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特色小镇研究报告(2017版)

合集下载

我国体育小镇的建设研究

我国体育小镇的建设研究

我国体育小镇的建设研究作者:赵剑缘来源:《体育时空》2017年第11期一、体育小镇发展历程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

2015年我国体育旅游实际完成投资791亿元,同比增长71,9%。

根据目前“体育+休闲小镇”结合的数据来看,马拉松赛事数量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43%。

目前国内运动自行车市场150亿元,尚存数倍增长潜力。

伴随滑雪渗透率的逐年提升,国内滑雪装备市场有望达到162-270亿元。

未来徒步、滑雪、潜水、滑翔、运动自行车、马拉松等新兴运动项目注入小镇,成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首要选择。

同时,政策密集出台带动了体育小镇的建设。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和产业示范基地等为依托,鼓励地方积极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

同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即日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并于同年10月公布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基于此背景下,“体育+休闲小镇”的建设在全国推行。

二、国内体育小镇建设现状(一)体育小镇的定位据2016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特色小镇由地市级以上机构认定,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在10万左右。

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初期达到1亿元左右。

行政戈q分上一般属于某个乡镇街道,行政村大小。

而体育小镇应具有明确的体育功能性定位的特色小镇。

(二)体育小镇区域分布据2017年4月赛迪顾问对中国体育小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2016年10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共有127个。

调研报告: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调研报告: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作为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川。

尤其在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小城镇建设作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引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通知提出:“到2020年争取培育1 0 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在此发展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应运而生,国家体育总局于2017年5月发布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通知》(体群字[2017]73号,下文简称《通知》),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发展全民健身与健康事业、体育产业、推进体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并对全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做出了重要的部署。

2017年8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将北京市房山区张坊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96个项目列为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拉开序幕,但由于配套文件不全、具体规划实施不清晰等因素,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仍处于摸索、试错阶段,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盲目立项、政府大包大揽或过渡举债、过渡房地产化等乱象。

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有序发展,不仅需要在建设源头上严格把控,还需要对其发展水平进行评估。

目前,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虽都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列出了考核评估等条款,但配套的具体评估标准尚未出台,因此构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本研究拟对相关政策文件内容进行分析,明确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借鉴其它行业特色小镇发展水平的评估经验,探索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从理论上探讨体育小镇发展的合理框架,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有效的评价手段与工具。

1研究方法1.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政府部门官网搜索,查阅有关特色小镇建设与评价、体育小镇建设与发展的文献资料。

工作研究: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成效

工作研究: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成效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成效在国家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

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建设部3 部委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 年力争打造1 000 个具有示范效应、特色明显的小镇;2017 年,特色小镇第一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特色小镇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

以此为契机,地方各级政府纷纷跟进, 结合地方特点,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特色小镇的发展,一批旅游特色小镇、工业特色小镇、文化特色小镇应运而生。

在体育领域,2016 年底,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 年将在全国建成100 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建成100 家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等,并在2017 年7 月公布了首批96 个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名单。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在申报和建设过程中做出了很多重要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很多经验,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本研究按照2016 年全国人均经济排名并考虑到地域特点, 选择了浙江、上海、江苏、安徽、黑龙江、贵州的体育特色小镇作为重点调研对象,总结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的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策略。

一、体育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建设理念不断推进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在建设理念方面与传统的体育强县、传统体育基地等不同,传统理念往往关注的是体育的发展,对于其它领域的关注是很少的。

体育特色小镇则是利用体育这一优势载体,把体育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推进体育与其它产业的互相促进,利用体育这一基点撬动社会资源,比如“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科技”等。

例如浙江杭州市淳安县石林港湾运动小镇提出了以创新、协调为基本原则, 以绿色发展为基本思路,加快体育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

苏州市太仓市田镜胡电竞小镇提出在关注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基础上,要积极融合信息、环境保护、旅游、体育竞赛等新兴产业,促进小镇的整体发展。

中国体育小镇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体育小镇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体育小镇行业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体育小镇是指以体育为核心产业的特色小镇,旨在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搭建体育设施和提供体育服务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本报告将对体育小镇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发展趋势等。

