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电子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电子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陶育路小学五一小学(一)单元教学目标:总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能根据问题情境提出简单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和选择合适算法的过程,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2)在具体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巩固计算方法,形成运算技能。

(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进行估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与态度(1)在互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协作、交流与探究的能力。

(2)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单元知识结构图:(三)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内容:加与减(二)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年级上册的“20以内的加减法”和本册第三单元的“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后续学习二年级“万以内加减法”打下基础。

(2)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7节(包括单元检测及试卷讲评)。

(3)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发展估算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10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4)单元评价要点:能正确熟练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的加、减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结束时准确率达到每分钟3~4题。

第五单元第四课时《拔萝卜》〔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第四课时《拔萝卜》〔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第四课时《拔萝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的第五单元第四课时,通过学生拔萝卜的活动来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比大小”的概念,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

该课时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大小”的含义和如何去比较大小。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理解大小比较的概念,知道如何使用大小比较符号进行大小比较;2.能力目标:通过拔萝卜的活动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比大小”的概念;2.掌握大小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通过拔萝卜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大小的概念和大小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准备1.花盆和土,萝卜种子;2.手工制作的大小比较符号牌;3.课堂黑板、粉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家庭,一个家庭的水果比另一个家庭的水果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张图,引导学生思考大小的概念。

2. 正文(30分钟)2.1 学习固定的词语老师通过教学固定的词汇,如“大,小,多,少”来让学生理解“比大小”的概念。

2.2 活动:拔萝卜比大小1.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2.每组学生分别到花盆中拔萝卜;3.拔出的萝卜按照大小排列;4.学生根据大小比较符号,比较自己拔出的萝卜大小;5.按照大小顺序,从小到大排列。

2.3 讲解大小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老师通过黑板上的例子来讲解大小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

3. 总结(1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内容,确认大家已经掌握将拔出的萝卜按照大小排列的方法;2.学生将自己分组的一组拔出的萝卜排列,并按照大小来给其他小组的同学看。

4. 作业布置(5分钟)老师布置一些小作业,让学生回家复习今天的内容;5. 教学评价老师通过观察整个过程,来评价学生的表现。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2.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比大小”的概念;3.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大小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4.小组之间的合作情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十以内的加减法”;
2.掌握“十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练习“十以
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技巧。

二、教学内容
•“十以内的加减法”;
•“十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十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技巧。

三、教学重点
掌握“十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掌握“十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技巧。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引导学生进行口算练习,让他们对加减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比如:有3本书,加上4本书等于多少的问题。

2.通过引导出“十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基础。

第二步:讲解
1.讲解“十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讲解“十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技巧。

第三步:练习
1.练习“十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练习“十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技巧。

第四步:
1.对学生的练习进行。

2.进行课堂小结。

六、课堂延伸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课堂小游戏等形式进行知识巩固。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教授了“十以内的加减法”的知识,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和技巧。

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还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第北师大 小学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教案五单元

第北师大 小学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教案五单元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三、课时安排:4课时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

2、重视教给学生方法,落实学生运用的方法的情况。

3、重视基础知识的过关。

教学内容:位置与顺序——前后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前后的位置和顺序。

初步建立关于前后的空间理念。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多种描述方式表达。

二、学习重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描述事物的习惯和应用意识。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淘气请大家帮个忙,你们愿意吗?我们一切来听听小淘气说什么?(教师播放小淘气录音带:“我老是忘记了自己队的位置,聪明的你们能帮我想个办法吗”?)师:你想的办法真不错,原来利用前后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自己的位置。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小鹿导游一起进一步认识“前后”。

二.新课探讨1.创设情境,引出情境图。

2.由境生疑,探讨新知。

师:课本56页有一张小动物比赛的照片。

(引导学生看看它们的前后顺序,鼓励学生描述一下它们的前后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好各个动物的位置。

)3.小组竞赛。

4.发挥想象。

师:家油声越来越大,你们猜继续跑下去,小动物的位置会有什么变化。

三.游戏巩固1.提问.回答游戏。

师:XX,XX我问你,你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是那一个?四.联系生活,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师:当你变换了方向后,你的前后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五.数学故事1.引导学生观察图,编出故事。

2、学生交流。

六.总结今天所学到的前后知识在平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用得到的,小朋友可以留心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那些还用到“前后”的知识。

