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

合集下载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一、人口社会学简介1、人口的概念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以及它们的各种社会力量--文化、经济和政治要素之间的关系。

2、人口的双重属性人口的生物属性也成为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

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为:第一,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第二,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第三,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的。

3、社会学的想象力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掌握我们的个人生活和更大的、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力量之间关系的能力。

4、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

(1)认识和分析人口过程人口过程是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的总称。

人口过程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下进行的,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影响。

(2)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关系人口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社会结构是社会各要素之间的组织模式和相互关系。

第一,人口的自然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人口的空间结构和人口的社会结构是社会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二,一定的人口结构受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观念和社会控制力量的影响的制约;第三,透过对人口结构的研究还可以透视各种社会力量的变化,因为人口结构与各种社会力量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各种社会力量的变化。

(3)认识和分析人口变迁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人口社会学新-第1章

人口社会学新-第1章
(3)综合以上两点,决定人口增减的生育和 死亡现象不仅仅是生物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顾宝昌,1992:13-43)
[思考题] 人口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 人口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人口系统。 简述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谢谢
3、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过程
提出问题、明确研究目的――收集资料――提出 研究假设――解决问题
4、与其它技术的综合(如GIS技术、GPS、RS 技术等)
五、人口社会学作为社会学一个分支 的发展历程
1.社会学早期代表人宾塞(Herbert Spencer,1882-1903)受“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影响,生存能力强的物种(包括 人群),生育能力低。社会的发展将导致人口压力的 消失。
1.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分支
社会科学的各学科都比较强调其“科学” 性,参考自然科学研究,强调“科学理 性”的精神,注重实证研究。从确定事 实出发,从对现实的社会现象进行调查 研究入手,从对个案的调查和解剖麻雀 入手,搜集尽可能准确的数据资料,以 类型归纳和比较研究为手段,然后通过 层层的科学分析逐步地总结归纳出客观 事实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其变化的内外因 素,在分析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成为人类社会知识的积累。
迪尔凯姆(或译为涂尔干,Emile Durkheim)把人口 增长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分析了人口增长 带来的各种社会结果,在《劳动分工论》中指出人口 增长是社会分工发展的根源,人口增长导致生存竞争, 从而提高了社会的集约话程度和专门化程度,导致了 社会组织复杂性的提高。人口密度的提高和争夺稀有 资源的竞争是工业化和社会分工的前提,劳动分工提 高了生产率,增加了社会财富,为人口继续增长提供 了可能。
摩尔(W. E. Moore)提出人口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当 我们使用功能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口现象时,人口学 的变量就进入到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在欧美大学, 人口学专业一般设在社会学系,在学科基础理论方面, 学习的是社会学,但是同时借鉴吸收经济学、生物学、 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方法上 人口社会学的第一个特点是强调定量分析,并且发展 出一套指标体系和计算技术。第二个特点是发展出了 一套专业化很强的研究领域,如生育、死亡、迁移和 城市化。第三个特点是以社会学为学科基础,吸收其 他学科的知识体系、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口社会学简介

第一章  人口社会学简介
第一章 人口社会学简介
第一节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意义
什么是人口社会学
人口学

阿基尔 · 格拉德于 1855 年在《统计学要素 或用比较法研究的人口学》中,首先使 用“人口学”这个词。
英文“ Demography”, 来源于希腊文,由 “ Demos” (人民)和“ Grophein”( 描述) 两字合成。
广义人口学被称为“人口研究” Population Study Social Demography