2. 市场规模分析体育小镇市场的规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经济产值和消费规模。

2.1 经济产值体育小镇以体育为核心产业,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培养运动员和运动队等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体育小镇在过去几年里的经济产值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2.2 消费规模体育小镇提供了丰富的体育服务,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消费规模包括观赛门票、体育用品、体育旅游和健身会员等方面。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在体育小镇的消费规模也逐年增长,并且对于个人消费和团体消费都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3. 竞争格局分析体育小镇市场竞争格局主要包括体育设施、体育赛事和体育服务等方面。

3.1 体育设施体育设施是体育小镇的核心资源,影响着整个市场的竞争力。

一些大型体育设施,如体育馆、游泳馆和体育训练中心等,对于吸引体育爱好者和举办体育赛事起到关键作用。

3.2 体育赛事举办体育赛事是体育小镇的一项核心业务。

体育赛事的规模、质量和知名度都会直接影响市场的竞争程度。

一些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赞助商,提高市场的竞争优势。

3.3 体育服务体育服务包括健身俱乐部、运动培训和体育旅游等方面。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体育旅游的流行,体育服务市场也变得越来越竞争激烈。

一些专业的健身俱乐部和优质的体育旅游线路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4. 发展趋势分析4.1 特色定位未来,体育小镇将更加注重特色定位。

通过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体育项目和赛事,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观众。

例如,一些体育小镇已经发展成为滑雪胜地、马拉松大赛城市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4.2 产业融合体育小镇将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与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链。

经验材料: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研究回顾与前景展望经验材料

经验材料: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研究回顾与前景展望经验材料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研究回顾与前景展望经验材料体育特色小镇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新型城镇化和健康中国建设,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各省市正在打造以体育为核心,集合体育、旅游、文化、健康等多种产业的体育特色小镇。

在2017 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前后,有关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趋势,但总体而言,国内学者们对于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尚不深入,无论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视角上都远不能满足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需求。

1 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和分类体育特色小镇是以体育为载体,聚焦文化、旅游、养老、金融等多种产业,融合健身休闲、旅游、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明确产业定位与文化内涵的聚集体。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和“区”,而是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精准定位和科学规划,不断地开发特色体育产业和生态文明禀赋,以形成“产、城、人、文”有效融合的功能平台。

因此,体育文化是体育产业的灵魂,体育产业支撑着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核心在于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

体育特色小镇需要具有浓郁的体育文化底蕴和精准明确的体育产业定位,将体育赛事、体育旅游观光、健身娱乐等功能完美融合,呈现机制灵活、功能多样、产业突出、环境生态等特色。

目前我国体育小镇可以分为三大类:一、以举办体育赛事为主的体育赛事小镇。

通过不问断举办国际赛事,吸引全世界各地游客前来观看比赛并提供配套服务;二、休闲运动小镇,专门为人们提供体育场地进行体育运动;三、体育装备小镇,以生产和制作体育用品和器材、装备为主,集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对外销售于一体,汇聚多家国内知名运动品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研究现状2.1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概况2016 年7 月,浙江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将“建设环杭州湾、环舟山群岛、环太湖和环浙南等运动休闲发展带”“培育创建一批体育特征突出、产业基础较好、产业融合潜力较大的特色小镇”,力争培育3-5 个以体育产业为主要载体的特色小镇。