1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5单元《小 兔 请 客》

1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5单元《小 兔 请 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小兔请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49例题、P50练一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算理。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材利用“小兔请客”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加减法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量关系和算法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小兔请客”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两幅图的意思,看图时,教师课重点引导学生从图中看出“每盘有几个果子”“共有多少个盘子”,为后面学生把10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迁移到整十数的加减法埋下伏笔。

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引导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怎么写字呢?生:用手。

师:(伸出双手)一双手有几根手指?10根手指是几个十?请大家十个十个地数,一直数到九十。

(点课件)这些数就是我们已学过的整十数。

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板书课题:小兔请客)【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亲切生动的谈话、提问题的活动形式引入,通过在对话活动中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自然过渡到本课学习的课题,为全课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思考问题。

(出示课件)师:你们能根据“猴子、松鼠、刺猬面前有3盘果子,小兔又端出2盘果子”,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边表扬边板书)20+30=2.尝试交流,生成问题并解决。

师:怎样口算20+30=?大家想知道吗?可以同桌相互说一说,看谁的想法最巧妙;也可以利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算。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2课时采松果|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2课时采松果|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2课时采松果|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采松果的方法,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领会能力,掌握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3.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采松果的方法,掌握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学生能够进行数学游戏,加深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采松果的方法,掌握具体执行步骤。

四、教学方法1.课堂小组讨论2.学生自主学习3.课外游戏实践五、教学过程1.引导学习(10分钟)教师出示许多不同大小的松果,引导学生通过数目和形状的外观特征,自主归类。

2.输入新知(10分钟)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将所有松果按照大小从小到大排列。

并帮助学生梳理查找数字的过程,深化它们之间的大小概念。

3.合作讨论(20分钟)教师提出松果数量不等的问题,让学生先行估算松果数,然后开始拾取并清点实际松果数。

学生分组观察和描述不同小组选取松果的方法,小组成员交流信息,采取同时观察、共同探究、共同思考和攻克困难的合作学习方式。

4.课外游戏实践(20分钟)为了更好地了解采松果的方法,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

让学生将先前所学习的方法通过游戏形式进行实践,体验探索、发现的学习乐趣。

六、课堂演示1、演示准备1.数量不等的松果集中在一个盆子里。

2.每个小组同学分别拿着一张纸和一支笔。

2、演示流程1.学生自行调整座位,分组讨论一下松果的分类和某一类型松果数量的估算。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采摘松果,并记录好每一次松果的数量。

3.学生开始研究并讨论采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4.展示研究后的结果,每个小组学生将各自分拣出的松果逐个排列,从小到大排布。

5.审验各组学生分拣出的仔细程度,试比较不同小组学生排布出的松果数量差。

七、课后练习请同学自己用图像把排列过的松果记住,并将自己采到的松果的数量写在作业本上,带回学校或者教室和同学分享。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重点:
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学习课时:
本单元学习课时数为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小兔请客——1课时
采松果——1课时
青蛙吃虫子——1课时
3、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100以内数的认识做铺垫,加上学生对加减法有一定的计算恩呢管理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同事,要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在经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
小兔请客
20 +30 =5050 -10 = 40
┆┊┆┆ ┆ ┆
加加 和
数数被 减 差
减 数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采松果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拔萝卜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拔萝卜

拔萝卜。

(教材第55、第56页的内容)1.在具体的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课件、成捆的小棒。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幼儿园时学过的一首儿歌吗?关于小兔的——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讲一讲小兔的故事,解决一些与小兔有关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拔萝卜)师:丰收的季节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正在山坡上拔萝卜,同学们来看看,通过看图,你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生:小白兔拔了36个萝卜,小灰兔拔了23个萝卜。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呀!勤劳的小白兔拔了这么多萝卜,心里美极了。

同学们,根据小兔为你们提供的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生1:两只小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生2:小白兔比小灰兔多拔了多少个萝卜?生3: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儿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样来解决呢?师:这节课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小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6+23=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生:要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

师:同学们很聪明,知道求“一共是多少”或者“合起来是多少”这样的问题要用加法计算。

下面,咱们一起来研究。

先看36+2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过的是一位数加一位数或者两位数加一位数,而今天学的算式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嗯,你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老师很佩服你,那么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是老师讲给你们听还是你们勇敢地尝试着自己做一做?生:自己做。