人口社会学

“广义人口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口社 会学”,即主要采用社会学的比较宽阔的 视角来分析研究与人口现象有关的各种社 会问题。
一、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口的双重属、特 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 基础。
1982年:普查结果为 10.3亿多人,其 中大陆为10.08亿多人。
是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筹安 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制订人口政策 和规划,提供人口资料。 项目增加为 19 项,增加了常住人口的户口 登记状况、在业人口的行业、职业和不在 业人口状况,生育子女总数、存活子女总 数和生育胎次等。 首次使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人口普查数据。
人口社会人口现象文化因素生物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生物因素经济因素与基因相关的因素有关商品和服务的人口现象生产和分配制度政治因素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人口过程生育死亡迁移文化因素生物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人口结构自然空间社会文化因素生物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1990年:全国总人口为1160017381人,其 中大陆为1133682501人。

人口社会学-期末复习

人口社会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关键概念1.人口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人口过程,研究人口的自然变动,人口的机械变动,人口的变动过程,人口变动规律,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及其实际应用科学的总称。

2.狭义人口学:是指研究人口的自然形成、自然变动、人口再生产过程以及及规律性。

3.广义人口学:逼近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和由人口自然构成所引发的各种自然变动,还要研究人口的机械变动和人口的社会变动。

4.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是一门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人口社会问题的学科。

5.人口学体系:人口学体系是人口学及其分学科的总和。

包括的学科很多。

复习思考题一.简述人口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及自然变动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社会中间变量2.影响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的各种构成(年龄、性别、民族、文化、婚姻、职业、行业等)变化的各种社会因素3.人口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劳动年龄期、育龄期、老年期)及由于每个阶段的人口各种构成变动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4.各种人口的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状态及其发展变化5.各种特殊人口群体(育龄人口群体、妇女人口群体、老年人口群体、贫困人口群体、残疾人口群体等)的基本状况、特征、基本需求、社会问题及其有关的社会工作6.婚姻制度、婚姻类型、婚姻状态以及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类型及其划分标准,家庭在社会会生活中担负的职能及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7.人口迁移流动的类型、原因、流向、距离、时间、人员构成及由于人口迁移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8.民族人口成分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民族成分变化,民族人口的数量、质量、婚姻家庭、各类型民族人口的社会构成及其变化,各个民族的特点,文化和生活习俗9.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同社会状态下的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比较研究10.人口与社会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简述人口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2.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3.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三.简述人口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社会调查法包括:实际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回顾性调查、跟踪性调查统计调查包括:普查、抽样调查、经常性登记调查2.个案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整体与局部比较法、指标比较法4.因素分析法5.相关分析法6.宏观与微观分析研究法7.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法四.简述人口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人口学比较注重定量分析方法、计量技术和建立各种数学模型;社会学比较注重定性描述和推断2.人口学注重通过大量的数字统计资料和数理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人口现象,社会学注重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社会现象3.人口学的基本要素:人口数量、出生、死亡、性别、年龄;社会学的基本要素:角色、类型、范围、社团群体等4.人口学注重各类人口的变量及其构成分布,社会学则利用这些变量和分布同社会变量结合起来揭示社会现象5.人口学一般侧重人口规模、构成的变化和人口预测,社会学则利用人口学中可用的模型和规律研究社会现象、现状与发展趋势。

social statistics 人口 社会学

social statistics 人口 社会学

1.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是一门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人口社会问题的学科.2. 人口 :原含义:具有一定数量规模的人。

现含义: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生活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3. 粗出生率又称一般出生率,是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活产)人数。

计算公式为:CBR=某地某年活产数/同期该地区人口×1000‟界标:30‟粗出生率>30‟高出生率粗出生率<30‟低出生率1.优点:粗出生率是人口度量中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它具有计算简便、所需资料易得等优点,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生育对人口总量增长的影响,是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2.局限性:首先,出生率的高低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生育水平,二是人口年龄结构。

同一生育水平下,年龄结构不同,出生率有很大不同。

因而常常无法直接反应生育水平。

其次,作为分母的人口数不全都与出生人数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4.一般生育率GFR又称总生育率,是指一年内每1000名育龄妇女(15-49所生孩子数)计算公式为:GFR=一年内出生人数/同期育龄妇女×1000‟①优点:出生率因受性别、年龄及其他人口特征的结构影响,难以充分反映人口的生育水平。