2017年中国体育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体育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体育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目录第一节需求、政策、资本、互联网有机推动体育产业加速发展 (5)一、体育产业战略意义重大,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5)二、消费升级提高体育消费能力和意愿,是体育产业发展根本动力 (6)三、政策松绑,“增加赛事供给”、“市场化运营”和“推进基建” (10)四、资本注入对接多方资源,加速体育产业化进程 (10)五、互联网推动IP多媒体渠道变现,创新商业模式和消费者参与方式 (14)六、展望5万亿产业目标,竞技体育CAGR20%,大众体育CAGR12% (14)第二节竞技体育——满足观赏娱乐需求,创新变现模式是关键 (19)一、赛事IP/版权:顶级资源稀缺,看好拳击等高竞技性自建IP的崛起 (19)二、运营/营销:看好掌握顶级赛事资源,全产业链运营的生态巨头 (22)三、体育媒体:看好IP新媒体多渠道变现,泛娱乐生态闭环是未来趋势 (26)四、体育场馆:看好场馆智慧化、多功能改造,多种经营提高利用率 (29)第三节大众体育——满足运动社交需求,消费结构升级是关键 (33)一、大众赛事:看好高参与度的马拉松等路跑产业 (34)二、体育用品:看好垂直细分领域专业服装和运动营养品 (39)三、体育O2O:看好掌控线下资源,变现清晰的企业 (43)图表目录图表1:我国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意义 (5)图表2:2006-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 (5)图表3:主要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6)图表4:美国人均GDP和人均体育消费 (7)图表5:201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7954美元 (7)图表6:2015年我国人口结构(占总人数比例) (8)图表7:大众富裕阶层以30-49岁人群为主体 (9)图表8:我国近年体育产业关键政策解读 (10)图表9:资本巨头积极布局体育产业 (11)图表10:大量产业基金布局体育产业 (11)图表11:2013-2016年体育产业融资规模及案例数分布 (12)图表12:资本体育类企业投资数量排行TOP10. (13)图表13: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和参与方式 (14)图表14:2016-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亿元) (14)图表15: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细分领域规模及占比 (16)图表16:我国竞技体育市场结构 (16)图表17:我国大众体育市场结构 (16)图表18:中美体育产业结构及均值 (17)图表19:我国体育产业各细分板块增速预测 (18)图表20:竞技体育产业链及收入模式 (19)图表21:世界部分知名赛事发展时间 (20)图表22:昆仑决海报 (21)图表23:昆仑决融资历史 (21)图表24:赛事运营/营销的核心位置 (23)图表25:我国体育赛事收入结构 (23)图表26:对标国外体育赛事收入结构 (24)图表27:国内赛事新旧转播版权合约年平均价格对比 (24)图表28:全球部分联赛转播权年费用(亿元) (25)图表29:巨头依靠生态优势模式创新实现多元变现 (26)图表30:2016年用户观看体育渠道选择 (26)图表31:用户选择线上互联网方式观看体育的原因 (27)图表32:2014-2015中国视频网民付费用户比例 (27)图表33:2012-2015在线视频广告规模(亿元) (28)图表34:体育媒体对赛事版权的布局 (29)图表35:我国体育场地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 (29)图表36:我国体育场馆支出提速 (30)图表37:中国体育场馆经营业务情况 (31)图表38:2014年我国居民主要健身场所 (31)图表39:智慧、多功能改造是体育场馆摆脱低效经营的关键 (33)图表40:大众体育产业链及收入模式 (33)图表41:我国81%的人群至少每周运动一次 (34)图表42:跑步是全民参与度最高的运动 (35)图表43:2013-2015年我国马拉松赛事数量 (36)图表44:2013-2015年我国马拉松参赛人数 (36)图表45:我国主要马拉松赛事门槛纷纷提高 (38)图表46:我国马拉松赛事形式不断丰富 (38)图表47:2010-2015年上市公司运动服装销售(亿元) (40)图表48:2010-2015年上市公司运动鞋销售(亿元) (40)图表49:Under Armour收入结构及盈利情况 (41)图表50:2010-2016年我国运动营养食品市场快速增长 (42)图表51:2008-2015年我国健身房和会员数持续增长 (43)图表52:互联网重构大众体育参与形态 (43)图表53:体育O2O市场产业地图 (44)图表54:体育O2O企业切入模式多样 (44)图表55:体育O2O各领域需求痛点 (45)第一节需求、政策、资本、互联网有机推动体育产业加速发展一、体育产业战略意义重大,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体育产业具有“健康”和“经济”层面双重战略意义。

2017年中国体育小镇建设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目录)

2017年中国体育小镇建设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目录)

2017-2022年中国体育小镇建设行业市场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目录)华经情报网公司介绍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企业。

拥有庞大的服务网点,公司高覆盖、高效率的服务获得多家公司和机构的认可。

公司将以最专业的精神为您提供安全、经济、专业的服务。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

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服装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

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服务领域2017-2022年中国体育小镇建设行业市场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目录)【出版日期】2017年【关键字】体育小镇建设【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8000元电子版:8000元纸介+电子:8500元【网址】/story/302035在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后,发展体育产业成为了当前热门的话题。

体育产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推手,也是促进消费的增长点。

体育特色小镇是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之一,鼓励发展体育特色小镇对于体育产业发展来说是有益的。

政策助力发展体育特色小镇是必然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于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体育类小镇能够集合体育、旅游、文化、健康等多种产业,对于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显著,完全契合特色小镇的各项发展理念,这个概念非常好。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