师:好,那你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试着解答吧,可以用上手中的计数器,还有小棒,或者练习本。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本单元包括小兔请客(整十数相加减)、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青蛙吃虫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拔萝卜(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收玉米(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回收废品(解决问题)、练习三等内容。

其主要知识点: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生活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会口算10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3.经历尝试、探索和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本单元学习以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学习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根据一年级的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呈现儿童喜欢的数学。

他们的思维特点、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等差异较大。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所以本单元的重点是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的正确计算;难点是初步形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活动中,要结合具体情境和活动,要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孩子们认真倾听,大胆尝试操作,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5单元《采松果》

1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5单元《采松果》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采松果》教学设计课题采松果单元第五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学习目标1.创设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能对这些加法进行比较熟练地口算。

2.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究,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总结、归纳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算一算。

(2)照样子,填一填。

45=40+529=()+()25=()+()36=()+()二、揭示课题课件出示: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熊出没》吗?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喜欢。

通过复习,为后面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讲授新课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反馈: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

师:采了这么多的松果呀!可是松鼠妈妈想考一考蹦蹦,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知道是哪些问题吗?反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师:小朋友们,你们真厉害!这些问题可是难坏了蹦蹦,你们愿意帮助它呢?二、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数学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应该怎样列式呢?师:25+4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代替松果摆一摆、拨一拨。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自由说说。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愿意。

学生:25+4。

学生分组交流探究。

学生自由说说。

结合情境,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

师:想到方法了吗?谁来说说?师:为什么在个位上再拨拨4颗珠子呢?师:真棒!小朋友们,你们都看清楚他们的算法了吗?师:谁能列出算式说说他们是怎样计算的?反馈:5+4=9,20+9=29。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小兔请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小兔请客》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一节《小兔请客》, 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与第一单元、第六单元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加减法”的学习内容。

“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本学期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或拨计数器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

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计算掌握较好。

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思维比较活跃。

据了解,有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对于看图编故事和看图提问题,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让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在实际情景中,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六、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具:5捆小棒(10根1捆)、计数器。

七、教学设计: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春季。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单元,主题为《数与代数》。

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基础加减法知识的前提下展开的,其教学内容以数学核心概念及基础知识为重点,紧密结合实际情景与真实生活情境,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深化对数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基本的代数知识。

我们将详细介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

1. 单元名称:第五单元数的比较与计算《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之“单元名称:第五单元数的比较与计算”段落内容本单元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的基本概念,如大小比较、加减运算等。

学生应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直观感受数字间的关联与差异,理解数的顺序和相对大小。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能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围绕数的比较与计算展开。

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和游戏,引导学生学会数的大小比较,包括数字大小的比较以及数量多少的对比。

学生还将学习基础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技巧。

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认识数字的顺序、大小比较、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等。

重点: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基本含义和计算过程。

难点:如何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实际操作过程。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多媒体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注意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合理安排本单元的教学进度。

确保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具体教学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2.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涵盖数的比较、数的计算、应用实践等内容。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系统地展开一系列与数学基础紧密相关的教学活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2 采松果教案及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2 采松果教案及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2 采松果采松果。

(教材第51、第52页的内容)1.结合对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重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法,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件、口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进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学习作好铺垫。

】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课件进行演示:第51页的采松果情境图。

师: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生3: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25+4。

师: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5+4=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生:先摆出2捆零5根,又摆出4根,把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

2捆零9根就是29根,所以25+4=29。

师:如果不摆小棒,可以怎样算?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25里面有2个十,5个一,再加上4个一就是9个一。

2个十与9个一合起来就是29,所以25+4=29。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1【微课内容简析】“小兔请客”这一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课中的教学环节。

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

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微课类型】讲授类【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也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谁能把这幅美丽的画面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课件显示情景图,学生讲故事,说图意)原来是小兔在请他的小伙伴们吃果子呢!(引出课题 -小兔请客)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1)师:(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1):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后,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1 一共有几个盘子?2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重点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的问题。

(2)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好吗?学生操作。

(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 + 30 = 30或+ 20 =?(4)师:那20 + 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会算的学生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学生可用学具代替果子摆一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教学文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教学文稿

