压力的75%左右,煮炉时间一般为2-3天,如在较低的压力下煮炉,则应适当延长煮炉时间。

5.煮炉期间,应定期从锅筒取样分析炉水碱度,当炉水碱度低于45mol/L时就补充加药。

6.煮炉完毕后,应清理锅筒和集箱内的沉淀物,冲洗锅炉内部曾与药液接触过的阀门等,检查排污阀有无堵塞现象。

7.煮炉的合格标准:(1)锅筒和集箱内壁无油垢。

(2)擦去附着物后金属表面无锈斑。

(3)锅筒集箱和管子内部水垢基本疏松或脱落。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锅炉煮炉工艺及要求

锅炉煮炉工艺及要求

锅炉煮炉工艺及要求一、锅炉煮炉的工艺及要求近几年来锅炉检验发现,一些锅炉,特别是新安装锅炉或酸洗后的锅炉,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锅炉水垢很薄或基本无水垢,水处理效果亦不错,但在受压元件水侧金属壁上,有一定程度,分布广泛的锈泡。

锈泡下存在着点状腐蚀,浓度在0.3~0.4mm左右,个别锅炉达到0.6mm,呈明显的氧化腐蚀现象,所以,必须重视锅炉的煮炉工作。

一、腐蚀原因分析经研究分析,点状氧化腐蚀基本上是均匀分布在锅炉受压元件水侧金属壁上,主要存在着以下二种锅炉中,发生率相当高:1、新投入使用1~2年的锅炉,其中以快装锅炉发生率为最高。

2、酸洗后1~2年间的锅炉。

在上述这些锅炉的腐蚀原因是:1、新安装锅炉使用前的煮炉工作不认真,或根本未煮炉;2、酸洗工作完成后,运行前未进行煮炉工作;3、锅炉管理人员和司炉人员不了解锅炉新装或酸洗后煮炉的目的和重要性,煮炉后并未进行认真检否煮炉效果,既是查在受压元件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膜。

二、防止办法1、新安装锅炉的煮炉工作对锅炉今后的运行非常重要。

新炉的煮炉工作除了清除油污、锈迹和杂物外,更主要的是要在金属表面形成耐腐蚀钝化膜。

实际证明,最初煮炉形成的钝化膜,对以后运行的抗腐蚀性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运行前煮炉未能形成较好的钝化膜,投入运行后腐蚀速度就比较快。

2、酸洗后的锅炉,开炉前必须进行煮炉工作,在活性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

三、煮炉原理碱煮除垢药剂由烧碱和磷酸三钠组成。

烧碱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NaOH,它对油污以及硅酸盐垢都有一定的溶解作用,氢氧化钠NaOH与硅酸盐的反应如下:SiO2+2NaOH→Na2SiO3+H2O硅酸钠Na2SiO3又称水玻璃,它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磷酸三钠Na3PO4的作用是使坚硬、致密的硫酸钙水垢和碳酸钙水垢转型变成松软的磷酸钙水垢,起反应如下:3CaSO4+2Na3PO4→Ca3(PO4)2↓+3Na2SO43CaSO3+2Na3PO4→Ca3(PO4)2↓+3Na2SO3磷酸钙Ca3(PO4)2水垢能被盐酸溶解:Ca3(PO4)2+6HCL→3CaCL2+2H3PO4故,硫酸盐水垢或碳酸盐水垢经碱煮转型后生成的磷酸钙水垢Ca3(PO4)2,可以用盐酸清洗剂除去。