中国特色体育小镇研究报告

中国特色体育小镇研究报告

中国特色体育小镇研究报告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体育的追求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小镇已经成为中国城市规划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中国特色体育小镇的概念、发展模式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特色体育小镇已经取得显著的成就,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国特色体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体育的追求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小镇作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模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中国特色体育小镇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和发展使命。

本文将从概念、发展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对中国特色体育小镇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2. 概念中国特色体育小镇是指组织体系完善、服务设施齐备、体育产业集聚、特色文化传承的城市化体育发展空间。

特色体育小镇的建设需要结合地方文化、历史传统和地理优势,将体育和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结合,打造集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

3. 发展模式中国特色体育小镇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政府主导:政府起到主导和支持的作用,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制定、项目审核等方式推动体育小镇的发展。

- 产业集聚:通过引进体育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和相关产业的聚集,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 人才引进: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才等,提升体育小镇的竞争力。

- 资源整合:整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相关设施和服务,打造独特的体育小镇品牌。

- 多元化发展:将体育与旅游、文化等各类产业相融合,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促进体育小镇的多元化发展。

4. 经济效益中国特色体育小镇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体育小镇调研报告

体育小镇调研报告

体育小镇调研报告体育小镇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体育小镇的建设情况、运营模式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选择了某体育小镇作为实地考察点,深入了解其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情况。

2. 问卷调查:以周边居民和经营者为调研对象,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居民对体育小镇的态度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

三、调研结果1. 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完善,包括体育场馆、运动场和健身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提供了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的场所,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2. 运营模式:该体育小镇采取了多元化的运营模式,除了提供体育活动场所外,还组织各类体育赛事和培训活动。

此外,还设立了商业区域,引进了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形成了以体育为核心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3. 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体育小镇的建设,不仅为周边地区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通过调研发现,居民对体育小镇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其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运动场所,也增加了社交交流的机会。

4. 存在问题: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停车位不足、管理不够规范等。

这些问题对于提升体育小镇的运营效果和居民体验有一定的影响,需要相关部门积极解决。

四、建议与展望1. 完善设施建设:针对停车位不足等问题,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体育小镇的接待能力。

2. 规范管理措施:加强对体育小镇的管理和监管,营造一个良好的秩序和环境。

3. 拓展经营模式:在运营上继续创新,引入更多的体育赛事和培训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参与者。

4. 提供更多服务:在配套设施中加入更多的餐饮、娱乐和购物等服务,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综上所述,体育小镇的建设对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和规范管理,以提升体育小镇的运营效果和居民体验。

相信在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中,体育小镇将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和美好的地方。

工作研究:中国体育特色小镇政策研究

工作研究:中国体育特色小镇政策研究

中国体育特色小镇政策研究1 体育特色小镇政策发布主体概述体育特色小镇政策主要的发布主体有:国家及各省级体育局、省人民政府、省旅游局以及其他非政府机构等。

1. 1 国家及各省级体育局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建设新型城镇,推动体育资源的供需结构性改革。

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了未来小镇建设的目标要求。

同年8月公布了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试点名单,对纳入试点名单的小镇,提供资金补助,通过优化体育设施,配置各类赛事资源,增加了小镇的客流量,从而给小镇带来更多的关注度.持续的赛事举办有利于小镇的多种产业聚集,以体育为核心,带动体育生产性产业链和体育服务产业链的发展.随着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正式启动,同时,体育特色小镇数量不断增长,建设类型主要以户外运动为主。

国家的政策文件为体育小镇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而省级体育局的政策文件则将体育小镇的发展项目、建设区域以及资金来源做了更加细化的指导。

如2016年浙江省发布92号文件和93号文件, 2017年5月安徽省发布促进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文件,文件都强调创新建镇,推动新城镇的建设,完善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的健身休闲消费需求,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促进省内GDP的增长.产业融合是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势,浙江省体育局提出建设重点为健身休闲,以乡镇建设为主要场所,打造一批有体育特色、产业融合可行性强,且有前景的体育特色小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省,做好示范.2017年12月浙江省发布«体育特色小镇梯次布局“体育+”迸发火花»,进一步推动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