北师大版第二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内容: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与比较优化出适合于自己的算法。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感觉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4、培养学生动手、表达、倾听、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一种适合他自己的算法。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尤其是“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智慧小学有许多的课外书,我们来看看其中有些什么书,多少本呢?说出各种书名与数量。

创设情景,引入学习。

新授1、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什么书,各是多少本?2、它们合起来又有多少本书呢?求的是什么?学生先看图,然后再在全班说对《汪汪东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进行讲座得到”28+4“。

然后,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方法。

讨论与交流。

可以摆小棒、竖式,口算。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练习巩固1、试一试,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解答。

2、P49第一题3、第二题4、第三题,口算,限定时间计算(1)求总数,用加法。

列式计算。

(2)写出自己提出的问题的式子(小组内提,小组集体解决)先圈,然后再算口算,观察每组式子有何特别之处独立完成,全班汇报,选两题进行计算过程的口述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让学生养成多思考的习惯。

反思利用计数器,使学生形象的理解相同数位上的计算教学内容: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相互评价的能力。

4、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美。

教学重难点:用竖式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回收废品|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回收废品|北师大版

回收废品【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例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及第60页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学具的操作,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提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教学难点】1.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棒。

(2)接着出示小红说的话,让学生齐读,理解话中的意思。

师把小红说的话贴到黑板上。

(3)最后出示小青说的话,让学生齐读,理解话中的意思。

师把小青说的话贴到黑板上。

(4)师:从上面的三个数学信息中,能知道小林收集的个数吗?小红、小青呢?生:小林的知道,小红和小青的不知道。

师:你能根据这三条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有可能提不出小红收集了多少个?或小青收集了多少个?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上。

2.解决问题。

(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①小红收集的瓶子数与谁有关系?(生:小林)与小青有关系吗?(生:没关系)那么我们先把与小青有关的信息和问题先放到一边,等会儿我们再解决好吗?(生:好)②理解题意,通过画图列式计算。

让生把完整的应用题读一遍。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题目的第一句话:小林收集了13个塑料瓶。

如果我用一个圆圈表示一个塑料瓶,那么我应该画几个圆圈呢?生:13个。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题目的第二句话:小红收集的比小林多3个。

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字比较重要呢?生:比,多3个。

师:你能依照老师的方法,用圆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画一画,试一试。

师: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生:先画13个,再在后面多画3个。

师:也就是先画出与小林一样多的部分——13个,再在后面多3.完成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1题。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认识时间上的千年、百年、十年、一年、一个月、一周、一天、一个小时和一分钟,通过时间的刻度表绘制时间,使用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书写时间,计算时间之间的差值。

二、教学目标1.了解时间的单位和概念2.掌握绘制时间的刻度表方法3.学会使用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书写时间4.熟练地计算时间之间的差值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绘制时间的刻度表方法,掌握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时间之间的差值。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实验法3.讨论法4.体验法五、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和概念1.讲教材中的“时间”一课,介绍时间单位和概念,并通过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们一起讨论。

2.活动:教师出示一些时间相关的物品,如手表、闹钟、日历等,让学生们自己解读时间。

第二步:绘制时间的刻度表方法1.讲解时间的刻度表的概念和绘制方法,使用实物和图片进行示范。

2.学生进行互动练习,绘制时间的刻度表。

3.活动: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用绘制好的刻度表来判断时间并进行比较。

第三步:学会使用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书写时间1.讲解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概念,使用课件讲解具体操作步骤。

2.学生进行互动练习,书写时间并进行对比。

第四步:计算时间之间的差值1.讲解时间之间的差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使用实物和图片进行示范。

2.提供不同时间的组合,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进行对比。

3.活动:提供一个时间问题,让学生自行计算答案。

第五步:综合实战练习1.小组合作:设计时间绘制和计算的小项目,并进行实践操作。

2.补充练习:分发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时间相关的概念和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提供了多种方式和机会来练习。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步骤的布置可能需要更加严谨,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五单元.doc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五单元.doc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加与减(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发展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会笔算 100 以内的加减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1、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算式的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握 100 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

3、根据问题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1 课时图书馆备课人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邹艳华初步体会计算教学方法多样化。

2、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目标3、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4、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进位加的算理和方法。

教学教学难点:结合小棒操作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教学计数器、课件课时 1准备安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新课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能碰到和数学有关的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去书店买课外书,看看在那里会碰到什么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知1、出示主题图:第一步:让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第二步: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条件提数学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2、探讨算法:(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 28+4=()(2)分 4 人小组交流算法。