锅炉煮炉——精选推荐

锅炉煮炉——精选推荐

锅炉煮炉到锅炉烘炉末期,当炉墙红砖灰浆的含水率降至10%以下或当过热器(相当于过热器位置)前两侧耐火砖外侧温度达到100℃时,即可进行煮炉。

1、根据锅炉类别确定加药量根据炉内锈垢、油污的严重程度,把锅炉分为三类:第1类:新锅炉从出厂至安装完毕,尚不超过10个月,内部铁锈较薄或无锈者。

第Ⅱ类:锅炉长期停用,或是新锅炉内部铁锈较厚者。

第Ⅲ类:移装锅炉内部有较厚铁锈,又有水垢者。

煮炉时炉水中所加的药品为氢氧化钠和磷酸三钠,如无磷酸三钠也可用无水碳酸钠(N a2CO3;)代替,其用量为磷酸三钠的1.5倍。

加药量是按锅炉最高水位下的锅炉水容积来计算的,煮炉加药量一般按规定确定。

2、向锅炉内加药的方式药品要稀释成质量分数不大于20%的溶液。

加药时可采用下列三种方式:(1)以给水管路供水时,经磷酸三钠加药设备加入锅炉。

(2)用磷酸三钠泵或其它泵,通过改装的管路向锅炉联箱或省煤器的排污阀加入。

(3)在锅炉上部安装1~1.5m3有盖子的临时加药缸从锅筒上部加入,加药缸(箱)出口应有可控制的阀门和过滤器。

加药时,锅炉水位应保持最低水位,必须将锅筒的空气阀打开,待锅炉完全没有压力时才可加药。

用药量一次加完,但第Ⅲ类锅炉所用的磷酸三钠可先加50%,其余在第一次排污后加入。

药液加入锅炉后开始煮炉。

炉膛内升起微火,逐渐使炉水沸腾,产生蒸汽经过空气阀或被抬起的安全阀放出。

煮炉过程中,要保持锅炉的最高水位。

3、煮炉时间及压力要求(1)加药后,当锅炉升压至0.3~0.4MPa左右,要保持4h;并在此压力下煮炉12h。

(2)在额定工作压力的50%情况下,煮炉12h,并注意锅炉的运行情况。

(3)在额定工作压力75%的情况下,煮炉12h。

如发现问题,待降压后再作处理。

(4)降压至0.3~0.4MPa时,保持压力,煮炉4h。

4、取样化验,排污和清洗检查(1)在煮炉期间应不断地进行炉水取样化验,取样可从锅筒和水冷壁下集箱排污处取样,监视炉水碱度及磷酸根的变化,如炉水碱度低于45mol/L时,应补药。

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规程

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规程

编号:CZ-GC-04285( 操作规程)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规程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boiler drying out and boiling out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规程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

忽视操作规程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烘炉操作1.、对于炉墙新砌的锅炉和长时间使用的锅炉,在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烘炉。

2、水位保持在最低水位,首先燃用木柴,燃烧必须均匀稳定。

3、一昼夜后,火堆可占至炉排面积三分之一,炉内水温不超过70℃。

4、三昼夜后,可用煤逐渐代替木柴烘炉,烟道挡板要开到烟道面积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5、一星期后,可投入运行,对于冬季砌筑的炉墙,烘炉时间应加长。

煮炉操作1、新安装和检修后的锅炉,现运行前必须把炉内部的锈、油脂和污垢通过煮炉加以排除。

2、锅炉上水到最高水位。

每一锅炉水加12—15公斤的碳酸钠或氢氧化钠。

3、升起微火将水烧开,产生蒸汽,通过空气阀排出,水位要保持一定。

4、加热24小时后,停炉冷却,排除冷水,及时用水冲洗干净,直至炉筒,联箱内壁无油垢和锈班,煮炉才算合格。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煮炉技术要求及方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锅炉煮炉的技术要求及方法
一、煮炉
煮炉是对新装、移装、改装或大修的锅炉, 在投入运行前清除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铁锈、油脂和污垢, 防止因水质恶化, 造成结垢严重, 致使受热面过热烧坏或产生其他运行事故。

二、煮炉的目的
煮炉的目的是为了清除锅炉在制造、运输、安装或修理过程中带入锅炉的杂质和油污。

这些脏物的存在,不但会阻塞水管,使蒸汽品质恶化,而且它还使传热变坏,受热面容易过热烧坏,因此必须通过过煮炉把它清除。

1、每吨锅炉水加入磷硝三纳2至3kg和氢氧化钠2至4kg。

注意不得将固体药物直接加入锅炉内。

2、在无压状态下将上述药物配制成百分之二十的均匀溶液,在锅炉给水同时缓慢送入锅炉筒内,或用加药泵注入锅炉筒内。

3、加热升温,使锅炉内产生蒸气,蒸汽可通过空气阀或被抬起的安全阀出口排出。

4、减弱燃烧,进行排污,并保持水位或锅炉内满水。

特别注意的是,对参加煮炉人员要做好分工,制定好煮炉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并要求严格执行。