1. 2 省人民政府、省旅游局虽然体育局是体育小镇建设的主要推进和实施主体,但是政府和旅游局的支持也必不可少.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取得了较好发展,但整体发展水平距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根据国务院的政策文件, 只有推进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的体育消费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省内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发展.于是,各级省人民政府作为省的行政机关,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意义

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意义

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意义摘要:一、体育特色小镇的概述二、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意义1.促进体育产业升级2.丰富旅游产品供给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4.提高人民生活品质5.传承体育文化三、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策略四、结论正文:一、体育特色小镇的概述体育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它以体育为核心,融合文化、旅游、科技等多产业,形成具有独特体育特色和品牌效应的小镇。

体育特色小镇不仅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丰富的体育服务,还能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二、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意义1.促进体育产业升级体育特色小镇致力于打造体育产业新高地,推动体育产业向高端、特色、集聚方向发展。

通过集聚体育企业、人才、技术等资源,体育特色小镇为体育产业创新升级提供良好环境。

同时,体育特色小镇还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全国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2.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体育特色小镇以体育为主题,整合各种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

这有助于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丰富旅游市场供给,提升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和壮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方面,体育特色小镇能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还能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步,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体育特色小镇注重体育与民生的融合,打造贴近群众、服务大众的体育健身平台。

这将有助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同时,体育特色小镇还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使小镇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地。

5.传承体育文化体育特色小镇立足于体育文化传承,挖掘和发扬体育项目的传统特色,使之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

这有助于传播体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新一代体育人才。

2017体育调研报告

2017体育调研报告

2017体育调研报告2017年体育调研报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在中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了解中国体育的发展现状,本次调研报告对2017年中国体育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体育产业规模的扩大2017年,中国体育产业迅猛发展。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近1.2%。

体育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包括体育赛事组织、体育设施建设、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培训等多个方面,为国民经济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健身热潮不断升温健身热潮在中国持续升温。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投身到各种体育运动中。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超过1.5亿人参与到各类体育健身活动中,其中包括有氧运动、瑜伽、健美操等。

此外,健身房、游泳馆等健身场所也在不停增加,供需状况得以优化。

三、体育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发展2017年,体育科技创新为体育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智能穿戴设备等,提供了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体育运动员的数据分析和训练提供了更多支持。

体育科技的推动为体育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四、国际赛事的举办与合作增多2017年,在中国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增多。

例如,中国举办了2017年U20世界杯、武汉网球公开赛等世界级赛事。

这些赛事的举办不仅提升了中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国内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机会。

同时,中国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也逐渐加强,促进了中外体育的交流与合作。

五、体育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对于体育发展来说,人才是关键。

2017年,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体育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

从基层体育学校到职业体育俱乐部,对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给予更多培训和支持。

此外,国家队的选拔标准也更加严格,使得国家队的竞争水平和整体实力提升。

综上所述,2017年是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一年。

体育产业规模的扩大、健身热潮的升温、体育科技的创新、国际赛事的举办与合作以及体育人才的培养与选拔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第33卷 第3期Vol:33,No.3体育成人教育学刊Journal of Sports Adult Education2017年6月Jun.2017第一作者简介:陈磊(1992-),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启示———以湖北省为例陈 磊,陈元欣,张 强(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 要:采用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国内外实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促进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应立足现有资源,选择特色主题、统筹体育产业与多业态共生发展、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应与本地发展战略相结合,规范小镇建设的指标体系,借力PPP模式建设小镇,完善小镇考核评价机制,树立小镇建设典范。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产业融合;特色主题;PPP模式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7)03-0041-05Construction of Sports Featured Towns in China and AbroadCHEN Lei,CHEN Yuanxin,ZHANG Qiang(Sport Dept.,Huazhong Normal Univ.,Wuhan 430079,China)Abstract: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expert interview and case analysis,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sports featured towns in China and abroad and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rts fea-tured town.The paper proposes to apply the current resources,choose features,integrat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 and improve the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The paper also proposes to combine the local devel-opment strategy,regulate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town construction,construct the town with PPP model,improve thetown assessment evaluation system and construct town construction model.Key words:sports industry;sports featured town;new town;integration of industries;special topic;PPP model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 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1]。