而一般生育率将生育量与人口中同它关系最密切的育龄妇女数相比,就摆脱了上述结构影响,相对可靠地反映出人口的生育水平。

②局限:一般生育率受各年龄妇女生育水平、已婚比例、育龄群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需分清各因素在生育率变动中的作用。

5. 年龄别生育率ASFR又称分年龄生育率,是指某年龄组妇女平均每千人生育的活婴数。

计算公式为:ASFR=某年龄组妇女活产婴儿人数 / 该年龄组妇女年平均人数 * 1000‟注:年龄组可以是一岁一组,通常是五岁一组。

优点与局限:该指标消除了年龄结构对生育率的影响,但仍会受到结婚人数的影响,可以采用已婚妇女年龄别生育率来度量。

社会人口学

社会人口学

人口社会学目录第一编:导论一、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人口2.人口社会学3.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4.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意义5.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6.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二、人口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早期国外的人口思想(1)古希腊的人口思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宗教人口思想2.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人口思想(1(2(主要是他的思想,考试题)两个前提(两个原理)、两个级数、三个命题、两个抑制理论(减少人口的途径)(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口思想驳斥马尔萨斯人口压力的假设“两种生产”的原理人口的阶级观3.西方人口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1)早期人口社会学的思想斯宾塞杜蒙特(分析人口变化的三种途径、社会毛细管学说)涂尔干(社会分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2)人口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阶段:明确把人口变量放入社会学研究中第二阶段:系统地用社会学的视角论述人口的问题第三阶段:二战之后的专题研究4.中国人口社会学思想和人口理论(1)中国传统的人口思想增值人口观:孔子、孟子、墨子适度人口思想:商鞅、韩非(2)近代人口思想梁启超的人口思想严复的人口思想(3)现代人口思想《新人口论》的主要观点:✧掌握人口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意见和建议(4)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可能出简答题)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20、30年代1918,陈长藻《中国人口论》最早一部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的专着(观点主要集成马尔萨斯的)1930年许仕廉《中国人口问题》,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结合1926年陈达《人口问题》,主要观点要知道(4点)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1957年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发展第二编:人口过程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今世界人口的基本形态。

人口过程受到人口结构与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同时也影响着人口结构与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

人口社会学笔记

人口社会学笔记

人口社会学——绪论部分人口过程部分(以佟新《人口社会学》为主,田雪原《人口学》为补充)第一章人口学简介第一节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一、人口与人口社会学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一方面,人口自身有其变化规律,对其研究形成了人口学和人口统计学;另一方面,人口与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因素相互影响和作用,研究这些相对稳定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人口社会学。

所以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以及它们与各种社会力量——文化、经济和政治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二、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人口现象的双重属性人口具有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

人口的生物属性:指人类个体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人类自身的繁衍与世代更替。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

人口的社会属性: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制度)下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生产和分配制度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第二,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文化制度)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习俗、知识、信仰等人文环境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第三、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政治制度下进行的,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规范和控制力量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

总之,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认识和分析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如人口过程、人口结构、人口变迁与各种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因素之间的关系。