要求组长统计算法,在全班评选想出算法最多的小组。

(3)全班学生交流算法。

算法一:数小棒,先摆28 根,再摆 4 根,然后把 4 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加到 28 根上,一边加,一边数,数出最后的结果。

算法二:先算 28+2=30,再算 30+2=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互动探究
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1)根据图片显示的数学信息提出关于加法的数学问题
(2)列式解决
(3)小组讨论交流解决方法
①摆小棒;②数一数;③计数器。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交流中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2.解决剩下的数学问题,并用竖式方法计算出得数。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在练习中巩固竖式的运用。
四、拓展延伸
书架上层有29本书,下层有13本书,从上层拿多少本书到下层,两层的书就同样多?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课堂练习
七、板书设计
收玉米
笑笑和淘气一共收了多少个玉米?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展示废品堆积的画面,引导学生说一说废塑料有哪些危害。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环保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互动探究
1.想一想,提出数学问题(展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
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尝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这一角色。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整十数的加减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一大早就到森林里采了一篮子新鲜果子,大家看,小兔子准备和她的好朋友分享这些果子,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设计意图】
教师与学生情感接触,正确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融入想象中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1)显示图片,说说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2)根据图意提出关于减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
【设计意图】
在学生已探索出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由加法类推到减法,由此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
四、拓展延伸
宁宁拿了四张贴纸给芳芳,两人的贴纸就一样多了,那么原本宁宁比芳芳多几张贴纸呢?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课堂练习
七、板书设计
青蛙吃虫子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虫子?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
教后思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3.学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
【设计意图】
练习题的设计既能巩固新知,又能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
从10、20、30、40、50、60、70、80、90这九个数中,选出8个填在下面的括号里,使等式成立。
二、互动探究
1.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1)列式计算
(2)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3)小组汇报
(4)介绍竖式计算方法
竖式要点: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算完后,再算十位上的数;加号要写在第二个加数前面。
(5)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亲自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注意算法的优化,使学生在比较中选择较为简便快捷的方法。
2.摆一摆,解决“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学生活动,用手中的小方块合作摆一摆,边摆边说说是怎样摆的,然后再想想应该怎样列式。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说摆的过程,这样有益于学生的思维构建,为学生下面的列式计算做好铺垫。
3.学生汇报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师根据回答板书算式:13+3=16(个),并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淘气比笑笑多收了多少个玉米?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教后思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课题:回收废品第1课时
组内讨论形成教案:
个人修改
教学
目标
1.通过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2.借助学具操作,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课题:小兔请客第1课时
组内讨论形成教案:
个人修改
教学
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六、作业布置
课堂练习
七、板书设计
采松果
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小松鼠采的松果和松鼠妈妈相差多少个?
教后思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课题:青蛙吃虫子第1课时
组内讨论形成教案:
个人修改
教学
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用竖式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讲故事,请同学猜一猜比赛结果。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设计意图】
由童话故事导入情境,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由静静地倾听变成争先恐后地猜测,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继而产生强烈想知Biblioteka 比赛结果的愿望,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观看多媒体动画,请同学根据图画编故事。
【设计意图】
以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导入,穿插拟人化的动物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竞争,并且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二、互动探究
1.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想想该怎么计算。
【设计意图】
当情境给出后,学生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均由学生来完成,这样设计不仅符合学生好表现,求完成的心理需要,而且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和喜欢提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2.初步经历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3.培养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用竖式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讲故事,请同学猜一猜比赛结果。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如何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观看多媒体动画,请同学根据图画编故事。
2.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
(1)小组交流讨论
生汇报:数小棒、拨计数器……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
(2)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
利用小棒、计数器,运用数的组成转化为已经掌握的口算等方法,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合作意识。
【设计意图】
以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为具体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互动探究
1.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1)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生汇报:数小棒、口算、拨计数器……
(2)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
【设计意图】
4.小结学习方法:“摆、说、算”。
5.解决另一个问题: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6.总结“比多、比少”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在练习中巩固竖式的运用。
四、拓展延伸
小乐做一道减法题,错把减数3写成了5,结果得40,那么正确的差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课堂练习
七、板书设计
回收废品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3+3=16(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3-4=9(个)
教后思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