国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国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国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李乐虎;黄晓丽【摘要】体育特色小镇是创新体育发展方式,加快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以及世界范围内体育特色小镇的类型和成功经验.认为: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要关注禀赋,尊重历史;体育特色产业需采用主导产业+多元化模式;体育产品设计符合国人实际;体育特色小镇是\"体育+\"而不是\"+体育\".【期刊名称】《吉林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5【总页数】7页(P19-25)【关键词】体育特色;特色小镇;体育特色小镇【作者】李乐虎;黄晓丽【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株洲 412000;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株洲 4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051 前言体育特色小镇是当前体育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重点“命题”,是基于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倡导、扶持“特色小镇”的政策背景下产生的。

国家体育总局结合体育产业发展的形势和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为调整体育产业发展结构,促进体育供给侧改革,加快去产能,提效率,推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特色小镇异军突起。

[1]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申报了第一批运动休闲小镇96个,而且名称各具特色,基本都是围绕自身的体育资源特色和体育产业特色进行命名的。

根据目前一些关于体育特色小镇的描述中可以发现,体育特色“小镇”并不是具体意义上的“城镇”,而是一个综合体,具有复杂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涉及人文、地理、政治、生态、经济、风俗等各个方面。

在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方面,国内尚无任何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本文针对国外的一些成功案例以及我国的现实情况探讨体育特色小镇可能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希望能够为体育特色小镇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 体育特色小镇的类型体育特色小镇的立足点是“特色”,小镇的建立与“休闲”、“旅游”有着天然的连襟关系,体育特色小镇自然带有体育旅游、体育休闲的属性。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研究现状述评作者:苏大循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第26期摘要:体育特色小镇是体育产业的供给侧改革的转型发展的另一种体育理念发展创新的方式,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以及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以我国体育特色小镇文献为相关研究对象,对体育特色小镇本质内涵、体育特色小镇研究现状以及类别情况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学界对赛事类体育特色小镇研究较少,针对体育特色小镇的定量研究没有涉及。

关键词:体育特色小镇研究现状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中图分类号:G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b)-0211-02Abstract:The sports characteristic town is another way of developing and innovating the sports concept of the supply side reform of the sports industr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sports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healthy China. Taking the literature of sports characteristic towns in China as the relevant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sports characteristic towns,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the categories, and finds that the current academic circles have less research on the sports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towns. The quantitative study was not involved.Key Words:Sports characteristic town; Research; Sports industry; Sports tourism1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概况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于特色小镇定义为:“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崔建国
【期刊名称】《体育学刊》
【年(卷),期】2018(025)006
【摘要】以浙江、上海、江苏、安徽、黑龙江、贵州的体育特色小镇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建设特点、建设目的、建设成效进行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存在发展模式同质化或过于强调\"特色\";推进主体单一,建设与管理成本较高;体制机制约束依然较大,活力激发不够;政府观念没有实现根本转变,社区营造相对滞后等问题.要推进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必须夯实产业基础,加快培育主导产业,构筑坚实平台;坚持政府引领,强化市场主导,优化资源配置;不断进行机制体制建设,创新制度供给,做好科学规划;理清发展理念,厘定发展主体权责,重视社区功能建构.
【总页数】6页(P54-59)
【作者】崔建国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阜阳 236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05
【相关文献】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研究 [J], 林克明;马柯杭;郜惠伦
2.体育特色小镇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发展研究——以浏阳沙市镇体育特色小镇
为例 [J], 许明;毛毳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合肥市体育特色小镇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长丰县朱巷镇为例 [J], 闫井明
4.加快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研究 [J], 周睿;王翔
5.中外比较视域下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J], 邢乐斌;李晓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国体育特色小镇研究报告体育特色小镇定义及概述特色小镇现在并无明确的概念定义,但按照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应具有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

从内涵上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是两种模式,其有着明显的区别。

“特色小镇” 与传统的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有本质区别,是以产业为核心,项目为载体的特定生产、生活、生态区。

特色小镇建设与一般的产业园区、景区开发流程类似,主要分为规划咨询、要素导入、EPC建造和后期运营四个阶段,但由于融合了生产、生态和生活等多个方面,因此在项目的顶层设计上比一般的要求更高,必须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体育产业规模超过万亿体育产业市场空间巨大我国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

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000美元,体育产业正处于是高速发展时期。

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规模超过 1.7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0.8%。