人口社会学 第一讲

人口社会学 第一讲

老年人问题(3)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缺乏亲情关怀,与传
统文化冲突,养老成本高,集中生活不习惯,养老 机构服务人员素质低等,机构养老在始终没有成为
普遍接受的养老形式。
目前养老机构的数量也远远无法满足需要。以
北京为例,2007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服务床位38080张,
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8%。全市全年养老服务 床位使用数为24131张,平均床位使用率仅63.4%。
老年人问题(4)
在国外,机构养老比例最高的国家荷兰也不过 是8.8%,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5%-7%。据不完全
统计,美国老人95%在家养老,日本为96.9%。
中国的现状和国外的经验表明,靠兴建养老机构 是不能解决绝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机构养老 也不可能发展成为养老的主体。
2.各种社会因素对人口系统的影响 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和各种社会构 成变化,不仅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到 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在当代社会,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越来 越大。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社 会政策等。
(2)广义人口学:
又称人口研究(Population Study),是指除了 狭义人口学的内容以外,还包括对人口变量和其它 非人口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与人口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领域(包括家庭、婚 姻、老龄、青少年、各种社会组织等)都可以包括 在内。 用人口学的角度(perspective),使用人口学的 指标(Indexes)和研究方法来研究复杂的社会现 象,都可以归为“广义人口学”。
现在以研究家庭为例来说明人口学是如何与其它学 科相关联的 人口学:研究人口事件如何影响家庭的规模和组成。 历史学:注意古代的家庭,特别是古代的婚龄及各 种家庭的组成和规模等。 人口社会学:由于家庭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单位,研 究诸如家庭各成员的地位、作用以及决定性作用等 等。 心理学:“为什么人们需要孩子?”则是家所关心的 一 个问题。例如在一些社会中,子女多会使母亲和家 庭获得声誉。 经济学:把家庭看作一个经济单位,他们研究的内 容包括与人口学家工作有关的如子女的经济费用等 一些项目。

人口社会学复习材料

人口社会学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1、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2、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点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3、社会学想象力:就是掌握我们个人生活和更大的、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力量之间关系的能力。

4、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

5、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6、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7、生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生物意义的生育力,是关于人类再生产的能力。

另一种是社会学上的生育率,是指人类现实的生育水平。

(1)生育力:是指妇女生育能力和潜能。

(2)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8、生育模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具有明显差异的生育类型。

9、生育制度:是与人类生育过程相关的生育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化设备等一整套规则和文化。

10、生育规范的重要性表现为生育规范规定了两性怎样的结和才能生育子女和养育子女,即规定了生育的合法性问题。

10、生育的物质设备:生育的物质文化设备是指社会为生育行为提供的物质条件,包括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安全有效的程度。

11、生育意愿(观念):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

它包括三个方面:①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②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③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12、死亡制度是个人与其社会形成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人的、社会心理的和符号的网络。

人口社会学复习资料

人口社会学复习资料

人口社会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人口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生活在一定生产方式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表现为一定结构有生命的个人组成的不断运动的社会群体。

2、人口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

包括人口的社会结构、自然结构和空间结构。

3、人口变动一定时期和区域内人口在数量、质量上的变化情况,包括自然变动、社会变动和机械变动。

4、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他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5、生育行为导致孩子出生的各种行为以及影响和制约剩余的各种规范。

6、人口再生产新一代人不断出生,老一代人不断衰老死亡,这样一个世代更替、不断繁衍的延续过程。

7、生育制度指与人类生育过程相关的生育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化设备等一整套规则和文化。

8、婚姻制度男女双方按照一定方式结为配偶关系的社会规则。

9、家庭婚姻关系、收养关系或血缘关系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

10、文化狭义的文化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各种意识形态的综合体属于精神层面,跟政治、经济处于同一层次。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11、死亡率人口社会学把人的死亡视为一个生物生命过程的终结,是个体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及脑电波消失。

12、人口转变从传统的生产类型,经过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

13、人口迁移人口在定居的空间位置上的变动。

14、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口区分为不同的等级序列,表现为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和不平等状况。

15、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也别是指年龄结构已属于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