特别在配制煮沪用的药液时,工作人员应穿胶鞋,戴胶手套,系胶围裙以及戴有防护玻璃的面罩,以免被碱液灼伤。

三、煮炉的技术要求
1 . 煮炉可在烘炉后期同时进行。

这时炉墙耐火砖灰浆水分降至7% 以下, 红砖灰浆水分降至10% 以下, 过热器前耐火砖温度已达100℃, 此时煮炉与烘炉可同时进行, 以节约燃料。

2 . 煮炉用药及数量, 按表11—1 所示的规定计算煮炉所需的药量, 将药物用水调成浓度为20% 的碱性溶液加入锅内, 搅拌均匀使药物充分溶解, 使锅内油脂与碱起皂化作用而沉淀, 通过排污管将杂质排出。

3 . 煮炉加药时, 锅水应保持在最低水位, 用加药桶将调好的药液加入锅炉内, 所需药品应一次加完。

然后再将锅水提高至最高水位, 以防止药液和水进入过热器造成汽化。

4 . 加热升温使锅水开始产生蒸汽, 并由空气阀或安全阀出口排出, 使锅炉在不受压状态下维持10 ~12 h。

)
5 . 减弱燃烧, 进行排污, 并适当补水维持水位后再强化燃烧。

在煮炉末期, 将蒸汽压力保持在锅炉工作压力的75% , 连续运行12 ~24 h。

6 . 整个煮炉时间一般为2 ~3 天, 包括加药3 h 左右, 如在较低的蒸汽压力下, 煮炉时间应适当延长。

7 . 停炉冷却后排出锅水, 要及时用清水( 温水) 将锅内部冲洗干净, 达到以下要求即为合格。

( 1 ) 锅筒和集箱内部无锈蚀痕迹和油垢及附着焊渣等污物。

( 2 ) 锅筒和集箱呈黑褐色, 用棉布轻擦内壁能露出金属本色。

四、煮炉的方法
1 . 升火
( 1 ) 各种燃烧设备的升火
由于锅炉燃烧设备的型式不同升火操作的方法也不同, 总的要求是炉温上升要缓慢, 尽量使锅炉各部件温度均匀上升。

1 ) 抛煤机链条炉的升火将木柴和引燃物铺在炉排后部, 为防止炉排过热, 也可在炉
排上先铺一层薄煤层, 然后再放上木柴和引燃物。

点燃木柴后, 即可启动
炉排并少量给煤,随燃烧旺盛情况逐渐增加给煤量, 以最低速度运转。

同时启动送风机, 随着燃火的前移, 逐段开启各风室的挡板, 调整送风量。

2 ) 链条炉的升火先在煤闸板和前拱之间的炉排上铺一薄层煤, 并在煤上
铺好木柴和引燃物。

然后启动引风机, 保持炉膛负压在10 ~30 Pa范围内, 点燃引燃物及木柴, 待木柴
燃烧稳定后, 以最慢的速度转动炉排至距煤闸板0. 5 ~1 m处, 然后停止炉排转动。

待煤燃烧旺盛后, 再启动炉排并逐渐加快转动速度, 增加给煤量,
启动送风机。

随着燃煤的移动,逐段开启各风室的挡板, 调整送风量。

必要时, 可从炉两侧的看火门进行拨火, 将未燃完的大块木柴拨移到前部, 直至燃烧正
常( 燃烧正常时, 煤在距煤闸板200 mm左右处着火) 。

3 ) 煤粉炉的升火点火时, 最好用300 ℃以上的热风, 燃料量约为额定负
荷时的10% ,风量为额定负荷时的20% 左右。

①点火棒点火将点火棒浸透煤油点燃后, 从喷燃器中心伸入炉膛。

待炉膛温度升到300℃以上时, 稍开喷燃器, 将煤粉喷入炉膛, 煤粉着火后仍应使用
点火棒助燃, 直到燃烧稳定为止。

若一次点不着火, 应再次通风吹扫炉膛, 以
防留在炉膛内的煤粉及可燃气体引起爆炸。

然后进行第二次点火。

点火棒须不
断更换, 以保持火势。

也可用喷油枪喷燃油雾以代替点火棒。

②喷油枪点火将喷油枪从喷燃器中心伸入炉膛, 以重质柴油为燃料, 经喷
油枪喷成油雾后用点火棒将油雾点燃, 接着由喷燃器喷入煤粉, 煤粉立即被燃
烧着的油雾点燃, 直到炉膛温度升至500℃ 左右时, 逐渐减少油量, 增加煤粉, 待喷入的煤粉能单独、稳定地燃烧时, 完全关闭喷油枪并抽出。

( 2 ) 升火的时间
升火时间的长短应按炉型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 水循环良好、蒸发量≤2 t / h 的锅炉的升火时间不少于1. 5 h; 水循环较差或蒸发量为4 ~10 t /h 的锅炉的升火时间。