未来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中国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统计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中国体育产业结构比例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政策助推,体育特色小镇应运而生2015年我国体育旅游实际完成投资791亿元,同比增长71.9%。

山地户外、冰雪运动、水上运动呈现井喷式发展,涌现一批健身休闲产业,“体育+休闲小镇”为热门趋势。

可以预见,未来徒步、滑雪、潜水、滑翔、运动自行车、马拉松等新兴运动项目注入小镇,成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首要选择。

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国内进入建设阶段的体育小镇已经超过100个,2017年,这个热度持续升温。

在这些小镇的规划蓝图中,自行车、马拉松、钓鱼、登山、冰雪等户外项目成为热门主题。

发展体育特色小镇,江浙两省的反应速度特别快。

2016年7月,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将“建设环杭州湾、环舟山群岛、环太湖和环浙南等运动休闲发展带”,“培育创建一批体育特征突出、产业基础较好、产业融合潜力较大的特色小镇”,力争培育3—5个以体育产业为主要载体的特色小镇。

2016年9月,江苏省体育局印发《省体育局关于开展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省体育局关于做好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共建推荐工作的通知》,启动江苏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和产业示范基地等为依托,鼓励地方积极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

同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2017年5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至此,除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力推的国家级特色小镇,继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工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之后,国家体育总局也加入到创建特色小镇行列。

体育特色小镇特色5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到2020年,在全国扶持建设一批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带动小镇所在区域体育、健康及相关产业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运动休闲产业集聚区,形成与当地经济社会相适应、良性互动的运动休闲产业和全民健身发展格局。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要形成以下特色:——特色鲜明的运动休闲业态。

聚焦运动休闲、体育健康等主题,形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用品制造等产业形态。

——深厚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

具备成熟的体育赛事组织运营经验,经常开展具有特色的品牌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以独具特色的运动项目文化或民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为引领,形成运动休闲特色名片。

——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共享发展,运动休闲与旅游、文化、养老、教育、健康、农业、林业、水利、通用航空、交通运输等业态融合发展,打造旅游目的地。

——禀赋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自然资源丰富的小镇依托自然地理优势发展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运动项目;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小镇依托人文资源发展民族民俗体育文化。

大城市周边重点镇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体育健身功能配套;远离中心城市的小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体育服务,服务农村。

体育特色小镇分类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指出,体育小镇必须依托于当地特色运动环境和运动项目传统来打造特色十足的体育项目。

遍观当今闻名全球的那些体育小镇,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体育休闲类旅游小镇:这类体育小镇主要依托钓鱼、登山、滑板、骑马、保龄球、网球、羽毛球、游泳、溜冰、潜水、放风筝、划船、冲浪等休闲运动项目开展;体育度假类旅游小镇:这类体育小镇注重度假休闲体验感,主要依托高尔夫、房车露营、滑雪等度假旅游项目开展;体育探险类旅游小镇:这类体育小镇主要依托于户外探险、海底探险、沙漠探险、攀岩、滑翔、跳伞等极限或探险项目开展;体育养生类旅游小镇:这类体育小镇主要依托于太极拳、瑜伽、保龄球等养生项目开展。

国外体育特色小镇案例分析一、休闲登山小镇:沙木尼1、沙木尼发展概述沙木尼小镇(Chamonix)位于法国中部东侧,毗邻意大利和瑞士,坐落于阿尔卑斯主峰勃朗峰脚下的山谷里。

作为现代登山运动发源地,长住居民仅 1.3 万人的沙木尼被称为“户外爱好者的乐园”、“滑雪者的天堂”,每年需接待超过200 万的登山滑雪者和日常游客。

沙木尼小镇能成为户外运动的天堂,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小镇海拔1035 米且位于山谷中,是理想的登山活动出发点;阿尔卑斯山的主峰勃朗峰为小镇带来独一无二的登山资源;其二,1786 年8 月猎人杰克・巴尔玛和医生米歇尔・帕卡尔两人首次登上了勃朗峰,引发了欧洲登山运动的热潮,历史积淀及户外运动偏好成就了沙木尼在登山活动中的极高地位。

2、沙木尼发展历程沙木尼的作为体育小镇的最初起源,来自1786 年8 月当地猎人巴尔玛和医生帕卡尔两人首次登上勃朗峰;1821 年开始,沙木尼开始发展登山服务业,小镇内34名的本地向导组成了一个向导公司;1924 年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在沙木尼举办,世界性的滑雪教练训练中心也在这里落户。