16、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城市生产和生产方式不断渗透扩张的过程。

二、简答题1、人口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人口社会学》第四版_复习材料

《人口社会学》第四版_复习材料
粗出生率(一般出生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出生(活产)人数。一般以千分之30的出生率作为分界线。
一般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表示一年内每千名育龄妇女(15-49岁)所生育的孩子数,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水平。
总生育率
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是指一名妇女如果像统计年那样度过她的生育期,她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
性别比是同年龄组内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
女性生存优势:女性比男性有更长的预期寿命。
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人口过程、文化、社会经济、政治。
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口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表现为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和不平等状况。
社会分层的测量:收入分化测量(基尼系数、工资报酬水平法、五分位法),贫困人口的测量(市场菜篮法、恩格尔系数法、国际贫困线标准或收入比例法)
(2)年龄分层是一个动态变量
(3)年龄分层中内涵着社会性时间
2、同期群:同一年代出生的人。
同期群效应:一个同期群的人口规模能构建一个时期。
人口老龄化
含义:是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趋势。
特点:
(1)度量指标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所反映的是老年人口数量变化相应地与人口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反映了总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4、迅速增长的国际人口迁移和流动
推拉理论
推力: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
•生存环境: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人为因素:政治动荡、宗教、种族冲突、人口过剩
拉力:迁入地存在着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
•迁入地的劳动力需求和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的差距

人口社会学概念

人口社会学概念

人口社会学概念
1. 人口:一个特定地区或国家居住的总人数。

2. 多样性:指人口中不同种族、宗教、文化、语言或其他特
征的存在。

3. 移民:指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移居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

4. 年龄结构:指一个地区或国家人口的不同年龄组成。

5. 社会阶层:指人口中不同经济、教育和职业背景的群体,
通常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

6. 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指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出生和死亡的
人数,对于人口增长非常重要。

7. 性别:指男性和女性在一个特定地区或国家的分布比例。

8. 家庭结构:指人口中不同家庭类型的存在,例如单亲家庭、核心家庭和跨代家庭。

9. 教育水平:指人口中受过教育的人的比例和他们所获得的
学历或文凭。

10. 职业和就业情况:指人口中的就业率和失业率,以及各种
职业和行业的存在。

第一章 人口社会学PPT课件

第一章 人口社会学PPT课件

4、人口与社会 4.1家庭的规模与结构 4.2男女平等
三、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意义
1、人口问题必须用专门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去 认识和分析。
2、人口问题不是简单的人口学和经济问题,而 是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阿瑟的故事。
3、人口社会学兼具批判的任务,学以致用是人 口社会学研究的真谛。
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 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 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 止,决不向以力压服、 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 者们投降。因为我对我 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 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 严,不能不维护 。
• 《人口理论教程》:人口是指在特定的时空
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一定数量 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人 口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2、人口的两种属性 *自然属性:生命历程具有生物规定性。
▪ *社会属性:
第一,人口的 结构、过程、 变迁都是在一 定的社会生产 方式下进行的;
人口社会学
2012.09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口的概念和社会学的想象力 1、人口的定义
《政治经济学辞典》:人口是生活在特 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 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它是一切社会 生活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社会生产力 构成的要素和生产关系的体现者。
——马寅初
参考期刊: 《人口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 《人口与经济》 《人口学刊》 《市场与人口分析》 《西北人口》 《南方人口》
第三节 人口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
一、人口社会学的理论建构 微观 中观 宏观 二、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科学的定义: 2、科学方法 3、实证主义、反实证主义 4、其他方法:统计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

人口社会学(第四版)

人口社会学(第四版)

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简介《人口社会学》是人口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该书的第四版是在第三版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和更新。

本书从人口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出发,探讨了人口的组成、变动以及人口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对人口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依据。

内容概述第一章:人口学的起源和发展本章主要介绍了人口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人口学的定义、发展阶段以及人口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通过了解人口学的起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人口的基本概念和统计指标本章介绍了人口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和统计指标,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通过掌握这些指标,读者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人口变动的特征和趋势。

本章主要探讨了人口增长和人口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人口增长的驱动力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本章介绍了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包括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通过研究人口流动的规律,可以洞察人口迁移背后的动因和影响。

第五章:人口与社会问题本章主要讨论了人口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包括人口老龄化、人口过剩、人口负担、性别失衡等。