为2 ~4 h; 蒸发量在10 t / h以上的锅炉的升火时间为
4 ~6 h。

( 3 ) 升火的注意事项
1 ) 升火过程中火力不要太大, 为了使水冷壁管受热均匀, 防止热偏差, 应将集箱排污阀开启1 ~
2 次, 放出高温水以使锅水温度均匀上升。

2 ) 升火期间, 要严密监视水位变化情况, 防止由于排污阀未紧闭或泄漏等原因造成锅炉缺水事故, 或由于上水过多而造成满水事故。

3 ) 装有省煤器的锅炉应打开旁通烟道或打开直通水箱的再循环水阀门。

如果省煤器无上述保护装置时, 可通过省煤器向锅炉进水同时由锅炉放水的方法来冷却省煤器。

另外, 必须控制省煤器的出口水温低于出口处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30 ~50 ℃。

4 ) 装有过热器的锅炉必须将过热器出口疏水阀全部打开, 以防过热器过热烧损, 正常送汽后再关闭。

2 . 升压
锅炉的升压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 1 ) 当锅炉蒸汽压力开始上升, 空气阀或抬起的安全阀开始有大量蒸汽冒出时, 即可关闭空气阀或将抬起的安全阀恢复原位, 并维持锅炉处于正常水位。

( 2 ) 蒸汽压力升到0. 05 ~0. 10 MPa时, 应冲洗水位表。

冲洗前, 先观察被冲洗的水位表与锅炉其他水位表指示的水位是否一致, 并戴好防护用品。

冲洗步骤如下:
1 ) 开启放水旋塞, 冲洗汽连管、水连管和玻璃板( 管) 。

2 ) 关闭水旋塞, 单独冲洗汽连管和玻璃板( 管) 。

3 ) 先开启水旋塞, 后关闭汽旋塞, 单独冲洗水连管和玻璃板( 管) 。

4 ) 开启汽旋塞, 关闭放水旋塞, 恢复水位表正常运行。

在关闭放水旋塞后, 如果水位很快上升, 并有轻微的上下波动, 说明水位表正常。

如果水位上升很缓慢, 说明有堵塞现象, 还应重新冲洗。

应注意, 两个水位表不得同时进行冲洗。

冲洗完毕, 再与锅炉另一个水位表对照, 若与冲洗前情况不一致, 应再次进行冲洗。

若仍不一致, 则应对其他水位表进行冲洗。

冲洗水位表时, 操作须缓慢, 并注意切勿面对水位表, 应侧身站立。

( 3 ) 当蒸汽压力上升到0. 10 ~0. 15 MPa时, 应冲洗压力表的存水弯管, 防止因污垢堵塞而失灵。

冲洗的方法是: 将连接压力表的三通旋塞缓慢转动到通往大气位置, 放出弯管中的存水, 待见到蒸汽喷出时, 再转回到原来位置。

冲洗弯水管前, 应先查看压力表的指示压力。

待冲洗完毕后, 复核压力表指示值, 若前后指示值一致, 则压力表指示正常。

必要时可在冲洗压力表后, 在三通旋塞上另接标准压力表, 验证其指示值正确与否。

( 4 ) 当蒸汽压力上升到0. 29 ~0. 39 MPa时, 对人孔盖、手孔盖、法兰和其他连接部分的螺栓, 进行一次热态紧固。

用以紧固的扳手长度不得超过螺栓直径的15 ~20 倍。

操作时应侧身, 且不宜用力过猛。

3 . 严密性试验
当蒸汽压力上升到额定工作压力时, 对下列各部分进行严密性检查:
( 1 ) 锅炉各人孔、手孔、法兰和垫料等处是否有漏水、漏汽现象。

( 2 ) 锅筒、集箱、汽水管道的支座、支架等的受力和膨胀情况, 有无因受阻造成泄漏、损坏的现象。

( 3 ) 锅炉各附件和阀门的严密程度。

( 4 ) 锅炉所有焊缝的严密程度。

( 5 ) 在检查中, 如对轻微泄漏难以判断时, 可用一块温度较低的玻璃片或光洁的铁片靠近可能有泄漏的部位, 若有泄漏, 则在玻璃片或铁片上将会有水珠凝聚。

( 6 ) 上述检查不合格时, 应停炉进行处理, 然后再升压检查, 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 7 ) 将严密性试验的结果及处理情况, 做详细记录, 并存入锅炉设备档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