至此,沙木尼的体育小镇地位已经基本形成。

3、沙木尼产业体系沙木尼具有世界上最完备的高山运动教育培训系统,以世界上第一所登山向导学校——法国国家滑雪登山学校(ENSA)为代表。

ENSA建立于1943年,由法国体育部的直接管辖,使命是“发展和提高山地运动水平,研究和分析山岳安全风险,训练高水平运动员”。

学校有着严格的培训、考核、认证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国际顶尖的向导和登山家。

在法国,登山向导对顾客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这些以技术高超、经验丰富,责任感强而著称的向导们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

国立登山滑雪学校开设的项目有登山向导、滑雪教练、高山协作、救援、滑翔伞教练。

学校设备齐全,配有六个可容纳20 至80 人的会议室、一个可容纳220人且配有录像投影机的阶梯教室、一栋配有132 个标间的宿舍楼、一个自助餐中心、一个健身房、一个器材室及其它科研场所。

因为ENSA 的存在,沙木尼成为全球登山标准的定制者,完善的培训和卓越的服务成为其登山产业发展的护城河。

沙木尼已经建立了以专业化教育培训机构为保障、以多元化休闲运动项目为核心、以完善配套服务为补充的休闲产业链条。

4、沙木尼成功要素登山是沙木尼的支柱产业,在吸引登山游客的基础上,沙木尼注重相关体育项目、赛事、休闲、文化艺术产业的开发。

多元化战略不仅在数量上吸引了更多游客,也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支付意愿。

服务内容从“登山”向“登山+运动+休闲”的改变,极大提升了沙木尼作为体育休闲小镇的知名度:其一,沙木尼有着丰富的体育运动资源,除攀登之外,滑雪、高山滑翔、溪降运动等也开展得非常广泛。

2003 年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正式举办,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越野赛事之一,每年8 月的赛事在2016 年吸引超过2000 名越野跑精英和数万名跑步爱好者参与。

其二,沙木尼拥有完善的休闲产业链配套。

向导服务上,专业的向导公司拥有超过150 名注册职业登山向导,能为游客提供沙木尼地区的全方位攀登、滑雪服务;住宿服务上,星级酒店、青年旅舍、家庭旅馆、公寓、露营营地共有50 余家,并有房屋租赁、度假中心等物业接待服务。

商业服务上,共有登山、滑雪及纪念品等40余家体育用品商店,有提供沙木尼传统美食和西式休闲美食的餐饮娱乐服务;医疗服务上,形成“急诊+医院+研究中心”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如:夏蒙尼医院、高原生态系统研究中心、山地医学培训与研究所;观光交通上,缆车道于1955年正式启用,将海拔1035 米的沙木尼和海拔3842 米的南针峰连接起来,不但可使游客领略到冰雪风景,更为登山者和滑雪者带来了极大便捷。

其三,沙木尼进一步开发文化艺术资源。

一方面,沙木尼吸收了不同时期外观、建筑风格的精华,数百年历史的巴洛克教堂、黄金时代的宫殿、“Art Deco”奢华别墅、传统农舍和古朴木屋共生于此,建筑多样性成就了沙木尼独特的城镇魅力。

另一方面,每年8 月举办的阿尔卑斯山音乐节将旋律带到壮丽的勃朗峰之上,使来此度假的音乐爱好者们尽情沉醉和释放。

二、体育制鞋小镇:蒙特贝卢纳1、蒙特贝卢纳发展概述蒙特贝卢纳(Montebelluna)位于意大利北部特雷维索省,有着悠久的手工制鞋历史。

目前,全球约80%的赛车靴、75%的滑雪靴、65%的冰刀鞋和55%的登山鞋、25%的直排轮滑鞋等运动鞋产自此镇。

大量生产企业的聚集,促进了商业、居住及公共服务等城市功能的配套完善,形成了“运动鞋生产集群+城市服务功能”的小镇发展架构。

蒙特贝卢纳的体育制造业源自历史积淀和制鞋工艺的传承。

一方面,登山活动作为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在1336年由彼特拉克提出。

蒙特贝卢纳镇位于意大利北部畜牧业中心地区,靠近意大利制革中心佛罗伦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