通过对这些社会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制定政策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参考。

第六章:人口与经济发展本章探讨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包括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红利的释放以及人口政策的影响等。

通过研究人口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帮助国家和地区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本章介绍了人口预测和人口规划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对未来人口变动趋势的预测和规划,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第八章:人口政策与人口管理本章主要讨论了人口政策和人口管理的内容和实施方式。

通过探讨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为解决人口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结语《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系统地介绍了人口学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研究人口变动与社会的关系及其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主要研究:人口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制约人口变动的社会因素,人口政策、生育观与人口生产的关系,人口变动趋势的社会预测,人口老化与社会保障,人口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的相互影响等。

人口学研究:人口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按研究范围分狭义人口学和广义人口学。

狭义人口学只研究人口的自然变动。

通常指广义人口学,即不仅研究人口的自然变动,而且研究人口的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

研究人口学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与分布有重要意义。

人口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内的人的总和。

包含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迁移和发展等多种因素。

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受社会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制约。

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快慢,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人口再生产应同整个社会物质资料的增长、同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合理的关系。

人口构成:指把人口总体区分为各个组成部分。

根据人口的不同特征,可划分为三大类人口构成:人口的自然构成、地域构成与社会构成。

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与年龄构成。

地域构成指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行政、自然与经济区域分布、城乡分布等。

社会构成是依人口的社会经济属性来划分的,包括人口的婚姻状况构成、家庭类型构成、阶级或阶层构成、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构成、在业与不在业构成、行业构成、职业构成、文化教育程度构成等。

人口分布:某一时点上人口在某地域范围内的聚集状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口的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而不断变化。

反映人口分布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口密度,即总人口对土地面积之比,常以每平方公里的居民人数来表示。

人口总数:亦称人口规模。

在一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人口社会学声望名词解释

人口社会学声望名词解释

人口社会学声望名词解释篇一:人口社会学声望是指人口社会学家在社会中享有的声望和影响力。

声望可以通过人口社会学家对社会的贡献和知名度来建立。

人口社会学声望通常与人口社会学家的研究和观点有关,同时也与他们的个人品质和声誉有关。

人口社会学声望的构成因素包括:1. 研究成果:人口社会学家通过研究人口结构、人口变化、人口行为、人口服务等方面,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这些研究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制定和公共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2. 观点和见解:人口社会学家在人口和社会问题上持有独特的观点和见解,这些观点和见解往往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3. 个人品质:人口社会学家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的能力、广泛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等个人品质,这些品质使人口社会学家能够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口社会学研究成果和观点。

4. 声誉:人口社会学家在社会中享有的声誉可以通过他们的学术成就、社会影响、媒体报道等方面来体现。

一些人口社会学家因其研究成果和观点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建立了较高的声望。

人口社会学声望的建立和提升需要人口社会学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观点见解,同时注重个人品质和声誉的建设。

通过不断努力和持续的研究,人口社会学家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贡献,提升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

篇二:人口社会学声望是指人口社会学领域中的声望和影响力。

声望是指一个人或团体在社会中获得的尊重和认可程度,可以通过个人成就、贡献和影响力来实现。

人口社会学声望是指人口社会学家在该领域中所享有的声望和影响力,包括学术上的声望、社会上的声望和影响力等。

在人口社会学中,声望和影响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学术成就:人口社会学家需要在该领域内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撰写经典著作等,从而在学术界中获得声望和影响力。

2. 社会影响:人口社会学家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问题研究,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在社会中获得声望和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再生产模式: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由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所构成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稳定状况。

人口再生产有原始传统型、过渡型、和现代型。

性别的社会差异:是指两性的生物差别经由社会制度化力量的作用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以及性别分层和性别不平等。

社会分层: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口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表现为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和不平等状况。

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

即家庭规模大小,由多少成员组成;二是家庭模式要素,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

婚姻挤压:是指在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同期群中出现数量不平衡现象,表现为男性相对不足或女性相对不足现象。

社会变迁:是指经济、文化、政治、技术所引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迁,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部分的改变。

新生态范式:简称NEP。

“新生态范式”认为,首先,人类是生态系统中彼此相互依赖的许多物种之中的一种。

其次,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事务不仅受社会、文化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自然界中彼此内在联系的原因、结果与反馈的影响,因此有目的的人类行为会产生非预期的结果。

再次,人类生活依赖与自然环境,同时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具有潜在的限制。

再再次,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强调尽管人类发明及其从中获得的能力可能一时扩大地球承载力的限度,但人类不可能摆脱生态法则的制约。

家庭计划:也称家庭生育计划,是指以家庭为单位各自考虑其经济条件和妻子的健康状况而有意识地安排生育数量和生育间隔的措施。

家庭计划的核心是节制生育。

人口质量:从微观角度看,人口质量是个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是指个体的素质;从宏观角度看,人口质量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口综合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以及认识人类自身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条件和能力。

简答题:1、简述人口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答:人口社会学研究内容主要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

(1)认识和分析人口过程。

人口过程是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的总称。

对人口过程以及它们与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3)认识和分析人口变迁。

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认识和分析人口变迁以及人口变迁之间与其他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人口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2、论述马寅初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1)掌握人口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

《新人口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要求客观地估计中国人口的增长情况。

(2)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人口与加速资金积累之间的矛盾;二是人口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三是人口与工业原料方面的矛盾。

四是人口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五是人口与科学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3)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建议。

一是要进行新的人口普查,以了解在5年或10年中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二是大力宣传,破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五世其昌”等封建传统观念;三是在节育的具体办法上,主张避孕,反对人工流传。

3、什么是生育意愿研究?不同时代生育意愿有什么不同?答:(1)生育意愿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方面:一是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二是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为理想子女数;三是有关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生育意愿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

(2)人类的生育意愿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相关的“多子多孙多福”的观念,传统生育意愿的特点:①倾向生的越多越好;②男性偏好;③重视数量、轻视质量。

另一类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关的“注重自我发展”的生育观念,现代社会的生育意愿主要表现为:①倾向少生;②没有性别偏好;③重视子女质量。

(3)在传统社会运作的最基本核心是家庭,因此种的延续格外重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运作的最基本单位是个体行动者。

因此以个人为本位的自我发展变得格外重要,正是生育观念的变化成为生育率下降的最根本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生育观念必然逐渐取代传统的生育观念。

4、试分析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两种不同类型的死亡模式。

答:(1)传统农业社会的死亡模式表现为:①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非常高,出生婴儿能活到成年的不足一半;②过高的婴幼儿死亡率导致了极低的预期寿命,人口出生时的期望寿命多在20-30岁左右,平均为22岁。

③死亡率变化很大。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是人口死亡率较低,遇饥荒、战争或瘟疫等天灾人祸,死亡率会迅速上升。

(2)①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普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死亡率下降,死亡率多集中于高龄人口的死亡模式,完成了死亡率由高向低的转变。

②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不同,其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也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存在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死亡模式的分化。

5、试述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结构性特征。

答:(1)国际人口迁移具有地区性结构特征。

发展中国家促进人口迁出的力量和发达国家吸引人口迁入的力量共同作用于全球人口迁移的总体结构。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格局决定了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具有的经济性结构特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客籍工人式的人口迁移。

(3)当代国际人口迁移具有政治性结构特征。

二战结束后,随着国家间主权关系的独立,传统的自主式迁移受到各种法律的限制,任何具有规模的国际人口迁移都会带有政治色彩。

(4)难民和非法移民人口增加。

当今世界,难民的状况十分复杂。

一方面环境与生存的压力导致了大批的生存型难民;另一方面,长期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也产生了大量的政治难民。

(5)女性移民人口有增多趋势。

(6)高素质移民在增加。

6、分析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答:(1)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并存。

事实上,中国流动人口中的大部分已由流动人口变为事实上的城市常住人口,只是因为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而无法获得合法的城市居民身份,成为不流动的“流动人口”。

(2)人口迁移规模有所增加,但相对凝固性未根本改变。

(3)以发展型为主的人口迁移模式。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成为诱发人口流动和迁移的主因。

(4)迅速增长的国际人口迁移和流动。

一方面有大量的中国人到海外留学、经商和谋求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大量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经商和谋求发展。

7、分析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及其原因。

答:特点:(1)中国人口转变是国家人口控制政策干预的结果,与经济转变相分离,是不正常的现象。

(2)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

(3)随着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

经济改革改变了社会结构,削弱了计划生育机制的作用。

原因:(1)以人口死亡率的迅速下降为开端,即通过引入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医疗和公共保障技术降低死亡率。

死亡率下降过程比西方国家迅速得多。

(2)为解决中国人口带来的压力,政府选择了借鉴西方人口转变的规律,以政策“干预”出生率。

迅速的人口转变缓解了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但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等相关社会问题。

(3)中国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仍然不断地作用于人口转型。

从人口迁移的角度看,未来的中国几十年间会完成人口的城市化过程,城乡一体化建设将持续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型,加剧人口转型的力度。

8、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

答:第一,从人口过程看,(1)出生婴儿的性别比状况构成了各年龄段人口性别比的基础,它决定着一个社会总体的人口性别结构。

(2)生育率状况影响人口性别结构。

原始社会的高生育率是孕产妇的高死亡率为代价,性别比必然偏低。

(3)死亡率状况影响人口性别结构。

两性死亡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两性生理差异表现出的女性死亡率低于同龄男性的死亡率。

(4)人口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的影响。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能够在短期内改变一个地区的人口的性别结构。

第二,文化因素通过人们的性别价值观和生育观念影响人口性别结构。

第三,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性别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一定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卫生条件、医疗供应和社会保障制度而发挥作用。

第四,政治因素对人口性别结构的影响有两方面。

一方面,社会的平等状况深刻地影响着两性平等的状况,女性越是处于从属地位他们就越难享受到平等的医疗权、社会保障权和生存权。

另一方面,战争深入地影响人口的性别结构。

9、性别分层及其表现形态。

答:(1)第一,性别分层是性别规范和社会角色为基础的文化建构。

社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把两性的生物性差别扩大化和制度化,并通过性别社会化把种种制度安排不断地传递给两性。

第二,性别分层表现为社会存在着普遍的等级性别关系秩序。

社会性别是每天每人的生活实践。

它充满着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一种最基本、最持久的社会制度。

第三,性别分层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动态过程,这种差异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地被生产和在生产着。

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通过不断“制造性别差异”来维持两性在社会中的不平等地位。

第四,性别分层有时表现为有形的性别不平等,有时表现为无形的性别差异,其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第五,性别分层是可以改变的,这需要女性主题意识和全社会平等意识的觉醒。

(2)表现形态:一是观念领域的性别分层,在在观念领域里,性别的社会差异表现为社会已经建构并不断再生产着一系列的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以及女性应当从属于男性的两性关系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形成了一整套表达性别差异的象征和符号。

二是公共领域的性别分层,社会公共领域的性别分层表现为两性社会劳动分工和政治参与、权力关系上的不平等。

三是私人领域性别的社会差异,私人领域性别的社会差异表现为家庭内部的两性分工,虽然女性大部分经历都花费在家庭生活中,但是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的真实处境并不为人所知。

家庭内部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父权制下的女性从属于男性。

10、试分析影响人口职业结构的因素。

答:影响职业结构和流动的社会经济因素很多,包括收入水平、劳动力市场、就业条件、文化资本和社会网络等。

(1)收入对职业结构和流动的影响是多层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